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章3-5节课堂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2=40分)1、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是()。
A、经济法律规范B、经济法主体C、经济法律行为D、经济法律事件2、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B、事件C、行为D、法律事实3、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B、行为C、不可抗力D、非故意行为4、经济法律关系是()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A、道德伦理B、风俗习惯C、经济法D、党的纪律5、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中最大量的是()。
A、行为B、物C、无形财产D、智力成果6、国家规定的各类经济法主体的义务,对于有关经济法主体来说,都是()履行的。
A、可以B、不必C、必须D、由自己决定是否7、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B、公司C、农村承包经营户D、个人合伙8、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是()。
A、法律规范B、法律事实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9、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件的有()A、签订合同B、地震C、发行股票D、商品买卖10、行政法规由()制定A、国务院各部委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地方人民政府11、下列各项那些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A阳光B空气C枪支弹药D机器设备12、不属于仲裁法适用范围的是()A、房地产转让纠纷B、财产租赁纠纷C、财产继承纠纷D、财产保险合同纠纷13、不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规定的是()A、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有仲裁协议B、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C、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D、仲裁均公开进行14、属于法律事实行为的是()A、签订合同B、战争C、地震D、水灾15、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内,决定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A、7日B、15日C、5日D、10日16、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A、公司的设立B、税务征收C、确定税率D、突发洪水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D、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18、下列事实属于法律事件的有()A、读书、看报B、旅游、教学C、地震、洪水D、战争、订立合同19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依据是()A、当事人申请B、起诉C、仲裁协议D、当事人申诉20、仲裁机构是()二、多项选择题(10*2=20分)1、下列各项中能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件有哪些()A双方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B企业乙侵犯了丙的专利权C发生了地震D爆发了战争2、我国的()都可以管辖第一审经济案件。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等
法律关系构成要件案例
[案情] 1、王某和张某订立买卖合同。 2、双方完成了交易,收房付款。 3、王父回来,不同意卖房,要求退款收房,理由是儿子 未满18岁,无行为能力。所以合同无效,双方返还。 4、张某认为买卖有效,交易行为完成,不能返还,理由 是: A、双方自愿。 B、房子是王某的。 C、王父无权过问。 评判:同学进行。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 与终止的含义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产生,而使经济 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必然形成某种经济职权 和经济职责或者经济 2015年2月1日甲向乙借款1万元,约定利 息 每月10%,借款时限为12个月。2015年 5月甲方向乙方提出提前偿还5000元借款 ,余下的按原合同执行。在这个案例中哪 些要素发生了变化?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
甲科研单位与乙公司之间签订了买卖合同 ,向乙公司转让其专门为该公司研发制造 的一台仪器。但由于在合同履行前发生了 地震,甲科研单位办公楼倒塌导致仪器被 毁坏,不能按期履行合同。乙公司据此解 除了双方的买卖合同。请指出引起双方经 济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
三、经济法律事实
(四)经济义务
1、概念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一方为满足另一 方的要求必须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约 束。 2、经济义务的主要内容 A、贯彻执行国家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义务; B、正确行使经济权利的义务 C服从国家协调经济运行活动中组织和领导的义 务 D、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义务
问:1、在此案例中,你认为供销社的行为 合法吗? 2、如果供销社的行为违法,他可能会承 担什么责任?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练习题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阳光B.专利权C.经济管理行为D.公民2、经济法律关系()A 、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B、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C、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构成D、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3、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
A.社会团体 B.国家机关 C.事业单位 D.企业4、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政府 C.企业 D.中介组织5、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物B.经济行为C.客观事件D.专有技术6、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荣誉称号B、经济管理行为C、非营利组织D、作品7、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关系A 、奖励和处罚B 、管理和服从C 、权利和义务D 、市场和计划8、()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事实9、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10、财产所有权是属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A、经济职权B、经济职责C、经济权利D、经济职权与经济权利11、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是()。
