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标准规范

抽样标准规范
抽样标准规范

抽样标准

抽样检验标准 1.0 目的 对入厂外协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加工,确保入厂外协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规范品管来料检验作业,保证来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采购零部件的检验和质量监督,不包括合格供应商的新品或新供应商的样品。 3.0权责 3.1质量部长:外协厂家的质量控制与反馈 3.2外检班长:检验作业的安排与督导 3.3检验员:外协件的检验 4.0作业内容 4.1检验实物与《检验通知单》是否一致 4.2检索AQL值和样本量 4.3按外协件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品 4.4根据图纸要求检验规格尺寸 4.5根据检验结果如实填写《检验通知单》 4.6如来料检验合格,检验员将《检验通知单》交仓管办理入库手续;若不合格做不合格标识交由采购退货 5.0抽样方案 采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检验水平为一般检验水平Ⅱ,抽样类型为二次抽样,初始抽样方案为正常检验二次。 5.1 AQL取值检索表 根据零部件的不同供应商和类型,在表5-1一般附件AQL值、5-2一般加工零件AQL值、5-3毛坯件及半成品件AQL值中检索相应的AQL值

表5-1一般附件AQL值 表5-2一般加工零件AQL值

表5-3毛坯件及半成品件AQL值 5.2选取样本量 根据《检验通知单》上提供的产品数量,查找相应的样本量字码。当批产品总数在1-小批中时,采用全检。 表5-4批量范围与样本量字码 根据相应的样本量字码在表5-5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5-6加严检验二次抽样方案、5-7放宽检验二次抽样方案中查找相应的样本数和Ac、Re值。 表5-5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 *——使用相应的一次抽样方案,见表5-8正常一次检验抽样方案

抽样检验规范

抽样检验规范

三阶文件深圳市风普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 编号 WI-QC-16 版本A0 抽样检验规范 生效 日期 2018-1-1 页码1/9 1.0目的 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AQL抽样计划进行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确保物料、成品检验的判定符合AQL标准之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进料、半成品、成品检验。 3.0职责 检验员负责AQL抽样计划的执行。 4.0 定义 4.1. 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4.2. CR:(Critical)致命缺陷。 4.3. Ma:(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4.4. Mi:(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5.0 作业细则 5.1. 抽检方案依据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三阶文件深圳市风普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 编号 WI-QC-16 版本A0 抽样检验规范 生效 日期 2018-1-1 页码2/9 5.2. 样本的抽选 按简单随机抽样(见GB/T 3358.1-1993的5.7), 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按某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是成比例的。 5.3. 抽取样本的时间 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5.2抽选样本。 5.4. 二次或多次抽样 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5.5. 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5.5.1. 检验的开始

AQL抽样标准

AQL是根据被检对象特征而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标准。AQL抽样检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对象,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 1、 AQL地主要内容 (1)品质水平对于不同的质量水平或要求,AQL有26种规定地数值,从0. 65~15。根据服装加工地特征,常用地AQL数值有1.0、1.5、2.5、4.0、6.5,其中又以2.5和4.0应用最为广泛。不同地数值体现了不同地质量水平。通常数值越小代表品质要求越高 (2)抽样水平在AQL中,有三种普通抽样水平LEVELⅠ、LEVELⅡ、LE VELⅢ,四种特殊抽样水平S-1、S-2、S-3、S-4。 在三种普通抽样水平中LEVELⅡ是常规水平,也是经常采用地水平。从LEVELⅠ到LEVELⅢ抽样地数量逐渐增加。如果以LEVELⅡ作为中间值,LEVELⅠ的抽样数为LEVELⅡ的40%,它适用于品质较为稳定或产品出现不一致可能性极小的状况。LEV ELⅢ的抽样数是LEVELⅡ的160%,由于检验的样本数量大,从而使接受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客户来说是一种比较安全抽样水平。 四种特殊的抽样水平的特点是抽样数量少,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检验的成本高、检验所花费的时间长、货物的品质比较稳定(单一产品的重复加工),通过少许的抽样检验就足以反应总体的品质水平。从S-1到S-4抽样检验数逐步增加,应该采用哪种水平,与很多的因素有关,例如: a、产品的制造方法以及质量特性; b、测试成本、测试时间的分析; c、供应商以往的质量状况; d、用户的要求分析; e、供应商的信用分析。 在制定检验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服装的辅料检验中有时采用以上的特殊抽样水平,例如拉链、纽扣等的检验。

