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增容剂的应用
马来酸酐_苯乙烯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密度聚乙烯机理及性能研究_李岩

. Machado 等
[ 5 ~ 8]
通过调
控加工工艺参数研究了聚烯烃结构对在挤出机中 接枝 MAH 的影响 . 对于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 或 高密度聚乙 烯 ( HDPE ) , 交联为其主要发生的副 反应;对于聚丙烯( PP ) , 主要是降解;而 对 乙 丙 共 聚物( EPR ) , 则会同时发生交联和降解 . 在对聚丙烯熔融接枝的研究中, 研究者发现, 加入少量苯乙烯 ( St ) 有 助 于 减 少 聚 丙 烯 的 降 解 . Hu 等
* 20100330 收稿, 2010 05 13 修稿; E-mail : xxm-dce@ mail. tsinghua. edu. cn 通讯联系人, doi :10 . 3724 / SP. J. 1105. 2011 . 10077 347348高分子学
报
2011 年
剂, 以 St 作为助 单 体 比 较 了 MAH 接 枝 不 同 分 子 结构 PE 的接 枝 情 况 . St 的 加 入 一 定 程 度 上 减 少 了副反应, 但交联仍然出现 . 本文的 主 要 目 的 是 研 究 在 MAH 熔 融 接 枝 HDPE 的体系中 加 入 St , 对接枝物的接枝率和交 联程度所产生的影响, 探索获得结构可控 、 性能优 异的官能化 PE 的 可 能 性, 重 点 探 讨 不 同 St 添 加 量下 MAH-St 多单体熔融接枝 HDPE 的机理 .
-1
Fig. 1
FTIR spectra of HDPE and HDPE-g -P ( MAH-co -St )
1. 4
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接 枝 物 的 熔 体 流 动 速 率 ( MFR ) 测 定 按
ww反应性挤出实验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

实验2 反应性挤出实验—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所谓“反应性挤出”是将挤出机作为连续反应器,在对物料进行熔融挤出的同时实施聚合、接枝、降解、共混增容等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
反应性挤出是近年来在聚合物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技术,其在工业上的主要应用包括:(1)合成聚合物;(2)对聚合物进行可控制降解;(3)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改性(接枝反应);(4)聚合物的官能化和官能团改性(卤化、磺化、官能团转化)(5)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反应性共混增容;反应性挤出只所以能够在聚合物应用领域成为非常活跃的研究主题,源于挤出机在对聚合物实施化学反应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这些优势体现在:(1)对高粘物料和低粘物料良好的输送性,尤其是在处理高粘物料上的功能;(2)优良的混合性、分散性;(3)轴向的柱塞流保证了停留时间的均匀分布;(4)较宽的温度、压力范围和良好的反应控制(温度、压力、停留时间……);(5)连续操作、无溶剂的分离、回收和排放——低能耗、低成本、环保;(6)具有多阶能力;当然,挤出机作为化学反应器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系统向外的传热能力较差,在处理大量反应热方面具有困难;对于需要长反应时间的体系,增加了成本和实施的难度。
在实施反应性挤出过程时对挤出机和挤出条件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挤出机的构造、螺杆组合、进料装置和进料位置、以及出料位置一方面需要满足对反应物料的塑化、熔融和熔体输送功能,另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分散混合、传热、和自洁性。
另一方面,挤出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在兼顾物料流动性能前提下,应该满足充分进行化学反应的要求。
本实验以聚乙烯与马来酸酐熔融接枝为例,使同学了解和熟悉反应性挤出的过程和一般要求,并且掌握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工艺过程。
一、实验原理聚乙烯是目前产量最大、成本低廉的通用塑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其分子链的非极性结构,聚乙烯与无机填料之间缺少亲合性,与其它极性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极差,导致聚乙烯填充物和共混物的性能低劣;此外,聚乙烯的非极性结构也使其制品的粘结性和印刷性很差。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亚麻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影响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亚麻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影响钱雪;王阳【摘要】通过双螺杆挤出造粒,制备了亚麻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PE-HD)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含量对于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中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最大值分别为32.75、37.21、43 kJ/m2;PP-g-MAH含量为5%或者10%时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PP-g-MAH的加入能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降低复合材料力学损耗.