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这个学术圈的学者来往密切,其中不但有潘光旦、李树青、费孝通、袁方等老中青社会学人,还有闻一多、吴晗等文史专家。

“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以往的研究,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是不够的。事实上,学术工作往往难以独自完成,要有多人数代积累之功。即便因缘际会使个人的贡献格外耀眼,其背后定有各种形式的学术研究群体的支撑及学术思想的汇

聚。

(摘编自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费氏和雷氏都认为亲属关系是乡土社会中重要构成部分,对亲属关系的特征看法也一致。

B. 费氏把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比作“蜘蛛的网”,形象地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密切性、复杂性。

C. 费氏受摩尔根亲属制度研究影响,运用其学术方法调查研究,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

D. 费氏“同心圆波纹”源自潘氏的研究,突出乡土社会人际关系从中心向外扩展的特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引用费氏写给雷氏的信,是为了证明“差序格局”受雷氏理论影响,又有所创造。

B. 第二段运用比较分析法,肯定费氏的学术贡献,辨明费氏对其他学说的借鉴之处。

C. 第三段列举多个事实材料,证明“差序格局”概念的产生深受当时中国学者启发。

D. 文章从中西两方面考求费氏“差序格局”的学术渊源,有理有据,学术视野开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费氏对相关学者的贡献肯定不够,可能是作者学术的视角和取向与费氏不同。

B. 费氏的学术交往圈既有社会学家,也有文史专家,呈现出类似“差序格局”的特征。

C. “差序格局”受到众多学者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

D. 费氏的学术交往、所受学术训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了他对乡土中国的思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哨兵

成征勋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听村里人说,这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最新的党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

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了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选自《五女山》2016年1期,有改动)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只一句,“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B. 小说地方特色浓郁,写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泡皮、熏皮、晒皮、蹬皮、刮皮……不厌其烦,重在表现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

C. 小说张弛有度,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下敌军不表,介绍张皮匠的身份及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让读者松了一口气。

D. 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而结尾处东日文信的疑惑会使读者从头重读,再次体会。

5. 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 小说中划线一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它的效果。

二、古诗文阅读(52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16分)

7. 《再论文字下乡》篇中写道:“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下列行为不属于“习”的一项是()

A. 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

B. 端午节吃粽子

C. 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D. 新团员学团章

8. 下列选项,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兵器)相如奉璧奏.秦王(进献)顾.吾念之(只是)

B. 间.至赵矣(从小路)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假装)案.图(察看)

C. 于是秦王不怿.(高兴)秦贪,负.其强(依仗)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告)

D. 左右皆靡.(退却)吾羞.,不忍为之下(羞耻)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9.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宣言

..而事者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 臣所以去亲戚

C. 而君畏匿之,恐惧

..皆靡

..殊甚 D.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

10. 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不如因.而厚遇之

B. 今君乃.亡赵走燕乃.使其从者衣褐

C. 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

D.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赵强而.燕弱

11. 下列对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何以知燕王

④而君幸于赵王

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会于西河外渑池

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 ①⑤⑧/②④/③/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C. ①/②④⑤⑥/③⑧/⑦

D. 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12.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⑧毕礼而归之

⑨卒廷见相如

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 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

B. 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

C. 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

D. 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

13.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肉袒伏斧质,指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表示愿意接受责罚。肉袒伏斧质比负荆请罪所犯的罪更严重。

B. 刎颈之交,指割脖子的交情和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古代表示友谊的还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患难之交、八拜之交等。

C. 衣褐,衣,穿;褐,粗布短衣,外面穿着粗布衣,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藏真才。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D. “斋戒”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前沐浴更衣、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14.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类似词语还有“授”“除”等。

B.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C. 九宾,古代外交上一般的

礼节,指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D. 御史,官名。先秦时期,掌管图集文档及朝廷记事,职同后世史官。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无忌为客.

。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馀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馀非庸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断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 破人国家,灭人社稷..

