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全面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含设备清单

1楼宇自控系统1.1系统总体需求楼宇自控系统(BAS)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空调、给水、排水、通风、运输等机电设备以集中监视和管理为目的,构成一个集散型系统,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网络。
楼宇自控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组成的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它确保建筑物内设备高效运行,整体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同时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其成为最佳工作与生活环境。
楼宇自控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四个方面:1.对建筑设备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2.以运行状态监视和控制运算为中心的设备管理自动化;3.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控制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4.以节能运行为中心的能量管理自动化。
楼宇自控系统的模式应采用分层分布式三层集成模式,包括管理层、自动化层、现场设备层。
系统结构必须是开放式的,采用全以太网接入方式,方便与第三方系统进行集成。
系统设计总体要求如下:1.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必须充分反映出实用性、先进性、扩展性及经济性。
2.BAS监控中心对建筑物内所有受控设备均可集中进行有效监控。
3.该网络架构应该由各种级别的以太网设备组成,以保证通讯效率。
4.应以以太网通讯为基础,由高性能的点对点(Peer-to-peer)楼宇级网络,DDC控制器,楼层级本地网络组成,其访问权限应对用户完全透明,以便访问系统的数据或改进控制程序。
5.所有动力机械设备在自动控制方式上,除了应该满足各自特定的启停及作息条件外,还必须兼顾到与系统内其他设备、设施的因果及内在关系,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6.所有受控设备在中央监控站停止工作时,均可在直接数字控制器的作用下实现就地控制。
7.当系统设置为手动操作模式时,所有的受控设备均可实现就地手动单独控制。
8.当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快速自动投入使用,同时锁定故障设备。
在未检修完好前不再投入使用。
9.中央监控站应能显示所有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监测参数、调节设定值、实时记录每一次报警、离线、禁用、超越,并能协调处理一般的突发事件。
楼宇bas设计实施方案

楼宇bas设计实施方案楼宇BAS设计实施方案。
楼宇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建筑设备控制、能源管理、安全监控等功能的智能化系统。
楼宇BAS的设计实施方案是指在楼宇建设或改造过程中,针对楼宇BAS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系统设计和实施方案。
本文将围绕楼宇BAS的设计实施方案展开讨论。
首先,楼宇BAS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楼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在设计之初,需要对楼宇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交互性,以便更好地满足楼宇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楼宇的未来发展规划,确保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楼宇未来的发展需求。
其次,楼宇BAS的设计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的问题。
在设计BAS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如何通过智能控制和监测手段,实现楼宇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
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通过BAS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楼宇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另外,楼宇BAS的设计实施方案还需要考虑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理的问题。
在设计BAS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如何通过智能监控手段,实现对楼宇各项设备和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楼宇的安全运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通过BAS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楼宇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应对和处理。
