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123单元各单元知识归类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一、字音与字形(第一单元)1.初步认识字音-发现字音的变化规律,如:“裙”、“鹰”等字音的轻声和重声;-认识轻声字格,掌握轻声字的写法;-通过写字练习,提高对字音的认识。

2.初步认识字形-认识三种线条的划法:直线、弯线、撇捺结构的划法;-认识并掌握笔画的先后次序;-认识字形的美感,通过仿写和练字,提高对字形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3.初步认识汉字和拼音-认识常用汉字和拼音的相互关系;-能正确书写拼音字母;-学习在整篇文章中,认识并书写生字。

二、听说训练(第一单元)1.听写练习-能够听懂老师或同学念出的句子,正确书写句子中的生字;-通过听写练习,提高对语音的判断能力。

2.口语训练-练习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发音;-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情感和意思;-能够流利朗读课文,明确语句的停顿和重读。

三、字词运用(第一、第二单元)1.词语辨析和用法-认识并辨析意义相近、用法相近的词语;-通过词语运用的练习,提高对词语辨析和用法的掌握能力。

2.词语组合和拓展-学习常见词语的固定组合,培养正确用词的习惯;-根据语境提供的线索,正确运用词语。

四、句子的认读与造句(第一、第二单元)1.认读句子-能够准确读懂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的内容;-学习通过语调的变化,准确表达陈述、疑问、祈使等语气。

2.造句练习-学习将所学词语和句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构造简单完整的句子;-培养正确运用句子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五、课文的学习与背诵(第一、第二单元)1.课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背诵短文,并准确表达课文的含义。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学习正确运用句子和词语。

六、阅读训练(第一、第二单元)1.字词理解-通过阅读短文,理解生词和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2.概括与复述-能够概括短文的大意,并能准确复述;-学习根据段落的主题句,理解短文的结构和内容。

七、写作训练(第一、第二单元)1.形象的描述-通过观察,学习正确描述人、物的特征,提高写作能力;-学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

三年级上册第一到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及学会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第一到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及学会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第一到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及
学会的方法
第一单元:认识一二三
知识点整理:
1.认识数字1、2、3
2.读写数字1、2、3
3.认识小于3的数字
4. 1、2、3的顺序关系
学会的方法:
1.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一、二、三的数量和形状。

2.制作数字卡片,让孩子认识数字的外形和读音。

3.利用数字游戏、唱数字歌等有趣的方式巩固数字的认识。

第二单元:认识4-6
知识点整理:
1.认识数字4、5、6
2.数字4、5、6的读写
3.认识小于6的数字
4. 4、5、6的顺序关系
学会的方法:
1.利用物品进行数数游戏,巩固数字4、5、6的数量关系。

2.制作数字图卡,让孩子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3.利用数字积木或拼图游戏,让孩子体会数字4、5、6的数量。

第三单元:认识7-10
知识点整理:
1.认识数字7、8、9、10
2.数字7、8、9、10的读写
3.认识小于10的数字
4. 7、8、9、10的顺序关系
学会的方法:
1.利用物品进行数数游戏,巩固数字7、8、9、10的数量关系。

2.利用数字卡片进行配对游戏,巩固数字读写的能力。

3.利用数字拼图或磁贴拼字游戏,让孩子学会数字7、8、9、10的排列和形状。

以上三个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及学会的方法是适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数字的认识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1.千以内数的认识:
(1)通过具体事物或画图形,能够感受到数的意义,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数的意义。

(2)学会运用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会用数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3)认识数位,知道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数值。

2.数的比较:
(1)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出两个数的多少。

(2)能够正确地读、写大数。

第二单元:加减法
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的运算。

2.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2)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3)计算加减法时,可利用数的组成、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进行记忆和计算。

第三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钟或1小时;时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或1分钟。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知识点
根据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如下:
第一单元:声、韵母和音节的认识,了解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第二单元:认识汉字的结构,学习构词法的基本常识。

第三单元:学习识字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识字观念。

第四单元:了解不同的拼音规则,学会拼读词语。

第五单元:学习认读生字词,训练口语表达。

第六单元:学习注音符号,掌握不同字音的表达。

第七单元: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

第八单元:了解汉字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学会使用词典。

第九单元:学习成语的故事,了解成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第十单元:学习诗歌的背景知识,感受诗歌的美。

第十一单元:掌握动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学习动词变位。

第十二单元:了解名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名词。

第十三单元:学习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掌握形容词的变
位。

第十四单元:了解量词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第十五单元:学习指代代词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第十六单元:学习副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掌握常见副词的用法。