,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陈馀乃复说陈王曰:“大王举梁、 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杰及地形,愿请奇兵北略赵地。”于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

(节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B.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C.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D.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我国古代贵族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专门豢养且为其服务的人,又称“门客”

B. 高祖,古代帝王谥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帝王,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C. 布衣,麻布衣服。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衣服,只能穿麻布衣服,故用此称平民百姓。

D.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耳、陈馀都是魏国大梁人,陈馀年轻时就和张耳交好,两人建立了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B. 张耳、陈馀都是有才能的

人,其妻子都是有钱人家之女,不同的是,张耳之妻是改嫁给张耳的。

C. 张耳因留客汉高祖而遭来杀身之祸,秦人因此重金悬赏拘捕张耳,称有捉住张耳的人赏给千金。

D. 陈涉起义打到陈地,陈地豪杰父老都主张陈涉称王,张耳、陈馀不主张陈涉称王,陈涉最终还是自立称王。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

(2)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

(3)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10分)

(1)

19.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题。 塞上曲送元美①

李攀龙 白羽②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 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B. 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直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 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

D. 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20.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的花卉一般,不同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

B. 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

C. 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

D. 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

21.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2.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管子·形势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被曹操在《短歌行》中巧妙化成“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4)暑假期间,小明来到长江边远眺,只见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他禁不住想起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经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孩子,如果你在学校里整天,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因为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也是你立足社会谋

生的名片。希望你,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孩子,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所以,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地管教你,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观照这个最初世界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2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学无术充耳不闻不孚众望苦口婆心

B. 不思进取不闻不问不负众望不厌其详

C. 不学无术不闻不问不孚众望不厌其详

D. 不思进取充耳不闻不负众望苦口婆心

2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也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

B. 你也必须为自己而战,也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

C. 你也必须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D. 但你必须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2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最初世界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B.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让你的眼睛发现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C.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让你的眼睛里观照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D.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2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7.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8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敕勒川等39处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这标志着我国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正式开启。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铭在会上要求,各地在试点中要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利用、高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原住农牧民及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度放牧、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文化体验等活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此次确定的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面积14.7万公顷,涵盖温性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原等类型,涉及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区域生态地位重要,代表性强,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四、写作(60分)

2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临汾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答案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这个学术圈的学者来往密切,其中不但有潘光旦、李树青、费孝通、袁方等老中青社会学人,还有闻一多、吴晗等文史专家。

“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以往的研究,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是不够的。事实上,学术工作往往难以独自完成,要有多人数代积累之功。即便因缘际会使个人的贡献格外耀眼,其背后定有各种形式的学术研究群体的支撑及学术思想的汇聚。

(摘编自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费氏和雷氏都认为亲属关系是乡土社会中重要构成部分,对亲属关系的特征看法也一致。

B. 费氏把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比作“蜘蛛的网”,形象地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密切性、复杂性。

C. 费氏受摩尔根亲属制度研究影响,运用其学术方法调查研究,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

D. 费氏“同心圆波纹”源自潘氏的研究,突出乡土社会人际关系从中心向外扩展的特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引用费氏写给雷氏的信,是为了证明“差序格局”受雷氏理论影响,又有所创造。

B. 第二段运用比较分析法,肯定费氏的学术贡献,辨明费氏对其他学说的借鉴之处。

C. 第三段列举多个事实材料,证明“差序格局”概念的产生深受当时中国学者启发。

D. 文章从中西两方面考求费氏“差序格局”的学术渊源,有理有据,学术视野开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费氏对相关学者的贡献肯定不够,可能是作者学术的视角和取向与费氏不同。

B. 费氏的学术交往圈既有社会学家,也有文史专家,呈现出类似“差序格局”的特征。

C. “差序格局”受到众多学者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

D. 费氏的学术交往、所受学术训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了他对乡土中国的思考。

【答案】1. D 2. A 3.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哨兵

成征勋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听村里人说,这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最新的党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了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

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选自《五女山》2016年1期,有改动)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只一句,“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B. 小说地方特色浓郁,写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泡皮、熏皮、晒皮、蹬皮、刮皮……不厌其烦,重在表现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

C. 小说张弛有度,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下敌军不表,介绍张皮匠的身份及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让读者松了一口气。

D. 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而结尾处东日文信的疑惑会使读者从头重读,再次体会。

5. 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 小说中划线一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它的效果。

【答案】4. B 5. ①手艺高超。小说详细地描写了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描写了张皮匠手艺的高超。

②机智过人。张皮匠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以黑烟和白烟为信号,出色完成“暗哨”的任务。

