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

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

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

《神应经》(照海昆仑、阳陵泉、丘墟、绝骨、委中、风市、.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坚

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疏经利节,祛风通络、

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

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天宗穴位位置图】【图解天宗穴位的位置】天宗穴的位置: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取穴方法: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中指指尖位置即是。穴位解剖: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穴名解说:天宗穴,出处《针灸甲乙经》、《灵枢·经脉》,属:手太阳

小肠经。作用:散风、舒筋、止痛。天宗穴:天,

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

朝见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穴位含义:小肠经地部经水在此气化上行天部。功能作用:生发阳气。【按摩天宗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治疗肩膀酸痛、五十肩、气喘、乳痈、肩部疾病等;2、缓解肩关节周围肌肉劳累、促进气血运行,丰胸美乳、对于预防乳腺增生效果很好。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胛部疼痛、肩关节周围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穴位配伍: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配膻中穴、足三里穴治乳痈。配秉风主治肩胛疼痛。1、《针灸甲乙经》尺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尺肩胛痛,臂肘外后廉痛,颊颔肿。【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按摩天宗穴的手法:用双手,由颈下过肩,以中指的指腹按揉天宗穴位,如果可以正坐或者俯卧,可以请他人用双手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穴位处有胀、酸,痛感,先左后右,每次各按揉穴位大约1—3分钟,也可以双侧穴位同时按揉。刮痧也是可以的。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刺法: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穿过肩胛传导至手指。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肩髎穴(jianliaoxue)肩髎穴在肩部于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

肩髎在肩部于肩髃穴后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肩髎穴位于肩部,肩关节的后方,当胳膊向外展开时在肩部前后各有一个“小窝”,后面那个位置就相当于肩髎的位置。解剖介绍在肩峰的后下方,三角肌中,深部有小圆肌、大圆肌和背阔肌腱;有旋肱后动、静脉分布;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主治疾病①臂痛,肩重不能举。②胁肋疼痛。肩髎穴隶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有祛风湿,同经络的功效。肩髎穴还可以治疗肩周炎。推拿手法: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2,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3,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4,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5,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6,悬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

个动作不必每次都做6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上面.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肩髎-体表图(点击放大)[定位] 在肩部,肩髃后方,肩峰后下方,当臂外展时,于肩髃穴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解剖] 在肩峰的后下缘,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肌支;布有腋神经的肌支。[主治] 臂痛,肩重不能举。[操作] 直刺0.5~1.5寸。[配伍] 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操作方法:向肩关节直刺1-1.5寸。基本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等。配曲池、肩髃主治肩臂痛;配外关、章门主治肋间神经痛。静脉所过,主治所及,荥输治外径,合治内腑,肩前部位疼痛取鱼际穴,肩前部是肺经的循行线路。鱼际穴是太阴肺经荥穴。

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外侧是大肠经的循行线路,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经的输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肩后侧是手太阳经小肠经的循行线路,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还有: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外后侧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路。中渚是少阳经的输穴。中渚穴(zhōng zhǔxué),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背部,当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下为第4骨间背侧肌;有手背静脉网、掌背动脉分布;布

有尺神经皮支和尺神经肌支。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热病。操作方法:直刺0.3~0.5寸。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一、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桂枝10g,桑枝10g,海风藤15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正耀注:此蠲痹汤源自《医学心悟》,是程钟龄方)

