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蒸腾作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蒸腾作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蒸腾作用蒸腾作用:1.概念:是指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活植物(主要是叶子)表面流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它是矿物质营养吸收的动力源。

2、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有下列三点:(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高大植物。

如果没有蒸腾作用,就无法产生由蒸腾张力引起的吸水过程,植株的较高部位也无法获得水分。

(2)由于矿质盐类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既然蒸腾作用是对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那么,矿物质也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中去。

(3)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

当太阳照在树叶上时,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如果叶子没有冷却能力,而且叶子温度过高,叶子就会被烧掉。

在蒸腾过程中,水变成蒸汽时需要吸收热能(1g水变成蒸汽需要能量,20℃需要能量2444.9j,30℃需要能量2430.2j)。

因此,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

蒸腾作用与蒸发的区别:蒸腾和蒸发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尽管在这两个过程中水分都以气态流失。

蒸腾作用是植物自身调节的生理过程。

蒸发是一个纯物理过程,主要取决于蒸发面积、温度和大气湿度。

知识点拨: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光:光促进气孔的开启,蒸腾增加。

(2)水分状况: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毛孔的张开,过多的水分反而会堵塞毛孔。

(3)温度:气孔开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气孔关闭。

(4)风:微风有利于蒸腾,强风则减少蒸腾。

(5)co2浓度:co2浓度低促使气孔张开,蒸腾增强。

2.蒸腾指数:蒸腾强度(蒸腾速率)、蒸腾效率、蒸腾系数3、降低蒸腾的途径:(1)减少蒸腾面积;(2)改善植物生态环境;(3)应用抗蒸腾剂。

相关的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吸水和流失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损失(1)植物细胞就相当于渗透装置。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体表面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2.水分临界期:即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3.离子拮抗: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含其他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消除。

离子间的这种作用叫做离子对抗或离子拮抗。

4.单盐毒害:若将植物培养在单盐溶液中,植物不久将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即为5.生理酸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6.生理碱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降低的盐类7.生理中性盐:有一类化合物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几乎以同等速率被植物根部吸收,而溶液PH值不发生变化,这种盐类8.光饱和点:刚出现光饱和现象(光照强度增加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强度。

9.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CO2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0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0.CO2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时,外界的CO2的浓度11.CO2饱和点:当CO2浓度达到某一范围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Pm),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C02浓度被称为CO2饱和点12.抗氰呼吸:植物呼吸链中存在的一条对氰化物不敏感的支路,故又名抗氰支路(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部分呼吸称为抗氰呼吸)13.呼吸骤变:14.呼吸作用: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暗呼吸)15.光呼吸:是指植物绿色组织在光下与光合作用相互联系而发生的吸收氧和释放CO2的过程,也称为“氧气的光合碳循环”,简称为C2循环。

16.G蛋白:又称GTP结合调节蛋白,其作用是把胞外信号转化成胞内信号,故又把G蛋白称为信号转换蛋白或偶联蛋白。

17.第二信使:(胞内信使)能被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称为第二信使。

18.Ca调素:是一种耐热、酸性小分子可溶性球蛋白,与Ga+有很高的亲和力和专一性。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
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1.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

2.由于矿质盐类必须溶水中就可以被植物稀释和在体内运转,既然蒸腾作用就是对水
分稀释和流动的动力,那么,矿物质也随其水分的稀释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原产至植物体各
部分中回去。

所以,蒸腾作用对这两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都就是存有协助的。

3.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

太阳光照射到叶片上时,大部分能量转变热能,如
果叶子没有降温的本领,叶温过高,叶片会被灼伤。

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植物经常处于吸水和失水的动态平衡之中。

植物一方面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另一方面又向大气中蒸发水分。

陆生植物在一生中耗水量很大。

据估算,一株玉米一生需耗水200kg以上。

其中只有极少数(约占1.5%~2%)水分是用于体内物质代谢,绝大多数都散失到体外。

其散失的方式,除了少量的水分以液体状态通过吐水的方式散失外,大部分水分则以气态,即以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

所谓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与一般的蒸发不同,蒸腾作用是一个生理过程,受到植物体结构和气孔行为的调节。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方式(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陆生植物在进行光合和呼吸的过程中,以伸展在空中的枝叶与周围环境发生气体交换,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地丢失水分。

蒸腾作用消耗水分,这对陆生植物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它既会引起水分亏缺,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甚至引起祸害,但同时,它又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

1.蒸腾作用能产生的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植物被动吸水与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这对高大的乔木尤为重要。

2.蒸腾作用促进木质部汁液中物质的运输土壤中的矿质盐类和根系合成的物质可随着水分的吸收和集流而被运输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去。

3.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气化热高,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

4.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CO2的同化这是因为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气孔是开放的,开放的气孔便成为CO2进入叶片的通道。