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检验方案 第四节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一、抽样检验的几个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1.抽样检验方案 是根据检验项目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接受标准和方法。如在简单的计数值抽样检验方案中,主要是确定样本容量n和合格判定数,即允许不合格品件数c,记为方案(n,c)。 2.检验. 检验是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检验批 4.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检验批中不合格品数占整个批量的比重。 5.过程平均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对k批产品首次检验得到的k个批不合格品率的平均数。 6.接受概率(又称批合格概率) 接受概率是根据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将检验批判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一个既定方案的接受概率是产品质量水平,即批不合格品率P的函数,用L(p)表示,检验批的不合格品率p越小,接受概率L(p)就越大。 二、抽样检验方案类型 (一)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 (二)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1.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 (1)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是规定在一定样本容量n时的最高允许的批合格判定数c,记作(n,c),并在一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c也可用Ac表示。c值一般为可接受的不合格品数,也可以是不合格品率,或者是可接受的每

百单位缺陷数。若实际抽检时,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则当: d≤c时,判定为合格批,接受该检验批;d>c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2)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以上两种标准型抽样检验程序见图7-16、7-17) (3)多次抽样检验方案(★适当位置加图7-16和7-17) 2.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 3.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 [例题]当采用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实际抽检时,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数d,当(),判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A. d c C. d =c D. d =r 答案:B 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 三、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大纲要求了解) 实际抽样检验方案中也都存在两类判断错误。即可能犯第一类错误,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错误地拒收;也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错误地接受。错误的判断将带来相应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可用概率来表示。如教材157页图7-19所示。 第一类错误是当p=po时,以高概率L(p)=1-α接受检验批,以α为拒收概率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由于对合格品的错判将给生产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合格质量水平p o的概率α,又称供应方风险⑸椒缦盏取 第二类错误是当p=p1时,以高概率(1-β)拒绝检验批,以β为接受概率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这种错误是将不合格品漏判,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极限不合格质量水平p1的概率β,又称使用方风险、消费者风险等。 [例题]实际抽样检验中,有出现错误判断的可能,第一类错误判断是()。 A.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

抽样检验标准

MIL-STD-105E II抽样规范 抽样检验 一. 检验:是指量测,检查,试验或其他方法将产品单位与要求条件相比较之过程. 1. 全数检验: 所有之原料,成品一一施以检验 适合全数检验的有: a. 批量大小,失去抽样检验之意义 b. 全数检验可简单实施者 c. 不允许不良品存在者,该不良品有致命的影响 2. 抽样检验: 从送验批中,抽取少量样本予以检查,而将其检验结果与判断基准相比较,以判定合格 与不合格 适合检验的有: a. 破坏性试验者 b. 允许有某种程度之不良品存在者 c. 欲减少检验时间和经费者 d. 欲予刺激生产者提高质量时 e. 产量大,批量大,连续生产无法做全数检验时 3. 检验分类: 分类生产程序检验场所检验性质检验方法 检验之种类 1. 进料检验 1. 固定检验 1. 破坏性检验 1. 全数检验 2. 制程检验 2. 巡回检验 2. 非破坏性检验 2. 抽样检验 3. 制品检验(最终检验) 二.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a. 抽样: 是从群体或送验批中抽取样品之 b. 批: 同样制品或半制品的集合作为抽查的对象者 c. 批量: 构成批之单位的所有个数,通常用N表示 d. 送验批: 送去抽样检验的批 e. 样本数: 是从送验批中取出检验的个数,常用n表示 f. 合格判定个数: 是指样本中可以允许的最大缺点数或不良数,常用c表示 g. 缺点: 严重缺点: 凡有危害制品使用或携带者的生命或安全之缺点 主要缺点: 制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之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质的缺点 次要缺点: 实际上不影响制品的使用目的之缺点 h. 不合格品与不良品:指一个制品单位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之缺点. 一般制品都有多种的质量特性,而这些质量特性里所指定须检验的质量项目谓之检验项目 如果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验项目不符合规格,这制品就谓之不合格,不合格品不堪使 用成为废品则谓之不良品,其实在抽样中一般均称之谓不良品 三. 抽样计划: 1. 在验收检验时使用抽样检验法,就必须先设计一个抽样计划,它包括

第三章 抽样检验(4)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 副本

第三章抽样检验(4)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 副本

/wEPDwUJOTU4Mj 第三章 3.2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3.2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学习目标 1、熟悉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含义 2、了解计数标准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3、了解抽样检验中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本节主要考点是熟悉概念和原理。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就是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的抽样检验。设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这种抽样方案的oc曲线应通过两点(生产方和使用方风险点),如图3.2-1所示。解释一下。 下面以GB/T13262-2008 下面以gb/t13262-2008《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为例,介绍这种抽样方案的抽样程序和抽样表。 一、抽样表的构成 表3.2-1为计算标准型一次抽样表。只要给出p0与p1,就可以从中求出样本量n和接收数。解释一下表格,代表值和区间值。 表3.2-1(p128)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 二、抽样程序 (一)确定质量标准;(二)确定p0、p1值;(三)批的组成;(四)检索抽样方案;(五)抽取样本;(六)检验样本;(七)批的判断;(八)批的处置。 1、关于确定p0、p1值; (1)p0、p1值(p0< p1)s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p1的选取,应使p1与p0拉开一定的距离。p1/ p0过小,会增加样本量,