肩周炎症状拔罐穴位图

肩周炎拔罐穴位图 肩周炎的指压,按摩治疗,先从颈部到肩膀,以蒸热手巾温敷为重点。并且要注意预防肩膀虚冷。肩周炎治疗穴位以仔细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肩井,肩髃,臑会,臂臑,云门,天宗等各穴位有效。对肩周炎疼痛进行温灸治疗同样有效。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 (1)肩井:对肩膀酸痛有效的穴位,按摩针灸都可以。肩井在肩上。穴位找法:从乳头往正上方的线上,正好在后颈根部和肩膀的中央。加以压迫会疼痛。 操作:医者抓住病人肩膀,以拇指稍用力揉压。假如病人自己指压时,则用右手食指指压左肩,而以左手食指指压右肩,对肩膀酸痛有效。 (2)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指压和按摩并用,消除肩膀三角肌疼痛。位于肩部。穴位找法: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操作:医者用一只手支撑病人的手臂,另一只手拇指指压穴位。如此可缓和肩膀三角肌疼痛,假如从胸部中心沿着锁骨下面朝本穴位部位反复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3)臑会:位于和身体各类机能有关的几条能量路线在身体内交叉,交会之处的表面部位,穴位名因此而来。能有效缓和肩膀三角肌和上臂部的疼痛,所以,在手臂疼痛而没有办法举高的症状产生时加以揉压,可降低症状。 部位:肩端后侧凹处朝肘最突出之处方向约三个指幅下面。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肩周炎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4)臂臑:穴位名称,表示对前臂,上臂疼痛有效的穴位。能够有效缓和手臂疼痛。 部位:位于手臂外侧。穴位找法:将手臂朝正侧方举起,从肩膀到肘部分的三角肌会隆起之处。该三角肌,到手臂中央为好。压迫其附近,可摸到皮肤下面的肱骨。臂孺在其凹陷中,加以压迫,从上臂到肘方向会感觉疼痛。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除指压外,抓住前臂部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更有效。 (5)云门:位于锁骨下面的云门穴位,表示此位置耸立取人天之气的“云”之门之意。揉压本穴位能够促进肩膀灵活性,使手臂举高放下轻松。 部位:位于锁骨下面。穴位找法:肩膀大关节根部略微朝向胸侧的锁骨下面的凹陷处。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的背部,另一手指压穴位。同时指压其下面的中府穴效果更好。 (6)天宗:揉压本穴位能够有效缓和使手臂不能举高的肩膀酸痛。 部位:位于背侧。穴位找法:大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加以压迫可以使上臂小指侧疼痛的位置,就是天宗穴。 操作:病人俯卧,医者双手臂压在其肩胛骨,用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同时对位于肩胛骨上的曲垣穴进行指压效果更好。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附注: 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 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 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 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 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 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 中脘:位于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 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 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肩周炎的推拿疗法试题

肩周炎的推拿疗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计10道题) 1、肩周炎有自愈倾向,一般病程多少时间内:() A、3月 B、6月 C、1年 D、2年 E、3年 2.关于肩周炎的发病情况,下列哪项正确()。 A.男性多于女性 B.右侧多于左侧 C.与外伤无关 D.长期活动不易患此病 E.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3、肩关节周围炎可出现的阳性体征是:( ) A、直尺试验阳性 B、搭肩试验阳性 C、耸肩试验试验阳性 D、“疼痛弧”征阳性 E、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4、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名很多,以下哪个不是:( ) A、漏肩风 B、五十肩 C、冷凝肩 D、肩痹 E、肩凝症 5. 对肩周炎的治疗,哪项是不妥的() A.功能锻炼 B.局部封闭 C.按摩 D服用盐酸乙哌立松 E. 能自愈,无需治疗 6、重型肩周炎患者肩臂肌肉萎缩,尤以何肌肉为明显:( ) A、冈上肌 B、胸大肌 C、背阔肌 D、肱二头肌 E、三角肌 7.肩周炎发病时肩关节哪一组功能活动受限最为明显,并且出现三角肌萎缩,斜方肌痉挛:( ) A. 肩关节以内收、外旋、前屈受限最明显