【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4(028)005【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亚麻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力学性能【作者】钱雪;王阳【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100190;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7.90 前言在麻纤维与树脂基体混合时加入官能性物质,通过接枝改性以增强麻纤维和树脂的相容性,从而使得树脂基体能很好地包裹麻纤维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Lei等[1]在植物纤维增强PE-HD复合材料中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利用PE-g-MAH作为接枝料在一定用量的范围内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够发现经过接枝改性处理的复合材料中树脂基体能有效的包裹大麻纤维。
Kuboki等[2]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PE-HD-g-MAH)对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HD-g-MAH的加入大幅度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并且在复合材料中添加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弹性体(TPE-g-MAH)也能有效提高其缺口冲击强度。
Arbelaiz等[3]采用大麻纤维增强PP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性改性纤维和改性PP基体对力学性能的不同增强效果,得出结论2种改性方式与无PP-g-MAH改性的复合材料性相比均能提高力学性能,但是采用纤维改性的方法经济上更为昂贵而不适合工业应用,而后在相容剂改性树脂基体的条件下,进一步研究了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容剂的不同含量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为2种相容剂均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相对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容剂对于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更加明显。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冯绍华左建东黄昭阁李雄田曙冉(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042Email:qingfeng_9709@ )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过程中,单体MAH、引发剂DCP、交联抑制剂己内酰胺(CALA)、流动改性剂CaSt及反应温度、时间等工艺2条件对UHMWPE接枝率和凝胶含量影响较大,用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测定了接枝物UHMWPE-g-MAH的接枝率和凝胶含量,红外光谱表征了接枝物的存在。
合适的=5/0.15/0.反应条件为:温度175~180℃,时间14分钟。
当MAH/DCP/CALA/ CaSt21/1,可得到接枝率为0.75%、凝胶含量为1.48%的UHMWPE接枝物。
UHMWPE/MAH/DCP=100/6/0.2,随用量增大,接枝物的接枝率和凝胶含量逐渐增大,当接枝率和凝胶含量上升到一定值时,增加的趋势变缓。
CaSt2不但促进了长链分子的解缠[1],还降低了UHMWPE加工温度,缩短了塑化时间(Fig.1)。
UHMWPE/MAH/CaSt2=100/6/1,随着DCP的加入,接枝物的接枝率逐渐增大,当加入的DCP的份数到达一定值后,又逐渐下降,而凝胶含量则一直逐渐增加。
在熔融反应过程中,引发剂DCP引起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两者竞争进行。
当DCP达到一定值后,接枝率略有降低,DCP用量在0.15份左右。
(Fig.2)UHMWPE/ DCP/ CaSt2=100/0.15/1,随着MAH的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呈增加趋势,对凝胶含量的影响不大。
超过5份后,MAH的增加对接枝率的提高不大(Fig.3)。
UHMWPE/MAH/ DCP/ CaSt2 =100/5/0.15/1,升高温度,DCP分解速率增加,自由基浓度增加,同时由于熔体粘度降低,分子之间缠结程度降低,MAH容易接枝到分子链上。
也有利于交联反应的发生,凝胶含量增加(Table.1)。
马来酸酐接枝POE对PP和PET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

聚丙烯(PP)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具有质轻、无毒、电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易成型加工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PP也存在低温脆性、机械强度及硬度较低、成型收缩率大等缺点。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刚度和硬度,良好的耐磨性、耐蠕变性,并且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这种良好的力学性能。
但是由于PET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比较高,在通常加工温度下,结晶速度较慢,冲击韧性差,因而阻碍了PET树脂在某些方面的应用。
