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案陆游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引导语: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卜算子·咏梅》时,诗人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下文是这首词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案篇1:【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执教人】XX【教学时间】二00XX年【教学目标】1、能感情诵读《卜算子咏梅》。
2、积累关于“愁”的诗句。
3、理解词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的排挤。
4、对比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卜算子咏梅》。
5、书法欣赏,从中感受中国的书法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卜算子咏梅》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的遭遇。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写字导入1、出示大屏幕:梅花图同学们,这是一幅什么图?(梅花)2、板书“梅”。
指导写字,学生书空,再写两个。
3、谁来背一背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二、朗读指导1、南宋诗人陆游也喜欢梅花,他还为梅花写了一首词。
请看大屏幕。
2、出示《卜算子咏梅》图文结合。
3、请同学们先默读。
4、请学生读。
(重点指导朗读)读书就是找感觉,要读准确,字正腔圆。
速度放慢,音调放低。
5、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作者是什么心情?找一个字。
(愁)6、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愁啊!三、诵读“愁”诗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2、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3、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钗头凤》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5、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6、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①请同学们读每句诗,教师适当讲解。
②学生齐读愁诗。
四、诵读理解诗人们的相思之愁,离别之愁也好,思乡之愁,亡国之愁也罢,但陆游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又是一番愁绪。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
2、鉴赏全词比喻、拟人、烘托等多种手法。
3、背诵中把握作者感情。
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到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知道托物言志的手法。
2、通过知人论世了解特定的时代、有教养的家庭、饱受挫折的一生,决定了陆游诗歌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一猜这些名句写的是哪一种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2.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梅的认识。
(学生回答)梅花正是应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卜算子咏梅》(词牌、题目)3、学生根据资料简介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使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4、出示范读5、诵读,注意读的感情(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抓住了“愁”“寂寞”两个诗眼。
二、学习诗词1、诵读“愁”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钗头凤》请同学们读每句诗,教师适当讲解。
学生齐读愁诗。
三、诵读理解诗人们的相思之愁,离别之愁也好,思乡之愁,亡国之愁也罢,但陆游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又是一番愁绪。
(一)出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愁”在哪儿?(驿外、断桥边、寂寞、无主)2、是啊!如此清幽绝俗,出众的梅花,却开在郊野的驿外,断桥的旁边。
读。
3、驿站经常有人来吗?断桥有人走吗?人迹绝少,倍受冷落。
唉!读。
4、它是不是官府中的梅花?它是不是名园中的梅花?它是一株生长在()的野梅。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课文;3. 通过品读关键词,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研讨,结合搜集的资料来理解词的意境,体会梅花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品读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含义,以及这首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词的韵律和情感;2. 品读法: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帮助学生理解梅花的品质;3.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的深层含义;4. 拓展延伸法: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拓宽视野,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咏物诗,明确特点。
让学生举例并回顾之前学过的咏物诗,引导学生总结出咏物诗托物言志,通过物品抒发自己的追求和志向的特点。
2. 背景介绍:为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词的表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意义。
3. 品读文本: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并通过关键词的品读,让学生理解梅花的形象和品质。
4. 深入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的深层含义,如“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等关键词句的含义。
5. 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收集和阅读其他咏梅的诗文,来拓宽视野,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卜算子咏梅陆游 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教案标题】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陆游的诗作《卜算子咏梅》;2.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诗歌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创作与诗歌相关的作品。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2. 感知陆游的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点;3.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情感和感悟的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陆游的诗作《卜算子咏梅》;2. 课件:包含相关图片和文字的PPT;3. 板书工具:彩色粉笔、橡皮擦;4. 评价工具:学生乐谱、鉴赏评价表。
【教学过程】【导入】1. 创设情景:播放相关的梅花图片,引发学生对梅花的感觉与情感;2. 提问学生:你对梅花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吗?【展示】1. 展示与《卜算子咏梅》相关的图片和背景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2. 向学生介绍陆游的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讲解】1. 分段讲解诗歌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2. 解读陆游的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点;3. 分析陆游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感悟】1. 让学生读诗,自由发挥,引导他们借助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悟;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总结】1. 总结课堂所学的陆游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2. 引导学生再次欣赏《卜算子咏梅》,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作业】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梅花的短文;2. 提供参考范文,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创作短文。
【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进行集体欣赏和班级评比;2. 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对梅花的情感,如绘画、音乐等。
【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提问和回答问题;2. 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梅花,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创作。
【教学资源】1. 陆游的诗作《卜算子咏梅》;2. 相关图片和背景知识的PPT;3. 学生作品的评价表和学生乐谱;4. 书籍资料或互联网资源供学生参考。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册中已经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
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
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三、交流讨论,激趣导学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
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词中的深层含义。
1、“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课题:《卜算子咏梅》诗歌的赏析和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陆游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了解《卜算子咏梅》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和理解能力。
3.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根据诗歌文本,分析诗歌的意象、结构和表达手法。
2. 理解诗人抒发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 融入艺术表演形式,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表演和课件展示相结合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陆游的相关图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对于陆游和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卜算子咏梅》(10分钟)让学生阅读《卜算子咏梅》原文,可以请几个学生朗读,然后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10分钟)使用课件展示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鲜明的形象、对比的修辞、音韵等等。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