B. 肩关节以内收、上举、后伸受限最明显 C. 肩关节以外展、内旋、前屈受限最明显 D.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 E. 肩关节以外展、上举、后伸受限最明显 8.不属于肩周炎典型症状、体征的是:() A.肩关节周围疼痛 B.肩关节活动受限 C.手指麻木、无力 D.肩关节周围有压痛点 E. 受寒和劳累后疼痛加重,并可向颈项及上肢扩散。 9.被动活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是:( ) A.松解粘连 B.舒筋活血 C.益气养血 D.活血化瘀 E.理气活血 10. 50岁女性,右肩痛,右上肢上举、外展受限8个月,无肩周红、肿、热等表现,疼痛可向颈、耳、前臂及手放射。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关节骨肿瘤 B.肩周炎 C.肩关节结核 D.颈椎病 E.类风湿性关节炎 标准答案 1.C 2.E 3.C 4.C 5.E 6.E 7.D 8.C 9.A 10.B

推拿治疗肩周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柴克军

推拿治疗肩周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柴克军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肩周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研究纳入在我院治疗 的64例肩周炎患者,病例入选时间自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1例,分别给予点穴治疗和推拿治疗,评估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研究组的疗效大于对照组(X2=5.142,P<0.05)。结论推拿治疗 肩周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推拿;点穴;肩周炎;安全性;有效性 肩周炎是常见肩关节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 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若疾病早期患者的病情不能得 到重视,将会或加重病情,从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大量相关研究证实,中 医疗法在关节炎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1]。本研究就点穴治疗和推拿治疗两种疗 法的疗效开展深入的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4例肩周炎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病例入选时间自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中,男性16例,女 性16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21±3.54)岁;病程2周~6个月,平均年龄(3.13±0.20)个月。研究组32例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22±3.51)岁;病程2周~6个月,平均年龄(3.14±0.21)个月。且上述资料中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保持均衡性(P>0.05),具有后续研究的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点穴治疗:使用以指代针的方法点穴治疗,点穴穴位为肩髎、肩贞、肩髃及阿是穴,待患者有得气感后,点穴1-2分钟左右。 研究组患者行推拿治疗:选取肩髎、肩贞、肩髃及阿是穴等穴位。让患者取 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或一手托肘,使患肩外展。采用拿、揉、滚等肩颈及上 臂周围软组织进行推拿操作。首先给予放松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双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患者外侧,用一指禅滚法、推法、按揉法放松肩关节 及周围筋肉,包括冈上肌、三角肌、冈下肌、菱形肌及小圆肌,治疗5min左右。其次使用弹拨手法操作:选择患者的冈上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关节周 围条索状物、三角肌下滑囊及短头肌腱进行弹拨操作,沿肌腱垂直方向行横向弹拨,以上各处弹拨10余下,力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③点按:操作者用大拇指 点法对患者的肩髃穴、肩贞、肩髎、臂臑、臑俞、及阿是穴行点按治疗。④肩关节被动活动法:操作者立于患者身后,用摇法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范围以患者 可耐受为宜。针对体质较强且可耐受者可用快速提拉手法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 之后使用搓法、叩击法结束手法治疗。整个推拿手法治疗每隔一天1次,10次为 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情况,评分越低说明疼痛越轻。⑵评估两组的疗效:疼痛基本消失, 肩关 节活动恢复正常为痊愈;疼痛减轻, 肩关节活动范围基本趋于正常为好转;症状

拔火罐的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1)

拔火罐的适应症及主要穴位 〔呼吸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 [消化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门。 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 [循环系统适应症] 高血压。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肾俞、委中、承山、足三里。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 心律不齐。主穴:心俞、肾俞、膈俞、脾俞。 心脏供血不足。主穴:心俞、膈俞、膏肓俞、章门。 [运动系统适应症] 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主穴: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背痛、腰椎痛、骶椎痛,髋痛。主穴: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膝痛、裸部痛、足跟痛。主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用小型玻璃火罐,进行拔罐。 [神经系统适应症] 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主穴:大椎、大杼、天柱(加面垫)、至阳。 肋间神经痛。主穴:章门、期门、及肋间痛区拔罐。 坐骨神经痛。主穴:秩边、环跳、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主穴;大椎、膏盲俞、肾俞、风市,及其麻痹部位。 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到20次。 隔肌痉挛。主穴:隔俞、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 痛经。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 闭经。主穴:关元、肾俞。 月经过多。主穴:关元、子宫。 白带。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 盆腔炎。主穴:秩边、腰俞、关元俞。 [外科疮疡方面的适应症]

