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自立自强教学设计
6.3自立自强教案

七年级思品下册六单元自强不息——6.3《自立自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及“心灵导航”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认识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体会自立自强对生活的意义,养成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反思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今中外的有关自立、自强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联系学生实际提出问题“现在,你都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直接导入本课.(设计意图:问题联系学生实际,拉近了生活与课堂的距离,“拉家常”时的谈话,轻松自然的将学生引入课堂。
)(二)、【 授课过程】1.“什么是自立?”教师展示课件。
读陶行知的名言《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设计意图:这段名言朗朗上口,寓意深刻,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对自立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陶行知先生《自立歌》的启示及对自立的理解。
2.“什么是自强?”(2)领悟故事:翻开教材,看教材上探究园设计的活动“故事会”,下面请同学们听两则故事:故事一:苏明娟:走向自强。
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图片中的大眼睛姑娘。
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她顺利读完小学、中学,于2002年秋成为一名大学生。
在入学两个月后她宣布:请求“希望工程”取消对自己的捐助。
故事二:洪战辉:带妹读书。
洪战辉,1982年生,河南省西华县人。
中南大学教师。
先后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中南大学。
因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200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成为时代偶像。
6.3自立自强 第二课时教案

6.3自立自强第二课时关键词:自强精神学习目标1、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2、知道怎样培养自强精神。
重、难点:怎样培养自强精神过程:上节知识复习什么是自立?自立意味着什么?什么是自强?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意义?生活中不自立的表现有哪些?如何克服依赖心理?如何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学会自立?(如何培养自立精神和能力?)新课引入高贵的施舍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附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附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接过钱,很是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
”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不用说,你肯定知道了,他就是当年那个乞丐,他是来感谢我母亲的。
讨论:为什么说母亲的施舍是“高贵”的施舍?因为母亲的施舍,使他懂得了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自强精神自学指导Dears,自学时间到了!一、大声朗读课本P37-38“磨砺坚强意志”完成对本课的初读(气沉丹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不拖拉,吼!)二、开始课本的第2次阅读,边阅读边找出重点,聪明的你快来找出:怎样培养自强精神?自学检测1.志存高远。
6.3自立自强导学案(全课时)

第六单元自立自强6.3 自立自强①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②努力学习A、①②③④ B 、①④C③万事靠自己,不能求于别人④克服依赖性、①③④ D 、①②④【学习目标】1、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体会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要学会自立和培养自强精神。
2、通过自主阅读思考、故事分享、合作探究、自我分析,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
【预习任务单】(一)1、通读教材“学海导航”P42—P48,理顺本课知识脉络,依据学习目标充分预习课本,查找、勾画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掌握学会自立和培养自强精神的途径,并作标注。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合作探究题。
4、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讨论更改答案(二)预习检测最佳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1、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的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
她的经历启示我们①要逐步摆脱父母的束缚②拒绝父母的帮助③要在社会生活中锻炼自理能力A.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3,她便在业余时④要做自立自强的人2•“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A.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B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C •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 D .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3•每到放学时间,学生家长们开着汽车,骑着三轮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准备接孩子回家, 导致周边交通一片混乱,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式接送”A.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全部的爱B. 能根除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C.会导致孩子交往能力的丧失D. 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4.在2015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上,主持介绍了这样一位10岁的少女,从四五岁时就开始做饭洗衣、操持家事、照顾失明的双亲……她用小小的肩膀,汇集成大大的能量,点亮父母黑暗的世界,撑起全家希望的蓝天。
《自立自强》教案设计

《自立自强》教案设计教案主题:自立自强教学目标:1. 了解自立自强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内涵。
2.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表现。
3. 自立自强的具体实践方法。
教学准备:1. 制作PPT展示教学内容。
2. 准备相关讨论问题及案例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入自立自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概念解释:1. 使用PPT展示自立自强的概念及内涵,并带领学生一起讨论。
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立自强的理解,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重要性探讨:1. 利用案例材料或真实生活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自立自强在不同方面的意义展开讨论。
实践方法介绍:1. 利用PPT展示不同的自立自强实践方法,并解释其原理和可行性。
2.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自立自强方法,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总结:1. 综合前面的学习内容,对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立自强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课堂延伸活动:1. 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并制定一份自立自强的行动计划。
2. 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实践自立自强,并在下节课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中结合了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兼顾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课后的观察和反馈,对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进行评估和指导。
自立自强(说课稿)

