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水稻田土壤的微生物学

合集下载

土壤里的微生物ppt课件

土壤里的微生物ppt课件

青 霉 的 形 态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青霉的种类很多,从有些青霉 中可以提取青霉素。
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 对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具有显 著效果。
阅读P111资料“青霉素和弗莱明”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阅读课本P102,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里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种类? 3、微生物的作用有哪些?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真 菌等。
它们能够分解植物的枯枝烂叶、动物的遗 骸等,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用于酿酒、制作食品等。如用乳酸杆菌制作酸 奶、泡菜等,用酵母菌酿酒、蒸馒头等。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用于制药。已发现的抗生素中约85%来自放线菌。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玉米的黑粉 病等是由霉菌引起的。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在食品加工、制药、农业病虫害防治以 及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微生物有着重 要的作用。
腐生 指动植物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为生,如蛆。

水稻生长与生产中的微生物学研究

水稻生长与生产中的微生物学研究

水稻生长与生产中的微生物学研究第一章:介绍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

其中,微生物学的研究在促进水稻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分布、种类、数量、结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微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稻生长与生产中微生物学研究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水稻微生物组水稻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组包括土壤微生物组和水生微生物组。

2.1.土壤微生物组土壤微生物组对于水稻栽培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细菌和真菌在土壤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添加合适的有益微生物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水稻生长是常用的方法,比如在种植水稻时,可以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生物制剂等。

2.2.水生微生物组水生微生物组是指生长在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

在水稻田中,水生微生物包括浮游生物、隐藻、有益浮游生物以及致病微生物等。

种植水稻过程中,水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都有着重要影响。

有些有益的微生物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而有些致病微生物则会导致水稻的减产和死亡。

第三章:水稻微生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水稻微生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3.1. 土壤肥力的改善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使得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土壤中的一些细菌还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中,为水稻提供养分。

同时,一些有益微生物比如一些过氧化氢酶的产生,有助于抑制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保护水稻的健康。

3.2. 促进养分吸收水稻生长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

比如一些根瘤菌能够为水稻根系中提供固氮产物,同时还能积累大量的磷和钾等重要营养元素。

3.3. 防治病虫害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而有些微生物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比如一些腐生真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避免土壤酸化,抑制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病原体的生长。

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防治植物病害
某些放线菌具有抗菌活性,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防治植物病害 。
植物病害的传播
某些放线菌能够传播植物病害,如疫病、枯萎病等。
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
01
02Leabharlann 0304土壤采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选择适宜的采集地点和时间。
分离培养基
制备适宜的培养基,添加必要 的营养成分和生长因子。
首先,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对土壤微生物 造成过度伤害。同时,采用轮作、间作等种植方式, 增加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衍。
01
03
最后,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土壤微生物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和改善土
壤微生物群落的工作。
04
其次,加强土壤管理,如深耕细作、合理灌溉等,可 以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 长和活动。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重要性
分解有机物
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将动植物残 体和排泄物等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 出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
土壤微生物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和维生素 等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转化养分
维持生态平衡
土壤微生物能将一些无机物转化为植物可 吸收的养分,如将氨气转化为硝酸盐。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能调节土壤理化性质,维持土壤生 态平衡。
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将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 。此外,土壤微生物还可以产生多种生长激素和抗生素,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 虫害。
土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一些土 壤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净化土壤和水体;另一 些土壤微生物则可以转化有毒物质,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 危害。

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生物《土壤里的微生物》课件苏科版七年级下
第二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第一课时)
整理ppt
1
学习目标 1.概述土壤里主要微生物的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 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结构的异同 点。
整理ppt
2
1.什么是微生物?土壤中主要有哪些微生物?
在土壤里生活着许多用肉眼看不 见或看不清的小生物,我们通常把这些 小生物叫做微生物。
B、进行分裂生殖
C、细胞体积小
D、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整理ppt
30
当堂训练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细菌具有细胞壁
B、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有的细菌具有鞭毛
D、有的细菌具有荚膜
整理ppt
31
当堂训练
7.细菌的营养方式是(A )
A、绝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
成的有机物
B、只能利用现成的无机物
C、真核细胞 D、原核细胞
整理ppt
27
当堂训练
3.下列( B )细胞较小。
A、洋葱表皮
B、细菌
C、人的表皮
D、植物根冠 整理ppt
28
当堂训练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C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整理ppt
29
当堂训练
5.下列(A )不属于细菌
A、分布不广
100×28 = 25600
整理ppt
19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 启示?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经常洗手、 洗澡、换洗衣服,减少自身携带的细菌数 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整理ppt
20
日常小知识:
❖ 你在超市或食品店选购食品的时候首 先会注意什么呢?

