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小窍门(最新修改)

合集下载

7个摄影光线运用技巧

7个摄影光线运用技巧

7个摄影光线运用技巧
以下是 7 个摄影光线运用技巧:
1. 利用自然光:在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拍摄。

选择合适的时间,如早晨或傍晚,这时的光线比较柔和,能够营造出温暖、柔和的氛围。

2. 寻找侧光:侧光是一种非常有表现力的光线,它可以凸显物体的立体感和纹理。

尝试在物体的侧面找到光源,让光线从侧面照射到被拍摄的物体上。

3. 运用逆光:逆光是一种很有艺术感的光线,可以创造出神秘感和戏剧性效果。

当光线从被拍摄物体的背后照射过来时,可以尝试拍摄出被物体遮挡的光线,或者利用逆光来制造出剪影效果。

4. 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来补充光线。

反光板可以反射周围的光线,而闪光灯则可以提供额外的光源。

5. 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光线会对拍摄的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直射的阳光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阴影,而柔和的散射光则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均匀。

6. 观察光线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光线的颜色会有所变化。

早晨和傍晚的光线通常呈现出温暖的色调,而在白天,光线可能会更加明亮和冷色调。

7. 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改变拍摄角度可以使光线产生不同的效果。

尝试从低角度或高角度拍摄,或者改变拍摄的方向,以找到最适合的光线效果。

通过运用这些摄影光线技巧,你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光线,提升你的摄影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记得不断尝试和实践,探索不同的光线条件和拍摄方式,以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摄影是一种拍摄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捕捉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瞬间或场景。

然而,只有技术技巧的掌握,才能让你的照片尽显创意和美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42种拍摄技巧,帮助你提高摄影技能,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1. 角度摄影: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照片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可以试着蹲下、仰望或者斜拍来抓住不同的角度感觉。

2. 低视角:拍摄时低头看,可以创造出宏伟的效果,例如在野外草地拍摄动物等。

3. 第一视角:将照片的内容与照相机放平,获取第一视角感受,让人人都能以你的视角看世界。

4. 上视角:如果你想突出某些宏伟的建筑,可以试着试用上视角,让他们越显伟大。

5. 对称:如何抓住任何精美的景观,就要找到其对称关系。

建筑物、自然物体等都可以试着展现对称,将全景分为两部分。

6. 颜色:照片的颜色可以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尝试使用主题色设计或寻找不同颜色的组合。

7. 运动效果:将相机设定合适的拍摄时速、修改快门速度和光圈,可以捕捉到物体运动的效果。

8. 闪光灯:使用闪光灯可以增加光线,为暂时灯光不充分的场景提供光线。

9. 颜色反映:光的反光率越高,被拍摄物体的颜色才越清晰。

需要设定光照方向和观察角度来展现其颜色。

10. 长曝光:在夜晚或暗光环境下有充分的光可以尝试长曝光,用于拍摄光影等自然物体。

11. 聚焦:特定的焦点可以制造照片深度和层次感。

12. 黑白:使用黑白色调可以轻松制造出一种浪漫的感觉。

13. 分层景深:利用合适的光圈设置和对远处景深的注重,制造出地、天和云彩等图层感觉。

14. 透视感:利用远近焦点将物体整体的比例缩放,可以增强透视效果,让照片更有创意。

15. 背景虚化:通过修改光圈尺寸,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明了。

16. 大光圈:使用大光圈可制造出焦点恰当的效果。

17. 景深:调整相机焦距和光圈调节,可以裁剪出景深感。

18. 布局:使用布局可以使照片更加有意味。

19. 反重力感:正视或逆视可以制造出一种飞翔的感觉,达到反重力的效果。

十大拍摄技巧

十大拍摄技巧

十大拍摄技巧
1.视角选择:选择合适的视角来拍摄,可以让照片看起来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2. 光线利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善于利用不同的光线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

3. 对焦技巧:合理使用对焦技巧,可以让镜头聚焦在合适的地方,增加照片的清晰度和表现力。

4. 曝光调整: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和环境,合理调整曝光可以让照片更加明亮、清晰。

5. 快门控制:掌握快门控制技巧,可以拍摄出动态、有节奏感的照片。

6. 运用线条:运用线条可以让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

7. 色彩搭配:合理运用颜色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8. 焦点设置:选择合适的焦点设置,可以让照片更加吸引人,增加表现力。

9. 拍摄角度: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可以让照片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意。

10. 合理构图:合理构图是摄影的基础,善于运用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呼之欲出。

- 1 -。

拍摄技巧改进方案

拍摄技巧改进方案

拍摄技巧改进方案摄影是一项技术和艺术兼备的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拍出优质的照片。