使检验费用增加;但p 1/p 过大,又会放松质量要求,对使用方不利。因此,以 α=0.05,β=0.10的抽样方案中,iec推荐p1=(1.5~3.0) p0,而有些国家则取p1=(4~10)p0。 总之,要综合考虑过程能力,制造成本、产品不合格顾客的损失、质量要求和检验费用。 2、关于样本的抽取方法 2、关于样本的抽取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投到。常采用抽签法、查随机数表法,或掷随机数骰子法。优点:抽样误差小,缺点:比较繁琐。(2)系统抽样法。(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法) 由于系统抽样法操作简便,实施起来不易出差错,因而在生产现场人们乐于使用它。如在某道工序上定时去抽一件产品进行检验,就可以看做是系统抽样的一个例子。但在总体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3)分层抽样法(类型抽样法) 它是把一个总体分成若干个子总体(层)然后按规定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样本的方法。优点:样本的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小。缺点是抽样手续比简单随机抽样还要繁琐。 (4)整群抽样法 它是把一个总体分成许多群,然后随机地抽取若干群,并对抽到的群合检。优点:实施方便。缺点:样本的代表性差,抽样误差大。这种方法常用在二序控制中。 [例3.2-1]解释一下 [例3.2-1]解释一下。 假设有某种成品零件分别装在20个零件箱中,每箱各装50个,总共是1000个。如果想从中取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进行测试研究,那么应该怎样运用上述4种抽样方法呢? ①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并将零件从1~1000一一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的办法,从中抽出编号毫无规律的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这就是简单随机抽样。 ②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将零件从1~1000逐一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或抽签的办法先决定起始编号,比如16号,那么后面入选样本的零件编号依次为26,36,46,56,…,906,916,926,…,996,06.于是就由这样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这就是系统抽样。 ③对所有20箱零件,每箱都随机抽取出5个零件,共100件组成样本,这就是分层抽样。 ④先从20箱零件随机抽出2箱,然后对这2箱零件进行全数检查,即把这2零件看成是“整群”,由它们组成样本,这就是整群抽样。 3、关于批的处理 3、关于批的处理 (1)判为接收的批即可交付。关于样本中已发现的不合格品是直接接收、退货、还是换成合格品,这要按事先签订的合同来定。

(整理)MIL-STD- 抽样标准简介.

MIL-STD-1916 抽样标准简介 一、前言 为强调过程品管与持续不断改进的重要性,美军于1996年推出新版的抽样标准: MIL-STD-1916,用以取代MIL-STD-105E作为美军采购时主要选用的抽样标准。本标准的目的在鼓励供应商建立品质系统与使用有效的过程控制程序,以取代最终产品的抽样方式,希望供应商远离以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为主的抽样计划,而以预防性的品质制度代替它,故本标准之愿景在建立不合格过程改进之制度,而非最终检验品质之水准。 MTL-STD-1916与MIL-STD-105E抽样标准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抽样计划以单次抽样(含加严、正常及减量)为主,删除双次与多次抽样,抽样以“0收1退”(ZBA Zero Based Acceptance)当作判定标准,强调不允许不良品之存在。 2、建立持续不断改善之品质系统制度与善用多项品质改善工具。 3、以预防代替检验,在过程中执行统计过程品管(SPC)。 4、对计数、计量及连续性抽样作业均可适用(分别有三种抽样表),不再像以往 MIL-STD-105E仅限于计数值抽样,MIL-STD-414仅限于计量值抽样与MIL-STD-1235仅限于连续性抽样(以上标准美军均已废止)。 5、把抽样视为一种浪费的行为,如供应商可提出不同产品的接收计划,如获顾客同意后,则可按约定的接收方式办理验收。 6、MIL-STD-1916强调供应商品质系统的建立,以预防为主,而MIL-STD-105E强调顾客的抽样技术,避免接收不合格件。 此外,以往最常用的MIL-STD-105E抽样标准,使用的查检表上就有加严、正常及减量等对应查检表数十个,在运用上并不是很方便,而MIL-STD-1916所使用的表格(含计数、计量及连续性抽样),就只有4个,在使用的简便性上,已有大大的改善。 二、适用范围 1、本标准所提供的品质计划与程序,不能减轻供应商满足顾客需求的责任,供应商必须建立品质系统,包括制造程序,品管监控等作业,用以生产符合顾客品质要求的产品。 2、本标准的抽样计划不适用于破坏性试验或无法筛选的产品。 三、定义 ?严重品质特性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该特性不符合要求时,则在使用与维护的过程中将造成人员危害或不安全。 ?关键不合格件 Critical nonconforming unit 不符合严重品质特性要求的不合格件,不符合事项中包含一项以上的重要品质特性。 ?主要品质特性 Major characteristic 该特性不符合要求时,将导致产品失效或者降低使用性。 ?主要不合格件 Major nonconforming unit 符合所有严重品质特性,但不符合主要品质特性要求的不合格件,不符合事项中包含一项以上的主要品质特性。

