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2)关注过渡句。过渡句既要总结上文,还要开启下文, 所以会对上文概括,对下文总说。
例如:根据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 清池所具有的特点。
④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 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
过渡句,一般单独成段或者在下面部分的段首。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 如:(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2)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 个字加以概括。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 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 题点。
如:①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②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③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
不要漏掉答题点。
基本答题思路:
叙事散文
(1)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事,怎么干,结果如何。
(2)所描绘的景物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16.( l )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 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 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操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 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 正面衬托鼓神。 ( 4 ) “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 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

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

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现代散文是中考重点阅读内容,因其语言通俗易懂,思想深刻,富有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点散文作品赏析1.《生命之歌》《生命之歌》是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美丽和可贵。

文中的主人公,一个贫困的农民,用自己朴素的言语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2.《最痛苦的树木》《最痛苦的树木》是郁达夫创作的一篇散文,虽然题目看上去有些悲情,但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以及对人类行为的警示。

通过对一棵树木的描写,郁达夫向读者传达了对自然生态的珍视和保护之意。

3.《生活的艰难》《生活的艰难》是余秋雨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人物形象讲述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

文章中讲述了一个被生活打磨出坚韧和智慧的女子,她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和智慧,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注重细节理解在阅读散文时,我们要注重对细节的理解。

散文中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散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注意情感交流散文作为一种抒情的文体,主要通过情感交流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读者在阅读散文时要关注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语言和形象描写来传达。

3.抓住主题思想散文中的主题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读者在阅读散文时要能够抓住主题思想,并通过对文中细节和情感的理解,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三、散文阅读的习题辅导以下是几个中考常见的散文阅读习题类型。

1.选词填空题根据词句上下文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使文章通顺、完整。

2.回答问题阅读完散文后,根据问题回答相关内容,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根据散文内容填写表格或图表通过填写表格或图表,整理散文的重点内容,体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如何提高散文阅读能力1.积累词汇通过积累词汇,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中的各种表达方式和具体意义,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叙事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
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最新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最新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阅读知识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中考语文散文的阅读方法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的阅读方法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的阅读方法解析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尤其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咱们有必要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和解题技巧。

其法子为:1.找“要素”。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需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由、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

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钻研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钻研文章怎么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络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

一篇文章以甚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抉择的。

依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络,有利于中心、事件、流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掌控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掌控文章的内容、结构和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总体感更强。

4.品情感。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糊口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抒情散文往往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掌控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即便是叙事散文,因为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乃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此也往往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

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散文的抒情,老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糊口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

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必定的糊口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必定要掌控作品的立意,透过症结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往往隐含在散文的法子良多,这里只介绍了一些最基本的常识。

中考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复习指导

中考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复习指导


五、语言表达

(1)参考示例写一句(段)话:相当于语 言运用中的仿写题。要从句式、修辞、风 格、内容等方面参考示例,当然有具体要 求的按照要求写。




(2)根据上下文补写: 第一,结合上下文,根据情节发展确定补写 内容。 第二,结合上下文找出其中角色的心理、语 言、动作等描写内容,以保证内容的连贯性。 第三,表达方式应该是以角色为主语的具体 叙述或描写,不能是介绍。


首先理解关键词(成语)的本义,结合具 体语境,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要尤其关 注词语的引申义和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3.文中人物行为发生的原因、作者感 情产生的原因

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是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根本原因是其本质的、内在的原因。要抓 住题干中关键词。
写作手法包括;




(2)叙事类文章是以所塑造的角色表达作 者思想感情的,所以主题也是通过主要角 色的塑造体现的。要把握特征产生的社会 原因,把握作者态度。
四、语言分析



1.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 答题思路:这里是环境描写,写了……的 环境,有……的作用。 规律总结:环境描写作用 内容上有:交 代了……,提供……背景,渲染……气氛, 形成对比或暗示 ,表现环境……特点,烘托 人物心理,或表现人物处境。 结构上有:照应前文 为后文作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
六、拓展迁移

答题思路:一定要以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 题为依据。

(2)关注过渡句。过渡句既要总结上文, 还要开启下文,所以会对上文概括,对下 文总说。

(3)所给答题范围内容要找全。可以借助 标志时间的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归纳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归纳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归纳前言在中考语文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其中又以散文题型最为常见,因此,掌握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中考语文的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技巧一:抓住中心思想在阅读理解散文题型中,题目常常会问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因此,掌握抓住中心思想的技巧是解题的关键。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平时学过的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有时,作者会用这些手法突出文章的主题,而跟随主题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技巧二:排除干扰项在选择题中,干扰项往往会带来误导,甚至让准确的答案被误选。

因此,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注意排除干扰项。

在选项中,不少干扰项往往会涉及到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但是它们只是与文章相关而已,而并非答案。

因此,在选择题中排除干扰项,才能选择准确的答案。

技巧三:注意细节问题在解题时,注意细节问题同样非常重要。

这包括语言细节和逻辑细节。

语言细节主要涉及到文章的修辞、语言、词汇等问题,而逻辑细节则包括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等问题。

