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温州》教案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点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对温州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温州的风土人情。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温州的美丽风光和发展成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温州的地理位置和概况2. 温州的历史沿革3. 温州的文化特点4. 温州的风土人情5. 温州的发展成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温州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主动了解温州的相关知识。
2.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温州的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温州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温州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温州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温州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温州的资料,了解温州的基本情况。
(2)课堂上,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温州的风土人情,如习俗、饮食、语言等。
(2)成果展示: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温州的著名景点、文化遗产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温州的文化特点。
(2)分析温州的发展成就,如经济、科技、教育等。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温州的文化特点?(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强调家乡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温州的特点和成就。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温州的短文,展示自己对温州的了解。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第一章:温州的地理位置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掌握温州所在地区的相关知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瓯江下游。
1.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地理位置图,让学生了解温州在浙江省的位置。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瓯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州所处的河流。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交通状况,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第二章:温州的自然景观2.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自然景观,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自然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自然景观,包括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等。
2.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美景。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等自然景观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植被等。
第三章:温州的人文景观3.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人文景观,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人文景观,包括古城墙、永嘉学派、鼓词等。
3.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人文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人文美景。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古城墙、永嘉学派、鼓词等人文景观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文化传统,如民俗、艺术等。
第四章:温州的经济特色4.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经济特色,掌握相关的经济知识和产业特点。
4.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经济特色,包括民营经济、轻工业、国际贸易等。
4.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经济特色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经济特点。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民营经济、轻工业、国际贸易等经济特色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产业优势、优惠政策等。
第五章:温州的社会生活5.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社会生活,掌握相关的社会知识和日常生活特点。
《话说温州》教案

第一单元温州名山单元概述:温州位于东海之滨,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物种丰富,加上山、水、石、洞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温州神奇秀丽の众多名山。
其中雁荡山、玉苍山、铜铃山、龙湾潭、花岩等5处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泰顺の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还有西雁、中雁、四海山、茶山等许多风景优美の省级森林公园。
在众多名山の优美风光中还蕴含着丰富の文化底蕴,如一些典故、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等。
本单元选取了“雁荡山”、“中雁与南雁”、“乌岩岭”、“玉苍山“、”四海山“四个典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家乡名山の优美风光,了解家乡温州有哪些令人神往の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の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の感情。
本单元の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自己平时所了解の信息,教师介绍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名山の风采。
也可上网查资料让学生看音像材料来学习本单元の内容。
第一课雁荡山、中雁与南雁教材简析:雁荡山一般指北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市,以“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而享誉海内外,由于“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还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称号。