第三章 抽样检验(4)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 副本

第三章 3.2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3.2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学习目标 1、熟悉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含义 2、了解计数标准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3、了解抽样检验中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本节主要考点是熟悉概念和原理。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就是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的抽样检验。设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这种抽样方案的oc曲线应通过两点(生产方和使用方风险点),如图3.2-1所示。解释一下。 下面以GB/T13262-2008 下面以gb/t13262-2008《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为例,介绍这种抽样方案的抽样程序和抽样表。 一、抽样表的构成 表3.2-1为计算标准型一次抽样表。只要给出p0与p1,就可以从中求出样本量n和接收数。解释一下表格,代表值和区间值。 表3.2-1(p128)不合格百分数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 二、抽样程序 (一)确定质量标准;(二)确定p0、p1值;(三)批的组成;(四)检索抽样方案;(五)抽取样本;(六)检验样本;(七)批的判断;(八)批的处置。 1、关于确定p0、p1值; (1)p0、p1值(p0< p1)s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p1的选取,应使p1与p0拉开一定的距离。p1/ p0过小,会增加样本量, 使检验费用增加;但p 1/p 过大,又会放松质量要求,对使用方不利。因此,以 α=0.05,β=0.10的抽样方案中,iec推荐p1=(1.5~3.0) p0,而有些国家则取p1=(4~10)p0。

总之,要综合考虑过程能力,制造成本、产品不合格顾客的损失、质量要求和检验费用。 2、关于样本的抽取方法 2、关于样本的抽取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投到。常采用抽签法、查随机数表法,或掷随机数骰子法。优点:抽样误差小,缺点:比较繁琐。(2)系统抽样法。(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法) 由于系统抽样法操作简便,实施起来不易出差错,因而在生产现场人们乐于使用它。如在某道工序上定时去抽一件产品进行检验,就可以看做是系统抽样的一个例子。但在总体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3)分层抽样法(类型抽样法) 它是把一个总体分成若干个子总体(层)然后按规定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样本的方法。优点:样本的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小。缺点是抽样手续比简单随机抽样还要繁琐。 (4)整群抽样法 它是把一个总体分成许多群,然后随机地抽取若干群,并对抽到的群合检。优点:实施方便。缺点:样本的代表性差,抽样误差大。这种方法常用在二序控制中。[例3.2-1]解释一下 [例3.2-1]解释一下。 假设有某种成品零件分别装在20个零件箱中,每箱各装50个,总共是1000个。如果想从中取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进行测试研究,那么应该怎样运用上述4种抽样方法呢? ①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并将零件从1~1000一一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的办法,从中抽出编号毫无规律的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这就是简单随机抽样。 ②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将零件从1~1000逐一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或抽签的办法先决定起始编号,比如16号,那么后面入选样本的零件编号依次为26,36,46,56,…,906,916,926,…,996,06.于是就由这样100个零件组成样本,这就是系统抽样。 ③对所有20箱零件,每箱都随机抽取出5个零件,共100件组成样本,这就是分层抽样。 ④先从20箱零件随机抽出2箱,然后对这2箱零件进行全数检查,即把这2零件看成是“整群”,由它们组成样本,这就是整群抽样。 3、关于批的处理 3、关于批的处理 (1)判为接收的批即可交付。关于样本中已发现的不合格品是直接接收、退货、还是换成合格品,这要按事先签订的合同来定。 (2)对于判为不接收的批,全部退货。但是,也可以有条件地接收,不过这要由事先签订的合同定。 3.3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2828.1的使用 3.3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2828.1的使用

抽样检验标准

深圳市四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抽样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SFQW-QC001 版本:A2 页数:共 7 页 发起人/日期:陈果2018-7-9 所属部门:进料检验部 审核人/日期: 陈果赖国安进料检验部品质部 相关部门负责人 批准人/日期:王水清部门总监 涉及部门:进 料 检 验 部 品 质 部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版本修订内容修订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2018-7-9 A2 新增放宽检验抽样标准;优化各抽样标准之前的转化 规则;新增分层抽样标准;新增停止检验。 陈果赖国安2018-7-9 1.目的 为本公司品质检验提供合理的样本抽取方式和批次判别依据。 2.范围 适用于品质部IQC原材料来料抽样检验。 部分特殊检验方式由品质部经理决定。 3.引用标准 引用GB/T2828-2003标准 4.定义 严重缺陷(A类不合格)AQL= 主要指原材料极为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原材料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主要缺陷(B类不合格)AQL= 主要指原材料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原材料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次要缺陷(C类不合格)AQL= 主要指原材料一般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原材料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5.抽样标准 检验水准 5.1.1 正常检验采用一般检查等级中Ⅱ级检验水准,加严检验采用一般检查等级中Ⅰ级检验水准,放宽检验采用一般检查 等级中Ⅲ级检验水准。 5.1.2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或少于5批中有2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检验(注:初次 检验指第一次检验,区别于拒收后的再次提交批的检验。再次提交批的检验结果不参与转移。) 当正在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5批已被认为是可接收的,应恢复正常检验。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如果连续10次检验都合格、并且生产处于稳定状态的话,可以转移到放宽检验。 当正在执行放宽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应恢复正常检验:

