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相关概念

合集下载

从零到一全面学透区块链

从零到一全面学透区块链

从零到一全面学透区块链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使用密码学方法将数据以区块的形式连接并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链式结构。

区块链最初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被提出的。

然而,区块链已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技术领域,并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物联网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区块链的核心概念1. 去中心化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没有中央机构控制数据的存储和交易。

数据存储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上,每个节点都有权参与数据的验证和交易的确认。

2. 分布式账本区块链中的数据以区块的形式存储在分布式的账本中。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完整的账本副本,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需要获得网络中多数节点的确认。

3. 链式结构区块链中的数据通过哈希算法连接成一个个区块,并以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链式结构。

每个区块中都包含着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4. 加密算法区块链使用密码学算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每个区块都使用哈希算法计算一个哈希值,任何对数据的篡改都会导致哈希值的改变,从而使得数据的篡改变得不可能。

5. 共识机制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需要通过共识机制达成对数据的一致认同。

常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和权益证明(Proof-of-Stake)等。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1. 金融领域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实现安全的跨境支付、智能合约、数字身份验证等功能,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2.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网络。

区块链可以为物联网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支持设备之间的直接交互。

3. 供应链管理区块链可以帮助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确保物流信息的真实性和产品质量的可信度。

供应链中的每一步都记录在区块链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假冒和欺诈。

4. 电子投票传统的选举和投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和信任问题。

区块链的知识点总结

区块链的知识点总结

区块链的知识点总结区块链知识点总结。

一、区块链的概念。

1. 定义。

-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

它将数据以区块的形式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每个区块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交易数据等信息。

这种账本由多个节点共同维护,不存在单一的中心控制机构。

- 例如比特币网络,它的交易记录都被存储在区块链上,全球众多的比特币节点共同维护这个账本,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2. 特点。

- 去中心化。

- 没有一个中心节点来控制整个系统。

在传统的金融系统中,银行是中心机构,负责处理交易、保存账户信息等。

而在区块链系统中,各个节点地位平等,都参与数据的验证和存储。

- 以以太坊为例,众多的节点分布在全球各地,共同参与以太坊区块链的运行,没有一个类似银行总部这样的中心来指挥。

- 不可篡改。

- 一旦数据被记录到区块链上,就很难被修改。

这是因为每个区块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一种加密算法生成的数字指纹),如果要修改某个区块的数据,就需要同时修改后续所有区块的哈希值,这在计算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 比如在区块链上记录的房产交易记录,一旦记录成功,就无法被恶意篡改,保证了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 透明性。

- 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公开透明的(在公有链中),虽然交易双方的身份可能是匿名的(通过加密技术实现),但是交易的内容和过程是可以被查看的。

- 像比特币的区块链浏览器,可以查看每一笔比特币的交易流向,包括交易的金额、时间等信息。

二、区块链的结构。

1. 区块的组成。

- 区块头。

- 包含了版本号、前一区块的哈希值、默克尔根(一种对区块内交易数据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的根值)、时间戳和难度目标等信息。

- 例如在比特币的区块头中,前一区块的哈希值就像链条中的一环,将本区块与前一个区块连接起来,确保区块链的顺序性。

- 区块体。

- 主要包含了交易数据。

这些交易数据可以是数字货币的转账交易,也可以是智能合约相关的操作等。

- 在以太坊中,除了普通的以太币转账交易外,还有大量与智能合约交互的交易数据被记录在区块体中。

区块链结构,链式结构、哈希链、区块结构

区块链结构,链式结构、哈希链、区块结构

区块链是一种用于记录和验证交易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它采用链式结构来存储数据,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安全性。

区块链的核心概念包括链式结构、哈希链和区块结构。

1. 链式结构区块链采用链式结构来组织数据。

每个区块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可修改的链条。

由于每个区块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所以如果有人试图篡改某个区块的数据,就需要重新计算该区块之后所有区块的哈希值。

这种结构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2. 哈希链在区块链中,每个区块都包含了自己的哈希值。

哈希值是一种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的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它是对数据的一种摘要或指纹。

当区块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其哈希值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特性使得区块链具有了不可篡改性。

3. 区块结构区块是区块链中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交易数据、时间戳和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