疖肿。主穴:身柱、及疖肿部位,小型罐面垫拔。 多发性毛囊炎。主穴:至阳、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下肢溃疡。主穴: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急性乳腺炎。主穴;局部温开水新毛巾热敷后,用中型或大型火罐拔,可连续拨5~6次。 临床拔罐治疗病症示例 感冒拔罐疗法 症状:畏寒发热重无汗,头痛身痛,可有鼻塞流涕。 【中华好轻松拔罐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外关 拔罐方法: 留罐法。取上穴,留罐15~20分钟。 腹痛拔罐 症状:胃脘以下发生疼痛,有冷痛,灼痛,隐痛、绞痛、满痛、胀痛、刺痛等 【中华好轻松拔罐疗法】 取穴:中脘、天枢、关元、气海、脾俞、胃俞。 操作方法 留罐法。取上面3—5个穴位,留罐10~15分钟 乳腺增生之拔罐疗法 症状:乳房内有硬结、月经前、生气后疼痛加剧,伴有口苦咽干,或喉中如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易怒,心情不畅,同时伴有月经不调。 【中华好轻松拔罐疗法】 取穴:肾俞·檀中·肝俞·气海·期门。 操作方法: 留罐法。依上述穴位先闪罐拔罐潮红再留罐15~20分钟。隔日1次。 拔火罐留下的罐斑以及颜色的意义 (1)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拔火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人体背部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 症状穴位 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 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 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 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 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 三阴交21、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 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 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 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 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 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 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 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 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

肩周炎中医推拿治疗方法

肩周炎中医推拿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一、肩周炎中医推拿治疗方法 *二、哪些人容易患肩 周炎*三、肩周炎如何护理 肩周炎中医推拿治疗方法1、肩周炎中医推拿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体弱,或有严重其他系统病变者可仰卧位,用法 或一指禅在缓肩或上肢治疗,并配合患肢的被动运动,以外展,外 旋为主。 点揉天宗,秉风,肩髃,曲池,合谷,拿肩井。 四指推或一指禅推肱二头肌长腱,并配合小幅度的外展活动。 在结节间沟做轻柔而缓和的弹拨法。 肩部摇法,拔伸法,肩部扳法。 肩部大鱼际擦法,以透热为度。 上肢抖法,指间关节拔伸。 2、肩周炎的病因病机 筋络节,节属骨,骨为肾所主,人值中年之后,形体渐退,肾气 将衰,肾气衰则不足以生精养髓,疏弛骨节,髓不足以养肝,则筋纵。若因动之太过,或跌仆闪挫,或劳伤筋节,气血瘀滞,筋拘节挛,日久,则筋肌节窍滞僵,或因气血失于疏导而瘀滞,或为风寒湿邪 所客,寒凝气聚,气血痹诅,筋肌节窍失于濡养,筋肌拘结而不得 舒张,节窍不得屈伸而僵固。脉络不通,不通泽通,久之筋脉失养,拘挛不用,发为本病。 3、肩周炎推拿注意事项

