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
【正式版】EBV相关NK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PT资料

非血液学恶性疾病: 未分化的鼻咽癌、胃癌、平滑肌瘤等
• 淋巴细胞潜伏EBV感染引发异质性淋巴增殖性疾 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如B细 胞LPD和T/NK细胞LPD。
• 80年代后期EBV-NK/T-LPD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组 ,包括EBV相关的NK细胞LPD、T细胞淋巴瘤和T 细胞LPD,后者包括EBVDNA阳性的CAEBV。后 相继报道EBV-NK/T-LPD相关的病例如淋巴细胞 性LPD(GLPD)、CAEBV、鼻和鼻型淋巴瘤、侵 袭性NK白血病和蚊咬过敏。
骨髓。 在 侵表袭面性标 NK型细和胞T白CR血基病因/淋构巴象瘤的(基A础N上KL,)1/3的GLPD为NK-GLPD,近半数的NK-GLPD病例与EBV相关。
无侵明袭显 性的NK家细族胞遗白传血背病景/淋。巴瘤 在亦鼻可和 累鼻及型喉淋、巴上瘤呼罕吸见道累和及食外道周;血和淋巴结。
8鼻0和年鼻代型后N期KE细B胞V-淋NK巴/T瘤-LPD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组,包括EBV相关的NK细胞LPD、T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LPD,后者包括EBVDNA阳性的 C多A见E于BV某。些亚洲和拉美国家;
急性类型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2.致死性IM/X联淋巴增殖综合征 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综合征
慢性类型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
血液学恶性疾病 : B细胞淋巴瘤
1.伯基特(Burkitt’s)淋巴瘤 2.移植后淋巴瘤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 的淋巴瘤
4.脓胸相关的淋巴瘤 细胞淋巴瘤
C在A表E面BV标。型和TCR基因构象的基础上,1/3的GLPD为NK-GLPD,近半数的NK-GLPD病例与EBV相关。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九章)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总结(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包括①髓性组织主要由骨髓和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成分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②淋巴组织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以及人体内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扁桃体、腺样体、孤立淋巴小结等)▲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各类病原微生物感染、化学药物、外来的毒物、异物、机体自身的代谢产物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淋巴结内的细胞成分,主要是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增生,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的良性增生分为三类:一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二是淋巴结的各种特殊感染;三是原因不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如巨大淋巴结增殖症以及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又称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一)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见于颈部,病原体可由发生感染的牙齿或扁桃体被引流如颈部淋巴结,或由四肢感染而引流到腋窝、腹股沟淋巴结病理变化大体,肿胀,灰红色;镜下,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性扩大,有大量核分裂象。
若是化脓菌感染,滤泡生发中心可发生坏死,形成脓肿临床表现炎细胞浸润、水肿→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被摸受到牵拉→疼痛;有脓肿形成时→产生波动感,其被覆的皮肤发红,有时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二)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1. 淋巴滤泡增生体液免疫引起;淋巴滤泡数量增加,大小不一,生发中心明显扩大,周围有小淋巴细胞围绕。
类风湿关节炎、弓形虫病、HIV感染早期可见淋巴滤泡增生。
形态学上:①淋巴结结构保存,滤泡之间有正常的淋巴组织;②生发中心细胞成分的多样性;③核分裂象多;④滤泡主要分布于皮质,其大小形态不一,含有核碎片的组织细胞散在分布于滤泡中;⑤外套层清晰;⑥生发中心无Bcl-2蛋白和Ig轻链表达2. 副皮质区淋巴增生特征:淋巴结T细胞区增生,可见活化的T免疫母细胞,其大小是静止T淋巴细胞的3~4倍。
常见于活跃的病毒感染,特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药物所致的免疫反应以及某些抗病毒性疾病的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反应3. 窦组织细胞增生窦腔明显扩张,窦组织细胞肥大,常见于肿瘤引流区的淋巴结,如乳腺癌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常见于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淋巴结的特殊感染由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有特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肉芽肿);经特殊检测在病变组织、分泌物或体液中可能找到相关病原微生物(一)结核性淋巴结炎最常见的特殊感染。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抗B细胞抗体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 CD21+CD24 BMT CR 61-75%,OS 35%,实体器官 50–58%
✓ Rituximab 用于32例实体器官移植后PTLD,有效率65%, 停药中位7个月2例复发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Rituximab-预防性治疗
• 入组条件:去T异基因移植;移植后血浆EBV-DNA≥1000拷贝 /毫升
周围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 4.霍奇金淋巴瘤(HL)和霍奇金淋巴瘤样PTLD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T-细胞肿瘤:3~12.5%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 肝脾- T细胞淋巴瘤 ➢ NK/T细胞淋巴瘤 ➢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 周围T细胞淋巴瘤
