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介绍
手术讲解模板:主动脉-三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资料:主动脉-三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步骤:
度。据此,提出了温心手术(warm heart surgery),即常温下心脏直视手术和灌 注含氧心脏停搏液。这种手术是指体外循 环在常温下进行,心脏排空,但仍在跳动 时阻闭升主动脉,经主动脉根部插管注入 加温至37℃的含高钾血心脏停搏液(由含 钾100mmol/L的晶体液以1∶4与氧合血
手术资料:主动脉-三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步骤:
灌注 到已做好吻合的狭窄远端缺血心肌,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效 果(图6.46.1.1.1-6)。 (3)其他:Lichtenstein发现低温可损害酶功能,影响细胞膜稳定性和妨 碍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而且认为决定心肌耗氧量主要是电机械活动而不是 温
手术资料:主动脉-三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步骤:
纱布保护,操作应轻柔以防痉挛。桡动脉 上段穿支粗大,下段穿支小而多,应认真 结扎或用银夹夹闭(图6.46.1.1.1-4)。 桡神经浅支位于桡动脉桡侧,注意避开和 防止过度牵引,一旦损伤可导致手背和拇 指麻木。游离到肘窝时,注意避免损伤桡 动脉第1分支——桡返动脉,一般以此作 为游离到上部终点
手术资料:主动脉-三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步骤:
双重钳夹,并在腕关节上2cm处切断,近端插入注射针头,用含罂粟碱的 肝素溶液轻轻充盈桡动脉,至其节段性痉挛完全消失(图6.46.1.1.1-5)。 用靛蓝在擦干的桡动脉背侧作标记,切下桡动脉血管桥,记录血管桥内径、 长度和取材时间,将其置入含罂粟碱的肝素生理盐水中备用。
手术资料:主动脉-三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步骤:
法同 冠状动脉灌注法,压力应低于40mmHg。也 有人主张以15~30mmHg的持续低压灌注。 持续灌注有利于维持低温和及时冲洗酸性 代谢产物。做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时主动 脉根部需插管引流心脏停搏液。
关于心脏搭桥手术你了解的有多少?

关于心脏搭桥手术你了解的有多少?心脏体外循环机的发明迎来了现代心脏外科手术的新纪元。
现如今心脏搭桥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已经成为心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
20世纪90年代,微创外科的新起和发展令心脏外科领域第一次出现了机器人手术的概念。
伴随着中国国势的崛起,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重视疾病的预防,关注日常的保健,珍视自己的身体。
近年来,更有不少的中国患者持观光签证千里迢迢前往欧美国家接受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
如今,不仅美国有能够进行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的医院,中国的近邻——日本也有了这样医院。
本文我们就将带大家系统地了解一下心脏搭桥手术,以及目前已存在的各种先进手术疗法。
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状动脉搭桥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oronaryArteryBypass Grafting(CABG),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
冠状动脉搭桥术始于1964年,是一项用于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
简单地说,就是从患者身上取下一根血管(动脉或者静脉),从受堵冠状动脉的两端进行连接,以绕开受堵冠状动脉处,从而恢复对心脏的良好供血,以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由于是用一根新的血管,替代受堵的血管,尤如在两点之前架设一座桥梁,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自身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
心脏搭桥术的适应症具有以下几种病变特征的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搭桥:1.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
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
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2.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
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3.介入治疗失败或搭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患者;4.心肌梗塞后心肌破裂、心包填塞、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引起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的患者,应急诊手术或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再手术;5.室壁瘤形成可行切除或同时行搭桥术。
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循证医学认识

8 张力丹 , 协远 , 满 宜, . 骨头 骨折 的手术 内固定 治疗.中 蒋 王 等 桡
华 创 伤 骨 科 杂 志 ,0 2 4 3 : 2 20 , ( ) 2 7—2 1 3 ( 收稿 :0 7— 4— 5 20 0 2 )
华 医 学 杂 志 ,0 18 ( : 9 2 0 ,1 5) 2 3—24 9
头骨折 , 忽 略下 尺桡 关 节 的脱 位 , 而 使 得 疗 效 大 而 从
打折 扣 。E sx—l rs 在 15 se o et 9 1年报 道 了 2例 急性桡 p 骨 头骨折 合并 下尺桡 关 节脱 位 , 后便 习惯 于将 桡 骨 此 头骨 折合 并下 尺桡 关节 脱 位称 为 “ se E sx—L pet 损 o rs i 伤” 。这 种 损 伤 十 分 少 见 , 占所 有 桡 骨 头 骨 折 的 约 1 , % 至今 国外 文献 中 的报 道 多 为个 案 报 道 或 仅 有 几
参 考 文 献
1 蒋 协 远 , 满 宜 , 强 , . 骨 鹰 嘴 骨 折 合 并 肘 关 节 前 脱 位 的 手 王 黄 等 尺
术 治疗 . 华 骨科 杂 志 ,0 0 2 ( ) 14—16 中 2 0 ,0 3 :5 5
桡骨头 ( 国 Wr h 公 司 ) 美 it g 置换 治 疗 桡骨 头 粉 碎 骨折 合并肘关 节不 稳 定 2 2例 , 完整 随访 1 8例 , 效 满 意。 疗 按照 B oeg M r y r r 和 or 评估 标准进行 功能评定 : 8例 b e 优 (4 4 ) 良 8例 ( . % ) 可 1例 ( . % ) 差 1例 4 .% , 4 4 , 56 , ( . % ) 优 良率 为 8 .% 。未 见切 口感染 、 56 , 89 神经损 伤 、 金属 异物反应 、 肘外 翻增 大 及 腕部 畸 形 。最后 随 访 时 的 x线 显示 , 置换 的桡 骨头假体稳 定 , 假体柄 与桡骨 近 端髓 腔结合 紧密 , 未发 现桡骨 短缩 、 上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下 尺桡关 节 半脱 位 。假体 的生 物相 容 性 良好 , 未见 炎 性反 应 和金 属异物反应 , 假体变形 、 无 碎裂 和折断 。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在我国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大约200万人,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冠心病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医院广泛开展了冠脉搭桥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手术。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都曾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除去麻醉、体外循环等术前准备时间,医生搭一个“桥”只需要6~7分钟时间。
