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说服的艺术(周玄毅)

合集下载

反驳的八个层次 周玄毅

反驳的八个层次 周玄毅

反駁的八個層次周玄毅美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是個IT 天才,也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不過他最為人熟知的貢獻,是整理出一套「反駁的層次」(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把網絡上常見的反對意見歸納為金字塔式的七層。

最等而下之的是謾罵(name-calling),比如中國網民最熟悉的「腦殘」、「樓主該吃藥了」之類。

稍有檔次的論戰,都不會出現這類言辭。

像李敖這樣狂得沒邊的人,也必須要澄清說,別人是罵蔣介石是混蛋,而他則是「證明」蔣介石是混蛋,所以並不是在謾罵。

可見,「謾罵= 不講理」這個公式,是誰也不敢否認的。

階層一《謾罵》甲:暴力電玩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導致偏差行為的產生,我建議政府應該多管管。

乙:靠,腦殘一個!丙:呵呵,笑而不語(是的,貶諷也是一種謾罵)。

其次是人身攻擊,也就是對人不對事,有個拉丁文專名叫ad hominem,可見其源遠流長。

最常見的是亂貼標籤,「五毛」、「公知」的帽子滿天飛。

再高級點,則是指出由於存在利益相關,所以說話者的觀點不足為信。

比如專家往往跟相關領域有利利益瓜葛,所以專家的話都不能信;醫生開藥是能拿回扣的,所以醫生開的藥不能吃。

這種辯風又被稱為「污泉」,直譯為「在井里投毒」(poison the well),確實是非常形象——直接污染這口井,當然最為省事;我才懶得反駁你的觀點呢,直接把你這個人搞臭不就行了?補充一點:在邏輯中,所謂「人身攻擊的謬誤」,與一般所理解的人格侮辱不同——人身攻擊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罵人,而在於有沒有「藉由評論對方的性格、動機、職業、地位或處境,當成是對其論點的反駁」。

換言之,說「小明是個豬腦,咱們揍他」,不算-人身攻擊(言者只想侮辱,沒想藉此論證)。

-但若說「小明是個豬腦,所以他的論點一定錯」,則算人身攻擊。

階層二《人身攻擊》甲:暴力電玩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導致偏差行為的產生,我建議政府應該多管管。

乙:你自己有沒有打過電玩?你懂什麼啊?丙:對不起,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最好還是聽專家的意見吧(是的,這同樣是人身攻擊)。

周玄毅 辩论:说服的艺术 1 基础理论

周玄毅 辩论:说服的艺术 1 基础理论
为什么我们一想到“奴隶社会”就不寒而栗呢? 因为你不知道你是不是奴隶主啊
斯坦福监狱实验:抽签决定立场的两组同学产生了真实的仇恨
论证与论断(主要是两种:你是混蛋【你没良知】、你是傻逼【你 没智商】)
辩题讲解:公平和效率哪个重要? 公平重要:我们都想要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赢(承认效率重要的合 理性),但是公平是效率的因,效率是公平的果,我们现阶段只有 先实现了公平才会有效率。 举例,一个公司没有效率,是因为赏罚不明~



辩论的基本能力:思维与感悟
深度报道的记者
迅速成为各类专家:会用高级搜索,会利用论坛、微博等社交媒体 寻找相应的资料,知道哪些数据库、哪些学者可能有相应的论点
头脑清醒+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MIT,哈佛大学的学生在被问及自己是在哪个学校读书的 时候,恰当回答是“我在波士顿读书”
佛教:所知障——你越知道某个东西,你就越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 知道这个东西。你越理解某个事情,你就越无法理解别人为什么不 理解这个事情。
女朋友问,是因为你喜欢我,我才是西施,还是因为我是我们日常的辩论之所以最终成为争吵,因为它是没有任何规则的 对辩题进行非常清晰明白的界定


免生枝节: 应该不应该对性犯罪者进行药物去势(化学阉割)? 我方认为,不应该进行化学阉割,应该进行物理阉割。双手分开生 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循环定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什么叫矛盾?矛盾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乔布斯设计iPhone的时候提出了很多理念。设计师问,你到底要什 么? 乔布斯说,我要是知道我要什么,我自己去做了就行了,还要你们 干嘛?你们只要放手去做,等你们把我要的东西做出来摆在我面前, 我就能认出它。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多看好的作品,把好的跟坏的比较,你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了