最后,楼宇BAS的设计实施方案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BAS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如何通过合理的系统架构和可靠的设备选型,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保持良好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减少系统故障和维修次数,降低楼宇的运行风险。
综上所述,楼宇BAS的设计实施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楼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重视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理,同时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AS楼宇自控系统该如何设计

BAS楼宇自控系统该如何设计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那么,BAS楼宇自控系统该如何设计呢?一、BAS楼宇自控系统该如何设计(案例分析)1、工程概况**大厦整栋建筑物基本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
建筑有地下一层,地上主体建筑为十二层。
大楼的应用功能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即:业务区、办公区、科技用房区、设备管理区、机动车车库区。
根据办公楼的结构,它分为东区和西区。
2、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式及网络型式**大厦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即现场区域控制,计算机局域网通讯,最后进行集中监视、管理的系统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保证每个子系统都能独立控制,同时在中央工作站上又能做到集中管理,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
楼宇自控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中央工作站,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内设中央工作站,中央工作站系统由PC主机、彩色大屏幕显示器及打印机组成,是BAS系统的核心,整个大厦内所受监控的机电设备都在这里进行集中管理和显示,它可以直接和以太网相连;第二级为直接式数字控制器,第三级为采集现场信号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
直接数字控制器、传感器及执行机构随被控设备就近设置。
楼宇自控系统留有与消防报警系统、综合保安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系统的通讯接口,这有利于实现对各弱电子系统的信息集中管理,系统之间的事件联动,提高系统总体决策能力。
3、楼宇自控系统监控内容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监测等。
3.1冷热源系统**大厦的冷热源由位于11层的冷热水系统提供。
系统监控对象:6台风冷热泵机组、8台离心水泵及相关温度、压力、流量参数。
由于冷热源系统是建筑物内的用电大户,也是直接决定办公环境好坏的重要系统,并且该系统设备价格昂贵、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也很大。
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二章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综述1.1 系统设计概述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 BAS )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BAS 是基于现代分布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散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系统控制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BAS 的目标就是对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以确保建筑物内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并对特定事物作出适当反应。
通过BAS 对大厦内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监控和有效的管理,可以使大厦内的温湿度控制达到最舒适的程度,同时以最低的能源和电力消耗来维持系统和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求取得最低的大厦运作成本和最高的经济效益。
这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减少管理和维护人员。
取得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的良好效益。
为了真正实现设备的良好运转、大大地节省电能、保持良好的环境控制精度、降低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成本,根据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本方案采用中美合资企业柏斯顿公司(BESTON)的最新一代楼宇自控系统——IBS-5000 楼宇自控系统。
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可靠性最高、性能价格比最高的 BAS 系统之一。
