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及非手术治疗(学术)详解
儿童腺样体肥大 动手术的界定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动手术的界定标准
通常来讲,儿童腺样体肥大3度或4度的儿童在出现相关不适症状之后,如鼻塞、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等,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
具体治疗手段还是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
临床上将腺样体肥大分为4度,后鼻孔阻塞度≤25%为1度,后鼻孔阻塞度在26%-50%为2度,后鼻孔阻塞度在51%-75%为3度,后鼻孔阻塞度>75%为4度。
将鼻孔阻塞度在1-2度定义为轻度腺样体肥大,3度为中度腺样体肥大,4度为重度腺样体肥大。
对于3度以及4度腺样体肥大,会阻塞鼻咽腔,从而导致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并且会影响睡眠,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随睡眠时缺氧的发生。
因此对于3度以及4度的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往往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改善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腺样体切除术,如果该病伴随扁桃体肿大,也可在医生的操作下一起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术后儿童应特别注意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保持伤口处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及不洁物质,以防感染。
同时在寒冷季节应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的发生。
腺样体肥大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相关措施

腺样体肥大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相关措施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影响鼻咽部和邻近组织的正常发育。
本病可能导致鼻塞、张口呼吸、分泌物增多、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本文将全面介绍腺样体肥大的定义、病理机制、患病原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一、疾病定义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咽部狭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一个淋巴组织,在儿童期较为发达,但在成人后逐渐萎缩。
由于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塞、张口呼吸、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二、病理机制腺样体肥大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腺样体细胞的增生和炎症反应。
在增生过程中,腺样体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导致鼻咽部狭窄。
同时,炎症反应也会促进腺样体的增生,进一步加重鼻咽部狭窄的情况。
这种病理过程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炎症等有关。
三、患病原因腺样体肥大的患病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和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烟草烟雾等,这些因素可以刺激腺样体发生炎症反应。
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可能直接导致腺样体炎症和增生。
遗传因素也与腺样体肥大有关,一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四、疾病症状腺样体肥大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张口呼吸、分泌物增多、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
鼻塞是腺样体肥大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患儿难以入睡。
张口呼吸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上颌骨突出等面部畸形的出现。
分泌物增多可能是由于鼻腔黏膜水肿和炎症引起的。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五、诊断方法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步骤:1.询问病史:询问患儿的症状、患病时间、既往病史等。
2.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面部特征,如上颌骨突出、牙齿排列不齐等。
检查鼻腔,观察鼻腔黏膜是否水肿和炎症反应的情况。
3.辅助检查:进行鼻咽侧位X线片或CT检查,以评估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和鼻咽部的狭窄程度。
腺样体肥大诊断标准

腺样体肥大诊断标准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是指腺样体组织体积增大,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抵御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腺样体在儿童时期相对发达,但随着年龄增长,腺样体会逐渐萎缩。
然而,一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腺样体会异常增大,导致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口呼吸、睡眠打鼾、嗓音嘶哑、面部表情呆板等。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通过鼻镜检查、咽镜检查以及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腺样体肥大。
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诊。
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学术界和临床实践中普遍认可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鼻塞、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的存在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儿在夜间睡眠时出现频繁的打鼾、口呼吸,白天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应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
2. 影像学检查,通过鼻镜检查、咽镜检查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腺样体的大小和位置,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一般来说,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是,腺样体横径≥5mm,纵径≥8mm。
