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 散文阅读指导

中考语文复习 散文阅读指导

(3)明白作者在一篇散文中抒发的是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对策】①若是写景状物类抒情散文,应看清 楚所写景物的特点,从探求景与物的特点中, 领会其象征、暗示的意思。 ②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入手。 ③可以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④可以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⑤可以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⑥有时要注意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对策】仔细阅读文本,多留意文章的题目, 或者文章的首尾段,很容易解决这样的问题。
【练习】请分析以下的散文分别是通过什么来抒情 的。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背影》 《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2)能够把握散文的线索。线索就是作 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 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
(一)时空连“线” (二)因物取“线” (三)反复出“线” (四)以情导“线” (五)定“神”看“线”
散文阅读指导
散文
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 和感受。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 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 然的感受或发现。叙事、抒情、议 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 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 衷肠。
散文的分类
(1)写人叙事散文 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 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 鸟》;杨绛《老王》;胡适的《我的母亲》
(4)能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选用恰 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 用。
②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感 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对文中代词指代内容的确认。
(5)能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①首先要学会识别文中重要的句子,明了其在 文中通常有哪些作用。
②分析重点句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结合语言环 境、结合上下文语句、结合环境描写的目的、 结合中心思想、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和态度。 有时可结合其中某一方面,有时几个方面都 要结合。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2)关注过渡句。过渡句既要总结上文,还要开启下文, 所以会对上文概括,对下文总说。
例如:根据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 清池所具有的特点。
④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 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
过渡句,一般单独成段或者在下面部分的段首。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 如:(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2)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 个字加以概括。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 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 题点。
如:①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②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③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
不要漏掉答题点。
基本答题思路:
叙事散文
(1)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事,怎么干,结果如何。
(2)所描绘的景物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16.( l )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 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 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操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 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 正面衬托鼓神。 ( 4 ) “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 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中考总复习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中考总复习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中考总复习散文阅读方法指导一、散文概念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

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散文的分类(1)写人叙事散文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鸟》;杨绛《老王》;胡适的《我的母亲》(2)写景状物抒情散文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3)议论性散文冰心《谈生命》四、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五、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散文是一种散发情感、抒发感情或抒发思想的文体,通常是作者真实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散漫”之作。

散文阅读考点主要包括理解主旨、把握作者观点、描述人物特点、分析文章结构及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理解主旨。

理解散文的主旨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要理解散文的主旨,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散文的大致内容和中心思想。

其次,要抓住散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反复推敲、分析,找出散文的主旨所在。

最后,要注意判断散文的主旨是否与题目的要求一致,如果一致,则可以选择该选项。

第二,把握作者观点。

散文作品通常是作者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思考和表达,因此把握作者观点是阅读散文的重要考点。

要把握作者观点,首先要通过散文中的字词、句子、段落等,找出作者对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引起作者思考的事件、事物的描写,了解作者观点的原因和依据。

最后,要看散文的结尾,了解作者对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

第三,描述人物特点。

散文中的人物描写通常是以写作者自己或者他人为主要对象的。

要准确把握散文中人物的特点,首先要通过对散文中的细节描写、行为言语的描述,分析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其次,要通过人物与他人的相处和互动,推测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和特点。

最后,要通过散文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人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四,分析文章结构。

散文作品通常有明确的结构,有自己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分析文章结构,首先要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引子、事情发展、事情发展的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分析,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要看整篇散文的布局和组织方式,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第五,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一、理解题意
二、快速阅读
在中考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快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快速阅读的目的是掌握整篇散文的大意和结构,而不是深入理解每一个细节。

可以通过略读首段和结尾,扫读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句,快速浏览段
落中的关键词和词组,来获取散文的大致内容。

三、留意段落结构
散文的段落结构往往反映了文章的内容和发展。

在阅读散文时,应注
意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确定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段落开
头往往是总起句,用来概括本段的中心内容;而段落结尾则往往是总结句
或引导到下一段的过渡句。

通过理解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把握散文的论
点和论证过程。

四、理解语言表达
六、归纳总结
在阅读完一篇散文后,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学生可以总结散文的主旨、观点和论证过程,提炼出散文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总结,可以巩固对散文的理解并提高阅
读水平。

以上是一些中考散文阅读的技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只有
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用心阅读,不断进步。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篇一: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格式(考前提分要点)散文文体知识一、散文概念散文,常用来抒写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

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1、内容上: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真)形式上(行散):(1)表达方式多样: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3)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5)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神聚:主题集中鲜明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2、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叫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三、散文分类1、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语文中考必考的现代散文阅读技巧

语文中考必考的现代散文阅读技巧

语文中考必考的现代散文阅读技巧现代散文是语文中考必考的题材之一,它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上都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掌握好现代散文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现代散文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散文。

一、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在阅读现代散文之前,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对于理解散文作品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和作品风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意图和内涵。

中考中常出现的现代散文题目通常会考察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二、注重细节理解现代散文中常常包含丰富的细节,这些细节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关键作用。