该系统不仅在图形控制、历史记录、动态绘图、事件安排、报警和远程访问等方面具有优越性,还在系统规模、网络支持、开放性及通讯速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该系统是基于微机上先进的Windows NT 4.0 操作系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Ethernet 网进行数据传输,性能先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中文图形化界面操作使用简便易行,从功能、速度和容量等诸多方面考察都非常适合于本项目。
本项目设计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内的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对建筑群内的空调系统、冷水系统、新风系统、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管理,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数字化管理程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设计说明

空调机组监控
回 风 温 湿 度监 测 冷/热 水 二 通 阀 调 节 电 极 加 湿 阀 调 节 新 风 风 门 调 节 回 风 风 门 调 节
过 滤 网 压 差 监 测 风 机 状 态、故 障 监 测 手 动 / 自 动 状 态 监 测 风 机 启 停 控 制
送/排风子系统
送/排风子系统
BA系统优点
– 节省能源、节约运行费用 – 室内恒温、恒湿和恒压控制,舒适环境 – 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率 – 节省人力 – 便于大楼内的所有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 便于大楼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并监视设备运行情
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BA系统功能
– 良好的管理将延长大楼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更换 的周期延长,节省大楼的设备开支
DDC
系统集成层 现场控制层
传感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执行层
BA系统结构(网络型)
DDC
IBMS
SAS
FAS
管理层
以太网
TCP/IP
gateway 第三方产品
系统集成层
DDC
DDC DDC DDC
现场控制层
传感器/执行层
BA系统结构
中央工作站 图形操作界面 打印机/UPS
管理层
BA系统结构
协议转换TCP/IP 第三方系统集成 报警、时间表等
系统集成层
联网结构: RS485 TCP/IP 协议: Lonworks BACnet 私有协议
现场控制层
BA系统结构
Tcp/ip
s-bus
Lonworks
BA系统结构
传感器、执 行器 4-20ma 0-10vdc PT1000 干触点
传感器/执行层
L1 L2 L3 N
BAS设计方案

目录第1章楼宇自控系统 (3)1.1概述 (3)1.2需求分析 (3)1.3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4)1.3.1 系统简述 (4)1.3.2 设计重点 (4)1.3.3 设计目标 (4)1.3.4 系统选型原则 (6)1.3.5 系统电源供电设计 (7)1.3.6 系统控制内容设计 (7)1.3.6.1 冷/热源系统 (7)1.3.6.2 空调/新风机组 (8)1.3.6.3 送/排风系统 (10)1.3.6.4 给排水系统 (11)1.3.6.7 电梯监测系统 (11)1.3.7 管线设计 (11)1.3.8 系统结构拓扑图 (11)1.3.9 监控点一览表 (12)1.3.10 节能措施 (12)1.4主要设备介绍 (13)1.4.1 EBI系统 (13)1.4.2 ComfortPoint BACnet控制系统 (14)1.4.3 网络控制器XL8000-IPC (14)1.5系统使用功能介绍 (16)1.5.1 中央站功能 (16)1.5.1.1 监视功能 (16)1.5.1.2 控制功能 (17)1.5.1.3 先进的报警功能 (17)1.5.1.4 综合管理功能 (17)1.5.1.5 通信及优化运行功能 (18)1.5.1.6 BACnet TCP/IP功能 (18)1.5.1.7 9.3 DDC功能 (18)1.6节能及能源控制软件 (22)第1章楼宇自控系统1.1 概述(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为入住和管理人员提供净化、高效、舒适及安全的会所环境。
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内容主要包括温湿度测量、空调、给排水、电力、照明、电梯、采暖等。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的高速发展,对于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以及管理的最优化组合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舒适的工作环境。
由于建筑内机电设备的前端设备较多,且分散在楼层各个角落,如果采用就地监测和人为操作,必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当建筑规模较大时,人工管理将很难实施,特别是暖通空调系统的动态调节环节,人工根本无法实现,而采用集散式自动化管理系统,利用现代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实现对建筑内重要机电设备以及前端设备进行监控,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些设备的安全高效节能运行,实现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
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设计说明

电流变送 电压变送 有功功率变送 功率因数变送 电量变送