抽样原理+实务

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1 个体是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件具体的或一般的物体或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定数量的物质或一个定性或定量的观测值. 1.2批:在一致条件下生产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体叫”批”.批中包括的个体数叫批量.一次交付的个体集叫交付批. 1.3样本:是取自总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体,用于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并作为可能对总体(或产生总体的过程)进行某种判定的的基础.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量. 1.3随机抽样 从包含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使包含有n个个体的所有右能的组合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叫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设总体包含A、B、C、D、E共五个个体.今要从其中抽取3个个体.则有10种可能. 随机抽样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我国古代的抓阄,缺点是做纸团不方便;二是由计算机数学创始人冯.诺依曼最早建议,后来由其他学者发展的用计算机程序产生随机数.但由于这种随机数是程序按一定规律产生的,故叫伪随机数.第三种就是日本首倡的正20面体子. 二、抽样检验的概念 1、抽样检验的概念: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批量为N)中,抽取一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用推断的过程。 2、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 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欲达到这一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通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一目的和期望。 3、抽样检验的步骤 a)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b)检验:是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一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 的方法进行检验。 c)推断:是用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状况构成了抽样方案,即抽多少和怎样推断。 二、统计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作业规范

1.目的:规范物料进料检验、制成过程控制抽样检验、成品入库抽样检验的标准,从而确保 来料、过程控制、产品包装检验整个生产中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范围:适用本公司IQC进料检验、IPQC过程控制检验、OQC成品出货检验的所有产品。 3.职责: a)IQC、IPQC、OQC负责执行本文件的规定 b)品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并视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修改本管理规定 4.名词解释 AQL: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一般按照百分比来计算 A类不合格 ---- 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 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 ---- 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 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一般不合格---- 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符合技术要求,外观存在一定的瑕疵或缺陷。 Ac合格接收量Re不合格拒绝接收量绝 5.程序: 5.1来料检验 1)抽样标准:按GB2828-2003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进行 2)合格质量水准AQL规定进行检验 ①电子原件AQL:2.5 ②塑料件:关键指标AQL:2.5 外形外观一般指标AQL:4.0 金属件:AQL:2.5 3)检查严格度:正常检验 4)抽样方式:随机抽样 5)抽样批量:每一订单作为一个检查批次 以上规定了来料检验通用抽样检验标准,部分物料特别规定的除外,参见具体物料检验标准,特殊情况由物料品质部QE决定。 5.2过程控制检验

过程控制检验是指在对生产过程中的品质进行控制和验收,按照我公司规定实行三检制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预防和控制。IPQC需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个工序进行巡检,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检验。巡检抽检的比列按照每天生产安排量5%进行,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的巡检比例而不得低于10%。关键过程和重点过程分别指对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和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的工序,检验标准按照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 5.3成品出货检验 1)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检验控制按照100%依次逐个检验,QC对其外观及性能在进行抽检,抽检比例按照1%进行。 2)检验严格度:正常检验 4)抽样方式:随机抽样 5.4进料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IQC)又称验收检验,是为了不让不良原物料进入物料仓库的控制方式,也是评鉴供料厂商主要的信息来源。 所进的物料,又因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加以规划为全检、抽检、免检。 全检:数时少,单价高。 抽检:数量多,或经常性之物料。 免检:数量多,单价低,或一般性辅助性的物料,诸如:螺钉、汽油、酒精等 5.4.1检验项目 大致可区分为: a.外观检验 b.尺寸、结构性检验 c、性能检测:测试其性能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或使用要求,全部依据检验标准作业书检验。 d、机械特性检 5.4.2各种产品分别按照使用说明书及检验标准书对齐性能进行检测,列入检验。 检验方法 a.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比对样板。 b.尺寸检验: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刀口尺等 c.性能检验:使用检测仪器或设备(如万用表、专用测试工装、仪器等)

美国军标抽样标准简介MILl-STD-1916(中文版)

