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康复治疗可分为骨折愈合期和骨折恢复期两个阶段

合集下载

骨科护理简答试题及答案

骨科护理简答试题及答案

骨科护理简答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是什么?答: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骨折部位进一步损伤。

- 稳定患肢,使用夹板或固定物固定患肢,减少骨折断端的移位。

- 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 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是什么?答: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炎症期:骨折后立即开始,持续约1周,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的炎症反应。

- 修复期:从骨折后1周开始,持续约6-12周,骨折端开始形成骨痂,骨痂逐渐成熟。

- 重塑期:骨折愈合后,持续数月至数年,骨痂逐渐被新的骨组织所替代,恢复到正常的骨结构。

3. 骨折患者术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答: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主要包括:- 早期活动: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进行患肢的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

- 功能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患肢的活动范围和力量训练。

- 日常生活训练:训练患者使用辅助工具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提高自理能力。

-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4. 骨折患者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答:骨折患者饮食上应注意:- 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 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维持骨密度。

- 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可能影响骨折愈合。

- 保持均衡饮食,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支持身体恢复。

5. 何谓骨质疏松症?其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答: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容易导致骨折。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 教育患者了解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

-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骨密度。

-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 预防跌倒,减少骨折风险。

- 定期检查骨密度,评估治疗效果。

二、答案解析以上简答题的答案解析了骨折急救、愈合过程、术后康复、饮食注意事项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1. 诊断和治疗- 骨折是骨头受到断裂或打碎的伤害。

常见的骨折类型有闭合骨折(皮肤未破裂)和开放骨折(皮肤破裂)。

- 如果怀疑骨折,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物理检查、X光检查等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 骨折治疗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较轻的骨折,包括石膏固定、矫正装置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骨折,需要手术修复或植入金属板螺钉等。

2. 康复阶段- 骨折康复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方法。

- 早期阶段:主要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肿胀、恢复功能。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冷敷、保护性运动和物理治疗。

- 中期阶段:主要目标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温敷、适度活动、物理治疗和体力训练。

- 后期阶段:主要目标是恢复完全功能和预防复发。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功能锻炼、平衡训练和逐渐增加负重。

3. 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 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负荷,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伤害。

- 注意饮食营养,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利于骨折愈合。

-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康复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但重要的是坚持并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4. 恢复时间- 骨折的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和骨折类型而异。

一般来说,轻度骨折的恢复时间约为6-8周,严重骨折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 康复期间应进行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评估调整康复计划。

以上是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但请注意,这份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诊疗方案和康复计划还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化处理。

骨折的康复

骨折的康复

颈胸腰椎骨折
骨折的临床特征



外伤史 疼痛与压痛 局部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 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X线检查
骨折的临床处理原则
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外固定 牵引 石膏/支具

复 位
保守治疗
保 护
复 训 练
骨折固定方法
肱骨干骨折

牵引:皮牵引(临时)/
骨牵引(持续)

G 股骨干骨折:
H 胫腓骨干骨折:
肩外展矫 形器
固定式腕关节矫形器
腕和拇指固定支具
可调膝矫形 器
预后差,不宜过早进行前臂旋转的练 习,骨折愈合后可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练习。
D 尺桡骨干双骨折:
E 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期可做手指的屈伸及肩肘关节的活动,祛
除固定可进行腕关节旋转练习。
F 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术后 三到五天可进行功能训练。条件允许在2到3周后逐渐分级负重,禁止髋 关节的屈曲超过90度,过度的内收和旋转。 骨折未愈合前禁止做直腿抬高运动。康复重点 是预防膝关节的粘连,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踝关节的主动运动及 髌骨被动活动。 治疗目的小腿长度以及纠正骨折断端见的成角 与旋转移位,固定后开始踝关节神曲练习和股四头肌的训练,避免卧位练习 直腿抬高,否则回发生骨折端成角,移位影响愈合
骨折愈合的评定标准

时间:
临床愈合标准



1、骨折断端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骨折断端无异常活动(主动或被动) 3、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 骨折线 4、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重 物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下能平地连续行走3 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骨折的三个恢复阶段

骨折的三个恢复阶段

为了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的饮食可以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

