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初一语文-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初中 语文
散文主要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选材自由 结构灵活 神不散——主题明确而集中,有一 条线索贯穿全文 所谓选材自由,就是所见所闻人、 事、景、物,无论天南海北,古 今中外,均可自由选择。 形式比 较灵活,无固定写法。
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文章的思路与线索;文章的大意与主旨; 文章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说明);写作手法(正面侧面 描写、联想与想象、伏笔与照应、对比、 衬托、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以 小见大等);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4.心理描写真挚感人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 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 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於地下。 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 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 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 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举例:紫藤萝瀑布
形散
描写紫藤萝 一片 一树 一穗 一朵 眼前花 心中事
回忆十多年前的往事
紫藤花的盛、密 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 止境的。
神不散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惊喜、惊叹 对紫藤萝的描写
喜爱
对生命的思索 受紫藤的启发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予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 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 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 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 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 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 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 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 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 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 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 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 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 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 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 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 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 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 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 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阅读技巧及答题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阅读技巧及答题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阅读技巧及答题方法指导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指导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言语感情色彩浓厚,婉转含蓄,声调协调,表现力强。

在阐发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言语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言语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了解其深层含义。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由于初中生阅读能力相对较弱,思维发展也不完善,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有效方式。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散文阅读可能没有很高的兴趣,因为他们可能觉得散文只是一种文学形式而已。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有趣、结构简单、语言生动的散文,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由于初中生阅读能力有限,他们常常面临阅读理解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教授学生如何预测文章内容、如何理解生词、如何归纳概括等等。

这些策略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散文。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散文是一种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形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来分析和评价散文。

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主题和意图,引导他们对散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散文不仅仅是阅读的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散文阅读,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仿写散文,让他们模仿散文的结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散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包括注意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培养阅读策略和技巧、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等。

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才能达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
一、理解题意
二、快速阅读
在中考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快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快速阅读的目的是掌握整篇散文的大意和结构,而不是深入理解每一个细节。

可以通过略读首段和结尾,扫读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句,快速浏览段
落中的关键词和词组,来获取散文的大致内容。

三、留意段落结构
散文的段落结构往往反映了文章的内容和发展。

在阅读散文时,应注
意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确定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段落开
头往往是总起句,用来概括本段的中心内容;而段落结尾则往往是总结句
或引导到下一段的过渡句。

通过理解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把握散文的论
点和论证过程。

四、理解语言表达
六、归纳总结
在阅读完一篇散文后,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学生可以总结散文的主旨、观点和论证过程,提炼出散文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总结,可以巩固对散文的理解并提高阅
读水平。

以上是一些中考散文阅读的技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只有
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用心阅读,不断进步。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 哎呀呀,读散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文章的“灵魂”呀!就像你抓娃娃一样,得瞄准那个关键的点呢!比如读《春》,那字里行间对春天的喜爱不就是它的“灵魂”么!
2. 嘿,可别小看了那些细节描写哟,那可都是文章的宝贝呀!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各种景物的描写,不就是像给你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么!
3. 注意啦!在答题的时候千万要把自己当成作者呀,去感受他的心情。

好比读《背影》,你就得体会朱自清看着父亲背影时的那种感动呀,然后答题不就容易多啦!
4. 哇塞,修辞手法可是很重要的呀!就像给文章化了个美美的妆。

像《济南的冬天》里把雪比作花,多生动形象呀,这可一定要留意哟!
5. 嘿哟,文章的结构就像是搭积木,得一层一层弄清楚呀!《紫藤萝瀑布》的结构不就很清晰嘛,顺着它去答题,准能找到答案呢!
6. 记住喽,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呀!可别答非所问,那不就像跑错赛道啦!比如问你某个词的含义,你可别答成作用啦!
7. 还有呀,自己的理解也很重要呢!不要死记硬背那些套路,要真正去感受文章。

读《阿长与<山海经>》,你自己怎么想的就大胆说出来呀!
8. 最后啊,多练习才能更厉害呀!就像练功一样,越练越熟。

加油哇,大家肯定都能把散文阅读答得棒棒的!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了这些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大家在面对散文阅读题时就不会那么头疼啦,而且还能享受到阅读散文的乐趣呢!。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世界,提高阅读理
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如何有效地教授散文阅读呢?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散文阅读教
学方式。

一、提前导入
在教授新的散文之前,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引导性讲解,比如,让学生先了解散文的
特点、主题、写作手法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准确理解散文的内容和意义。

同时,在学生课前预习时,也可以布置相关的讲解或文章,为后续的阅读打好基础。

二、带着问题阅读
在散文阅读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

可以通过带着问题阅读的方式来培养
学生的阅读技巧。

让学生先阅读整篇散文,然后给出一些与散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
查找资料或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理解力。

三、延伸阅读
散文是一个非常好的阅读练习材料,通过阅读散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
达能力。

但是,散文的篇幅较短,并不能覆盖所有的知识点。

因此,可以在阅读散文之后,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

找到与散文相关的文章或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
考能力。

四、交流分享
在教授散文阅读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让学生先独立阅读散文,然后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通过交流分享,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可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散文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深入的阅读散文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开拓思维,培养审美情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方式。

一、选择优秀散文作品选择优秀的散文作品是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散文作品既要有思想性,表达深刻,又要具有艺术性,语言优美。

散文作品的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接触一些经典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选择散文作品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比如人生哲理类散文、自然描写类散文、历史故事类散文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

二、注重阅读理解与鉴赏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通过阅读散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意义表达等,同时也可以学会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艺术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深入理解和感受散文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逐步成熟的阶段,他们需要通过散文阅读教学来培养批判思维。