③耐心镇定。张皮匠为日军耐心讲解靰鞡鞋的制作过程,镇定自若,不露破绽。

④勇挑重任。暗哨责任重大又十分危险,张皮匠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6. ①故事情节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此段照应“蒿子草冒出的黑烟”一段,暗示张皮匠报信的方法:黑烟为敌来,白烟为敌走。

②人物形象上,使张皮匠的形象更加丰满。张皮匠机智过人,报信不动声色,成功也喜形于色。

③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张皮匠的描写,歌颂了抗联将士在艰难的环境中与日军机智周旋,乐观高昂的战斗精神。

④语言的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轻柔的白烟”、“峰峦起伏的大山”等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二、古诗文阅读(52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16分)

7. 《再论文字下乡》篇中写道:“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下列行为不属于“习”的一项是()

A. 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

B. 端午节吃粽子

C. 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D. 新团员学团章

【答案】D

8. 下列选项,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兵器)相如奉璧奏.秦王(进献)顾.吾念之(只是)

B. 间.至赵矣(从小路)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假装)案.图(察看)

C. 于是秦王不怿.(高兴)秦贪,负.其强(依仗)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告)

D. 左右皆靡.(退却)吾羞.,不忍为之下(羞耻)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答案】B

9.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宣言

..而事者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 臣所以去亲戚

C. 而君畏匿之,恐惧

..皆靡

..殊甚 D.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

【答案】C

10. 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不如因.而厚遇之

B. 今君乃.亡赵走燕乃.使其从者衣褐

C. 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

D.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赵强而.燕弱

【答案】C

11. 下列对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何以知燕王

④而君幸于赵王

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会于西河外渑池

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 ①⑤⑧/②④/③/⑥⑦

B.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C. ①/②④⑤⑥/③⑧/⑦

D. 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答案】D

12.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⑧毕礼而归之

⑨卒廷见相如

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 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

B. 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

C. 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

D. 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

【答案】B

13.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肉袒伏斧质,指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表示愿意接受责罚。肉袒伏斧质比负荆请罪所犯的罪更严重。

B. 刎颈之交,指割脖子的交情和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古代表示友谊的还有贫贱之交、金

兰之交、患难之交、八拜之交等。

C. 衣褐,衣,穿;褐,粗布短衣,外面穿着粗布衣,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藏真才。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D. “斋戒”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前沐浴更衣、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答案】A

14.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类似词语还有“授”“除”等。

B.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C. 九宾,古代外交上一般的

礼节,指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D. 御史,官名。先秦时期,掌管图集文档及朝廷记事,职同后世史官。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无忌为客.

。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馀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馀非庸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断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 破人国家,灭人社稷..

,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陈馀乃复说陈王曰:“大王举梁、 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杰及地形,

愿请奇兵北略赵地。”于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

(节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B.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C.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D.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我国古代贵族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专门豢养且为其服务的人,又称“门客”

B. 高祖,古代帝王谥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帝王,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C. 布衣,麻布衣服。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衣服,只能穿麻布衣服,故用此称平民百姓。

D.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耳、陈馀都是魏国大梁人,陈馀年轻时就和张耳交好,两人建立了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B. 张耳、陈馀都是有才能的

人,其妻子都是有钱人家之女,不同的是,张耳之妻是改嫁给张耳的。

C. 张耳因留客汉高祖而遭来杀身之祸,秦人因此重金悬赏拘捕张耳,称有捉住张耳的人赏给千金。

D. 陈涉起义打到陈地,陈地豪杰父老都主张陈涉称王,张耳、陈馀不主张陈涉称王,陈涉最终还是自立称王。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

(2)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

(3)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

【答案】15. A 16. B 17. C

18. (1)里吏离开,张耳就拉着陈馀到桑树下责备他。

(2)将军亲自穿着坚固的铠甲,手拿锐利的武器,率领着士兵讨伐暴虐的秦国。

(3)希望将军不要称王。赶快率兵向西挺进,派人去拥立六国的后代。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10分)

(1)

19.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题。 塞上曲送元美①

李攀龙

白羽②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B. 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直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 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

D. 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

【答案】B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20.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的花卉一般,不同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

B. 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

C. 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

D. 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

21.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20. C 21. ① “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②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③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2.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管子·形势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被曹操在《短歌行》中巧妙化成“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4)暑假期间,小明来到长江边远眺,只见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他禁不住想起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

