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增加项目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增加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聚焦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重大慢病,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重点突破一批重大慢病防治关键技术,搭建重大慢病研究公共平台,建立健全重大慢病研究体系和创新网络,为加快重大慢病防控技术突破、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促进技术合理规范应用、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遏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支撑。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2016 年、2017年及2018年部署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技术研究、恶性肿瘤防控技术研究、慢阻肺防控技术研究、糖尿病防控技术研究、神经精神疾病防控技术研究、重大慢病综合防控研究、重大慢病支撑平台体系研究及国际合作研究等方向,共启动了109个三级指南方向。
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疑难高发恶性肿瘤治疗专项重点攻关”和在《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研究,推进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的任务要求,2019 年本专项将结合前期的部署情况,以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聚焦恶性肿瘤筛查早诊早治研究和突破性诊疗新技术的研发,拟在液体活检技术研发、恶性肿瘤筛查方案优化与评价研究及恶性肿瘤新型免疫治疗技术研发三个方面,重点部署5个三级指南方向,拟支持项目8个,国拨经费总概算约1.2亿元,实施周期为2019年—2021 年。
1. 恶性肿瘤筛查早诊技术开发与评价研究1.1 恶性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及评价研究1.1.1 恶性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及评价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常见高发恶性肿瘤(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现状,研发提高单个循环肿瘤细胞识别和捕获准确性的关键技术,优化微量核酸(外泌体核酸、ctDNA、miRNA等)的提取技术,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特定肿瘤的液体活检特异性检测靶点;研发特定标志物的靶向性PCR 扩增及测序、海量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处理技术,筛选出10~20个差异最为显著的液体活检靶点,并建立相应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模型;在全国具代表性和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大样本(5万人以上)队列研究,与目前普遍应用的筛查技术对比,验证其有效性;针对经过验证的液体活检靶点,基于自主原创性研究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筛查/早期诊断试剂盒,为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科技重大专项培育项目申请书

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高与产业化
(1)重要方向: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建材;(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4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
(1)重要方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19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
(1)重要方向:增生造山成矿动力学系统、深部资源评价技术与建模、深部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紧缺矿产、战略性资源旳评价勘查示范、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与深层油气成藏评价等技术性与勘查示范为主旳研究与研制;(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20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8
云计算和大数据
(1)重要方向:关键关键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9
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
(1)重要方向: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旳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关键工艺与装备、创新应用与示范;(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1)重要方向: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措施、规划设计措施与模式、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绿色建材、绿色高性能生态构造体系、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21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
(1)重要方向:公共安全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国家公共安全综合保障、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综合应急技术装备;(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国家科技部

附件1“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或“慢性病”)是目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最主要的一大类疾病。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2年我国居民慢病死亡率达533/10万,慢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重大慢病为主要死因,且增长迅猛。
这几大类疾病占总死亡的比例从1990年的65.5%增至2010年79.4%。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慢病仍呈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方案》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1—肺、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慢病,各病种联动推进,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循证评价、示范应用一体化布局,重点突破一批重大慢病防治关键技术,搭建重大慢病研究公共平台,建立健全重大慢病研究体系和创新网络,为加快重大慢病防控技术突破、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促进技术合理规范应用、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遏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部署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技术研究、恶性肿瘤防控技术研究、慢阻肺防控技术研究、糖尿病防控技术研究、神经精神疾病防控技术研究、重大慢病综合防控研究、重大慢病研究支撑平台体系研究、国际合作研究八个重点任务。
专项实施期5年,2016—2020年。
共拓中国特色慢阻肺研究之路-中文

研究成果
发病机制:呼吸免疫机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文富强,陈磊等 Chen L, et al. Eur Respir J 2010
β-防御素2参与气道的防御功能; 香烟通过NF-κB通路上调大鼠气道β-防御素2的表达
研究成果
发病机制:气道炎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姚婉贞,陈亚红等 Chen YH, et al. Chest. 2005;
慢阻肺血清中硫化氢水平明显升高且与FEV1/预测值呈相关
浙江大学 柯越海等 Li FF, et al.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2;
香烟诱导气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2高表达; 敲除Shp2基因可以减轻香烟诱导的气道炎症; Shp2在香烟诱导的气道炎症中发挥促进作用
尿激酶-纤溶酶激活物受体(uPAR)可通过PI3K/Akt路径介导香烟诱导的上皮细胞向间充质 细胞转化的发生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冉丕鑫等 Zou W, et al.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13
尼古丁可以通过激活Wnt3a/beta-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过程, 促进气道重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
数据来源于Pubmed, /pubmed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专项 —慢阻肺防控技术
慢阻肺防控技术研究项目
• 2016年
• 慢阻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1项 • 慢阻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技术研究 1项 • 慢阻肺救治体系和临床诊疗技术、策略及评价研究 2项 • 慢阻肺防控质量与效益研究 1项
概述
慢阻肺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在现有成熟大队列的基础上,开展慢阻肺相• 建立生物标本库,开展基因、蛋白质、代谢以及表观遗传学层面的 组学研究
PRP科研协作模式助力慢阻肺患者全程管理