A、经济法律规范B、经济法主体C、经济法律行为D、经济法律事件12、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B、事件C、行为D、法律事实13、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B、行为C、不可抗力D、非故意行为14、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B、公司C、农村承包经营户D、个人合伙15、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件的有()A、签订合同B、地震C、发行股票D、商品买卖16、行政法规由()制定A、国务院各部委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地方人民政府17、下列各项那些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A阳光B空气C枪支弹药D机器设备18、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A、公司的设立B、税务征收C、确定税率D、突发洪水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D、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20、下列事实属于法律事件的有()A、读书、看报B、旅游、教学C、地震、洪水D、战争、订立合同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离婚B、战争C、水灾D、地震2、关于经济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练习题)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 )A.资格 B、行为 C、权利 D、利益2..经济法主体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属于经济法主体的()A.经济权利B.经济义务C.经济职权D.经营管理权3.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A、公司的设立B、税务征收C、确定利率D、突发洪水4.以下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国家检察机关B、学校C、厂长D、学生会5、经济法律关系最主要参加者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6、以下不是民法主体而不是经济法主体的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7、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8、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9、经济法律关系()A 、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 B、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C、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构成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10、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物B.经济行为C.客观事件D.专有技术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D、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12.企业的内部组织是()A、民法主体B、宪法主体C、经济法主体 D 、行政法主体13.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都必须以一定的()为依据A 、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14.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关系A 、奖励和处罚B 、管理和服从C 、权利和义务D 、市场和计划15..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B、经济法律关系的标的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D、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经济法律关系

物的分类
主物与从物 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二)货币和有价证券
货币 有价证券:设定并证明某种财产权利的凭证
货币
(三)智力成果权
能产生经济价值的脑力劳动成果.如:专利权
(四)行为
主体在市场经营中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 活动。包括完成一定的工作和提供一定的 劳务。如运输行为、加工行为、建筑行为
某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概念:它是一种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即
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的权利义务关系
• • • • 主体:发包方和承包方 客体:货币、修建行为、房屋 内容:权利义务 法律事实:签订合同的行为
第三节 与经济法相关的民法基础知识
一、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
1、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经济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所调整的、特定当
事人在参加体现国家干预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具有
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什么是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即在主体相互的关系中,谁可以做什么, 谁不可以做什么.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 约定。当事人必须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 约定行事。
• 例如:某国有企业将某项生产任务承包给 其内部的某车间来完成,双方为此签订了 承包责任书,约定某车间可以使用企业的 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但必须在规定期限内 完成该项生产任务等事宜。 • 请问在国有企业和车间之间是否形成了经 济法律关系? • 如果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请指出该经济 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 解析:在科研单位与某公司之间的买卖法 律关系中,地震这一事件导致双方签订的 合同无法履行,是引起双方经济法律关系 终止的法律事实。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练习题)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 )A.资格 B、行为 C、权利 D、利益2..经济法主体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属于经济法主体的()A.经济权利B.经济义务C.经济职权D.经营管理权3.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A、公司的设立B、税务征收C、确定利率D、突发洪水4.以下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国家检察机关B、学校C、厂长D、学生会5、经济法律关系最主要参加者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6、以下不是民法主体而不是经济法主体的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7、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8、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9、经济法律关系()A 、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B、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C、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构成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10、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物B.