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辩论词

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辩论词

吴天:谢谢主席、评判、对方辩友、在座各位,大家晚上好。

古人说:“青梅煮酒论英雄。

”今晚,就让我们以论做媒,以辩代酒,纵横古今,论英雄。

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河,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东周列国传里却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

”虽然只旅未成功,王命昭昭耳目中。

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

(出自东周列国志)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然而时代的话题要有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以成败论英雄早已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标准,而是作为一句俗语,一种价值存在于我们的时代。

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讨这句俗语,这种价值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否具有可取性。

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只有一种价值观,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念必然受到我们这个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共同协同与制约,使其展现精华,为我所用。

这是其具有可取性的现实基础。

这种价值观其可取性在于将成功与英雄联系在一起。

英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墓碑。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旗帜与国民的榜样。

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正是将人们对成功的追求化为一种对精神的追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以成败论英雄的可取性,还表现在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因为作为一种价值观,他鼓励全社会学习英雄,追求成功。

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鼓励成功,这样的民族才能进步,这样的社会才能发展。

时至今日,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若不成功,我们将立于何处?信息时代,本土文化遭受强势挑战,若没有英雄,若没有英雄,我们又何以让后代感受身为华人的自豪。

追求成功,鼓励英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价值取向。

时代的英雄追求成功,时代的成功追求英雄。

谢谢各位。

反方一辩发言:蒋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

古人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我们才能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辩论。

按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成败都是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的。

(完整版)视频课笔记——辩论:说服的艺术

(完整版)视频课笔记——辩论:说服的艺术

课程笔记一一“辩论:说服的艺术”第一讲前提:为什么和是什么一,前言:,1,凡是不以说服为目的的辩论,几乎都是抬杠2,学习辩论的两个误区:1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2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

二,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三,辩论是什么?1、什么东西很像辩论,却又不是辩论?(争吵)2、争吵和争论有何区别?争吵只有论断没有论证,争论是有论证的(混沌情绪化)(敌意quarel —喧闹wrangle —琐碎squabble —尖刻bicker)3、论断和论证有何区别?(前者对人,后者对事)(权威一强制一人身攻击一诉诸情感)四,辩论的核心:说服五,辩论的定义:"人生来自由而又处在无处不在的枷锁之中”---卢梭1、判一分别(批判思维)2、论(议)一凡言语,寻其理得其宜谓之论证一说明(有理有据reason givi ng)西方:argument ; you need a argument;弄清楚debate :明确的辩题、辩方、规则、裁判结论: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活动。

1、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2、随时以理依据支持观点(给出的论证可以从美学、心里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3、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辩论是表演我们的说理能力)4、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批判思维:看辩论一直要保持一个为什么的心态。

六,课程结构: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讲: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一,辩论的首要态度是非暴力沟通。

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说服=从对方观点立场出发而改变对方。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11.论证每次我评新生赛的时候,往往最大的困惑就是听完双方的立论后,感觉和完成立场的论证都没有什么联系,而在具体的交锋中,又经常会听到一方向另一方发出这样的提问:“难道您方不这么认为_X么”,而另一方则会回应“所以您方赞同_X么”。

双方的交锋很火热,却驴头不对马嘴。

我想究其原因,是很多初入辩论的同学并不知道如何在辩论上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具体的比赛中总是习惯于诉诸断言,而无法对于论点做有效的逻辑层面的检证和质疑。

因此让我们从此聊起。

2.生活中的论证与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最基础的论证,也就是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比如:李宗晟总是和队长顶嘴李宗晟被退队了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性的论证,它的重点不在于李宗晟被退队的事实,而是想解释发生这件事的原因,第一个命题则是给出了前提,只要我们认为它是真的,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被退队。

同时日常生活里也充斥着断言,比如上文提及的李宗晟被退队后与朋友说:“王八蛋队长就是嫉妒我的才华。

”朋友可能会问起他说:“为什么呢?”宗晟回答:“这事就是这样子的。

”此时他的说法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断言,在每个命题里都包含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主项是我们要说的对象,谓项则是我们对此对象所要言说的,断言则是把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比如姚明是伟大运动员,郭敬明是烂片之王都是常见断言。

但断言不等同于真理,也不构成一个完整论证,它的正确与否是有待检验的,辩论场上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当对手询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诉诸断言说“这事就是这样的”,逃避了交锋和检证。