许多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
若恢复良好,一周后便能逛街。
60%~70%的患者术后能保持10年的血管畅通。
当然,他们同时更要注意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
历史:冠脉搭桥,从最初16年总手术量不到300例,到技术与世界同步开展,水平世界一流,走过了34年历程。
冠状动脉搭桥术简称冠脉搭桥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金标准。
1974年11月8日,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郭加强教授为一位5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成功施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开创了我国冠脉搭桥术的先河。
冠心病分型1、隐匿型:亦称无症状冠心病:病人无症状,但静息或心脏负荷试验后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减低、变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的改变。
2、心绞痛型: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缺血所致。
3、心肌梗塞型:症状严重,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所致。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慢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所致。
5、猝死型:由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所致。
轻度的冠心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控制症状。
对于比较严重的单支血管病变,病变范围比较局限,适宜采用血管内支架的方法治疗。
而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合并瓣膜关闭不全、心室室壁瘤、心室间隔穿孔等严重病变者,只能采用冠状动脉搭桥的方法治疗。
全动脉化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疗效分析

全动脉化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疗效分析【摘要】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经临床治疗证实,可较为广泛的适用于各种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心脏搭桥手术诊疗中,逐渐发现体外循环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一定影响。
随着医生在临床上的广泛了解和应用,逐步开创了全动脉化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并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
文章选取了124例经过全动脉化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
术前显示患者有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术前出现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27例,两支病变42例,三只以上病变55例。
据实际医疗结果分析,术后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患者数量都大大减少。
【关键词】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动脉搭桥;并发症;乳内动脉;桡动脉随着业界对体外循环所导致的并发症的认识的加深,医生意识到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搭桥的死亡、术后并发症、不良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该项技术在患者施以全麻的情况下,控制心率和血压,在非体外循环的情况下进行血管游离和吻合,完成冠状动脉搭桥。
从而避免体外循环引发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所以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实现在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同时,国内外近20年的实践证实,全动脉化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的方法在十年后的血液通畅率很高,治疗效果好,存活率更高,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适用于多种冠状动脉搭桥术。
我国的医疗机构现今在此项技术中已和国际保持同步。
文章选取国内进行全动脉化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124例,并对其术前危险因素统计情况、手术过程情况,术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对全动脉化非体外循环这种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其优缺点和医疗上采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文章选取了2003年以来的权威文献中的患者数据共124例进行分析,选择患者男性91例、女性33例,年龄40~75岁。
其中心绞痛患者124例,术前出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例;合并糖尿病26例,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史的患者50例,高血压68例。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心血管功能评估

手术方式
包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和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根 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经验选择。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长短因患者病情和手术方 式而异,一般体外循环手术时间较 长。
手术目的及治疗效果
01
02
03
缓解心绞痛
通过恢复心肌血流,减轻 或消除心绞痛症状,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心肌功能
恢复心肌正常供血,改善 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 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针对性防范措施制定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加强围术期管理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符 合手术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降低手术 风险。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加强患者的生 命体征监测和管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用药