灵峰夜景、灵岩飞度、大龙湫瀑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素以“峰奇、洞幽、嶂险、瀑美”闻名于世。
本课还将带领学生领略位于平阳境内の南雁、位于乐清市白石镇境内の中雁等一系列“雁荡山”の风采。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雁荡山の风光,感受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雁荡山の情感。
2、知道雁荡山是我国の十大名山之一,了解雁荡山还有中雁南雁两雁等,3、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描写雁荡山の诗词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深厚の瓯越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收集信息の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网络环境教学过程:1、你知道我们家乡温州有哪些山吗?在学生交流の基础上,引入学习重点——雁荡山。
2、出示雁荡山优美の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来欣赏雁荡山の秀丽。
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

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温州一年级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
2. 学生将能够学习和掌握与温州相关的基础词汇和句型。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写。
教学资源:1. 温州地图和照片2. 温州地方特产的图片和实物(如温州脚踏车、温州鞋等)3. 温州相关的视频和音频材料4. 学生练习册和学习笔记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温州地图和照片,向学生介绍温州的地理位置,并与学生讨论温州的特点和著名景点。
2. 展示温州地方特产的图片和实物,鼓励学生猜测这些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主体(25分钟):1. 听力活动:播放温州相关的音频材料,让学生听取关键信息,例如温州的特色食物、节日等。
然后,进行简短的问答活动,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词汇和句型学习:a. 呈现温州相关的基础词汇,例如“温州脚踏车”、“温州鞋”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
b. 引导学生学习与温州相关的句型,例如“我想去温州旅游。
”、“温州的脚踏车很有名。
”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句型。
练习(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一段关于温州的短对话或小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对温州的了解和想象。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编写的对话或小故事。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温州相关的知识和句型。
2. 鼓励学生思考,温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对当地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搜索和了解更多关于温州的信息,并用英文写一篇关于温州的小短文。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在温州旅游或与当地人交流的情景。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编写的对话或小故事的内容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话说温州》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校课程——话说温州》第五单元教案单元主题: 实业名家缝纫工到发明家李毓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提起李毓蒙, 在瑞安乃至温州, 几;“我的弹棉机成功啦!”;1916年初夏, 在瑞安城郊的乡间小道上, 有位衣冠;眼见为实;也许人们难以想象, 一个小裁缝怎么与弹棉机的发明联;18岁那年, 李毓蒙出师回老家开了一间裁缝铺, 凭他;李毓蒙想制造一种机械, 使弹棉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双麒麟”誉满全国;弹棉机制试成功消息很快传遍浙南大。
许漱玉清光绪十八年(1892)到温州益大布店充学徒, 时年13岁。
二十三年, 在县城殿巷(今公园路)自开小布店, 4年后稍有积蓄, 在曹仙巷租房开许云章绸布店, 规模稍大, 开始雇用店员、学徒、司账等三四人。
货真价实, 顾客盈门, 积21年之久, 资财益富, 遂于1917年买下五马街平屋店面七间, 独出心裁, 拆建成温州第一座3层楼店面, 当即轰动全城。
吴百亨出生在温州市的一个城市贫民家, 家住温州市沙帽河街, 家境困难, 只读了3年书, 当过放牛娃、西药房学徒。
1921年与他人合股开办一家由他任经理的西药房百亨药房。
经过几年的锐意经营, 药房在温州同行业中享有声誉, 业务不断扩大, 吴百亨因此积累了一笔资金。
1925年前后, 温州同全国一样, 在“五四”运动和“五卅”惨案之后, 有些知识分子大声疾呼, 要使国家富强。
吴百亨从百亨药房制造本牌新药, 获利较厚的经验中, 也觉得办实业更有意义。
爱国心切的吴百亨坚定了自己要“振兴实业, 抵制洋货”的决心。
单元教学目标⒈初步了解实业名家的创业历程, 体会其创业的艰辛与成功。
2. 学习实业名家艰苦创业、善于创业、诚信经营、爱乡爱国的精神。
3.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教学难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3教时累计课时: 第6课时第一课许漱玉教学目标1.了解许漱玉的艰苦创业历程, 体会人们对其的多元评价。
一年级话说温州的教案

一年级话说温州的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温州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对温州的兴趣和认知。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句子和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教学重点:1. 学习温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习温州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温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进行理解和描述。
2. 学生对温州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进行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温州地图和图片。
2. 温州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资料。
3. 与温州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的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有关地理位置的词汇,如:城市、省份、地方等。
2. 展示温州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如:温州在哪个省份?温州靠近哪个大海?Step 2: 学习地理位置和特点1. 展示温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地理特点,如:山、海、河流等。
2. 教授相关词汇,如:山脉、海洋、河流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Step 3: 学习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1. 分享温州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如:温州龙瓷、温州民间艺术等。