针对PET和PP的缺点,人们一直致力于对其进行改性。
将两者进行共混,能进一步优化其性能。
PET可提高PP的强度、模量、耐热性、表面硬度;而PP 则能提高PET的加工、冲击、耐环境应力开裂等性能。
PP/PET是典型的热力学不相容体系,所以必须选用合适的增容剂对其进行高效的增容,以提高二者相容性,减小界面张力,增加界面黏结强度,减小分散相相畴尺寸。
用于PP/PET共混体系的增容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PP接枝共聚物,即PP-g-MAH、PP-g-MI、PP-g-AA、PP-g-GMA以及PP接枝马来酸酐的衍生物等,也有将PP和PET直接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另一类是其他接技共聚物,主要有SEBS-g-MAH、LLDPE-g-MAH、SEBS-g-GMA和EPDM-g-GMA 等本实验以PP为主要组分,在PP/PET中添加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增容剂,旨在改善PP/PET共混合金的界面相容性。
通过SEM观察和力学性能数据分析,判断POE-g-MAH增容效果,通过加工流变性能测试考察共混合金的加工性能。
(1)由于POE-g-MAH对PP/PET共混合金的反应性增容作用,提高了两相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分散相PET粒子的细化,改善了共混合金的相形态结构。
(2) POE-g-MAH的加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
PP熔融接枝

主要原料
主要设备
Z
S K一3。双螺杆挤出机 G H一1 0 高速混合器 ZX Y一4 0 0 熔体流动指数测定仪 X S 一ZY一12 5A 塑料注射成型机
从试验可知,
在接枝反应系统中所反映出来的 扭矩比纯树脂的扭矩要小, 而且随着DCP用量 的加大, 扭矩呈递减的趋势。这是因为PP树 脂降解而使熔融粘度逐渐减少的缘故。这说 明PP 的接枝和降解是同时发生的, 烙体流功 速率是树脂加工工艺的重要参数, 所以了解接 枝物M F R 值与接枝率的关系很必要。通过 数批不同接枝率的接枝P P 树脂M F R 值的 测定.体现出较明显的规律
接枝物的粘接性能与接枝率的关系
马来酸醉接枝改性聚丙烯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做粘接用的热熔胶, 所以有必要考核其枯接性 能和接枝率的关系。将不同接枝率的M P P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进行铝片的粘接试验, 然后分别测试剪切强度, 测试结果见表7 及图 5。从表1 图上可以看出, 接枝率愈高则枯接 性能愈好、但到一定数值后, 粘接强度增长缓 慢。说明为提高粘接强度, 不能单纯提高接枝 率
影响接枝反应的因素
1) 引发剂品种及用量的影响 在过氧化物引发剂的选择方面, 先后试用了过 氧化苯甲酰( B P O ) , 过氧化二异丙苯( D C P ) , 过氧化二叔丁基( D T B P )。并在一定 的工艺条件和M A H 相同量的前提下, 经过熔 融接枝反应, 将所测接枝率列在表3,在图3 中表示了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从表6
可看出, 在一定的温度和加料速度下, 螺杆转速越慢则接枝率也偏高, 但是当螺杆转 速太慢时则对物料的剪切力下降.使系流的扭 矩加大。另外物料停留时间长, 会造成P P树 脂加速降解, 螺杆转速一般控制在80 ~ 160r /m i n 。
马来酸酐接枝EPDM、POE改性尼龙的性能研究 - 副本

马来酸酐接枝EPDM、POE改性尼龙的性能研究王庭慰(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江苏南京210009)摘 要:研究了用马来酸酐接枝EPDM和POE等聚烯烃增韧尼龙的方法,通过改变聚烯烃与尼龙的用量找出较佳的配比范围及实验方案。
从两相界面、橡胶含量、交联度和接枝率等方面讨论了增韧效果的变化原因。
关 键 词:增韧尼龙;马来酸酐;接枝改性中图分类号:TQ32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Ο9278(2001)09Ο0029Ο03 超韧尼龙,即高抗冲尼龙,具有一般尼龙6或尼龙66的力学强度和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最突出的优点是抗冲击韧性大大地提高,为纯尼龙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低温性能也很突出,甚至在-40℃时其缺口冲击强度也可达到纯尼龙的4-6倍。
高韧性尼龙因保持尼龙树脂固有的特性,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1976年DuPont公司的超韧尼龙Zytel ST的开发成功,把橡胶组分分散在尼龙中,实现了预期的高抗冲性[1,2]。
本文研究的是聚酰胺/聚烯烃合金,聚酰胺与聚烯烃共混,主要是为了提高聚酰胺在常态和低温下的冲击强度,增加韧性。
然而,聚酰胺带有极性较强的酰胺基团,与非极性的聚烯烃类弹性体共混时,两相之间的相容性较差,相分离现象严重,导致合金冲击强度下降,所以需改进尼龙与聚烯烃增韧剂之间的相容性。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尼龙与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弹性体熔融共混挤出[1,2]。
1 实验111 原材料尼龙6,B100,南京立汉化学有限公司;三元乙丙橡胶(EPDM),512,DSM公司;聚丙烯,045-2,金陵石化塑料厂;POE弹性体,辛烯含量915%,熔体流动速率分别为214g/10min和313g/10min;马来酸酐,化学纯,上海试剂三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工业品,上海高桥化工厂;交联剂D,自制。