3. 综合分析,医生在诊断腺样体肥大时,还需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家族史、过敏史等因素,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总的来说,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患儿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确诊的患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正等方式进行干预;而对于重度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因此,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医生和家长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保障患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腺样体肥大的预防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儿童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

儿童腺样体肥大最佳治疗方法儿童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在儿童期间异常增大,常见于5-10岁的儿童,尤其是男孩。
腺样体是位于喉部后方的一种组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
腺样体肥大主要表现为咳嗽、喉咙痛、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是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症状的患儿。
以下是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1.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会刺激腺样体,导致腺样体肥大加重。
因此,建议患儿避免食用这些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2. 喉部保湿:使用含有保湿成分的喉咙喷雾剂或滋润剂,可有效缓解干燥引起的咳嗽和喉咙痛。
3. 增强免疫力: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可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引起的腺样体肥大。
4. 使用退热镇痛药:在发热和喉咙疼痛时,可使用退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按照医嘱使用。
5. 观察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儿,可以观察治疗,给予足够的时间让腺样体自行缩小。
如果症状持续或继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对于严重症状或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腺样体切除术和腺样体硬化术。
1. 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摘除术):手术中,通过喉镜或显微镜引导下,将腺样体完全切除。
这是最常见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肥大明显或有症状的患儿。
手术后,患儿需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和康复。
2. 腺样体硬化术: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腺样体肥大的患儿。
在硬化术中,医生会使用硬化剂注射到腺样体组织中,使其萎缩和缩小。
这种治疗方法相对简便,但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家长和医生都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
此外,定期随访也很重要,以检测腺样体肥大的进展情况和评估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最全整理: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最全整理: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腺样体解剖腺样体又名咽扁桃体、增殖体,由一群淋巴组织组成。
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相当于蝶骨体和枕骨底部。
在小儿出生时即存在,逐渐长大,约于5-6岁时达到最大,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
腺样体与咽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病因儿童时期易患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若反复发作,腺样体可迅速增生肥大,致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检查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体肥大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经口腔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
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患儿难于配合,检查相对困难。
故鼻咽部侧位X片可作为首选方法。
采用鼻咽部侧位投照,摄片时嘱患者吸气,下颌略抬高,以减少下颌支与鼻咽腔重叠。
鼻咽部侧位X线摄片要求:拍摄鼻咽部侧位片一定要在吸气时曝光,由于吸气时软腭位置最低,鼻咽腔前后径达到最大,此时的鼻咽腔狭窄才为真正狭窄,而呼气时软腭抬高会造成鼻咽腔变窄之假象。
X线表现: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向鼻咽腔突出,呈圆弧形或山丘状,边界清晰,鼻咽腔不同程度受压变窄。
症状1局部症状“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耳部: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有时会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鼻部: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
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2全身症状常有全身营养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表情迟钝、胸闷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
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与治疗PPT

环境因素:空气污 染、过敏原刺激等
感染因素:病毒、 细菌等感染
免疫因素:免疫功 能异常,导致腺样 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鼻塞:鼻塞是腺样体肥大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鼻塞, 夜间加重,张口呼吸,打鼾等。