教师可以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作者的用词表达意图等,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作品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散文作品的主题或情节,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写一篇类似的散文,或者就作品中的某一段进行扩写,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新能力。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散文阅读答题方法1.明确全文主旨。

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

另外还要留意散文阅读的题目、文中谈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留意讨论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简单,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四周,准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

因此,落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精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认真取舍,做出答案。

依据对应句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概括答案。

可采纳自组语言表述法(问作用好处的题)、摘取语句组合法、合并同类法、取主去次法、去偏取正法、抽象法、抓中心句法(指出缘由、概括特性要点的题)等。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许多人能依据题干要求,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筛选出来。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语文散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获“线索”,能理清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 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 •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想象力。 •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 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 • 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 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 • 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 主题。
散 文
抒情散文
哲理散文
叙事散文的阅读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 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 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 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 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 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 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三、赏析技巧
• 构成散文的材料作用如下: 人、事、物、景本身的描写——揭示散 文的神(品德、道理、志向、情感) 他 人、他 物 的 描 写——对比或类比, 形成反衬或正衬 环 境 描 写——渲染气氛、衬托中心, 烘托形象
• 表达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叙、 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 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 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 表现手法(如铺垫、对比、象征、烘托、 人称、想象、联想、引用、情景交融 等) • 重要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如线索、顺序、 过渡、悬念、照应、详略、呼应)
①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 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 所谓文眼,指作者构思谋篇、布局 行文的引发点,即晋代陆机在《文 赋》中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 一篇之警策”。陆机的意思是说, 文眼常常是在文章较重要的位置上 出现的联系着内容的某些话。其实 文眼并不一定都是一句话,它可以 是一个字。总之,文眼不论是一个 字,一句话,还是一段文章,都必 须是能领起全篇的“警定的时代中去看
②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去看
③放到一定的上下文去看
①具有讽刺意义的
二、 揣摩 语言
2.理解富有 感情色彩的句子
②运用反语手法的
③不便直接说而运用讳 饰手法的
①叠音词的使用
3.语言技 巧的作用
②炼字
③引用与化用 ④辞格的运用(比喻、拟人、 通感等)
二、揣摩语言
• 在阅读散文时如何找文眼呢?虽然文 眼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固定,但也有规 律可寻。清人刘熙载说:“眼乃神光 所聚„„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 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 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 之。”这就为我们说明了找文眼的规 律: 注意篇首、篇中、篇末。
• 在篇首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这 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引起全文对荷塘 月色的描绘,末尾写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 么也没有。”这是对开头“不宁静”的照应。文 眼在篇中的,如张洁的《捡麦穗》中“一个丢失 的梦”,承上启下,由姑娘们的嫁个好男人梦想 的丢失过渡到我和灶糖老汉如梦般的往事的回忆, 表达出对没有任何希求和企望的爱的追求的主题。 在篇末的,如余光中的《沙田山居》篇末的诗与 前文山海相连的景物描写相呼应,揭示出思乡的 主题。因此,找文眼既应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 更应注意那些能统领全文的“警策”之语。
实战训练
08安徽卷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与地坛①(节选)史铁生 ①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 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 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 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 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 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②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 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 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 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 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 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 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 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 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
1.理解有深层含义的句子
①放到特定的时代中去看 ②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去看 ③放到一定的上下文去看
2.理解富有感情色彩的句子
①具有讽刺意义的 ②运用反语手法的 ③不便直接说而运用讳饰手法的
二、揣摩语言
3.语言技巧的作用
①叠音词的使用 ②炼字 ③引用与化用 ④辞格的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
• 语言技巧的鉴赏具体角度如下: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 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 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 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 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清婉隽永,如 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如余 光中,用形象表达主旨。
咏物散文的阅读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 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 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 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 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 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 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 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 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 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 义。
抒 情 散 文 的 阅 读
其实,散文多是用以抒情的, 单列一种“抒情散文”,是因为这 一类散文在表达方式上以直接抒情 为主,传达感情不像叙事、写景、 咏物类散文那样含蓄,读者比较容 易把握文中的思想情感。
哲 理 散 文 的 阅 读
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 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 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 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 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 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 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散文阅读三步曲: 把握主旨、 揣摩语言、 赏析技巧。
如何“把握主旨”?
①抓标题与文体
②抓“文眼”
1.从重点句 段上找突破 ③抓对全篇有概括 性的句、段 ④抓文中表现作者 情感的议论、抒情 性的句、段
2.从写 作材料(题 材)上看作 ②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者用什么来 —通过对所写之 “物”的分 表达感情, 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以此来把握 文章的主旨。 ③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 “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 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 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景散文的阅读
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特 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 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抓特征的目 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 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 这类散文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 ③ 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 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以小见大: 铺垫: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 关注。 虚实结合: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 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 记叙 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 了解(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臵 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 议论 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画 龙点睛的效果。 • 说明 (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画图表 : 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下定义 :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 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分类别 :使说明条理清楚)。 • 描写 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 象(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 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 明)。 • 抒情 则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 接抒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烘托作品的主题,给读者留 下一片想象的空间)。 • 此外,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通常能起到揭示 中心主题的作用。
(4)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 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 “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 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 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 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 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 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散文知识点汇总表
~形 选材—广泛自由 散~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线索— 人—事物—感情 明确 (主题) 集中 景物—时间—地点
开拓
深化
语言 (凝练优美)
方法— 寓情于事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联想 (丰 富)
叙事散文
写景
(状物) 抒情 直抒胸臆
景语
情语 叙述(交 待)语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 照应: 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 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 将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主读者 感到妙趣。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