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

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

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

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

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加入另2味同煮粥进食。

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后间隔3?5天,共用3?4个疗程。

骨折的康复

骨折的康复

6.创伤性关节炎 7.关节僵硬 8.急性骨萎缩 9.缺血性骨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
六、骨折术后康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各种类型的骨折:开放性和非开放性、关节内和关节 外、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2.骨折延迟愈合:骨科处理同时加强康复治疗 禁忌症:
1.局部炎症、病理性骨折
2.暂缓功能锻炼:关节内血肿、伤口局部有异物或骨折与脱 位尚未妥善处理
四、骨折愈合分期
4. 塑形期
根据人体运动,骨结构按照力学原理重新改 造,最终达到正常骨骼结构,这一过程约需2-4年
四、骨折愈合分期
骨折愈合过程:
第一阶段(外伤性炎症恢复期):2~3周或更长的时间 第二阶段(骨痂形成期):约需4~6周 第三阶段(骨痂成熟期):伤后约6~8周 第四阶段(临床愈合期):伤后约8~12周。X光片显示 骨折线已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第五阶段(骨性愈合与塑型期)
二、骨折特征
临床特征: 疼痛 肿胀 活动受限 特有体征: 畸形 异常活动 骨擦音/感
三、骨折治疗原则
1.复位:
三、骨折治疗原则
2.固定:
三、骨折治疗原则
3.功能锻炼:
四、骨折愈合分期
1. 血肿机化期/肉芽修复期:
骨断裂后,髓腔内,骨膜下和周围软组织内出血 ,形成血肿,血肿于伤后6~8小时即开始凝结成含有 网状纤维的血凝块。骨折端由于损伤和局部血液供应 断绝,有几毫米长的骨质发生坏死。断端间、髓腔内 的血肿凝成血块。它和损伤坏死的软组织引起局部无 菌性炎症反应。新生的毛细管和吞噬细胞、成纤维细 胞等从四周侵入,逐步进行消除机化,形成肉芽组织 并转化为纤维组织。这一过程约需2~3周
抱歉!耽误大家时间了。
谢谢聆听!
四、骨折愈合分期

骨折的康复治疗

骨折的康复治疗

主动运动 关节制动:等长收缩锻炼,即静力性肌肉收缩,在
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整个肢体的肌肉紧张用力然后 放松。 关节可以活动:等张收缩锻炼,即动力性肌肉收缩可以称之为肌肉的“绷劲”, 就是肌肉在做类似一张一弛的收缩运动时,长度不改变, 不产生关节的活动,但是肌肉内部的力量会有增减。
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作舒缩活动。
上肢骨折:可作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使 整个上肢肌肉用力,而后放松。
下肢骨折: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 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 节屈曲。
踝关节骨折: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
第二阶段
锻炼的形式:逐步活动骨折附近的关节。
上肢骨折:除作握拳外,还可作一些主动性 的关节伸屈活动。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 内收,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
骨折的康复常用评定
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关节活动度
AROM:active range of motion,主动关节活动度 PROM:passive range of motion,被动关节活动度
禁忌证: 1、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2、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 3、骨化兴肌炎
围度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 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 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肿胀消除 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 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 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 11)。
固定术后2~3周,由于无论骨或软骨都不能容忍过度的压缩或弯曲力量,所以以 轻微的等长运动开始。

骨折康复诊疗常规

骨折康复诊疗常规

骨折康复诊疗常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李刚一.定义:骨折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

二.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三.诊断标准:1.外伤史骨折患者都有外伤史。

外伤也是引起病理性骨折的重要因素,尽管引起骨折的暴力不大。

2.疼痛与压痛骨折发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与压痛。

3.局部肿胀骨折时骨组织或周围软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局部肿胀,有些还会出现瘀斑,血肿的部位及大小对判断骨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很有帮助。

4.畸形骨折移位大者可出现肢体畸形,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移位较大造成的。

5.功能障碍骨折后由于疼痛,肌肉反射性痉挛,肌肉失去骨应有的杠杆作用以及软组织,特别是合并有神经损伤时,会丧失正常功能。

6.异常活动及骨擦音在检查或移动患肢时会出现异常活动及骨折断端摩擦的骨擦音,而且畸形会更加明显,这是骨折的重要表现。

7.x线检查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部位,程度及骨折类型的可靠方法。

四.康复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复位,固定后的:1.促进骨折愈合。

2.防止并发症发生。

3.早期功能恢。

五.康复评定:1.评定内容①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是否有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畸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肌炎;②关节活动度;③肌力;④肢体长度及周径;⑤感觉功能;⑥ADL能力,对上肢骨折患者重点评定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例如穿衣,洗漱,清洁卫生,进餐,写字等。

骨折的康复治疗可分为骨折愈合期和骨折恢复期两个阶段

骨折的康复治疗可分为骨折愈合期和骨折恢复期两个阶段

骨折的康复治疗可分为骨折愈合期和骨折恢复期两个阶段。

一、骨折愈合期早期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增强全身抵抗力,防止全身并发症发生。

1.主动运动:是消除水肿的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费最少的方法。

主动运动有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

伤肢近端和远端被固定关节的各个运动轴位上的主动运动。

必要时给予助力。

上肢应注意肩关节外展、外旋与手掌指关节屈伸运动;下肢应注意踝关节背屈运动,老年患者更应防止肩关节粘连和僵硬发生。

骨折固定部位进行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端挤压而有利于骨折愈合。

关节面骨折常遗留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为减轻障碍程度,在固定2~3周后,如有可能应每日短时取下外固定装置,在保护下进行受损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并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后继续维持固定。

