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迟缓性肌张力分级
心功能的分级
肢体残疾人的环境评定
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1.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2.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3.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4.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5.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纽扣
尺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屈指功能取环,小指TAM 的平均值。
分级:优10-12分,良7-9
分,可4-6分,差3分以下
桡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优13-16分,良9-12,可5-8,差1-4分
正中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有13-16分,良9-12分,可5-8分,差1-4分。
康复医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康复医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恶性肿瘤早期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
A、手术疗法B、放射疗法C、化学疗法D、物理疗法E、药物疗法正确答案:A2.强度-时间曲线检查结果为正常曲线时表示( )。
A、最短反应时正常,曲线无弯折,时值大于1msB、最短反应时明显延长,曲线无弯折C、最短反应时正常,曲线无弯折,时值小于1msD、最短反应时缩短,曲线有弯折E、最短反应时延长,曲线有弯折,时值可能不正常,但不大于10ms正确答案:C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电体操疗法)临床常用参数指标是( )。
A、持续时间10~300ms,间歇时间为持续时间的3~5倍,三角波B、持续时间10~300ms,间歇时间为持续时间的10~20倍,三角波C、持续时间1~10ms,间歇时间为持续时间的3~5倍,三角波D、持续时间1~10ms,间歇时间为持续时间的10~20倍,方波E、持续时间300~500ms,间歇时间为持续时间的3~5倍,三角波正确答案:A4.帕金森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肌肉强直B、慌张步态C、肌肉瘫痪D、运动迟缓或减少E、肢体震颤5.面部危险三角区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主要会引起( )。
A、败血症B、面部蜂窝织炎C、颜面部淋巴管炎D、颜面部脓肿E、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正确答案:E6.有关徒手肌力评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表明肌肉收缩的耐力B、对完全瘫痪的肌肉无法进行评定C、不受评定者主观评价误差的影响D、需要专业的检查设备E、定量分级非常准确正确答案:A7.Dugas阳性体征,一般提示脱位关节是( )。
A、肩关节B、肘关节C、腕关节D、髋关节E、膝关节正确答案:A8.患者男,65岁。
咳嗽、咳痰5年余。
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年余。
对其实施呼吸训练,关于其训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采用缩唇呼气训练B、可取卧位、坐位、前倾站位C、呼气吸气的时间比例大致为1:2D、可进行发音训练E、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呼吸方法9.有关助力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1.肌力评定(Lovett分级法)分级表现无可见或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可扪及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2在消除重力姿势下能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能抗重力和一定的阻力运动5能抗重力和充分阻力的运动2.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分级评定标准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突然出现卡住或释放。
1+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为后50%范围内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的大部分范围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3.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布氏分期)分期运动特点上肢手下肢无随意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2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仅有极细微的屈曲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3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可有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在坐位和站立位上,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4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①肩0度肘屈90度的条下前臂旋前、旋后②肘伸直情况下肩可前屈90度③手臂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和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在坐位上,可屈膝90度以上,足可向后滑动。
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踝可背屈。
5肌张力逐渐恢复有分离精细运动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①肩前屈30-90度时,前臂可旋前旋后②肘伸直时肩可外展90度③肘伸直,前臂中立位,上肢可举过头顶。
可做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髋;伸膝下,踝可背屈。
6运动接近正常水平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秒)。
试题《康复评定》第三章肌力的评定

第三章肌力的评定一、名词解释:1.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分为静态肌力与动态肌力,广义的肌力还包括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
2.MMT:即徒手肌力评定,是评定者借助于受试者自身节段的重力或徒手施加外在阻力的前提下,评定受试者所测肌肉(或肌群)产生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一种肌力评定方法。
3.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张力有影响,肌肉收缩前给予一定的前负荷,当前负荷逐渐增加时,肌肉初长度增加,收缩所产生的主动张力也相应增大,肌肉的收缩效果增强。
但在超过某一限度时,再增加前负荷反而使主动张力越来越小以至于为零,肌肉的收缩效果也就下降。
二、填空:1.肌力强弱常分为级,3级肌力可做运动。
6,主动2.MMT检查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和不能排除误差。
肌肉收缩的耐力评定者主观评价的3.MMT检查不仅可以检查肌功能,而且可以检查功能。
单个肌群4.仰卧位检查月国绳肌肌力时要防止的替代作用,检查股四头肌肌力时要防止的协调作用。
骼腰肌阔筋膜张肌三、问答题1.简述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分级标准。
答:(1)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有:①使用方便,不需专门的检查设备,不受场地、时间等的限制。
②应用范围广。
③若正确掌握评定方法,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④该法以受试者自身节段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的基准,故可表达与个体体格构成相对应的肌力。
⑤仅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的耐力。
⑥定量分级较为粗略,较难排除评定者主观评价的误差。
(2)分级标准有:Lovett分级法、肌力百分数分级法、M.R.C分级法。
2.简述影响肌力的因素。
答:影响肌力的因素有肌肉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两方面。
(1)肌肉本身的因素有:肌肉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募集率、肌肉初长度、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速度、收缩形式;(2)个体因素有:年龄、性别、有无训练、职业、有无疲劳/疼痛、优势手/腿、心理因素等。
3. 简述肌力评定的禁忌证。
徒手肌力评定