肩周炎患者在处于疼痛期时,其肱二头肌长头肿胀、局部炎症未消退之前,不可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按摩治疗,否则会加 重病情。此时患者应适当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活动,再炎症消退之后再按摩治疗。 单纯借助按摩疗法治疗,不配合功能训练,患者肩周功能较 难恢复。因此,患者采用按摩疗法治疗的同时,要配合肩部功能锻炼。进行功能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常用练习如爬墙练习、体后拉手、甩手摇臂等。 按摩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程较长,尤其是对于疼痛期患者的治疗,其第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疼痛会越来越严重,部分患者会中 断治疗。此时必须要与患者治疗前讲明,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肩周炎患者治疗时要注意做好局部保暖工作,避免受凉,也 要注意避免受到外伤。 肩周炎患者处于粘连期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治疗时要注意,初期松解粘连不宜强行撕开,要以主动训练为主,后期可适当加重手法。 哪些人容易患肩周炎教师易患肩周炎 慢性累积性疲劳损伤系指在长期的周而复始的重力作用下,虽然受力一般仍在肩关节软组织强度内,但组织出现了慢性疲劳,强度和韧性即下降,有的表面无特殊变化,但内部组织结构已出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本人用重子,重仙,加肾关。治疗肩周炎100多例效果显著,建侧取穴,留针45分钟,当时见效,患者手能上举,疼痛缓解,1-3次痊愈,时间长的10次痊愈。 重子 位置:虎口约一寸,大指掌骨与食指掌之间。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膝盖痛、退烧、喉炎。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本穴治疗肺炎尤具特效。治疗小儿气喘疗效迅速。治疗感冒多伍液门(一 侧即可)。感冒涕多配木穴亦极妙。 经验:重子穴配重仙穴为治疗背痛、胸痛、之特效穴 重仙 位置: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重子穴斜下一寸处。与手背灵骨穴相对相通。 主治:背痛、肺炎、发烧、膝盖痛。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重子、重仙两穴常多并用。治疗单侧肩背痛,多有立竿见影之效,治疗高烧伍耳尖放血极效。此外,本穴治疗心跳过速,手指拘挛亦有卓效。笔者亦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刺之留针一刻钟,甚妙。 虎口下一寸,重子穴堪遵。 背痛咳感冒,气喘肺炎春。 子后为重仙,退烧心跳兼。 堪疗膝盖痛,手挛指下边。 肾关(天皇副穴) 位置:在天皇穴(弯曲膝盖胫骨内侧颗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直下一寸五分。。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肾亏、坐骨神经痛、腰痛 针法:直刺0.5——1寸。当补肾用时针深2寸。 运用:本穴为补肾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显效,对于两手麻木疼痛,笔者素喜并取水全,疗效卓绝。对于肩痹尤具特效。此外,该穴用于多尿,夜尿极效,透过肝开窍于目,肾水以滋木理论,治疗眼球歪斜,飞蚊症(伍以正光1,正光2)极其特效。该穴之主治范围亦颇有争议,尝有医家直言谓该穴功能系著者言过其实,此言谬极。概言之,系其针法之误。如治眉棱骨痛,前头痛等症,针需斜刺而获效。直刺则多取胸闷胸痛,强心之效。又如医界传言,景昌奇穴无须补泻即能获效,皆谓手指部诸穴而言。若对大穴而言(即肌肉多处),下针无针感,下针何益?下针而不行针,而难达到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皆谓著者妄言,岂著者之过? 经验: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穴。下针二寸为补肾,有补肾治疗阳痿早泄之功效,对于手脚麻木,肩背痛,肾亏腰痛有特殊之功效。有时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亦称下三黄,配通肾,通,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注:正光1处于攒竹与鱼腰的中点;正光2穴处于鱼腰与丝竹空的中点。 天皇下一五,其穴是肾关。 共与倒马用,倒食并胃酸。 单用治癫痫,眼歪散光专。 鼻骨眉棱骨,疼痛亦不难。 头晕曾有名,精神贫血患。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并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以疼痛为主,日轻夜重;晚期则以功能障碍来主,外展、外旋及后伸等动作受限最明显。 锻炼比吃药方便易学又不致于产生副作用,所以受到病人普遍的欢迎。常用的锻炼方法有:爬墙法、下蹲法等。 爬墙法患者直立面对墙壁与之贴紧。将有病一侧的手掌贴墙,并用手指缓慢地顺着墙壁向上爬行,直到肩部疼痛为止。重复以上动作并试图使每次高度超过前一次,直至肩关节能够完全上举。 下蹲法用手抓住相当于胸部高度的横杆或树枝等,患者缓慢下蹲,使患病的肩关节被动上举,当肩部疼痛时,停止下蹲。如此反复活动,并试图逐渐加大下蹲幅度。 中医学中,本病称“漏肩风”、“肩凝”等,属痹症范畴。多因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脉痹阻;或跌仆损伤,瘀血留内,气血不行,经筋作用失常而道致本病。 1.穴位按摩: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一些重要的穴位,比如肩井、肩隅、肩贞等。需要提醒的是,肩周炎会伴有肩膀虚冷,因此进行指压按摩之前,从颈部到肩膀,先用热毛巾蒸一遍以加强效果,平时也要注意预防肩部虚冷。当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点,最好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推拿按摩。 2.中药:可以辨证选用活血化淤的中药肩周.骨方.世医贴;可以活血化淤、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3.拔罐:拔罐工具有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里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医院里一般使用玻璃罐,它光滑透明,可以透过玻璃观察罐内皮肤充血、淤血、起泡及放血时的出血情况,所以使用得最多。家里一般适合使用橡胶罐,因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就能吸住,一般是觉得哪里痛就拔哪里,非常容易掌握,但它没有用火,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效果就要差一些。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交替使用。 4.刮痧:刮痧板有多种,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牛角板,但是其在消毒时,易发生断裂,在医疗机构中多不使用。我们一般采用玉制板,易于消毒。可反复使用。刮痧时,应在施术部位多多涂抹刮痧油,减少刮时对皮肤的损伤,并能加强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作用,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人到中年,身体各处都有点力不从心。特别是50岁后,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