PRP科研协作模式助力慢阻肺患者全程管理一、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为降低发病率,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我科从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规范化诊疗、延续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
利用PRP(临床问题P:Problems、临床研究R:Research、临床实践P:Practice)科研协作模式,从主要临床问题入手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相互依托,将研究结果运用于临床,进行易患人群的筛查,指导个性化药物方案的制定,通过临床研究的实施建立慢阻肺规范化管理信息平台,构建了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三全”慢病管理模式。
通过临床、科研的紧密结合,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规范化治疗率和随访率,降低患者急性加重再入院率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结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科研协作模式;慢病管理二、正文(一)背景慢阻肺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
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由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物或气体造成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引起[2]。
据统计,当前慢阻肺在全球人群中发病率约为4%-10%,我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40岁以上成年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9.9%,其中男性为12.4%,女性为5.1%。
慢阻肺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第三位[3]。
2012年有超过300万的患者死于慢阻肺,占全球全部死亡人数的6%[2]。
而美国研究显示,轻、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劳动能力分别下降3.4%、3.9%和14.4%,慢阻肺高致死致残率不仅为患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00年创建于上海。
中国大学王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简介

卫生检验专业得到国家批准列入专业目录。
195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四川医学院)开始招收全国第一个3年制卫生检验专科班,招收40名学生。
1974年该校正式创办了卫生检验专业(专科),1977年改为本科,1981年国家教委批准,卫生检验列入高等学校专业目录。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卫生检验学(先为卫生化学)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华西医大、哈医大等先后获得卫生检验硕士授予权。
1990年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卫生检验学博士授予权[20,21]。
举办卫生检验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多。
从35年前(1974年)的1所大学增加到全国目前约有20多所高等院校。
举办卫生检验专业的院校的重要性在不断曾强。
如全国重点大学已有: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仅硕士)等4所。
还有地方著名的大学10多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南华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济宁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大理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
此外,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清晰,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得到加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化。
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专业概况】卫生检验专业由我校于1974年率先创办,2012年更名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全国已有50余所院校开办该专业。
我校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发源地,经过4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卫生检验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新时代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系朝气蓬勃、团结奋进、开拓创新。
拥有一支专业水准高的师资团队,由25名专职专业教师、2名海外兼职教授和多名教学实践基地兼职教师组成,16人有海外留学经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1人,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4人,省卫计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
师资团队中还有多名国家级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以及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
郭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博士、在研课题

在研课题情况:目前在研经费近 。
学院工作1年。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
300万元,包括慢阻肺急性加重 3、基础知识
作者/通讯作者在Thorax等SCI收录杂志发表18篇, 下呼吸道去定植(科技部项目) 扎实。
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13 、慢阻肺损伤修复(国自然面上 4、具备基本
循环肿瘤细胞释放的作用及其检 的逻辑分析和
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多项,曾获上 测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统计学能力,
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授 2018.1-2021.12,在研,主持。 具备科研创新
权两项。在国内外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以
精神。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1.勤奋刻苦,
院内分泌科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 虚心好学。
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2型糖尿病 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
青年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专项,在研、课题骨干。
2.有独立思考
研究 的病理生 。工作期间,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相关 4. 上海市科委启明星项目,在 和动手的能力
兴趣,有扎实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杂志编委、 障碍及急性疼痛的治疗。
的英语功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临床麻
醉工作26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外杂志
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30余篇
。
学术学位 内科学(呼吸系病) 学术学位 内科学(呼吸系病)
中山大学重点研发计划

