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感统训练教案(一):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本事及身体平衡本事。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我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忙。
帮忙给予: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
感统训练教案(二):《猜钮扣》(计数练习)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
要点:(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
也能够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本事能够逐渐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五、《寻宝贝》(分类练习)目的:学习按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2岁,根据成人的示范进行分类3岁,根据成人的指令性语言进行分类4岁,根据物品的种类自我分类,并说出名称。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要点:(1)家长带领孩子散步或户外活动时,预先带上小塑料袋,来到户外或公园里提示幼儿拣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能够同孩子一齐拣,如不一样形状的树叶,花朵或花瓣,小石头等,很多孩子都会喜欢这些宝贝的。
(2)开始展示自我的宝贝,指导或提示孩子将物品进行分类,并说出名字。
(3)家长能够以此讲些故事给孩子听。
(4)回家注意洗手,告诉孩子讲卫生的原因。
(5)也能够用家里的物品进行练习。
宝宝感统训练方法

宝宝感统训练方法
以下是一些宝宝感统训练方法:
1. 转移注意力练习:让宝宝利用视觉或听觉刺激,将注意力从一个物品或声音移动到另一个物品或声音。
2. 坐姿训练:让宝宝在平坦地面上坐直,练习保持平衡和姿势。
3. 站立训练:在宝宝能够坐稳的情况下,让他/她练习站立,重复练习直到他/她能够独立站立。
4. 触觉训练:给宝宝提供各种触觉刺激,例如玩具材质、温度、光滑度和质地等。
5. 运动协调训练:让宝宝进行运动协调练习,例如高抬腿、蹦跳或跑步等。
6. 感觉统合训练:给宝宝提供各种感觉刺激,例如粘稠感、重量、气味和口味等,让宝宝练习感官刺激的组合。
7. 抓握训练:让宝宝练习抓握、搬和移动小玩具,例如拼图和积木。
8. 眼部追踪训练:让宝宝追踪移动的物体,例如旋转的球或转动的玩具。
重要提示:这些训练方法应该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如儿科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和监督。
并且,任何训练方法都必须根据宝宝的年龄、能力和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感统训练项目

感统训练项目摘要:一、感统训练项目的背景与定义1.感统训练项目的起源2.感统训练项目的定义与作用二、感统训练项目的基本内容1.前庭觉训练2.本体觉训练3.触觉训练4.视觉训练5.听觉训练三、感统训练项目的实践应用1.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训练方法2.针对不同问题的训练方案3.家庭环境中感统训练的实践四、感统训练项目的效果与评估1.训练效果的评估标准2.家长和孩子的反馈与评价3.持续改进与优化感统训练项目的方法正文:感统训练项目是一种针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方法,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儿童在各个感觉系统间的协调能力。
这一项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生理学教授Jean Ayers首次提出了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的概念,并开始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针对性训练。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感统训练项目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项目涵盖了多个感觉系统,包括前庭觉、本体觉、触觉、视觉和听觉等。
通过针对这些感觉系统的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例如,前庭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本体觉训练可以增强儿童对身体各部位位置和动作的感知;触觉训练可以提高儿童对触觉刺激的适应能力;视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视觉敏锐度和追踪能力;听觉训练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听觉敏锐度和语言理解能力。
在实践应用方面,感统训练项目需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段和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对于不同的问题,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
例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通过增加视觉和听觉刺激的训练来提高其注意力;对于动作不协调的孩子,可以通过本体觉和前庭觉训练来改善其动作技能。
此外,家长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感统训练,如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参与各种手工制作等。
感统训练项目的效果评估主要依据训练前后儿童在各感觉系统间的协调能力的变化。
感统训练手册(20篇)