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能导致中耳炎,表现为耳痛、耳 鸣、听力下降等。
咽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可能导致咽部不适,表现为咽痛、 咽干、咽痒等。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概述
定义与位置
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因炎症、过敏等原因而肿大,导致鼻塞、打鼾等 症状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是淋巴组织的一部分,具有免疫功能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睡眠质量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主要依靠鼻咽镜检查和CT扫描等方法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 有腺样体肥大的病 史
诊断标准
症状:鼻塞、打 鼾、张口呼吸、 听力下降等
体征:腺样体肥 大、鼻咽部充血、 扁桃体肿大等
辅助检查:鼻咽 镜检查、X线检查、 CT检查等
诊断依据:综合 临床症状、体征 和辅助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鼻窦炎: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但 腺样体肥大不明显
扁桃体炎:扁桃体肿大,但腺样体肥大 不明显
儿添加童副腺标样题 体肥大诊 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护理人员
PART Three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诊断
PART Five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预防与护理
PART Two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概述
PART Four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治疗
PART Six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误区与解答
单击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腺样体肥
怎样拍摄符合诊疗标准鼻 咽侧位片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7页
采取鼻咽部侧位投照,摄片时患儿 采取右侧位,身体坐直,两眼平视, 嘱患者用鼻吸气勿吞咽;下颌略抬 高,以降低下颌支与鼻咽腔重合
焦片距100 cm, 50~80 kv/5 ms,入 射中心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各2 cm,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8页
KEY WORD:
身体坐直,两眼平视 鼻吸气; 下颌略抬高; 入射中心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各2 cm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9页
当投照部位不准确时, 如头颅位置不侧, 矢状面不侧, 过仰,中心线偏移,
肥大腺样体、鞍底和枕骨斜坡:不能充分显 示或含糊不清,都可造成误诊影响诊疗。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16页
°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17页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18页
ad:A线 cd:N线 A /N 小于≤0. 60 属正常, 0. 60~0. 70为中度肥大, ≥0. 71为病理性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19页
腺样体X线表现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1页
讲课内容
1、腺样体定义、位置 2、怎样拍摄合格腺样体侧位片; 3、怎样诊疗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2页
腺样体位于鼻咽后顶壁,蝶骨体底 和枕骨斜坡颅外面一团淋巴组织与扁桃
体类似,都是淋巴组织,腺样体肥大,是 儿童常见疾病,且以3—10岁年纪段多发, 它肥大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生理性肥大, 一个是病理性肥大。
生理性腺样体肥大,出现相关症状不显著, 在10岁后逐步萎缩退化,成年时,已经完 全消退。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3页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
第4页
腺样体肥大非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过敏免疫科李明华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腺样体肥大是指鼻腔后部的咽扁桃体在鼻腔炎症(以过敏性鼻炎为主)或鼻窦炎(以过敏性鼻-鼻窦炎为主)的刺激下导致的非正常增生。
由于小儿腺样体的轻微肥大多属生理性变化,只有在影响睡眠呼吸时、或妨碍全身健康(智力发育迟缓或身高发育迟缓)、或殃及邻近器官者(如中耳炎、中耳积液、扁桃体肥大),才称小儿腺样体肥大。
由于小儿腺样体肥大往往和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后滴漏综合症(表现为鼻涕向后倒流,可以引起过敏性咳嗽)或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同时发生,且常常伴有过敏性体质,所以找出病因,继续针对性治疗非常重要。
由于罹患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多伴有鼻后滴漏综合征,因鼻炎或鼻窦炎而后流的鼻涕反复刺激腺样体而引起肥大,鼻涕后流的症状通常较为隐匿,所以这个病非常容易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全,有鼻后滴漏的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往往会有咳嗽、趴睡、感到有鼻涕擤不出来、吸鼻子和口臭等症状。
在同时罹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支气管炎或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以及鼻后滴漏综合症(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等疾病非常容易掩盖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几种疾病的症状可以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掩盖,从而非常容易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诊和误治。
