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合集下载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湖心亭看雪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湖心亭看雪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湖心亭看雪❶重点词语解释
①是日更定矣(这;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撑;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白)
⑦及下船(等到)
⑧与余舟一芥(小草)
⑨客此(客居)
⑩舟子喃喃曰(船夫)
❷一词多义
①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是日更定矣(这))
②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约两小时))
③一上下一白(全)(余拏一小舟(一只))
④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上下一白(白色))
⑤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
⑥别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
❸古今异义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今义:剩下的(古义:我) 强今义:勉强(古义:竭力,尽力)
白今义:颜色,与“黑”相对(古义:古人罚酒用的酒杯,文中指酒杯)
❹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
④上下一白(数词作副词,全,都)。

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一)1、比:其两膝相比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2、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蜀之鄙有二僧()3、兵:兵革非不坚利也()4、病: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彻:日光下彻,影布石上()7、乘:公与之乘()8、从: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9、当: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10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1得: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吾不得而见之矣()12、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十年春,齐师伐我()以至仁伐至不仁()扰龙伐蛟,登龟狩麟()13、犯:并皆暴犯百姓()14、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北方有侮臣者()方欲行,转视积薪后()15、更: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更有小说家言()16、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既克,公问其故()故克之()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二)1、顾:王顾左右而言他()顾野有麦场()2、观: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归: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而其归书也必速()4、好:余幼好书,家贫难致()5、还:明道中,从先人还家()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6、会: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会宾客大宴()无由会晤()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7、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8、及: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9、计:通计一舟,为人五()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10、济:渎书以过日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11、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12、假: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乃悟前狼假寐()13、间: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以为神,蔽林间窥之()14、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5、见:下见小潭()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16、竭:彼竭我盈()狱:小大之狱()17、竭: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8、尽: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断其喉,尽其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9、进: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0、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三)1、举:博说举于版筑之间()举烛而索()2、具: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具以情告()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洸洸乎干城之具也()3、俱:处与之俱()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一说,使与书俱()4、遽: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5、决:舍问,其奚决焉? ()孔子不能决也()6、类: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佛印绝类弥勒()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7、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8、论:曹刿论战()子孙弃者,无论焉()9、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10、明: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明日,徐公来()11、名: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人又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12、命:五十而知天命()夫子何命焉为()13、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4、难:余幼好书,家贫难致()15、平: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16、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7、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18、强: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争而不得,不可谓强()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赏赐百千强()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四)1、请:曹刿请见()2、穷:愈往而不知其所穷()3、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忽啼求之()又夹百千求救声()4、取: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5、去:睨之,久而不去()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西蜀之去南海()6、全:全石以为底()7、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以此任物,亦必悖矣()8、入:入楚则盗()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入则无法家拂士()9、善: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王曰:“善。

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训练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训练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训练及答案1. 求中考文言文必考150个常用加点字(一)之 1. 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2. 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

如: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如:①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② 宋何罪之有?(《公输》) 3. 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主要作连词用,(1)可以表示顺接连词,包括并列关系,修饰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一般不译。