序号
专项名称
项目名称
1 全球变化及应对 2 纳米科技 3 精准医学研究
地球系统模式与气候变化经济学集成评估模型的耦合与应用
新型纳米冷阴极平板X射线源和高灵敏度探测器件及其CT图像重建方 法研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分子分型研究
4 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环状RNA翻译蛋白质的调控过程与生物学功能
53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基于中美对比和对接的重大慢病临床研究数据标准及应用研究
54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2型糖尿病智能优化综合管理体系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55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物质依赖关键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
第 3 页,共 3 页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鼻咽癌分子分型研究与精准治疗
19 精准医学研究
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
20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恶性肿瘤高危人群识别及预防策略的研究
第 1 页,共 3 页
21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 究
建立有效的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优化体系及其临床应用的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珠江河口与河网演变机制及治理研究
10 大气污染成因于控制技术研究 真空紫外光解-催化氧化协同净化低浓度VOCs技术研究(青年项目)
11 高性能计算
基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教育实践平台
12 高性能计算
适应于E级计算的可计算物理建模与新型计算方法
13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长非编码RNA在微环境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5 精准医学研究
通过多组学数据整合提高肾癌分子分型的准确度
6 精准医学研究
免疫性肾病精准医学:个体化治疗的生物学标记及干预新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建川 李雯
慢阻肺康复体系和策略的建立及其
15
2018YFC1313600
临床应用性研究
复旦大学
李善群
慢阻肺早期筛查、防治及呼吸健康
16
2018YFC1313700
管理的物联网技术研究与推广
同济大学
李强
17
2018YFC1313800 肠道与下丘脑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的作用及干预新方案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
序号
项目编号
2018 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 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8YFC1312200
脑出血损伤机制与干预评价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胡波
1668
2018.8-2020.12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干预
2 型糖尿病智能优化综合管理体系 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中山大学
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认知筛查和评估 系统的建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分裂症早期个体化诊疗生物学 标记体系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
酒精、吗啡依赖关键诊疗技术的推 广应用研究
中山大学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调控及智能康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
2
2018YFC1312300
研究
四川大学
雷鹏
适合国人的有效安全可负担的降压
3
2018YFC131240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李静
调脂药物及治疗模式研究
4
2018YFC1312500 心房颤动风险评估方案及干预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
白融
的优化研究
贞医院
基于影像组学的脑出血微创治疗规
5
2018YFC1312600
抑郁症复发的预警体系建立和综合 干预策略研究
武汉大学
基于医体结合的记忆和运动障碍三 级全程化诊疗模式研究
同济大学
糖尿病信息化管理平台与传播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的创建
瑞金医院
糖尿病信息化管理平台与传播体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创建及示范应用
院
肺癌和结直肠癌多中心筛查的随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916
2018.8-2020.12
829
2018.8-2020.12
953
2018.8-2020.12
981
2018.8-2020.12
900
2018.8-2020.12
序号 30 31 32 33 34 35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2018YFC1315100 2018YFC1315200 2018YFC1315300 2018YFC1315400 2018YFC1315500 2018YFC1315600
瑞金医院
洪洁
2 型糖尿病、糖尿病高风险和妊娠
18
2018YFC1313900 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行为干预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宜技术及疗效评价研究
洪天配
糖尿病肾病早期监测与适宜替代治
19
2018YFC1314000
疗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东南大学
刘必成
1559 1513 1213 1134 1147 1104 1222 1222
序号 10 11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2018YFC1313100
上消化道癌筛查和干预新型技术开
发及评价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018YFC1313200 恶性肿瘤放疗新技术及新策略研究
山东省肿瘤医院
项目 负责人
陈万青
于金明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617
2018.8-2020.12
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
项目 负责人
李延兵 于欣 于春水 彭英 王玉平 刘忠纯 靳令经 顾卫琼 刘云 李霓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181
2018.8-2020.12
958
2018.8-2020.12
978
2018.8-2020.12
972
2018.8-2020.12
998
2018.8-2020.12
1084
2018.8-2020.12
12
2018YFC1313300
胃癌免疫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
中山大学
徐瑞华
靶向恶性实体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新
13
2018YFC1313400 技术的研发及其临床转化路径的规
范化建立
慢阻肺早期筛查和诊断适宜技术的
14
2018YFC1313500
评价及应用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序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国际通行共享的慢阻肺生物资源库 建设及其应用
中日友好医院
基于大型前瞻性队列的临床前阿尔 茨海默病综合预防与治疗的中美合
作研究
重大慢性病疾病负担及防控策略研 究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 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基于中美对比和对接的重大慢病临 床研究数据标准及应用研究
中山大学
重大慢病防控关键技术在“一带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路”国家推广及评价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2018YFC1314100 2018YFC1314200 2018YFC1314300 2018YFC1314400 2018YFC1314500 2018YFC1314600 2018YFC1314700 2018YFC1314800 2018YFC1314900 2018YFC1315000
范化体系建立及应用评价
浙江大学
陈高
基于高血压肾病和 “器官不良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
6
2018YFC1312700 话”关键发病机制的综合干预研究
大学
曾春雨
心脑血管疾病“协防共管”创新健
7
2018YFC1312800
康管理模式的开发与效果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
卜军
脑血管病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及决策
8
2018YFC131290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平台建立及应用研究
汪昕
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复发及转
9
2018YFC1313000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移的分子基础研究
赵强
1715 1835 1561 1037 1595 1534 1543 1299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 2018.8-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