照明子系统
普通照明子系统
区域1
区域2
区域3
区域4
区域... 过道灯+照度外感器
照明总控制柜
程序(定时)控制 手工干预控制
现场控制
电梯子系统
电梯子系统
故障
上行 下行
火情 迫降 警情
破坏
远程抄表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
通过通讯接口纳入BA系统管理 • 智能水表 • 智能电表 • 空调能量表 • ……
远程抄表系统
• 纳入BA系统,节省投资 • 远程抄表,节省人力 • 数据更可靠 • 丰富的报表 • 能源趋势记录曲线 • 分时段计费 • 拒付费切断 • 短信通知 • ……
BA系统结构(总线型)
DDC
IBMS
SAS
FAS
管理层
以太网
DDC
RVVP2*1.0
网络控制器
DDC
gateway
DDC
第三方产品
楼宇自控 系统方案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
楼宇自控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暖通空调、变配 电、照明、电梯、供热、给排水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 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 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 BA(Building Automation )。
需求分析
在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通常具有机电设备分散、能耗大、 管理效率低、人员密集、使用时间长、空气质量要求 高等特点,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环境舒适度有 明显的需求。 这些问题可归纳为: – 能耗问题 – 控制问题 – 管理问题 – 维护问题
– 及时发出设备故障及各类报警信号,便于将损失降到 最低点,便于操作人员处理故障
楼宇管理自动化系统BAS技术方案

楼宇管理自动化系统BAS技术方案目录第1章.概述 (3)第2章.需求分析 (3)2.1.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 (3)2.1.1.先进性 (3)2.1.2.成熟性 (3)2.1.3.开放性 (3)2.1.4.标准性 (4)2.1.5.可扩展性 (4)2.1.6.安全性、可靠性 (4)2.1.7.适应性 (4)2.1.8.可集成性 (4)2.1.9.易管理性 (4)2.1.10.经济性 (4)2.2.建议采用江森自控的最新一代产品MSEA系统 (4)2.2.1.实现大楼各种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5)2.2.2.降低大楼的营运成本 (5)2.2.3.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大楼安全性 (5)2.2.4.便捷的Web远程管理 (5)2.2.5.进一步提高了大楼的品质、品位 (6)第3章.设计概述 (6)3.1.系统概述 (6)3.2.系统特点 (7)3.2.1.分布式结构、灵活的扩展功能 (7)3.2.2.基于自控方面和企业层次普遍接受的IT标准进行通信 (8)3.2.3.基于Web浏览器的用户界面 (8)3.2.4.网络控制引擎及数据管理服务器具备站点控制功能 (8)3.2.5.网络控制引擎内置用户界面和在线编程软件 (8)3.2.6.灵活多样的现场控制器的类型 (8)3.2.7.多种连接方式获得数据 (9)3.2.8.灵活的多级密码保护 (9)3.2.9.成功与第三方设备的连接 (9)3.3.数据管理服务器(ADS)及软件功能介绍 (13)3.3.1.汇总和报告 (14)3.3.2.系统安全保护功能 (14)3.3.3.图形化系统设置工具 (15)3.3.4.状态改变报告 (15)3.3.5.管理警报和事件消息 (16)3.3.6.监控点历史 (16)3.3.7.趋势分析 (16)3.3.8.累积、统计功能 (17)3.3.9.数据库下传/上载功能 (17)3.3.10.动态图形显示 (17)3.3.11.能量管理控制 (18)3.3.12.时间预定功能 (18)3.3.13.设备循环启/停/及重大设备启/停延时保护 (18)3.3.14.供电恢复启动程序 (19)3.3.15.用电量限制/负载循环 (19)3.4.硬件说明 (19)3.4.1.系统组成 (19)3.4.2.网络结构 (19)3.4.3.工作站计算机 (20)3.4.4.记录/报警打印机 (21)3.4.5.网络控制引擎(NAE) (21)3.4.6.BACnet数字控制器(FEC) (22)第4章.详细设计 (24)4.1.系统结构 (24)4.2.送排风机监控系统 (25)4.2.1.送风机 (25)4.2.2.排风机 (25)4.2.3.排烟风机与电动阀 (26)4.3.换热板换系统 (26)4.4.给排水系统监控 (27)4.4.1.集水坑排水泵 (27)4.4.2.生活水系统 (27)4.5.其他系统监控 (28)第1章.概述本项目BA设计对象为:送排风机系统、换热站系统、给排水等监控系统,采用中央监控站和各区域就地监控站联网组成的监控系统,进行集中和就地相结合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综述1. 1系统设计概述楼宇山控系统(Build i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 )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纟II 成部分。
BAS是基丁•现代分布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故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系统控制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RAS 的11标就是对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血仃效的监控,以确保建筑物内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并对特定事物作出适当反应.通过BAS対大原内机电设备的门动化监控和冇效的管理,可以便大厦内的温湿度控制达到最舒适的程度,同时以最低的能源和电力消耗来维持系统和设备的iE常工作,以求取得最低的大厦运作成本利最高的经济效益。