学生在阅读时应当注重捕捉细节,并通过细节揣摩出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意义。

同时,注意细读,多读几遍散文作品,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散文作品。

三、掌握修辞手法现代散文常常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以营造出鲜明的艺术效果。

学生应该学会辨析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欣赏散文的美妙之处。

同时,掌握修辞手法也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质量。

四、分析语言特点每个作者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现代散文来感受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

学生可以注意作者的用词、句式和篇章结构,分析这些语言特点对于作品的影响,并且通过模仿这些语言特点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关注背后的思想在阅读现代散文时,学生除了理解文字表面意思外,还应该深入思考作者背后所传达的思想。

现代散文往往寓意深远,探讨人生哲理,学生应该通过分析散文中的隐喻和象征,在深层次上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六、加强实践练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实践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与现代散文相关的阅读题目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同时,定期总结和复习所学的现代散文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现代散文在语文中考中是必考的题材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友好地伸手②恶意地握拳③微笑④伸出舌头做鬼脸 。 四个动作分别指:
结论:答案有时可用原文中词句
答题三个原则
①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 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②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 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 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 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 万里。 ③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 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 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1.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 主题来答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格式: “××”一词原指……,这里表达了……。 如“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 里。”“镶嵌”一次的含义?
“镶嵌”原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写出了 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
二、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评分标准为: “俞伯牙”句1分,“钟子期”句3分,“感 应”、“领悟”两点,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 点给3分。 该题大多考生只答钟子期的表现(能感应琴 声,领悟情思),而忽略了俞伯牙琴声的特点这 一要点,因此4分的题只能得3分。 结论:答题要忠实于题干
“最终,我得救了,折叠起来的眼镜消失在了衣兜里。 哦,多么柔和!哦,春天!行人和汽车毫无起伏地滑行而过, 好似反映在帘幕上的影子。建筑物构成了画在同一平面上的 一幅无害的背景。妇女们又重新变得温柔可人,好似在时尚 杂志的页面上一般变换着位置。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 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首先,是为了友好的握手而伸出的 平展的手与握成拳头准备打人或至少是咒骂的手的对立。但 尤其是微笑,这是所有动作中最平面而又最适宜二维空间的 动作:嘴向两边咧开,眼角皱起。这就是平面生命的绽放。 孩子深谙此道,为了在做鬼脸时创造出第三维度,他便伸舌 头,这恰好构微笑的对立面。”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 了人类普通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 成下面的题目。
1.仿写 2.谈感受 3.续写
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 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 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 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 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 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实战演练】:“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 云的悠闲”
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 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 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 等。
走进中考 模拟演练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 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 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牙弹 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 奋和感激 ”?(4分) 答: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 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考试重点是描写: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结合、虚实结合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是景物、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 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 的作用。注意: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 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 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 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外貌,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掌握钥匙 临渊垂钓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 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 美的语言。
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 宗旨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1.概括文章内容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 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当然,现代文阅读,内容包罗万象, 题型层出不穷,形式千变万化,但答题时 只要注意: (1)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后作答,不能 望文生义,轻易作答; (2)熟记各种文体的阅读知识,避免知 识错误; (3)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的解题技巧。 把握以上几点,相信,同学们一定会 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形散神聚 (二)理解特点: (形散神不散)
形散:
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 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记叙散文 抒情散文 议论散文
《背影》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联系全文看, 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落花时节繁花满枝; 枯枝与牵牛花复活
人生只有相互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五)、散文的语言
质朴、自然 生动、形象 深刻、隽永
(六)、散文的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欲扬 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卒章显志、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联想、 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手法。
1.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 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 2.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 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 3.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 性的句子。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 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下文,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 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 ……
记叙散文
《阿长与<山海经>》
《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紫藤萝瀑布》
抒情性散文
《敬畏自然》
议论性散文
(四)、散文的线索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 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 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双线索:明线(叙事线索) 暗线(感情线索)
如何找线索,完成对文章脉络、顺序的梳理?
方法:在找线索时可以重点找: ①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南京中考卷《丁香赋》中的题目:
实 战 演 练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 (过于概括,不够具体。)
学生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 (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 境中的特定作用。)
1.判断属哪种表达方式 2.说出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3.考察重点是描写。
明确主题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 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题形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 了(赞美了、揭示了)……。
实战演练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 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 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 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 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 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 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 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 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 手法等。
(七)散文中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八)、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 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 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 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 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二、明确考点 百战不殆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 (内容、主题) 情 (结构) 2.指出行文思路和线索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语言) 用。 4.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5.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技巧) 6.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7.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 (个性体验) 8.结合相关材料表达阅读的感悟和体验。
解答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要二思考:
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 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 要三想到: “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 “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 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 “三想到”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 想内容的制约,还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 内容加以理解。 四抓:抓关键词、抓修辞、抓表现手法、抓表达方式 四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主题、联系作者情感、 联系写作背景或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