(二)蒸腾作用的方式蒸腾作用有多种方式。

幼小的植物,暴露在地上部分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植物长大后,茎枝表面形成木栓,未木栓化的部位有皮孔,可以进行皮孔蒸腾(lenticular transpiration)。

但皮孔蒸腾的量甚微,仅占全部蒸腾量的0.1%左右,植物的茎、花、果实等部位的蒸腾量也很有限,因此,植物蒸腾作用绝大部分是靠叶片进行的。

叶片的蒸腾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称为角质蒸腾(cuticular transpiration);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称为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

蒸腾作用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

蒸腾作用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

蒸腾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水分从植物体内通过叶片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它是植物体内水分的输送和水分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

蒸腾作用涉及到植物体内的水分传导系统,包括根系吸水、导管组织和叶片的气孔。

当植物根部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后,通过导管组织向上输送到叶片。

在叶片上,通过气孔的开放,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释放到空气中。

蒸腾作用对植物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水分吸收和输送: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驱动力,使得植物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导管组织向上输送到各个部位。

营养物质运输:蒸腾作用通过水分的运输,还能带动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从根部向上输送到各个组织和细胞。

温度调节:蒸腾作用通过水分的蒸发,能够降低植物体温度,起到类似于动物散热的作用。

气体交换:蒸腾作用在水分的蒸发过程中,同时也会释放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蒸腾作用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风速)、土壤水分状况和植物的生理状态等。

适当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但过度的蒸腾作用可能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植物脱水和萎蔫。

因此,研究蒸腾作用的机制和调控对于理解植物的水分平衡、适应环境和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蒸腾作用

什么是蒸腾作用

什么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过程,是植物体水分循环的关键环节。

蒸腾是指植物叶片表面水分蒸发为水蒸气,通过气孔排出至大气环境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还有利于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蒸腾作用的机理蒸腾主要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进行的。

气孔是植物叶片表面的微小开口,通过气孔中的气体交换,植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和水分蒸腾。

当植物根系吸收到水分后,水分会通过导管输送至叶片,并透过叶片表面的气孔蒸腾至空气中。

蒸腾所产生的负压力帮助水分从根部经由导管不断上升,促进了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蒸腾作用有助于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通过蒸腾,植物可以将过剩的水分排出,避免水分滞留导致细胞膨胀和破裂。

其次,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吸收。

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并将其运输至植物各部位,满足植物的生长发育需求。

此外,蒸腾作用还有助于调节植物体内的温度,维持植物的生长环境稳定。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蒸腾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环境温度是影响蒸腾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升高会加速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增加蒸腾作用。

其次,空气湿度也会影响蒸腾作用。

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度高,不利于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排出水分。

最后,气体浓度和气孔状态也会对蒸腾作用产生影响。

气体浓度的变化会影响气孔的开合程度,从而影响蒸腾速率。

总的来说,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营养吸收的重要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蒸腾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促进植物的生长过程。

蒸腾作用总结知识点

蒸腾作用总结知识点

蒸腾作用总结知识点一、蒸腾作用的定义蒸腾作用是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和气孔周围的细胞蒸发出水分的现象,是植物体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水分蒸发方式。

在叶片表面的气孔开放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随着气流进入到叶片内部,并与叶片内部的水分蒸发形成湿空气。

随着湿空气向外扩散,使得外界的干燥空气中的水分很快就会向叶片内四处扩散,导致叶片蒸发失水。

叶片内的蒸腾是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运输的重要方式,也是植物保持水分平衡和营养物质输送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蒸腾作用的特点1.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蒸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重要手段。

2. 蒸腾作用是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渗透调节和养分输送的重要条件。

3. 蒸腾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气流速度等因素。

三、蒸腾作用的影响及意义1. 对于植物的水分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叶片蒸腾失水后,会通过植物体内导管系统将水分从根部补充上来,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2. 对植物的渗透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蒸腾作用可以影响植物渗透调节,通过调控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平衡。

3. 对植物养分物质的吸收和输送具有重要的作用。

蒸腾作用可以影响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养分物质的吸收与运输,从而影响植物对于养分物质的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了解和研究蒸腾作用对于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提高作物产量、改良栽培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透过对蒸腾作用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适应能力,为植物的生存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蒸腾的作用

蒸腾的作用

蒸腾的作用
1、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
2、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3、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和叶片的温度;
4、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气孔开放,有利于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固定。

蒸腾作用简介
蒸腾是指植物体表(主要指叶子)的水分通过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蒸腾与物理学上所说的蒸发有着一定的差别,蒸腾作用不仅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植物的调节和控制,所以蒸腾作用要比蒸发作用复杂得多,蒸腾作用的发生与植物的大小无关,即使是幼苗依然能够进行蒸腾。