一、前言 为强调过程品管与持续不断改进的重要性,美军于1996年推出新版的抽样标准:MIL-STD-1916,用以取代MIL-STD-105E作为美军采购时主要选用的抽样标准。本标准的目的在鼓励供应商建立品质系统与使用有效的过程控制程序,以取代最终产品的抽样方式,希望供应商远离以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为主的抽样计划,而以预防性的品质制度代替它,故本标准之愿景在建立不合格过程改进之制度,而非最终检验品质之水准。MTL-STD-1916与MIL-STD-105E抽样标准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抽样计划以单次抽样(含加严、正常及减量)为主,删除双次与多次抽样,抽样以“0收1退”(ZBA Zero Based Acceptance)当做判定标准,强调不允许不良品之存在。 2、建立持续不断改善之品质系统制度与善用多项品质改善工具。 3、以预防代替检验,在过程中执行统计过程品管(SPC)。 4、对计数、计量及连续性抽样作业均可适用(分别有三种抽样表),不再像以往MIL-STD-105E仅限于计数值抽样,MIL-STD-414仅限于计量值抽样与MIL-STD-1235仅限于连续性抽样(以上标准美军均已废止)。 5、把抽样视为一种浪费的行为,如供应商可提出不同产品的接收计划,如获顾客同意后,则可按约定的接收方式办理验收。 6、 MIL-STD-1916强调供应商品质系统的建立,以预防为主,而MIL-STD-105E强调顾客的抽样技术,避免接收不合格件。 此外,以往最常用的MIL-STD-105E抽样标准,使用的查检表上就有加严、正常及减量等对应查检表数十个,在运用上并不是很方便,而MIL-STD-1916所使用的表格(含计数、计量及连续性抽样),就只有4个,在使用的简便性上,已有大大的改善。 二、适用范围 1、本标准所提供的品质计划与程序,不能减轻供应商满足顾客需求的责任,供应商必须建立品质系统,包括制造程序,品管监控等作业,用以生产符合顾客品质要求的产品。 2、本标准的抽样计划不适用于破坏性试验或无法筛选的产品。 三、定义 ?严重品质特性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该特性不符合要求时,则在使用与维护的过程中将造成人员危害或不安全。 ?关键不合格件 Critical nonconforming unit 不符合严重品质特性要求的不合格件,不符合事项中包含一项以上的重要品质特性。 ?主要品质特性 Major characteristic 该特性不符合要求时,将导致产品失效或者降低使用性 ?主要不合格件 Major nonconforming unit 符合所有严重品质特性,但不符合主要品质特性要求的不合格件,不符合事项中包含一项以上的主要品质特性。 ?次要品质特性 Minor characteristic 该特性若不符合要求时,不会造成产品失效或者降低产品使用性。 ?次要不合格件 Minor characteristic unit 符合关键与主要品质特性,但不符合次要品质特性的不合格件,不符合事项中包含一项以上的次要品质特性。

统计抽样标准大全--精选.doc

統計抽樣標準大全 AQL的意义及其确定方法 ※ 产品检验的概念和分类 单位产品:为了实施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元。如一辆卡车、 1M 棉布、 1KG水泥、一双鞋等。 检验批:需要进行检验的一批单位产品。简称批。构成检验批的单位产 品不应有本质的差别,只能有随机的波动。因此,一个检验批应当由在 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并在大约相同的时期内,所生产的同类型、同等 级的单位产品所组成。 批量:需要检验的一批产品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 致命缺陷:对使用和维护产品或对与此有关的人员可能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状况的缺陷;或损坏产品重要的、最终的基本功能的缺陷。 重缺陷:不同于致命缺陷,但能引起失效或显著降低产品预期性能的缺 陷。 轻缺陷:不会显著降低产品的预期性能的缺陷,或偏离标准但只轻微影 响产品有效使用或操作的缺陷。 产品检验可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购入检验、中间检验、成品检验、出 厂检验、库存检验、监督检验、计数检验、计量检验、破坏性检验、 非破坏性检验等。

抽样检验常常用于下列情况: a)检验是破坏性的; b) 检验时,被检对象是连续体; c)产品数量多; d)检验项目多; e)希望检验费用小; f) 作为生产过程工序控制的检验。 随机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数表法、掷骰法。 周期系统抽样:采用一定间隔进行抽样的方法。 分层抽样:从一个可以分为不同子批(或称层)的检验批中,按规定 的比例从不同层中抽取样本

※ 抽样检验标准及其体系 1、计数和计量抽样检验标准 计数抽样检验标准是以计数抽样检验的结果作为判定质量特性 指标的,已经制订了国家标准的有: a)GB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 批的检查)》 b)GB2829-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 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c)GB8051-1987《计数序贯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d)GB8052-1987《单水平和多水平计数连续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计量抽样检验标准是以计数抽样检验的结果作为判定质量特性指标的,已经制订了国家标准的有:2AG 8$ IN a)GB6378-1986《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b)GB8053-1987《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

