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习题册
电路原理习题集(上册)

1-1 求题1-1图各分图中的待求电压、电流值(设电流表内阻为零)。
题1-1 图1-2 解答题1-2图中的各个分题(设电流表内阻为零)。
1-3 试求题1-3图所示部分电路中的电压U gf、U ag、U d b 和电流I cd。
1-4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出各元件的未知电流或电压,并计算各元件吸收的功率。
题1-2 图题1-3 图(a) (b)题1-4 图1-5 写出题1-5图所示各电路的U = f(I)和I = f(U)两种形式的端口特性方程。
1-6 试求题1-6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c和U ad。
1-7 试求题1-7图所示电路中的节点电位V1、V2和V3(图中接地点为零电位点)。
(a) (b) (c)题1-5 图1-8 在题1-8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和R4的电压、电流额定值是6.3V、0.3A,R5的电压、电流额定值是6.3V、0.45A。
为使上述各电阻元件均处于其额定工作状态,问应当选配多大的电阻R x和R y?题1-6 图题1-7 图题1-8 图1-9 题1-9图所示电路是从某一电路中抽出的受控支路,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控制变量。
1-10 求题1-10图各分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a)(b)(a) (b) (c) (d)题1-9 图(c) (d)题1-10 图1-11 求题1-11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和U1之值。
1-12 已知电路如题1-12图所示,求:(a) 电流I x、I y和电压U I;(b) 将电流控电流源的控制电流I x改为I y、再求I x、I y和U I。
(a) (b)题1-11 图题1-12 图1-13 在题1-13图所示电路中,若U i1=U i2=U i3=1 mV, A1=A2=4000, 求输出电压U01、U02。
1-14 设题1-14图中所示运算放大器是一个理想模型,试求输出电压U0 = -(U i1 + 2U i2 + 3U i3) 时,电路中电阻R1、R2、R3之间的关系。
电路习题(带答案)

电路习题一丶选择题1、下列电路中5Ω电阻的电流i=( A )A. B. C. 3A D. 1A2、下图所示电路原来处于稳定状态,t=0时开关闭合,试求电路在t=0时刻i C1=( )i C2= ( )。
(A )R R 2L LA. I S +R 2I S /R 1 , -I S -R 2I S /R 1B. -I S +R 2I S /R 1,I S -R 2I S /R 1C. I S +R 2I S /R 1 , I S -R 2I S /R 1D. -I S +R 2I S /R 1 , -I S -R 2I S /R 13、正弦稳态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压表V3的读数为1V,电流表A2和A3的读数为1A,A1读数为(D)A. B. 1A C. 2A D.4、两耦合电感串联接在某正弦电压源上,已知L1=,L2=,M=,电阻不计,正弦电压源的电压有效值不变,则两者反向串联时的电流为正向串联时的电流的( A )倍。
A、5B、C、2D、5、电路如图所示,若i1=√2cos50t A ,u2=150√2cos(50t+90°)V,则互感系数M= DA、1HB、C、2HD、3HM6、理想变压器是一种 B 。
A 、储能元件B 、无损元件C 、有源元件D 、有损元件 07、图中所0示的电流I 为( D )。
A. —2AB. —1AC. 1AD. 2A+-10V8、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 断开时,电路呈电阻性,则当开关S 闭合时,电路呈(C )。
A .电阻性 B .电感性 C .电容性 D .谐振状态S u +-9、图9示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B )。
A . 2s B . C .4s D .图9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为( A )。
A. 12VB. -12VC. 15VD. 5V二、计算题1、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试问:(1)R6为多大时,它吸收的功率最大求此最大功率。
(2)当RL 取得最大功率时,两个50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共为多少(3)若R6=80Ω,欲使R6中电流为零,则a ,b 间应并联什么元件其参数为多少画出电路图。
(完整版)电工基础习题册标准答案

第二章直流电路§2-5基尔霍夫定律五、计算题1、求图2-3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和I2。
2、如图2-37所示,已知E1=18V,E2=12V,R1=3Ω,R2=6Ω,R3=12Ω,试求:(1)开关S断开时流过各电阻及电压UAB;(2)开关S接通后,流过个电阻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3、列出图2-38中A、B两回路的电压方程式。
4、如图2-39所示的三极管偏置电路中E、Rb、RC为已知数,写出Ib、Ic的表达式。
§2-6支路电流法四、计算题1、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41中的歌支路电流。
已知E1=130V,E2=117VR1=1Ω,R2=0.6ΩR3=24Ω。
2、在图2-42中,已知R1=5Ω,R2=1Ω,R3=10Ω,R4=5,E1=10V,E2=6V,试用支路电流法求个支路电流。
3、用支路电流法列出图2-43所示各支路电流的方程式。
§2-7网孔电流法四、计算题1、用网孔电流法列出求解图2-42所示各支路电流的方程式。
2、试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2-44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3、用网孔电流法求图2-45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