第十七单元:了解介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学会正确使用介词。

第十八单元:学习连接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以上是《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述,具体内容根据教材具体章节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学习。

三年级一二单元的知识点

三年级一二单元的知识点

三年级一二单元的知识点三年级一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涵盖语言文学、数学、科学、社会和艺术五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知识点。

语言文学:1.汉字与拼音:认识并学习常用汉字的形状和发音,并学习与之对应的拼音,帮助学生提高汉字识读和拼音读写的能力。

2.词汇积累:学习并记忆一些常用的词汇,丰富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字母与拼读:学习英语字母的名称和发音,了解字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能准确拼读单词。

4.认读和书写:通过认读课文和练习,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

5.朗读和口头表达:通过朗读训练和口头表达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数学:1.数字认读: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2.数数量:学习数数量的概念,能正确用数数、比较大小。

3.加减运算:通过加减法口算练习,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技巧。

4.时钟与时间: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根据时钟读取时间。

5.图形认知: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能辨认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科学:1.大自然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认识昼夜交替的规律。

2.生物的特征: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和基本特征。

3.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感官认知:通过感官刺激,认识人类的感官器官,并能描述器官在感受到刺激时的反应。

社会:1.学校规则:了解学校的纪律规定和班级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2.家庭饮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3.交通规则: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艺术:1.美术创作: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音乐教育:学习歌曲,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3.体育运动: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以上是三年级一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23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23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123单元知识点
让我来给你讲讲三年级下册数学前三个单元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你站在操场上,东南西北可不能搞混啦!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那相对的就是西方。

面向东时,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要是你在教室里,也能通过窗户、门的朝向来辨认方向哟。

记住啦,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分得清方向,不然可就迷路喽!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除法就像是分东西。

比如说有 12 个苹果要平均分给 3 个人,那每人能分到几个呢?我们就用 12÷3=4 ,每人 4 个。

做除法的时候,要从高位开始除,如果不够除,就看下一位。

要是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可别马虎,不然分错东西可就不好啦!
第三单元:统计。

统计就像是数数和记录。

比如说我们要知道班里同学喜欢什么水果,就一个一个去问,然后把结果记下来。

可以用表格,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

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啦。

通过统计,我们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信息呢!
怎么样,小朋友,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很好玩呀?。

三年级上册语文每个单元知识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每个单元知识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初识古诗词1. 学习内容:识字认音、识诗文。

学习古诗《咏鹅》2. 学习重点:掌握古诗的语音语调,理解诗词的意境。

3. 学习方法: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诗的美感。

第二单元:认识古代文学1. 学习内容:了解唐诗宋词,学习古文《舒婷诗选》。

2. 学习重点:认识古代文学的魅力,学习古诗的韵律和构思。

3. 学习方法:欣赏古代诗词,体验古代文学的魅力,理解诗词的内涵。

第三单元:普通诗1. 学习内容:学习现代诗《日记》。

2. 学习重点:认识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歌的情感。

3. 学习方法:阅读现代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写下自己的日记诗。

第四单元:古文观止1. 学习内容:学习古文《勤俭行为》。

2. 学习重点:理解古文的写作特点,懂得古文的用典和警示。

3. 学习方法:阅读古文,学习古代先贤的行为准则,领会古文的警示意义。

第五单元:传统节日1. 学习内容:认识传统节日,了解中秋节和端午节的习俗。

2. 学习重点: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学习方法:听故事、赏月、包粽子、玩龙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

第六单元:成语故事1. 学习内容:学习成语故事《淘沙取金》。

2. 学习重点:理解成语的意义,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3. 学习方法:听故事、体会成语的生动寓意,学会用成语来修辞和表达。

第七单元:经典故事1. 学习内容:学习经典故事《七个葫芦娃》。

2. 学习重点:了解经典故事的文化内涵,感受故事中的正气和智慧。

3. 学习方法:欣赏动画片、阅读故事书、表演故事情节,体会经典故事的魅力。

第八单元:习作1. 学习内容:学习如何仿写文言文。

2. 学习重点: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学会仿写文言文。

3. 学习方法:认真模仿、勇于表达,练习写作,提高文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以上单元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代文学、现代诗歌,认识传统节日、成语故事和经典故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d123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d123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积的概念1.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即将一组相同的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2.学习使用乘法表中的数积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第二单元:多边形1.认识多边形的概念,了解几何形体的分类。