早期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合理使用抗 凝、抗血小板、降脂等药物,预防血栓形 成和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心肌活检
通过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评 估心肌损伤和纤维化程度。
心导管检查
将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心脏,直接 测量心腔内压力、血氧含量等参数, 评估心脏功能。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中应用
CT检查
01
利用X线断层扫描技术,观察心脏和冠状动脉结构,评估术后恢
复情况。
MRI检查
02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技术,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
心肌代谢显像
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评估心 肌的葡萄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情况,可反映心肌 的活力和功能状态。
心肌酶学指标
如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和心肌肌钙蛋白(cTn)等,可反映心肌损伤 程度和范围。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脉搭桥术的术后早期死亡率目前为1%-2%左右。外科医生对手术适应征的掌握和对病例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高低。
术后早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心脏本身因素,如既往心脏手术史、心绞痛分级Ⅲ-Ⅳ级、既往的心肌梗死病史、急症手术以及左心室功能状况。而非心脏因素对术后中远期的影响更大,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衰竭以及术前左心功能严重受损等。以下是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
传统的搭桥手术需要用体外循环在心脏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搭桥手术。目的是外科医生获得一个无血安静的手术条件来完成在心脏血管上准确的吻合手术,但是使用体外循环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手术的死亡和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与体外循环有关,另外麻醉和手术过程复杂,一次性耗材使用较多。
近十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开展了通过心脏不停跳和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方法来完成搭桥手术,即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手术(OPCAB)。这也是心脏稳定装置的不断改进与心脏外科手术完美结合的结果。它使心脏需要搭桥的一小部分保持极小的运动状态,而整个心脏的绝大部分在正常跳动和持续工作为全身供血,减少了心肌再灌注损伤,成功的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和促进早期康复。
二、搭桥手术的目的: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善心脏供血。由于心脏在运动时的血量需求增加,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不能提供必需的血量,出现心绞痛和心肌缺血。接受搭桥手术之后增加了心脏的供血,直接解决了心肌的供求矛盾,使心脏在运动时血量增加,不再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的目的,使心绞痛的发作在80%以上的患者中可以完全消失,运动试验转为阴性。个别患者仍有症状,但也明显减少、减轻,患者不再憋气、乏力。临床循证医学证实冠心病患者的寿命延长,猝死率减少。长期还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必然发展成为缺血性心肌病,使心脏的收缩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低收缩状态。由于及时改善了心肌的供血,搭桥手术使心室的功能受到保护。手术治疗的好处同时还在于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充分享受生活,恢复工作能力,也使老年患者的退休生活充满活力。
2022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知识

2022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知识一、概述: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其方法主要是:在全身麻醉下,开胸将非心脏血管移植于主动脉至心脏病变血管的远端,恢复心脏的正常血液供应。
通俗的说法,CABG是在身体中截取一段静脉血管,在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周围重新造一条血管通路,就像是搭了一个桥,取代本已狭窄的血管,让这个"桥"继续为心肌供血供氧。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冠心病病人接受此种手术。
我国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技术目前也较为成熟,且较多数的大型医院也已经广泛开展。
因此,冠状动脉搭桥术已经成为可以选择的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方法之一。
二、适应症:冠状动脉搭桥适合于较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主要指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
包括下面情况:(1)左主干病变(狭窄≥50%)或相当于左主干病变,即前降支和回旋支起始部狭窄≥70%;(2)二支、三支病变(狭窄≥70%),不稳定型心绞痛/无Q波型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3)介入治疗失败后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4)介入治疗后再狭窄;(5)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6)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等。
禁忌证:若冠状动脉病变呈弥漫性,远端冠状动脉无法手术;严重的心、脑、肺、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创伤者为。
三、术后并发症及防治:1、一过性意识丧失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一过性意识丧失多发生于原先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的一过性脑缺血。
此类病人CT检查往往没有明显病灶。
进行支持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
但这些病人以后有再次发病的危险。
因此,建议有过一过性意识丧失的患者在身体完全恢复以后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治疗,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脑部并发症。
2、脑卒中如果升主动脉上有硬化斑块,手术中可能因为手术操作而脱落,脱落的斑块栓塞大脑导致脑卒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 TAC
Calafiore进行了非体外循环下多支 冠状动脉病变的全动脉化移植
本组微创TAC 95.2%
结 论
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可降低手术死 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再次手术机率和 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
谢谢!