§2-8 节点电压法三、计算题1、用节点电压法求解图2-45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2、用节点电压法计算图2-46中A点电位。
3、在图2-47中,已知R1=R2=10KΩ,E1=5V,E2=7V,E3=8V,用节点电压法求当开关S断开或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及流过R2的电流。
§2-9叠加原理四、计算题1、用叠加原理计算2-41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已知条件不变)。
2、用叠加原理计算2-50中各支路的电流。
3、电动势为10v,内阻为1Ω的电源共有2组,并联后一只蓄电池内部极板短路(被短路的电源电动势为2V ),则负载电流又为多少?§2-10戴维南定理四、计算题1、在图2-54中,已知E1=12V,R1=0.5Ω,E2=6V,R2=1.5, R=5 ,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电流。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1 晶体二极管一、填空题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 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
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 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无法确定 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0 V.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 10V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 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 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 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流过V2的电流为 ,输出电压U0为 +5V。
15、光电二极管的功能是将光脉冲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光二极管的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电工基础习题册 第一章答案

二、判断题1.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电子流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 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所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 3.电压和电位都随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
(×) 4.我们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指向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三、问答题1.电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电路主要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负载是实现电路功能的装置。
导线是在电路中起连接作用。
开关是控制装置。
2.简述电压、电位、电动势的区别。
电源内部电荷移动和电源外部电荷移动的原因是否一样?答:电压反映的是电场力在两点之间做功的多少,与参考点的位置无关。
电位反映的是某点与参考点的电压,与参考点的位置有关。
电动势反映的是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
电源内部电荷移动和电源外部电荷移动的原因不一样。
3.什么是电流?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源电动势不为〇,且电路闭合。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1)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2)电流表必须串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
(3)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端流入负端流出。
(4)选择合适的量程。
四、计算题1.在5 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6 C,则电流是多少安?合多少毫安?解: I=Q/t=3.6/(5×60)=0.012(A)=12mA答:电流是0.012安,合12毫安。
2.在图1--2中,当选c点为参考点时,已知:U a=-6 V,U b=-3 V,U d=-2 V,U e=-4 V。
求U ab、U cd各是多少?若选d点为参考点,则各点电位各是多少?解:选c点参考点时Uc=0VUab= Ua- Ub=(-6)-(-3)=-3VUcd= Uc – Ud =0-(-2)=2VUbd= Ub – Ud =(-3)-(-2)=-1VUed= Ue – Ud =(-4)-(-2)=-2V选d点为参考点 Ud=0 运用电压不随参考点变化的特点Ucd= Uc – Ud = Uc –0=2V Uc=2V∵Ubd= Ub – Ud = Ub –0=-1V ∴Ub=-1V∵Ued= Ue – Ud = Ue –0=-2V ∴Ue=-2V∵Uab= Ua – Ub = Ua –(-1)=-3V ∴Ua=-4V答: Uab=-3V,Ucd=2V当选d点为参考点时Ua=-4V,Ub=-1V,Uc=2V,Ud=0,Ue=-2V。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讲解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1 晶体二极管一、填空题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