【答案】 (1). 山不厌高 (2). 海不厌深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积土成山 (6). 风雨兴焉 (7). 白露横江 (8). 水光接天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经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孩子,如果你在学校里整天,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因为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也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希望你,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孩子,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所以,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地管教你,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观照这个最初世界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2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学无术充耳不闻不孚众望苦口婆心

B. 不思进取不闻不问不负众望不厌其详

C. 不学无术不闻不问不孚众望不厌其详

D. 不思进取充耳不闻不负众望苦口婆心

2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也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

B. 你也必须为自己而战,也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

C. 你也必须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D. 但你必须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2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最初世界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B.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让你的眼睛发现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C.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让你的眼睛里观照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D. 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答案】23. D 24. A 25. D

2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答案】 (1). 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 (2). 本来应该是低谷时 (3). 压力产生的时间

27.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8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敕勒川等39处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这标志着我国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正式开启。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铭在会上要求,各地在试点中要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利用、高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原住农牧民及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度放牧、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文化体验等活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此次确定的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面积14.7万公顷,涵盖温性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原等类型,涉及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区域生态地位重要,代表性强,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答案】8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我国正式开启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

四、写作(60分)

2017-2018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随着时空距离的不断压缩、时尚流行的全球同步化,特别是数字化的泛在式存在,使我们越来越难以界定“我是谁”,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认同。面对日益碎片化的文化现实,人们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 然而,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有所下降。其实,并非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够,也不能抱怨年轻人静不下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档。要让今天的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重新回到私塾念“子曰”“诗云”不太可行,所以如何找到现代化传承之道至关重要。比如,正在播出的原创文化探秘类节目《七十二层奇楼》,就将探险寻宝的模式移植到了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中,年轻的观众通过观看节目,既满足了好奇心,也完成了一段追根溯源传统文化的旅程。 这个节目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板凳龙、中国传统工艺走马灯、中国古代造船术、中国童话故事《神笔马良》、伯奇鸟传说、“宫商角徵羽”音律、昆曲《牡丹亭》、二十八星宿、烽火台、孔明灯等中华优秀传统的点点滴滴,涉及文化遗产、民间传说、传统工艺、诗词歌赋,时间上更是从先秦跨越至明末清初。节目制作团队解读文化、解开谜题的过程让年轻观众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起文化自信。 《七十二层奇楼》热播引起热议的现象提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活”在现代,逐渐为年轻人所接受、热爱。 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包罗万象。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具体路径。从小在视觉文化环境中浸润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对于视觉文化的青睐,也许让一些人不解,但却应该引起重视。向年轻人传播传统文化,视觉手段比印刷品要有效得多。就像《七十二层奇楼》这个节目采用“实景+虚景”的方式,打造出视效奇观,为观众带来了极具冲击的观赏体验,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然,也有一些人担心,电视节目运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是否会喧宾夺主,降低观众对表现对象——传统文