《6.3 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目的、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和总结。
第一部分:说教材我将从本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本课时选自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时主要讲了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表现,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
在这部分的内容是下课时学习的基础,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和今后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和自强的含义及其表现,理解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时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立自强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自立自强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从而树立自立自强的价值观。
接下来,我将谈谈教学重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自立自强的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确立依据: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都是比较理论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生动、深入浅出的见解。
而且,这些知识是本课时的核心。
因此,我把它归入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着重地讲解。
第三部分:说学情本课时的内容主要的教育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关于理论的知识是学生之前没接触到的,而且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进行总结讲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自理自立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赖性还很强。
所以,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举例分析,并通过典型人物和案例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热情。
第四部分:说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比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6.3 自立自强》教案1

《6.3自立自强》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做人应该。
2、懂得从小培养的精神,将来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娇生惯养害自己。
情感:1、敬佩的人,并愿意做这样的人。
2、厌恶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行为: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觉,不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同学们,你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遇到过自己感到十分困难的事情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或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简单谈自己的经历,把握学生的依赖与自立的两种表现,继续提问)那么在困难面前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究竟哪种表现是应当受到肯定,值得我们学习的?哪种表现是应当及时改进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观点1、导入我想: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我们中学生,是这样吗?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学习中有困难是正常的)小结:看来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生活与学习中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凡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无一例外。
2、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谁愿意说一说自己在遇到难办的事时是怎样做的?当时你是怎样想的?你的做法给你带来什么后果?(引导学生说真话,谈出自己依赖于别人或依靠自己自立解决问题的两种表现。
同时抓住几种情况:生活条件好的依赖于别人的;生活条件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没有自立精神的)师总结:所以说,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3、学会自立。
(分别抓住几个依赖别人的例子)你看,有的人依靠别人解决了问题,既解决了难题又不费自己吹灰之力,多痛快呀!你们同意我的看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从表面看,一时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从长远看,养成了依赖心理,一旦自己需要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将来自己就不能独立面对生活)小结:从小事上养成依赖性,遗害无穷呀!师总结:克服依赖心理;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自立自强的教案

6.3自理自强的教案师:同学们先看我手中的这一幅彩照,里面画的是什么?它的生长有什么特点呢?(出示一幅里面画的是一棵直立的大树的彩照)生:……师:同学们再看这一幅,里面画的又是什么呢?它的生长特点又如何?(出示一幅里面画的一棵爬墙的藤萝彩照)生:……师:很显然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你能说说由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你联想到人在生活中哪两种生活态度呢?生:……师:(小结)树长得很直立联想到人在生活中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而藤呢它是攀附着墙生长的可以联想到人在生活中依赖他人的生活态度。
师:我们这节课进入第六单元第三课自立自强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4页,要求带着四个问题看书并在课本中划出相应的答案,看书的内容是本课的一二小节,时间是两分钟,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自立;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培养自立的精神;第三个问题什么是自强;第四个问题是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有什么意义?师:时间到了,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自立?有那位同学在课本中找出答案起来回答一下。
生:……师:很好,请坐。
我们先来看第一小点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要独立完成,不要依赖父母帮自己完成,比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书籍自己整理。
我们再看第二小点的前半句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就比如说父母给自己的零花钱,要适当地花,买东西要看自己需不需要,不需要尽量少买。
再看后半句长大后要离开父母的呵护,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就比如说以后同学们长大了出去工作了,要自己挣钱去养活自己,不要在依赖父母继续供养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立歌》写的很好,同学们如果比较依赖他人时候可以读一读来励志一下自己,在课本42页,大家翻到42页,一起整齐的读一遍,滴自己的汗预备起。
生:……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自立,相信同学们对自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做到自立吗?好了,现在我来测量一下同学们的自立能力的程度,我手里有ⅹ份自立能力测量表,等一下发到你们的手中,你们要按实际情况选择答案,并计算好总分,把总分写在右上角。
6.3自立自强 第一课时教案