本文将介绍拍摄技巧改进方案,帮助你提高拍摄技巧和拍摄质量。

1. 充分利用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充分利用好光线可以提高拍摄质量。

以下是一些利用光线的技巧:1.1 关注光线方向在拍摄时,应该注重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例如,在拍摄人物的时候,可以让光线从侧面或者背后照射,这样可以产生漂亮的侧面或者逆光效果。

1.2 利用金色时间拍摄金色时间是指日出或者日落时期,这个时期光线的颜色会变成金色,拍摄出来会非常唯美。

1.3 利用反光板反光板是一种可以反射光线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光线产生更好的拍摄效果。

例如,在拍摄人物时,可以利用反光板来反射阳光到人物的脸上,这样可以产生非常漂亮的光影效果。

2. 提高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在拍摄时把场景中的不同元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制造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以下是一些提高构图技巧的方法:2.1 拍摄人物时多注意人物的姿态和表情在拍摄人物时,不能只是单纯的把人物放在中央,要有意识地观察人物的姿态和表情。

例如,在拍摄肖像时,可以让被摄者看向镜头,这样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

2.2 利用对称和反射对称和反射是制造美感的常用技巧。

例如,在拍摄建筑时,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对称结构制造出非常漂亮的图案。

2.3 初始平衡点和对比度图像的平衡点和对比度也是构图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拍摄时,应该关注图像的平衡点和对比度,通过调整画面中的明暗度和颜色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把握拍摄时间和地点拍摄时间和地点是拍摄质量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把握拍摄时间和地点的方法:3.1 拍摄时注意天气和环境天气和环境是影响拍摄效果的重要因素,应该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天气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拍摄。

3.2 利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拍摄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拍摄时间和地点。

例如,在春季拍摄,可以利用樱花和桃花等花卉进行拍摄,效果非常好。

我的摄影技巧

我的摄影技巧

我的摄影技巧摄影是一种可以记录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喜欢的一种爱好。

在日常拍照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摄影技巧,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1.选择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影响照片构图的重要因素,不同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在拍摄人物时,一般会选择自下往上的角度,使人物显得更加高大威猛。

而在拍摄建筑或者风景时,我们可以选择低角度,突出建筑或者自然风光的宏伟气势。

2.关注光线光线是摄影中必须关注的因素。

在摄影中,我们常使用的自然光主要分为早上、正午、傍晚和夜晚等不同时间段。

与普通人眼睛看到的光线相比,相机会自动偏暗,需要我们在曝光设置上进行调整。

此外,在室内拍摄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光线的变化来突出主体或者营造氛围。

3.利用构图规则在构图时,我们可以遵循"三分法"、"对称法"等构图规则,让画面显得更加稳定有序。

重要的是,构图不是机械式的套用规则,而是配合主题、气氛,灵活运用构图规则,让画面更能突出主题。

4.寻找有趣元素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画面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如人物、动物、小物件等,这些元素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人们的眼球。

从具体生活细节中寻找有趣元素,有助于提高拍摄趣味性。

5.调整后期在拍摄完成后,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后期处理,调整曝光、色彩、锐度等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调整后期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画质优异的照片才能通过后期处理得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以上是我积累的摄影技巧。

当然,在实际拍摄中,还有很多其他要素需要我们掌握和运用,只有不断摸索、尝试,才能拍出更加精彩的摄影作品。

摄影技巧的10个要点

摄影技巧的10个要点

摄影技巧的10个要点摄影是一门艺术,需要对光线、构图、色彩等因素的掌控,才能创造出出色的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摄影技巧的十个要点,希望能帮助读者提高拍摄水平。

1. 确认照片的主题一张好的照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主题或故事,以便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拍摄时,要先思考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并围绕主题进行构图。

2.合理利用光线摄影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光线。

不同的光线会影响照片的效果。

在拍摄时应该观察光线的方向和强弱,选择合适的光线拍摄。

另外,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光线效果,黄昏或清晨的光线可能会更柔和,而正午的强光可能会使影像过于鲜艳。

3. 选择合适的镜头不同的镜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透视。

在选择镜头时要考虑主题,如果想拍摄景深较大的风景或建筑物,应该选择较小的光圈,大光圈则适用于拍摄人物或肖像。

4. 用三分构图法进行画面构图三分构图法是常用的画面构图法之一,将画面分成三个部分进行构图,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如在拍摄风景或建筑物时,可以采用水平三分构图法,将画面分成天空、地面和中间的主体。

