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景别和角度
第5章景别与角度分析

全景
• 用以表达全面的空间关系,让观众 对事物、场景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观 照
• 往往被用作“定位镜头”/“主镜头” ---决定镜头的分切及画面中光 线、影调、色调、人物运动方向、 位置关系的制约和衔接
• 全景富有客观、冷 静展示的品格,既 没有夸张,也没有 突出、强调效果, 起着如实介绍及平 和叙述的作用
• 全景画面在构图中绝对不允许人物 “顶天立地”,而是要留置出一定 的空间范围
• 画面要明确表达、突出场景中人物 的位置关系
• 要注意重视环境气氛和环境因素的表现。除了对于画面主体形象 的渲染之外,还要能够交代出画面的空间感觉和空间内人物以及 景物的内在联系
•
• 可以选择采用前景和背景来突出主体和体现空间感觉,也可以丰 富画面内容
• 近景系列:让我们感觉画面空间的狭小,使观众心理上产生空间 的接近、参与和渗透等感觉,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与震撼
• 全景系列:能直接展示场景关系及场景中的人物关系
• 近景系列:通过画面造型中人物前景、主体与背景的虚实对比、 画面的明暗配置等因素,间接复合出全景系列镜头的关系
• 景别的决定因素有两个 : A、摄像机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 B、镜头的焦距长短
• 电影电视景别中,中景所占的比例 最大,因为它更具有叙事性质,更 多地用于表现具体人物之间的关系、 交流、反应,多用于表现人物之间 的对话
• (另一个原因是:方便布光,能有 效节约成本)
• 虽然拍摄的是一个局部,但是要用 这样一个局部画面反映出景物的整 体特征,要突出表现对象的表情动 作和精神状态,在光线、色彩、明 暗、虚实关系上进行强调和突出
⑥ 特写(close-up)
• 指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 • 环境完全被淡化和虚化 • 从心理上给人一种近距离感• 重要性或象征性
景别和角度——精选推荐

1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景别越小,所传达的环境和情节内容越少,心理和情绪内容越多。
2、决定景别大小的因素: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二是摄像机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3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画面能够让观众对画面中的影像有宏观上的把握,因而在电视节目中,远景常常被用来表现自然环境和某种气氛,表现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自然景观和大场景的群众活动。
4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能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在很多电视节目中,全景画面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而充当了介绍、记录、表现的角色。
全景画面也能够完整的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
此外,全景画面还具有某种“定位”作用,即确定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方位的作用。
5中景: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能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上半身的动过及其与其他物体、人物的交流上,画面也因而更为丰满,人物更为清晰,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景的空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关系相近,符合人们观看的心理,它既给人物以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的活动空间,且不与周围气氛、环境脱节,可以解释人物的情绪、相互关系和动作的目的,因而中景画面是电视节目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镜头,尤其是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镜头。
6中景画面对于人的手臂活动可以实现一种完美的表现。
7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摄像景别与角度

景别发生变化 决定
拍摄距离
焦距
主体位置
电视景别的作用
景别是一个画框,画框本身就具有一 定造型性,并表达一定的空间关系。 景别变化带来视点的变化,满足了观众不 同视距、不同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 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表现内容目的性、指 向性很强。 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重要因 素之一。 两极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 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
全景视频片断举例
拍摄全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注意确保主体形象的处沿轮廓完整性。 注意各元素间的关系,防止喧兵夺主。 注意先拍摄全景画面。
中景的定义