肩周炎中医推拿按摩法

肩周炎如何按摩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肩周炎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这就导致在疾病出现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因为没有获得及时的治疗,导致身体更加的疼痛。肩周炎并不是一种难以恢复正常的疾病,只需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方法,不仅能很好的缓解疼痛,也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 第一种按摩方法 穴位;肩井穴、天宗穴、曲池穴、秉风穴、肩贞穴、合谷穴等等 按摩方法 1、患者端正的做好,然后患有肩周炎的那只手放松。医生用一只手抓住患者的数笔,然后另外一只手进行推拿。推拿的重点应该在肩膀的前面为主以及三角肌肉还有上手臂的内侧。如果说患者怕痛,那么就会导致肩膀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仰卧位,然后将患病的手微微的向外扩张弯曲成为九十度左右,然后进行按摩。 2、医生一只手对患者肩膀的外侧以及腋下部位进行按摩,另外一只手则要配合患有肩周炎那只手被动进行伸缩。需要注意的是,上抬的动作一定要稳健,并且速度不能够太快,运动的幅度可以逐渐的加大,但是千万不能够过于粗暴,否则很容易导致出现疼痛剧烈的情况。 第二种按摩方法 这种按摩方法应该让患者坐在凳子上,然后医生则站立在对面的侧边位置。首先应该将患有肩周炎的部位涂抹上适量的滑石粉,然后在进行按摩。 按摩方法: 这种推拿按摩的方法主要就是采用揉搓、按压、推拿以及摇摆等等方法交替使用。一般来说,按摩的时间都会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具体的方法如下: 1、捏拿法

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将一只手的指腹位置贴合在患有肩周炎的位置之中,然后往下对这个位置进行对称性的捏拿,同时用拇指按压曲池穴的位置。反复进行三五次就可以了。 2、敲击法 医生需要采取半持半握的姿势,然后从小鱼际这个位置开始着力,然后沿着肩膀的位置按摩到曲池穴之间。然后对这些部位进行快速的敲击,以四肢出现震动就可以了,这种手法应该进行三五次。 3、掌握法 医生的右手紧紧的贴合在患有肩周炎位置的皮肤之上,然后以大小鱼际开着力,快速的揉动大椎穴以及肩关节等等位置,然后反复三五次。 4、摇抖法 医生需要用双手紧紧地握住患者患病的那只手,然后双手发力的拉直双手,从内往外,然后在按照从外往内的方向效进行摇圈,并且幅度要越来越大,然后越来越小,反复三五次就可以了。