112 实验仪器及设备双螺杆挤出机,SHJ-30,上海化工机械四厂;收稿日期:2001Ο06Ο28注塑机,XS-XY-125,浙江塑料机械厂;冲击实验机,XG J-500,承德材料实验机厂;材料万能实验机,DL Y-6,长春材料实验机厂;熔体流动速率仪,XNR-400A,长春第二实验机厂。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增容增韧尼龙66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增容增韧尼龙66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尼龙66(PA66)是一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耐热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纤维等领域。
然而,PA66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于吸水、脆化、低冲击强度等。
因此,如何改善PA66的性能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热点和难点。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PP-g-MA)是一种具有优异增容增韧效果的改性剂。
近年来,人们开始将PP-g-MA应用于PA66的改性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PP-g-MA对PA66进行增容增韧改性的效果以及其物理、力学、热学性质的变化。
通过改变PP-g-MA的添加量和接枝密度等条件,寻找最佳的改性方案。
该研究对于提高PA66的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促进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 合成PP-g-MA制备合适的PP-g-MA改性剂,通过改变接枝密度、MA含量等条件探究最优条件。
(2) PA66/PP-g-MA共混物的制备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A66/PP-g-MA共混物,通过改变PP-g-MA含量探究最优配比。
(3) 组装和制备测试样品将共混物制备成薄膜或样条等形状的测试样品。
(4) 对样品进行材料学测试分别测试改性样品和未改性样品的物理、力学、热学性能,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2、研究方法(1) 合成PP-g-MA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PP和MA进行接枝,调整其接枝密度和MA含量。
(2) PA66/PP-g-MA共混物的制备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样品,控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和混合过程,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3) 组装和制备测试样品将共混物制备成薄膜或样条等形状的测试样品,制备方法包括挤出成型、压片、注塑等方法。
(4) 对样品进行材料学测试采用热重分析、DSC、拉伸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测试。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得到如下优异的结果:(1) 合成出高效的PP-g-MA改性剂,并探究其最优接枝密度和MA含量等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增容剂的应用
(黄山贝诺科技有限公司)
聚烯烃(PE、PP、EPDM、EPR、EVA等)由于非极性及结晶性,与其他材料,如极性聚合物、无机填料等相容性很差,无法制备有用的共混材料。
加入预先制备或现场形成的增容剂,能使原本不相容的聚合物形成具有任一组分都不具备的独特性质的共混物。
增容剂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表面张力,提高共混物中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界面粘结力。
为扩大聚烯烃的应用范围和研制更多有价值的新材料,功能化聚烯烃作为增容剂,一直是科研和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迄今为止,由于廉价、高活性和良好的加工性,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PO-g-MAH)是最重要的功能化聚烯烃。
它在聚合物共混物、聚合物/无机填料、聚合物/有机纤维、复合增强材料和粘结剂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溶液法、熔融法、辐射法和固相法等。
但最重要的方法是熔融法,即所谓的“反应挤出法”。
熔融接枝的机理很复杂,并伴随有严重的副反应,表现为聚乙烯接枝反应的交联,聚丙烯的降解,以及乙丙橡胶中两种副反应的同时出现。
加入一些含N、P、S原子的电子给体化合物,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能抑制这
些交联、降解等副反应。
溶融接枝可以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或Brabender流变仪中进行。
将聚烯烃、MAH 单体、引发剂和其他添加剂,在少量分散剂的帮助下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料斗中进行熔融挤出。
影响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反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引发剂品种和浓度,单体质量浓度,添加剂品种和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
引发剂DCP浓度增加,接枝率相应提高,但DCP用量过多,伴随有交联反应;DCP固定不变时,接枝率随MAH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继续增加MAH的用量时对接枝率的影响变小;反应温度低时,DCP的分解浓度高,但也有利于副反应的发生,因而消耗了自由基,使自由基没有明显提高;熔融反应时间(即挤出机螺杆的转速)对接枝率影响很大。
螺杆转速太快时,物料在料筒内停留时间较短,反应不充分,接枝率降低。
当螺杆转速太慢时,剪切力过小,致使引发剂分散不均,同时物料停留时间过长,会引起严重的交联而降低接枝率。
综合上述结果,在LDPE接枝过程中,DCP用量为0。