土壤(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碱化度分级:
ESP 5%~10% 10%~15%
>15%
轻度碱化土 中度碱化土 强碱化土
盐土——土壤表层可溶性盐(以NaCl、Na2SO4等 中性盐为主)超过一定含量(6~20g/kg)。
我国碱土定义:碱化层碱化度>30%, 表层含盐量<5g/kg,pH>9.0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生物因素 Na、K 、Ca、Mg等盐基的生物积累。 一些植物适应在较干旱条件下生长,而且有
富集碱性物质的作用:海蓬子含Na2CO3 3.75%, 碱蒿含2.76%。盐蒿含2.14%。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母质 碱性物质的基本来源。基性岩、超基性岩富含
碱性物质。含盐基物质多,形成的土壤为碱性。 (4)施肥和灌溉
碱性土还原pH下降,主要由于在嫌气条件 下有机酸和CO2的积累过程及其综合作用。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三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一、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土壤中同一物质可区分为氧化态(剂)和还原态 (剂),构成相应的氧化还原体系 。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土壤空气中O2是主要氧化剂 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氧体系控制氧化还原反应,使 多种物质呈氧化态,如NO3-、Fe3+、Mn4+、SO42-等。 2.土壤有机质特别是新鲜有机物是主要还原剂,在 土壤缺O2条件下,将氧化物转化为还原态。 3.土壤中氧化还原体系可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
6.土壤氧化还原状况随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灌水、 排水而变化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氧化还原指标
1. 强度指标 (1)氧化还原电位(Eh)

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

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

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土壤则是水稻生长不可缺少的基础。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维护水稻生长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微生物多样性与数量的变化也与水稻生产效率、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深入研究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一、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存在巨大差异,也会受到水稻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类型、土壤pH值等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快速、高效的研究已经成为主流方法。

研究人员通常会通过采集不同类型、含量的土壤样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基因测序,进而获得水稻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信息。

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水稻生长和产量密切相关。

例如,土壤细菌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水平不仅会影响水稻的根际菌群落组成,还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水稻长势旺盛,增加其产量。

此外,水稻地下真菌的多样性水平也会影响农田质量、土壤健康和产量。

例如,研究发现深耕田中真菌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直接相关,应用深耕技术有助于提高真菌多样性水平,减少真菌病害发生和土壤的膨胀性。

三、水稻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水稻土壤微生物的优良生态功能是维护土壤健康、促进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讲,水稻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氮素循环微生物可以帮助水稻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氮素,维持土壤中氮素的平衡。

同时,水稻地下微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以及土壤中氮素的有效性。

2.有机物分解水稻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和转化残留的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土壤中的微观生态系统的平衡。

3.控制病原体水稻地下微生物还具有控制土壤病原体的功能,例如有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一些土传性病原体。

土壤微生物学(生物学学科)

土壤微生物学(生物学学科)

简介
酸雨对土壤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土壤微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类群、以及土壤微生物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土壤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发育状况以及各类群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土壤中各种物 质的转化;植物根系对微生物发育和活动的影响、微生物活动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利弊;土壤微生物和其他生物 分泌的各种外酶和这些生物死亡自溶后释放的内酶,对土壤中各种物质转化的活性以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土壤 微生物对污物、污水的净化,对有机农药残毒的降解以及土壤保健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在厌气性分解有机物质中 产生沼气的过程等。
主要区别
土壤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土 壤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土壤肥力、植物生长等的关系(见土壤微生物区系)。
因此,它又是土壤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生物化学、农业化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病理学等学科相互渗 透。
土壤生物学是研究土壤中各类生物的生命现象、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和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土壤 学和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前景
一、微生物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中的作用
人所共知,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多种危机,诸如粮食危机、能源匮乏、资源紧缺、生态恶化和人口爆炸等。人 类进入21世纪后,将遇到从利用有限的矿物资源时代过渡到利用无限的生物资源时代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由 于微生物细胞不仅是一个比面值(specificsurface)大、生化转化能力强、能进行快速自我复制的生命系统, 而且它们还具有物种、遗传、代谢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使得它们能够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中发挥其不可 替代的独特作用。现分述如下。
(一)微生物与粮食
粮食生产是全人类生存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改进作物特性(如构建固氮植物)、促 进粮食增产、防治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止粮食霉腐变质以及把多余粮食转化为糖、单细胞蛋白、各种饮料和调 味品等方面,都可大显身手。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各国重视培育和生产的农作物。

