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第1期)专题8_二次根式
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_有理数

有理数选择题1.(2015湖南岳阳第1题3分)实数﹣2015的绝对值是()A.2015 B.﹣2015 C. ±2015 D.考点:绝对值..分析:计算绝对值要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解.第一步列出绝对值的表达式;第二步根据绝对值定义去掉这个绝对值的符号.解答:解:|﹣2015|=20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2015湖北荆州第1题3分)﹣2的相反数是()A. 2 B.﹣2 C.D.考点: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3.(2015湖北鄂州第1题3分)的倒数是()A.B.3 C.D.【答案】C.考点:倒数.4.(2015•福建泉州第1题3分)﹣7的倒数是()A.7 B.﹣7 C.D.﹣解:﹣7的倒数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关键.5.(2015湖南邵阳第1题3分)计算(﹣3)+(﹣9)的结果是()A.﹣12 B.﹣6 C. +6 D. 12考点:有理数的加法..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3)+(﹣9)=﹣(3+9)=﹣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基础题,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2015湖北鄂州第2题3分)某小区居民王先生改进用水设施,在5年内帮助他居住小区的居民累计节水39400吨,将394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应为()A.3.9×10 4B.3.94×10 4C.39.4×10 3D.4.0×10 4【答案】A.考点:1.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有效数字.7.(2015湖南邵阳第3题3分)2011年3月,英国和新加坡研究人员制造出观测极限为0.000 000 05米的光学显微镜,其中0.000 000 0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0.5×10﹣9米B. 5×10﹣8米C. 5×10﹣9米D. 5×10﹣7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0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10﹣8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8. (2015辽宁大连,1,3分)﹣2的绝对值是()A. 2B.-2C.D.-【答案】A【解析】解: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2|=2.故选A.9. (2015辽宁大连,9,3分)比较大小:3__________ -2(填>、<或=)【答案】>【解析】解:根据一切正数大于负数,故答案为>。
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专题8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一、选择题1.(2015,广西钦州,12,3分)对于任意的正数m、n定义运算※为:m※n=))m nm n≥<,计算(3※2)×(8※12)的结果为()A.2-B.2C.D.20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进行求解.解答:解:∵3>2,∴3※2=﹣,∵8<12,∴8※12=+=2(+),∴(3※2)×(8※12)=(﹣)×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求2.(2015•重庆A3,4)A. B.C.D.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2 .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3. (2015•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第1题3分)25的算术平方根是()A.5 B.﹣5 C. ±5 D.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5)2=25,∴25的算术平方根是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即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4. (2015•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第5题3分)若|3﹣a|+=0,则a+b的值是()A.2 B. 1 C. 0 D.﹣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列出算式求出a、b的值,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3﹣a=0,2+b=0,解得,a=3,b=﹣2,a+b=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5. (2015•青海,第13题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7÷x4=x11B.(a3)2=a5C. 2+3=5D.÷=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法则运算即可.解答:解:A.x7÷x4=x3,故此选项错误;B.(a3)2=a6,故此选项错误;C.2+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此选项错误;D.=,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 (2015•天津,第10题3分)(2015•天津)己知一个表面积为12dm2的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1dm B.dm C.dm D. 3dm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可得:6a2=12,解得:a=.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根据公式进行计算.7. (2015•辽宁省朝阳,第6题3分)估计×+的运算结果应在哪两个连续自然数之间()A. 5和6 B. 6和7 C. 7和8 D. 8和9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计算.解答:解:×+=2×+3=2+3,∵6<2+3<7,∴×+的运算结果在7和8两个连续自然数之间,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进行此类运算时一般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后再运算.最后估计无理数的大小.8. (2015•黄冈,第4题3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3a 2b-a 2b=2B.单项式-x 2的系数是-1C.使式子2+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x>-2D.若分式112+-a a 的值等于0,则a=±1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合并同类项;单项式;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 ;根据单项式的系数是数字因数,可判断B ;根据二次根 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判断C ;根据分式的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可判断D . 解答:解:A 、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A 错误;B 、单项式-x 2的系数是﹣1,故B 正确;C 、式子2+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2 ,故C 错误;D 、分式112+-a a 的值等于0,则a=1,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是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式的分子为零分母不 为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9. (2015•黄冈,第4题3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3a 2b-a 2b=2B.单项式-x 2的系数是-1C.使式子2+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x>-2D.若分式112+-a a 的值等于0,则a=±1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合并同类项;单项式;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 ;根据单项式的系数是数字因数,可判断B ;根据二次根 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判断C ;根据分式的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可判断D . 解答:解:A 、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A 错误;B 、单项式-x 2的系数是﹣1,故B 正确;C 、式子2+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2 ,故C 错误;D 、分式112+-a a 的值等于0,则a=1,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是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式的分子为零分母不 为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二、填空题18-=_______1. (2015•黄冈,第8题3分)计算:2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答案.18-解答:解:22-=32=22.故答案为:2 2.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减法运算,难度不大,注意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是关键.2. (2015•黑龙江哈尔滨,第13题3分)(2015•哈尔滨)计算﹣3=.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各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3×=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 (2015•青海,第1题4分)﹣的绝对值是,的算术平方根是.考点:实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进行计算;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的绝对值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4. (2015•青海,第6题2分)若实数m,n满足(m﹣1)2+=0,则(m+n)5=﹣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m、n的值,进而可求出(m+n)5的值.解答:解:由题意知,m,n满足(m﹣1)2+=0,∴m=1,n=﹣2,∴(m+n)5=(1﹣2)5=﹣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1)绝对值;(2)偶次方;(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当它们相加和为0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0.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求解这类题目.5. (2015•辽宁省盘锦,第11题3分)计算的值是4﹣1.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1+3=4﹣1.故答案为4﹣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6.(3分)(2015•黔西南州)(第18题)已知x=,则x2+x+1=2.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再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x=,∴x2+x+1=(x+)2﹣+1=(+)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的应用,能正确代入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三、解答题1. (2015•山西,第18题9分)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斐波那契(约1170﹣1250)是意大利数学家,他研究了一列数,这列数非常奇妙,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后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个数可以用[﹣]表示(其中,n≥1).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专题:阅读型;规律型.分析:分别把1、2代入式子化简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第1个数,当n=1时,[﹣]=(﹣)=×=1.第2个数,当n=2时,[﹣]=[()2﹣()2]=×(+)(﹣)=×1×=1.点评: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理解题意,找出运算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5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二次根式、分式和一元一次方程