中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景物较大的 局部画面。
中景的特点
中景画面中环境空间降到了次要位置。 中景画面空间更紧凑,有利于表现人物 的视线、动作线、人与人或者人与物之 间的关系线等,具有较强的画面结构和 人物交流特征。 中景画面中被摄主体的内部结构相对远 景和全景要清晰,成为画面的主要表现 内容。
电视景别的造型功能
3、视觉的距离性:视觉本身存在之分,作为画 面视觉效果就更有距离感,画面景别这种距离性 ,使审美有一种远离效果和接近效果,从而产生 一种非参与性和参与性,一种旁观效果与渗透效 果。 4、视觉的主次性:这种主次性主要体现画幅中 所占面积的大小,它由景别决定。全景系列中主 体所占面积小,近景系列中主体所占面积大。 5、视觉的刺激性:画面的景别作为潜在的视觉 距离性则会造成人们对视觉冲击和刺激。
电视景别的造型功能
1、视觉的制约性:景别对视觉的关系是限制与 被限制的关系。对画幅本身所包容的景物大小、 环境范围、摄影师必然要对其选择、处理和有机 的安排。这种制约对全景系列来说要弱,对近景 系列来说要强。 2、视觉的虚实性:在景别处理中,以景别关系 决定被摄主体(表现对象)在画幅中的比例大小 ,也就是说观众在视觉程度上是要求“看到”还 是“看清”。“看到”为视觉上的“虚”,“看 清”为视觉上的“实”。“虚”,是宏观视觉效 果,“实”是微观视觉效果。对全景系列来说“ 虚”,是对近景系列来说是“实”。
镜头讲解

俯摄人物时宜于展示人物与环境的整体气氛,不适宜表现人物的神情及人物之间的细致感情交流,同时俯摄人物可产生贬低藐视的效果。
三、色彩的处理
尽管在拍摄过程中,每一个镜头都可能具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但还是应该有一种色彩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成为画面色彩的基调,这种色彩就叫画面的色调。
音响在运用上,可采用将前一镜头的效果延伸到后一个镜头的延伸法,也可以采用画面上未见发声体而先闻其声的预示法,还可采用强化、夸张某中音响的渲染法,以及不同音响效果的交替混合法。
4、音乐
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是影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在影视节目中,音乐不再属于纯音乐范畴,而成了一种即适应画面内容需要,又保留了自身某些特征与规律的影视音乐。音乐的主要作用是:作衬底音乐、段落划分和烘托气氛。
(2)背面
背面拍摄,即镜头对着被摄主体的正后方拍摄。背面拍摄能够表现被摄主体的背部特征,通过背部形象来表达作者独特的构思。
背面拍摄常用于主体是人物的画面,主要以人物的姿态来表现内容。
(3)侧面
侧面拍摄,即镜头对着被摄主体的正左或正右方拍摄。侧面拍摄与正面拍摄的特点相同。在拍摄人物时,侧面拍摄有助于突出人物的侧面轮廓,特别是面部轮廓。此外在拍摄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时可以显示双方的举动和神情,能多方兼顾,平等对待。
2、全景
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围的环境。与远景相比,全景有明显的作为内容中心、结构中心的主体。在全景画面中,无论人还是物体,其外部轮廓线条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环境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全景的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关系,展示环境特征,表现节目的某一段的发生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同时全景有利于表现人和物的动势。使用全景时,持续时间应在8秒钟以上。
景别和角度

四、近景 在近景镜头中,环境背景因素已经基本淡出,人物肖像跃 于画面之上,因此,近景是强调人物的景别。
近景特点: 1、在电视片和新闻片中,主要人物是以近景来出现的。 近景是人物的肖像景别。 2、构成两人谈话或新闻采访段落的主要景别之一。3、在 以表现人物为主的场景或段落中,近景镜头往往替代中景 镜头担当结构的支撑的作用。在一组镜头的组接中,以近 景穿插其间,形成特定的编辑节奏。近景因而有时是段落 结构的“重音“景别。 4、在武打片一类的动作片中,有时用近景来夸张动作的 强度。因此,近景可以用来对动作进行分解组合处理。
注意: 水平方向的安排,不仅是指在平角度的方位变化,实际上 可以在任何高度都可以。 运动镜头则能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在单画面内获得多个水平 角度的变化,产生万花筒般的变化。这是运动镜头最具魅 力的一种安排。
三、垂直角度的变化 由于人的日常视觉活动是在等身高的平面上进行的,改变 摄像的高度即可以获得不同于日常视觉印象的画面效果。
2、主观镜头是代表特殊视点的镜头。 一种狭义的观点认为,主观镜头仅仅指的是剧中人物的视 点镜头。
广义的主观镜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主观视点镜头是电影电视的第一人称,它引导观众从 剧中人的视点看世界。 B,主观表现性镜头可以是片中人臆想和幻觉的主观感受 镜头,也可以是虚构的物件视点镜头,。 C,主观评论性镜头,这是让摄像机后面的人主观介入的 一种方法,往往让摄像机镜头直接与片中人物进行交流和 对话,产生现场参与效果。
第一节 景别的认识
一、景别的划分 按照人的身体部位在影视画框内的取舍,景别被细分为: 全景(全身)、 中景(膝部以上)、 中近景(臀部以上)、 近景(腰部以上)、 特写(胸部以上)、大特写(肩部以上)。 此外,以表现环境场景为主、人物在画面中占较小比例的 画面称之为远景。
镜头——景别、摄影机角度

俯角度
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物体的角度。
倾斜
用倾斜的角度来拍摄,画面中的水平线不 是水平的,造成一种不稳定的视觉感受。
欣赏精彩片断3The.Prince.of.Egypt.埃及王子.