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徐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究竟是在发展我们的精神能力还是相反呢?听听“好声音”、看看肥皂剧,果真能代替反复默诵与咀嚼、温习消化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与针刺般的言语、章节与名篇巨著吗?我们所说的信息,究竟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呢,还是具有深度与品质的追求?视听信息能取代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吗?不,那是不可能的。恰恰是语言符号激活了思维与想象能力,取得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调动精神资源,能够发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识见解。只要语言文字没有消失,只要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联没有改变,只要语言文字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还存在,文学的重要性就不会发生变化。英谚云: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文化是存在的根基与理由,有这种文化,就有这种凝聚力,就有追求与生活方式,就有这个民族的自尊心与自爱心。黄鹤楼现在已不在原址,建筑材料也不理想,但是黄鹤楼仍然吸引了那么多游客,原因在于崔颢与李白的诗。以为3D4D 视听节目与网络音频视频能代替文学,那就是以白痴的聪明来取代文化与智慧。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的评价,文学史的特点是看高不看低。当然我们个人常常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文学史盯住的是每个时期的大家名家经典作品,却不会对各个时代都有的二三流作家多加注意。不要过于重视印数,不要过于相信炒作。传播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价值。当然会有许多人以当下市场效益为最看得见的成就,我们不可能排除这样的写作者,他们对于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有其贡献。但是从长远看,从更重要的意义上看,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是一个民族的品位与素质,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史,是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与胸襟。我们写作者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恶俗化、碎片化、单纯搞笑、单纯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写诗的人心中应该有屈原、李白、杜甫、普希金,我们写小说的人心中应该有曹雪芹、蒲松龄、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我们写戏剧的人心中应该有关汉卿与莎士比亚。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临汾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这个学术圈的学者来往密切,其中不但有潘光旦、李树青、费孝通、袁方等老中青社会学人,还有闻一多、吴晗等文史专家。 “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以往的研究,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是不够的。事实上,学术工作往往难以独自完成,要有多人数代积累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 12月21日)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最新】20xx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偌大nuó踯躅zhízhú商榷qiè猗郁yī B.裨益bì訾詈zì lì蜕变tuì蕈菌xùn C.咀咒zǔ敛裾jù肄业yì相勖xù D.弥除 mǐ赍钱jī椽笔chuán 磐石pán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道芷阳间行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交广市鲑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 B. 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秋以为期 B.高余冠之岌岌兮 C.客有吹洞箫者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 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④相近者。每在家中云: ‘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公所善,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⑤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⑥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⑦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皇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注】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④〔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⑤〔急足〕急行传递书信的人,属递铺管辖,日行一百里。⑥〔院子〕旧时称仆役。⑦〔舍人〕官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效:学习 B.方知荆南 知:主持 C.相属于道属:嘱托 D.秀公令就岸 就:靠近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B.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C.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D.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夫人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wěng)郁按捺(nà)罗布泊(bó)铩(shā)羽而归 B.横槊(suò)脊(jǐ)梁涮(shuàn)羊肉战战兢兢(jīn) C.嗥(háo)叫月晕(yùn)黑魆魆(xū)一场(chǎng)大战 D.窈(yǎo)窕召(zhào)唤怯(qiè)生生锲(qiè)而不舍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中亚细亚独特的地貌,奇伟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憾的。 B.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 C.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D.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狼都是邪恶、凶狠的动物,那些回荡在山谷间的深沉而骄傲的狼的叫声,足以使人毛骨耸然。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白脸的角色。

C.说到台湾,身边友人提及的大多是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我却更愿意从细小处去感受这个岛屿的风 俗与人情。 D.多瑙河滋润了布达佩斯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是这里也成了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我们的乡村,似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之中,可以堪称是一幅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国庆长假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我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 各自的岗位上。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 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 【答案】B 【解析】 甲属于实验法,丁属于控制变量法,乙和丙都体现放大的思想,故B正确。 2.在“车让人”交通安全活动中,交警部门要求汽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当车头离斑马线8 m时司机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已知该车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5 m/s2,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2 s。若驾驶员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时立即紧急刹车,则 A. 汽车能保证车让人 B. 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通过的距离是6.4 m C. 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运动的时间是1.6 s D. 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是1 m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运动,求解此过程汽车运动的距离,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减速到零的时间,然后求出位移,判断是否超过停车线。 【详解】若驾驶员反应时间为t 1=0.2s ,反应时间的位移:x 1=8m/s×0.2s=1.6m ;刹车的距离 22 28 6.4225 v x m a ===?,刹车的时间:281.65v t s s a = == 则车前行最短距离为x=x 1+x 2=1.4m+6.4m=7.8m<8m ,车运动的时间为t=t 1+t 2=1.8s ,故该汽车能保证车让人,故BCD 错误,A 正确;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位移时间 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刹车的末速度可能是0。 3.如图所示为一俯视图。其中甲只能在圆心为O 的圆形路径a 上移动,乙只能在沿半径方向的路径b 上前后移动。路径a 的圆心O 处有一个轻小物体B ,三条橡皮轻绳拴着B ,其中一条的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A 点,其他两条的一端分别在甲、乙手中。现甲开始沿路径a 逆时针缓慢移动,同时乙在路径b 上配合移动,以使B 能位于O 点处。已知甲乙二人都用水平力拉动橡皮绳,且甲在移动中发现只有两个位置处能使B 处于O 点。则与之相应的两次乙的位置中,离圆心O 更近的是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两次一样近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B 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受到三条橡皮对其作用,设这三个力分别为AB F 、a F 、F b ,由于使B 能位于O 点处,所以则有AB F 大小方向不变,F b 的方向不变,a F 大小不变,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可作以力AB F 的首为圆心,以a F 为半径的圆与F b 的延长线相交两点,作图如图,即甲在移动中只有两个位置处能使B 处于O 点,所以与之相应的两次乙的位置中,离圆心O 更近的是第二次,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 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2.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关这些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有细胞膜 B.都有蛋白质 C.都有染色质 D.都有核酸 3.冠状病毒(RNA病毒)能够感染人、鼠等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冠状病毒是一种生物,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B.冠状病毒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营寄生生活 C.该病毒中含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五种碱基 D.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 4.现有一待测样品提取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样液产生紫色反应;用斐林试剂检测,无明显砖红色;用苏丹Ⅲ染液检测,无橘黄色反应。该样品可能是()A.普通豆奶粉 B.纯天然牛奶 C.无糖脱脂奶粉 D.加高果糖浆的果汁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B.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 6.科学家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B.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C.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都属于二糖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等有关 ) 2. 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1具有双层膜,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B.图中2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 C.图中5是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 D.图中4是高尔基体,是加工分泌蛋白质的场所 3. 膜蛋白是生物膜上多种蛋白的统称,与生物膜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B.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可随时开放 C.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D.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选择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4.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排序是() a.作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设计实验 e.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A.abcde B.bacde C.badce D.baedc 5. 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6. 下列有关人体的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能分化为红细胞,不能分化为淋巴细胞 B.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物质运输速率降低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只要体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7.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有丝分裂,②④表示减数分裂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C.图②③表示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现象