2. 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如:你知道温州龙瓷的特点是什么?Step 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所学知识描述温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描述。
Step 5: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面表达1. 让学生以温州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文章,介绍温州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
2.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写作。
Step 6: 总结和评价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收获和困难。
2. 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温州的地理、历史和文化。
2023年话说温州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自然资源(二)1、海洋资源教学目旳: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理解温州丰富旳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旳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公布信息旳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温州丰富旳海洋资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二十一世纪旳温州将从瓯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说说你对这句话旳理解。
2、揭示课题。
二、探访宝库1、海洋有哪些资源?学生自主讨论。
总结并阅读文中旳内容。
2、教师补充简介温州海洋资源旳特点。
三、运用与开发1、活动一:走进“贝藻王国”学生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
引导学生讨论:南麂为何有“贝藻王国”旳名称?为何会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何是我国唯一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旳海洋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教师总结。
2、活动二:捷报频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
交流课前搜集旳有关这方面旳喜讯。
四、海洋环境保护研讨会1、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成果。
2、布置课外实践活动:制作海洋环境保护手抄报、剪贴报等。
3、自主阅读温州在线。
2、旅游资源教学目旳:1、通过搜集资料、推销简介、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等活动,懂得温州具有丰富旳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公布信息旳能力,激发关注、热爱家乡旅游事业旳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温州具有丰富旳旅游资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温州方言歌谣。
学生用方言试说——学生齐说。
2、引出课题二、鸟瞰温州1、学生看地图,说说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2、引导学生在图上补上自己懂得旳其他景点。
3、教师补充简介温州景点旳面积、数量、特点等资料。
三、开发运用1、活动一:我来当导游理解温州目前主推旳旅游线路或者设计有特色旳旅游线路。
给自己旳旅游线路取个好听旳名字。
2、活动二:数据大盘点引导学生看书上提供旳数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信息?展示自己搜集到旳其他旅游业发展旳数据。
四、游览推介会1、结合当地熟悉旳旅游景点在小组内进行简介。
三年级《话说温州》教案

三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第一篇:三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第一单元鸟瞰温州第1---4课教学内容教学目的:1、知道”图例、比例尺、方向”是地图特有的语言,能借助它们读懂地图,找到家乡和老家。
2、了解家乡和老家的特点,激发学生爱家乡、爱老家的情感。
3、培养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调查、获取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师设计调查表,鼓励学生自主调查家乡和老家。
2、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看地图找家乡、家乡有多大)一、认识地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方法也很多。
今天,我们要从认识地图开始来认识自己的家乡。
(出示中国政区图)地图就像一幅画,它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信息。
瞧,比例尺、图例、方向就是地图特有的语言,是读懂地图的关键。
谁认识它们?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学生回答)如:▲表示山峰,☆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
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回答)二、了解家乡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浙江省温州市,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乡温州。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家乡温州位于浙江的什么位置?它的周围有哪些邻居?小组内的同学可以相互议一议。
师:关于家乡,你们在调查中还了解了些什么?(出示建议:讨论小组找到的资料,可以相互补充;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勾出你们认为特别能体现家乡特色的资料,推选一位同学上台介绍。
)这是孔老师的建议,有补充吗?那好,开始讨论吧。
师:讨论得很激烈,哪个组愿意来介绍自己的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资料①人口、面积(人口: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46、1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7、14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0‟。
面积: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②风景点(南北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南麂岛、乌岩岭、仙岩……)③特产(茶山杨梅、泰顺柚子、瓯柑、凤尾鱼、瓯绣、温州石雕、温州牛肉干、温州皮纸、温州矮人松糕、温州馄饨、塘川橄榄……)④文化、习俗(巴渝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长江三峡文化……)⑤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名城,红岩精神、浙南红军革命根据地)⑥名人:数学家——苏步清、谷超豪师:(出示教材中的地形图)请仔细读读这张地图,想一想家乡的地形与图中哪个小朋友的家乡更像一些呢?第二课时(家乡的地形及特产、我给家乡画张”地图”)一、描画家乡上节课,我们通过了解别人家乡的地形,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地形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说温州》教案第一单元温州名山单元概述:温州位于东海之滨,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物种丰富,加上山、水、石、洞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温州神奇秀丽的众多名山。