5. 留意背景背景可以对照片的整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不当的背景可能会破坏画面的平衡。

在拍摄人物或物品时要注意背景是否干净、不繁杂,避免背景与主体相互干扰。

可以选择浅景深的镜头,使主体与背景分割清晰。

6. 注意水平线在拍摄风景或建筑时,要注意保持水平线的平衡。

如果水平线倾斜,可能会破坏画面的美感。

可以使用水平线的辅助网格或水平仪来保持水平线的平衡。

7. 利用图形元素图形元素是摄影构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运用图形元素如对称、重复、线条等,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如对称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谐调,重复的构图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节奏感或强调主题的重要性。

8. 拍摄角度要多样在拍摄过程中,应该多角度采取不同的拍摄角度,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主题。

如拍摄人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尝试,例如使用鱼眼镜头,拍摄较低或较高的角度等等。

拍出好照片的十个方法

拍出好照片的十个方法

拍出好照片的十个方法拍摄好照片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追求,下面将介绍十个方法,帮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1. 确定拍摄主题:在拍摄之前,先确定你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故事。

这有助于你在构图和后期处理时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

2. 寻找独特的角度:与众不同的角度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试着蹲下、仰望或悬挂在高处拍摄,寻找不同于常规的视角。

3. 注意光线条件:光线是照片的灵魂,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非常重要。

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拍摄,而是选择柔和的光线或拍摄在黄金时段,如日出和日落时。

4. 使用合适的焦距:不同的焦距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大场景,长焦镜头则适合拍摄细节和远距离的主题。

5. 抓住瞬间:有时候最好的照片是在瞬间抓拍到的。

要时刻保持警觉,准备捕捉到那些瞬间的美好瞬间。

6. 注重构图:构图是摄影的基础,合理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吸引力。

运用分割线、对称、对比等构图原则,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7. 注意背景:背景是照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干净、简洁的背景可以凸显主题。

避免杂乱的背景或与主题无关的元素。

8. 熟悉相机设置:熟悉相机的设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

了解曝光、白平衡、ISO等基本设置,并根据场景进行调整。

9.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照片创作的重要环节。

学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调色、剪裁、去除杂质等处理,提升照片的质量。

10. 不断练习:拍摄好照片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积累经验。

多拍多练,尝试不同的拍摄技巧和主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

通过以上十个方法,相信你可以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记住,摄影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享受其中的乐趣。

祝你拍摄愉快!。

拍照技巧的100种方法

拍照技巧的100种方法

拍照技巧的100种方法拍照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旅游、聚会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人通过相机或者手机拍下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再度回忆。

然而,对于许多拍照爱好者而言,拍摄出来的照片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总是缺乏一些生动、美丽、有意义的元素。

并非每个人都拍摄得到精美的照片,这与相机的性能有关,更重要的是它与摄影技巧有关。

下面列举出一些拍照技巧,希望可以帮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一、对构图有所谓1. 选定主题:在拍摄之前先选定主题,仔细想想拍摄的目的及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这样更容易构图。

2. 选择合适的角度:拍摄时不要站在所有角度拍照,要寻找适合的角度和视角。

例如,如果要拍摄电站,可以选择高角度拍摄,以突显电站的规模和格局。

3. 使用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通过对称元素构图。

例如,确认一条河流在前后方向上变化少,可以使用对称构图。

4. 使用近景的构图方法:近景构图法是指在拍摄时,摄影师将焦点放在前景上,通过焦点的强调,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5. 把主体居中:居中构图非常常见,如果主体原本位置就比较中心,则可以直接进行居中构图。

6. 使用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指将图像的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并按照比例进行构图,其中最好是主要的主体。

7. 使用黄金比例构图:相对三分法构图而言,黄金比例构图是一种更复杂、更美丽的构图方法,其比例为1:1.618。

8. 利用线条构图:通过使用线条可以突出主体形象,尤其适合拍摄风景,如让河流穿过画面、让山脉随着画面延伸。

9. 注意对称与不对称:有时对称构图可以使图像更美观,但有时对称过于刻意也可能破坏画面美感,这时候需要使用不对称构图。

10. 合理关注背景:拍摄时不仅要注意主体,还要注意背景。

这点尤其重要,因为糟糕的背景甚至可以毁掉一个画面。

二、合理利用摄影方式11. 使用三角架拍摄:建议在拍摄长时间曝光时(如室内拍照、星空拍照等)使用三角架。

12. 深度模糊:在照片中添加深度模糊可以更好地突出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3--摄影小窍门
收集、整理、编辑云中漫步
一、区别风景、人像模式拍出想要的效果
我们平时总觉得用风景模式和人像模式照相没多大区别,它们究竟区别在哪儿呢?其实它们的区别主要在背景上,如果你在光线充足,长焦距时会发现用人像模式照出来的照片景深变浅了,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起来,而焦点附近的人物却很清晰,因此,有点摄影经验的摄手常利用这一特点来虚化背景,把人物从杂乱的背景中剥离出来。