双语字幕.HR-HDTV.AC3.960X540.x264-人人影视制作.avi
讲述在埃及希伯来人的悲惨生活,由此转 到摩西的身世——从一个奴隶的孩子成为 埃及王子。
摄影机的角度
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 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 、仰角度、倾斜。
欣赏精彩片断2The.Prince.of.Egypt.埃及王子.摄影角度.avi
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摩西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从而也改变了摩西的整个价值体系。通 过与父亲、母亲的对话,摩西一步步地了 解真相,内心世界也充满了矛盾,最终在 工地上爆发了自己的情绪,杀死了埃及士 兵,并逃离了埃及。
特写
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 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特 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 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 的特点之一。
欣赏《埃及王子》
打破传统的动画巨作
《埃及王子》的故事取自于《圣经﹒出埃 及记》,是一部具有着诸多现代电影元素 的动画巨片。
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 (人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和事件的情节 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中景画面中被摄对 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 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 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 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
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 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 形态、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 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第四节 拍摄方向、角度及景别

F,特写常用来作为转场镜头 ,
G,特写镜头在影片组接种常是表现的重点 ,
3,拍摄特写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A 特写画面的构图一定要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点而别不足,空间范围 特写画面的构图一定要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点而别不足, 宁小点而勿空旷, 宁小点而勿空旷,使特写真正成为剔除一切多余形象出画的画面
第四节
拍摄方向, 拍摄方向,角度及景别
一,拍摄方向: 指摄像机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被摄物四周所选择的 拍摄点.
背 面
正 侧 面 正 面 面
1,正面方向拍摄 ,
被摄对象的视线或建筑物的朝向与摄像机镜头基本成一直线. 被摄对象的视线或建筑物的朝向与摄像机镜头基本成一直线.
特
点
A. 由于主体常处于画面中心,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 由于主体常处于画面中心,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 B. 视线可直接与观众交流,具有平易亲切的印象,例如: 视线可直接与观众交流,具有平易亲切的印象,例如: 正拍教师讲课,图表,文字. 正拍教师讲课,图表,文字. C. 善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构图,例如:正拍运动场,田野, 善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构图,例如:正拍运动场,田野, 大桥,建筑物等. 大桥,建筑物等. D. 画面比较呆板. 画面比较呆板. E. 不易表现立体感和透视感,缺乏方向性. 不易表现立体感和透视感,缺乏方向性.
3,俯角度(俯拍) ,俯角度(俯拍)
特 点
俯拍 平拍 仰拍
A, 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表现出一种忧郁,压抑的情绪; , 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容易表现出一种忧郁,压抑的情绪; B, 能够展示人物与环境的整体气势,但不适宜表现人物的神情及人 , 能够展示人物与环境的整体气势, 物之间细致的感情交流; 物之间细致的感情交流;
景别与角度

从对于拍摄角度的定义就可以看到,形成 拍摄角度的两方面原因: 1.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在平面中的位臵不 同、正逆不同。(水平夹角) 2.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在高度上的落差。 (垂直夹角)
另外,摄影机距离被拍摄对象的远近, 也决定着夹角的大小: 距离越远,夹角越不明显,角度越小; 距离越近,夹角越明显,角度越大。
4.平视的拍摄角度。
