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立意方法浅析

合集下载

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作文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关键步骤,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以下是9种方法,可帮助你在作文中展现高段位的审题立意。

1. 细读题目在开始写作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

注意关键词、限制条件和论证方向。

这将帮助你明确文章的主旨和立意。

2. 辨析题目审题时,要善于辨析题目的各个要素。

分析题干中的关系词、干扰词和修饰词,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无误。

这能避免偏题和偏离主题。

3. 拆解题目将题目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拆解可以帮助你深入思考和把握题意。

将题目分解成不同部分,分析每个部分的含义和关系,从而找到立意的切入点。

4. 分类立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内容,将立意进行分类。

从不同角度或维度进行立意,展示多样化的思考和观点。

这有助于提高作文的层次和独特性。

5. 运用联想审题立意时,可以运用联想的方式扩展思路。

将题目与其他相关的知识、事件或情境联系起来,以丰富作文的内容和观点。

6. 对比比较通过对比和比较,找到题目中的对立面或相互关系,从而确定立意的角度。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展示你的观点和分析能力。

7. 举例说明以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说明立意,可以更好地阐释你的观点和论证。

选择与题目相关的例子,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8. 引用权威在作文中,引用权威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提升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引用合适的来源和专家意见,使你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9. 总结亮点在作文的结尾,总结你的观点和立意亮点。

再次强调文章的主旨和要点,让读者对你的立意有更深的印象。

以上是高段位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祝你写作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七种技巧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七种技巧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七种技巧技巧1:关键词句入手法。

对题目中关键词句的寓意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所命之题就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关键。

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重要的词语、开头句、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题目1: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

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技巧】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到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就是“守护”,表现了白貂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操守,联系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为外物所动的品行,那么立意时,就可以从“坚守”这方面分析。

题目2:比尔教授应邀来中国演讲,在发现最前排无人入座的原因是怕被提问时,微笑地鼓励大家坐第一排,他说:“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创造机会才能被人赏识。

”请理解领悟材料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技巧】“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便是该材料的关键句,这一关键句就是告诉人们要给自己以自信,敢于亮出自己,从而获得被人赏识的机会,并取得成功。

抓住这些语句就很容易立意了。

题目3: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审题技巧】读诗的前三行我们了解到,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受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基础。

而下面的两句“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则是关键,因为读了这两句,我们就会深深领悟到,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战胜了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

高考作文立意分析(4篇)

高考作文立意分析(4篇)

高考作文立意分析(4篇)随着高考进入倒计时,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作文书写力量,应当多加分析作文的立意。

作文的事项有很多,那么,你确定会写吗。

以下是我整理的高考作文立意分析(4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第1篇: 高考作文立意分析晨,多么奇妙的一个字眼!先是那晨曦。

微微泛出鱼肚白的空中,慢慢透出些红火,淡淡的鹅黄之后,接着便有了点粉红色的光泽,有浓有淡,随着那云层的厚薄变化,反射着不同的光线。

不一会儿,或粉、或桔、或黄或白,间隙中也有些淡蓝,如此绚烂,如此多彩,如此迷人。

再等一会儿,那朝阳最终清醒了,伸个懒腰,从被子里透出一撮发丝,便给远山镶上一道金边。

接着,朝阳一点一点挪了出来,透出火红的额头与两只眼,注视着整个大地。

金光照亮了半边天,那草叶,那花瓣,总有几个光点,似是天使撒下的一粒粒明珠,在空中缓缓飘浮着,播撒着盼望。

这便是晨的另一大主角,甘露。

这是观音大士净瓶中的神露吧!太阳仍在连续上升。

此时已几乎不见红光,只有刺眼的金黄映亮天空,以及远处未尽的一丝黑夜之气,一点点残余的湖蓝,在太阳的千万支金箭中慢慢隐去了,等待着下一个黑夜,回来俯瞰安静的大地。

朝阳已从远山头上透出了大半个脸,仍照射着露水。

嫩绿色的树叶、草尖也被蒙上了一层亮色,仿佛镀了金一般,漂亮动人。

朝阳最终又伸了个懒腰,从地平线上跳了出来。

晨风,带着一点点凉快,迎面扑来。

我被这风一吹,便猛地醒了过来,活力充足。

如果天朗气清,举目四望,劳碌的一天又开头了,便有一种全身心投入,再制造的美妙冲动;如果有一点晨露,另有一番风味——就像仙境中腾云驾雾一般,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幽静与神奇。

露慢慢地升腾了,它们飞向了太阳的国度,又回到了天使的怀抱之中,鼓舞着我们:快啊,抓紧从现在开头努力,像我们一样奔向自己的天堂吧! 太阳也脱离了山的怀抱,抖擞精神,把自己的热献给我们,驱散黑暗,让每个人看清眼前的路。