4. 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情感(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诗歌,如对生命的热爱、对困苦命运的抱怨等。
5. 表演诗歌的内容和情感(15分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选择形式多样的表演方式,如朗诵、歌唱、舞蹈等等。
可以选择其中几个小组进行展示。
6. 学习诗人的创作背景和人生感悟(10分钟)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和他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陆游的人生感悟,引发学生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7. 小结与延伸(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于《卜算子咏梅》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地创作和表达,可以写自己的诗歌或是进行更多的表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卜算子咏梅》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设计范文(三篇)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设计范文(三篇)第1篇: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情感态度:1、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2、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3、写出赞美自然界景物的文字。
二、过程方法:1、积极调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和积蓄的情感,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2、利用学生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学习。
3、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词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能想象画面,赏析文字。
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了解梅花吗?学生交流对梅花的认识。
(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
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2、毛泽东同志真是一个豪迈、浪漫和富于激情的伟人,一场雪,就有一种英姿勃发的气概;一枝梅,更有笑傲江湖的情怀。
3、1962年春天,他看到迎寒怒放的梅花,写了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在这里,词牌名是?题目是?“咏”就是用诗词等来叙述的意思,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
(二)读一读1、初读感知:(1)毛主席眼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呢?他是怎样赞美梅花的呢?请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体会。
(2)读着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感受到的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从词中你听到是哀叹还是笑声?你从中看到的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指名回答:“读着这首词,我感觉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3)指名诵读:提句读停顿、声调变化和感情扬抑的要求。
(4)齐读。
2、精读感悟(1)、再读,体会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谈议(板书: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4)、如果说梅花是一种精神,你觉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如果说梅花是一个人,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能否举例谈谈?3、品读赏析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曲曼妙的音乐,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评,细细去欣赏,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七嘴八舌评诗词,可以从个别的字上,也可以从某个句子上,也可以从整首词上去赏析。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卜算子·咏梅》这首诗;(2)了解诗人陆游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相关参考资料。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卜算子·咏梅》,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和翻译;(2)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诗人情感。
7. 作业布置(1)背诵《卜算子·咏梅》;(2)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感悟文章。
1. 比较学习(1)让学生收集其他诗人咏梅的诗作,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2)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咏梅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2. 艺术实践(1)邀请书法爱好者,让学生欣赏并学习书写咏梅诗词;(2)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以梅花为主题,感受诗中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示ppt
三、
赏析词韵
1、自由朗读,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2、学生质疑,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文中译解,相互说说词的大概意思。
重点理解:无主、寂寞、独自愁、群芳妒
3、师生交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的孤独寂寞。?怎样理解“无主”这两个字
“无主”二字,既点出这株梅并非养尊处优的官梅,也非占尽风流的园梅,而是野生之梅,根本没有什么主人对之护持与青睐。又突出了它独立荒野,孤芳高洁的品格。(请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句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教学题目
《卜算子·咏梅》授课人:邱晓荣
学科
国学
年 级
六级
学 时
40分钟
教材
六年级下册国学《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1、教学内容简介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4、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5、课堂小结
ppt显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五、板书设计: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译外荒凉
断桥寂寞孤芳自赏不慕名利坚贞不屈
野梅惆怅
黄昏凄凉托物言志
风雨
3、试背课文。
四、
仿文拟写
1、比较阅读?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2、你还读过哪些咏梅的诗,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为什么
3、请你也当回小诗人,写一首诗或词赞美这坚贞高洁,美丽多姿的梅花吧,还可以配上美丽的插图噢。
二、学生特征分析
具备可以理解古代诗词的能力,能够对诗词中词人的思想情感做出一些初浅的分析,能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感悟词作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和积蓄的情感,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利用学生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学习。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愁”字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独自”是上句“无主”的演变和强化“更着风和雨”这句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凄惨阴沉的画面,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生读)?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品格)
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词人,你能读出作者的心声吗试一试。(生读全词)
√
√
背诵这首词
√
2.分析教学的关键点:
重点: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难点: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的品性和精神。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媒体演示
一、
激趣导入
1、老师:出示梅花图片,欣赏感受梅花的精神气韵。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诗概括你对梅的认识吗老师:梅花正是因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卜算子·咏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四、教学内容分析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目标的确定
课题名称
知识点
学习目标
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卜算子·咏梅》
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
体会词人在Leabharlann 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合作探究。???
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梅:饱经忧患的词人。??群芳:当权的投降派。?
小结?
1、这是一首咏物词。表面看,这首词歌咏的是梅花,实际上,它是通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和比拟手法,用梅花来表现词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
2、请同学们再次深情地朗诵全文,以梅花的品格来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2、老师介绍词的词牌名,词题。
3、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展示ppt上梅花的图片
展示作者简介
二、
熟读成韵
:读准字音,节奏
1、初读词,读准字音。
2、出示朗读视频,边看边听。划出平仄及朗读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这首词。
3、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4、老师评价小结。
5.、全班同学配乐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