6.3自立自强第一课时关键词:自立、自强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立、自强;懂得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2、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克服依赖心理,学会自立。
重、难点激发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主动培养自立、自强意识。
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自学指导1 Dears,自学时间到了!一、大声朗读课本P29“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完成对本课的初读(气沉丹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不拖拉,吼!)二、开始课本的第2次阅读,边阅读边找出重点,聪明的你快来找出:1、什么是自立?自立意味着什么?2、什么是自强?3、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4、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意义?自学检测1什么是自立?自立意味着什么?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意味着:①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已的日常生活;②长大后要离开父母的呵护,靠自已的力量,创造生活。
什么是自强?答: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教师指导自立自强是一种不依赖别人,学会独立,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努力向上的负责的生活态度。
《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之自立≠自理自理一般限于生活的层面,而自立是更高层次的东西,含有丰富的精神因素。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自立的表现有哪些?在生活中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自立自强的表现:我的衣服自己洗;自己做作业,不用父母督促陪伴;家里打扫卫生、饭后洗碗,由我负责;东西丢了,我知道去哪里报失。
还有比如自己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靠自己的双手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等等。
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答:①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
②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③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面对困难,乐观向上,遭遇灾难,坚强勇敢;④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
⑤自强不息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回答问题
当堂
训练
多媒体给出:
“实话实说”案例
学生思考:假如是你,看到纸条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这周你打算怎么过,100元钱怎么管?父母不在家的周末你怎样安排?讲给大家听听看。结合实际来谈谈在你生活中第一次不再依赖他人、独立做某一件事情的经历与感受。
鼓励学生说实话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作业或
反馈
1、对面的男/女生看过来;2、故事新编:给出一个故事进行续编。
吴集中学“以生为本、为学而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设计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或
阶段安排
先学
后教
教师总结
或
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
与导入与学生Fra bibliotek道回顾并导入新课
学生回顾上节内容
知识
讲解
出示问题:什么是自强
教学方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主题活动法、小组评价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或
阶段安排
先学
后教
教师总结
或
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男儿当自强》音乐
学生欣赏后,思考:这首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教师归纳并过渡到课题:自立自强
回答:这首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出示树与藤的图片
学生思考
教师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
学生回答
故事会
多媒体展示:P43《甯加驰》的故事
学生阅读,并思考:怎样理解自立与自强的关系?如何做一名生活的强者?
你对自立自强是如何理解的?你对自强不息是如何理解的?
教师给予鼓励。
并给予正确解答。
学生发表看法。
知识
讲解
出示问题:为什么要自强
学生思考
教师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
总结
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教师给予鼓励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作业
或
反馈
1、“自立自强”小论坛:学生按照课本P46《人生多难题,唯有自强路》要求课下时间准备。
2、阳光行动:出示课本P46《寻找人生故事》,围绕“自立自强”为主题,寻找一个人生故事,并把它推荐给同学。
教学
反思
学生回答
自立自强人物推介
多媒体展示人物:禁烟英雄林则徐、桑兰、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刘翔
海伦.凯勒、谢坤山。
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些人物的事迹对自己的启发。并思考如何培训自强精神?
教师给予鼓励。并给出正确解答。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当堂
训练
教师讲解评选“自立自强星”要求
学生投票
公布结果
学生统计结果
课堂
想想,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哪两种生活态度吗?
说说,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哪两种生活态度吗?
思考与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什么是自立?
学生思考,根据自习寻找答案。
教师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
学生回答
出示陶行知“自立歌”并问:1、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自立的表现有哪些?你打算怎样做到自立?
吴集中学“以生为本、为学而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设计表
课题
6.3自立自强
执教人
冀荣俭
学科
思想品德
共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缺乏自理能力,正从依赖走向独立,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和积极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
内容
分析
知识部分
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
学生阅读“自立歌”并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并记录。
出示自立的表现例子。
学生回答问题
出示问题:如何学会自立?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学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
明确学会自立和克服依赖心理的方法。告诉学生可结合自己实际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
故事会
多媒体展示:P43《洪战辉》的故事
学生阅读P43《洪战辉》的故事,小组讨论:故事对自己启发,并找出自己的差距及改正不足之处的具体措施。
教师给予鼓励。
学生发表看法,找出差距及改正措施。
阅读与感悟
多媒体展示材料:
1、《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2、《外国人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思考:1、你对河狸父母的“狠心”是如何理解的?
2、他们教育子女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你能发现我国父母教育子女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吗?你有什么感触?
能力部分
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强精神。
过程方法
通过故事会、材料阅读、小组讨论、阳光行动、小论坛等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重点或难点
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