蒸腾作用原理
首先,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提供动力。

叶片的水分散失掉后,叶片细胞液的浓度自然就会提高,于是就产生了向叶脉细胞吸水的动力,这样叶片就向茎吸水,茎又向根吸水,迫于强大的压力,根不得不向土壤吸水;
其次,水在从根部向叶片运输的过程中,把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养料也一并带到了植物全身;最后,蒸腾作用还能够帮助植物降温散热。

植物像动物一样也怕烈日的烤晒,为了不至于被烤焦,植物就通过蒸发水分把热量从体内散发出去,以保持一定的恒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成安一中刘世伟
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蒸腾作用,教材的内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其中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和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确信植物体有蒸腾作用以后,才能进一步讲蒸腾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不把这一点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理解这种生理现象对植物本身的重要性,甚至会误会这种现象对植物本身是有害的。

因此,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

学情分析
对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学生生活中有一定的体验,但学生缺乏对现象的分析与思索。

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得出,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和自然界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而且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参照书本要求设计探究实验。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
3.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4.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教学难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师生互助、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植物生长需要水,那植物吸收水分用来做什么呢?此时,多数学生会误认为植物吸收水分用于自身组成。

是这样吗?让同学们带着疑惑看典型例子——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所需的水分约200千克,其中作为植物组成成分的水分为1.827千克,维持植物生理过程的水分为0.25千克,两者的水量加起来约为2.077千克,仅占植物吸入体内水分总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呢?此时,学生形成了认知冲突,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教师通过语言独白“要弄明白这个道理,就得从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起,什么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名称)
二、新授
1.植物的蒸腾失水
实验目的:首先使学生观察到植物的蒸腾现象,其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生理现象,使他们认识到:植物体内水分能够以水蒸气形式散失(水珠的发生),在观察时,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分组讨论:
(1)两个试管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3)描述两个塑料袋出现的实验现象?原因?
(4)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板书)
2. 实验探究蒸腾作用的结构:主要是叶片的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师生共同复习叶片的结构,大胆推测蒸腾作用可能与叶片上气孔有关,并设计实验。

教师启发学生:同一株植物的上部叶子和下部叶子,以及同一片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接受光照的强弱也是不同的,那它们的叶子上的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会不会一样呢?
分析判断:将不同处理后的枝条分别放入下列装置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几天后(第二课时)展示结果:
现象:试管内液面下降高度D>B>A>C
分析:①D 试管中液面下降最多说明水分散失最多,进而说明工作的气孔数目最多;C 试管中
液面下降最少说明水分散失最少,进而说明工作的气孔数目最少;由此可知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叶表面的气孔完成。

A :叶的下表面涂凡士林
B :叶的上表面涂凡士林
C :叶的上下表面都涂凡士林
D :叶的上下表面都不涂凡士林
②通过试管A和试管B中液面高度可知B试管中叶的下表皮工作的气孔数目要比试管A
中叶的上表皮工作的气孔数目多。

结论: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叶表的气孔完成;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

教师讲述: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多;不同环境中的同一植物,叶气孔的数目不同,阳光充足处较多,阴湿处较少;植物上部叶的气孔较下部的多,有许多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

总之,植物叶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蒸腾作用的过程
根是绿色开花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叶是绿色开花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哪些结构进入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的呢?
多媒体展示蒸腾作用视频及图片,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得出该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4.蒸腾作用的意义:
(1)体验1:喝橙汁(半杯)。

分析不用力吸橙汁不能入口的原因是缺少上升的动力,体会出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使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由此现象,让学生总结出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是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源。

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子里,这也就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

所以无机盐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而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2)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3)在炎热的夏季,植物没有“腿”不能移动,那是如何解决高温问题的?
由2,3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致于在炎热的夏天受到高温的伤害。

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热量的缘故。

三、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和意义。

情感升华:观看视频: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让学生简单回顾本节内容并站在新的高度和角度,体会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练习
1.蒸腾作用时,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失的( )
A.液态B.气态C.固态D.都不是
2.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A.根、茎、叶B.叶、叶柄和幼嫩的茎C.所有器官D.花、果实、种子3.为什么往往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且对移栽植物枝叶进行适量裁剪?
五、作业
课后习题,预习第5节并完成预习案
六、板书
5.4蒸腾作用
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从气孔散发出去的过程。

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意义:1.促进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
2,降低叶面温度
七、教学反思
优点:实验的设计和实物的演示,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用生活中的实验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了生物知识的趣味性以及它的奇妙之处。

对于蒸腾作用的意义,设计了几个生活中事例,让学生在事例中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通过后面的小结,都记住了蒸腾作用的意义。

不足: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实验,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时间有些短,好多学生思考不充分。

以后教学中多分层次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