晨,多么奇妙的字眼啊!它代表着青春与活力,它高唱着赞歌迎接每一个日子。

高考作文立意详细讲解

高考作文立意详细讲解

高考作文立意详细讲解立意,就是给文章确定写作主旨,通俗地讲,就是平常我们所考虑的“写什么”的问题。

对于议论文来讲即是中心论点。

1、实题虚写用具体的物象作话题,在立意的时候,可以化具体为抽象,这个方法叫做实题虚写。

举例:以“窗”为话题立意。

“窗”是一个特别的对象。

一类是把“窗”看成具体的物象,从实来立意;一类是把“窗”看成抽象的事物,从虚来立意。

(比如心灵之窗、文化之窗、社会之窗、国家之窗……)比较一下,那一类立意更符合我们“出新”的要求呢?立意:通过“窗”可以沟通心灵,交流文化,促进合作。

2、虚题实写用抽象的概念作话题,我们在立意的时候,可以用虚题实写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

这是立意的第二个方法——虚题实写举例:“脸”是大家所熟悉的字眼,其内涵是丰富的。

平时我们常会想起与“脸”相关的问题。

请以“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化实为虚:可以写生活中的“脸”,社会的“脸”“脸”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面子”(自尊心),所以可以写人的“顾全面子”的性格。

可以写“天有不测风云”,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种变脸的前因后果,探讨社会的变迁,给人以启示。

在日本等四国谋求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时,世界各国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脸色”,阐明国家的利益是永恒的利益;大自然的变脸和环境的关系;3、化大为小,择其一点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话题中演绎成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在叙事写景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举例:“幸福”是一个大而空的概念,如果就此写开,文章一定会空而无物、苍白无力;而把它“化小”,则会使材料容易把握,立意明确。

①限制法即在话题词语加上必要的修饰或限制成分,使话题变小。

如“不可思议的幸福”、“老张的幸福”、“妈妈幸福的一天”、“一个贫农心中的幸福”等,就已经比“幸福”小多了,也容易写出好文章。

(适合写记叙性文章)②置疑法即用设疑的方式把话题变小,同时引起对话题内容的思考。

浅谈高考作文的立意

浅谈高考作文的立意

浅谈高考作文的立意高考作文是高中学子们面临的重要考试之一,作为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卷面,其评分标准和技巧备受重视。

而在高考作文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立意。

立意作文是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是高考作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高考作文的立意的定义以及重要性,如何选择立意以及如何论证立意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高考作文的立意。

立意,顾名思义,即是写作时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立意是作者对于文题的理解和思考的结果,它决定了整篇作文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立意是作文区别于其他文体表达方式的一种独特性,它是作者对于所选文题的深度思考和独到见解的展现。

作文的立意在高考中非常重要。

首先,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内容是否丰富、观点是否独到。

高考作文要求思想深刻、观点独特,只有在立意上有深度,才能引出富有内涵的内容,展现出作者的独到思考。

其次,立意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良好的立意可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使文章有条不紊地展开。

最后,立意也被认为是文笔的基础。

一个好的立意能够激发作者的表达热情和创作灵感,使文章更具亮点和独特之处。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立意呢?首先,我们需要充分理解文题。

在选择立意之前,要对文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和理解,明确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和思考方向。

其次,我们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思考角度。

一个好的立意应该是我们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够深入思考和展开观点。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立意。

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角度来解读,通过选择不同的立意,可以使作文更具多样性和立体感。

最后,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些优秀作文的立意,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除了选择好立意,如何论证立意也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立意需要有充分的论证才能令人信服。

首先,在论证时应该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立意即观点,观点需要用理性的论据和论证来支撑,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其次,在论证时要结合实例和事实来加强论证。

通过引用事例或数据,可以使立意更加具体化和有力。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审题1.记叙性材料作文记叙性材料一般是指故事、生活中的大事或寓言。

命题形式一般是:故事材料+故事提示语(或评论语)+作文要求。

2.引语式材料作文引语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闻调查、诗歌等,这些材料主题或显或隐,要认真辨别。

3.漫画式材料作文二、立意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一是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奇,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觉。

三是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需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需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方法技巧1.领悟主旨法理解新材料文段的主旨,并由此处深挖立意。

2.把握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或现象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假如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缘由,往往能找到的立意。

4.逐句切入法有些材料,结构层次明显,每一句都有详细的含意。

逐句分析各句的含意,然后综合,可找到合适的立意。

5.求同存异法假如供应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全都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假如供应的材料之间内涵不全都,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查找交叉、重合的点。

高考作文写作时间多久合适1、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行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文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3、网上阅卷,做文书写以清楚、干净为原则。

字不宜过小或大而潦草,或用力过轻;如有写错处,字少可用橡皮擦,字数多最好用直尺比在上面划一横线,不允许用其它方式夸大暴露问题。

高中作文写作中的观点立意要点

高中作文写作中的观点立意要点

高中作文写作中的观点立意要点
一、高中作文中的观点立意要点
在高中作文写作中,观点立意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观点能
够为文章增色不少,让读者眼前一亮。

那么,在写作过程中,我们
应该如何确定观点立意的要点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确定观点之前,我们需
要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确定观点的立意。