如: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 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 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其1. 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第1篇岳阳楼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谪.守(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②越.明年(及、到)③政通.人和.(顺利;和乐)④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通“俱”,全、都)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就;规模)⑥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写文章)⑦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好景色)⑧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接;吞纳;水流大而急)⑨横无际涯..(边际)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⑪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⑫前人之述备.矣(详尽)⑬南极.潇湘(尽)⑭迁客骚人....(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⑮连月不开.(放晴)⑯日星隐曜.(光辉)⑰浊浪排空..(冲向天空)⑱樯.倾楫.摧(桅杆;桨) ⑲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谗言)○21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2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2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24宠.辱偕.忘(荣耀;一起)○25静影沉璧.(圆形的玉)○26心旷.神怡.(开阔;愉快)○27把.酒临风(持,执)○28嗟夫..(唉)○2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思想感情)○30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3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❷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❸一词多义①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②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③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④通⎩⎨⎧政通.人和(顺利)然则北通.巫峡(通向)⑤极⎩⎪⎨⎪⎧南极.潇湘(尽)此乐何极.(穷尽)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⑥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⑦一⎩⎨⎧而或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整个)⑧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⑨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❹古今异义①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景致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古义:景象今义:看 ④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⑤浊浪排空..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 ⑥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今义:丈夫,夫人⑦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习作 ⑨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⑩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⑪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❺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③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守) 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北、南,向北、向南)第2篇 醉翁亭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林壑.尤美(山谷)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④饮少辄.醉(就)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散)⑧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昏暗)⑨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⑩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绿荫)⑪伛偻提携....(文中指老人、小孩)⑫泉香而酒洌.(清澈)⑬山肴野蔌.(菜蔬)⑭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开)⑮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⑯弈.者胜(下棋)⑰觥筹..交错(酒杯;酒筹)⑱已而..夕阳在山(不久)⑲树林阴翳.(遮盖)❷一词多义①而⎩⎪⎨⎪⎧而.年又最高(表并列,并且)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然后)朝而.往(表修饰,不译)溪深而.鱼肥(表递进,而且)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然而)②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③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④谓⎩⎨⎧太守自谓.也(称)太守谓.谁(是)⑤乐⎩⎪⎨⎪⎧山水之乐.(名词,乐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以……为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⑥临⎩⎨⎧临.溪而渔(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⑦名⎩⎨⎧名.之者谁(给……命名)卷卷有爷名.(名字)⑧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卖炭得.钱何所营(得到)⑨高⎩⎨⎧而年又最高.(大)风霜高.洁(高爽)⑩开⎩⎪⎨⎪⎧连月不开.(放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开.我东阁门(打开) ⑪其⎩⎪⎨⎪⎧其.西南诸峰(那)太守之乐其.乐也(他们的)醉能同其.乐(人们) ❸古今异义①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③射.者中 射⎩⎨⎧古义:投壶今义:用推力送出或受到压力挤出❹词类活用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②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③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④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第3篇 湖心亭看雪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是.日更定..矣(这;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撑;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白) ⑦及.下船(等到) ⑧与余舟一芥.(小草) ⑨客.此(客居) ⑩舟子..喃喃曰(船夫) ❷一词多义①是⎩⎨⎧是.日更定矣(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②更⎩⎪⎨⎪⎧是日更.定矣(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③一⎩⎨⎧余拏一.小舟(一只)上下一.白(全)④白⎩⎨⎧上下一白.(白色)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⑤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⑥别⎩⎨⎧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❸古今异义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古义:我今义:剩下的 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 白⎩⎨⎧古义:古人罚酒用的酒杯,文中指酒杯今义:颜色,与“黑”相对❹词类活用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 ④上下一.白(数词作副词,全,都)第4篇 鱼我所欲也❶重点词语解释①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③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 ⑥贤者能勿丧.耳(丢掉) ⑦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予) ⑧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⑨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⑩妻妾之奉.(侍奉) ⑪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⑫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❷通假字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❸一词多义①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接受)②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③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代他)今为宫室之.美(助词,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代这件事)④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⑤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引出陈述的对象,对)⑥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呼尔而与.之(给予)❹古今异义①一豆.羹 豆⎩⎨⎧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类的名称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古义:指带来好处今义:增加③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可以⎩⎨⎧古义:“可”和“以”两词连用,可以用来今义:能够④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古义:假使,如果今义:让,派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❺词类活用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名词作动词,感激)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义) 第5篇 唐雎不辱使命❶重点词语解释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不译) ③大王加.惠(给予) ④以大易.小(交换) ⑤故不错意..也(置意) ⑥请广.于君(扩充) ⑦轻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 ⑧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⑨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⑩布衣..之怒(平民) ⑪以头抢.地耳(撞) ⑫此庸夫..之怒也(平庸无能的人) ⑬非士.之怒也(文中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⑭休祲..降于天(吉祥;不祥) ⑮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文中指穿丧服) ⑯秦王色挠.(屈服) ⑰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⑱寡人谕.矣(明白,懂得)❷通假字①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置) ②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④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❸一词多义①徒⎩⎨⎧亦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②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派遣。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曹刿论战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曹刿论战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曹刿论战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曹刿论战重点词语解释
①齐师伐我(军队;攻打)
②又何间焉(参与)
③肉食者鄙(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个人专有)
⑤对曰(回答)
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丝织品;虚报)
⑦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曹刿论战 2021中考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曹刿论战重点词语解释 ①齐师伐我(军队;攻打) ②又何间焉(参与) ③肉食者鄙(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个人专有) ⑤对曰(回答) 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丝织品;虚报) ⑦必以信(实情) ⑧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⑨虽不能察(即使;明察) ⑩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下载文档原格式( word原格式 ,共5页)
⑨虽不能察(即使;明察)
⑩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二十五篇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二十五篇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得到
22、陈涉世家
例句
加点字
词义
陈涉少时