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的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一,人们是否处在彼此之间能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中。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 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每天差不多要和同 样的人打交道,相互关注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就为及时做出社会性道德评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熟人社 会中的人都彼此知根知底,这就为对每个人做出全面准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熟人社会中一个评 价结论一旦给出,就会对评价对象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如果社会性道德评价给予一个人的是好名声,他就 会由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善待;反之,他就会由此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孤立。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在 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二,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否大体相同。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 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一个行为者及其作为进行善恶评价,通常都 以他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为评价标准,符合该标准则为道德或善,不符合则为不道德或恶。如 果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就会形成统一的声音或社会舆论;反之,则会出现不同的 声音或社会舆论。显然,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而说法不一的社会舆论要么使 评价对象无所适从。要么使评价对象把评价不当一回事。 其三,社会成员是否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的主体。如果无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那么就 不会有社会性道德评价;只有少数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也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不因与 自己无关而仍愿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做到的事。首先这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更重要的是,倘若需要用明评的方式对评价对象做出否定性评价,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因而必须是有较 强道德感或正义感的人,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主动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的角色。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人们生活在可以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 规范和道德观念趋于一致、人们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主体,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才最强。缺少任何 一个,都会影响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整体效力。相对而言,第三个条件最为重要,因为倘若无人乐于充当评

