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自立自强 教学设计 教案
6.3自立自强 教案 (4)

6.3自立自强第二课时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导学卷◆学习目标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
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来源:学.科.网Z.X.X.K]◆学习重、难点[来源:学科网]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学前指导通过自主探究了解本课知识点;通过例题演习学会解题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释疑、解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练习检测学习成果。
课堂学习设计1、温故而知新宁宁是七年级某班的学生,她认为自立自强是大人的事,我们现在还小,只能让大人照顾。
你同意她的观点吗?为什么?2、新知探究[来源:学.科.网Z.X.X.K](1)请判断下列哪些是自立的行为1)小虎把脏衣服带回家给妈妈洗()[来源:学科网]2)明明吃完饭主动洗碗()3)老师不监督小华她就不学习()4)亮亮一遇到难题就抄书()5)可可和伙伴在一起从来不提出自己的意见()请列举两个你或者你身边的不自立的例子。
[来源:](我们应该要学会自立,自立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识逐步培养)(在课本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2)如何学会自立?(3)如何克服依赖心理?(4)列举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的例子。
(5)如何培养自强精神?(6)中学生为什么要志存高远?3、例题演习阅读P47“阅读与感悟”《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1)小河狸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狠心”?2)小河狸离开父母后应该怎么做?4、拓展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你认为下列行为缺乏自立意识的是()①小刚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抄同学的②看到远处有人打架,马上拨打110[来源:]③别人学英语,他就学英语;别人练习体育,他就练习体育④小利吃完饭主动洗碗筷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②③(2)下列对中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认识正确的有()A.从做大事、难事入手B.搬到外面一个人独立生活C.长大后自然就会自立,现在不用管[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D.多参加社会实践,有意思的逐步培养(3)下列对克服依赖心理理解正确的是()A.克服依赖心理就是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B.克服依赖心理就是搬到外面去住,完全脱离父母[来源:Z§xx§]C.克服依赖心理就是独立自主的处理生活中的问题D.克服依赖心理就是一切都自己做(4)“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自立自强》精品备课教案

《自立自强》精品备课教案自立自强——精品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立和自强的概念和含义。
2. 掌握自立和自强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1. 自立和自强的概念和含义自立和自强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一种表现,意思是指一个人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强的品质和毅力,不依赖他人,不屈服于外部压力,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 自立和自强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立和自强是个人成长和生命的必需品,是一个人在成功和幸福道路上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自立和自强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如在学习上,学生应勤奋刻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工作上,一个人应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面对困难时,自立和自强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挫折和困境中创造奇迹。
3.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在学校的教育中,老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了解自立和自强的意义和重要性,树立自立和自强的信念,将自立和自强的意识和品质融入教育中。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自立和自强的信念,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在社会教育中,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人们自立和自强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努力拼搏,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学反思自立和自强是人类不断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自立和自强的概念和含义,掌握自立和自强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眼光和国际视野,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品质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立自强(说课稿)

《6.3 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目的、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和总结。
第一部分:说教材我将从本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本课时选自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时主要讲了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表现,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
在这部分的内容是下课时学习的基础,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和今后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和自强的含义及其表现,理解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时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立自强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自立自强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从而树立自立自强的价值观。
接下来,我将谈谈教学重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自立自强的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确立依据: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都是比较理论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生动、深入浅出的见解。
而且,这些知识是本课时的核心。
因此,我把它归入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着重地讲解。
第三部分:说学情本课时的内容主要的教育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关于理论的知识是学生之前没接触到的,而且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进行总结讲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自理自立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赖性还很强。
所以,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举例分析,并通过典型人物和案例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热情。
第四部分:说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比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6.3 自立自强》教案1