年轻
若为庸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懂得
吴广皆次当行
当行
当在征发之列
为屯长

担任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陈胜、吴广乃谋曰

商量
今亡亦死

逃亡
举大计亦死

发动
吾闻二世少子也


不当立

应当
扶苏以数谏故

缘故
上使外将兵
使

上使外将兵

军队
未知其死也

形体,身体
16、河中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

兵士
当求之于上流

寻找
啮沙为坎穴

变为,成为
果得于数里外

找到
不知其二者多矣

知道
17、扁鹊见蔡桓公
例句
加点字
解释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毛病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喜欢
扁鹊见桓公而还走

同“旋”回转、掉转。
扁鹊见桓公而还走


针石之所及也

任务
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命
不效则治臣之罪

有效果
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责备
亦宜自谋

谋划
咨诹善道

道理
察纳雅言

明察
臣不胜受恩感激

忍得住

中学语文 加点字解释(含答案)

中学语文  加点字解释(含答案)

加点字解释翠色欲流:欲:好像襟飘带舞:襟:衣襟。

带:裙带群马疾驰:疾:急速、猛烈婆娑起舞:婆娑:舞姿飘逸优美硕大无朋:硕:大。

朋:比。

心驰神往:驰:向往。

往:向往顾影自怜:顾:回头看。

怜:怜惜。

孤芳自赏:孤:单独。

芳:花。

赏,欣赏。

崇山峻岭:崇:高。

峻:山高而陡。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

精神高度集中。

斩钉截铁:斩:砍掉。

截:切断,切割。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

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

临:面对。

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大举进犯:举:兴起、发起。

昂首挺胸:昂:抬起。

首:头仰起头,挺直胸脯。

气壮山河:气:气概。

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排山倒海:排:排开。

倒:翻倒。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

聚精会神:会:集中。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水流不断。

绝:断。

技高一筹:技:技术。

筹:筹码,记数用具.。

前功尽弃:尽:全部。

弃:丢失。

风靡一时:靡(mǐ):顺风倒下。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惟妙惟肖:妙:好。

肖:像,相似,逼真。

威风凛凛:凛凛:严肃,敬畏的样子。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别出心裁:别:另外;裁:设计、筹划。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弄巧成拙: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笨拙。

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暴露无遗:遗:遗落,遗漏,落下。

赫赫伟绩: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鏖战犹酣:犹:相似,如同。

酣:痛快;尽兴。

化为乌有:乌有:虚幻,不存在。

沧海一粟:粟:谷子,即小米。

形容非常渺小。

迥然不同: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势不可当:当:抵挡。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

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理直气壮:直:正确、充分。

壮,旺盛。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和蔼可亲: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古诗词、文言文加点字解释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别枝:横斜的树枝。

茅店:社庙丛林。

路转溪桥忽见:同“现”,出现。

过故人庄:过:拜访。

常见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常见文言文加点字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加点字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时去复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安居在天空的北端,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一种才能。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看到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五、《论语·公冶长》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面貌,很少能体现仁德。

”六、《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七、《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八、《论语·泰伯》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加点字翻译: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