拔血罐治肩周炎的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拔血罐治肩周炎的方法 导语:随着我们对于中医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很多中医方法在治疗疾病上面有着非常神奇的功效,拔血罐就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拔血罐不但可以用来 随着我们对于中医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很多中医方法在治疗疾病上面有着非常神奇的功效,拔血罐就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拔血罐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拔血罐来起到美容养颜和减肥瘦身等作用,下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拔血罐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拔火罐可以治疗肩周炎吗?拔罐疗法是适宜家庭应用的治疗肩周炎的中医疗法,是利用各种罐子,使其内部形成负压后吸附于体表后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认为,它具有驱风散寒、除湿祛毒、温经通络、活血化淤、舒筋止痛的功效。拔罐疗法对肩周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通过拔罐疗法可有效的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从而达到疼痛性痉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拔火罐可以治疗肩周炎吗?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服用止痛药物、贴膏药、拔罐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会复发,所以采用中医的手法治疗被认为是较佳方案,可以针灸加按摩,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可以经常做做八段锦或跳绳,预后相当不错。 使用拔火罐可以治疗肩周炎期间,除应避免风寒侵袭、劳作过度,还应适量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减少肩部肌腱的粘连,逐渐恢复活动功能。对于症情复杂、诊断不清或拔罐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前往专业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那就是拔血罐,我们知道拔血罐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起到保健等作用,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一针一穴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 肩周炎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针灸是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常规治疗方法是针灸肩部的穴位,如肩三针等,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等方法,虽然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取效较慢,难收速效。 我在临床上治疗肩周炎常运用一针疗法,但是不同的病人我针的穴位也不一样,常常一针扎下去,许多病人的疼痛立刻缓解,活动即刻改善。一些亲眼目睹的年轻医师和跟我上门诊的学生们经常问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效果。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得好,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肩周炎的经络辨证方法,早在《灵枢·经脉第十》和《灵枢·经筋第十三》等篇中已经有较详细的论述,我用的一针疗法的方法,多半是从《灵枢》无字中求字悟出来的,只不过是这些记载的现代验证而已。”下面谈一谈我常用的穴位。 (1)阳陵泉 我原来治疗肩周炎,最常用的穴位就是阳陵泉,用阳陵泉治疗肩周炎其他医师早有报道,我也是看了别人的报道后才试用了此穴,果然效果不错。 医案 我刚工作没几年的一天下午,本医院的一位老职工因右侧肩周炎来诊,但不巧,她要找的几位老大夫都休班,诊室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她便说要不你给我针针吧,说着便开始脱上衣。 我说您不用脱,躺在床上就可以了,我在她左侧的阳陵泉处找了个很显著的压痛点,使劲按压了几下,然后说您活动一下肩部试试,她试了下说好一点,我说我数一二三,数到三的时候您大声咳嗽同时活动肩部,等我说到三的时候我把针扎了下去,等病人咳嗽和活动完了后,告诉我,你这个小大夫怎么这么厉害,怎么一针下去咳嗽几声就怎么活动也不痛了呢! 解析 针阳陵泉治疗肩周炎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可以统治一切筋病,所以就可以用阳陵泉治肩周炎。

2021年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欧阳光明(2021.03.07)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一、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完整版)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肩凝症 西医病名:肩关节周围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课件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a 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肩前、后方,肩峰下,

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b 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2)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肩关节造影则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 (二)疾病分期:参照《肩周炎》(李平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 1.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三)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风寒湿痹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 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 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天宗穴位位置图】【图解天宗穴位的位置】天宗穴的位置: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取穴方法: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中指指尖位置即是。穴位解剖: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穴名解说:天宗穴,出处《针灸甲乙经》、《灵枢·经脉》,属:手太阳小肠经。作用:散风、舒筋、止痛。天宗穴: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 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 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 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 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 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 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 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 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 83、肾俞75、关元俞73 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 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 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 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 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 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 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