《6.3 自立自强》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2、能力: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强精神。
3、知识:懂得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怎样自立自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两幅彩色画照,一幅是一棵直立的大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藤萝。
2、材料。
(1)“这样真省事!”:小李做作业,从不愿自己思考,总是偷偷抄同桌的作业。
(2)“请投我一票!”:小陈积极准备参加了七年级学生会干部的竞选。
(3)“上课多累啊——睡觉!”:小殷上课喜欢睡觉,别人说他。
他总说:“我爸有的是钱!我学不学都可以上大学!”(4)“妈妈,我能自己洗衣服了!”:新学期,住进学校宿舍的小帆学会了自己洗衣服。
(二)兴趣引入两幅彩色画照,一幅是一棵直立的大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藤萝。
师提问:这两幅画中的两种植物,它们的生长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你能说说。
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哪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吗?(提示:直立的大树,攀附的藤萝)。
学生回答,教师副板书:大树——直立——自立自强藤萝——攀附——依赖他人师:同学们,你们是愿意做像大树一样的人,还是愿意做像藤一样的人呢?师归纳:对,我们要做像大树一样直立生长,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的人。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下面,先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拍摄到的某些同学的生活场景,并评论一下,哪些是自立自强的表现。
哪些是依赖他人的表现?学生讨论、评价师小结:小李抄作业及小殷上课睡觉,把学习当作别人的事,总想靠同学,靠父母。
这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属于依赖他人的生活态度;小陈竞选学生会干部,希望能锻炼、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是一种自强自立的表现;小帆自己学习洗衣服,实现生活的自理,也是一种自立自强的表现。
《6.3 自立自强》教案1

《6.3自立自强》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做人应该。
2、懂得从小培养的精神,将来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娇生惯养害自己。
情感:1、敬佩的人,并愿意做这样的人。
2、厌恶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行为: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觉,不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同学们,你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遇到过自己感到十分困难的事情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或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简单谈自己的经历,把握学生的依赖与自立的两种表现,继续提问)那么在困难面前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究竟哪种表现是应当受到肯定,值得我们学习的?哪种表现是应当及时改进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观点1、导入我想: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我们中学生,是这样吗?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学习中有困难是正常的)小结:看来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生活与学习中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凡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无一例外。
2、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谁愿意说一说自己在遇到难办的事时是怎样做的?当时你是怎样想的?你的做法给你带来什么后果?(引导学生说真话,谈出自己依赖于别人或依靠自己自立解决问题的两种表现。
同时抓住几种情况:生活条件好的依赖于别人的;生活条件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没有自立精神的)师总结:所以说,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3、学会自立。
(分别抓住几个依赖别人的例子)你看,有的人依靠别人解决了问题,既解决了难题又不费自己吹灰之力,多痛快呀!你们同意我的看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从表面看,一时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从长远看,养成了依赖心理,一旦自己需要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将来自己就不能独立面对生活)小结:从小事上养成依赖性,遗害无穷呀!师总结:克服依赖心理;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6.3自立自强(第一课时)

6.3课自立自强(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间备课人:郭云喜审核审核组组长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自立和自主,理解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
3.知识目标:掌握自立与自主知识明确过分依赖的危害。
教学重点:1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教学难点:1让学生真正的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师:回答很好,本节课,我们来学习6.3课:自立自强。
二:合作探究与小组交流: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44—45页内容,大字精读,小字略读,并用笔划出相关的内容。
比一比,看谁回答的准确。
1)什么是自立?怎样理解“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2)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有哪些自立的表现?3)依赖心理有什么危害?4)你会合理的安排你的生活吗?2.同学们都看完了吗?好,我们开始新一轮的抢答。
1)思考1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肯定。
思考2下面我们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自立大王。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
思考3我们应该怎样摆脱依赖呢?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肯定。
思考4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肯定。
三:综合能力提升:选择题:1、某市曾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过调查,72%的学生需要父母整理房间,68%的学生早上起床需要父母来叫,只有12%的学生能做些简单的家务。
《6.3自立自强》教案3.doc