高一语文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达旗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第1卷(45分) 、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仆(p 口)后继 B 、 言简意赅(g? C 、 百折不挠(n do ) D 、 众口铄(shu c ) 金 蓊(w 缶g )蓊郁郁 惴(zhu i )惴不安 毛骨悚(smg )然 风流倜(zh ou )傥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下列各组中, 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乐不思蜀 夜澜人静 娇正 观摩 B 、 忧心忡忡 装表考究 杞人忧天 眷恋 C 、 光阴荏苒 穿凿附会 怨尤 缄默 D 、 耿介不阿 夸父追日 化为无有 兑付 4、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_____________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 改革开放的壮举顺应民心,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 _________________ 的历史潮流。 ③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 ___________ 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A 、竟然 遏止 朝拜 B 、毅然 遏制 朝拜 C 、毅然 遏止 朝拜 D 、竟然 遏制 瞻仰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 、 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美英飞机的袭 击,真是祸起萧 墙。 B 、 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C 、 朱自清写桃花红得像火,杏花粉得像霞,梨花白得像雪,还写花下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真是绘声绘色。 D 、 阳光明媚,和风轻吹,我们如坐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安土重(ch ng )迁 字斟(zh en )句酌 豁(hu o )然开朗 初见端 饿殍(pi?o ) 倔(ju 6)强 菲(f?i ) 薄 A 、冠冕堂皇 干练 焦躁不安 禁固 B 、逆来顺受 休憩 礼上往来 伎俩 C 、摧山坼地 盎然 穷形尽相 时弊 D 、响誉中外 滞留 陨身不恤 奢侈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弗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的理论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换个角度,却又阐述了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心理具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性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儒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契合了一个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与求虚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论,儒道两家就象征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并存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人生问题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于外”,叫人远离尘嚣,“保性全真,不以物累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然而孔子的学生曾点说过这样的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听到弟子这样说,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志,没有说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漫之语,似有不学无 术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的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或思想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历程。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治国爱民”,“与善仁,言善信”这些话了。老子并非一味地摒弃仁信,而庄子虽然一直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 另外,如果老庄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完全弃尘绝世,那就应该像《论语》中提到的那几位隐士一样,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他们连姓名都不留,更勿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方面,他们与孔孟是一样的。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人类文明与秩序的前进与发展,老庄关怀着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颇为关注,只不过各执一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始终本同末异。儒道互补,彼此依存,两千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也为无数国人指引了一条最好的人生之路。得意时以儒家为准则,坚守道德良知,维护纲常名教,争做忠臣良将;失意时则以道家为归依,淡泊名利,独善其身,洒脱自在,如行云流水。儒道互补已然内化成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它是最理想的,也是最现实的。 (摘编自孟春明《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并存着儒道思想,这种心理的两面性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B.作者认为,儒道互补既是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性使然。 C.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才有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选择,作者也认同这种说法。 D.儒道思想同源异流,本同末异,但是比起道家,儒家更关注人性和社会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提出问题,再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最后点明了儒道互补对于人生的意义。 B.文章从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两面性入手,引出了儒道两家思想对立统一的论题。 C.文章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论据充足,说理严密。 D.第四段用归谬论证法,论证老庄并非完全弃尘绝世,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 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研究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 B .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滑冰的快慢 C .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 D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花样动作 2. 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黑体字表示位移的是( ) A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B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4. 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 x 32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后x 31位移内平均速度为2v ,则物体在位移x 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 v 3 4 B . v 5 4 C v 5 6 D . v 2 3 5.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4t -2t 2 ,x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4 m/s和-2 m/s2 B.4 m/s和4 m/s2 C.-4 m/s和2 m/s2 D.4 m/s和-4 m/s2 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出() A.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 7.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根据图像做出的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2s末改变加速度方向 C.0—4s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D.在t=2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8.假设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其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未落地),则()A.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6m/s B.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4m/s2 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是20m D.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是20m/s 9. 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连接A与天花板之间的细绳沿竖直方向。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A.木块A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B.木块B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2017-2018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1.D ( A用“富于人文精神的写作引领读者,体现自己的领袖价值和引导作用”是对大神级作家的要求;B项文章第二段是说“你可能不得不去迁就读者” C项,很多写手确有“读者是上帝”的意识,并非所有写手都遵守这一准则。) 2. D (D项说“网络文学已成为‘主流文学’”属于无中生有,文中第五段只是说“网络文学已摆脱‘非主流化’标签”。) 3. D(D项,原文第五段,原文是“网络文学还与传统出版‘联姻’,不断开发延伸产品,更好地展现其文学价值。”可见,该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 C 项,“作者对他是持批判、嘲讽态度的”错误(3分) 5.(1)以女孩的“快乐”为线索可以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紧凑。 (2)使女孩这一人物的形象更突出,写出了她由一个贫穷却快乐的人变成了一个嫌弃贫穷而不快乐的人。 (3)女孩的快乐与后来的不快乐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揭示小说主题:快乐是心灵的纯真。(5分) 6.(1)快乐源于心灵的纯真,而非金钱的追求。我们应该坚守本真,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不嫌贫爱富,保持简单而纯真的快乐。 (2)帮助别人要讲究方法,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在别人身上,否则会好心办坏事。(悟出道理3分,联系现实3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 B (B项,材料二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能仅靠调整考试科目”。) (3分) 8. C D(C项,“无法实现”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文理融合、3+3选择的改革价值就难以实现”。D项,曲解文意,前提是“对于多数需要学习物理学科的专业来说”。)(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9.(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大资金投入,组建物理学科实验室,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体验。 (3)开展校园讲座、组建社团、开设校本课程等一系列活动来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学生在科学技术专业上的潜能。(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 A(A项,“也”后面断开;“轼”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3分) 11. B(B项“除”在古代也是表示授官。)(3分) 12. D (D项,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并没有罢免他。)(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