其中雁荡山、玉苍山、铜铃山、龙湾潭、花岩等5处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泰顺的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还有西雁、中雁、四海山、茶山等许多风景优美的省级森林公园。
在众多名山的优美风光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一些典故、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等。
本单元选取了“雁荡山”、“中雁与南雁”、“乌岩岭”、“玉苍山“、”四海山“四个典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家乡名山的优美风光,了解家乡温州有哪些令人神往的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的感情。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自己平时所了解的信息,教师介绍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名山的风采。
也可上网查资料让学生看音像材料来研究本单元的内容。
第一课雁荡山、中雁与南雁教材简析:雁荡山一般指北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市,以“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而享誉海内外,由于“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还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称号。
灵峰夜景、灵岩飞度、大龙湫瀑布被称为“雁荡三绝”。
XXX 以“峰奇、洞幽、嶂险、瀑美”闻名于世。
本课还将带领学生领略位于平阳境内的南雁、位于乐清市白石镇境内的中雁等一系列“雁荡山”的风采。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雁荡山的风光,感受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雁荡山的情感。
2、知道雁荡山是我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了解雁荡山还有中雁南雁两雁等,3、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描写雁荡山的诗词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深厚的瓯越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网络环境教学过程:1、你知道我们家乡温州有哪些山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入研究重点——雁荡山。
2、出示雁荡山优美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来欣赏雁荡山的秀丽。
讨论:雁荡山名字的由来、雁荡山的特点等,从而逐步来了解“雁荡三绝”、雁荡山“峰奇、洞幽、嶂险、瀑美”的特色。
3、出示温州地形图,了解温州还有中雁、南雁、西雁等名山,并引导学生找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欣赏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4、让学生看书上古人的有关雁荡山的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
5、课外延伸:课外继续收集有关雁荡山的其他资料。
第二课乌岩岭教材简析: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温州市泰顺县西北部,洞宫山脉南段,南接福建省寿宁县,北接本省云和县,距离谈书县城40公里,离温州市区245公里,总面积1495公顷,区内山峦起伏,都是高峻,其最高峰白云尖海拔1161米,是温州第一高峰,也是飞云江的发源地。
由于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非常著名的国家一级珍惜动物黄腹角雉。
因而,乌岩岭也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乌岩岭的风光图片,交流乌岩岭的资料,让学生知道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飞云江的源头之一,引领学生了解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学生产生热爱乌岩岭,保护乌岩岭的自豪之情。
2、通过整理、交流关于乌岩岭的资料,进步学生收集信息、处置惩罚信息的能力。
教学进程:一、引入:你知道温州的第一高峰在哪里吗?二、出示乌岩岭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乌岩岭的地貌地势特征,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乌岩岭的团体印象是怎样的?请孩子看着教材图片当导游来介绍乌岩岭的特点。
三、利用课后图片,上网看看动植物的资料,说说,乌岩岭为什么会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讨论:任何将乌岩岭保护得更好?如何开发使用乌岩岭的贵重的自然资源。
第三课玉苍山教材简析:玉苍山位于苍南境内,距离温州市110公里,林木茂盛,柳绿桃红,森林覆盖达94.9%,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怪石、云海、日出、天湖、古寺”构成了玉苍山的五大奇观,特别是外形各异的岩石组成“石海七十景“,令人琳琅满目。
在海拔700—900米的高山上还分布着“十八天湖”,无源之水天上来,成为天下奇观。
山顶上的法云寺,建于宋咸淳年间,寺内有摩崖刻题“皇朝寿山”,相传是明朝正德天子的笔迹,开山开山祖师“三段”曾在此建立了天下重要教派之一的“玉苍派”,可谓是名山古刹,相得益彰。
教学目标:1、在欣赏玉苍山奇丽风光、了解玉苍山的艳丽传说中,让学生明白玉苍山的特点,体会其蕴涵的文明气息,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看玉苍山的导游图,开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进程:一、出示玉苍山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石头像什么?试着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出示景点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小组讨论取个更好的听的名字。
二、在了解玉苍山的景点布局之后,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玉苍山有哪些景点》路线该怎么走?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玉苍山的风光有哪些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点?三、讲“皇朝寿山”的传说,再让学生找找其他景点是不是也有美丽的传说,一起来交流。
第四课四海山教材简析:四海山位于永嘉县北部,距离温州郊区有80公里,四海山春天山花烂漫、色彩斑斓,夏天XXX滚滚、烟云缭绕,秋天红叶似火、野果飘香,冬天琼枝玉树、银色海洋,以其独特的林海、花海、云海、XXX而称奇。
主要有美华堂游览区、水龟涵养区、上潘佃猎别墅区。
朱坑教科游览区等四大景区。
严冬无暑是四海山的魅力。
尤其登上1097.7米高海拔的四海尖,但见碧山耸翠,XXX升沉,好似一幅山川画。
在了解家乡的浩瀚名山以后,再引导学生继续了解自己身边的其他山,如大罗山等,激起学生进一步探讨家乡山脉的兴趣。
教学目标:1、欣赏四海山的风光,了解四海山独特的林海、花海、云海、雪海与严冬无暑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四海山的情感。
