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欣赏课程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ppt课件

来化外百北 ,、来年民在 代艺文来间陕 代术化交剪西 相却较通纸剪 传被难闭。纸 。 农传塞这艺
家入,一术 妇,地地中 女古处区, 承代偏由首 袭下的文僻,于近推陕
8
不同剪纸作品
采用散点透视的剪纸作品
锯齿式剪纸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9
粤绣
*
30
粤绣《八仙图》
*
31
。工艺要求
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 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 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 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 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 洁,无墨迹等污渍。
32
• • • • • • • •
历代刺绣
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 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 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 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 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 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清代刺绣,另有两点值得视为突
出成就:
40
刺绣流派
• 苏绣 • 湘绣 • 粤绣 • 蜀绣 • 汴绣 • 陇绣
41
42
43
44 44
刺绣的飞速发展
• 如今,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苏州的苏绣、
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 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发展到今天的刺绣艺术品,工 艺精细复杂。例如双面绣《猫》,作品极为出色。至 今,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又发展成双面异色样绣,为 刺绣工艺开辟了新的途径。一般的刺绣日用品如被面、 枕套、靠垫、鞋面之类,中国民间很多妇女都能绣出, 比较普及。除此之外还有彩绣 包梗绣 雕绣 贴布绣
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教案

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教案第一节,引入。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本次的美术课程。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
传统美术作品是指那些古老的艺术作品,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了解古代艺术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技艺,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聆听,积极参与,共同学习。
第二节,导入。
在开始具体的欣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美术作品的特点。
传统美术作品通常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形式,它们在内容上多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景人物等为题材,表现手法上则注重线条、色彩、形态的表现。
传统美术作品在创作时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细致雕琢,艺术家们追求的是那种精雕细琢的艺术效果。
在欣赏传统美术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作品的题材、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三节,欣赏作品。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作品欣赏,来深入了解传统美术作品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它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作品中描绘了繁忙的河岸、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不同的建筑和交通工具,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腻的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对形态的精准把握,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也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幅西方传统绘画作品《蒙娜丽莎》。
这幅作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它描绘了一个神秘而优雅的女性形象,给人一种神秘和超然的感觉。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对人物形象的精湛表现,以及对光影效果的精准把握。
中国民间艺术欣赏精品课件

第四讲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
第一节 民间艺术概述
一、民间绘画的源流
人面鱼纹盆
舞蹈纹彩陶盆
原始绘画直接脱胎于原始绘画 其他绘画种类由民间绘画派生而来
二、民间绘画的种类及民俗应用
1、居室装饰、岁时节庆
2、神灵佛道、巫术信仰
3、知识传导、标志图解
4、赌博娱乐、消遣游戏
3 民间祭祀画的鉴赏
(1)世代相传,尽善尽美 (2)成教化,助人伦 (3)纯真质朴,俗极是雅
三、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
1、民间绘画的造型 (1)象征吉祥 (2)自由随意 (2)追求完美
自由随意
追求完美
2、民间绘画的色彩
3、民间年画的构图
第二节 民间绘画体裁及作品赏析
一、民间年画 1 民间年画的历史 2 民间年画的分类 3 民间年画的产地及风格
二 民间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画
1 民间剪纸的历史 2 民间剪纸的分类 3 民间剪纸的题材 4 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
1 平面装饰 2 意象造型 3 喜庆吉祥
三、民间祭祀画
1 民间祭祀画的源流 2 民间祭祀画的分类
祭祀画分类
(1) 地方巫术祭祀画 (2) 道教祭祀画 (3) 佛教祭祀画
第1课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中国民间美术欣赏-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特点;•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古老技法,提高绘画能力;•了解民间艺术家创作的背景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够观察和描述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和表现手法;•能够通过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和发散思维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从中国民间美术中体会民间情感和表达方式;•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点•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艺术特点;•了解和欣赏中国民间美术的精华;•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更新自己的艺术体验和审美观念。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A.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的精华1.地域性特点:介绍中国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特点和风格,例如:四川美术、苏州刺绣、河南民间画等。
2.文化内涵:通过观察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全关茶文化、昆曲文化、武术文化等。
3.创作方式:介绍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过程,例如:壁画、瓷画、宣纸画等。
4.艺术欣赏:通过观察、分析、表达和交流,欣赏民间美术的优美和独特。
B.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艺术特点1.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绘画技法,如勾、素描、上色、乱点、挑白、破、拓等。
2.学习传统绘画的构图、线和色彩等艺术特点,掌握绘画的基本要素和技巧,提高画技和创作意识。
3.观察、分析和欣赏传统艺术作品,了解传统绘画的历史和发展。
C. 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力1.了解艺术的功能、表现方式和传达效果,探讨艺术的价值和作用;2.观察、感知和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培养自己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建立个人艺术思想和态度。
五、教学评价A. 学科素养方面的评价1.绘画能力的提高程度和艺术表现能力;2.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程度;3.艺术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掌握情况。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玩具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3. 民间玩具的代表作品及寓意4. 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与技巧5. 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难点:对中国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与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工艺。
2. 示范法:展示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各类民间玩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类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制作民间玩具的材料和工具,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播放和讲解。
4.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件有趣的民间玩具,引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讲解:讲解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工艺。
3. 展示:展示各类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其造型、色彩、寓意等特点。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件简单的民间玩具,体会制作乐趣。
5. 讨论:组织学生探讨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玩具的能力和创意表现。
3. 学生对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玩具展览,加深对民间玩具的了解。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
3. 开展民间玩具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传承民间艺术。
课后服务艺术课程教案1-5(中国传统民居赏析)