二次根式、分式和一元一次方程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5•东营)下列计算正确的是()﹣=﹣=2.(2015•孝感)已知x=2﹣,则代数式(7+4)x2+(2+)x+的值是()C+﹣代入代数式(7+4)7+4)3+.3.(2015•咸宁)方程2x﹣1=3的解是()4.(2015•济南)若代数式4x﹣5与的值相等,则x的值是()C D5=,5.(2015•无锡)方程2x﹣1=3x+2的解为()6.(2015•大连)方程3x+2(1﹣x)=4的解是()=7.(2015•杭州)某村原有林地108公顷,旱地54公顷,为保护环境,需把一部分旱地改造为林地,使旱地面积占林地面积的20%.设把x公顷旱地改为林地,则可列方程()8.(2015•长沙)长沙红星大市场某种高端品牌的家用电器,若按标价打八折销售该电器一件,则可获利润500元,其利润率为20%.现如果按同一标价打九折销售该电器一件,那么获得的纯利润为()9.(2015•南充)学校机房今年和去年共购置了100台计算机,已知今年购置计算机数量是去年购置计算机数量的3倍,今年购置计算机的数量是()10.(2015•深圳)某商品的标价为200元,8折销售仍赚40元,则商品进价为()元.11.(2015•大庆)某品牌自行车1月份销售量为100辆,每辆车售价相同.2月份的销售量比1月份增加10%,每辆车的售价比1月份降低了80元.2月份与1月份的销售总额相同,则1月份的售价为()12.(2015•永州)永州市双牌县的阳明山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尤以山顶数万亩野生杜鹃花最为壮观,被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今年“五一”期间举办了“阳明山杜鹃花旅游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观光赏花.在文化节开幕式当天,从早晨8:00开始每小时进入阳明山景区的游客人数约为1000人,同时每小时走出景区的游客人数约为600人,已知阳明上景区游客的饱和人数约为2000人,则据此可知开幕式当天该景区游客人数饱和的时间约为()二.填空题(共14小题)13.(2015•包头)计算:(﹣)×=8.﹣14.(2015•长沙)把+进行化简,得到的最简结果是2(结果保留根号).+..15.(2015•聊城)计算:(+)2﹣=5.+3=516.(2015•滨州)计算(+)(﹣)的结果为﹣1.,求出算式()﹣()﹣+)﹣17.(2015•黔西南州)已知x=,则x2+x+1=2.)﹣+1+)+18.(2015•甘孜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2,则代数式a2﹣2a+1的值是1.+3+319.(2015•常州)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a(x+1)=a+x的解,则a的值是.a.故答案为:.20.(2015•黑龙江)某超市“五一放价”优惠顾客,若一次性购物不超过300元不优惠,超过300元时按全额9折优惠.一位顾客第一次购物付款180元,第二次购物付款288元,若这两次购物合并成一次性付款可节省18或46.8元.21.(2015•荆门)王大爷用280元买了甲、乙两种药材,甲种药材每千克20元,乙种药材每千克60元,且甲种药材比乙种药材多买了2千克,则甲种药材买了5千克.22.(2015•孝感)某市为提倡节约用水,采取分段收费.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20m3,每立方米收费2元;若用水超过20m3,超过部分每立方米加收1元.小明家5月份交水费64元,则他家该月用水28m3.23.(2015•牡丹江)某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若按标价打8折后,再降价10元销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100元.24.(2015•嘉兴)公元前1700年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个数学问题:“它的全部,加上它的七分之一,其和等于19.”此问题中“它”的值为.x=的值为,故答案为:.25.(2015•义乌市)实验室里,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用两个相同的管子在容器的5cm高度处连通(即管子底离容器底5cm),现三个容器中,只有甲中有水,水位高1cm,如图所示.若每分钟同时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开始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cm.(1)开始注水1分钟,丙的水位上升cm.(2)开始注入或分钟的水量后,乙的水位比甲高0.5cm.cm分钟,丙的水位上升cm分钟,丙的水位上升由题意得,t,×=65÷=分钟,×=,即经过分钟时容器的水到达管子底部,乙的水位上升+2×()﹣;∵乙的水位到达管子底部的时间为;+)÷÷分钟,2×(),综上所述开始注入或分钟的水量后,乙的水位比甲高故答案为cm或.26.(2015•湘潭)湘潭盘龙大观园开园啦!其中杜鹃园的门票售价为: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如果某日杜鹃园售出门票100张,门票收入共4000元.那么当日售出成人票50张.三.解答题(共4小题)27.(2015•大连)计算:(+1)(﹣1)+﹣()0.1+21+21=1+2.28.(2015•陕西)计算:×(﹣)+|﹣2|+()﹣3.+2+8+2+2+8.29.(2015•山西)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斐波那契(约1170﹣1250)是意大利数学家,他研究了一列数,这列数非常奇妙,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后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个数可以用[﹣]表示(其中,n≥1).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1×30.(2015•广州)解方程:5x=3(x﹣4)。
15年中考山西真题解析版

2015山西卷02 实数的运算及大小比较1.(2015•山西,1,3分)计算(-3)+(-1)的结果是( )A .2B .-2C .4D .-41. D 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3)+(-1)=-4. 02实数的运算17.(2015•山西,17(1),5分)计算:(-3-1)×2)23(--2-1÷3)21(-. 17. 解:原式=-4×94 -12 ÷(-18 )=-9-(-4) =-5.03代数式(图形的变化规律)12.(2015•山西省,12,3分)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n 个图案有 个三角形(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12. (3n +1) 观察发现: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4+3×1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4+3×2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n 个图案有4+3×(n -1)=(3n +1)个三角形.04 整式及其运算2.(2015•山西,2,3分)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21)0=1 B .x 2+x 2=2x 4C .|a |=|-a |D .32)(a b =63ab2. B 计算x 2+x 2,就是合并同类项,所以x 2+x 2=2x 2. 07 分式的运算7.(2015•山西,7,3分)化简22222a ab b a b ++--b a b-的结果是( )A .a ab - B .ba b - C .b a a + D .ba b+ 7. A 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本题可将22222a ab b a b ++-化为最简分式,按同分母进行计算:22222a ab b a b ++--ba b-=2()()()a b a b a b ++--b a b-=a b a b+--b a b -=a b b a b +--=a a b-.08二次根式18.(2015•山西,18,6分)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斐波那契(约1170—1250)是意大利数学家,他研究了一列数,这列数非常奇妙,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后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 个数可以用15[(1+52)n-(1-52)n]表示(n ≥1).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18. 解:第1个数:当n =1时,15[(1+52)n -(1-52)n ]=15(1+52-1-52)=15×5=1.第2个数:当n =2时,15[(1+52)n-(1-52)n ]=15[(1+52)2-(1-52)2]=15(1+52+1-52)(1+52-1-52)=15×1×5=1.10.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不等式(组)的应用 22.(2015•山西省,22,7分)某蔬菜经营户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进行零售,部分蔬菜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如下表:蔬菜品种 西红柿 青椒 西兰花 豆角 批发价(元/kg ) 3.6 5.4 8 4.8 零售价(元/kg ) 5.48.4147.6请解答下列问题:(1)第一天,该经营户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 kg ,用去了1520元钱,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多少元钱?(2)第二天,该经营户用1520元钱仍然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要想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则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多少kg ? 22. 解:(1)设批发西红柿x kg ,西兰花y kg .由题意,得300,3.681520,x y x y +=⎧⎨+=⎩解得200,100.x y =⎧⎨=⎩200×(5.4-3.6)+100×(14-8)=960(元). 答: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960元钱. (2)设批发西红柿x kg ,由题意,得(5.4-3.6)x +(14-8)×1520-3.6x8≥1050.解得x ≤100.答: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100 kg . 考点11 分式方程17.(2015•山西,17(2),5分)解方程:121-x =21-243-x .17.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2x -1),得2=2x -1-3. 化简,得2x =6.解得x =3.检验:当x =3时,2(2x -1)=2(2×3-1)≠0, ∴x =3是原方程的解.12 一元二次方程5.(2015•山西省,5,3分)我们解一元二次方程3x 2-6x =0时,可以运用因式分解法,将此方程化为3x (x -2)=0,从而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3x =0或x -2=0,进而得到原方程的解为x 1=0,x 2=2.这种解法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A .转化思想B .函数思想C .数形结合思想D .公理化思想5. A 解一元二次方程3x 2-6x =0时,可以运用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达到了降次(次数由2减小为1)的目的,这种解法体现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故选A .1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全等三角形23.(2015•山西,23,12分)综合与实践:制作无盖盒子 任务一:如图1,有一块矩形纸板,长是宽的2倍,要将其四角各剪去一个正方形,折成高为4 cm ,容积为616 cm 3的无盖长方体盒子(纸板厚度忽略不计).(1)请在图1的矩形纸板中画出示意图,用实线表示剪切线,虚线表示折痕.(2) 请求出这块矩形纸板的长和宽.任务二:图2是一个高为4 cm 的无盖的五棱柱盒子(直棱柱),图3是其底面,在五边形ABCDE 中,BC =12 cm ,AB =DC =6 cm ,∠ABC =∠BCD =120°,∠EAB =∠EDC =90°.(1) 试判断图3中AE 与DE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 图2中的五棱柱盒子可按图4所示的示意图,将矩形纸板剪切折合而成,那么这个矩形纸板的长和宽至少各为多少cm ?请直接写出结果(图中实线表示剪切线,虚线表示折痕.纸板厚度及剪切接缝处损耗均忽略不计).23. 任务一:(1)按要求画出示意图(如下图).(2)解:设矩形纸板的宽为x cm ,则长为2x cm . 由题意,得4(x -2×4)(2x -2×4)=616. 解得x 1=15,x 2=-3(不合题意,舍去). 2x =2×15=30.答:矩形纸板的长为30 cm ,宽为15 cm . 任务二:(1)AE =DE .证明如下: 延长EA ,ED 分别交直线BC 于点M ,N .∵∠ABC =∠BCD =120°,∴∠ABM =∠DCN =60°. 又∵∠EAB =∠EDC =90°,∴∠M =∠N =90°-60°=30°.∴EM =EN .在△MAB 与△NDC 中,∵∠M =∠N ,∠ABM =∠DCN ,AB =DC , ∴△MAB ≌△NDC (AAS ). ∴AM =DN ,∴EM -AM =EN -DN , ∴AE =DE . (2)长至少为(18+4)cm ,宽至少为(4+8)cm .1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2015•山西,11,3分)不等式组⎩⎨⎧>>-63,712x x 的解集是 .11. x >4 【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公共部分.由2x -1>7,得x >4;由3x >6,得x >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4. 1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9.(2015•山西,19,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3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y =xk(k ≠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B ,且点B 的横坐标为1.过点A 作AC ⊥y 轴交反比例函数y =xk(k ≠0)的图象于点C ,连接BC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ABC 的面积.19. 解:(1)∵点B 在一次函数y =3x +2的图象上,且点B 的横坐标为1,∴y =3×1+2=5,∴点B 的坐标为(1,5). ∵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5=k 1,∴k =5.∴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5x.(2)∵一次函数y =3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 ∴当x =0时,y =2,∴点A 的坐标为(0,2). ∵AC ⊥y 轴,∴点C 的纵坐标为2. ∵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5x 的图象上,∴当y =2时,2=5x ,x =52,∴AC =52.过点B 作BD ⊥AC 于点D ,∴BD =y B -y C =5-2=3. ∴S △ABC =12AC ·BD =12×52×3=154.19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4.(2015•山西,24,13分)综合与探究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W 的函数表达式为y =-214x 2+2116x +4.抛物线W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在点A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它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l 经过C 、D 两点. (1)求A 、B 两点的坐标及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 (2)将抛物线W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W′,设抛物线W′的对称轴与直线l 交于点F ,当△ACF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F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此时抛物线W′的函数表达式.(3)如图2,连接AC ,CB ,将△ACD 沿x 轴向右平移m 个单位(0<m ≤5),得到△A′C′D′.设A′C 交直线l 于点M ,C′D′交CB 于点N ,连接CC′,MN .求四边形CMNC′的面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4. 解:(1)当y =0时,-421x 2+1621x +4=0.解得x 1=-3,x 2=7.∴点A 的坐标为(-3,0),点B 的坐标为(7,0).∵-b2a=-16212×(﹣421)=2,∴抛物线W 的对称轴为直线x=2.∴点D 的坐标为(2,0).当x =0时,y =4.∴点C 的坐标为(0,4).设直线l 的表达式为y =kx +b ,则4,20,b k b =⎧⎨+=⎩解得4,2.b k =⎧⎨=-⎩ ∴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2x +4.(2)∵抛物线W 向右平移,只有一种情况符合要求,即∠FAC =90°.设此时抛物线W ′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G . ∵∠1+∠2=90°,∠2+∠3=90°, ∴∠1=∠3.∴tan ∠1=tan ∠3. ∴FG AG =AOCO. 设点F 的坐标为(x F ,-2x F +4), ∴﹣(﹣2x F +4) x F -(﹣3)=34,解得x F =5.