经济行为C.客观事件D.专有技术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D、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12.企业的内部组织是()A、民法主体B、宪法主体C、经济法主体 D 、行政法主体13.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都必须以一定的()为依据A 、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14.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关系A 、奖励和处罚B 、管理和服从C 、权利和义务D 、市场和计划15..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B、经济法律关系的标的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D、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第二章、经济法律法规复习题

第二章、经济法律法规复习题1、经济法律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属于()的范畴A.政治体制B.社会关系C.上层建筑D.职能管理5、经济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6、社会关系包括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前者是经济基础,后者属于。
8、在市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下,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是、、、。
9、经济法律关系必须对经济活动运行的各个方面予以考虑。
因此,国家协调是以经济活动为载体的()10、法律关系是由()三要素构成的A.假定处理制裁B.经济基础社会关系上层建筑C.主体客体内容D.法律法律部门法律体系11、主体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1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15、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取得主要是来自和18、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有()A.决策主体B.管理主体C.运行主体D.消费主体E.监督主体19、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和20、经济职权行使的主体是()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企业D.企业法人21、经济职权有何特征?22、经济职权的内容具体有()A.宏观调控权市场管理权经济监督权B.财产所有权C.生产经营权联合经营投资权承包经营权D.宏观决策权经济调节权23、宏观决策权:25、经济职责是国家机关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的经济管理责任26、经济职责:27、经济权利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诸权利中最主要的权利()30、财产所有权人对财产享有()四项权能A.占有B.使用C.收益D.处分31、财产所有权最显著的特征是。
32、经济义务:3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经济义务?34、经济法律关系客体:35、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有哪些特征?37、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有()等种类A.行政管理行为B.宏观协调行为C.宏观协调行为涉及的物D.科学技术成果38、凡是科学技术成果成就都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39、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各有什么含义?40、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可以是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全部的变更,也可以是三要素中的某一两个要素的变更()41、经济法律事实:43、经济法律事实是指为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客观情况()46、法律事件:47、法律行为:49、法律行为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法律后果()50、经济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经济法律规定而依法应当由及其承担的法律后果51、经济法律责任有哪些特殊性(特征)?52、经济职权主体滥用或怠于履行职责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53、经济职权的行使者多是()A.企业B.组织C.个人D.国家行政机关54、经济法律关系最广泛的主体是()A.企业B.组织C.个人D.国家行政机关57、职务责任和非职务责任的法律后果是行为人(直接责任人)个人承担责任()58、非财产责任与人格有直接联系,不是以财产为责任内容的()60、经济仲裁:61、经济仲裁具有哪些特点?62、下列关于经济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有()A.仲裁机构是依法成立的民间自治组织B.仲裁机构与行政机关无无隶属关系C.仲裁机构之间无隶属关系D.纠纷当事人有充分的自主权E.仲裁事项都是财产性争议的内容65、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不影响仲裁条款的效力()66、仲裁协议应具备()等条件A.有明确的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意思表示B.有约定提交仲裁的争议范围C.有明确的仲裁机构D.有明确的遵守仲裁条款效力意愿69、仲裁庭可由名仲裁员组成合议庭,也可由名仲裁员组成独任庭,采用何种仲裁庭由约定70、仲裁遵循和实行()制度和原则A.一裁终局B.回避C.首席仲裁员D.开庭E.不公开审理71、在当事人协商同意的基础上,()的做法是正确的A.选定某仲裁机构B.仲裁庭为合议庭C.某仲裁员回避D.开庭和不公开审理E.不开庭和公开审理72、仲裁裁决是按照()仲裁员的意见作出的A.首席B.多数C.少数 D仲裁委员会主任75、诉讼:76、诉讼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和。
2.经济法律关系

第28页,共70页。
❖答案:C
第29页,共70页。
❖ 三、民事行为无效的财产处理
❖ (一)返还财产
❖ (二)赔偿损失
❖ (三)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 ❖ (教材p23”追缴”已被《合同法》取消) ❖ 《合同法》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
❖ 1、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的行为。民事 主体超越其行为能力实施的行为,原则上无效。
❖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 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 ❖
❖
第14页,共70页。
❖ (1)因欺诈导致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如该行为损害了 国家利益,将导致行为无效;
第26页,共70页。
❖(3)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
该民事行为均自行为开始时起无效。
第27页,共70页。
习题讨论
❖木工王某因妻子生病急需一笔费用向章某 借钱,章某提出王某必须在其妻病治好五 天之内为其加工一套家具。王某无奈答应。 后王某妻子病愈,但王某根本无法在五天 之内加工整套家具。王某与章某之间的口 头协议属何民事行为?