区块中的交易数据记录了参与者之间的交易信息,时间戳用于记录区块生成的时间,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保证了区块之间的连续性。

当一个新的区块生成时,它会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形成一个新的信息,从而延续了整个区块链的链式结构。

区块链的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环境下的安全、可靠的数据库技术。

它可以被应用于金融、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为各种行业的数据交换和验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于数据安全、可信性和透明性的重新思考,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区块链采用了链式结构、哈希链和区块结构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它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为各种行业的数据交换和验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信它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其在金融、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造成了行业的深刻变革。

区块链的核心特性和结构将继续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区块链结构的特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完整版区块链介绍内容(含使用说明)

完整版区块链介绍内容(含使用说明)

LOGO单位名称完整版区块链介绍内容在此输入你的单位名称完整版区块链介绍内容P10:如果说互联网凭借“网络设备民主”思想解决了端到端之间可靠的近乎零成本的信息传递问题,那么也可以说,构筑在互联网上的区块链网络凭借“应用设备民主”思想将解决端到端之间可靠的近乎零成本的信任传递和价值传递问题。

P54:智能合约的真正意义是为区块链上各主体间的互动提供智能化规则,并且可以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各种复杂逻辑功能,这种特征称为图灵完备。

P144:在工业领域中,未来可以通过一系列软硬件技术将一个工厂整体数字化,形成“数字化双胞胎”,并通过优化这个“数字化双胞胎”来实现现实生产系统的优化。

如果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将“数字化双胞胎”唯一化并确权,这个数字化模型就可以成为数字资产,获得金融属性。

而如果在通过资产证券化对这个“数字化双胞胎”进行证券化流通,那么未来每个股权投资者拿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等价证券,二是完整工厂数字化模型的一部分,也就是正式的数字资产。

这就实现了“生产即金融,金融即生产”,也就是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对接,实现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完美支撑,这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P229:数据、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三个核心。

股肱之臣:股,大腿;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附录B,三分钟看懂区块链1、区块链的颠覆式创新:去中心化、开源性、匿名性、不可逆性、安全性、全球自由便捷流通。

2、区块链的核心概念:区块、时间戳、散列算法(保证交易信息不被篡改的单项密码机制,区块链通过散列算法对一个交易区块中的交易进行加密,并把信息压缩成有一串数字和字母组成的散列字符串。

具有唯一性,验证时,只需简单计算这个区块的散列值有无变化即意味着该区块上的信息有无被篡改过)、公钥和私钥。

区块链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区块链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区块链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区块链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技术,被认为具有革命性的潜力,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区块链的概念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区块链的概念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通过密码学和共识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它由一个个区块组成,每个区块包含了一定数量的交易记录,并通过哈希指针将这些区块链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不可篡改的链条。

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在众多节点上,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但只有获得共识的交易才能被添加到链上。

区块链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去中心化:区块链没有中心化的控制机构,所有参与者共同维护账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透明性:区块链中的交易记录对所有人可见,保证了交易的透明和公开。

3. 不可篡改性:一旦数据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就无法被篡改或删除,确保了数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4. 高安全性:区块链使用了密码学和共识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防篡改能力。

二、区块链的应用领域1. 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跨境支付:传统的跨境支付需要经过多个中介机构,费用高且时间长,而区块链可以实现直接点对点的跨境支付,降低了成本和时间。

- 供应链金融: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数据追溯和监控,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风控能力。

- 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代表性应用就是比特币,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交易都依赖于区块链技术。

2. 物联网领域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网络。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物联网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交换和管理平台,例如:- 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身份认证,防止设备被篡改或伪造。

- 数据隐私保护:物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可能涉及用户的隐私,区块链可以提供一种安全的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机制。

3. 版权保护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 数字版权管理: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数字内容进行版权认证和管理,确保作者的权益。

区块链知识普及

区块链知识普及

区块链知识普及基本概念1.什么是区块链把多笔交易的信息以及表明该区块的信息打包放在一起,经验证后的这个包就是区块。

每个区块里保存了上一个区块的hash值,使区块之间产生关系,也就是说的链了。

合起来就叫区块链。

2.什么是比特币比特币概念是2009年中本聪提出的,总量是2100万个。

比特币链大约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这个区块是矿工挖了10分钟挖出来的。

作为给矿工奖励,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会发给矿工们,但是这个一定数量是每四年减半一次。