-2x F +4=-6.∴点F 的坐标为(5,-6). 此时抛物线W′的函数表达式为y =-421x 2+4021x . (3)由平移可得:点C′,A′,D′的坐标分别为C′(m ,4),A′(-3+m ,0),D′(2+m ,0),CC′∥x 轴,C′D′∥CD . 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C′的表达式为y =43x +4-43m ,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 =-47x +4,直线C′D′的表达式为y =-2x +2m +4.分别解方程组444,3324y x m y x ⎧=+-⎪⎨⎪=-+⎩和224,4 4.7y x m y x =-++⎧⎪⎨=-+⎪⎩得2,5445x m y m ⎧=⎪⎪⎨⎪=-+⎪⎩和7,54 4.5x m y m ⎧=⎪⎪⎨⎪=-+⎪⎩∴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M (25 m ,-45 m +4),N (75 m ,-45m +4). ∴y M =y N .∴MN ∥x 轴. ∵CC′∥x 轴,∴CC′∥MN .∵C′D′∥CD ,∴四边形CMNC′为平行四边形. ∴S □CMNC ′=m [4-(-45m +4)]=45m 2.21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6.(2015•山西,6,3分)如图,直线a ∥b ,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A =60°)按如图所示放置.若∠1=55°,则∠2的度数为( )A .105°B .110°C .∠115°D .120° 6. C 如图,∵直线a ∥b ,∴∠AMO =∠2.∵∠ANM =∠1,而∠1=55°,∴∠ANM =55°,∴∠AMO =∠A +∠ANM =60°+55°=115°,故选C .25锐角三角函数10.(2015•山西,10,3分)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C 都在格点上,则∠ABC 的正切值是( )A .2B .255C .55D .1210. D 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BAC =90°,根据网格特点由勾股定理,得AC =2,AB =22.∴在Rt △ABC 中,tan ∠ABC=ABAC =12,故选D .31圆的有关性质13.(2015•山西,13,3分)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为⊙O 的直径,点C 为BD 的中点.若∠A =40°,则∠B = 度.13. 70 如图,连接BD .∵AB 为⊙O 的直径,∴∠ADB =90°.∵∠A =40°,∴∠ABD =90°-∠A =50°,∠C =180°-∠A =140°.∵点C 为BD 的中点,∴CD =CB ,∴∠CBD =∠CDB =20°,∴∠ABC =∠ABD +∠CBD =70° 36 轴对称3.(2015•山西,3,3分)晋商大院的许多窗格图案蕴含着对称之美,现从中选取以下四种窗格图案,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 D 3. B 选项A 、C 、D 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B 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36 轴对称(折叠问题)16.(2015•山西,16,3分)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 沿MN 折叠,使点D 落在边AB 上,对应点为D′,点C 落在C′处.若AB =6,AD′=2,则折痕MN 的长为 .16.210 作NF ⊥AD ,垂足为F ,连接DD′,ND′.∵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得点D 落在边AB 上的D ′点,折痕为MN ,∴DD ′⊥MN .∵∠A =∠DEM =90°,∠ADD ′=∠EDM ,∴△DAD ′∽△DEM ,∴∠DD ′A =∠DME .又∵NF =DA ,∴△NFM ≌△DAD ′(AAS ), ∴FM =AD ′=2 cm .又∵在Rt △MNF 中,FN =6 cm ,∴根据勾股定理,得MN =22FM FN +=2226+=210.38 操作与探究21.(2015•山西,21,10分)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弧AB 所在圆的圆心O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弧AB 的中点C 到弦AB 的距离为20 m ,AB =80 m ,求弧AB 所在圆的半径.【考点】操作与探究(尺规作图、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计算)21 (1)如图,作图痕迹正确;作出圆,并标明字母.(2)解:∵⊙C 切AB 于点D ,∴CD ⊥AB . ∴∠ADC =90°.∵∠ACB =90°,∠A =30°,∴∠B =∠ACD =60°. 在Rt △BCD 中,BC =3, ∴CD =BC ·sin B =3·sin 60°=332. ∴DE 的长为:l =60π·332180=32π.39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4.(2015•山西,4,3分)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若△DBE 的周长是6,则△ABC 的周长是( )A .8B .10C .12D .144. C 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DE ∥AC ,∴AC :DE =2:1,△DBE ∽△ABC ,△DBE 的周长:△ABC 的周长= AC :DE =2:1,∵△DBE 的周长是6,∴△ABC 的周长是12.39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5.(2015•山西,15,3分)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的建设速度、单日租骑量等四项指标稳居全国首位.公共自行车车桩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AB ⊥AD ,AD ⊥DC ,点B ,C 在EF 上,EF ∥HG ,EH ⊥HG ,AB =80 cm ,AD =24 cm ,BC =25 cm ,EH =4 cm ,则点A 到地面的距离是cm .15. 80.8(或4045) 过点A 作AM ⊥BF 于点M ,过点F 作FN ⊥AB 于点N .∵AD =24 cm ,则BF =24 cm ,∴BN =22FN BF -=222425-=7(cm ).∵∠AMB =∠FNB =90°,∠ABM =∠FBN ,∴△BNF ∽△BMA ,∴BF AB =AMFN ,∴2580=24AM,则AM =52416⨯=5384,故点A 到地面的距离是5384+4=5404=80.8(cm ).41 统计图表及其应用20.(2015•山西,20,8分)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及,公交、地铁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某研究机构针对“您如何看待数字化阅读”问题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如下图所示),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您如何看待数字化阅读问卷调查表您好!这是一份关于您如何看待数字化阅读问卷调查表,请在表格中选择一项您最认同的观点,在其后空格内打“√”,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代码 观 点A 获取信息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观看B 价格便宜易得C 使得人们成为“低头族”,不利于人际交往D 内容丰富,比纸质书涉猎更广 E其他(1)本次接受调查的总人数是________人.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 在扇形统计图中,观点E 的百分比是 ______,表示观点B 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度.(4)假如你是该研究机构的一名成员,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就人们如何对待数字化阅读提出你的建议. 20 (1)5 000. (2)补全统计图:(3)4%;18.(4)答案不唯一.如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阅读获取信息方便等优势,但不要成为“低头族”而影响人际交往.42事件与概率14.(2015•山西,14,3分)现有两个不透明的盒子,其中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的两张卡片,另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3的三张卡片,卡片除标号外其他均相同.若从两个盒子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则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 . 14.13画树状图:∵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有2种情况(1,1和2,2),∴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62=13.43概率的应用9.(2015•山西,9,3分)某校举行春季运动会,需要在初一年级选取一名志愿者.初一(1)班、初一(2)班、初一(3)班各有2名同学报名参加.现从这6名同学中随机选取一名志愿者,则被选中的这名同学恰好是初一(3)班同学的概率是( ) A .61 B .31 C .21 D .329. B 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6名同学中随机选取一名志愿者,2名初一(3)班同学中,被选中的概率是62=31.8.(2015•山西,8,3分)我国古代秦汉时期有一部数学著作,堪称是世界数学经典名著.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确立.它采用按类分章的问题集的形式进行编排.其中方程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部著作的名称是( )A .《九章算术》B .《海岛算经》C .《孙子算经》D .《五经算术》 【考点】数学知识8. A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 【答案】A。
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

二次函数一、选择题1. (2014•上海,第3题4分)如果将抛物线y=x2向右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的抛物线的2. (2014•四川巴中,第10题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0B.﹣3a+c<0 C.b2﹣4ac≥0D.将该函数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c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符号特征.分析:A.由开口向下,可得a<0;又由抛物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可得c<0,然后由对称轴在y轴右侧,得到b与a异号,则可得b>0,故得abc>0.B.根据图知对称轴为直线x=2,即=2,得b=﹣4a,再根据图象知当x=1时,y<0,即可判断;C.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可得b2﹣4ac>0;D.把二次函数y=ax2+bx+c化为顶点式,再求出平移后的解析式即可判断.解答:A.由开口向下,可得a<0;又由抛物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可得c<0,然后由对称轴在y轴右侧,得到b与a异号,则可得b>0,故得abc>0,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图知对称轴为直线x=2,即=2,得b=﹣4a,再根据图象知当x=1时,y=a+b+c=a ﹣4a+c=﹣3a+c<0,故本选项正确;C.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可得b2﹣4ac>0,故本选项错误;D.y=ax2+bx+c=,∵=2,∴原式=,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3. (2014•山东威海,第11题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①c=0;②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③当x=1时,y=2a;④am2+bm+a>0(m≠﹣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的x、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5. (2014•山东烟台,第11题3分)二次函数y=ax+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①4a+b=0;②9a+c>3b;③8a+7b+2c>0;④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答: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有4a+b=0;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3时,函数值小于0,则9a﹣3b+c<0,即9a+c<3b;由于x=﹣1时,y=0,则a﹣b+c=0,易得c=﹣5a,所以8a+7b+2c=8a﹣28a﹣10a=﹣30a,再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下得a<0,于是有8a+7b+2c>0;由于对称轴为直线x=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当x>2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解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4a,即4a+b=0,所以①正确;∵当x=﹣3时,y<0,∴9a﹣3b+c<0,即9a+c<3b,所以②错误;∵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a﹣b+c=0,而b =﹣4a ,∴a +4a +c =0,即c =﹣5a ,∴8a +7b +2c =8a ﹣28a ﹣10a =﹣30a , ∵抛物线开口向下,∴a <0,∴8a +7b +2c >0,所以③正确; ∵对称轴为直线x =2,∴当﹣1<x <2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④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左; 当a 与b 异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右;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 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6.(2014山东济南,第15题,3分)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1=x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t bx x (为实数)在41<<-x 的范围内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A .1-≥tB .31<≤-tC .81<≤-tD .83<<t 【解析】由对称轴为1=x ,得2-=b ,再由一元二次方程022=--t x x 在41<<-x 的范围内有解,得)4()1(y t y <≤,即81<≤-t ,故选C .7. (2014•山东聊城,第12题,3分)如图是二次函数y=ax 2+bx+c (a ≠0)图象的一部分,x=﹣1是对称轴,有下列判断:①b ﹣2a=0;②4a ﹣2b+c <0;③a ﹣b+c=﹣9a ;④若(﹣3,y 1),(,y 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的是( )=8.(2014年贵州黔东南9.