特别是合并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往往会因上、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炎症而导致鼻塞或加重鼻塞,从而导致打鼾和张口呼吸,尤其夜间睡眠时舌及咽部的肌肉放松后造成舌根向后面轻度下垂,使呼气时排气受到明显影响,会使症状加重,表现为打鼾,同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往往会表现在感冒后出现的鼻塞、张口呼吸、趴睡、睡觉打鼾,睡眠辗转反侧踢被子、初睡多汗、反复咳嗽,进食缓慢,甚至导致“腺样体面容”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由于腺样体肥大所致的这种缺氧性睡眠可以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可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智力发育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及非手术治疗(学术)儿童腺样体肥大(PediatricAdenoidalHypertrophy)是儿童常见病,常引起睡眠打鼾、鼻塞、流涕、呼吸困难、中耳炎及听力下降。
由于其部位隐匿,常常被人忽视,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1、病因正常儿童腺样体内即存在多种细菌,但平时并不发病。
当气温发生变化,孩子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寒冷刺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急性腺样体炎,均可使腺样体肥大。
慢性鼻炎、鼻窦炎时鼻腔分泌物后流刺激使腺样体肥大,而腺样体肥大妨碍鼻腔及鼻窦的通气引流,鼻炎或鼻窦炎亦不易治愈,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空气污染、变态反应也可使腺样体肥大[1]。
2、解剖学腺样体又名增殖腺、咽扁桃体、luschka扁桃体等,位于由蝶骨体、枕骨基底与第1、2颈椎组成的鼻咽顶后壁,增殖腺与腭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Waldeyer环)。
它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T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既有体液免疫作用,也有细胞免疫作用。
若因某种原因持续肿大,影响临近器官及身体健康,则称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出生后迅速增大,4-6岁达到最大,并保持至8-9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
鼻咽腔3-5岁时轻度变窄,以后便持续增长至19岁。
虽然13岁以上的男孩鼻咽腔大于女孩,但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15岁以下各年龄组腺样体大小和腺样体-鼻咽腔的比率也没有明显性别差异[2]。
3、体液免疫水平李卫红等[3]观察了59例腺样体刮除术的患儿进行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从儿科角度分析正确选择腺样体刮除手术的时机对小儿免疫功能发育的重要意义。
结果示观察组患儿在行腺样体刮除手术之前血清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gM、IgE无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18例患儿手术前1周与手术后2-4周血清IgA、IgG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较手术前降低。
随访患儿52例,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为(5.6±2.5)次/年,其中13例有支气管肺炎的病史,16例出现气管炎、支气管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比例为55.8%,高于术前比例。
研究提示,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IgA和IgG水平高于正常儿童,特别是腺样体肥大合并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炎、分泌性中耳炎以及慢性鼻窦炎的患儿血清IgA和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说明腺样体作为具有特定解剖结构的黏膜淋巴组织参与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在外源性细菌反复刺激下生成IgA、IgG发挥抗感染、中和毒素及免疫调节作用。
Ivarsson等[4]报道腺样体肥大儿童在呼吸道致病抗原刺激下,存在于鼻咽黏膜内的IgA、IgG抗体分泌细胞参与免疫应答,产生IgA、IgG抗体,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综上所述,6岁以下儿童腺样体肥大多为生理性,腺样体内的淋巴组织发育最明显,参与体内免疫活动相应活跃,不宜过早切除腺样体,以免影响这一免疫器官发挥重要作用。
而对于年长儿,因为腺样体肥大出现严重鼻阻塞症状,伴有传音性听力减退,反复分泌性中耳炎、反复鼻咽部炎症、反复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甚至伴不明原因发热和OSAS等腺样体周围组织器官病理性改变,腺样体成为致病灶或影响吞咽及呼吸功能,应尽早行腺样体刮除术。
而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测定结果也提示,腺样体刮除手术后患儿血清IgA、IgG水平低于手术前,术后随诊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虽有减少,但却比术前感染的程度加重,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增加,其原因可能与低龄儿童在全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局部免疫组织起主导作用的时期去除腺样体这一重要免疫器官,造成患儿暂时免疫缺陷有关。
4、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王波涛等[5]检测5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和32例健康儿童血清中Ca、Fe、Zn、Cu、Mg的含量,结果发现腺样体肥大组儿童血清中铜元素和钙元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锌元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铁元素和镁元素含量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儿童腺样体肥大可能与血清中铜、钙元素水平升高及锌元素的缺乏有关,避免血钙、血铜过高及适量补锌可作为对腺样体肥大儿童早期干预的一种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到生长发育及免疫机能,可直接引起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组织损伤、改变或分化,导致免疫缺陷,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金属锌可通过直接改变细胞的自身结构或调节T细胞反应来调节免疫反应[6]。
儿童缺Zn 还会造成发育不良、生长迟缓、食欲减退、脱发和皮炎等,严重者可致青春期性成熟障碍[7]。
铜是体内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参与多种生理及代谢过程。
儿童缺铜可表现为全身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等。
铁在人体的功能很多,它参与氧的运输和储存,还与某些金属酶的合成与活动密切相关,并解除组织代谢产生的毒物。
铁缺乏可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还可导致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降低。