现在是6.25个。

照这样下去2140年全部的比特币问世。

3.什么是以太坊以太坊与比特币最大的区别是有了智能合约。

使得开发者在上边可以开发,运行各种应用。

区块链的特点4.分布式账本它是一种在网络成员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

直白说,在区块链上的所有用户都有记账功能,而且内容一致,这样保证了数据不可篡改性。

5.什么是准匿名性相信大家都有钱包,发送交易都用的钱包地址(一串字符串)这就是准匿名。

6.什么是开放透明性/可追溯区块链存储了从历史到现在的所有数据,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而且还可以查看到历史上的任何数据。

7.什么是不可篡改历史数据和当前交易的数据不可篡改。

数据被存在链上的区块上,有一个hash值,如果修改该区块信息,那么它的hash值也变了,它后边的所有区块的hash值也必须修改,使成为新的链。

同时主链还在进行交易产生区块。

修改后链也必须一直和主链同步产生区块,保证链的长度一样。

代价太大了,只为修改一条数据。

8.什么是抗ddos攻击ddos:黑客通过控制许多人的电脑或者手机,让他们同时访问一个网站,由于服务器的宽带是有限的,大量流量的涌入可能会使得网站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遭受损失。

但区块链是分布式的,不存在一个中心服务器,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其他节点不受影响。

理论上是超过51%的节点遭受攻击,会出现问题。

区块链分类9.主链的定义以比特币为例,某个时间点一个区块让2个矿工同时挖出来,然后接下来最先产生6个区块的链就是主链10.单链/多链单链指的是一条链上处理所有事物的数据结构。

区块链的所有知识点总结

区块链的所有知识点总结

区块链的所有知识点总结一、区块链的基本概念1. 区块链的定义区块链是一种通过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实现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

它通过将交易信息按照时间顺序链接在一起,构成一个不断增长的“区块链”,从而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2. 区块链的特点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性高、透明性强等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安全问题和高昂的交易成本问题,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3. 区块链的分类区块链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其中,公有链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区块链,私有链是由特定的组织或个人控制的区块链,而联盟链则是由多个组织共同管理的区块链。

二、区块链的基本原理1. 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由区块组成的链式数据结构,每个区块包含着一定时间内的交易信息,以及该区块的哈希值和指向上一个区块的指针,从而保证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

2.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需要通过共识机制来达成共识,确保所有节点对网络中的交易信息达成一致。

常见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权益份额证明(DPoS)等。

3. 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区块链网络通过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包括对交易数据、用户身份信息和网络通信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执行合约的代码,它可以在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执行合约条款,并且无法被篡改或阻止执行。

三、区块链的应用领域1. 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支付结算、资产交易、借贷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并且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

2. 物联网行业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和数据共享,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安全连接和自动化交易,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3. 版权保护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不可篡改的特性,确保数字版权的合法性和保护权益。

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分析

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分析

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分析一、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性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创新技术,它通过加密算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这种技术最初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而广为人知,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加密货币的范畴。

1.1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性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的机构或个人,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分布在整个网络的各个节点上。

- 透明性: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交易历史,但个人隐私通过加密技术得到保护。

- 安全性:区块链使用了复杂的加密算法,确保了数据一旦被记录在链上就无法被篡改。

- 不可逆性:一旦交易被确认并添加到区块链中,就无法被撤销或更改。

1.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服务:在支付、清算、保险等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

- 供应链管理: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供应链中的每一步都是透明和可追踪的,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

- 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可以自动执行合同条款,无需第三方的介入,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时间。

二、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为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传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2.1 分布式账本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它允许多个参与者共同维护一个数据记录,而不需要依赖于单一的中心节点。

每个节点都保存着账本的完整副本,任何对账本的修改都需要网络中多数节点的共识。

2.2 共识机制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网络中用于达成一致性的方法,它确保了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对账本的状态有相同的认识。

常见的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委托权益证明(DPoS)等。

2.3 网络节点的角色与功能在区块链网络中,节点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 交易节点:负责生成和广播交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块链】一系列数据块(即区块)连接而成的链条,连接的方式是:其中第
N+1个区块中,包含第N个区块的哈希值。