(3分))已知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则代数式m2﹣m+2014的值为()A.2012 B.2013 C.2014 D. 2015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把x=m代入方程x2﹣x﹣1=0求得m2﹣m=1,然后将其整体代入代数式m2﹣m+2014,并求值.解答:解:∵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m2﹣m﹣1=0,解得m2﹣m=1.∴m2﹣m+2014=1+2014=201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题时,注意“整体代入”数学思想的应用,减少了计算量.9. (2014年贵州黔东南9.(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4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b2﹣4ac>0其中正确结论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得出c的值,然后根据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及x=﹣1时,x=2时二次函数的值的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可得a>0,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知:c>0,由对称轴直线x=2,可得出b与a异号,即b<0,则abc<0,故①正确;把x=﹣1代入y=ax2+bx+c得:y=a﹣b+c,由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当x=﹣1时,二次函数的值为正,即a+b+c>0,则b<a+c,故②选项正确;把x=2代入y=ax2+bx+c得:y=4a+2b+c,由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当x=2时,二次函数的值为负,即4a+2b+c<0,故③选项错误;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可以看出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b2﹣4ac>0,故④D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根的判别式的熟练运用.会利用特殊值代入法求得特殊的式子,如:y=a+b+c,y=4a+2b+c,然后根据图象判断其值.11. (2014•江苏苏州,第8题3分)二次函数y=ax+bx﹣1(a≠0)的图象经过点(1,1),则12. (2014•年山东东营,第9题3分)若函数y=mx+(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的值为()A.0 B.0或2 C.2或﹣2 D.0,2或﹣2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分为两种情况:函数是二次函数,函数是一次函数,求出即可.解答:解:分为两种情况:①当函数是二次函数时,∵函数y=mx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m+2)2﹣4m(m+1)=0且m≠0,解得:m=±2,②当函数时一次函数时,m=0,此时函数解析式是y=2x+1,和x轴只有一个交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根的判别式的应用,用了分类讨论思想,题目比较好,但是也比较容易出错.13.(2014•山东临沂,第14题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2﹣2x(x≥0)的图象为14.(2014•山东淄博,第8题4分)如图,二次函数y=x+bx+c的图象过点B(0,﹣2).它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m,4),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y=x2﹣x﹣2 B.y=x2﹣x+2 C.y=x2+x﹣2 D.y=x2+x+2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将A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m的值,确定出A的坐标,将A与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b与c的值,即可确定出二次函数解析式.解答:解:将A(m,4)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4=﹣,即m=﹣2,∴A(﹣2,4),将A(﹣2,4),B(0,﹣2)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得:,解得:b=﹣1,c=﹣2,则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x﹣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l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5.(2014•山东淄博,第12题4分)已知二次函数y=a(x﹣h)2+k(a>0),其图象过点A (0,2),B(8,3),则h的值可以是()A. 6 B. 5 C. 4 D. 3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h,由于所给数据都是正数,所以当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时,比较点A和点B都对称轴的距离可得到h<4.解答: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h,∴当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时,A(0,2)到对称轴的距离比B(8,3)到对称轴的距离小,∴x=h<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对称轴直线x=﹣,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具有如下性质:①当a>0时,抛物线y=ax2+bx+c(a≠0)的开口向上,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时,y取得最小值,即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②当a<0时,抛物线y=ax2+bx+c(a≠0)的开口向下,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时,y取得最大值,即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16.(2014•四川南充,第10题,3分)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当m≠1时,a+b>am2+bm;④a﹣b+c>0;⑤若ax12+bx1=ax22+bx2,且x1≠x2,x1+x2=2.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②④C.②⑤D.②③⑤分析: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a<0,由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得到b=﹣2a>0,即2a+b=0,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得到c>0,所以abc<0;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当x=1时,函数有最大值a+b+c,则当m≠1时,a+b+c>am2+bm+c,即a+b>am2+bm;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1,0)的右侧,则当x=﹣1时,y<0,所以a﹣b+c<0;把ax12+bx1=ax22+bx2先移项,再分解因式得到(x1﹣x2)[a(x1+x2)+b]=0,而x1≠x2,则a(x1+x2)+b]=0,即x1+x2=﹣,然后把b=﹣2a代入计算得到x1+x2=2.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对称轴为性质x=﹣=1,∴b=﹣2a>0,即2a+b=0,所以②正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c>0,∴abc<0,所以①错误;∵抛物线对称轴为性质x=1,∴函数的最大值为a+b+c,∴当m≠1时,a+b+c>am2+bm+c,即a+b>am2+bm,所以③正确;∵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3,0)的左侧,而对称轴为性质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1,0)的右侧∴当x=﹣1时,y<0,∴a﹣b+c<0,所以④错误;∵ax12+bx1=ax22+bx2,∴ax12+bx1﹣ax22﹣bx2=0,∴a(x1+x2)(x1﹣x2)+b(x1﹣x2)=0,∴(x1﹣x2)[a(x1+x2)+b]=0,而x1≠x2,∴a(x1+x2)+b]=0,即x1+x2=﹣,∵b=﹣2a,∴x1+x2=2,所以⑤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2﹣4ac>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17.(2014•甘肃白银、临夏,第9题3分)二次函数y=x2+bx+c,若b+c=0,则它的图象一定过点()19.(2014•甘肃兰州,第11题4分)把抛物线y=﹣2x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轴是直线x=1,则下列四个结论错误的是(),得二、填空题1. (2014•浙江杭州,第15题,4分)设抛物线y=ax2+bx+c(a≠0)过A(0,2),B(4,3),C三点,其中点C在直线x=2上,且点C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等于1,则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x+2或y=﹣x2+x+2.=x=2. *(2014年河南9.(4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线段AB的长为.答案:8.解析:根据点A到对称轴x=2的距离是4,又点A、点B关于x=2对称,∴AB=8.3. (2014年湖北咸宁15.(3分))科学家为了推测最适合某种珍奇植物生长的温度,将这种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后,测试出这种植物高度的增长情况,部分数据如表:温度t/℃﹣4 ﹣2 0 1 4植物高度增长量l/mm 41 49 49 46 25科学家经过猜想、推测出l与t之间是二次函数关系.由此可以推测最适合这种植物生长的温度为﹣1℃.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析式,在利用二次函数最值公式求法得出即可.解答:解:设y=ax2+bx+c (a≠0),选(0,49),(1,46),(4,25)代入后得方程组,解得:,所以y与x之间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49,当x=﹣=﹣1时,y有最大值50,即说明最适合这种植物生长的温度是﹣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3.4.5.6.7.8.三、解答题1. (2014•上海,第24题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 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2).(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对称轴;(2)点E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点F在对称轴上,四边形ACEF为梯形,求点F的坐标;(3)点D为该抛物线的顶点,设点P(t,0),且t>3,如果△BDP和△CDP的面积相等,求t的值.,B(4,0),C(0,2)三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E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E使以A、B、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B相似?若存在,试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将直线BC平移,使其经过点A,且与抛物线相交于点D,连接BD,试求出∠BDA 的度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D重合).(1)求∠OBC的度数;(2)连接CD、BD、DP,延长DP交x轴正半轴于点E,且S△OCE=S四边形OCDB,求此时P点的坐标;,,解得,5. (2014•山东潍坊,第24题13分)如图,抛物线y=ax+bx+c(a≠O)与y轴交于点C(O,4),与x轴交于点A和点B,其中点A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直线BC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平行于DE的一条动直线Z与直线BC相交于点P,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若以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
中考2015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二次根式、分式和一元一次方程

C.x=3
D x=﹣3
.
考 解一元一次方程. 菁优网版权所有
点:
分 方程移项合并,把 x 系数化为 1,即可求出解.
析:
解 解:方程 2x﹣1=3x+2,
答: 移项得:2x﹣3x=2+1,
合并得:﹣x=3.
解得:x=﹣3,
故选 D.
点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
2.(2015•孝感)已知 x=2﹣ ,则代数式(7+4 )x2+(2+ )x+ 的值是( )
A.0
B.
C.2+
D 2﹣
.
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菁优网版权所有
点:
分 未知数的值已给出,利用代入法即可求出.
析:
解 解:把 x=2﹣ 代入代数式(7+4 )x2+(2+ )x+ 得:
答:
=(7+4 )(7﹣4 )+4﹣3+ =49﹣48+1+ =2+ . 故选 C.
析:
解 解:根据题意得:4x﹣5=
,
答: 去分母得:8x﹣10=2x﹣1,
D 2
.
中考真题
解得:x= ,
故选 B.
点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
评: 数化为 1,求出解.
5.(2015•无锡)方程 2x﹣1=3x+2 的解为( )
A.x=1
B.x=﹣1
,则 x2+x+1= 2 .
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菁优网版权所有
点: 分 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再代入求出即可.
201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二次根式》测试题及答案

8.(2015江苏南京2分)计算的结果是.
9.(2015江苏泰州3分)计算: 等于__________.
二.解答题(共46分)
10.(2015江苏苏州5分)计算: .(10分)
11.(2015江苏徐州5分)(1)︱-4︱-20150+-(12分)
12.(2015江苏连云港6分)计算: .(10分)
D.
x≠4
3.(2015江苏宿迁3分)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4.(2015江苏盐城3分)若二次根式 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
5.(2015江苏徐州2分)4的算术平方根
6、(2015江苏淮安3分)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7.(2015江苏扬州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是()
201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
----《二次根式》测试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2015.8.8