3.类比类比是我们经常用到一种手法,它是一种很棒的用来补充解释的手段,比如泰戈尔解释他心中美好的爱情的时候,他就是说“愿我的唉,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却又让你自由。

”类比用来解释时是很容易帮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的,因为他可以利用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事物与有待阐明的概念间搭建桥梁。

但在辩论赛中经常有人使用类比论证。

辩论--说服的艺术(周玄毅)

辩论--说服的艺术(周玄毅)

辩论——说服的艺术武汉大学公开课周玄毅老师第一课误区: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其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辩论是什么:争吵不是辩论;混沌情绪化,争吵和争论的区别;对人不对事,论断和论证的区别。

真理越辩越明。

辩论:critical thinking;reason giving.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性活动: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随时以理据支持论点;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

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

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

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课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1、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

2、说服=从对方立场出发改变其观点。

3、从两方面看问题才能产生说服力。

包容性的来源:辩论双发立场是由抽签决定的。

自省才能稳固立论:包容才能有效辩护。

荀子:辩而不说者,争也。

:辩论却不能说服对方,是不包容,不承认对方辩题的合理性。

第三课:辩论的基本能力:思维与感悟各类俗称专家,比如搜索某一个领域的比较专业的资料,要学会搜索技巧,并要有平时的储备,比如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些数据、分析、文献等。

学辩论的正确途径:思维到口才先要想清楚,再说。

头脑清晰【洞悉事理】与善解人意【体察人心】同样重要。

感悟:同情之理解,个体化、处境化、直觉化多看好东西,好文学,就能培养出感悟的东西。

条剖缕析等能力需要练习。

第四课辩论的组织组织方法:辩题、流程、评判【规则、顺序、评价标准】辩论的分类:法庭、政策、竞选、学术、辩论赛<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设定辩题:精确界定、免生枝节、真正对立。

2014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

2014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
武汉轻工大学
王旋、胡翔等(6)
7讲279分钟
37
汽车与材料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张红霞、李建等(4人)
6讲237分钟
38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
湖北民族学院
李莉、宋俊宏等(4)
6讲270分钟
39
生物化学与健康、疾病
湖北医药学院
严世荣
5学170分钟
40
千年黄鹤:黄鹤楼的文化印象
湖北经济学院
钟一鸣
6讲238分钟
武汉理工大学
易鹏
11讲,427分钟
12
现代生活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刘泉、姜德生等
5讲,221分钟
13
人·车·社会
武汉理工大学
华林、张国方等
8讲,345分钟
14
珠宝玉石的鉴别与评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尹作为、杨明星等(6人)
7讲,7学时
15
人类合作行为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罗辉(4人)
6讲,6学时
荆楚理工学院
任正云、田原等(5人)
9讲366分钟
5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吕慧英
5讲160分钟
52
电子商务概论
汉口学院
吴红、沈金波等(6人)
8讲349分钟
53
工程测量
武昌理工学院
王金玲、邱福清等(6人)
9讲361分钟
54
道德与健康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吕海清、黎七雄
6讲251分钟
55
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育
姜玲
5讲,225分钟
22
园艺专业导论
华中农业大学

辩论式作文的写作技巧

辩论式作文的写作技巧

辩论式作文的写作技巧李凤成【什么是辩论式作文】辩论式作文,就是命题者针对他人已有的观点、态度,让写作者进行感知、思考并进行辨析的一种作文。

观点、态度明确,有利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意蕴丰富,则给学生广阔的立意空间,进而产生更多精妙的构思。

辩论式作文与驳论式作文有一些相同之处,比如都会着眼于对方言论中的矛盾之处,但辩论式作文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揭露对方的矛盾,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

说得更直白一些,驳论文是以驳倒对方为目的,而辩论式作文则是从矛盾入手,理性思辨,得出真理。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玄毅强调:“辩论的真正核心是说服。

”辩论式作文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统筹分析的能力。

【辩论式作文有哪些类型】辩论式作文主要有三种:比较式、利弊式、是非式。

一、比较式比较式辩论作文是就试题材料中的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鉴别,最终做出选择,写作任务如写信、演讲稿、倡议书等,写作时应主要抓住事物的两方面来思考,还可以导入第三方,让比较式辩论走向深入。

例如2015年全国卷一卷的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上述试题任务明确,而且基本的方向是确定的——小陈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因为涉及多个对象,这些对象的做法有些合适,有些不合适,考生在写作时就需要进行“权衡”,说清是非,做出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论——说服的艺术武汉大学公开课周玄毅老师第一课误区: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其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辩论是什么:争吵不是辩论;混沌情绪化,争吵和争论的区别;对人不对事,论断和论证的区别。