38《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

培训教材:21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 1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的特点 GB/T13262—1991是同时兼顾生产方和使方两者利益。预先限制两类风险α和β,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交检批不合格品率接收上限ρ0和拒收下限ρ1,也就是按(ρ0,ρ1,α、β)四个参数制定的抽样检验方案。 一次检验方案(n,c)是指从批中抽取一个大小为n的样本,要是样本的不合格品个数d不起过c,判断此批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标准适用于单批质量保证的抽样检验。 此方案当: 1.ρ≤ρ0时,L(ρ)≥(1-α)即作为“优质批”,判批合格的概率高,应以≥(1-α)的概率被接收。 2.ρ≥ρ0时,L(ρ)≤β,即作为“劣质批”,判批合格的概率代,应以≤β的低概率被接收,也就是以(1-β)高概率被拒收。 此外,α为ρ0时的交检批被拒收的概率,这是生产方要承担的风险。为ρ1时交检批被接收的概率,这是使用方要承担的风险。一般取α=0.05(5%),也就是达到ρ0时的交检批,应有95%批被接收;β=0.1(10%)也就是ρ1时的交检批,将会有10%被接收。因此,如果供需双方预先确定好了ρ0,ρ1,α、β的大小,就可查GB/T132621991《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来取得n和c的大小,也就能确定抽样方案(n、c)。 2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的实施程序 1.确定质量要求 对于待检批的单位产品,需要有判断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质量要求。 2.确定ρ0,ρ1,α、β 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协调确定ρ0,ρ1,α、β四个参数大小。 3.确定交检批 组成交检批,应保证交检批是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制造出来的。 4.检索抽样方案(n、c) 通过查看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表,检索出对应的抽样方案(n、c)。 5.抽取样本 应随机抽样,从交检批中,抽取大小为n的样本。 6.检测样本 按规定的质量要求对样本中逐个单位产品进行测试,作出合格一判断,并记录下不合格个数。 7.交检批判断与处置 若d≤c判断交检批合格,接收。 若d≥c判断交检批不合格,拒收。 第 1 页共1 页

AQL抽样标准

精选范本品质抽样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定义品质抽检检验标准。 2、适用范围 入库之前的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出货前的成品 3、职责和权限 3.1 IQC:负责入库之前材料的抽样及判定。 3.2 驻厂QC:负责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抽样及判定、负责出货前成品的抽样及判定。 4、引用标准 4.1《MIL-STD-105E》等同GB/T2828.1-2003 5、术语定义 5.1 缺陷:指不符合产品质量特性的要求的情况。 5.2 致命缺陷:指根据判断及经验显示对使用者或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危险的缺陷。 5.3 严重缺陷:指对产品的使用、功能有影响的不良现象。 5.4 轻微缺陷:指对产品的使用功能无影响,但会影响外观。 5.5 零缺陷:指产品单位上没有任何不符合特定之要求条件的缺陷。 5.6 样本:从总体中抽样的,用以测试、判断总体质量的一部分基本单位。 5.7 抽样: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个体的过程。 5.8 批量:一批产品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5.9 样本大小:样本中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5.10 AQL:指合格质量水平。 5.11抽样计划:指每一批中所需检验的产品单位数,以及决定该批允收率之准则(允收数及拒收数)。 5.12 抽检检验标准及定义(参考附表检验抽样表) 5.12.1 入库之前的材料、出货前的成品抽样定义

精选范本 注:当客户有要求时按照客户抽样标准进行 5.12.2 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抽样定义 首先进行首件检查,当稳定生产时,进行 5PCS/两小时 的外观、功能抽样检查。 5.12.3 库存超期品抽样定义 对OQC 抽检入库存放6个月及以上出库的产品,必须由QC 再次抽检(方法同第一次)合格,经品质经理承认后才能出货。 6、正常检验与放宽、加严检验的转换定义 6.1 正常到加严 当正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中有2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检验。 6.2 加严到正常 当正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连续5批已被认为是可接收的,应恢复到正常检验。 6.3 正常到放宽 当正采用正常检验时,如果下列条件满足,应转移到放宽检验 a) 连续10批可接收 b) 生产稳定 c) 负责部门认为可放宽检验 6.4 转移流程图 7、相关文件 7.1《来料检验指导书》 7.27.3