一填空题与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1.(2015江苏南京2分)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2.(2015江苏无锡2分)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x>4
B.
C.
x≤4
(2)化简:(1+ )• .
考点:实数的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1)先化简二次根式,计算0指数幂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再算加减;
(2)先算加法通分,再算乘法约分即可.
解答:解:(1)原式=4﹣1﹣2 ×
=4﹣1﹣3
=0;
(2)原式= •
= .
13.(14分)(2015•镇江)(1)计算: ﹣( ﹣π)0﹣2 sin60°(已知:sin60= )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压轴题解析汇编解答题.doc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压轴题解析汇编解答题(1)1. (2015年广东9分)⊙O是△ABC的外接圆,AB是直径,过»BC的中点P作⊙O的直径PG交弦BC于点D,连接AG,CP,P B.(1)如题图1;若D是线段OP的中点,求∠BAC的度数;(2)如题图2,在DG上取一点k,使DK=DP,连接CK,求证:四边形AGKC是平行四边形;(3)如题图3,取CP的中点E,连接ED并延长ED交AB于点H,连接PH,求证:PH⊥A B.【答案】解:(1)∵AB为⊙O直径,点P是»BC的中点,∴PG⊥BC,即∠ODB=90°.∵D为OP的中点,∴OD=1122=OP OB.∴cos∠BOD=12=ODOB. ∴∠BOD=60°.∵AB为⊙O直径,∴∠ACB=90°. ∴∠ACB=∠ODB.∴AC∥PG. ∴∠BAC=∠BOD=60°.(2)证明:由(1)知,CD=BD,∵∠BDP=∠CDK,DK=DP,∴△PDB≌△CDK(SAS).∴CK=BP,∠OPB=∠CKD.∵∠AOG=∠BOP,∴AG=BP. ∴AG=CK.∵OP=OB,∴∠OPB=∠OBP.又∵∠G=∠OBP,∴AG∥CK.∴四边形AGCK是平行四边形.(3)证明:∵CE=PE,CD=BD,∴DE∥PB,即DH∥PB.∵∠G=∠OPB,∴PB∥AG. ∴DH∥AG. ∴∠OAG=∠OHD.∵OA=OG,∴∠OAG=∠G. ∴∠ODH=∠OHD. ∴OD=OH.又∵∠ODB=∠HOP,OB=OP,∴△OBD≌△HOP(SAS).∴∠OHP=∠ODB=90°. ∴PH⊥A B.【考点】圆的综合题;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1)一方面,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BOD=60°;另一方面,由证明∠ACB=∠ODB=90°得到AC∥PG,根据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的性质得到∠BAC=∠BOD=60°.(2)一方面,证明通过证明全等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G=CK;另一方面,证明AG∥CK,从而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而得证.(3)通过应用SAS证明△OBD≌△HOP而得到∠OHP=∠ODB=90°,即PH⊥A B.2.(2015年广东9分)如图,在同一平面上,两块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板Rt△ABC与Rt△ADC拼在一起,使斜边AC完全重合,且顶点B,D分别在AC的两旁,∠ABC=∠ADC=90°,∠CAD=30°,AB=BC=4cm. (1)填空:AD= ▲ (cm),DC= ▲ (cm);(2)点M,N分别从A点,C点同时以每秒1cm的速度等速出发,且分别在AD,CB上沿A→D,C→B的方向运动,当N点运动到B点时,M,N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结MN,求当M,N点运动了x秒时,点N 到AD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3)在(2)的条件下,取DC中点P,连结MP,NP,设△PMN的面积为y(cm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PMN 的面积y存在最大值,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参考数据:sin75°=624+,sin15°=624-)【答案】解:(1)26;22.(2)如答图,过点N 作NE ⊥AD 于E ,作NF ⊥DC 延长线于F ,则NE =DF .∵∠ACD =60°,∠ACB =45°,∴∠NCF =75°,∠FNC =15°.∴sin 15°=FCNC. 又∵NC =x ,sin 15°=624-,∴624-=FC x . ∴NE =DF =62224-+x . ∴点N 到AD 的距离为62224-+x cm .(3)∵NC =x ,sin 75°=FNNC,且sin 75°=624+∴624+=FN x ,∵PD =CP =2,∴PF =6224-+x . ∴16262116262(26)(22)(26)2(2)()2442244+--+=+-+--⨯-+y x x x x x x ·即22673222384---=++y x x .∴当732273224266228----=-=--⨯x 时,y 有最大值为6673102304246+---.【考点】双动点问题;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二次函数的最值;转换思想的应用.【分析】(1)∵∠ABC =90°,AB =BC =4,∴42=AC .∵∠ADC =90°,∠CAD =30°, ∴31cos 4226,sin 422222=⋅∠=⋅==⋅∠=⋅= AD AC CAD DC AC CAD . (2)作辅助线“过点N 作NE ⊥AD 于E ,作NF ⊥DC 延长线于F ”构造直角三角形CNF ,求出FC 的长,即可由NE =DF =FC +CD 求解.(3)由∆∆=--梯形PNF NDP MDFN y S S S 列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原理求解.3. (2015年广东深圳9分)如图1,水平放置一个三角板和一个量角器,三角板的边AB 和量角器的直径DE 在一条直线上,,3,6cm OD cm BC AB ===开始的时候BD =1cm ,现在三角板以2cm/s 的速度向右移动. (1)当B 与O 重合的时候,求三角板运动的时间; (2)如图2,当AC 与半圆相切时,求AD ;(3)如图3,当AB 和DE 重合时,求证:2CF CG CE =⋅.【答案】解:(1)∵开始时,4BO cm =,三角板以2cm/s 的速度向右移动,∴当B 与O 重合的时候,三角板运动的时间为422/cms cm s=.(2)如答图1,设AC 与半圆相切于点H ,连接OH ,则OH AC ⊥.∵0,90AB BC ABC =∠= ,∴045A ∠=.又∵3OH OD cm ==,∴232AO OH ==.∴()323AD AO DO cm =-=-. (3)如答图2,连接EF ,∵OD OF =,∴ODF OFD ∠=∠.∵DF 是直径,∴090DFE ∠=. ∴090ODF DEF ∠+∠=. 又∵090DEC DEF CEF ∠=∠+∠=.∴ODF CEF ∠=∠. ∴CFG OFD ODF CEF ∠=∠=∠=∠. 又∵FCG ECF ∠=∠,∴CFG CEF ∆∆∽. ∴CF CE CG CF=,即2CF CG CE =⋅. 【考点】面动平移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直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计算即可. (2)作辅助线“连接O 与切点H ”,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AO 的长,从而由AO DO -求出AD的长.(3)作辅助线“连接EF ”,构成相似三角形CFG CEF ∆∆∽,得比例式即可得解.4.(2015年广东深圳9分)如图1,关于x 的二次函数2y x bx c =-++经过点(3,0)A - ,点(0,3)C ,点D 为二次函数的顶点,DE 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E 在x 轴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DE 上是否存在点P 到AD 的距离与到x 轴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DE 的左侧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23FBC EBC S S ∆∆=,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将点(3,0)A - , (0,3)C 代入2y x bx c =-++,得9303b c c --+=⎧⎨=⎩,解得23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2)存在.∵()222314y x x x =--+=-++,∴2,4,25AE DE AD === .∴25sin 525AE ADE AD ∠===. 设()1,P p - ,当点P 在DAB ∠的角平分线时,如答图1,过点P 作PM AC ⊥于点M , 则()5sin 4,5PM PD ADE p PE p =⋅∠=-= , ∵PM PE =,∴()545p p -=,解得51p =-. ∴()1,51P -- . 当点P 在DAB ∠的外角平分线时,如答图2,过点P 作PM AC ⊥于点M , 则()5sin 4,5PM PD ADE p PE p =⋅∠=-=- , ∵PM PE =,∴()545p p -=-,解得51p =--. ∴()1,51P -- -.综上所述,DE 上存在点P 到AD 的距离与到x 轴的距离相等,点P 的坐标为()1,51--或()1,51-- -.(3)存在.假设存在点F ,使23FBC EBC S S ∆∆=, 设()2,23F f f f --+∵2,3BE OC == ,∴3EBC S ∆=. ∵23FBC EBC S S ∆∆=,∴92FBC S ∆=. 设CF 的解析式为y mx n =+,则2233fm n f f n ⎧+=--+⎨=⎩,解得23m f n =--⎧⎨=⎩.∴CF 的解析式为()23y f x =--+. 令0y =,得32x f =+,即CF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2Q f ⎛⎫ ⎪+⎝⎭. 若点F 在x 轴上方,如答图2,则BCF BCQ BFQ S S S ∆∆∆=-, ∴()2913131312322222f f f f ⎛⎫⎛⎫=⋅-⋅-⋅-⋅--+ ⎪ ⎪++⎝⎭⎝⎭, 即290f f --=,解得1372f ±=(舍去正值).当1372f -=时,233715232f f ---+=.∴13733715,22F ⎛⎫-- ⎪ ⎪⎝⎭. 若点F 在x 轴下方,如答图3,则BCF BCQ BFQ S S S ∆∆∆=+, ∴()2913131312322222f f f f ⎛⎫⎛⎫=⋅-⋅+⋅-⋅+- ⎪ ⎪++⎝⎭⎝⎭, 即290f f --=,解得1372f ±=(舍去正值). 当1372f -=时,23371523>02f f ---+=,不符合点F 在x 轴下方,舍去. 综上所述,DE 的左侧抛物线上存在点F ,使23FBC EBC S S ∆∆=,点F 的坐标为13733715,22⎛⎫--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角平分线的性质;分类思想、转换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应用.【分析】(1)将点(3,0)A - , (0,3)C 代入2y x bx c =-++即可求解.(2)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分点P 在DAB ∠的角平分线和点P 在DAB ∠的外角平分线两种情况讨论即可.(3)由已知求出92FBC S ∆=,分点F 在x 轴上方和点F 在x 轴下方两种情况讨论,当点F 在x 轴上方时,BCF BCQ BFQ S S S ∆∆∆=-;当点F 在x 轴下方时,BCF BCQ BFQ S S S ∆∆∆=+,据此列方程求解.5. (2015年广东汕尾11分)在Rt △ABC 中,∠A =90°,AC = AB = 4,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若等腰Rt △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等腰Rt △AD 1E 1,设旋转角为α(0<α≤180°),记直线BD 1与CE 1的交点为P .(1)如图1,当α=90°时,线段BD 1的长等于 ▲ ,线段CE 1的长等于 ▲ ;(直接填写结果) (2)如图2,当α=135°时,求证:BD 1 = CE 1 ,且BD 1⊥CE 1 ; (3)求点P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答案】解:(1)25,25.(2)证明:当α=135°时,由旋转可知∠D 1AB = E 1AC = 135°.又∵AB =AC ,AD 1=AE 1,∴△D 1AB ≌△△E 1AC (SAS ). ∴BD 1=CE 1 且 ∠D 1BA = ∠E 1CA .设直线BD 1与AC 交于点F ,有∠BF A =∠CFP . ∴∠CPF =∠F AB =90°,∴BD 1⊥CE 1. (3)13+.【考点】面动旋转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如题图1,当α=90°时,线段BD 1的长等于22224225AB AE +=+=;线段CE 1的长等于222214225AC AE +=+=.(2)由SAS 证明△D 1AB ≌△△E 1AC 即可证明BD 1 = CE 1 ,且BD 1⊥CE 1 .(3)如答图2,当四边形AD 1PE 1为正方形时,点P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距离最大,此时112223AD PD PB ===+,,∵1ABD PBH ∆∆∽,∴1AD ABPH PB=. ∴24223PH =+.∴13PH =+. ∴当四边形AD 1PE 1为正方形时,点P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距离的最大值为13+.6.(2015年广东汕尾10分)如图,过原点的直线1y k x =和2y k x =与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 ,C 和B ,D ,连结AB ,BC ,CD ,DA .(1)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2)四边形ABCD 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1k 和2k 之间的关系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3)设()()()112221,,,,0P x y Q x y x x >> 是函数1y x=图象上的任意两点,12122,2y y a b x x +==+ ,试判断a ,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1)平行.(2)四边形ABCD 可能是矩形,此时121k k =,理由如下:当四边形ABCD 是矩形时,OA =OB .联立11y k x y x =⎧⎪⎨=⎪⎩,得111x k y k ⎧=±⎪⎨⎪=±⎩,∴111,A k k ⎛⎫ ⎪ ⎪⎝⎭ . 同理,221,B k k ⎛⎫⎪ ⎪⎝⎭. ∵22121211OA k OB k k k =+=+,,∴121211k k k k +=+,得()21121 10k k k k ⎛⎫--= ⎪⎝⎭. ∵210k k -≠, ∴12110k k -=. ∴121k k =. ∴四边形ABCD 可以是矩形,此时121k k =. (3)>a b .理由如下:∵()()()()2212121212121212121212124211122222x x x x x x y y a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x 2 > x 1 > 0,∴()212>0x x -,()12122>0x x x x +.∴()()2121212>02x x x x x x -+.∴>a b .【考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综合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代数式化简;作差法的应用.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中心对称性,有,OA OC OB OD == ,所以,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2)求出点A 、B 的坐标,根据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性质得到OA =OB ,即22OA OB =,据此列式化简得证.