其发展离不开土壤生态系统的支持,而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基础,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一、土壤微生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 益生菌益生菌是对植物、动物或人类有益的菌类,对水稻生长发育有积极的影响。

比如根瘤菌能为水稻提供固氮作用,大肠杆菌可以释放出细菌素,增加植物的抗性。

很多的益生菌有着明显的促生长、促产生和促进植物免疫能力,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其他微生物水稻根际土壤中还有其他种微生物如放线菌、真菌、隐花植物等。

这些微生物都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有机质分解、矿物质转化、植物营养代谢等,能够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

例如,放线菌能够供应溶解磷酸盐等元素,有助于提高水稻磷的利用率,真菌还可产生生长物质如生长素、吲唑等,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二、微生物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水稻吸收养分一般是通过根系进行的,而根际土壤微生物可以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从而影响水稻的养分吸收。

1. 磷素吸收大多数微生物对于磷的利用效率要高于水稻,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磷来源主要来自于有机磷酸盐。

微生物对于有机磷酸盐的分解和矿化可以使磷素变得更容易吸收,从而提高水稻的磷利用率。

此外,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竞争吸收磷素的方式,间接影响水稻对磷素的吸收。

2. 氮素吸收水稻吸收氮素是必要的,微生物能够对固氮菌和腐生菌进行助长作用。

好氧细菌对于有机氮的分解和转化也有积极的影响。

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氨基酸、氨等营养物质,还通过无机盐需要的相反反应来解放出氮素,这也提高了水稻氮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其他养分。

3. 其他养分吸收除了磷素和氮素的吸收之外,微生物还可以影响水稻的其他营养物质吸收,例如钾、铁、锰等元素。

微生物参与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矿物质转化过程,释放出大量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可以提高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所引起 的物质转化的特点
1.微生物好气性呼吸所引起的物质转化
在好气性微生物的氧化作用中,分子氧是最终的电子受体; 当有分子态氧时,有机质主要氧化为CO2。 泡水以后,好气性异养微生物旺盛地分解有机物质时,微 生物的需氧量可能超过水层所扩散到土壤中的氧量。 当大部分易于分解的有机物质被分解后,表面土层(不到 l厘米)中的氧量超过了土壤细菌的需要,这就是氧化层。 氧化层中异养细菌所得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通过扩散作用来 自还原层的厌气带。

水稻田微生物的复杂性及丰富性
从前面表中已看到,水田中各类细菌的数量一般都比旱地多, 特别是兼厌气性细菌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水田微生物是非 常丰富的,而且它们的组成也是很复杂的。 水稻田的硝化微生物 水稻田的硝化微生物是属于兼厌气型类群。 在蓄水条件下,由于反硝化作用的强烈进行,造成氮 素的损失 。
因为有机酸抑制水稻的生长。

有机酸的形成是泡水条件下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 行发酵作用的结果,这是土壤生物活性的一个方 面, 了解有机酸形成的规律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 响对于农业生产是很重要的。

许多研究工作证明,排水不良的稻田中有大量脂
肪酸累积,它们不仅抑制水稻根的发育和生长且 易发生根腐病。

一般认为挥发性有机酸,尤其是丁酸,是使水稻 生长不良的原因。
第九章 水稻田土壤的微生物学

泡水条件下的水稻田土壤是微生物的一种特异生态环境, 在某些方面,它的生物活性比旱地表现得更为旺盛,各种 生物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非常复杂而频繁。 泡水以后土壤的物理化学条件起了变化,土壤微生物群社 的特征也随之而变化。 好气性微生物减少,兼厌气性和厌气性微生物发展,土壤 中氧化还原电位(Eh)同时降低,pH也有一定的改变。 这些变化反映在土壤剖面特征上,并使水稻土耕作层分为
水稻田的固氮微生物
水稻田土壤中固氮微生物非常丰富,除了存在许多固氮蓝
细菌 (即蓝藻)外,还有其它光合固氮细菌和有机营养型的 固氮细菌。
即使是在泡水条件下,好气性固氮菌还是相当多。
国内外研究工作都证明水稻田具有旺盛的生物固氮作用,
固氮微生物数量多,而且具备着各种固氮体系。除自生的 固氮细菌和蓝细菌外,还有蓝藻和红萍共生固氮体系,在 水旱轮作中,根瘤和豆科作物共生固氮体系也占有重要的 地位。
甲烷本身对水稻没有毒害。 但是这时土壤处于高度还原状态,对水稻生长不利。