光圈越大、焦距越长、人离背景越远虚化效果就越好;而风景模式则没有这一情况,无论是近处还是远景都很清晰,因此特别适合拍有特定记念意义需要背景清晰的旅游景点照。

几种常见拍摄模式的特点
1、拍好人物照——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相机自动设置成较大光圈(较小值),有利于背景虚化,突出人物。

2、使风景显得更加鲜明——风景模式:
风景模式:相机自动设置成较小光圈(较大值),能保证远近景物都清晰。

3、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相机自动设置成较大光圈(较小值),能获得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

4、拍摄高速运动物体——运动模式:
运动模式:相机自动设置成较快的快门速度,有利于捕捉运动主体的精彩瞬间。

5、拍摄夜景中的人像——夜景人像模式:
夜景人像模式:自动设置成较慢的快门速度,用较长时间的曝光来获得亮丽的夜景。

6、Av(光圈优先拍摄模式)
光圈优先,即手动设置好所需要的光圈大小,数码相机会根据拍摄条件自动调节其它参数。

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景深。

A、选择较低光圈值(大光圈)时,景深变浅,主体人物清晰而背景则虚化柔和(类似于人像模式)。

B、选择较高光圈值(小光圈)时,景深变深,前景背景都清晰(类似于风景模式)。

7、Tv(快门优先拍摄模式)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手动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值。

A、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让你捕捉移动主体的瞬间图像(类似运动模式)。

B、较慢的快门速度则会营造流动的效果,适合拍摄夜景、水流、瀑布等。

因暴光时间长,要注意防止相机抖动。

8、AUTO(全自动模式)
这是最省事的拍摄模式。

你只要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即可拍照。

至于白平衡、快门、光圈、ISO值等都交给照相机自动处理。

在此种模式下,由于参数设置的不精确,导致成像很一般,毫无特色可言。

9、M(全手动拍摄模式)
此模式需要我们以手动方式调节快门与光圈的参数,没有相当功底的摄影经验是难以正确曝光的。

二、用好长焦相机 用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
杂乱的背景往往影响画面的美感,利用景深的控制可以较好的虚化背景。

对于普通家用数码相机(卡片机)来说,虚化背景的能力较差,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最长焦距”+“最大光圈”(最小值)+“最远主体与背景距离”+“最近摄影距离”的组合来实现最大虚化效果。

由于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相比,图像传感器CCD 的面积比较小,多数也不具备大光圈镜头,如果没有8倍10倍的高倍变焦来拉长焦距,背景虚化效果一般都不是很理想,因此,消费级相机如果不是在高倍变焦拉长焦距的情况下,用人像和风景两种模式拍出的照片区别不大。

另外,户外拍摄人像模特还需要采用反光板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补光,这样模特脸部和服饰就不会限于阴影之中了。

没有反光板的情况下逆光拍摄,强制打开闪光灯也能起到补光的效果。

风景模式深景深(小光圈F4.7 焦距:10.4) 背景虚化后的效果(大光圈F2.0 焦距:100)
三、半按快门对焦平移镜头构图避免人像模糊
通常出现在摄影者不是把主体放在相片正中的时候,有脸部对焦功能的相机没这一现象,但为了保证主体清晰,最好还是分两步,即先半按快门对焦后彻底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方法:
1. 先向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直至屏幕上方出现「色点」提示,不要放手。

2. 再把镜头水平式移向左或右,直至你满意主体位置,再按余下的「半快门」拍照。

四、让旅游照做到人景两全
大部分朋友拍的到此一游相片,人像总是小得不得了,一般情况下,在旅游人像摄影中,景点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人物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一。

技巧:用同一背景,叫主体向前走两步,拍个半身照片便成。

五、用好闪光灯拍摄更真实
拍摄夜景要强制关闭闪光灯
一般人拍夜景都会用自动模式,但拍出的夜景总是近处一片白,远处黑乎乎,噪点惨不忍睹。

这是因为一般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闪光灯功率有限,如果你想让它把夜晚远、近景物都照亮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拍夜景时要把闪光灯强制关闭,通过长时间曝光拍出色彩艳丽、清晰的夜景来。