(3)作差,化简,得出结论.7. (2015年广东广州14分)如图,四边形OMTN 中,OM =ON ,TM =TN ,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1)试探究筝形对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在筝形ABCD 中,已知AB =AD =5,BC =CD ,BC >AB ,BD ,AC 为对角线,BD =8;①是否存在一个圆使得A ,B ,C ,D 四个点都在这个圆上?若存在,求出圆的半径;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过点B 作BF ⊥CD ,垂足为F ,BF 交AC 于点E ,连接DE . 当四边形ABED 为菱形时,求点F 到AB 的距离.【答案】解:(1)筝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证明如下:如答图1,连接,MN OT ,在OMT ∆和ONT ∆中,∵OM ON TM TN OT OT =⎧⎪=⎨⎪=⎩,∴()OMT ONT SSS ∆∆≌.∴MOT NOT ∠=∠. 又∵OM =ON ,∴OT MN ⊥,即筝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存在.由(1)知,AC BD ⊥,设,AC BD 相交于点M ,如答图2, ∵AB =AD =5, BD =8,∴4BM =.∴22534AM =-=. ∵A ,B ,C ,D 四点共圆,∴0180ABC ADC ∠+∠=. 又∵ABC ADC ∆∆≌,∴090ABC ADC ∠=∠=. ∴AC 即为所求圆的直径.∵090,ABC AMB BAC MAB ∠=∠=∠=∠ ,∴BAC MAB ∆∆∽.∴AB AM AC AB =,即535AC =,解得253AC =. ∴圆的半径为256.(3)∵四边形ABED 为菱形,∴5AB AD BE DE ====.∴03,4,,90AM ME BM MD BD AE BME ====⊥∠= .又∵0,90BF CD BFD ⊥∠= .∴090BME BFD ∠=∠=又∵MBE FBD ∠=∠,∴BME BFD ∆∆∽. ∴BE EM BD DF =,即538DF =,解得245DF =. 在Rt DE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E F D ED F=-, ∴22247555EF ⎛⎫=-= ⎪⎝⎭.∴325BF =. ∵//AB DE ,∴ABF DEF ∠=∠.如答图3,过点F 作FG AB ⊥于点G ,则FG 就是点F 到AB 的距离.∵090BGF EFD ∠=∠=,∴BGF EFD ∆∆∽.∴BF FG DE DF =,即3252455FG =,解得768125FG =. ∴点F 到AB 的距离为768125.【考点】新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筝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利用SSS 证明OMT ONT ∆∆≌得到MOT NOT ∠=∠,从而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AM 的长,证明BAC MAB ∆∆∽,由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3)证明BME BFD ∆∆∽,求出245DF =,应用勾股定理求出75EF =,得到325BF =,作辅助线“过点F 作FG AB ⊥于点G ”构造相似三角形BGF EFD ∆∆∽,由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得FG 的长, FG 就是点F 到AB 的距离.8.(2015年广东广州10分)已知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1(0)y ax bx c a =++≠与x 轴相交于点1(,0)A x ,2(,0)B x .与y 轴交于点C ,且O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12120,4x x x x ⋅<+= ,,点A ,C在直线23y x t =-+上.(1)求点C 的坐标;(2)当1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将抛物线1y 向左平移(0)n n >个单位,记平移后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的部分为P ,直线2y 向下平移n 个单位,当平移后的直线与P 有公共点时,求225n n -的最小值. 【答案】解:(1)令0x =,得1y c =,∴()0,C c .∵O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3c =,解得3c =±. ∴点C 的坐标为()0,3 或()0,3 -. (2)∵120x x ⋅<,∴12,x x 异号.①若()0,3C ,把()0,3C 代入23y x t =-+得30t =+,即3t =. ∴233y x =-+.把()1,0A x 代入233y x =-+得1033x =-+,即11x =.∴()1,0A . ∵12,x x 异号,11>0x =,∴2<0x .∵124x x +=,∴214x +=,214x -=,23x =-.∴()3,0B - .把()1,0A ,()3,0B - 代入213y ax bx =++,得309330a b a b ++=⎧⎨-+=⎩,解得12a b =-⎧⎨=-⎩.∴()2212314y x x x =--+=-++.∴当1x ≤-时,1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②若()0,3C -,把()0,3C -代入23y x t =-+得30t -=+,即3t =-. ∴233y x =--.把()1,0A x 代入233y x =--得1033x =--,即11x =-.∴()1,0A - . ∵12,x x 异号,11<0x =-,∴2>0x .∵124x x +=,∴214x -+=,214x +=,23x =.∴()3,0B .把()1,0A - ,()3,0B 代入213y ax bx =++,得309330a b a b --=⎧⎨+-=⎩,解得12a b =⎧⎨=-⎩.∴()2212314y x x x =--=--.∴当1x ≥时,1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若()0,3C ,当1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时,1x ≤-;若()0,3C -,当1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时,1x ≥.(3)①若()0,3C ,则()2212314y x x x =--+=-++,233y x =-+,1y 向左平移(0)n n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2314y x n =-+++,则当1x n ≤--时,3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2y 向下平移n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433y x n =-+-. 要使平移后直线与P 有公共点,则当1x n =--时,34y y ≥,即()()2114313n n n n ---+++≥---+-,解得1n ≤-,与>0n 不符,舍去.②若()0,3C -,则()2212314y x x x =--=--,233y x =--,1y 向左平移(0)n n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2314y x n =-+-,则当1x n ≥-时,3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2y 向下平移n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433y x n =---. 要使平移后直线与P 有公共点,则当1x n =-时,43y y ≥, 即()()2313114n n n n ----≥---+-,解得1n ≥. 综上所述,1n ≥.∵2252525248n n n ⎛⎫-=-- ⎪⎝⎭,∴当54n =时,225n n -的最小值为258-.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线动平移问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不等式和绝对值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一方面,由点C 在抛物线21(0)y ax bx c a =++≠得到()0,C c ,另一方面,由O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得到3c =±,从而得到点C 的坐标.(2)分()0,3C 和()0,3C -两种情况讨论.(3)分()0,3C 和()0,3C -两种情况讨论得到n 的范围内1n ≥,从而根据二次函数最值原理即可求解.9. (2015年广东佛山10分)如图,一小球从斜坡O 点处抛出,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24y x x =-+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12y x =刻画. (1)请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 的坐标; (2)小球的落点是A ,求点A 的坐标;(3)连结抛物线的最高点P 与点O 、A 得△POA . 求△POA 的面积;(4)在OA 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M (M 与P 不重合),△MOA 的面积等于△POA 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答案】解:(1)∵()()222444424y x x x x x =-+=--++=--+,∴点P 的坐标为()2,4 .(2)联立2412y x x y x⎧=-+⎪⎨=⎪⎩,解得00x y =⎧⎨=⎩或7274x y ⎧=⎪⎪⎨⎪=⎪⎩. ∴点A 的坐标为77,24⎛⎫ ⎪⎝⎭.(3)如答图1,作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交OA 于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2,1 ,3BP =. ∴1172132322224POA OBP BAP S S S ∆∆⎛⎫=+=⨯⨯+⨯⨯-= ⎪⎝⎭V.(4)315,24⎛⎫⎪⎝⎭ .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性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等高三角形面积的应用;待定系数法、转换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分析】(1)化为顶点式即可得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2)联立24y x x =-+和12y x =即可求出点A 的坐标. (3)作辅助线“作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交OA 于点B ”,将POA S V 转化为OBP S ∆和BAP S ∆之和. (4)作辅助线“过点P 作//PM OA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M ”,则△MOA 的面积等于△POA 的面积,设直线PM 的解析式为12y x m =+, 将()2,4P 代入,得14232m m =⋅+⇒=, ∴直线PM 的解析式为132y x =+.联立24132y x x y x ⎧=-+⎪⎨=+⎪⎩,解得,24x y =⎧⎨=⎩或32154x y ⎧=⎪⎪⎨⎪=⎪⎩. ∴点M 的坐标为315,24⎛⎫⎪⎝⎭ . 10.(2015年广东佛山11分)如图,在ABCD Y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是AD 上的点,且AE EF FD ==. 连结BE 、BF ,使它们分别与AO 相交于点G 、H . (1)求 : EG BG 的值; (2)求证:AG OG =;(3)设 ,AG a GH b HO c ===,,求 : : a b c 的值.【答案】解:(1)∵AE EF FD ==,∴13AE AD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EG CBG ∆∆∽.∴13EG AE BG AD ==,即1: 3EG BG =. (2)证明:由(1)AEG CBG ∆∆∽,∴13AG CG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 OC =.∴2CG AO AG =-. ∴123AG AO AG =-,即12AG AO =.∴AG OG =.(3)如答图,过点F 作//FM AC 交BD 于点M ,∵AE EF FD ==,∴13DM DF DO DA ==.∴16DM BD =,56BM BD =. ∵12BO BD =.∴35BO BM =.∵//FM AC ,∴BOH BMF ∆∆∽.∴35HO BO FM BM ==,即35HO FM =. ∵//FM AC ,∴DFM DAO ∆∆∽.∴13FM DF AO DA ==,即13FM AO =.∴33115535HO FM AO AO ==⋅=.由(2)得12AG AO =,∴1132510GH AO AG HO AO AO AO AO =--=--=.∵ ,AG a GH b HO c ===,, ∴131532: : : : : : 5 : 3 : 22105101010a b c AO AO AO ===.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性质可得AEG CBG ∆∆∽,从而得出结果.(2)由(1)AEG CBG ∆∆∽得到13AG CG =,从而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得出结论. (3)作辅助线“过点F 作//FM AC 交BD 于点M ”,构造两组相似三角形BOH BMF ∆∆∽和BOH BMF ∆∆∽,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求出AG GH HO 、、与AO 的关系即可求得 : : a b c 的值.11. (2015年广东梅州10分)在Rt △ABC 中,∠A =90°,AC = AB = 4,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若等腰Rt △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等腰Rt △AD 1E 1,设旋转角为α(0<α≤180°),记直线BD 1与CE 1的交点为P .(1)如图1,当α=90°时,线段BD 1的长等于 ▲ ,线段CE 1的长等于 ▲ ;(直接填写结果) (2)如图2,当α=135°时,求证:BD 1 = CE 1 ,且BD 1⊥CE 1 ; (3)求点P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答案】解:(1)25,25.(2)证明:当α=135°时,由旋转可知∠D 1AB = E 1AC = 135°.又∵AB =AC ,AD 1=AE 1,∴△D 1AB ≌△△E 1AC (SAS ). ∴BD 1=CE 1 且 ∠D 1BA = ∠E 1CA .设直线BD 1与AC 交于点F ,有∠BF A =∠CFP . ∴∠CPF =∠F AB =90°,∴BD 1⊥CE 1. (3)13+.【考点】面动旋转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如题图1,当α=90°时,线段BD 1的长等于22224225AB AE +=+=;线段CE 1的长等于222214225AC AE +=+=.(2)由SAS 证明△D 1AB ≌△△E 1AC 即可证明BD 1 = CE 1 ,且BD 1⊥CE 1 .(3)如答图2,当四边形AD 1PE 1为正方形时,点P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距离最大,此时112223AD PD PB ===+,,∵1ABD PBH ∆∆∽,∴1AD ABPH PB=. ∴24223PH =+.∴13PH =+.∴当四边形AD 1PE 1为正方形时,点P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距离的最大值为13+.12.(2015年广东梅州10分)如图,过原点的直线1y k x =和2y k x =与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 ,C 和B ,D ,连结AB ,BC ,CD ,DA .(1)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2)四边形ABCD 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1k 和2k 之间的关系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3)设()()()112221,,,,0P x y Q x y x x >> 是函数1y x=图象上的任意两点,12122,2y y a b x x +==+ ,试判断a ,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1)平行.