这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减少管理和维护人员。
取得H•约能源和人力资源的点好效益。
为了真正实现设备的良好运转、大大地节省电能、保持良好的环境控制粘度、降低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成本,根据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本方案采用中美合资企业怕斯顿公司(BESTON)的最新一代楼宇自控系统 IBS-5000楼宇自控系统。
本项目设计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内的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对建筑群内的空调系统、冷水系统,新风系统,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測和遥控管理,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数字化管理程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1. 2系统设计原则1.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2.成熟性:以实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经过工程验证的先进技术:3.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联或扩展的障碍:4.按需集成:根据本项目特点,按照需要分层次实现集成:5.标准化: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产品:6.可扩展性:本丄程设计应恣虑到未来发展,在预埋和线缆布设上留冇余量,7.安全性、可靠性: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8.设计、施工、运营与服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医院大楼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节约的医疗、工作环境,提高效率:9.二次深化设计图纸完成后,需经中元设计院相关专业工程师审核签认,方可进行施工。
1.3系统设计依据本系统设计是以實公司提供的楼宇H揑设计图纸以及楼宇自控系统点表为基础,参照以下标准进行设计:%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PT1&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0)% 《釆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I9-87)*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32-8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0174-93)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I || (J ||| %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为《柏斯顿楼宇自控系统应用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2、旧S-5000系统概述IBS-5000楼宇自控系统(或称楼宇管理系统)是由中央管理站、芥种现场数字控制器及各类传感器、执行机构卽成的、能够完成多种控制及管理功能的网络系统,它是随者计算机在环境控制中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种智能化控制管理网络。
目前,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己从过去的非标准化的设计产生,发展成标准化、专业化产品,从而使系统的设计安装及扩展更加方便、灵活,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系统的投资大大降低.柏斯顿(BESTON)公司推出的1BS-5000楼宇H控系统应用于大楼及能源管理,是国际上先进的BA系统之<■ IBS-5000系统适应性IF常强,系统鉗成为模块化,该系统能够方便的同西门子PLC、MBC等下位机系统通信,1:位机与下位机构成完整的集散式控制系统。
系统可分为不同等级的独立系统.每级都具有非常清楚的功能和权限,这就使IBS-5000 既可用于单独的楼宇管理,也可用于-•个区域的、分散的楼宇集中管理。
2. 1 IBS-5000系统特点可靠性系统具簿长期和稳定的工作能力,系统指标如下:MTBF (平均无故障匸作时冋或无故障间隔时间):50000小时MTTR (平均修夏时间):24小时系统可利用率 A[A=MTBF/ (MTBF+MTTR) ]: 0.99976IBS-5000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保证何个子系统都能独立控制,同时在中央工作站上又能做到集中管理,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
先进性IBS-5000在冋络扩展方而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可与其他厂家的系统或产品(包括各种形式PLC,消防系统等)联接。
■IBS-5000优娥的远程通讯功能,能够使不同楼宇间的控制系统联系起来组成•个群集系统。
IBS-5000网络结构的升•放性和兼容性,确保了它和先进通讯技术结合的能力,并且保证系统结构在产品更新换代时的延续性。
口从1988年以来,柏斯顿开始发展楼宇管理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后来柏斯顿将宜接数字控制器引入楼宇控制,公司奉行这样-个政策,所冇宜接数字控制器系统产品的更新和新型控制器的开发完全后向兼容。