肩周炎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肩周炎 摘要: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其特点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逐渐加剧,经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疼痛逐渐消退,功能慢慢恢复,最后自愈。推拿可以……关键词:肩周炎推拿治疗综述 中国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有两面: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是则是风寒湿邪。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老年人多肝肾两虚,故出现肝血虚、肾气虚、骨惫懈惰,素体虚弱,如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邪客于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阻滞而形成肩周炎。从局部关节而论,肝主筋,筋赖以肝血的滋养,肝血虚,筋失所养,故出现弛萎无力,肩臂不能运动,或筋痉挛而致肩臂伸展不利。肾主骨,骨是赖以肾气充营的,肾气衰,精少 骨髓不足,故出现骨惫懈惰,所以肢伸运动无力。也可因长期劳累,在汗出当风或睡卧时肩部裸露,风吹受凉时发生。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涉及内因和外因俩个方面,病机主要是在 年老肝肾两虚的基础上外感风寒湿邪,邪客肩部经络致气血阻滞而形成肩周炎。笔者现将近5年肩周炎的推拿治疗文献总结如下:.一.单纯推拿 单纯推拿是指在临床上单用推拿手法来治疗肩周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很常见,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也很多。纵观这些临床报道,其治疗组一般治愈率都在30%以上,有效率都在90%以上,这说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靠,并且已被广大肩周炎患者接受和认可。 黄忠平[1]用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00例,治疗方法:(1)肩关节牵拉法:患者一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先用滚、揉、推、抹、拿等手法在患肩部施治10分钟,再行分拨理筋手法,用拇指点揉、弹拨局部僵硬,痉挛的软组织,然后医生一手握住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臂,作缓慢向上牵拉患者肩膀,逐渐增加前屈上举高度。如患者一取仰卧位时,医生一坐于患者一侧旁,一手扶持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肩或肘部,作缓慢向上牵拉,逐渐增加上举口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反复上举及牵拉3~5次。(2)肩关节摇转法:患者一取坐位,医生一手握住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臂作缓慢向上摇动如患者一取仰卧位时,医生坐于患者一侧旁,一手扶持患者一肩部,另一手握住前肩或肘部,作缓慢向上摇动,反复摇动3~5次,最后再按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肩关节。(3)穴位点按法:取合谷、曲池、缺盆、肩骼、肩井、天宗各点按一分钟,最后以抖法、搓法结束。每日治疗一次,10天为一疗程。 唐光丽[2]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100例,操作:松肩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站于患侧。拿捏风池、肩井同时配合小鱼际揉从肩井至风门数次,然后点豁风穴半分钟,沿胸锁乳突肌方向用拇指按揉至缺盆穴,反复操作2~4分钟,使患者上肢或臂背有麻胀感。合掌按肩法:按上势,医生立于患肩侧,以双手合掌十指交叉置于患肩前后,同时掌根用力挤按,微微将肩上提,手法后肩关节松动,活动度明显改善。旋臂拉肩法:接上势,医生立于患肩侧,左足蹬在椅子上,以膝顶住患肩腋窝,右手将患臂外展、牵引、左手拇指弹拔粘连处(胧二头肌长、短头部位)2~4分钟,同时一手扶患肩,另一手握患肢腕关节,将手臂旋向身后,用力牵引,再屈肘时逐渐向上抬高,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按揉患肩法:接上势,医生以掌揉肩峰、肩胛、再揉肩前,上臂,同时配合点揉肩前、肩贞、曲池、合谷等穴。旋肩摇臂法:接上势,医生立于患肩背侧,患者屈肘,医生手固定患肩,另一手托肘沿胸肋作旋转肩关节动作3~5分钟再令患肘伸直,大幅度摇臂旋肩3~5分钟。摇肩抖臂法:接上势,医生立于患肩侧,一手扶患关节,另一手握住患掌作摇抖动作旋转3~5分钟。拉肩拔伸法:接上势,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