”通过以上加点字翻译,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领悟到孔子的思想精髓。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一)1、比:其两膝相比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2、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蜀之鄙有二僧()3、兵:兵革非不坚利也()4、病: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彻:日光下彻,影布石上()7、乘:公与之乘()8、从: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9、当: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10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1得: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吾不得而见之矣()12、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十年春,齐师伐我()以至仁伐至不仁()扰龙伐蛟,登龟狩麟()13、犯:并皆暴犯百姓()14、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北方有侮臣者()方欲行,转视积薪后()15、更: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更有小说家言()16、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既克,公问其故()故克之()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二)1、顾:王顾左右而言他()顾野有麦场()2、观: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归: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而其归书也必速()4、好:余幼好书,家贫难致()5、还:明道中,从先人还家()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6、会: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会宾客大宴()无由会晤()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7、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8、及: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9、计:通计一舟,为人五()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10、济:渎书以过日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11、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12、假: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乃悟前狼假寐()13、间: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以为神,蔽林间窥之()14、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5、见:下见小潭()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16、竭:彼竭我盈()狱:小大之狱()17、竭: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8、尽: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断其喉,尽其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9、进: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0、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三)1、举:博说举于版筑之间()举烛而索()2、具: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具以情告()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洸洸乎干城之具也()3、俱:处与之俱()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一说,使与书俱()4、遽: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5、决:舍问,其奚决焉? ()孔子不能决也()6、类: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佛印绝类弥勒()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7、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8、论:曹刿论战()子孙弃者,无论焉()9、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10、明: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明日,徐公来()11、名: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人又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12、命:五十而知天命()夫子何命焉为()13、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4、难:余幼好书,家贫难致()15、平: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16、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7、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18、强: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争而不得,不可谓强()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赏赐百千强()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四)1、请:曹刿请见()2、穷:愈往而不知其所穷()3、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忽啼求之()又夹百千求救声()4、取: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5、去:睨之,久而不去()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西蜀之去南海()6、全:全石以为底()7、任: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以此任物,亦必悖矣()8、入:入楚则盗()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入则无法家拂士()9、善: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王曰:“善。

”()10少:义不杀少而杀多。

()少时,一狼径去()然则问可少耶?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11、涉:涉寒暑不溃()楚人有涉江者()但当涉猎,见往事耳()13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吾闻有生,莫智于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平生书不再读()黄生允修借书()14胜:驴不胜怒,蹄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五)1、师:十年舂,齐帅伐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施:施八尺屏障()3、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将以实笾豆()4、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5、使:使童子烛之()卒见使于一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不使学()为一说,使与书俱()晏子将使楚()使弈秋诲二人弈()6、释:有卖油翁释担而立()7、恃:富者日:“子何恃而往?”()8、属:神情与苏黄不属()忠之属也()9、说:请说之()为一说,使与书俱()或说处杀虎斩蛟()公输盘不说()10、素:素蟫灰丝时蒙卷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1、汤: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12、亡: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13、为:行拂乱其所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为一说,使与书俱()譬如为山()生于淮北则为枳()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全石以为底()橘生淮南则为橘()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向为何声,岂其鬼耶()为坻,为屿()吾从北方闻子为梯()14、务: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蒙辞以军中多务()15、狭: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6、鲜: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7、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向为何声,岂其鬼耶()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六)1、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行拂乱其所为()虽生知安行之圣()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3、形:无案牍之劳形()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不与,归而形诸梦()4、兴: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5、修: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7、许: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8、业:若业为吾所有()吾业是有年矣()9、遗: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10、贻:尝贻余核舟一()11、夷:其船背稍夷()12、异:水土异也()姑俟异日观云尔()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父异焉,借旁近与之()13、易: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4、诣: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15、益: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香远益清()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益习其声()16、引:友人惭,下车引之()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17、盈: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彼竭我盈,故克之()18、余:邹忌修八尺有余()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9、狱:小大之狱()初二统考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七)1、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虎大骇,远遁()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云:孔子云:何陋之有()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章:又用篆章一()4、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不可谓知类()5、止: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拊床而止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技止此耳()6、致: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余幼好书,家贫难致()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7、众: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泯然众人矣! ()8、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9、走:覆而出之,堕地乃走()10、足:细若蚊足,勾画了了()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不足为外人道也()11、卒: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12、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3、坐:曰:“何坐?”曰:“坐盗。

”()14、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15、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6、无论: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8、鸿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9、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0、之:寡助之至()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21、以:以其境过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何以战?()以为且噬己也()22、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于鲁,行十日十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3分)(2015•宜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400000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44×108B.4.4×109C.4.4×108D.4.4×10102.(3分)(2015•宜昌)下列剪纸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3分)(2015•宜昌)陆地上最高处是珠穆朗玛峰顶,高出海平面8848m,记为+8848m;陆地上最低处是地处亚洲西部的死海,低于海平面约415m,记为()A.+415m B.﹣415m C.±415m D.﹣8848m4.(3分)(2015•宜昌)某校对九年级6个班学生平均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统计,分别为(单位:h):3.5,4,3.5,5,5,3.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3B.3.5 C.4D.55.(3分)(2015•宜昌)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分为6个大小相同的扇形,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的转盘停止后,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指针指向阴影区域的概率是()A.B.C.D.6.(3分)(2015•宜昌)下列式子没有意义的是()A.B.C.D.7.(3分)(2015•宜昌)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