❖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 经济法律关系 由法律规范确认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 1、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2、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确认、调整的社会关系。
❖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 4、经济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21页,共70页。
❖(2)对标的物的误解。误将黄金当作 黄铜卖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解析:在某国家机关与某单位之间形成的 法律关系中,由于某单位未能按时提供礼 堂的违约行为导致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法正 常履行,这一行为是引起双方法律关系消 灭的法律事实。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严重经济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经济法 律规范,社会危害性较大、触犯刑律,应承担 刑 事责任的经济违法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事实
n 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 灭的客观事实便是经济法律事实。
n 经济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例如:某科研单位与某公司之间签订了买 卖合同,向某公司转让其专门为该公司研 发制造的一台机器。但由于在合同履行前 发生了地震,某科研单位办公楼倒塌导致 仪器被毁坏,不能按期履行合同。某公司 据此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请指出引发双 方经济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某国有企业将某项生产任务承包给其内部 的某车间来完成,双方为此签订了承包责 任书,约定某车间可以使用企业的机器设 备和原材料,但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该 项生产任务等事宜。请问在国有企业和车 间之间是否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如果形 成了经济法律关系,请指出该经济法律关 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n物 n 行为 n 非物质财富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物
n 指能够为人控制和支配的、具有一定经 济价值的、可通过具体物质形态表现存 在的物品。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物的分类
n 自然物与劳动创造物
n 以物能否移动和移动后是否会损害物的 价值为标准划分 :•动产与不动产
n 而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指向对象之一的 生产成果,即为该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内容
1.经济法律关系内容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A.经济权利: 经济职权 财产所有权 经营管理权 请求权
B.经济义务: 指经济法主体依法承担的为一定行为
经济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
n 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 基础。它是在人们经济活动中由多种经济行为 相互作用形成的、不能任意左右的客观存在的 社会关系,是属于第一性的,是一种物质关系。
n 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关系基础上经过法律、 法规“加工”升华而成的关系。它是第二性的, 是一种意志关系。它是由国家权力通过法律、 法规予以确认和保护的关系,是经济关系存在 运行和发展必需的法律形式。
法人
(一)概念 n 是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
能力,能以自己名义享有民事权利 和负担民事义务的团体。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法人
(二)条件 n 依法成立 n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n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n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法人
(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 力
n 17岁的小吴,是一个餐饮公司的服务员, 月收入1200元。一天他花了3000元为 自己买了一部手机,他父母得知此事后, 要求商场退货,商场是否应退货?
n 11岁的小明用零花钱买了一个价格为30 元的书包和一部价格为3000元的手机。 其父母知道后,要求商场退款,商场应 否退款?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主体 客体 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主体
1、经济法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 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2、经济法主体的范围
(1)国家机关。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在国有企业和车间之间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
n 国有企业和车间是该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n 使用企业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是车间的经济权利, 相对应的,提供机器设备及原材料是国有企业的 经济义务;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该项生产任务 是车间的经济义务,相对应的,获得该项生产任 务的成果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权利,这些经济权利 和义务共同构成双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C智力成果
D战争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 系客体的有( )。
n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n C.劳务
D.物质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 关系客体的有( )。
n A.阳光、空气 B.毒品
n C.武器
D.大熊猫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解析:在科研单位与某公司之间的买卖法 律关系中,地震这一事件导致双方签订的 合同无法履行,是引起双方经济法律关系 终止的法律事实。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例如:某国家机关为举办会议需向某单位 租借礼堂,双方为此签订了租借合同。但 在会议举行日,某单位因未能腾出礼堂供 某国家机关使用,致使会议不能如期举行。 某国家机关据此解除了与某单位的租借合 同。请指出引起双方经济法律关系终止的 法律事实。
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2.3.1 经济法律事实
1. 经济法律事实的概念
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 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经济法律事实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经济法律事实须是由经济法规定的客观情 况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 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根据经济法 律规定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2)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3)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4)个人,包括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 和公民。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自然人
(一)民事权利能力 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n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n 特例:胎儿的特留份 n 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n 一律平等
(2)行为
行为,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即由当事人 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法律事实。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2.3.2经济行为的合法与违法
1. 经济合法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合法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为设立、 变更、消灭经济法律关系,基于意思表示而进 行 的为经济法所肯定的行为。
经济合法行为的构成要 件: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自然人
(二)民事行为能力
n 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 格。
n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年满 16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 源
n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0周岁 n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案例分析:
n 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n 范围相同
(四)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
(
)
n A 某市财政局
n B 某研究院
n C 某公司的子公司
n D 公民陈某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范围是由经济法( ) 决定的。 A.调整方法
n 以物能否流通,以及流通的范围是否受 限制为标准 : 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
n 以物是否有独特的特征或是否被特定化 而对物所作的区分 :•特定物与种类物
n 依产生收益的物与所生收益之间的关系 而对物作的区分:•原物与孳息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行为
n 指经济法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实 现其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经济活动。
(2)经济法律事实须是能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 客观情况
●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事实和经济法律关 系的关系:经济法律规范是前提,经济 法律事实是
原因;经济法律关系是结果。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2.经济法律事实的分类 ——根据是否取决于当 事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分
为: (1)事件
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 灭的 客观情况。如自然人的出生与死亡、自然灾害 的发生、时间的经过等
•经济管理行为 •提供劳务行为 •完成工作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智力成果
n 指经济法主体从事智力劳动创造取得的 成果,又称精神财富。
n 主要有: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
n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