比如,如果文章的主题是“环境保护”,那么我们可以从“环境污染严重”、“人类应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确定一个积极的观点。

其次,我们要注重观点的独特性。

在写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
与他人观点雷同,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可以通过插入一些新的观
点和信息,或者换一种独特的语气和风格来使文章更具个性化。

最后,我们要注重观点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好的观点不仅要有
深度,还要有广度。

可以通过插入一些与内容相关的句子,或者更
换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使观点更加丰富,更具说服力。

总的来说,在高中作文写作中,观点立意要点至关重要。

只有
确定了一个合适的观点,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给读者留下深
刻的印象。

希望以上几点能够帮助到大家,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1. 仔细阅读题目作文题目是整篇作文的基石,必须仔细阅读并理解其含义。

注意关键词、主题和要求,确保理解清楚题目所要求的立意方向。

2. 分析题目类型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需要有不同的立意方法。

常见的作文类型有叙事、议论、说明等。

了解题目所属的类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立意方法。

3. 审视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通常是指导立意的重要线索。

仔细审视关键词,并思考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以确定作文立意的方向。

4. 挖掘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作文立意的宝贵资源。

回想过去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寻找与题目相关的经验,可以为作文立意提供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观点。

5. 进行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可以帮助拓展立意的范围。

将题目作为中心节点,根据题目的不同方面构建相关的分支节点,逐步展开立意的内容。

6. 进行相关资料调研对于需要专业知识支持的题目,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拓展立意的范围。

调研与题目相关的理论、实践和案例,可以为作文提供充实的内容和具体的论证。

7. 运用类比和象征手法类比和象征手法可以帮助扩大立意的视角,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将题目中的概念与其他领域的类似概念进行比较,或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达立意,可以使作文更具深度和表现力。

8. 培养批判思维批判思维可以帮助深入分析问题并寻找更深层次的立意。

对题目提出的观点、假设或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挑战现有观点并提出新的见解。

9. 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是丰富的立意资源。

关注当前社会热点、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将其与作文题目进行关联,可以使作文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以上是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审题并找到适合作文的立意方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你的思想积淀迸发出撼人心魄的力量
——个性化作文立意四法
□安徽鲍亚民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

人云亦云,一没有价值,二没有新意。

立意创新,要求考生先要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

立意创新,还要求考生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从新鲜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生活中新的矛盾,抓住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闪光点,运用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方式,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办法。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在作文的立意上,我们只有尽量求异、求新,才能获得与众不同的高分。

立意创新,还要求考生必须做到正确审题,快速、准确地捕捉题目中的信息。

小而巧的切入口,便于产生新的立意,也便于出彩。

下面举例说说个性化作文立意四法。

一、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是指写作时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

发散思维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

“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

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

“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

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

如2007年高考北京一考生《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一文,从诗句的品读中展开联想,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

文章抓住“用真心去感悟自然”来进行阐述,先说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分永恒不朽的感动;又说静心读诗,我们同大自然灵与肉的亲密接触就能在不经意间实现;再说陶渊明和梭罗如果不是听从了上天的旨意,将自己的心脏贴近自然,是不能以其感悟自然的卓越作品彪炳千秋的。

文章采用发散思维法,将感悟自然上升到一种态度、一种追求来充分论证,立意深远。

二、多角立体法
作文如何选择角度,对于其成败,常常是至关重要的。

巧妙转换立意角度,会令人眼前一亮。

转换立意角度、进行立体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将其中一两种运用熟练,便能在考场上出奇制胜。

常用立意法有顺向立意、逆向立意和辩证立意三法。

顺向立意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

逆向立意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

辩证立意法,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

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

视角的广阔,会使作文闪现出夺人眼目的亮色。

如2007年高考湖南一考生《诗意地生活》一文,在议论时,作者先采用反向立意,以三个排比句的形式提出假设,再作出回答。

接着采用顺向立意,用“手捧辞书”“水湿衣襟”“博客传情”这三种生活来阐述“诗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一观点。

而在阐述“手捧辞书”“水湿衣襟”“博客传情”这三种生活时,文章采用的是辩证立意,“手捧辞书”,躁动中收获温馨与宁静,“水湿衣襟”得到了尽情狂欢,“博客传情”排忧解难。

文章在立意上正是通过多角立体法,将自己对“诗意地生活”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大题小做法
大题小做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
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大题小做,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

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

在这里,这些“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

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

联想上的化大为小,指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

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

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小”为角度写其“大”。

如2007年高考浙江一考生《回忆,遗忘》一文,作者将“行走在消逝中”这一话题来了一个大题小做。

全文紧紧围绕着“回忆,遗忘”运转,选取“原野奔跑”“公园谈心”“冬天玩耍”这些具体的往事,抒发对过去生活的无限怀念,显示出考生对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四、避实就虚法
所谓“实”,指提供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和情理。

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描写。

“虚”指抽象地写。

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避实就虚。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养成多质疑、多思考的习惯,写起文章来就会让你的思想在你的笔下纵横驰骋,定会迸发出撼人心魄的力量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