纪录片拍摄时,需要临时进入各种现场,面对 形形色色的人;而运动摄影中的摄影师,通常是 以站立的姿势肩扛或手执摄影机。这种情况下, 如果被拍摄的人物比摄影机高度更低,比如孩 子或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残疾人,就会造成俯 拍,显得不尊重对方,并且,不利于平等的对 话与交流。所以,需要尽力设法避免这种不尊 重被拍摄对象的俯拍。
4.平视的拍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 视力水平线的平角。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 殊的艺术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 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至是动物的 视力水平线的平角。 儿童视角和动物视角
5.仰视的拍摄角度。
当摄影机镜头低于被拍摄的对象时,就形 成了仰视的角度。仰视的角度使被拍摄的 对象显得更高大,有一种从上往下倾轧的 动势。 仰视的拍摄角度用于表达威严、景仰与崇 敬。 刻画伟人的形象时,通常使用仰视的角度; 而刻画强有力的男性形象,也可以使用仰 视的角度。
5、特写
特写指用于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 特征的一个景别。 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 物主观视点。例如,希区柯克在影片《迷 魂记》中,拍摄男主人公进行跟踪时,使 用了一系列主观视点的特写镜头(图), 把悬疑的心理效果逐步积聚、推进。
5、特写
和远景一样,特写镜头也是一种超常规的 视点,日常生活中,特写或远景的视觉经 验较少遇到。 一般表达非常亲密的两个人之间的视野, 或者表达某种特别的凝视,可能会用到特 写的景别。 两种景别都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特殊的 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写
这种画面把注意力焦点 完全集中在单独一个主体身 上。 这种画面产生的震撼力 较大,会使得观看者在心理 上和实质上更接近影片的场 景。
3、不同景别的意义
不同的景别,往往表现不同的视野、空间范 围、视觉韵律和节奏。景别不同,所表现的内容 和功用均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景别的选择 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 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根据所表现的内容、 目的不同需要来确定被摄体的画面取舍与范围。
主要是指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几 何角度。 摄像机拍摄的几何角度包括垂直平面角度 (摄像高度)和水平平面角度(摄像方向)两个 内容。
2-1 什么是摄像高度:
摄像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物体在垂直
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高度。
这种高度的相对变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情况:
1)当摄像机与被摄主体高度持平时,称为平角或平摄;
E、拍摄角度的意义
1、拍摄的角度
(1).按摄像高度来分,拍摄角度分为三种:
1).平摄(水平方向拍摄) 2).仰摄(由下往上拍摄) 3).俯摄(由上往下拍摄)
1、拍摄的角度
(2)按摄像方向来分,拍摄 角度分为三种:
1).正面方向拍摄 2).侧面方向拍摄 3).背面方向拍摄
2、什么是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
2)当摄像机高于被摄主体向下拍摄时,称为俯角或俯摄;
3)当镜头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时,称为仰角或仰摄。
(摄像高度)拍摄角度的种类:
俯摄
平摄
仰摄
1). 平
摄(水平方向拍摄)
平方向拍摄(平视具有纪实和叙 述的功能)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 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 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近距离特写可以拍出某些细微 处——小孩子玩得很高兴,但狗儿则 显得有点儿不开心。想要表现出这样 的气氛,面部表情一定要拍出来。 你可以不停地变换构图和改变你 的位置,只要你认为所拍出来的影片 可以吸引观众的兴趣就行。
二、 摄像角度
A、拍摄角度的种类; B、什么是拍摄角度; C、物视角的拍摄;
D、主观镜头、客观镜头和主客观镜头;
(仰摄)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 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
2-2 (摄像方向)拍摄角度的种类
摄像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
平面上一周360度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 背面、或侧面。 摄像方向发生变化,电视 画面中的形象特征和意义等也 会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 象在电视屏幕框架中所 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 因素有两个方面: 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 间的实际距离; 二是摄像机所用的镜头的 焦距长短!