同时,多种感染性疾病也可致血清中铜、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水平发生变化[6]。
正常人体内含铜约70-100mg[8],血液中分布5%-10%。
锌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对免疫系统的发育、维持和调节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锌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趋向活力及杀菌功能。
缺锌可使DNA 复制减慢,并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下降,细胞免疫低下。
有资料显示缺锌可使人类胸腺、淋巴结重量明显减少,且使淋巴细胞减少、活力降低,同时影响体液免疫应答,从而引起腺样体的代偿性增生肥大。
此研究结果提示血清中铜、钙元素水平升高及锌元素的缺乏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发病因素之一,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通过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可对腺样体肥大进行筛查。
另一方面,通过避免血钙、血铜过高及适量补充锌元素,将成为预防和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一种新方法。
5、临床表现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发生耳鼻咽等症状。
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舌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鼻腔分泌物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
因为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
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常发生呛咳。
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粘膜,易患气管炎。
因咽鼓管受阻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致听力减退,鼓膜内陷或中耳积液。
由于长期缺氧,甚至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9]。
局部症状:(1)、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将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有时会引起化脓性中耳炎;(2)、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3)、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分泌物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阵发性咳嗽,并发气管炎;(4)、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提,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咽后壁附着脓性分泌物,硬腭高而窄,常伴有扁桃体肥大,前鼻镜检查,可见鼻咽部红色状隆起,触诊可扪及鼻咽顶部后壁有柔软的淋巴组织团块,不易出血[10]。
全身症状:主要慢性中毒及反射性神经症状,表现为营养不良,反映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遗尿等症状。
6、诊断根据病史,对于合作的儿童应用鼻内窥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对于不合作的幼儿拍鼻咽部侧位X线片、鼻咽部CT或MR扫描,在鼻咽部自然对比下,能清晰显示腺样体增大程度及气道受阻情况而做出诊断[11]。
7、评价方法在考虑是否手术时,增殖腺大小显然是一个关键因素。
术前评价增殖腺大小的方法意见很不一致。
Wang等[12]推荐应用纤维内镜检查整个上呼吸道并直接观察增殖腺,他认为此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在决定是否手术时。
这样做损伤较小,比鼻咽侧位X线摄平片能提供更多的信息[12]。
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鼻咽内镜检查对儿童是有一定困难的,往往难以取得儿童的合作。
所以常需依赖鼻咽侧位X线摄平片来明确。
最近,有不少学者应用增殖腺-鼻咽腔比率(A/N比率)测定的方法。
Heapaniemi[2]通过计算A/N的比率,认为超过2/3时为增大,1/3-2/3为中度增大,小于1/3为减小[2]。
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13]:根据A/N比率,将腺样体大小分为3类〔1〕:①正常大小:A/N比率≤0.60;②中度肥大:A/N比率为0.61-0.70;③病理性肥大:A/N比率>0.70。
程万民等[14]认为A/N≥0.71,PAS≤3mm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手术指征。
值得一提的是,3岁以下腺样体肥大的婴幼儿,当A/N≥0.610,PAS≤2.0mm者,结合临床,亦应视为手术指征,可能婴幼儿鼻咽腔解剖因素有别于大龄儿童。
邵剑波[15]对126例临床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术前进行了鼻咽部MR扫描,利用FujiokaX线平片测量原理进行MR测量,MR可直接显示腺样体形态大小,优于X线侧位平片测量方法。
通过对126例MR测量发现,3岁以上儿童,其A/N比率在0.621-0.678为中度肥大,A/N比率在0.695-859为重度或显著肥大。
当A/N≥0.700,结合临床表现,应视为病理性肥大和手术指征。
惠莲等[16]应用纤维鼻咽镜检查在评价儿童腺样体肥的大小,根据腺样体组织团块占据鼻咽腔空间大小,纤维鼻咽镜下将其划分为4度[17]:1度阻塞:腺样体组织占据鼻咽腔上部1/4,后鼻孔通畅;2度阻塞:腺样体组织占据鼻咽腔上部1/2;3度阻塞:腺样体组织占据鼻咽腔上部3/4,腺体扩展到鼻腔后端,阻塞后鼻孔及部分咽鼓管咽口;4度阻塞:腺样体组织占据鼻咽腔全部,后鼻孔下缘及咽鼓管咽口均被遮挡。
打鼾程度评价:从患儿家长处获得打鼾病史,将打鼾程度划分为3型[12]:①持续型:明显打鼾,每晚发生,持续3个月以上;②间断型:明显打鼾,每晚发生不足3个月,呈间断性、周期性;③缺如型:无明显打鼾。
鼻腔异常判断[17]:包括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
当鼻中隔软骨明显偏曲,棘状突起挤压周围组织时为鼻中隔偏曲。
当在某一鼻甲下方发现脓性分泌物或CT证实鼻窦受累,为鼻窦炎。
8、非手术治疗近年来有人采用经鼻内镜下经鼻分别采用电动切割术、微波热凝术及低温等离子系统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但扁桃体和腺样体对儿童特别是3-5岁儿童的咽部和整个上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手术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极少数患儿手术后还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切除是否完全还与术者的操作技能有关。
有些人对手术有恐惧感,担心全身麻醉的副作用,而寻求保守治疗的方法。
中西医疗法:张亚芬报道[18]对27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根据鼻咽侧位片,选择A/N比率小于等于0.70患儿,出现并发症时间较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