通过注意细节问题,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还能有助于正确解读题目。

技巧四:总结概括在阅读理解散文题型中,往往会出现“请总结文章大意”这样的题目。

此时,学生需要总结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但要有分寸,不能总结过于简洁或过于复杂。

一般来说,总结概括的内容应该包含几个方面:作者的观点、作者阐述的内容、作者的体现手法和文章的核心思想等。

技巧五:联想应用在阅读理解散文题型中,通过联想应用的方式进行解题也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通过类比思考、归纳总结、概括内容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同时,联想应用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水平。

结语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是考生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部分。

通过抓住中心思想、排除干扰项、注意细节问题、总结概括以及联想应用等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文章题目,顺利通过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题型的考试。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方法指导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方法指导

中考散文考点
(二)阅读下面文段<<破茧成蝶>>完成22—27题。(20分) 22.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 (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3分)内容
23、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品词 (1)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2)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
24、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段画线句“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过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3分) 品句 25、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结构
26.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3分)思想内涵 主旨
示 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 27.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 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4分) 主观表达(联想想像、个人观点态度等)
词语品析主要考点
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1、理解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近义词、多义词、关联词的选用
4、赏析好词的表达效果的干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 机制?
品析词语
答题策略
●答题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自“宁慢3分,不抢1秒!”
(不急于答题,先把文章弄懂)
“整体”与“局部”相关,
思想内涵
26、根据文中第⑩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4分)
思想内涵
27、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 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衬托、对比、 渲染、抑扬、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偶、排比、 反复、反问、设问。
结构方法(谋篇布局): 开头:开门见山 总领 悬念 铺垫 引出 伏笔 中间:过渡(承上启下) 结尾:卒章显志 照应 呼应 升华主旨 总结全文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环境
精品课件
散文知识点汇总表
选材—广泛自由
~形 散~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线索— 人—事物—感情

(主题)
景物—时间—地点
明确
集中
开拓 深化
语言 (凝练优美)
方法— 寓情于事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精品课件
联想 (丰 富)
二、明确考点 百战不殆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
精品课件
• 1.请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 • 答: • • 2.文章第3段“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 • 答: • • 3.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画线的句子。 • 答: • 4.请说说“时间再没有时间”这句话蕴含的复杂情感。 • 答: • • 5.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 • 答:
表达感情,
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以此来把握 文章的主旨。
③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 “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

3.从写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发展上
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精品课件
人物、环境描写
•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外貌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 理描写、神态描写。
• 外貌描写更广,外貌描写包括了肖像描写 •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精品课件
如何“把握主旨”?
①抓标题与文体
1.从重点句 段上找突破
②抓“文眼”
③抓对全篇有概括 性的句、段
④抓文中表现作者 情感的议论、抒情 性的句、段
精品课件
2.从写 作材料(题
①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 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材)上看作
②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者用什么来
—通过对所写之 “物”的分
• 但要完全抹平这片土房子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 • 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功夫;一只随意弃在塘边的碎瓷
碗,三百年后依旧会硌疼一只野鸭的蹼掌;一个从空中飘过的白色塑料袋, 也许会造成千年后野地里一只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 的将是永久的刺痛;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磨掉它。 • 除了时间。 • 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 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件事物还在。 • 时间再没有时间。(选自《刘亮程文集》,略有删改)
边。

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下下一年还不来。

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
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
精品课件
• 一、答案 • 1.内容上:通过描写动物们重新回归自然的场景,表现出动物们自
由鲜活的生存状态。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不是我们的事 情”,同时为下文写“我们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做铺垫。 • 2.①指人类的活动,人们料理麦地,收割麦子;②指动物的活动,老 鼠、鸟儿、 野鸡回到野地草棚、地边草垛。 • 3.运用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将小草人格化,形象 地写出了小草复苏的场景,表现小草对人类的谨慎,对重回地面的欣 喜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 4.①拯救自然的急迫之情;②对自然被人类破坏的无奈;③对自然的 悲悯与同情;④对自然被伤害而无法弥补的痛惜;⑤对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期盼。 • 5.消除人类破坏的痕迹,是自然最大的事情;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类最大的事情;③人类破坏自然太久,尽快拯救自然,是人类最 大的事情;④人类留给自然什么样的痕迹,是人类最大的事情;⑤人 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言有尽而意无穷 整体:线索 浑然一体 结构严谨 总分
精品课件
实战训练
精品课件
最大的事情
• 一、阅读下面的文,完成1—5题。

最大的事情
• 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 了。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草棚这儿
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
粒足够几代老鼠吃。鸟会把巢筑在我们搭起的草棚上,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野
鸡会从门缝钻进来,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
土房子。

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精品课件
• 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 把这棵木梁蛀空。然后房顶塌下来。
• 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 皮。
• 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 大蝼蚁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这个过程没有谁能全部经历,它 太漫长,大概要一千八百年,墙根就彻底毁了。曾经从土里站起来,高出大 地的这些土,终归又倒塌到泥土里。
年收拾。

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
听地面上的动静。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终于有一天,
再听不见了。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锨来铲它,
脚来踩它。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

(内容、主题)
2.指出行文思路和线索
(结构)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
(语言)
4.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5.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技巧) 6.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7.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 8.结合相关材料表达阅读的感悟和体验。(个性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