3.水稻田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及绿肥的 分解

发酵作用是以有机物质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
氧化还原过,它在泡水土壤中是厌气性细菌分解 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细菌发酵的主要终产物是乙醇、中酸、乙酸、乳 酸、丙酸、丁酸、分子氢和二氧化碳。

水稻和水生植物组织内具有细胞间隙,可以由叶
面输送氧气到根系,水稻根系中的空间占整个根
组织的5~30%,而大麦根的空间不到1%。

由于氧气扩散到根面,在泡水条件下,水稻的根
土界面处形成一个氧化带,所以水稻根际是好气 性和兼厌气性细菌活动的重要部位。

在土壤氧化层和根土界面处,由于具备O2和CO2,所以自 养微生物能够在这里生长繁殖。 在表层施硫酸铵后,铵就会由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盐,硝 酸盐容易转移到下面还原层,成为反硝化作用的基质而引 起氮素损失。
因此在水稻田里最好不用含硫酸根的肥料。


硫化氢积累过多时,对水稻生长不利,特别是缺少铁时, 游离的硫化氢直接伤害水稻的根系。
在有的情况下,可以施入含铁物质来防止或解除硫化氢的 毒害作用,因为这可以使水田还原化过程停留在铁的还原 阶段,阻止硫化氢的发生。


硫酸还原菌是专厌气性细菌,它们利用有机酸(乳酸、丁 酸和乙酸等)比葡萄糖等糖类还好,而在水田的还原化过 程中开始产生有机酸正是从前期进入后期这个时候。

日本研究者测定到水稻土中约有13种有机酸,其累 积量大小的顺序是乙酸>丁酸>甲酸>延胡索酸、 丙酸、戊酸、琥珀酸和乳酸。

有机酸对水稻抑制作用的大小是,丁酸>丙酸>乙
酸>甲酸>草酸。

一羧酸对水稻发育的抑制作用大于二羧酸和三梭酸
或含氧酸。

也有报告说明在较低土壤温度下,有机酸量大于较
高土温下的量,这可能是由于在低温下有机酸的分
的矿化,这种作用也称为“起爆效应”。
第三节 水稻田烤田措施对土壤微生 物的影响及其增产意义

烤田(或称落水晒田)是水稻田水浆管理中的一项
重要措施,它包括落水晒田和复水两个步骤。

烤田的作用在于提高土壤中的合氧量和氧化还原 电位,清除有毒物质(如H2S,有机酸等)。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状况决定是否需要烤田, 再根据土壤性质决定烤田轻重和复水时间。

水稻土继续还原就有氢气产生,这是由细菌的氢化酶所催 化的。
氢化酶既可以产生H2,也可以利用H2去还原其它物质,

如形成硫化氢和甲烷。

氢化酶广泛地存在于专厌气性细菌中,在兼厌气性细菌和 个别好气性细菌中也发现存在。

水稻田中沼气的发生是还原作用进行到最强阶段的表现, 这时Eh值降到最低,由于还有硫化氢的累积,土壤发出 腐臭气味。
高井等将水稻田土壤的还原层形成过程分为两个主要 时期,以铁的还原作为标志,在铁还原以前称为前期, 铁完全还原后称为后期。 在前期,氧气消耗很快,大量释放CO2,细菌数量达 到高峰。同时硝酸盐消失,锰和铁离子被还原,土壤Eh 值迅速下降。 在第二阶段中,形成有机酸、CH4、H2和H2S,厌气

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发酵(或称腐败作用)除了上述 产物外,还产生氨、吲哚、粪臭素(甲基吲哚)和
硫醇。
水稻土中,绿肥等大量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在泡
水条件下,由发酵作用产生大量有机酸,是水稻 田土壤物质转化过程的重要特点,对水稻生长有 一定的影响。
(1)水稻田土壤中有机酸的形成