由于这样的政策,客户川.确保发展其设施时,柏斯顿提供的产品和系统会随着新系统和产品的开发而壮大。
经济性IBS-5000结构形式为模块式,控制方式极其灵活,控制层的维护和扩展极为方便。
使得楼宇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扩展,节省初期投资,系统各部分可分别随调试完成投入使用。
IBS-5000系统能够满足您任物业管理上节省费用的要求,投入有效的使用能蛾即能保证房间的高标准和舒适性。
2. 2 IBS-5000系统结构2. 2. 1网络形式1.管理层网络:町扩充到以太通讯网络(ETHERNET),采用匚业标度数据通路及时存取到-•个成多个工作站(25个),它为庞大的系统提供IOM波特率以上的高速通讯。
操作员可以监测、改变设定点和在网络的任何…位置存取信息。
通过地区级网络今后完成整个丿、楼的系统集成(包括本丄程要求的消防系统、安保系统的集成)。
2.楼宇层冋络:釆用工业级的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及纠错能力的现场总线CAN BUS 通讯,保证智能控制器之冋的高速信息通讯,X别于环冋和星网,保证同层控制器与同层控制器之间的高速通讯,而无需汇总到上层工作站去处理大暈信息,这样在任何特殊情况卜'都不会丢失记忆而误操作。
具有同层资源共享功能(Peer to Peer Network)o 系统主机发生故障时,现场控制器之间仍能保持通讯畅通,传输速率为19.2Kbps。
BA臬蛟JO始S础yx管理层网络1BS-5000的图形丁.作站(采用DcU PC或其他兼容机)可以进入以太网进行数据管理, 实现区域性数据联网,提高管珅水平。
楼宇层网络BS系列宜接数字控制器(DDC)是用「所有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控制装置,PC通过CAN 总线(同层总线共享无主从方式),可以连接多达110台DDC.每台DDC并可相应自由插接扩展模块,完成不同点数需要。
DDC通过-•个安装在侮一•単个大厦上CAN 通讯网络在设施内相互通讯.每个DDC拥有山己的数据本,能对其所控制的大厦系统进行编程。
这种设计即使它的通讯中继絞在占用,仍能作为-个单独控制装置执行所有正常控制功能.此等级系统控制称为楼宇层网络。
2. 2. 2直接数字控制器宜接数字控制器(也称下位机),通过通讯线与中央管理工作站(也称上位机)构成-套完整的集散式控制系统(DCS系统)。
卜位机”以就地采集现场各点的温湿度等模拟量和防冻、火警等开关最,实现门动开、关机和n动调冇相关阀门,以达到控温控湿或控制其他状态参数的目的.2. 2. 2. 1硬件部分% 先进的技术性能现场控制器的硬件与仝汉化软件是在我国空调制冷控制苫名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的指导下,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由本公司与清华大学电机系,环境系、自动化系、热能系等共同开发的。
产品设计参考了务种国外同行业名牌产品,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进。
自89年至今应用丁多种现场,性能优异,得到J'用户的好评、多次被国际知名大公司选做其主控没為的配套控制系统,不仅在国内T程中应用,而旦出口俄罗斯、朝衅、叙利亚等国家。
95年又推出采用国际最新技术的一体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上控芯片的多点数控制器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会髙抗干扰性能考虑到现场工作环境般较为夏,、恶劣,尤It在采用変频控制又没有良好接地系统的条件下。
该控制器采用了电磁構合、全光电隔离、电源电压监测、瞬变干扰电压抑制、看门狗等多达十余项抗「扰措渔,使系统具冇极强的抗「扰能力M以与强电柜合-•并負接作在被控设备上构成机电-体化系统。
% 宽电压工作范围针对国内电源电压特殊条件,现场控制為的电源电路釆用了宽电压工作电源,冇效地保证了控制器在悪劣供电条件下可靠丄作。
其正常丄作输入电压实测指标达220V+15%至220V-20% ,EP 允许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175V25OV,远远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
% 可靠的故障分隔及保护措施现场控制器采用了全光电隔离技术,选用了耐压达1500V的光电耦合器件,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不但控制器内部的各主要电路在电气上是完全隔离的。
而H.系统各子站的通讯接门也是全光电隔离的,电源为右路隔离电源.并具•有过压、过流、短路保护等功能。
可在出现意外悄况时,最大限度地的减小故障影响范围。
为结构合理易于维护山于现场控制器釆用了先进的插件结构或单板结构,使维护极为方便。
一级维护通过更换插件的方式即可完成、故障产品经替换后送凹生产厂进行二级雄护。
2。
5部分现场控制器(DDC)采用匚具有通用的狙态软件包。
可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对软件进行组态、实现PID控制、门适应控制及模糊控制。
空调控制软件配备了完善的节能多工况分区、判断与自动转换功能,开机后机组自动进入节能工况启动调节到节能最优运行状态,即在舒适性空调系统中,根据气象条件、室内热湿负荷及舒适度等要求自动整定温湿度设定值11动决定凤速,使之达到节能优化运行。
当应用对象为丄.艺空调时,应以实现髙精度恒温恒湿为首要目标本系统叮实现高能度恒温但湿控制。
.当控制对象为舒适性空调时,软件设计上在满足用户对环境要求的同时,能充分考虑节能的要求、当釆用【BS系统及多丄况分区软件后,系统综合节-能可达到25%以上。
2. 2. 2. 3控制器功能:> 现场控制器H有自动和炊手动功能,叮在控制褓处于任意状态(门动或手动)时.通过控制器实现手动幵/关机及调尚电动阀升度°>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巡检及显示。
>防火报警及显示,并自动停机和火警上传.>防冻报警及显示,并自动处理上传.>过濾器堵塞报警及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