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经济形势及其优势支柱产业

合集下载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省份。

然而,近年来,陕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快速的进步,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首先,陕西的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陕西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成为该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陕西的煤炭和石油化工产业迅速发展,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煤炭和化工产品。

此外,陕西还有着多个重要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技术人才。

近年来,陕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尤其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其次,陕西的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陕西拥有优良的农业气候和土地资源,种植业一直是该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陕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机械化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特别是陕西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了丰收的成果,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此外,陕西还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陕西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陕西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如兵马俑、华清池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陕西还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如电影、演艺、出版等行业,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

然而,陕西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陕西的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农业占比过高,工业结构尚未完全升级。

另一方面,陕西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西安市作为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发展较快,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同时,陕西还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陕西的经济发展,陕西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一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高陕西的产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和交通运输的效率,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陕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成为推动陕西经济的三大支柱。

陕西省GDP、各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陕西人口分析

陕西省GDP、各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陕西人口分析

陕西省GDP、各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陕西人口
分析
2019年陕西实现生产总值2579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9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11980.7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11821.49亿元,增长6.5%。

2019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其中高技术产业增长11.1%,装备制造业增长8.9%。

2019年陕西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7%。

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7%。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仪表仪器制造业增长8.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2%。

2019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

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4%。

2019年陕西地方财政收入22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其中,各项税收1845.97亿元,增长4.0%;非税收入441.75亿元,下降5.8%。

全省财政支出5721.56亿元,增长7.9%。

2019年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98.7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970.15亿元,增长3.8%。

2019年陕西省常住人口3876.21万人,较上年增加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3.63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9.4%,农村人口1572.58万人,占40.6%。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陕西省是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近年来,陕西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其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陕西省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陕西省的产业结构主要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组成。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传统的农产品生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工业生产,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则是指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和旅游等。

目前,陕西省的第一产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是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和油菜等。

陕西省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陕西省的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待提高。

第三产业是陕西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陕西省的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陕西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服务业中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之一、同时,金融、教育和医疗等行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陕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陕西省应该注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陕西省的产业结构现状比较传统,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陕西省的产业结构有望实现转型升级。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将共同推动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陕西省的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摘要在,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省的产业结构现状,能对省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发现近年来经济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所体现的优势;研究其发展前景可以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找到合适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本文所用研究方法主要是阅读文献、资料的对比和目前部分研究结果的综合比对。

研究发现省产业结构虽然形成“二、三、一”的态势但仍不尽合理、工业产业缺乏竞争力、未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优化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发挥集群效应等途径实现。

[关键词]省;产业结构;结构优化;产业竞争力[论文类型]应用型A R 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anxi ProvinceABSTRACTIn Shaanxi,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economic growth Granger c auses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a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economic gr owth,economic growth,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aanxi Province,Shaanxi Province, can now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found that inrecent years,Shaanxi'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 s and advantages embodied;research and its prospects for industry in Shaanxi Pr ovin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o find the right dire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obj ective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is to read the literature,data and present some results comparing the overall comparison.Study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f orm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wo,three,one"of the si tuation but still quite reasonable,competitive industrial property,do not form a clear leading industries,industries with high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is not the p roblem.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transf orm traditional industries,cultivating leading industry,and other ways to achiev e a cluster effect play.[Key words]:Shaanxi Province;Industrial Structure;Structure Improvement;the Competitive Power[Type of Thesis]:Applied目录1引言11.1选题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11.3相关概念的界定12国研究现状综述22.1对省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22.2对省产业结构发展前景的研究现状33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33.1省经济增长状况33.2省产业结构现状43.3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54产业结构发展前景分析104.1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104.2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105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15.1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15.2省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35.3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46结束语17参考文献18致191引言1.1选题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省目前的资源供给和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传统模式下经济发展的要求。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陕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也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新路径。

本篇论文将从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出发,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

一、陕西省县域经济现状陕西省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79万亿,人均GDP为7.96万元。

而在陕西省31个县市的经济发展中,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以人均GDP为例,全省有10个县市的人均GDP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

同时,陕西省的城镇化水平较低,2019年城镇化率为49.56%。

在产业结构方面,陕西省的经济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和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

其中,煤炭行业是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国家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限制。

而陕西省的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尚未形成规模。

此外,农业在陕西省的经济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但大多数农业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缺乏市场影响力。

二、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 产业结构不合理陕西省的经济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重化工业和煤炭行业,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这导致陕西省在国家大背景下的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陕西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重度依赖于资源和补贴的因素。

这样的模式难以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2. 面临城市化转型陕西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但随着城市化转型的加速,城市化进程呈现加速趋势。

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资源稀缺、城市规划不合理、换届选举影响项目实施等多重问题。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3. 农业经营规模小陕西省的农业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大多数农业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同时也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盈利能力。

三、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 突破传统产业限制,培育多元化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逐渐被限制,尽管陕西省的新兴产业发展尚不完善,但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以下将对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陕西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升级。

特色产业如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传统产业如煤炭、化工、机械等也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中焕发新活力。

三、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陕西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

蓝天、碧水、净土成为陕西省的鲜明特色。

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五、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陕西省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上就是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对陕西省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陕西行业报告

陕西行业报告

陕西行业报告一、概述。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行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二、农业行业。

陕西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陕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陕西省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其中小麦产量一直居全国前茅。

此外,陕西省还以果品、蔬菜、畜牧业等农业产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三、工业行业。

陕西省的工业发展较为全面,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建材等行业为主。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能源工业发展较为突出。

