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在类中的用法
C++中static的作用

C++的static有两种用法:面向过程程序设计中的static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static。
前者应用于普通变量和函数,不涉及类;后者主要说明static在类中的作用。
一、面向过程设计中的static1、静态全局变量在全局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静态全局变量。
我们先举一个静态全局变量的例子,如下://Example 1#include <iostream.h>void fn();static int n; //定义静态全局变量void main(){ n=20;cout<<n<<endl;fn();}void fn(){ n++;cout<<n<<endl;}静态全局变量有以下特点: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未经初始化的静态全局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自动变量的值是随机的,除非它被显式初始化);静态全局变量在声明它的整个文件都是可见的,而在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静态变量都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包括后面将要提到的静态局部变量。
对于一个完整的程序,在内存中的分布情况如下图:代码区全局数据区堆区栈区一般程序的由new产生的动态数据存放在堆区,函数内部的自动变量存放在栈区。
自动变量一般会随着函数的退出而释放空间,静态数据(即使是函数内部的静态局部变量)也存放在全局数据区。
全局数据区的数据并不会因为函数的退出而释放空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Example 1中的代码中将static int n; //定义静态全局变量改为int n; //定义全局变量程序照样正常运行。
的确,定义全局变量就可以实现变量在文件中的共享,但定义静态全局变量还有以下好处:静态全局变量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变量,不会发生冲突;您可以将上述示例代码改为如下://Example 2//File1#include <iostream.h>void fn();static int n; //定义静态全局变量void main(){ n=20;cout<<n<<endl;fn();}//File2#include <iostream.h>extern int n;void fn(){ n++;cout<<n<<endl;}编译并运行Example 2,您就会发现上述代码可以分别通过编译,但运行时出现错误。
c++的static关键字用法

c++的static关键字用法C++中的`static`关键字有多种用法,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C++中`static`关键字的用法及其相关特性,希望能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关键字。
一、`static`关键字概述`static`是C++中的一个关键字,它常用于指定函数、变量、类成员等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
它的主要作用如下:1. 限定变量的作用域。
使用`static`关键字声明的变量具有静态的生存期和块作用域,即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都存在,并且只能在声明变量的源文件中访问。
2. 限定函数的作用域。
使用`static`关键字声明的函数具有静态的作用域,即只能在声明它的源文件中调用。
3. 限定类成员的作用域。
使用`static`关键字声明的类成员为静态成员,它不属于类的任何一个对象,而是属于整个类,可以通过类名或类对象来访问。
4. 防止符号重定义。
当在多个源文件中定义同名的全局变量或函数时,使用`static`关键字可以防止它们之间的符号重定义错误。
二、静态变量1. 全局静态变量使用`static`关键字声明的全局变量具有静态生存期和文件作用域,即它在程序运行期间一直存在,而且只能在声明它的源文件中访问。
例如:```cpp//file1.cpp#include <iostream>static int count = 10; //声明全局静态变量countvoid func() {static int i = 5; //局部静态变量i,生命周期为整个程序运行期间std::cout << "i is " << i ;std::cout << " and count is " << count << std::endl;i++;count++;}```在另一个源文件中引用这个全局静态变量,编译器会报错:```cpp//file2.cpp#include <iostream>extern int count; //声明全局变量countvoid func2() {std::cout << "count is " << count << std::endl;}```编译器会报错:undefined reference to `count'。
static在python中的用法

文章题目:深度解析 Python 中 static 的用法1. 在 Python 中,static 作为一个关键词,用来修饰类方法或成员变量,表示静态的意思。
静态方法、静态变量在 Python 中有着特殊的用法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2. 我们需要了解静态方法的定义和使用。
静态方法在类中使用@staticmethod 装饰器进行修饰,其特点是不需要实例化就可以调用,可以通过类名或实例名进行调用。
静态方法在类中独立存在,不需要依赖于实例或类变量,因此是和类紧密相关的,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情况下灵活使用。
3. 静态变量在 Python 中也具有其特殊的作用。
静态变量是指在类中使用 @classmethod 装饰器进行修饰的类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实例,但是依赖于类,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
静态变量常用于记录类的信息,或者在类方法中作为参数传递。
4.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实现一些功能,比如创建工具类,实现通用的功能,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代码的组织和功能需求。
5. 总结起来,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在 Python 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对其深入了解和灵活运用,可以提高代码的效率和质量,使代码更具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其特点和用法,灵活使用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从而更好地实现代码的功能和设计。
6.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对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的理解和使用可以使代码更加优雅、清晰。
对于提高代码的模块化、可拓展性和重用性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应该注重对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的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质量。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 Python 中 static 的用法,特别是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的定义、用法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对其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够提高代码的质量和效率,使得编程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static 用法