(2)四边形ABCD 可能是矩形,此时121k k =,理由如下:当四边形ABCD 是矩形时,OA =OB .联立11y k x y x =⎧⎪⎨=⎪⎩,得111x k y k ⎧=±⎪⎨⎪=±⎩,∴111,A k k ⎛⎫ ⎪ ⎪⎝⎭ . 同理,221,B k k ⎛⎫⎪ ⎪⎝⎭. ∵22121211OA k OB k k k =+=+,, ∴121211k k k k +=+,得()21121 10k k k k ⎛⎫--= ⎪⎝⎭. ∵210k k -≠, ∴12110k k -=. ∴121k k =.∴四边形ABCD 可以是矩形,此时121k k =. (3)>a b .理由如下:∵()()()()2212121212121212121212124211122222x x x x x x y y a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x 2 > x 1 > 0,∴()212>0x x -,()12122>0x x x x +.∴()()2121212>02x x x x x x -+.∴>a b .【考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综合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代数式化简;作差法的应用.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中心对称性,有,OA OC OB OD == ,所以,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2)求出点A 、B 的坐标,根据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性质得到OA =OB ,即22OA OB =,据此列式化简得证.(3)作差,化简,得出结论.13. (2015年浙江衢州10分)高铁的开通,给衢州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五一期间,乐乐和颖颖相约到杭州市的某游乐园游玩,乐乐乘私家车从衢州出发1小时后,颖颖乘高铁从衢州出发,先到杭州火车东站,然后乘出租车去游乐园(换车时间忽略不计),两人恰好同时到达游乐园.他们离开衢州的距离y (千米)与乘车时间t (小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决下面问题: (1)高铁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2)当颖颖到达杭州火车东站时,乐乐距离游乐园还有多少千米?(3)若乐乐要提前18分钟到达游乐园,问私家车的速度必须达到多少千米/小时?【答案】解:(1)∵24024021=-, ∴高铁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40千米. (2)设乐乐乘私家车路线的解析式为y kt b =+,∵当1t =时,0y =;当2t =时,240y =,∴02240k b k b +=⎧⎨+=⎩,解得240240k b =⎧⎨=-⎩.∴乐乐乘私家车路线的解析式为240240y t =-.∴当 1.5t =时,120y =.设颖颖乘高铁路线的解析式为1y k t =,∴1120 1.5k =,解得180k =.∴颖颖乘高铁路线的解析式为80y t =. ∴当2t =时,160y =.∵21616056-=,∴当颖颖到达杭州火车东站时,乐乐距离游乐园还有56千米. (3)把216y =代入80y t =得 2.7t =.∵182.7 2.460-=(小时),216902.4=(千米), ∴乐乐要提前18分钟到达游乐园,私家车的速度必须达到90千米/小时.【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应用;待定系数法的应用;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1)由图象提供的信息,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计算即可.(2)先求乐乐乘私家车路线的解析式,得到 1.5t =时的函数值,即可求得颖颖乘高铁路线的解析式,得到2t =时,颖颖乘高铁街的路程,从而得到当颖颖到达杭州火车东站时,乐乐距离游乐园的距离.(3)求得私家车按原速度到达游乐园的时间,得到提前18分钟的实际用时,即可得到乐乐要提前18分钟到达游乐园,私家车必须达到的速度.14. (2015年浙江衢州12分)如图,在ABC ∆中,275,9,2ABC AB AC S ∆===,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射线AB 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C 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线段AC 上由C 向A 运动,当Q 点运动到A 点时, 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以PQ 为边作正方形PQEF (P Q E F 、、、按逆时针排序),以CQ 为边在AC 上方作正方形QCGH . (1)求tan A 的值;(2)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正方形PQEF 的面积为S ,请探究S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 为何值时,正方形PQEF 的某个顶点(Q 点除外)落在正方形QCGH 的边上,请直接写出t 的值.【答案】解:(1)如答图1,过点B 作BM AC ⊥于点M ,∵279,2ABC AC S ∆== ,12ABC S AC BM ∆=⋅⋅,∴271922BM =⋅⋅,解得,3BM =. 又∵5,AB =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534AM AB BM =-=-=.∴3tan 4BM A AM ==.(2)存在.如答图2,过点P 作PN AC ⊥于点N , 经过时间t ,5AP CQ t == ∵3tan 4A =, ∴4,3AN t PN t == .∴99QN AC AN CQ t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223999016281PQ PN NQ t t t t =+=+-=-+,∴22990162810<<5S PQ t t t ⎛⎫==-+ ⎪⎝⎭. ∵90>0a =,且1629229010b a --=-=⨯在t 的取值范围内, ∴2244908116281449010ac b S a -⨯⨯-===⨯最小值.∴S 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这个最小值是8110. (3)当914t =或911或1或97秒时,正方形PQEF 的某个顶点(Q 点除外)落在正方形QCGH 的边上.【考点】双动点问题;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二次函数最值的应用;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作辅助线“过点B 作BM AC ⊥于点M ”构造直角三角形ABM ,根据已知求出BM 和应用AM 的长,即可根据正切函数定义求出3tan 4BM A AM ==. (2)根据2S PQ =求得S 关于t 的二次函数,应用研究二次函数的最值原理求解即可.(3)分四种情况讨论:①当点E 在HG 上时,如答图3,1914t =;②当点F 在GH 上时,如答图4,2911t =;③当点P 在QH 上(或点E 在QC 上)时,如答图5,31t =;④当点F 在CG 上时,如答图6,197t =.15. (2015年浙江绍兴12分)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公共顶点A,将正方形AEFG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DAG=α,其中0°≤α≤180°,连结DF,BF,如图.(1)若α=0°,则DF=BF,请加以证明;(2)试画一个图形(即反例),说明(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3)对于(1)中命题的逆命题,如果能补充一个条件后能使该逆命题为真命题,请直接写出你认为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不必说明理由.【答案】解:(1)证明:如答图1,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中,∵GF=EF,AG=AE,AD=AB,∴DG=BE.又∵∠DGF=∠BEF=90°,∴△DGF≌△BEF(SAS).∴DF=BF.(2)反例图形如答图2:(3)不唯一,如点F在正方形ABCD内,或α<180°.【考点】开放型;正方形的性质;原命题和逆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通过SAS证明△DGF≌△BEF,从而得到结论.(2)(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若DF=BF,则α=0°,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α=180°的情况.(3)限制点F范围或α的范围即可.16. (2015年浙江绍兴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四边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OA=4,OC=2,点P,点Q分别是边BC,边AB上的点,连结AC,PQ,点B1是点B关于PQ的对称点. (1)若四边形OABC为矩形,如图1,①求点B的坐标;②若BQ:BP=1:2,且点B1落在OA上,求点B1的坐标;(2)若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如图2,且OC⊥AC,过点B1作B1F∥x轴,与对角线AC、边OC分别交于点E、点F. 若B1E:B1F=1:3,点B1的横坐标为m,求点B1的纵坐标,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①∵四边形OABC为矩形,OA=4,OC=2,∴点B(4,2).②如答图1,过点P作PD⊥OA于点D,∵BQ:BP=1:2,点B1是点B关于PQ的对称点,∴∠PDB1=∠PB1Q=∠B1AQ=90°.∴∠PB 1D=∠B 1QA. ∴△PB 1D ∽△B 1QA. ∴111PB PD 2AB B Q==. ∴B 1A=1.∴OB 1=3,即B 1(3,0).(2)∵四边形OABC 为平行四边形,OA=4,OC=2,且OC ⊥AC ,∴∠OAC=30°.∴点C ()13 ,. ∵B 1E :B 1F=1:3,∴点B 1不与点E 、F 重合,也不在线段EF 的延长线上.①当点B 1在线段FE 的延长线上时,如答图2,延长B 1F 与y 轴交于点G ,点B 1的横坐标为m ,B 1F ∥x 轴,∵B 1E :B 1F=1:3,∴B 1G=m . 设OG=a ,则GF=33a ,OF=233a . ∴CF=2323-a . ∴FE=4343-a ,B 1E=2323-a . ∴B 1G= B 1E+EF+FG=2343324333⎛⎫⎛⎫-+-+= ⎪ ⎪ ⎪ ⎪⎝⎭⎝⎭a a a m . ∴36355=-+a m , 即点B 1的纵坐标为36355-+m ,m 的取值范围为17101777≤≤+m . ②当点B 1在线段EF (点E 、F 除外)上时,如答图3,延长B 1F 与y 轴交于点G ,点B 1的横坐标为m ,B 1F ∥x 轴,∵B1E :B 1F=1:3,∴B 1G=m . 设OG=a ,则GF=33a ,OF=233a ∴CF=2323-a . ∴FE=4343-a ,B 1F=34FE=33-a . ∴B 1G= B 1F +FG=()3333-+=a a m . ∴33322=-+a m , 即点B 1的纵坐标为33322-+m ,m 的取值范围为1537≤≤m . 【考点】轴对称问题;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点的坐标;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①直接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点B 的坐标.②过点P 作PD ⊥OA 于点D ,证明△PB 1D ∽△B 1QA ,得到B 1A 的长,从而得到OB 1的长,进而得到点B 1的坐标.(2)分点B 1在线段FE 的延长线上和点B 1在线段EF (点E 、F 除外)上两种情况讨论即可.17. (2015年浙江台州12分)如图,在多边形ABCDE 中,∠A=∠AED=∠D=90°,AB=5,AE=2,ED=3,过点E 作EF ∥CB 交AB 于点F ,FB=1,过AE 上的点P 作PQ ∥AB 交线段EF 于点O ,交折线BCD 于点Q ,设AP=x ,⋅PO OQ =y .(1)①延长BC 交ED 于点M ,则MD = ▲ ,DC = ▲②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1(0)2a x a ≤≤>时,96a y b ≤≤,求a ,b 的值; (3)当13y ≤≤时,请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①2;1.②∵=AP x ,∴2=-EP x . 在V Rt AEF 中,4tan 22∠===AF AEF AE , ∴tan 2(2)24=⋅∠=⨯-=-+PO PE AEF x x ∵90∠=∠=︒A AED ,∴AB DE P . ∵PQ AB P ,∴PQ ED P . 当01<≤x 时,如答图1所示, ∵EF CB P ,PQ AB P ,∴四边形OFBQ 是平行四边形.∴1==OQ FB . ∴(24)124=⋅=-+⨯=-+y PO OQ x x . 当12<≤x 时,如答图2所示, ∵90∠=∠=︒AED D ,∴AE CD P . ∵PQ ED P ,∴四边形DEPQ 是矩形. ∴3(24)21=--+=-OQ x x .∴2(24)(21)4104=⋅=-+⋅-=-+-y PO OQ x x x x .∴()()22401410412-+<≤⎧⎪=⎨-+-<≤⎪⎩x x y x x x (2)∵当()102≤≤>a x a 时,24y x =-+,∴42yx -=.由12a x ≤≤得,4122y a -≤≤,解得342y a ≤≤-.∵当1(0)2a x a ≤≤>时,96a y b ≤≤,∴93642a b a =⎧⎨=-⎩,解得1359a b ⎧=⎪⎪⎨⎪=⎪⎩.∴15,39a b ==. (3)15524+≤≤x . 【考点】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几何问题);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应用;分类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分析】(1)①如答图1,延长BC 交ED 于点M ,则∵∠A =∠AED =90°,∴ED ∥AB .∵EF ∥CB ,∴四边形FBM E 是平行四边形. ∴EM =FB =1. ∵ED =3,∴MD =2. ∵△AFE ∽△DEC ,且21512==-AE AF ,∴DC =1. ②分01<≤x 和12<≤x 两种情况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由(1)得到的24y x =-+,化为42yx -=代入12a x ≤≤,解出342y a ≤≤-,结合已知条件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3)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答图3,当13y ≤≤时,15524+≤≤x.18. (2015年浙江台州14分)定义:如图1,点M ,N 把线段AB 分割成AM ,MN 和BN ,若以AM ,MN ,BN 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1)已知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若AM =2,MN =3,求BN 的长;(2)如图2,在△ABC 中,FG 是中位线,点D ,E 是线段BC 的勾股分割点,且EC >DE ≥BD ,连接AD ,AE 分别交FG 于点M ,N ,求证:点M ,N 是线段FG 的勾股分割点;(3)已知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定点,其位置如图3所示,请在BC 上画一点D ,使C ,D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画出一种情形即可);(4)如图4,已知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MN >AM ≥BN ,△AMC ,△MND 和△NBM 均是等边三角形,AE 分别交CM ,DM ,DN 于点F ,G ,H ,若H 是DN 的中点,试探究∆AMF S ,∆BEN S 和四边形MNHG S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1)∵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 AM =2,MN =3,∴若MN 为斜边,则222=+MN AM BN ,即22232=+BN ,解得5=BN . 若BN 为斜边,则222=+BN AM MN ,即22223=+BN ,解得13=BN . ∴BN 的长为5或13.