2.辨认出三、四、五边形等不同形状的多边形。

3.学习使用刻度尺和直尺测量多边形的边长。

第三单元:立体图形1.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如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辨认不同的立体图形,学习使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它们的边长、面积和体积。

第四单元:按比例画图1.学习利用比例关系进行画图,了解“缩图”的概念和方法。

2.运用画图的技巧预测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分数1.学习认识分数的概念,如分子、分母的意义。

2.熟练掌握分数的读法、写法和简便的加、减运算方法。

第六单元:人教版语文第七单元:名著导读1.学习《平凡的世界》、《红楼梦》等中国名著的作者、内容和作品特点。

2.通过朗读、讲述故事、解读人物来体验文学的魅力。

第八单元:字词用法综合训练1.学习掌握一些常用字词的用法,如“介词+名词”、“多音字的读音”等。

2.进行一些字词的辨析和用法练习,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第九单元:想象段落的写作1.深入理解故事、诗歌、寓言等文学作品,学会描写想象中的情景和事件。

2.通过写作来培养和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十单元:后来居上1.学习一些优秀的励志故事,了解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困境的化解方法。

2.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第十一单元:安全知识1.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防火、防电、防溺水等。

2.学习如何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二单元:学校新闻1.通过阅读和倾听学校新闻报道,了解学校的发展和相关的学生活动。

2.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自己的学校和班级,增强对学习的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一、读准字音双桨jiǎnɡ倒映dàoyìnɡ轻轻qÿnɡ晒蔫niün 山崩býnɡ地裂一蹦bânɡ一跳骄阳似sì火背书似shì的不仅jǐn 石径jìnɡ姑苏城chãnɡ江枫fýnɡ乳rǔ汁奉fânɡ献整zhþnɡ体二、词语积累1、自然风光: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山清水秀青山绿水2、夏日:烈日当空清澈见底风景如画满头大汗喜出望外垂柳鸣蝉自由自在兴高采烈3、有“根”字的: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4、秋天的成语: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秋色宜人一叶知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雁过留声5、描写风浪的:波涛滚滚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波涛澎湃滔天巨浪6、带颜色的词语:绿树红墙红墙黄瓦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白纸黑字三、填空1、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

“谁”是指:党、祖国、父母、老师。

2、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其中有字词典指《《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

“无字词典”指生活中的学问。

学会查“无字词典”指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最能表达作者对枫林美景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写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4、《枫林夜泊》(唐张继)诗中着重写看到景物的诗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着重写听到声音的诗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泊:停船靠岸。

作者看到的景物有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听到的声音有乌啼、钟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5、《做一片美的叶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6、《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四、背诵默写1、《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古诗两首》2、拓展秋天的诗:《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苍山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二单元一、读准字音:锦jǐn缎明镜jìnɡ山岭lǐnɡ摇铃línɡ榛树zhýn 脸庞pánɡ小瀛yínɡ洲硕shuî大掠lûâ过琴qín声命令lìnɡ溶rïnɡ化河畔pàn 拘jū一捧pýnɡ映yìnɡ衬蓝晶jÿnɡ晶圣shânɡ地不忍rãn湛zhàn蓝沉甸甸diàn diàn二、比一比,再组词。

桨(双桨)愉(愉快)洒(洒水)塔(白塔)奖(奖状)输(输送)喝(喝酒)搭(搭车)铃(铃声)荒(荒凉)芒(光芒)烧(燃烧)岭(山岭)慌(慌张)茫(茫茫)浇(浇水)犹(犹如)掩(掩映)船(大船)绵(连绵起伏)优(优秀)淹(淹没)般(一般)棉(棉花)烈(烈火)径(石径)泊(泊船)城(城市)列(队列)经(经过)迫(强迫)成(成功)寺(寺庙)做(做事)休(休息)抖(发抖)待(招待)作(作业)体(体育)斗(斗争)浮(漂浮)令(口令)妙(美妙)建(建造)乳(乳汁)今(今天)抄(抄写)健(健身)三、拓展。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拔苗助长井底之蛙惊弓之鸟2、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八仙过海大闹天宫精卫填海夸父追日3、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卧薪尝胆指鹿为马纸上谈兵闻鸡起舞4、描写湖光山色的成语:草长莺飞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绿树成荫5、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满头大汗大汗淋漓6、ABB:绿油油红通通金灿灿蓝晶晶7、AABB:认认真真平平安安干干净净安安静静8、ABAB:红火红火金黄金黄研究研究讨论讨论9、AABC:依依不舍落落大方色色俱全翩翩起舞10、ABCC:银花朵朵金光闪闪长发飘飘得意洋洋11、ABAC:不知不觉无法无天活灵活现绘声绘色12、一碧如洗:碧蓝碧蓝的,像洗过了一样。

