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名句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名句默写

描述了赤壁天空的壮美以及江水 的清波。
文学特点
1 意境超脱
看似纪实描写,实则情感丰富,含有向往和憧憬。
2 巧用对仗
对仗比喻淋漓,情感起伏也在语句结构中得到了体现。
3 借古喻今
通过形象的历史比喻来反映当前社会状态或个人命运。
理解性名句解析
1
“遥想公瑾当年”
致敬赤壁之战中被称为“公瑾”的周瑜,
“千古兴亡多少事”
2
表达了怀念过去英雄的情感。
反思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提醒我们,人生短暂,一定要好好珍惜。
默写练习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Hale Waihona Puke 论与总结《赤壁赋》文学价值
技巧精湛、意境空灵,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背景介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魏与孙吴在长江岸边激战三年。 最终,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了曹操。
赤壁文化
“赤壁”成为了一个象征。赤壁之战后,南方文化 开花结果。今天,赤壁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赤壁赋》内容概述
局势分析
描绘了当时三国形势,批评了北 方统治者的腐败与无能。
英雄风范
自然景观
赞颂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的人品、 胆略和智慧。
《赤壁赋》的历史意义
反映了三国时代山河易容,同时也为后世文化 根基奠定了基础。
理解《赤壁赋》名句默写 指南
苏轼的《赤壁赋》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散文之一。本次演讲将让您 更深入地理解这篇经典之作。
作者:苏轼
苏轼生平
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篱。 诗文、书画、骈文、散文多方面 有所成就。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文中以“,”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文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3.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4.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欢乐情景,“,”两句写出了月亮升起前江面波平浪静,清风拂面,让人感到惬意。
5.写自己与客人泛舟赤壁,用“”极写小舟在江面上任意飘荡,而自己飘飘然像要脱离尘世,“”。
6.苏轼看着月下美景纵酒放歌,其中写船桨在月光浮动的水面划过的歌词是:“,”7.文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两句写箫声能使深谷里的蚊龙为之起舞,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出了箫声的魅力。
8. 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9.文中用“,”两句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10.文中描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11. 文中通过“,”两句哀叹人生的短暂,又通过“”一句表达了对永恒的羡慕。
12.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先为生命个体的渺小而感伤,接着又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
13.文中以月有圆缺,但月还是那个月为例,说明“世间万物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的哲学原理的两句是“,”。
14.文中表现出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表明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则万物时刻都在变动的句子是:“,”15.文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不取身外之物。
16.文中写物各有主,只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听到了成为音乐,看到了成为美景,而且“,”,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现在为自己与朋友所共同享受。
赤壁赋名句默写常考的

赤壁赋名句默写常考的
以下是 7 个赤壁赋名句默写常考的:
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我记得有次我去赤壁玩,真真切切就看到了那江水,那赤壁,就特别能体会到苏轼当时在这的感觉。
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哇,那微风轻轻吹来,水面真的很平静,就跟我那次去湖边,没什么风的时候一个样。
3.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画面感就来了,就像我们几个朋友在野外聚餐,喝着酒,念着诗唱歌一样。
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嘿,我那次看到月亮从山后面慢慢升起来,可不就是这样在天空中徘徊嘛。
5.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有次我在江边,起了雾,那雾在江面上,江水和天空都好像连起来了,就跟这说的一样。
6.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这让我想起我坐小船在水上漂的时候,真的感觉四周都是茫茫一片。
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有回我看到地上的一只小虫子,就忽然觉得我们人在天地间不也像这小虫子一样渺小嘛。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赤壁赋》中“,”两句交代了时间,而“”一句则包含了地点、人物和事件,用笔可谓简练。
2.《赤壁赋》开头第一层“,,”,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
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散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闲笔,而是非有不可的必要交代。
3.《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4.《后赤壁赋》的创作时间与《前赤壁赋》只隔三月,但随着风景的不同,作品的气象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前赋句句是秋景,而后赋则句句是冬景,此可谓“随物赋形”,各尽其妙。
“,”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至今被人们奉为描写秋、冬二景的典范。
5.在《赤壁赋》中,作者苏轼与客泛舟游赤壁,在“”后,大家一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快乐。
6.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用“,”两句,写自己与朋友泛舟游赤壁之下时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7.苏轼《赤壁赋》中写面对清风徐来、秋江澄静之景,情不自禁吟诵《诗经·月出》之语,对柔和月色高歌的句子是:“,。
”8.《赤壁赋》中多处用典,其中与《诗经》有关的两句是:“,。
”9.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苏轼《赤壁赋》中“,,”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10.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亮初上,挂于星空的句子是:“,。
”1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句写月亮从东方升起而且似在缓缓移动,生动形象,如在眼前。
12.苏轼《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
”1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14.在《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诗中景与眼中景圆满契合,“,”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
15.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
高考语文《赤壁赋》名言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赤壁赋》名言名句默写名言名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内容,其中《赤壁赋》这篇文言文更是考试常考的内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语文《赤壁赋》名言名句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赤壁赋》名句默写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情景默写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情景默写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情景默写1.《赤壁赋》中描绘出赤壁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赤壁赋》中描绘秋风拂来,江水澄净,不起波浪的景色的诗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赤壁赋》中苏轼游赤壁时以精练笔墨写风平浪静的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历来为人称道。
4.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相映成趣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朗诵《诗经.陈风.月出》的两句诗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7.《赤壁赋》中描写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句是: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8.《赤壁赋》中苏轼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三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饮酒咏诗兴致飞扬的情景。
9.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本文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2.作者用“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来描写月出美景;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来写月下江面的景象。
13.《赤壁赋》中描写夜晚月亮飞升,徘徊星空,江雾茫茫,水天一色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4.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5.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情景默写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文中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比喻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的慨叹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7.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文中形象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慢慢移动的状态的两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泛舟赤壁,面对美丽的明月,忍不住“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理解性名句默写

-
7、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8、用比喻的修辞,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 人的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句子 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围绕……”或“以……为重点”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 够的表现。
“壮举是……表现”或“壮举背后 是……” 去掉“背后”或“的表现-”
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 心头。
注释①水仙子:曲牌名,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句式为七七、七五七、 三三四。八句四韵。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15、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17、是由于……的结果 -
【是由于……;是……的结果】
2016天津卷
“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 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 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⑥枕上十年事:借唐人李泌所作传奇《枕中记》故事,抒发作者的辛酸遭遇。 ⑦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 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 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 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 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 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