发病机制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 复杂,多因素参与 ➢ EBV感染 (原发或激活)是主要的因素 ➢ 受者因素为免疫监视功能受损 ➢ 来自移植物的慢性抗原刺激也起作用 ➢ 高危因素:特殊的移植器官;种类, 免疫移植剂的
细胞样或浆细胞分化中 ➢ 单形性并非指细胞完全一致,而指绝大多数细胞是变异的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霍奇金淋巴瘤(HL)和霍奇 金淋巴瘤样PTLD
➢诊断依据经典的形态和免疫分型
诊断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 EBV-DNA拷贝高 ➢ 病毒负荷检测可以用全血\血清或血浆,细胞外
游离的DNA是否反应感染病毒的存在或只是死 细胞释放出的DNA尚不清楚 ➢ 血清EBV-DNA检测可以用来检测EBV相关肿 瘤的疗效
• 检测的49例患者,17例EBV-DNA ≥1000拷贝/ml。
• 15/17例预防,中位时间113天(41-202天);14/15达CR, 中位有效时间8天(1-46天);1/15无效,在2次rituximab 治疗和DLI后达CR。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有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有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症状,尤其是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有什么表现?得了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会怎样?以及原发免
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有哪些并发病症,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常见症状:
免疫缺陷、不明原因发热、淋巴增生
*一、症状
一、症状
病人在发病时常见发热、虚弱及原发病的表现。
临床表现的特征总是受原发免疫病本身特性的影响。
在极少数情况下,淋巴瘤或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发生可以是内在免疫缺陷病的首发表现,如X连锁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二、诊断
有原发性免疫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以上是对于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
殖性疾病并发症,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常见并发症:
淋巴瘤
*一、并发病症
一般无特殊并发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症状,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怎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怎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应该吃什么药。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主要治疗原发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已用于WAS、SCID和高IgM综合征病人的治疗。
*2、预后
本病的预后既与内在的原发免疫病又与淋巴瘤的类型有关。
宿主的免疫功能状况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大部分PID病人的淋巴瘤是侵袭性的,但是由于PID人群本身内在的情况差异很大和随后的淋巴瘤又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很难在总体上评估预后,而必须对每例病人进行个体评估。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怎么治疗,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原发免疫性疾病相
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EBV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网络出版时间:h04)-3-2517:/9网络出版地址:htt p s://ki.nePkcms/detWA34.1073.R.20414365.1453.00).htmlEBV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杨欢,尹列芬摘要:EBV相关的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pstein-Barr vins-cssociateX T//atural killer-cell lymphoxrolifera/ve diseases,EBV-T/NK-EPDs)是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的一组罕见的谱系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EBV-E/NK-EPDs包括四种亚型:儿童系统性EBV+T细胞淋巴瘤、系统型T细胞和NK细胞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及严重蚊虫叮咬过敏症。
各亚型的临床症状、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相互重叠,在临床过程中可能相互转变,明确诊断和精确分类都面临极大的困难。
目前,EBV-E/NK-LPDs的病因学及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外,暂无统一有效的根治方法。
该文就EBV-E/NK-EPDs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预后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不同亚型EBV-E/NK-EPDs的认识。
关键词: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EBV;T细胞;NK细胞;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7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01-7369(2041)03-0317-05doi:14.13315/ki.cjcep.2041.03.014EBV相关的T/NK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Epstein-Barr virns-associawf T//atural killer-cell lymphoxrolifera/ve diseases,EBV-T/NK-EPDs)指EBV感染T/NK细胞的一组具有谱系的淋巴组织疾病1]。