2、景别的种类
拍摄画面的景别分类:
1). 远景
2). 全景 3). 中景 4). 近景 5). 特写
2、景别的种类
总结:研究拍摄角度的造型功能及 艺术表现力用是摄像造型的重要课题。 在电视剧拍摄现场,导演、摄像师、美 术师等主创人员总是反复观察、琢磨、 认真选择能正确表达戏剧内容、场面调 度的合适角度。
对于拍摄角度的重要性,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 巴拉兹这 样写道:“方位和角度足以改变影片中画面的性质:振奋人心或 富于魅力,或冷漠无情或充满幻想与浪漫主义色彩。角度和方位 的处理对导演、摄影师的意义,犹如风格对于小说家,因为这正 是创造性的艺术家最直接地反映他的个性的地方。”
电影片段
4、主、客观镜头相互转化 (拍摄一个人在看画展)
比如拍摄一个人在看画展: 1).通过他的后背拍摄, 这显然是客观角度,
2).如果镜头随着观者的视线摇向另一幅画,人 物出画,这时客观角度就变成了主观角度。
3).相反由一幅画拉出来,一人进画面, 这时主观角度又变成了客观角度。
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眼睛,表现剧中人物的切 身感受;客观镜头代表作者和观众的眼睛,它客观地叙述 所发生的事情。
3、物视角的拍摄
物视角的拍摄:是指在进 行拍摄时要依据常人日常生活 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拍摄!视 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 的习惯。
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表 现出拍摄主体的视角,在这 种情况下,不管拍摄的高度 是高是低,都应该从主体眼 睛高度去拍摄。
物视角:从高处看楼下
3-1
物视角拍摄的实例视频片段评析:
5、角度的意义
选择确定拍摄角度,是摄像师在拍摄现场必须作出的 一项重要工作。角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对画面主体的表现。
(1)角度决定画面构图,角度变 构图变,角度新构图新;
(2)角度直接影响人物造型效果,同一对象用不同角度拍摄可得到 不同的造型效果,从而产生不同的画面表现力;
(3)角度不仅是有力的造型元素,它还是摄像造型 的表情元素。拍摄角度用的恰当可以产生褒贬含义。
中 景
可以让主体四周空出很多 空间,并可以看到他们四周的 部分活动。中景经常用来拍摄 两个人的画面,这样,两个人 的交谈和反应,都可以在同一 时间看得到。
4).近 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 出人物的神情或物体 的细腻质感 。 如果以人来作为被 摄的主体,则主要表现 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 局部的画面。
5).特 写
摄像景别和角度
本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
一、拍摄的景别
二、摄像角度
一、拍摄的景别
A.什么是景别? B.景别的种类?
C.不同景别的意义?
电视画面不同镜头的景别截图:
远景
电视画面不同镜头的景别截图
全景
电视画面不同镜头的景别截图
中景
电视画面不同镜头的景别截图
近景
电视画面不同镜头的景别截图
特写
1、什么是景别?
具体图例: 拍摄小孩与狗洗澡的一组镜头(2)
等到观众的目光落在活动的主角 上时——两位正在替狗儿洗澡的小孩 ——影片应该把他们从场景中分离出 来。这时,狗屋和院子里的餐厅景物 不再有关联。 这表示,你必须把镜头转变成中 景,把焦点放在活动本身,并且选择 一个较有趣的角度。
1)具体图例: 拍摄小孩与狗洗澡的一组镜头(3)
3). 仰 摄(由下往上拍摄 )
仰拍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 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 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 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 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仰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 更雄伟高大:
我们以一 个成年人在画 中所占面积面 的大小来具体 讲解不同景别 的特点。
1).远 景
远景:表现广 阔空间或开阔场 面的画面。如果 人为尺度,由于 人在画面中所占 面积很小,基本 呈现为一个点状 态。
远景视野深远、 宽阔.
远 景
可以透露有关拍摄地点的 大量信息在影片段落的一开头 使用这种画面最有用. 所以,这种画面也被称做 “开场景”。它们可以显示出你 的拍摄目标在整个场景中的状 况。
2).全 景
全景: 以表现某 个被摄对象的全貌 和它所处的环境为 目的,一般用来交 待事件发生的环境 及主体与周围环境 的关系。 如果以人来作拍 摄主体,则主要表 现被射人体的全身。
全 景
3).中 景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 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 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 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 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 为表现主体。 如果以人来作拍摄 主体,则主要表现被射人 体膝概以上的部分或场景 局部的画面。
平摄具有纪实和叙述的功能:
平摄具有纪实和叙述的功能:
平摄具有纪实和叙述的功能:
平摄具有纪实和叙述的功能:
2). 俯 摄(由上往下拍摄 )
俯摄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 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深 远、辽阔的感受。
俯拍拍摄在表现人物活动时,易于展现 人物的方位和阵势!
俯摄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 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1).具体图例: 面中的草地和狗屋可以看出,这个场 景是在院子里。狗屋不仅只是道具, 还暗示了狗儿在这段录像片段中的重 要性。 观众很快就会被这个画面吸引, 并用眼睛盯紧画面上的活动。观众 可能要花个4~5秒,才能把整个画 面完全吸收。你可以根据经验判断 这段画面应该有多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