(2)证明:∵点D ,E 是线段BC 的勾股分割点,且EC >DE ≥BD ,∴222=+EC DE BD .∵在△ABC 中,FG 是中位线,AD ,AE 分别交FG 于点M ,N , ∴F M 、MN 、NG 分别是△ABD 、△ADE 、△AEC 的中位线. ∴BD =2FM ,DE =2MN ,EC =2NG .∴()()()222222=+NG MN FM ,即222444=+NG MN FM . ∴222=+NG MN FM .∴点M ,N 是线段FG 的勾股分割点. (3)如答图1,C ,D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QPNM E(4)+=△△四边形AMF BEN MNHG S S S .理由如下:设=AM a ,=BN b ,=MN c , ∵H 是DN 的中点,∴12==DH HN c . ∵△MND ,△BNE 均为等边三角形,∴60∠=∠=︒D DNE .∵∠=∠DHG NHE ,∴△DGH ≌△NEH .∴==DG EN b .∴=-MG c b . ∵∥GM EN ,∴△AGM ∽△AEN . ∴-=+c b ab a c.∴22=-+c ab ac bc . ∵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222=+c a b .∴2()()-=-a b b a c ,又∵-≠b a c .∴=a b .在△DGH 和△CAF 中,∠=∠D C ,=DG CA ,∠=∠DGH CAF , ∴△DGH ≌△CAF . ∴=△△DGH CAF S S .∵222=+c a b ,∴222333444=+c a b . ∴=+△△△DMN ACM ENB S S S .∵=+△△四边形DMN DGH MNHG S S S ,=+△△△ACM CAF AMF S S S , ∴+=△△四边形AMF BEN MNHG S S S .【考点】新定义和阅读理解型问题;开放型和探究型问题;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尺规作图(复杂作图);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分析】(1)根据定义,分MN 为斜边和BN 为斜边两种情况求解即可.(2)判断FM 、MN 、NG 分别是△ABD 、△ADE 、△AEC 的中位线后代入222=+EC DE BD 即可证明结论.(3)①过点C 作AB 的垂线MN ,②在MN 截取CE =CA ;③连接BE ,作BE 的垂直平分线PQ 交AB 于点D . 则点C ,D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作法不唯一)(4)首先根据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MC 和△NBM 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再证明+=△△四边形AMF BEN MNHG S S S .19. (2015年浙江温州12分)如图,抛物线x x y 62+-=交x 轴正半轴于点A ,顶点为M ,对称轴NB 交x 轴于点B ,过点C (2,0)作射线CD 交MB 于点D (D 在x 轴上方),OE ∥CD 交MB 于点E ,EF ∥x 轴交CD 于点F ,作直线MF. (1)求点A ,M 的坐标;(2)当BD 为何值时,点F 恰好落在该抛物线上? (3)当BD=1时,①求直线MF 的解析式,并判断点A 是否落在该直线上;②延长OE 交FM 于点G ,取CF 中点P ,连结PG ,△FPG ,四边形DEGP ,四边形OCDE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则S 1:S 2:S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根式一.选择题1.(2015•淄博第4题,4分)已知x=,y=,则x2+xy+y2的值为()A. 2 B. 4 C. 5 D. 7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把x、y的值代入原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原式进行化简即可.解答:解:原式=(x+y)2﹣xy=(+)2﹣×=()2﹣=5﹣1=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知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015•江苏南京,第5题3分)估计介于()A.0.4与0.5之间B.0.5与0.6之间C.0.6与0.7之间D.0.7与0.8之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2.235,∴≈1.235,∴≈0.617,∴介于0.6与0.7之间,故选C.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3. (2015•浙江滨州,第1题3分)数5的算术平方根为( )A. 5B.25C.±25D.±5【答案】A考点:算术平方根4. (2015•浙江滨州,第4题3分)如果式子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其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因此可得2x+6≥0,可解不等式得x≥-3,因此可在数轴上表示为C.故选C考点:二次根式的意义,不等式的解集5. (2015•绵阳第6题,3分)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A.最大值是B.最小值是C.最大值是D.最小值是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代数式有意义,∴2﹣3x≥0,解得x≤.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 (2015•四川省内江市,第5题,3分)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且x≠1C.x<2且x≠1D.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分式有意义得:2﹣x≥0且x﹣1≠0,解得:x≤2且x≠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涉及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7.(2015•四川凉山州,第5题4分)下列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A.B.C.D.【答案】C.考点:同类二次根式.8.(2015•安徽省,第2题,4分)计算8×2的结果是()A.10 B.4 C. 6 D.2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即可.解答:解:×==4.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9.(2015•山东日照,第2题3分))的算术平方根是()A. 2 B. ±2 C.D. ±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得的值,再继续求所求数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解:∵=2,而2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时应先明确是求哪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否则容易出现选A的错误.10.(2015·四川甘孜、阿坝,第4题4分)使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1 C.x≥1D.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中a≥0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即可.解答:解:要使有意义,必须x﹣1≥0,解得:x≥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难度适中.11.(2015·山东潍坊第8 题3分)若式子+(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k﹣1)x+1﹣k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零指数幂;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首先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以及a0=1(a≠0),判断出k的取值范围,然后判断出k﹣1、1﹣k的正负,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判断出一次函数y=(k﹣1)x+1﹣k的图象可能是哪个即可.解答:解:∵式子+(k﹣1)0有意义,∴解得k>1,∴k﹣1>0,1﹣k<0,∴一次函数y=(k﹣1)x+1﹣k的图象可能是:.故选:A.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当b>0时,(0,b)在y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当b<0时,(0,b)在y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2)此题还考查了零指数幂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0=1(a≠0);②00≠1.(3)此题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2015·山东潍坊第5 题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 3x2y﹣x2y=3C.=a+b D.(a2b)3=a6b3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约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A: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判断即可.C:根据约分的方法判断即可.D:根据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判断即可.解答:解:∵,∴选项A不正确;∵3x2y﹣x2y=2x2y,∴选项B不正确;∵,∴选项C不正确;∵(a2b)3=a6b3,∴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 m)n=a mn (m,n是正整数);②(ab)n=a n b n(n是正整数).(2)此题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步骤:①如果有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②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③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以及约分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13.(2015•四川广安,第3题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5a2+3a2=8a4B.a3•a4=a12 C.(a+2b)2=a2+4b2 D.﹣=﹣4考点:完全平方公式;立方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立方根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5a2+3a2=8a2,错误;B、a3•a4=a7,错误;C、(a+2b)2=a2+4ab+4b2,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立方根和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根据法则计算.14.(2015•江苏徐州,第4题3分)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 D.x≥0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有意义,∴x﹣1≥0,即x≥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2015•江苏徐州,第2题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2-=,正确;B、a6÷a3=a3,故错误;C、(a+b)2=a2+2ab+b2,故错误;D、2a+5b不能合并,故错误;故选A.考点: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2.同底数幂的除法;3.完全平方公式;4.单项式的加法.16.(2015•山东聊城,第14题3分)计算:(+)2﹣=5.考点:分析:解答:+3=5.点评:17.(A.x≥-x≤21.C(1)当表达式是整式时,可取全体实数;(2)当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8.(2015·湖南省衡阳市,第5题3分)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A.B.C.D.二.填空题1.(2015【答案】2.(2015•分)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解答:解:原式===3.故填3.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3.(2015·湖南省衡阳市,第15题3分)计算:.4.(2015·湖南省益阳市,第8题5分)计算:=4.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将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解:原式===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2015•江苏南京,第7题3分)4的平方根是,算术平方根是.【答案】±2;2.考点:1.算术平方根;2.平方根.6.(2015•江苏南京,第8题3分)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x+1≥0,解得,故答案为:.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2015江苏南京,第9题3分)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答案】5.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8.(2015湖南邵阳第13题3分)下列计算中正确的序号是③.①2﹣=2;②sin30°=;③|﹣2|=2.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三角函数值、绝对值,即可解答.解答:解:①2﹣=,故错误;②sin30°=,故错误;③|﹣2|=2,正确.故答案为:③.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三角函数值、绝对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关法则.9.(2015湖北鄂州第11题3分)若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m10.((填解:4=>∴4>11.(.+=0∴a+6=0解得,a=可得2b2则2b2﹣4b﹣a=6﹣(﹣6)=12,故答案为12.12、(2015•四川自贡,第11题42= .考点:绝对值、无理数、二次根式2值得正负,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略解:2 20< 22=-13、(2015•四川自贡,第12题4分)若两个连续整数x y 、满足x 1y <<,则x y +的值是 .略解:∵平方根)14.(分)函数的自变量【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15. (2015•四川眉山,第14题3分)计算:2= ﹣.考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 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可求得结果. 解答: 解:2﹣=2﹣3=(2﹣3)=﹣,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能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是解题的关键.16. (2015•四川成都,第21题458.(填"">,""<,或""=)【答案】:<【解析】0.618,50.6258=,显然前者小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