static 用法static 用法1. static 变量•定义:在函数内部使用 static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称为静态变量。
•特点:–静态变量的生命周期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都存在,而不仅仅在函数调用时才存在。
–静态变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不会在函数调用结束后释放内存。
•使用场景:–如果一个变量需要在多次函数调用之间保持其值不变,可以使用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通常用于计数器或者保存函数的返回值等场景。
•示例代码:#include <>int count() {static int counter = 0;counter++;return counter;}int main() {printf("%d\n", count()); // 输出1printf("%d\n", count()); // 输出2printf("%d\n", count()); // 输出3return 0;}2. static 函数•定义:在函数返回类型前面加上 static 关键字,使函数变为静态函数。
•特点:–静态函数只能在声明它的源文件内部调用,不能被其他源文件使用。
–静态函数不能被其他源文件中的函数调用,从而起到了隐藏的作用。
•使用场景:–当某个函数只在当前源文件内部使用时,可以将其声明为静态函数,以减少命名冲突和提高代码的模块化程度。
•示例代码:#include <>static int multiply(int a, int b) {return a * b;}int main() {int result = multiply(2, 3);printf("%d\n", result); // 输出6return 0;}3. static 类成员•定义:在类中声明的 static 成员属于类本身,而不是类的实例。
•特点:–所有的对象共享同一个静态成员,即静态成员对于所有的对象来说只有一份拷贝。
final和static的用法

final和static的用法final和static的用法final的用法•修饰类:被final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
这样可以确保类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被其他类修改或扩展。
•修饰方法:被final修饰的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
这样可以确保方法的行为不会被修改,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修饰变量:被final修饰的变量称为常量,只能被赋值一次,之后不能再更改。
常量的命名通常使用全大写字母,多个单词之间用下划线分隔。
static的用法•修饰成员变量: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属于类,而不是对象。
所有的对象共享同一个static变量的值,在内存中只会有一份拷贝。
•修饰方法:被static修饰的方法称为静态方法,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不需要创建对象。
静态方法只能访问静态成员,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
•修饰代码块:被static修饰的代码块称为静态代码块,用于在类加载时执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静态代码块只会在类加载时执行一次,且先于静态方法和构造方法执行。
•修饰内部类:被static修饰的内部类称为静态内部类,与外部类没有绑定关系,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访问。
静态内部类不能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
•修饰导入语句:在导入语句中使用import static可以导入静态成员,使得可以直接使用静态成员的名称,而不需要通过类名访问。
final和static的结合使用•final修饰的变量可以与static修饰的变量结合使用,称为静态常量。
静态常量在内存中只有一份拷贝,并且不能被修改。
•final修饰的方法可以与static修饰的方法结合使用,称为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而且不能被子类重写。
以上是final和static的一些基本用法和结合使用的情况。
它们在Java编程中非常常用,能够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使用final和static,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类的继承关系、变量的不可修改性和方法的可靠性。
final修饰类的例子final class MyClass {// class implementation}在这个例子中,被final修饰的类MyClass不能被继承。
Java中static关键字的作用和用法详细介绍

Java中static关键字的作⽤和⽤法详细介绍static表⽰“全局”或者“静态”的意思,⽤来修饰成员变量和成员⽅法,也可以形成静态static代码块,但是Java语⾔中没有全局变量的概念。
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法独⽴于该类的任何对象。
也就是说,它不依赖类特定的实例,被类的所有实例共享。
只要这个类被加载,Java虚拟机就能根据类名在运⾏时数据区的⽅法区内定找到他们。
因此,static对象可以在它的任何对象创建之前访问,⽆需引⽤任何对象。
⽤public修饰的static成员变量和成员⽅法本质是全局变量和全局⽅法,当声明它类的对象市,不⽣成static变量的副本,⽽是类的所有实例共享同⼀个static变量。
static变量前可以有private修饰,表⽰这个变量可以在类的静态代码块中,或者类的其他静态成员⽅法中使⽤(当然也可以在⾮静态成员⽅法中使⽤–废话),但是不能在其他类中通过类名来直接引⽤,这⼀点很重要。
实际上你需要搞明⽩,private是访问权限限定,static表⽰不要实例化就可以使⽤,这样就容易理解多了。
static前⾯加上其它访问权限关键字的效果也以此类推。
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法习惯上称为静态变量和静态⽅法,可以直接通过类名来访问,访问语法为:类名.静态⽅法名(参数列表…)类名.静态变量名⽤static修饰的代码块表⽰静态代码块,当Java虚拟机(JVM)加载类时,就会执⾏该代码块(⽤处⾮常⼤,呵呵)。
1、static变量按照是否静态的对类成员变量进⾏分类可分两种:⼀种是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叫静态变量或类变量;另⼀种是没有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叫实例变量。
两者的区别是:对于静态变量在内存中只有⼀个拷贝(节省内存),JVM只为静态分配⼀次内存,在加载类的过程中完成静态变量的内存分配,可⽤类名直接访问(⽅便),当然也可以通过对象来访问(但是这是不推荐的)。
static的五种用法