总结:对钱财名利的向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直接表达,图为木画作者根据传统民间图案所绘制的春节装饰,黄金万两是将四个字合拼成了一个字。
倒有有,本画作者根据传统民间图案绘制的春节装饰倒有有,这个图案有两个有字组成,无论反正都是两个有字,表达了人们追求拥有富有的美好愿望。
展示图片:《岭南灰塑》《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进行相关讲解。
总结:明清时期,祠堂、寺观和豪门大宅建筑盛行用灰塑做装饰。灰塑有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法,具有耐酸、耐碱、耐温的优点,非常适合广州一带的湿热气候条件。
5.陶塑:陶塑是用陶土塑成所需要造型烧制而成的建筑装饰构件,陶塑材料分为素色和彩釉两类。素色,也就是原色,烧制釉陶是在土胚烧制前先挂上一层釉彩,釉色泽鲜艳,十分漂亮。
门钹,因为其形状类似于民间乐器中的钹而得名,门钹是用金属制成平面为圆形或六边形,中间凸起,如倒扣着的碗状圆钮,圆扭上挂圆环或金属片,以便扣门时敲击大门。
3.砖雕:最初是模仿石雕形式而出现的,后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与木雕相比,它更易保存,使用寿命较长。与石雕相比,砖材质地松软,雕刻方便,制作灵活。因此,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建筑中,砖雕使用的部位包括影壁,墙饰,墙头,门楼,匾额,脊饰,瓦当等。
2.石雕:建筑石雕装饰在传统民居中也得以普及,最初多为仿木结构,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石雕工艺,主要用在民居建筑的局部和构建上,如门楣,抱鼓石,台基,石柱等。
展示图片:《门枕石》、《门钹》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进行相关讲解。
总结:门枕石,又叫门墩,是门栏外侧安装及稳固门扉转轴的一个功能构建,很多门枕石被雕成圆鼓的形状,雕饰精美。
展示图片:《泉州陶塑》《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进行相关讲解。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及特点;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3. 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水平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及特点;2. 欣赏和评价民间玩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对中国民间玩具文化内涵的理解;2. 运用欣赏和评价的方法表达对民间玩具的喜爱。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系列中国民间玩具图片,如泥人、风筝、剪纸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玩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课堂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如泥玩具、木玩具、布玩具、纸质玩具等;(2)讲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如造型独特、色彩艳丽、寓意丰富等;(3)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玩具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寓意吉祥、传递祝福等。
3. 欣赏与评价(1)教师展示更多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欣赏;(2)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玩具的喜爱,并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民间玩具的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民间玩具进行制作;(2)教师提供制作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动手制作;(3)学生完成后,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间玩具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点;(2)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民间玩具的信息,拓展对民间艺术的了解;(3)学生课后完成作业:以“我喜欢的民间玩具”为主题,绘制一幅作品。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分类及特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欣赏能力和评价水平;3. 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民间玩具图片及视频资料;2. 制作民间玩具的材料和工具;3. 相关民间艺术的书籍和资料。
初中欣赏民间美术教案

初中欣赏民间美术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创造的美术作品。
2. 民间美术的种类:包括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玩具、面具、风筝等。
3. 民间美术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构图自由、形式多样、寓意深刻;使用民间特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寓意、夸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的名称、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欣赏民间美术》。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刺绣等,并简要介绍作品的特点和寓意。
2. 学生认真观察作品,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构图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独特美。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挑选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年画等,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3.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搜集更多关于民间美术的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欣赏课程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
遗产,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设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欣赏课程,使更
多的人有机会欣赏、理解和研究这些传统艺术形式。
一、课程背景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戏曲、民间音乐、剪纸、剪影、面塑、传统工艺等众多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凝
结了无数普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
观念。
然而,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传统
艺术面临着逐渐消失的风险。
为了防止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遗失,中国各级政府、学校和文化机
构都积极开展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其中包括开设相关的
艺术欣赏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历
史和特点,还通过实践与体验,培养学生欣赏和传承传统艺术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欣赏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
和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课程内容示例:
1. 戏曲欣赏:学生可以欣赏到京剧、豫剧、越剧、评剧等不同类型
的戏曲表演,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和表演形式。
2. 民间音乐:学生通过学习和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3. 剪纸艺术:学生学习传统剪纸的技巧和花样,了解剪纸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的应用。
4. 面塑艺术:学生通过制作面塑作品,了解面塑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表现形式。
5. 传统工艺体验:学生参观传统工艺作坊,亲身体验制作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过程,如陶瓷、壁画、织锦等。
三、课程目标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欣赏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艺术。
以下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他们能够欣赏和鉴赏中国传统艺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发扬传统艺术并赋予创新。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艺术欣赏的体验。
五、结语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对
于我们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民间艺
术欣赏课程,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艺术,推动传
统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
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期望这样的课程能够在
更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得到普及,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