而且这样的数据块的链条,同时被分布广泛、数量巨大的服务器节点所存储和维护,每个服务器节点都拥有一份区块链的完整拷贝(即区块链数据的存储是高度冗余的)。

【哈希值】哈希值又叫“数字指纹”,无论多大的数据,经过一番计算后,都可以得到一个固定长度(例如256比特)的哈希值;数据的内容不同,哈希值必然不同,就像人和人不会有相同的指纹。

【去中心化(服务器)系统】数量巨大的服务器节点彼此平等,靠某种事先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大家拥有数据是完全相同的拷贝,它们就构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系统。

而在一个中心化系统中,某个中心节点拥有更高的权力,它负责更新数据,所有其它节点从它那里获得更新后的数据。

【哈希碰撞】计算哈希值的过程是不可逆的,预先给定一个值,如果请你构造出一段数据,希望它的哈希值正好是这个给定值,那么就算你拿最强大的计算机算到天荒地老,也构造不出来。

哪怕退一步,只要求你构造一段数据让它的哈希值小于给定值,都需要算很久很久。

而且这个构造过程没有任何巧妙的算法可以利用,只能傻傻地去尝试所有可能的数据。

这是一个“瞎猫撞到死耗子”的过程,因此被叫做哈希碰撞。

【工作量证明】区块链上的区块,除了包含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数字指纹)之外,还至少要包括一串无意义的数字,它被称为nonce。

改变nonce的值,就可以改变本区块的哈希值。

服务器节点尝试不同nonce的值,碰撞出一个足够小的哈希值,这个过程被称为工作量证明。

哈希值有多小,就证明你大致尝试过多少个不同nonce。

【共识协议】维护同一个区块链的服务器数量众多,要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它们就必须在“谁来决定下一个区块内容”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

目前所广泛采用的共识协议是,谁先给自己的区块找到足够小的哈希值来完成工作量证明,谁的区块就是下一个区块。

【孤块】由于服务器的数量太多了,彼此通讯的延迟有大有小,有时候会产生区块链的分叉,比如说甲、乙两台服务器几乎同时找到了工作量证明,那么会导致有的服务器把甲的区块追加到自己所存储的区块链上,其它则追加乙的。

这个时候,区块链就出现了甲乙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上都有服务器在持续追加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共识协议约定,以最长的链为准,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在甲分支上追加了的区块的数量大于乙分支,就以甲为准,这个时候乙分支上的块,就成为了孤块,不被系统所承认。

【51%攻击】“以最长链为准”,其合理性在于,最长链上累计的哈希碰撞的工作量最大,相当于服务器之间用哈希碰撞的算力来进行投票,投票选出的链,必然是最长链。

只要系统中作恶的坏节点的算力不超过50%,它们就无法累积出最长链。

但反过来讲,如果有51%的节点都是坏节点,它们联合起来,能任意决定区块中的内容,破坏整个系统,这就是51%攻击。

【确认数】某一笔交易被加入区块链的某个区块中,称为得到了一次确认。

这个区块之后,区块链每被追加一个区块,就增加了一次确认。

确认的数量越多,这笔交易所在的块成为孤块的可能性就越低。

【非对称加密】用户生成一对公私密钥,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私钥才能解密;用私钥加密的数据,用公钥才能解密。

用户把自己的公钥公之于众,想给他发送秘密信息的人,只需用公钥把信息加密,就不怕信息传递过程中被窃听。

私钥必须严格保护起来,不得泄漏。

【数字签名】我希望对外发布一个文件,怎样避免这个文件在传输中被篡改只需把文件的哈希值用私钥加密,和文件一起对外发布即可。

接受者用公钥解密,得到了正确的哈希值,就证明文件的确是我所发布的,因为,一、文件一旦改变,哈希值就会变;二、天下只有我拥有私钥。

这个被私钥加密的哈希值,称为数字签名。

【比特币】与区块链一同诞生的现金记账系统,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

它的区块中的内容,简单但不准确地说,就是一些这样的记录:“我是公钥为X的账户,我把我拥有的Y个比特币,转给公钥为Z的账户”,以及用X对应的私钥为这条记录加上的数字签名。