髋关节内收(2级)
编辑ppt
髋关节内收(0~1级)
内收肌
编辑ppt
髋关节外展(4~5级)
编辑ppt
髋关节外展(3级)
编辑ppt
髋关节外展(2级)
编辑ppt
髋关节外展(0~1级)
编辑ppt
阔筋膜张肌
髋关节外旋(4~5级)
编辑ppt
髋关节外旋(3级)
编辑ppt
髋关节外旋(2级)
编辑ppt
前锯肌
编辑ppt
肩关节屈曲(4~5级)
编辑ppt
肩关节屈曲(3级)
编辑ppt
肩关节屈曲(2级)
编辑ppt
肩关节屈曲(0~1级)
三角肌
编辑ppt
肩关节伸展(4~5级)
编辑ppt
肩关节伸展(3级)
编辑ppt
肩关节伸展(2级)
编辑ppt
肩关节伸展(0~1级)
三角肌后部纤维
编辑ppt
肩关节外展(4~5级)
4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 力。代表符号(good,G),评定结果为 肌力为: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75%。
编辑ppt
5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和充分抵 抗外加阻力。代表符号(nomal,N),评 定结果为: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0%。
编辑ppt
髋关节屈曲
编辑ppt
髋关节屈曲(3级)
编辑ppt
肩关节内旋(2级)
编辑ppt
肩关节内旋(0~1级)
肌肩 胛 下
编辑ppt
肘关节屈曲(4~5级)
编辑ppt
肘关节屈曲(3级)
编辑ppt
肘关节屈曲(2级)
编辑ppt
肘关节屈曲(0~1级)
徒手肌力评定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Zhao Qing
• 2级 取坐位,双上肢 放松,自然下垂于体 侧,检查者固定骨盆 ,令被检者胸部分别 向二侧旋转。如能完 成部分范围的运动即 为二级。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Zhao Qing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Zhao Qing
• 1级与0级 仰卧位,令其咳嗽,同时触诊腹壁,如有轻微的收 缩则为一级,无收缩为零级。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Zhao Qing
• 4.躯干旋转
• 主要动作肌:腹外斜 肌、腹内斜肌。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Zhao Qing
• 4.协同肌:是配合原动肌,随原动肌一同收缩产生相同功 能的肌或随原动肌收缩,起着限制原动肌产生不必要的运 动的肌。例如,做燕式练习时,肩胛提肌、菱形肌可以抵 消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旋的作用,这时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即 是斜方肌的协同肌。
• 3级 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尽力抬起上身 ,只能达到双侧肩胛骨上缘离开台面,肩胛骨下 角仍着台面者为三级。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Zhao Qing
• 2级 双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颈椎前屈, 检查者按压胸廓下部使腰椎前屈消失骨盆前倾, 触摸腹肌,如有正常收缩为二级。
• 2.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患者全 身的功能状况、关节活动的质量、关节有无异常 的病理形态以及患者的配合意识,按照检查的基 本原则,确定肌力检查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查 体位和姿势。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分级标准。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分级标准。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徒手肌力评定方法及其分级标准一、引言肌力评定是评估一个人肌肉力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康复评定试题库-康复评定的题库

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
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
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
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
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三、问答题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方法体格检查、专项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2.试述康复功能评定的工作流程。
答: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三个阶段:(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2)分析资料包括确定问题、确定残存功能或能力;(3)解释评定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定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
3.康复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①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②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③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④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⑤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⑥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⑦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⑧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