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 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习题册参考答案-《数字电路基础(第二版)习题册》-A05-3097.docx

课题一组合逻辑电路任务 1 逻辑门电路的识别和应用一、填空题1.与逻辑; Y=A ·B2.或逻辑; Y=A+B3.非逻辑; Y=4.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5.低电平6.输入电压 Vi ;输出电压 Vo7. 3.6V;0.3V8.输出端并;外接电阻 R;线与;线与;电平9.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10.CMOS11.非门;非门二、选择题1. A2. C3. C4. D5. C6. A7. B8. B9. B10.A11.B12.B13.A三、简答题1. Y1:Y2:2.真值表逻辑函数式Y=ABC 3.真值表逻辑表达式Y1=ABY2=Y3= A+B逻辑符号4.5.任务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一、填空题1.高电平;低电平2.输入逻辑变量的各种可能取值;相应的函数值排列在一起3.逻辑变量;与;或;非4.两输入信号;异或门电路5.代数;卡诺图6.A+B+C ;A;A7.( 1) n; n;(2)原变量;反变量;一;一8.与或式; 1; 09.组合逻辑电路;组合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时序电路10.该时刻的输入信号;先前的状态二、选择题1. D2. C3. C4. A5. A三、判断题1.×2.√3.√4.√5.×6.√7.×四、简答题1.略2.( 1) Y=A+ B(2)Y=AB + A B(3)Y=ABC+A + B +C+D=A + B +C+D3. (1)Y=A B C+ABC+ABC+ABC= A C+AC(2) Y= A CD+A B D + D+ACDAB(3)Y=C+ AB+AB4.状态表逻辑功能:相同出1,不同出 0逻辑图5.( a)逻辑函数式Y=AB+ A B真值表逻辑功能:相同出1,不同出 0(b)逻辑函数式 Y=AB+BC+AC真值表逻辑功能:少数服从多数电路,即三人表决器。
6.Y=A ABC +B ABC +C ABC判不一致电路,输入不同,输出为1,;输入相同,输出为0。
(完整版)电工基础习题册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1—1电流和电压一、填空题1、_________流通的路径称为电路,通常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习惯上规定______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的方向实际上与电子移动的方向________。
3、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______。
4、电流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5、若3min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
8C,则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_A.6、测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____________接在电路中,使被测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_接线柱流进,从______接线柱流出。
7、电压是衡量___________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电动势表示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8、电路中某点与______________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若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分别为U a、U b,则a、b两点间的电压U ab=_________________;U ba=_______________。
9、参考点的电位为________,高于参考点的电位取________值,低于参考点电位取______值。
10、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________极指向_______极.11、测量电压时,应将电压表和被测电路______联,使电压表接线柱的正负和被测两点的电位_______。
12、如图所示,电压表的a应接电阻的______端,b应接电阻的_______端.电流表的a应接电阻的_______端.二、判断题1、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电子流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习题册班级学号姓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工程系注意事项:1. 习题册请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填好相关信息;2. 每章习题均来自课本中的课后习题,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看教材。
这里挑选出来整理成册,方便大家使用;3. 后附有两套模拟试题,供考前进行模拟测试;4. 册内带两张空白的课堂测试答题纸,不要损坏。
通知课堂测试的时候再使用。
第一章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1-1 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一部分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试校核图1-1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正确。