08~0。
1份,MAH 用量为4~5份,反应温度160~170℃,螺杆转速为40~45r/min为宜。
PP接枝过程中,DCP用量为0。
2~0。
4份,MAH用量为5~7份,反应温度为175~180℃,螺杆转速为30~45r/min为佳。
应用: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最为成功的应用就是在聚酰胺(PA)共混物中的应用。
PA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应用非常广泛。
但也存在低温及干态冲击强度差、吸水率大、缺口冲击强度低等缺点。
由于PA的强极性,与非极性的聚烯烃树脂不相容,使得聚烯烃改性PA的研究发展很慢。
直到反应性增容技术的研究成功,聚烯烃改性PA的共混物才大量出现,其中所用的反应型
增容剂以MAH接枝聚烯烃为主。
当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与PA熔融共混时,接枝在PO主链上的活性酸酐基团与PA分子末端的氨基反应,最初形成酰胺键,经闭环后形成酰亚胺键,生成PO-g-PA接枝共聚物。
这样,位于相界面上的接枝共聚物就通过共价键加强了相界面间的粘结力,扩大了分散相在边续相中分布范
围,使得共聚物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PE、PP的接枝物增容PA共混物,随着PE-g-MAH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增大。
当PE-g-MAH 质量份数达到30%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此时的脆韧转变温度下降了50℃以上。
在
PA6/PE-g-MAH/PE三元体系中,在PA含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提高PE-g-MAH的含量,同时提高
PA6的分子量,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聚烯烃弹性体接枝MAH增韧尼龙】
聚烯烃弹性体接枝MAH增韧尼龙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接枝聚烯烃弹性体上的MAH 与PA反应,原位生成接枝共聚物,从而大大改善了弹性体与PA的相容性,取得了满足的增韧效果。
根据实验四种聚烯烃弹性体接枝MAH体系,分别是EPDM、EPR、SEBS、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
这四种弹性体接枝MAH增韧PA6的效果如下:EPDM-g-MAH>EPR-g-MAH>SEBS-g-MAH>ULDPE-g-MAH。
ULDPE-g-MAH体系中粒径分布最窄,平均粒径也最小,但它的增韧效果却最差。
另外POE接枝马来酸酐也可改性PA。
【聚烯烃接枝MAH在改性聚酯(PBT、PET)共混物中的应用】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自1970年商品化以来,以其优异的性能,很高的结晶率和结晶速率,适中的价格,成为注塑成型树脂中发展最快的一种。
因其具有耐化学腐蚀性、热稳定性、水中改寸稳定性、良好的熔融流动性和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汽车、建筑和其它工业。
然而,很差的抗冲强度限制了PBT的进一步应用。
为了提高PBE的抗冲击强度,人们作了很多研究,典
型的是用橡胶或抗冲塑料改性。
若将PBT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单纯以增韧PBT。
由于它们不相容,加入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接枝MAH作为增容剂。
通过EVA上接枝的MAH与PBT末端羟基起反应,在两相界面上形成了接枝共聚物,增加了两相的界面粘接力。
加入EVA-g-MAH后,PBT/LLDPE (70/3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并未损失很多挠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反而在加入质量分数为1~3%的EVA-g-MAH时,拉伸强度和挠曲强度达到了最大值。
与加入未接枝EVA 的PBT/LLDPE相比,EVA-g-MAH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的更明显。
随着EVA-g-MAH加入量的增加,体系的粘度也在增加,这也证实了在相界面上发生了接枝反应从而增加了两相的粘合力。
也可将EPR-g-MAH与PBT熔融共混得到了增韧的PBT共聚物。
EPR上接枝的MAH和PBT的末端羟基反应,原位生成(EPR-g-MAH)-g-PBT接枝物。
接枝物起到了类似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减小了界面张力,降低了橡胶颗粒尺寸,增加了两相粘接力,提高了韧性。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广泛应用于包装(主要是瓶子)、电子等工业。
PET与其他聚合物,非凡是聚烯烃的共混物具有令人感爱好的力学和阻隔的综合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
而且,在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这种共混物不经分拣就能重复利用的性能就更为可贵了。
由于PET与聚烯烃接枝MAH在增容PET/聚烯烃体系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聚烯烃接枝MAH在改性TPU共混物中的应用】
由于极性不同以及界面上很高的张力,热塑性聚氨酯(TPU)和PE是不相容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甚至低于单独组分的力学性能。
用PE-g-MAH做增容剂,增加了PE的极性,同时在熔融共混过程中,TPU上的氨基甲酸乙酯键受热离解,与MAH反应生成成异氰酸酯,然后异氰酸酯之间相互反应,在界面上原位形成一种接枝共聚物,增加了PE与TPU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共混物
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