材料和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6 月 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 (TAC) 124例
TAC 17% VG 3%
TAC %
IMA+VG 80%
材料和方法
男性108例,女性16例 年龄39-65(平均61.7)岁 心肌梗塞史病人44% 糖尿病28% 肾功能不全8% 中风史12人
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
赵强 刘俊
上海市瑞金医院心外科
动脉血管远期通畅率
IMA: 1年98%,5年95%,10年90%
RA:1年94%,5-6年83% GEA:1周-81月97%,2-5年92%
IEA:1-60月79%,21月95.7%
乳内动脉与CABG疗效
乳内动脉移植至前降支、静脉移植物 至其他目标血管比单纯大隐静脉移植 物能显著提高单支、二支、三支血管 病变的 10 年生存率,而且大大降低心 脏缺血事件和再次手术可能性。
材料和方法
左主干病变29例(24%)
单支血管病变8例(6%)
二支血管病变52例(42%)
三支血管病变35例(28%)
左室射血分数:38%-74%(平均52.9%)
手术方法
体外循环诱导室颤法6例(4.8%)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118例(95.2%)
OPCAB
MIDCABG
动脉血管移植物
结 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无围手术期心梗、中风、肾衰、肾纵隔炎 并发症 桡动脉应用患者前臂感觉和运动正常 平均随访42.8月无MACE事件发生率95.6% 及生存率98.5%,均显著低于静脉桥
双侧乳内动脉
长期随访双侧乳内动脉 (2001 例 ) 和单 侧乳内动脉 (8123 例 )15 年,双侧乳内 动脉组远期死亡率、再次手术率和血 管成形率明显低于单侧乳内动脉组。 正确选择病例并不增加胸骨感染等手 术并发症
桡动脉
年龄小于65岁 Allen实验小于5秒 靶血管条件良好 无周围血管病变
吻合技术
LIMA/BIMA:移植至左冠原位/序贯
RA:近端吻合于主动脉,或Y/T近端吻合 于LIMA GEA:原位移植至PDA或LAD IEA: Y/T复合移植物
TAC 疗效
Calafiore : 247 例 TAC 与 356 例标准 CABG ,手术 死亡率、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别,但无心脏事件发 生率明显提高(93.7% vs 85.6%) Royse :住院死亡率 0.7% ,桡动脉组 0.9% ,带 蒂动脉血管组 0.2%,复合动脉管道组 0.4%,Y型 移植组0.3%,静脉移植物组2.9% Dion:TAC 5年生存率89%,10年生存率72%。 10年随访,82%病人无症状,再手术率为0.8%, PTCA率为2.3%
LIMA
106例
BIMA
RA IEA
10例
116例 4例
动脉血管移植物
RIMA
原位/游离
左冠/右冠
RA
游离
左冠/右冠
手术方法
单支动脉-单个靶血管34例
序贯吻合48例 Y或T型移植物36例
倒T型移植6例
平均血管移植数
平均2.9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G 2G 3G 4G
IMA应用率
STS Database,1999
1990年65%
1997年75% 本中心 92%(75岁以下 96%)
TAC适应症
全动脉化血管:年龄65岁
双侧乳内动脉:年龄 60岁,非糖尿病
桡动脉:掌弓发育好,无周围血管病变 胃网膜动脉和腹壁下动脉 : 非右冠优势,无上 腹手术史 无合适静脉移植物 ( 再次搭桥手术或双下肢静 脉曲张)
乳内动脉提取
术前IMA造影 探查动脉搏动 乳内动脉床10%罂粟碱浸润注射 上达锁骨下动脉,下达分叉 切断第一分支防止窃流 肝素化后切断,近心端钛夹钳闭,罂粟碱 纱布包裹
桡动脉提取
Allen 试验 腕关节至肘关节弧形切口 无接触(no touch)技术 保护桡外侧皮神经、桡神经 腔内注入10%罂粟碱血液 硫氮卓酮0.25-1.0 g/kg/min, 口服60mg Tid 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