图1-11-2 电路如图1-2所示,试求:(1) 图(a)中,i1与u ab;(2) 图(b)中,u cb。
图1-21-3 对图1-3所示的电路,若:(1) R1、R2、R3不定;(2)R1 = R2 = R3。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尽可能地确定各电阻中的未知电流。
图1-31-4 电路如题1-4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和吸收的功率。
图1-41-5 试求图1-5所示电路中控制量I1及电压U o。
图1-5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 电路如题2-1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
求:(1)电压u2和电流i2;(2)若电阻R1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图2-1 2-2 求图2-2所示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及总电压U ab。
图2-22-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2-3所示电路的电流i。
图2-32-4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2-4所示电路中电压比u o/u s。
已知R1 = R2 = 2Ω,R3 = R4 = 1Ω。
图2-42-5 试求图2-5(a)和(b)的输入电阻R i。
图2-5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3-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及电压U o 。
图3-1 3-2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3-2所示电路中I x以及CCVS的功率。
图3-23-3 列出图3-3(a)、(b)所示电路中的结点电压方程。
图3-33-4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3-4所示电路后,求各元件的功率并检验功率是否平衡。
图3-4第四章电路定理4-1 应用叠加定理,求:(1)图4-1(a)中电压u2;(2)图4-1(b)中电压U o图4-14-2 求图4-2所示各电路的等效戴维宁电路或诺顿电路。
图4-24-3 求图4-3所示两个一端口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并解释所得结果。
图4-34-4 图4-4所示电路的负载电阻R L可变,试问R L等于何值时可吸收最大功率?求此功率。
图4-44-5 图4-5所示电路中N由电阻组成,图(a)中,I2 = 0.5A,求图(b)中电压U1。
图4-5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 求图5-1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u2/u1。
图5-1 5-2 求图5-2所示电路的电压比值u0/u1。
图5-2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1 电路如图7-1所示,开关S原在位置1已久,t=0时合向位置2,求u c(t)和i(t)。
图7-17-2 图7-2所示电路中,若t=0时开关S闭合,求电流i图7-27-3 图7-3所示电路开关原合在位置1,已达稳态。
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0时电容电压u c(t)。
图7-37-4 图7-4所示电路中,电源u s=[50ε(t)+2δ(t)]V,求t>0时电感支路的电流i(t)图7-47-5 图7-5所示电路中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试求零状态响应u c(t),已知u i=5 (t)V。
图7-5第八章相量法8-1 已知图8-1(a)中电压表的读数为V1:30V;V2:60V;图8-1(b)中的V1 :15V;V2 :80V;V3 :100V (电压表的读数为正弦电压表的有效值)。
求图中电压u s的有效值U s图8-18-2 已知图8-2所示电路中I1 = I2 = 10A。
求I 和U 。
s图8-2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 已知图9-1所示电路中,U=100V, U c= 1003V,X c= -1003Ω,阻抗Z x阻抗角| x|=60o。
求Z x和电路的输入阻抗。
图9-19-2 列出图9-2所示电路中的网孔电流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
已知u s= 14.14cos(2t)V , i s=1.414cos(2t+30o)A。
图9-29-3 图9-3中,R1 = R2=100Ω, L1 = L2 =1H, C=100u F ,U =100∠0o V , ω=100rad/s。
求Z L获得的s最大功率。
图9-3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0-1 图10-1所示电路中,R=1Ω,ωL1=2Ω,ωL2=32Ω,耦合因数k=1, 1/ωC = 32Ω。
求电流1I 和U 。
2图10-110-2 列出图10-2所示电路中的网孔电流方程。
图10-210-3 已知图10-3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ab=0.25Ω。
求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
图10-3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11-1 RLC串联谐振时,已知BW=6.4kHz,电阻的功耗10mW, u s(t) = 100cos( 0 t)mV和C=400pF。
求L、谐振频率f 0和谐振时电感电压U L。
11-2 求图11-2 所示电路的转移电压比U /1U 。
2图11-211-3 求图11-3 所示电路的转移电压比U /1U 。
2图11-3第十二章三相电路12-1 已知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U1=380V(电源端),三角形负载阻抗Z=(4.5+j14)Ω, 端线阻抗Z1=(1.5+j2)Ω。