这样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利用相应关节面的研磨塑形并减少关节内的粘连。

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关节面骨折后康复方法也有了发展。

术后立即做持续被动运动(CPM)被认为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康复治疗。

对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可能时应尽早起床。

必须卧床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应每日做床上保健操,以改善全身情况,防止褥疮、呼吸系统疾患等并发症。

2.患肢抬高:有助于肿胀消退,为了有效抬高肢体,肢体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平面。

3.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温热疗法、超短波疗法或低频频电或超声波治疗:可减少瘫痕巧粘连。

磁疗可使成骨再生区代谢过程加强。

温热疗法:传导热疗(如蜡疗、中药敷)、辐射热疗(如红外线、光浴)均可应用。

对软组织较薄部位的骨折(如手、足部骨折)更适合用低频磁场治疗,而深部骨折适用于超短波治疗。

此法可在石膏外进行,但有金属板内固定时禁用。

二、骨折恢复期主要是消除残存肿胀、软化和牵伸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重新训练肌肉的协调性和灵巧性,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1.恢复关节活动范围a.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运动轴万向的主动运动,轻柔牵伸挛缩、粘连的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的康复治疗可分为骨折愈合期和骨折恢复期两个阶段。

一、骨折愈合期早期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增强全身抵抗力,防止全身并发症发生。

1.主动运动:是消除水肿的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费最少的方法。

主动运动有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

伤肢近端和远端被固定关节的各个运动轴位上的主动运动。

必要时给予助力。

上肢应注意肩关节外展、外旋与手掌指关节屈伸运动;下肢应注意踝关节背屈运动,老年患者更应防止肩关节粘连和僵硬发生。

骨折固定部位进行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端挤压而有利于骨折愈合。

关节面骨折常遗留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为减轻障碍程度,在固定2~3周后,如有可能应每日短时取下外固定装置,在保护下进行受损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并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后继续维持固定。

这样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利用相应关节面的研磨塑形并减
少关节内的粘连。

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关节面骨折后康复方法也有了发展。

术后立即做持续被动运动
(CPM)被认为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康复治疗。

对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可能时应尽早起床。

必须卧床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应每日做床上保健操,以改善全身情况,防止褥疮、呼吸系统疾患等并发症。

2.患肢抬高:有助于肿胀消退,为了有效抬高肢体,肢体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
于心脏平面。

3.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温热疗法、超短波疗法或低频频电或超声波治疗:可减少瘫痕巧粘连。

磁疗可使成骨再生区代谢过程加强。

温热疗法:传导热疗(如蜡疗、中药敷)、辐射热
疗(如红外线、光浴)均可应用。

对软组织较薄部位的骨折(如手、足部骨折)更适合用低频磁场治疗,而深部骨折适用于超短波治疗。

此法可在石膏外进行,但有金属板内固定时禁用。

二、骨折恢复期主要是消除残存肿胀、软化和牵伸纤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
重新训练肌肉的协调性和灵巧性,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1.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a.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运动轴万向的主动运动,轻柔牵伸挛缩、粘连的组织。

运动时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幅度逐渐增大。

每个动作重复多遍,每日数次。

b.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刚去除外固定的患者可先采用主动助力运动,以后随着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助力。

对组织挛缩、粘连严重者可使用被动运动,如手法被动运动和关节持续被动牵引等,但被动运动方向和范围应符合解剖及生理功能。

动作应平稳、缓和、有节奏,以不引起明显疼痛及肌肉痉挛为宜。

辅以一些其他物理因子的治疗,如局部紫外线照射,可促进钙质沉积与镇痛,红外线、蜡疗可作为手法治疗前的辅助治疗,可促迸血液循环柔软纤维瘫痕组织。

音频电、超声波疗法可软化瘫痕、松解粘连。

关节松动术:对僵硬的关节,可配合热疗进行手法松动。

2.恢复肌力:逐步增加肌肉训练强度,以肌肉的适度疲劳为度。

开始可采用水疗、按摩、低频脉冲电刺激、被动运动等,然后以主动运动为主,亦可进行助力运动,再进行抗阻练习。

关节活动应以等长收缩练习为主,以免加重关节损伤性反应。

3.平衡练习:机体保持平衡一万面依靠感觉,另一方面还依靠运动系统和固有姿势反射的整合。

在做平衡练习中除训练者有意识地、随意地控制平衡外,还应训练下意识的平衡控制。

4.协调性练习: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正确练习。

主要有上肢、下肢和躯干的协调性练习。

骨折早期的康复治疗是进行关节背屈运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患肢抬高、温热疗法、超短波疗法或低频磁疗,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关节挛缩。

骨折恢复期进行主动运动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关节松动术恢复肌力,逐步增加肌肉训练强度、平衡练习、协调性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