此外,陕西省还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陕西省的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旅游业是陕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五、对外贸易。

陕西省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电产品、石化产品、农产品等,主要进口产品包括原油、煤炭、机电产品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陕西省与中亚、中东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增加,对外贸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六、发展趋势。

未来,陕西省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陕西省还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陕西省还将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市场。

七、结语。

陕西省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陕西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陕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省份,同时也是一个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近年来,陕西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我将就陕西乡村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业产业是陕西乡村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陕西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近年来,陕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改良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增值。

其次,乡村旅游业是陕西乡村产业的新兴产业之一。

陕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秦岭山脉、汉中、咸阳等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壶口瀑布、华山等自然景观。

近年来,陕西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修缮古村落、开发乡村民宿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旅游服务业的就业机会,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再次,乡村手工业是陕西乡村产业的传统产业之一。

陕西拥有丰富的手工艺品传统,如陕北窑洞民居、宝鸡青铜器、汉中竹编工艺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陕西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手工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举办手工艺品展销会、开展技艺传承等方式,提升了手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最后,乡村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外流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潜力。

因此,陕西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陕西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业和乡村手工业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阅每个省的统计年鉴查阅内容包括本省经济地理结构有什么地级市有那些支柱产业
驰名品牌属于哪些产业
地理结构:
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

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

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

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

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

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等。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

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

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地级市包括:
西安市
/sqgk/gsqjs/xas/宝鸡市
/sqgk/gsqjs/bjs/咸阳市
/sqgk/gsqjs/xys/铜川市
/sqgk/gsqjs/tcs/渭南市
/sqgk/gsqjs/wns/延安市
/sqgk/gsqjs/yas/
榆林市
/sqgk/gsqjs/yls/
汉中市
/sqgk/gsqjs/hzs/
安康市
/sqgk/gsqjs/aks/
商洛市
/sqgk/gsqjs/sls/
优势支柱产业板块:
【高新技术产业】
2010年,陕西省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继续保持年均20.0%以上的增长速度。

陕西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年均增长30.0%以上,已经成为全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林果业】
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生态果园、出口注册果园建设步伐加快,全省苹果优质果率达到75%,有机果品认证达到1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产区。

【畜牧业】
2010年,全省以生猪、奶牛为重点,以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加快实施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和高产奶牛
创建工程,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省畜牧业克服了市场波动、自然灾害频发、疫情形势复杂等不利因素影响,保持平稳发展。

【旅游业】
【能源化工业】
全省能源化工产业全年实现产值5100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5.8%;能源化工对GDP增长率的贡献达到3.5个百分点。

【国防科技工业】
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竞争实力增强。

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从业人员43.3万人,总资产2996.49亿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10.6%和16.2%;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07.01亿元,销售收入2011.27亿元、利润120.46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34.8%、28.1%和23.4%,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份额较2005年分别提高2.7、0.8和4.5个百分点。

全员劳动生产率60.21万元/人,比2005年提高198.0%。

通过重组整合,装备制造业涌现出一批大公司、大集团,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主要支撑。

继2007年陕汽、西电、西飞三大行业龙头主营业务收入跨越百亿元大关,2009年比亚迪、宝石钢管突破百亿元后,2010年法士特成为全省第6家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大型企业。

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50户。

其中,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企业3户,100—200亿元2户,50—100亿元5户。

/sqgk/yszzcy/
陕西省2011年产业发展状况:
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继续位居第一方阵。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0.9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6836.27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4334.13亿元,增长11.7%。

/sqgk/jjfz/
010********
30000
经济结构:
陕西省的地理环境及资源构成,决定了 陕西省的经济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占总产值约50%;第三产业为后起之秀,增长迅速;而第一产业为二三产业提供生产物质资料,在GDP 贡献上处于末位。

主导的第二产业包括能源、化工、机械、食品、有色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在此基础上,陕西省建成一系列的国家级开发区,如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沣渭新区。

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增势强劲积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原有的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医药、航空航天器制造等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能源基地如陕西榆林。

榆林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也是本世纪中国的能源接续地,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的重要源头。

境内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优质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方,分别占陕西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

另外,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组合配置较好,开发潜力巨大。

/dqzlk/sxsnj/nj2010/
其第三产业主要是建立在丰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基础上的一系列服务产业,如省会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千年古都。

而在陕北和陕南,更是由于其独特的地势形态,铸就了数不清的旖旎山光水色,吸引游者前往。

借由旅游这一无烟产业,更是带动了包括餐饮、购物在内的众多服务产业。

另外,如商洛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承秦文化之刚阳,蓄楚文化之柔美,剧种有秦腔、花鼓、道情、二黄(汉剧),以及民间的山歌、号子等。

商洛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开发旅
游产业的潜在优势。

第一产业在陕西省主要表现为果业、畜牧业和林业。

比如说,陕西延安。

延安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所产苹果、红枣、酥梨、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海内外。

林果、草畜、棚栽三大主导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汉中生物资源丰富,形成了植物南北共生的特点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素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

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国重要的药用植物生产基地。

商洛市自然资源丰富。

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

商洛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产品而著称,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尤多。

建立的开发区,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浐灞生态区。

居民消费结构:
居民消费突破传统档次,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已由传统的饮食结构逐渐向营养质量型转化,食品、衣着低速增长,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文化教育支出快速增长,已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方面。

城镇居民正处于以旅游、住房、交通、通信等享受型消费为标志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

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706元,比1999年增加6753元,2000—2009年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49元,比1999年增加2187元,年均增长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