2、通过收集交流自己的身边的其他山的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自己家乡山脉,提高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世界的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四海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欣赏四海山的风光,在欣赏以后,讨论:四海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归纳出四海山的特点。
二、了解四海山严冬无暑的特点时,出示:严冬的中午气温也不过30度。
三、在了解了温州的其他山时,引导学生了解另一座温州名山——大罗山,引导学生介绍北面的雷达山。
我们家乡有哪些山,你叫得出名字吗?你知道它有多高?有哪些特点?最好能用几句话来概括。
建议:在课余收集有关温州的名山诗句,有条件的话和父母一起去领略一下温州名山的风采。
第二单元家乡新貌第一课龙港教学目标: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和朗诵民谚,了解和感受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及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来历。
教学重点: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和朗诵民谚教学难点:了解和感受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及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来历。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形,以篇首压题照片和几个学生的对话导入新课,帮助学生了解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程度及“中国第一座农夫城”的来历。
2.新旧对比引导学生观察照片和诵读民谚,了解龙港的过去。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照片和民谚的“记忆”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把所了解和的信息在全班进行交流。
3.国家级名片:龙港今后的发展与“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这两张国家级名片和市当局提出的“一港三城”的战略目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教学时可以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畅流龙港的未来,体会龙港人民要把“中国第一座农夫城”扶植成“中国农夫第一城”的决计。
4.适当延伸龙港的变化只是家乡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点带面,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在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二课居民住宅区教学目标:从身边找变化,激发学生对身边一草一木的热爱、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居住地方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从身边找变化,激发学生对身边一草一木的热爱、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教学进程:1、谈话导入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居住的小区是什么样子的。
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住宅区的新老照片,让他们体会社区的大变化。
请学生说说你手中的这张照片的故事。
自在地跟小组里的同砚讨论:自己居住的中央在这几年里起的变化。
课后在社区里走一走。
画一画,“我家的楼房”第三课XXX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参观活动,了解XXX的过去和现在,激发学生对XXX的喜爱和向往。
2.通过画一画或写一写描绘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组织教学:1.谈话引入新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名校或自己心中的好学校,以此引出新课——XXX。
2.走进新温中: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多媒体,借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温中新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整体布局。
激发学生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对于市区的学生,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参观。
3.参观校史馆:教学时要通过创设“参观”的情境,结合“寻找温中名流”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温中的历史和办学成绩。
活动后引导学生谈体会对XXX的爱好之情。
4.描绘自己的校园;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或写一写来夸一夸自己的学校,限于二年级学生的实践程度,此块教学要求不宜过高。
第四课温州国际会展中心教学目标:通过了解XXX及其他十大标专性修建,树立学生对家乡经济发展和城市扶植的自豪感。
组织教学:1.使用教科书中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国际会展中央举办的修建风格和作用,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会展中央的外观像什么,有什么含义,听了会展中学的介绍以后有什么感想等。
2.市区的学校可以带学生现场感受会展中心举办大型展览会的场面和气氛,非市区的学生也可以利用音像材料或互联网向学生展现这些盛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在教学拓展性内容“温州十大标记性修建”时,教师可让学生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修建睁开拓展性研究,把教室研究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探讨的兴趣。
第五课寻找变化的足迹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是谁让家乡变得如此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畅想家乡的未来,从小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组织教学: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启发学生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寻找到家乡变化的足迹。
2.读一读小诗《变了》,要肄业生读得有味道,读出对家乡变化的爱好,还可以启发学生说一说家乡还有哪些中央变化了。
3.开展讨论:是谁让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怎样才能让家乡变得更美?4.畅想家乡的未来:引导学生想象,他们心中家乡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第三单元海防故事单元教材概述:温州属沿海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
古往今来,生动惊险的海防故事数不胜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
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讴歌英雄们保卫家园、英勇斗敌的精神。
选入本单元的两课内容具有典型性。
从发生年代上看,有古代,有现代;从拔取对象上看,有集体,有个体。
通过看图、阅读、听讲、对话、参观等,感受英雄们的可敬的地方。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温州海防的动听故事,体会现在幸运生活的来之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