中本聪于2008年发明比特币,2009年完成比特币的开源代码,2010年后逐渐销声匿迹。

很多人怀疑中本聪是某个匿名团体的笔名。

【钱包】数字货币让人真正拥有了财富,只要你保存好私钥,任何暴力机关都无法剥夺你拥有的币。

但是,一旦丢失了私钥,你就丢失了这个私钥所对应的所有币,而且无法找回。

钱包就是帮助你保存私钥的工具,它可以是软件app,也可以是专门的硬件设备。

当你需要给其它人支付数字货币时,钱包帮助你生成支付的记录、对应的数字签名,它还帮你把这些信息广播给负责维护区块链的节点们,请他们把这笔交易记录在区块中。

【挖矿】挖矿是一种发行数字货币的机制,也是对维护区块链的节点们的奖励机制。

节点们需要接受用户发送来的交易记录,验证其数字签名,验证用户是否真的有他所声称的币,然后把很多的交易记录打包成一个区块,最后还得进行哈希碰撞以获得工作量证明。

它们为系统付出了很多劳动,应该得到奖励。

以比特币为例,它开始运作时,每当节点为系统追加一个新的区块(或者说“挖”出了一个新的块),节点就会“凭空”获得50个比特币的奖励,这些币是新发行的或者说新“印刷”出来的。

之后,每过大约三年半,奖励就会减半,最终在100
多年后会减到0。

整个过程中,总共将发行2100个比特币。

挖出新块、得到奖励的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挖矿。

【矿池和矿工】挖到新区块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以很高的并行度来进行哈希碰撞,于是有些服务器节点把哈希碰撞的工作“外包”给专门的矿工,自己只负责“接受交易、验证交易、打包交易”这三项任务,这样的服务器就是矿池。

矿工专门负责哈希碰撞,一旦矿池挖到了新块,不论这个块究竟是哪个矿工找到工作量证明的,一律和所有的合作矿工按算力大小成比例地分享新块的收益。

【矿场】个人矿工用电脑、手机等设备来进行哈希碰撞,效率很差。

为了利用规模效益提升效率,在一些电力廉价的地区,有人投资兴建起了专门的矿场,利用专门定制的硬件设备来进行哈希碰撞,并且聘请专门的工程师来管理众多的设备。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类似于数据库中的trigger(触发器),即特定事件出现的时候,自动执行的代码块。

通俗地讲,它使得“钱自己会动”。

比如说:老公账目上的钱如果超过一定限额,多出来的钱就会流到老婆账目上;公司的员工向某慈善组织捐一定数目的钱,公司会自动捐同样数额的钱。

【Token】这个词很难翻译,有人把它翻译成“代币”,感觉不是很全面,所以还是保留英文原文。

它是某种资源、资产、股份在区块链上的表示。

笼统地讲一下它的具体实现方法:资源、资产、股份的拥有者,使用自己的密钥为一些数据片段加上签名,这些数据片段就变成了Token,借助智能合约,Token可以被拆分成很多份,分配给很多个账户,以及在账户之间流动。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一家公司准备新创一种区块链来改变世界,但它没有钱,于是就号召大家给它捐助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

同时承诺说,这些捐助的币,将会按比例折换成这个新创链上的数字代币送给大家,等有朝一日这个新链真的改变世界了,新创链上的币将暴涨,大家一起发财。

【IFO(Initial Fork Offering)】和ICO很类似,但不是新创一个链,而是说:我们是某个数字货币社区里的用户,我们觉得它不好,现在要分叉这个币、分裂它的社区了!我们分叉很辛苦,因此分叉后的链上,会凭空给我们记录一大笔数字货币的收益。

请大家支持我们,支持的方式就是拿比特币,以太币这些硬通货来交换我们手头凭空多出来的收益。

【IMO(Initial Miner Offering)】和ICO很类似,但不是号召大家来换这个新链上的代币,而是号召大家来买这个新链上专用的矿机。

大家用矿机挖代币,等代币暴涨,大家就发财了。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简称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试想,如果在一个组织中,货币、资源、资产、股份都变成了区块链上的Token,被链上的智能合约所管理,那么这个组织就可以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来运转。

这个区块链的底层源代码即为这个组织的法律,冰冷的机器严格无误地执行法律和合约,实现彻底的法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