“一”开头的成语:一碧如洗一叶知秋一望无边13、转眼间(表示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一刹那一瞬间顷刻间14、银灰(事物+名称):火红碧绿乌黑桃红金黄雪白15、黑红黑红:金黄金黄瓦蓝瓦蓝雪白雪白火红火红16、描写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金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17、课文中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18、形容颜色美的: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19、形容建筑的成语: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曲径通幽鳞次栉比五、理清课文内容1、《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的美?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河;热闹非凡的原野。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写了天空,它的特点是一碧如洗,第二句写了流云,它的特点是颜色美。

第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流云比作锦缎。

*文章第四自然段:1)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先概括后具体)。

中心句是:原野热闹非凡。

中心词:热闹非凡。

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大豆、高粱、榛树叶子。

2)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的,这种写法叫做拟人。

3)这一自然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方法,描写了原野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人们丰收喜悦的心情。

2、《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

描绘了西湖秀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近义词:犹如—宛如—好像—仿佛—如同2)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么不令人心旷神怡呢?这是反问句。

换个说法: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令人心旷神怡。

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

3、《拉萨的天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插图上的建筑叫“布达拉宫”。

1)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2)城市美称:拉萨(日光城)重庆(山城)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南京(石头城)济南(泉城)3)“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拉萨由于地势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仿佛拉萨的一切都被蓝所浸润、包容,更能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境地。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则进一步描绘了蓝天如水的美妙境地。

4)“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句子用“白云和蓝天”“草地和蓝天”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天空的“蓝”。

七、古诗拓展: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造句。

犹如……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

像……绽放的太阳花,多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仿佛……夜晚的香港,仿佛是灯的海洋。

宛如……连绵起伏的长城宛如一条巨龙伸向远方。

第三单元一、读准字音:富翁wýnɡ波光粼粼lín 黑黝黝yǒu 烙lào饼麦囤dùn 仍rãnɡ有食品pǐn 一份fân 哪nã吒混hún天绫línɡ随即jí扔rýnɡ去纵zînɡ身趁chân势喷pýn出二、多音字称chýnɡ称霸一方称呼称号称赞混 hún混天绫混水摸鱼chân 称心称职匀称 hùn 混合混乱混沌子 zi 儿子孩子降 jiànɡ降落空 kōnɡ天空干ɡün 干净zǐ父子子女 xiánɡ投降降服 kînɡ空白ɡàn 能干三、词语积累1、ABCC式: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得意洋洋议论纷纷果实累累凉风习习2、AABC式:津津有味井井有条栩栩如生遥遥领先飘飘欲仙翩翩起舞3、AABB式: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整整齐齐平平展展舒舒服服4、ABAC式:自由自在无影无踪无边无际自言自语无忧无虑自说自话5、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6、有关动物成语: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补充)叶公好龙亡羊补牢九牛一毛狐假虎威四、词语解释1、迫不及待:着急得不能再等待。

迫:急迫;及:赶得上2、称霸一方:在一定的区域内倚仗权势,欺压别人。

3、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五、词语搭配洁白的绒球金光闪闪的沙漠黑黝黝的泥土亲切地嘱咐一阵风一团火焰可爱的绒球波光粼粼的湖面金灿灿的阳光大声地回答一颗种子黑黑的泥土各种各样的食品黄灿灿的麦子气冲冲地说一个降落伞饱满的麦粒憨厚可爱的样子上等的麦种得意地说一份礼物小小的乾坤圈胡作非为的东海龙王父子开心地喊一袋麦子六、理清课文内容1、《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拟人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有不同,从而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1)课文中的“降落伞”指的是蒲公英种子。

2)假如你是太阳公公,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种子?参考:你们别看那儿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很漂亮,但那并不适合你们生长,落到沙漠和湖泊,不仅没有财富和快乐,而且还会使你们丢掉性命,还是到泥土中去生长吧。

3)用“嘱咐”造句:妈妈嘱咐我,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2、《三袋麦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猴、小牛各一袋麦子。

(憨厚可爱)的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勤俭节约)的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聪明能干)小猴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同样是一袋麦子,个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参考:我最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它聪明能干,有长远打算,把麦子种下地,就有了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