技巧:
1、如果没有经验且不熟悉相机的操作,暂且使用夜景模式吧。

2、采用最低ISO感光值,保证画面足够细腻,尤其是对于小DC而言,这点特别重要。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用提高ISO感光值的方法提高快门速度,一般ISO值不要调到超过200,过高的感光值会使画面增加很多噪点,使画面变得惨不忍睹。

3、白平衡一般采用自动即可,而如果画面过分偏红,则宜采用日光白平衡。

4、NR(降噪)功能虽然可能降低存储速度,但是依然需要打开(多数相机可能没有此功能)。

5、闪光灯,别拿它当探照灯用,多数情况下,要记得把它关闭。

6、相机必须放在三脚架上,没有三脚架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地选取路边的栏杆或者半人高的围墙作固定相机之用,拍摄时相机千万不能震动,否则会出现恐怖的重影。

7、自拍模式可代替快门线用于防止按快门时产生震动,有遥控操作的相机,用遥控操作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曝光:
一般采用手动模式拍摄。

为了保证画面具有足够的景深和锐度,并且避免紫边的产生,一般使用F5.6(一定要记住数值越大光圈越小)以上的小光圈(针对普通数码相机而言);而快门速度则根据当时的光线而定,既可以通过屏幕直接判断,也可以根据直方图来精确调节。

相同曝光量,不同光圈与快门的组合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要根据拍摄题材而定。

一般来说,拍摄静止的建筑时,光圈不宜过小,一来过小的光圈会产生衍射,影响成像,二来光圈小了,快门速度必然减慢,更容易产生噪点。

而如果拍摄的是车河,要记录更长的车辆轨迹,势必采用较小的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

不妨一试:
尽管前面都说拍摄夜景宜使用小光圈,但是如果以夜色为背景拍摄微距,霓虹虚化成光斑,别有一番味道。

后帘同步闪灯避免「人清境淡」、「人淡景清」
这是结合夜景曝光和人像闪灯方法,避免「人清境淡」或「人淡景清」的情况。

技巧:
1. 调至「后帘同步闪灯」模式。

2. 把相机放在三脚架(如没有三脚架,可放在附近栏杆、墩柱上),对好主体。

3. 告诉被拍者:拍摄时保持姿势,给予相机足够时间曝光加闪灯(约2-3秒),闪灯后才叫做完成。

4. 按下快门,等候相机完成拍摄。

这些情况下可打开「强制闪光」,替主体补光(多数相机都有此功能)。

虽然相机闪光灯对拍夜景没什么帮助,但我们利用它来补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为了避免补光过强或过弱,一般要求需补光的主体距相机1至2米较合适。

1、逆光补光:旅行时看见漂亮风光,想拍人像才发现是背光(逆光),照出来的照片真的是“脸上无光”。

2、高亮背景补光:雪地背景太亮,如果让主体变亮,北景将会白茫茫一片,毫无层次。

3、阴影补光:夏天阳光普照,人的面部肤色会不均匀,拍出来会一边亮一边暗。

补光前补光后
六、用好快门拍出流水的动感
在拍水流、瀑布,快门在1——1/4秒就可以有不错的丝绸感。

如果水流速度慢,可以适当提高快门速度。

不同快门速度和光圈下的拍摄效果
快门速度:1/50s;光圈:F3.0 快门速度:1/10s;光圈:F5.3
快门速度:1/33s;光圈:F2.6 快门速度:1/8s;光圈:F7.5
要用好快门,还要到实际生活中实践,多拍拍就有感受了,反正DC不会浪费胶卷!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实现某种效果,还要注意DC的测光值,否则水流可能会变成白花花的一片,运动的物体会变得一片漆黑。

还有就是安全快门——快门速度1/60是手持拍摄的极限,超过这个速度,就要用三脚架帮忙了,要不照片就糊了。

小结:
1.家里照人像用人像模式,如果你有长焦段、大光圈镜头(单反),或者是5倍以上变焦卡片机,可尝试用长焦(最高倍变焦),最大光圈(最小值)来虚化背景。

拍景点照纪念照用风景模式,远近景物都清晰。

2.半按快门对焦,平移镜头构图,避免人像模糊。

3.拍夜景,别相信闪光灯。

如果不请自来,就要将它强制关闭。

ISO不是什么好东西,用它提高亮度是用牺牲画质换来的(噪点增多),我们不要轻易提高它。

固定好相机,不让它移动这也是拍夜景成败的关键所在。

4.闪光灯并非一无事处,用它在强光背景下给主体补光是很有效的。

5.要拍出流水的动感,就要用慢速快门(1\50--1秒)。

(云中漫步整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作品来自:/595991707/blog/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