目前EBV-T/NK-EPDs的概念及精确分类尚未完全统一,其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WHO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方案:临床顾问委员会会议报告.(Airlie House, Virginia, 1997年11月)NL Harris, ES Jaffe, J Diebold, G Flandrin, HK Muller-Hermelink, J Vardiman, TA Lister and CD Bloomfield摘要引言:从1995年开始,欧洲病理学工作者协会和血液病理学会一直致力于制定一个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恶性肿瘤分类方案,该分类方案包括淋巴系肿瘤、髓系肿瘤、组织细胞肿瘤和肥大细胞肿瘤。
材料与方法:此项WHIO计划共组成十个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负责确定病种和作出定义。
另外还成立一个由国际血液学家和肿瘤学家组成的临床顾问委员会(CAC)以保证该分类的临床实用性。
1997年11月召开会议讨论了与该分类有关的临床问题。
结果:WHO采纳了1994年国际淋巴瘤研究组(ILSG)报告的修订欧美淋巴系肿瘤分类(REAL)方案作为淋巴系肿瘤的分类方案。
该方案的分类方法遵循以下原则:分类应是联合应用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特征及临床特征能够清楚界定的“真实存在”(“real”)病种的名录,上述各项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因病种不同而异,不存在任何“金标准”。
WHO将REAL分类原则延用于髓系肿瘤和组织细胞肿瘤,髓系肿瘤的分类包括联合应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异常能够界定的各个病种。
围绕一系列临床问题召集的这次CAC会议,就提交的大多数问题达成共识,这些问题及共识将详述于下。
对于另外一些问题,CAC认为淋巴系肿瘤临床分组既无必要也不必须,患者的治疗取决于淋巴瘤的具体类型,如有可能,辅以该型肿瘤的型内分级和临床预后因素,如国际预后指数(IPI)。
结论:制订WHO分类方案的经历使各国肿瘤学工作者和病理学工作者之间达成了一项新的、令人兴奋的协作与交流,这必将促进对血液恶性肿瘤的认识与治疗。
EB病毒相关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EB病毒相关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刘利敏;邓朝晖【摘要】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实体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数量的增加,PTLD发病增加.目前认为PTLD的主要病因是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PTLD包含一系列疾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一旦确诊,应降低免疫抑制水平,并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等方案进行治疗.该文旨在总结PTLD 治疗方法的进展,为临床上对PTLD患者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提高PTLD患者的存活率.【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8(025)006【总页数】5页(P983-987)【关键词】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病毒;治疗;进展【作者】刘利敏;邓朝晖【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上海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上海 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2Epstein-Barr病毒(EBV)相关的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PTLD) 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及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SOT)后,在免疫抑制背景下,由EBV感染导致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是移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儿童SOT后免疫抑制最强烈的第1年发病率最高,总体发病率为2%~15%[1]。
90%以上的PTLD患儿体内EBV为阳性[2],其总体死亡率高达50%,为移植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
PTL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包含多种病理学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
性疾病的病理病因,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LPD的发病与内在的原发免疫缺陷有关。
大部分PID相关的淋巴细胞增殖与EBV感染有关。
*二、发病机制
主要机制是宿主对EBV的免疫监护功能有缺陷。
T细胞控制功能可能完全缺陷如致命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者部分缺陷如淋巴瘤样粒细胞肉芽肿。
高IgM综合征是由于CD40L的突变,从而影响T细胞/B细胞间的反应和B细胞向类型转化浆细胞的
有效分化所致的。
在APLS,FAS基因突变引起淋巴细胞积蓄可能直接导致LPD。
在ALPS中,凋亡缺陷的严重程度是发生淋巴瘤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无免疫缺陷的人群中,散发的FAS突变也与发生淋巴瘤有关,也支持了FAS基因的突变是发生淋巴瘤的重要因素这一观点。
在AT,继发于ATM基因突变的异常DNA修复机制是发生淋
巴瘤、白血病和其他肿瘤的重要原因。
在NBS,也存在DNA修复的缺陷,但是发生淋巴瘤远较其他肿瘤多见。
在分析PID与肿瘤的因果关系中,一个鲜明的例子是,AT或WAS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后,对恶性肿瘤的易感性明显减少。
慢性抗原刺激可能也使一些病人容易发生淋巴瘤。
在CVID 病人中,慢性抗原刺激可导致肺和胃肠道的淋巴组织极度增生。
这一良性的淋巴组织增殖容易发生淋巴肿瘤,但目前尚无直接的因果关系的证据。
总之,PID是LPD的前驱病变。
在一些疾病中,在发生LPD 前往往存在淋巴样极度增生,如ALPS和WAS。
WAS病人常伴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出现,其淋巴结可含明显的浆细胞增生,其中一些病例为单克隆浆细胞增生。
但是,单克隆扩增,尤其为小克隆扩增时,并不一定发展为淋巴瘤。
例如,在CVID,VJ-PCR可检测到自限性克隆性B细胞群。
高IgM综合征的特征是外周血B 细胞仅表达IgM和IgD,淋巴结缺乏生发中心,病人常出现产生IgM的浆细胞广泛增生,最常见于结外病变,如胃肠道、肝脏和胆囊。
这些病变可以非常广泛,以致在发生明显的淋巴瘤表现之前已是致命的。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病因,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
殖性疾病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原发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