AQL抽样标准

品质抽样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定义品质抽检检验标准。 2、适用范围 入库之前的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出货前的成品 3、职责和权限 IQC:负责入库之前材料的抽样及判定。 驻厂QC:负责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抽样及判定、负责出货前成品的抽样及判定。 4、引用标准 《MIL-STD-105E》等同GB/ 5、术语定义 缺陷:指不符合产品质量特性的要求的情况。 致命缺陷:指根据判断及经验显示对使用者或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危险的缺陷。 严重缺陷:指对产品的使用、功能有影响的不良现象。 轻微缺陷:指对产品的使用功能无影响,但会影响外观。 零缺陷:指产品单位上没有任何不符合特定之要求条件的缺陷。 样本:从总体中抽样的,用以测试、判断总体质量的一部分基本单位。 抽样: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个体的过程。 批量:一批产品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样本大小:样本中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AQL:指合格质量水平。 抽样计划:指每一批中所需检验的产品单位数,以及决定该批允收率之准则(允收数及拒收数)。 抽检检验标准及定义(参考附表检验抽样表) 5.12.1 入库之前的材料、出货前的成品抽样定义

注:当客户有要求时按照客户抽样标准进行 5.12.2 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抽样定义 首先进行首件检查,当稳定生产时,进行 5PCS/两小时的外观、功能抽样检查。 5.12.3 库存超期品抽样定义 对OQC抽检入库存放6个月及以上出库的产品,必须由QC再次抽检(方法同第一次)合格,经品质经理承认后才能出货。 6、正常检验与放宽、加严检验的转换定义 正常到加严 当正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中有2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检验。 加严到正常 当正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连续5批已被认为是可接收的,应恢复到正常检验。 正常到放宽 《来料检验指导书》 《成品出货检查标准》 检验抽样表 样本代字表

AQL标准

AQL标准(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质量允收标准) QCINASIA采用的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检验标准ISO2859-1(此标准等同于:ANSI/ASQC Z1.4-2003,MIL STD MIL STD 105E, ISO 2859, NF06-022, BS6001, DIN40080, GB2828)。正常检验二级单次抽样计划(I,II,III)通常用于决定产品外观和功能的抽样数。特殊抽样计划(S-1, S-2, S-3, S-4)通常用于决定产品安全性、可靠性、产品性能和其它特殊测试的抽样数。 AQL抽样表 表A: 表B:

不同的抽样计划决定不同的检验样品数量。在表A中规定了三种抽样计划I级,II级和III级,如果客户没有特别要求,最常使用的是II级正常抽样计划。I级抽样计划通常用于放松检验,III级抽样计划一般用于加严抽样检验。特殊抽样计划(S-1, S-2, S-3, S-4)通常用于小样品量检验的项目,如一些破坏性测试或是比较耗时的测试,或者对抽样风险要求不高的检验。 抽样数量由表A的样本量字母码和表B的AQL允收水平共同决定。通过表A可以确定样本字母码,通常表B可以决定抽样数量以及缺陷的允收标准数量。 默认的抽样计划是II级抽样,AQL允收标准为:致命缺陷(不允许),主要缺陷(2.5),次要缺陷(4.0)。 例如:假设对6000个产品按照单次正常抽样计划水平II,质量允收标准:致命缺陷/不允许,主要缺陷/2.5,次要缺陷/4.0来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根据表A,6000在3201到10000这个数量范围,其相对应的样本量字母为代码为“L”,从表B中可以查到字母“L”对应的是抽样数“200”,因此可接受的最大的缺陷允许数量分别是:致命缺陷:0,主要缺陷数10,次要缺陷数14。也就是:如果发现的致命缺陷数大于0,或者主要缺陷数大于10,或者次要缺陷数大于14,那么这批产品的检验结果是不通过的。 缺陷分类标准: 如果客户没有特殊规定,QCINASIA将按下面的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

抽样检验标准完整版

抽样检验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抽样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使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时有正确之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 2. 范围: 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均适用本规范。 3. 权责: 由进料、过程、成品检验员负责实施之。 4. 定义: 4. 1 单位产品: 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 4. 2 检查批: 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之为检查批,简称为批。 4. 3 批量: 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 4. 4 样本单位: 从批中抽取用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4. 5 样本: 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 4. 6 样本大小: 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4. 7 抽样检验:依照批量大小,抽出不同数量的样本,将该样本按其规格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与预先决定的品质标准比较,以决定个别的样品是否合格。

4. 8 不良率: 不良品的表示方法。 任何已知数量的制品不良率,为制品中所含的不良品数除以单位产品的总数再乘以100%即得: 不良率=? 不良品个数 *100% 检验单位产品总数 4. 9 检验方法: 用检验、量测、试验或其它方式将单位产品和其规定的要求加以比较的方法。 4. 10 抽样计划: 样本大小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计划。 4. 11 抽样程序: 使用抽样计划判断批合格与否的过程,称为抽样程序。 4. 12类别:根据产品质量性能和使用过程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 三类。 A类:成品及构成产品的最主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性能,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产品报废。 B类:半成品及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导致产品重要性能指标的下降。 C类:一般原材料,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检测,备案。不会对产品的主要性能产生影响,不直接影响产品的应用性能。 说明:原材料分级规定详见附件《原材料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