static的五种用法
"static" 这个关键字在编程中有多种用法,具体用法取决于编程语言。
以下是"static" 关键字在许多编程语言中常见的五种用法:
1. 静态变量(Static Variables):
在函数内部声明的静态变量在程序执行期间保持其值不变。
它们在函数调用之间保持其值,而不像普通的局部变量那样在每次函数调用时重新初始化。
2. 静态方法(Static Methods):
在类中声明的静态方法是不需要实例化类就可以调用的方法。
它们通常用于执行与类相关的操作,而不是与实例相关的操作。
3. 静态类(Static Classes):
在一些编程语言中,可以声明静态类,这些类不能被实例化,且只能包含静态成员。
4. 静态成员变量(Static Member Variables):
在类中声明的静态成员变量是类的所有实例共享的变量。
它们的值对于所有实例都是相同的。
5. 静态导入(Static Imports):
在Java 中,可以使用静态导入来直接访问静态成员,而不需要使用类名来限定。
这样可以简化代码,使得静态成员的使用更加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编程语言可能会对"static" 关键字有不同的用法和语义。
上述用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的编程语言,比如C/C++、Java、C# 等。
在特定的编程语言中,"static" 关键字可能还有其他用法。
java中 static,final,transient,volatile,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

缓存行非64字节宽的处理器(自行调整补充字节长度,原理一样)
共享变量不会被频繁的写。追加字节会导致CPU读取性能下降,如果共享变量写的频率很低,那么被锁的几率也很小,就没必要避免相互锁定了
Volatile无法保证原子性
volatile是一种“轻量级的锁”,它能保证锁的可见性,但不能保证锁的原子性。
由于自增操作是不具备原子性的,它包括读取变量的原始值、进行加1操作、写入工作内存。那么就是说自增操作的三个子操作可能会分割开执行,就有可能导致下面这种情况出现:
假如某个时刻变量inc的值为10,线程1对变量进行自增操作,线程1先读取了变量inc的原始值,然后线程1被阻塞了;然后线程2对变量进行自增操作,线程2也去读取变量inc的原始值,由于线程1只是对变量inc进行读取操作,而没有对变量进行修改操作,所以不会导致线程2的工作内存中缓存变量inc的缓存行无效,所以线程2会直接去主存读取inc的值,发现inc的值时10,然后进行加1操作,并把11写入工作内存,最后写入主存。
如下面的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latile int inc = 0;
public void increase() {
in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追加字节优化Volatile性能
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将共享变量追加到64字节可以优化其使用性能。
在JDK 7 的并发包里,有一个队列集合类LinkedTransferQueue,它在使用volatile变量时,用一种追加字节的方式来优化队列出队和入队的性能。队里定义了两个共享结点,头结点和尾结点,都由使用了volatile的内部类定义,通过将两个共享结点的字节数增加到64字节来优化效率,具体分析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tic在类中的用法
在Java、C++等编程语言中,static是静态的意思,它可以修饰成员变量、成员方法以及代码块。
以下是static在类中的主要用法:
1. static成员变量:
- 静态成员变量在类加载时就已经存在,并且只被初始化一次。
- 静态成员变量独立于类的任何对象,所有对象共享同一个静态成员变量。
- 静态成员变量可以在类的外部直接访问,无需创建类对象。
2. static成员方法:
- 静态成员方法不依赖于对象,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
- 静态成员方法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和非静态方法,但可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
- 静态成员方法在类加载时就已经准备完成,无需创建对象。
3. static代码块:
- static代码块在类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初始化静态成员变量或执行其他静态操作。
- static代码块只执行一次,除非手动修改静态变量或重新加载类。
总结:static在类中主要用于定义静态成员(变量、方法、代码块),这些静态成员在类加载时就已经存在,并独立于类的对象。
它们可以方便地在不创建对象的情况下进行访问和操作,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