求线电流和负载的相电流,并作相量图。
12-2图12-2 所示对称三相耦合电路接于对称三相电源,电源频率为50Hz,线电压U1=380V,R=30Ω,L=0.29H,M=0.12H。
求相电流和负载吸收的总功率。
图12-212-3 图12-3 所示电路的s U 是频率f =50Hz 的正弦电压源。
若要使ao U 、bo U 、coU 构成对称三相电压,R 、L 、C 之间应当满足什么关系?设R =20Ω,求L 和C 的值。
图12-3第十四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4-1 图14-1中所示电路原已达稳态,t=0时把开关S合上,画出运算电路。
图14-114-2 电路如图14-2所示,已知i L(0-)=0A,t=0时将开关S闭合,求t>0时的u L (t)。
图14-214-3 电路如图14-3所示,开关S是闭合的,电路处于稳态。
若S在t=0时打开,已知U s = 2V, L1 = L2 = 1H, R1 =R2 = 1Ω。
试求t 0时的i1(t)和u L2(t)。
图14-314-4 求图14-4所示电路中的电压转移函数H(s)=U o(s)/U i(s),设运放是理想的。
图14-4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16-1 求题16-1图所示二端口的Y 参数矩阵。
图16-116-2 已知题16-2图所示二端口的Z 参数矩阵为⎥⎦⎤⎢⎣⎡=105810Z Ω, 求R 1、R 2、R 3和r 的值。
图16-216-3 已知二端口参数矩阵为(a)⎥⎥⎥⎦⎤⎢⎢⎢⎣⎡=9100940940960Z Ω, (b)⎥⎦⎤⎢⎣⎡-=3025Y S 。
试问二端口是否有受控源,并求它们的等效π形电路。
模拟试题(一)一、 填空题(20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端电压U 为图1-1 图1-22、图1-2所示电路中节点a 的节点方程为3、图1-3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开路电压U ab 为________,等效电阻R eq 为_______图1-3 图1-44、如图1-4所示电路,谐振角频率_______5、图1-5所示电路,ab 端的等效电感L ab = H图1-5 图1-66、图1-6所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是 s7、某无源二端网络端口电压、电流分别为()t t u ωcos 50=V ,()()︒+=30cos 10t t i ωA ,则平均功率P = ,无功功率Q = ,功率因数λ= (有单位要注明)8、RLC 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A I A I A I C L R 5,1,3===则总电流为_______A9、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联接,每相阻抗为10Ω,电流为1A ,则三相负载的线电压为 V二、 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图2-1所示电路的网孔方程是()A. 69741341212I I I I -=-+=-⎧⎨⎩B. 69741361212I I I I -=-+=-⎧⎨⎩C. 634341212I I I I +=--+=⎧⎨⎩D. 6741341212I I I I +=--+=-⎧⎨⎩图2-1 图2-22、双口网络的Z 参数为Z 11=8Ω、Z 12=2Ω、Z 21=3Ω、Z 22=6Ω,当负载开路时其输入阻抗为()A. 2ΩB. 8ΩC. 7ΩD. 3Ω3、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B. 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C. 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D.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4、某对称星形三相电路,已知线电压t U ABωcos 2380= V ,则C 相电压有效值相量C U 为() A. 0150220∠ V B. 090220∠ V C. 090220-∠ V D. 0150220-∠ V5、图2-2所示耦合电感,已知M =10-3H ,i (t )=10cos(100t )A ,则电压u (t )为()A. -sin (100t ) VB. sin (100t ) VC. 0.1cos (100t ) VD. -0.1cos (100t ) V6、当RL 电路换路时,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A. u L 不能跃变B. i L 不能跃变C. u L 有界时, i L 不能跃变D. i L 有界时, u L 不能跃变7、电路如图2-3所示,开关S 由打开到闭合,电路内发生变化的是()A. 电压UB. 电流IC. 电流源的功率 D . 电压源的功率8、如图2-4所示,该电路的功率守恒表现为()A. 电阻与电压源共吸收1 W 功率,电流源供出1 W 功率B. 电阻吸收1 W 功率,电压源供1 W 出功率C. 电阻吸收1 W 功率,电流源供出1 W 功率D. 电阻与电流源共吸收1 W 功率,电压源供出1 W 功率图2-3 图2-4三、 计算题(56分)1、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3-1示电路中的电流I (10分)图3-12、如图3-2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
当t =0时开关接通,求t >0的i (t )(10分)图3-23、如图3-3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态,用运算法求t >0的u t C ()(10分) ︒︒︒1V 2Ω1Ω2Ω05.F 01.Hu C t =0+_+_图3-34、如图3-4所示,试求R L 为何值,负载R L 获得最大功率,求最大功率P max (10分)图3-45、如图3-5所示电路中,设运算放大器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中R1=R f2=50kΩ,R2=R f1=100kΩ, u1=1V, u2=0.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