《6.3自立自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努力过独立的生活。
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白人在天分上有高低之分,但发展和成功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顽强的意志,要在实践屮努力培养白强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口立口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 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怵I难、敢于开拓进収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教学难点】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师: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有一只美洲虎生活在秘鲁的国家动物园。
为了保护它,人们从大自然中单独规划出1500亩的山地修了虎园,里面有山有水,房间里还装有空调,还有成群的牛羊兔供老虎食用,真是虎的天堂。
可是“真的是我的天堂吗?”奇怪的是, 没有人见过这只老虎捕捉过猎物(它只吃管理员送来的肉食),它经常躺在装有空调的房子里,吃了睡,睡了吃,他到底怎么了呢?生回答师:一些市民说它太孤独了,于是从别国租借一只雌虎来陪他。
但依然是懒洋洋的。
后来一位市民说:“它怎么能不懒洋洋?虎是森林之王,你们不能只放一群吃草的小动物,至少也得放儿只豺狗吧?虎园领导认为很有道理,就捉了三只豹子投进虎园。
这一招果然灵验, 美洲虎不再睡懒觉,时不时冲到豹子面前放肆地挑衅,没多久还让雌虎生下了一只小虎崽”问:美洲虎为什么懒洋洋?生回答师:缺乏竞争对手,条件太优越,形成了对管理员的依赖。
当三只豹子进入虎园后,如果美洲虎还那么懒结果会怎么样?为什么?生回答。
师:可能饿死,被豹子吃掉或者被管理员再度保护起来。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适者生存, 美洲虎必须适应口然法则。
美洲虎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生回答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自立自强,摆脱依赖,学会独立生活。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自立自强》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互动、实践中体验自立自强的过程。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经历,反思自己在自立自强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3.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立自强的能力。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可能对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4.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立自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培养他们具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真正具备自立自强的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受限于经验和能力,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尚待提高。在此基础上,对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自立自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自立的含义,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明白自立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自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在生活、学习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学习过自立生活。
知道成功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生活中培养自己自强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通过情景研讨,让学生充分讨论这个情景,然后,教师围绕情景层层设疑,循序渐进导入新课内容,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
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在生活中自觉培养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难点:自立自强对个人成长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学生寄脏衣回家洗?》【师】你怎样看待这位大学生的行为?【生】【新课教学】一、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1、什么是自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走路身体自立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体验生活自立养活自己基本的人生自立【师总】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自立的过程!【师】你是一个自立的人吗?你会做哪些事?【生】展示材料:爸爸妈妈出差了。
早上起床后,小晨自己乘公交车去上学,上学的路上,他想起作业本用完了,就到超市购买了一些文化用品。
今天是小晨值日,拿着笤帚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他发现饭卡丢了,就去校财务处报失。
自修课上有同学讲话,身为班长的小晨主动制止。
放学后,小晨回到家中,洗了昨天换的衣服,做了两个菜。
吃完饭,小晨就做作业、复习功课。
这就是小晨的一天。
【问】找找小晨一天生活中,有哪些自立的表现?【生】材料:“我爸妈很有钱。
我学习有家教指导,生活有保姆照料。
样样不用我动手,事事无需我操心。
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培养什么自立能力。
”【问】你赞同她的想法吗?为什么?【生】自立能力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材料:一个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妈妈不能再陪他到北京读书,在生活中,他陷入了混乱。
冬天里他不知道该添衣服,甚至穿着拖鞋去天安门。
最终,这个可以攻克学业难题的优秀学生,因为理不顺自己的生活,逃回了家……【师】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大学生。
播放视频《刘默涵片段》【师】比较一下,同样是大学生,为什么这名大学生要逃回家而刘默涵却能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生】【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你会怎么做?【生】材料:乡下,有一片桃花林。
当初,种下树苗后,种树的人总是不定期来浇水,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我感到很奇怪,便询问缘由,他笑着说:“种树不同于种菜,不是几星期就可以成熟的。
要想种出百年的树,只有让树在土里找水源,浇水是模仿下雨,下雨是算不准的,所以,它们只有在不确定中拼命扎根,才能成长为百年大树。
”其实,人的成长跟树的生长道理是一样的,有怎样的品质,就能成就怎样的生命。
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师】你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人物?【生】教师举例:贝多芬、丁晓兵播放视频《【感动中国2013】获奖者沈克泉沈昌健:颁奖辞》为什么要自强?(1)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面对困难,乐观向上,遭遇灾难,坚强勇敢;(2)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
(3)自强不息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师】是不是只有现代人才自强?【生】材料:抗倭名将戚继光、禁烟英雄林则徐【师】他们的自强不息是不是只对自己有影响?【生】【师】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出示系列图片【师】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这一伟大梦想才能最终变为现实。
自立自强对我们的成长、对国家如此重要,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精神?二、学会自立【师】在《爸爸去哪儿》中,哪位小朋友最离不开爸爸?【生】Kimi【师】他后来的表现如何?【生】播放视频《小小志KIMI独立完成》【师】自立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出示小韩的事例【师】小韩为什么能被江苏食品学院相中?【生】他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能对自己负责【师】从他的身上,你能总结出培养自立能力的途径吗?【生】【师】这个人的思想是一种什么思想?有什么危害?他应该怎么办?【生】1、克服依赖心理材料:“茑”的故事见课件材料:包办的成长:85后小爸爸找工作,老妈陪着去【师】如果你是招聘单位,你愿意录取他吗?为什么?【生】不会。