真理越辩越明。

辩论:critical thinking;reason giving.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性活动: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随时以理据支持论点;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

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

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

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课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1、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

2、说服=从对方立场出发改变其观点。

3、从两方面看问题才能产生说服力。

包容性的来源:辩论双发立场是由抽签决定的。

自省才能稳固立论:包容才能有效辩护。

荀子:辩而不说者,争也。

:辩论却不能说服对方,是不包容,不承认对方辩题的合理性。

第三课:辩论的基本能力:思维与感悟各类俗称专家,比如搜索某一个领域的比较专业的资料,要学会搜索技巧,并要有平时的储备,比如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些数据、分析、文献等。

学辩论的正确途径:思维到口才先要想清楚,再说。

头脑清晰【洞悉事理】与善解人意【体察人心】同样重要。

感悟:同情之理解,个体化、处境化、直觉化多看好东西,好文学,就能培养出感悟的东西。

条剖缕析等能力需要练习。

第四课辩论的组织组织方法:辩题、流程、评判【规则、顺序、评价标准】辩论的分类:法庭、政策、竞选、学术、辩论赛<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设定辩题:精确界定、免生枝节、真正对立。

辩题的四种类型:事实、政策、价值、哲理。

事实与政策类辩题的辩论要点:事实:检视资料、衡量数据、评价理论(比如:适度饮酒是否有益健康)政策:需要性、根属性、解决力、损益比。

(比如:是否应加税以限制酒精饮料销售)怎样理解不同的赛制:注重实用性的:奥瑞冈赛制(强制交锋+资料检视)正反方交替申论-质询,结辩,(抗议)讲评。

注重观赏性的:新加坡赛制正反方1-3辩交替陈词,自由辩论交替发言,反-正方4辩总结陈词,评委讲评。

不同的评判标准:评价辩论VS评价立场:【白板原则(听者无立场,无知)VS自由心证(说服)计分制VS投票制专业裁判VS大众裁判】第五课战略与战术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我方对的原因、对方错的原因】立论:战略战术事实问题:检视资料、衡量数据、评价理论政策问题:需要性、根属性、解决力、损益比。

价值问题:遵循常识、追求共鸣、提供指导。

立论的战略方向:(以为明白其实是不明白的;诡辩、狡辩是否是辩;)注意对抗环境;注意论证成本【最短的话达到最好的效益】;以受众为核心【需要什么、关注什么】。

立论的战术原则——六式切割【构想可能受到的质疑,排除明显不对的点,切开不理,不受干扰】、捆绑【捆绑自身优势、捆绑对方劣势,自己观点与大家已经接受的观点捆绑,这样于情感上对自己有利。

他切你就捆,他捆你就切。

】、处境化【视界融合、能近取譬】。

发掘【新角度、新材料、新方法】、整理【一以贯之、分门别类】、求合题【以一方的角度看到双方的道理】。

第六课质询【受控制的交锋】:听比说重要质询-盘问-攻辩——询问质询是让观点充分呈现【确认-推翻/弱化】质询之道:明晰的问题+认真的倾听质询的基本思路:庖丁解牛(发现缝隙)找到问题、结论和理由注意含糊的词语发掘隐含信息,重建推理过程发现自相矛盾或有悖情理之处寻找不当类比和有争议的事实评价衡量标准、审核统计方式提出竞争性假说第七课:反驳——不被忽悠的秘诀【回击谬误】反驳是因为有问题,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1、不规则动词2、三类谬误3、滑坡论证和归谬4、二难推理的攻防不规则动词:构建反驳/避免无谓争论——同一个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比如说你犹豫不决,你说只是三思而后行。

(日常生活可以练习不规则动词,如勇敢—莽撞、激情—幼稚等等)1、含混谬误(分解、合成、重读【全场一折起】、双关、歧义)、2、预设谬误(偶然/逆偶然【东北人都会喝酒?】、丐题【不能从问题本身找答案,如人都是有理性的,反问“没有理性还是人吗?”】、缘出前物、复杂问句【你是不是洗心革面了?—我为什么洗心革面。