对稻田土壤的有机酸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是
性细菌的数量增长。
在这两个时期中,从O2的消失到CH4的形成可以分为 7个阶段。
稻田泡水以后l天或几天内O2就消失了,还原过程开始时Eh值 为0.6伏左右,到了最后沼气生成阶段就下降到负0.19伏左右。 在前期Eh都是正值,到了后期硫酸盐还原阶段后,降到了负 值。这时专性厌气菌活跃起来,梭菌属在Eh未降到-0.1~-0.2伏时, 不能生长繁殖。 这样,泡水以后,首先由于O2量供应的变化,引起了微生物 种类和代谢类型的改变,表现出水稻田土壤生物活性的特点。

随着铁离子的全部还原,水田还原过程进 入了后期,这时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到0以下, 厌气性细菌活跃起来。

硫酸还原细菌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硫 化氢和铁结合生成黑色的硫化铁。 因此如果土层内部变黑,证明硫酸盐还原 作用的进行。


土壤中的硫化氢虽然也能从含硫有机质产生,但水稻田中 的硫化氢大部分是从硫酸盐来的。



随着氧化还原电位继续下降,高铁被还原为低铁。
过多的低铁进入水稻植株内,有毒害作用,这时
叶身出现赤色斑点,成赤枯的症状。但是如果水
稻的根是健全的,铁在根周围被氧化而沉淀(呈现 黄褐色)。

不过还原作用继续进行到下一阶段,形成的硫化 氢和有机酸与根系接触时,根对铁的排除机能就
受到损坏,低铁离子就会进入水稻植株内。

微生物类群的特点和优势种类
稻田泡水以后,由于氧化还原电位等条件的变化,使土壤中 微生物类群的特点与旱地土壤很不相同。


从三类厌气性细菌来 看,水田中都比旱地 里多,这反映了水田 的氧化还原状况。 表中数据是秋季落干 后的调查结果,尽管 由于落干使厌气性细 菌受到抑制,但厌气 性细菌仍占优势,如 果在泡水情况下调查, 则厌气性细菌数量可 能会更多。

春季豆科绿肥翻入水田后,纤维素分解作用进行
得很快,很旺盛,主要的纤维分解微生物是厌气 性梭菌。

在这个时期,多种兼厌气性芽孢杆菌大量发展, 成为占优势的微生物种类,它们有些是很强的氨 化细菌和矿化卵磷脂的细菌。

从豆科绿肥和其它绿肥翻耕后土壤中氮、磷元素 的矿化量推算,不仅本身的氮、磷元素被矿化, 而且还推动了土壤中原有的比较稳定的有机物质

一般经验是,在肥力水平较高,有机质肥料用量
较多的田块最需要烤田,以防治水稻热烧和烂根,
或控制水稻的营养状况,以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

在比较贫瘠的水稻田中,烤田则有提高土壤中可
给性养料水平的作用。
烤田对调节微生物数量的作用
水稻田在蓄水条件下,虽然微生物的数量很高, 但有些微生物种类还是会受到水层的抑制。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研究工作证明,水旱两 作的水稻田,每克土壤的细菌总数,在种水稻时 期(主要是蓄水情况)要比种旱作时期少。
解较慢。

在泡水条件下,有机质的厌气性分解产生有机酸,
主要是梭菌的代谢产物。

这些梭菌大多数是分解蛋白质的,它们在含蛋白 胨的培养基上生长时,除产生乙酸和丁酸外,还 产生异丁酸和异戊酸。
(2)春季绿肥的分解和转化

在以水稻为主的田地中,冬季适当种植豆科绿肥
(紫云英、苕子等),是我国广泛实行着的一种耕 作制,对于培肥土壤,改善水稻营养状况有很重 要的意义。
烤田能够增加微生物的总量,尤其能够促进好气
性微生物的发展。
烤田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的增加,以及好气性细菌数量 的增加对于土壤中可给性氮素和磷素养科条件的改善 是有利的。
华中农学院的研究结果指出,水稻田中一些细菌种类, 如Bacillus cereus和Bac. mycoides等,既是水稻田土 壤中数量占优势的种类,又是分解有机氮和有机磷物 质的主要种类比无氧条件下旺盛很多。

绿肥翻耕后产生肥效,在泡水条件下主要是微生 物发酵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