一个对自己都不能负责任的人,又怎会对他人、对集体负责呢。
招聘单位:个人能力欠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硕导陈老师认为孩子自身的成长经验不能包办,酸甜苦辣应该自己去体验,家长应起到引领、扶助、协助、鼓励的作用,让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剥夺成长的经验。
总结依赖的危害:依赖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怎样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发觉自己的才能——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向榜样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待人处事材料:七年级学生小青郑重向父母宣布:“从今往后,我要真正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了,不再需要你们的任何帮助了,学习上生活上我都自己管理自己,你们不要再管我了。
”【师】小青这样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生】【师】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帮助,甚至跟父母对着干,这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自立应是自己既有主见,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帮助不是依赖。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生活方面、学习方面活动:畅所欲言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管理和约束,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材料: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见课件材料: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
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
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我不干活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只要自已肯干肯吃苦,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
【师】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他们的结果如何?为什么呢?【生】【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生】我们应该自立自强三、培养自强精神一个人有很多财富,可如果他不自强,也一贫如洗。
——鲁迅播放视频《-selina入选台湾教材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材料:在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受到别人的冷落。
受到人们冷落的那块石头,及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回想三年前,我们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里特别痛苦。
”另一块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三年前,山上来了一个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他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不在乎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
”【师】这个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播放视频《磨练意志骑车进京上大学》【师】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课堂小结【新课小结】同学们,月亮虽然能靠太阳的光芒照耀自己,但它本身并不会发光,等到太阳消失的时候,月亮再也无光彩可言了。
这就正如生活中只有那些自强自立的人才能拥有生活一样,因为他们知道,仅仅靠别人的荣耀而自己不懂得付出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拥有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课后习题《自立自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下列关于自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②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③人真正自立是从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己养活自己开始的④自立的生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下列名言反映同一主题的是()①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
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②要不是我自己为自己建立纪念碑,这纪念碑,它从何而来?③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④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就是某种动物的东西。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独生子女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孩子平均每天只有0.2小时的劳动时间,是世界儿童中参加劳动最少的一群。
这个数据提示我们()①我国的父母们不注重孩子的自立能力的培养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③我国孩子学业较重④我国的孩子很幸福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4、“金色儿童拓展俱乐部”招生信息说:让孩子在刺激、有趣的拓展游戏中,熔炼团队意识、磨练个人意志、学会独立生存、挑战个人极限。
这告诉我们()①社会各届注重未成年人的自立能力的锻炼②只有外界的参与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③当前未成年人的自立能力较差④要不断地培养儿童的自立能力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5、下面对自强不息精神理解正确的是()①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②自强不息的精神已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③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战胜困难④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自强精神的是()A.勇于开拓,积极进取B.志存高远,执着追求C.自尊自爱,不卑不亢D.得过且过,不思进取7、当代的“保尔”朱彦夫凭四肢全无的残躯,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生活,不仅生活完全自理,还学会了读书写字并写出30万字的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这一事例说明()A.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好事B.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C.条件越艰苦,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D.残疾人都是自强的人8、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培养自强品质B.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C.要做大事,必须具有健壮的体魄D.伟大的人物是天生的9、著名的漫画家张乐平,少年时代当学徒、做小工、摆地摊,始终勤学苦练学画,终于成为大画家。
他的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迎解放》、《三毛学雷锋》、《三毛旅游记》、《三毛学科学》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张乐平的故事告诉我们( )①我们应从小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的精神②我们要不怕困难和挫折③我们要在困境中磨砺自己的意志④成为漫画家必须首先学会吃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目前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