】)、3、相干性谬误【简单而最常见,反驳相干性谬误时,不要跟着它离题】(不相干结论、诉诸威胁、诉诸情感、人身攻击、诉诸不当权威、诉诸无知)。

滑坡论证和归谬现在说谎、以后偷东西进监狱。

纣王象箸而箕子惧。

滑坡论证的关键是“坡是否够滑”,其推理是否成立。

归(整理出逻辑)谬(推导出荒谬),是一切反驳的核心,归谬的要义是原则的可类比性。

二难推理攻防知道者悖论:懂得不用说,不懂的说了也理解不了。

推理悖论:推理超出前提则无效,不超出前提则无聊。

莫顿之叉:奢侈者花得多应征重税,节俭者攒得多也应征重税。

1、绕过死角:没有人懂或者不懂到如此极端2、直击一端:不超出前提仍可以有意义。

3、反向二难推理:奢侈者攒的少,节俭者花得少4、追问前提以破除两难:半费之诉第八课总结【结辩】:观点的升华常见问题:另起炉灶(脱离场上实际情况)、睚眦必报(抓不住重点、)、晚节不保(无力进行深化)。

思路明确、条剖缕析对人情世故的深切体悟洞察抓住受众是什么样的心理和价值观【周老师拿出黄执中的辩论视频举例,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不知道其他方面,比如最近讨论的一些舆论,但是二位的辩论才学都是很值得学习的。

】第九课事实之辩“事实”不能自行说明问题两小儿辩日:相反理论皆有事实支撑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观无法被事实驳倒【没办法】被猫咬伤者四成有抑郁症:因果的复杂性【原因很复杂,怎可简单视之】事实与雄辩不存在谁胜于谁的问题事实是什么,离不开你所秉持的理论(鸡蛋是食品,对于鸡来说,是子女)所谓事实之辩,其实是理论体系的优劣比较事实之辩的实质1、观察渗透理论【认识论,有你自己理论、价值的根基、基础在。

】,没有纯粹的事实,很多事实之辩实质是不同理论的博弈。

2、孤证不立,统计数字又容易出问题【统计方法、统计样本的问题】,很多事实之辩实质是对统计结果的争论3、即使科学界有共识,公众仍有观感【公众自己的理解不一样】,很多事实之辩实质是价值观冲突。

什么是好的理论?经验性:并非以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指向相关性:对因果的追溯是适度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普遍性:反对“特设性假说”探索性:有证伪之可能性的预测【完全正确的话—废话】简单性:奥卡姆剃刀【尽可能简单的理论解释尽可能多的事实】或叫做思维经济原则协调性:尽可能与既有知识/价值体系相容观察渗透理论,事实基于假说假说的误导:喜欢什么假说,就看到什么事实假说的引导:假说有可能坐实成事实自我求证:把繁杂事态剪辑成明确事实【星座、迷信】偏见性抽样:有意无意的改变调查对象缘出前物: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第十课价值之辩价值冲突是辩论中的草蛇灰线价值观的冲突,源于争论双方的生存体验价值观之辩的要义不是辩驳,而是发掘价值观自测:前提公平/结果公平程序正义/实体正义秩序和自由哪个更重要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重要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争论:言辞之争、标准/概念之争、实质争论(价值、事实)为什么价值才是可辩性的最终核心?思维是通过概念进行的,概念是通过定义得到的,但是定义却并不是描述和总归得出的定义:规范性和描述性价值:仁与智仁:感悟、温情、平等、结果公平、政府、道德、民粹、福利、热心肠...智:理智、冷峻、自由、前提公平、机会、市场、法律、精英...智者须见仁中之智,仁者须见智中之仁第十一课政策之辩为什么我们应当如此?政策之辩的核心:应当政策之辩的内容:事实+价值政策之辩的方向:情(价值情感)理(事例数据)交融政策辩论的基本框架改变现状【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对方才可以】(正)VS维持现状【存在即是合理、具有推定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反需满足以下四点才可以政策性改变:需要性(病症):当务之急根属性(病因):对症下药解决力(药效):政策利益损益比(权衡):变动成本政策辩论—人命可以计算第十二课哲理之辩哲理之辩是辩论的真正核心哲理之辩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真理是越辩越明吗?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等等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思与悟)杨禽之辩(原则(智者)与应变(仁者))杨朱—自由市场信奉者孟子:原则与应变看问题不能在极端情况下比较,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在某些情况下的确需要应变。

孟子:性善之辩荀子:性恶之辩类比只是修辞,并没有说服意义。

全课总结辩论以学理为归宿辩论是为了厘清争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