感统训练手册(20篇)感统训练手册简介本手册是为了帮助促进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而编写的,共包含20篇训练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感觉、听觉、视觉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感统能力。
本手册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并提供简单易行的练方法。
文章列表1. 触觉训练:如何通过触摸和感知物体表面的纹理来增强触觉能力。
2. 听觉训练:使用不同声音和音乐来提高听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3.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和注意力练来增强视觉感知和空间认知能力。
4. 运动训练:利用运动和协调练来促进身体感觉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5. 平衡训练:如何通过平衡练来提高身体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6. 空间感知训练:通过感知物体和空间的位置和方向来增强空间感知能力。
7. 手眼协调训练:通过控制手部动作和眼睛的注视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8. 关注力训练: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9. 模仿训练:通过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行为来促进感官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10. 反应速度训练:利用各种反应训练游戏来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敏度。
11. 音乐疗法: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促进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
12. 视觉追踪训练:通过追踪和跟随目标来增强视觉感知和跟踪能力。
13. 味觉训练:如何通过尝试不同味道和口味来提高味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14. 嗅觉训练:利用不同气味和香料来增强嗅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15. 运动规律训练:通过模仿和研究运动规律来促进身体运动技能的发展。
16. 创意绘画训练:通过绘画和创意活动来提高视觉和手部运动协调能力。
17. 空间想象力训练:通过想象和构建思维形象来增强空间感知和想象能力。
18. 社交互动训练:通过社交活动和互动游戏来促进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19. 触觉定向训练:通过触摸和定向练来增强触觉反应和定向能力。
20. 感官统合训练: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训练方法来促进感官统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上为本手册的20篇感统训练方法和技巧的简要介绍。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共3篇)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共3篇)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提高儿童感知、处理、反应的能力。
3.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平衡和动作控制的发展。
二、适用年龄●3-13岁的儿童三、教学准备1.感统工具:响铃、毛毯、绷带、气垫、小球等。
2.音乐播放设备:用于配合某些感统训练活动。
3.宽敞的活动场地:以确保儿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感统活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游戏式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找物品、跳舞等,引导儿童进入活动状态。
2. 感统认知(15分钟)●讲解: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感统的概念,强调感统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图示:利用图片或实物示范感统的各个方面,让儿童直观了解。
3. 感统训练活动(40分钟)3.1 触觉感统●活动1:在脚底轻轻滚动小球,增强足底触觉。
●活动2:用绷带将手腕绑起,进行触觉刺激。
3.2 运动感统●活动3:利用气垫进行平衡训练,鼓励儿童保持身体平稳。
●活动4:进行简单的瑜伽动作,提高儿童身体控制力。
3.3 听觉感统●活动5:使用响铃进行听觉刺激,让儿童根据声音进行动作反应。
●活动6:聆听不同音乐,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
4. 整合感统活动(15分钟)●整合训练:设计综合性活动,包括触觉、运动和听觉感统的元素,让儿童综合运用感官进行活动。
5. 总结与放松(10分钟)●感想分享:让儿童分享他们在感统训练中的感受和收获。
●冥想放松:进行简单的冥想放松活动,让儿童放松身心。
五、评估与调整●观察: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度、配合度和表现。
●反馈:听取老师和家长的反馈,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感统训练方案。
六、家庭延伸●提供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活动,鼓励家长与儿童一同参与。
七、注意事项●确保所有活动都是适应儿童年龄和发展水平的。
●保证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儿童在活动中受伤。
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感知、处理和反应的能力。
2.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平衡和运动控制的发展。
感统训练方案

感统训练方案一、训练目标:通过多感官融合训练来提高儿童的感知、认知、协调和注意力等基本生理功能,并且促进大脑发育。
二、训练方法:1.视觉感统训练:(1)球类视觉追踪:让儿童用眼睛追踪一个移动的球,球的运动可以是直线、曲线、圆周等形式,要求儿童跟随球的运动并保持准确的注视。
(2)视觉合作:通过玩益智游戏,让儿童通过双眼同时注视多个目标,提高双眼的配合能力。
(3)视觉定位:将一些物体放在不同的位置,要求儿童根据指令找到指定位置的物体,帮助儿童通过视觉定位来提高空间定向能力。
2.听觉感统训练:(1)音乐训练:通过听音乐,教会儿童区别音高、音调、节奏等不同音乐元素,提高儿童对声音的敏感度。
(2)听觉合作:通过听觉游戏,让儿童同时获取多个听觉信息,并进行处理,例如听故事时用耳朵辨别不同角色的声音等。
3.触觉感统训练:(1)贴纸游戏:给儿童提供一张图纸和一些不同形状的贴纸,要求儿童通过触摸来感知不同贴纸的形状和纹理,并将其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2)触觉识别:将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袋子里,让儿童通过触摸来识别物体,并描述出触感的特点。
4.味觉感统训练:(1)食物品尝:给儿童准备一些不同味道的食物,让他们通过品尝来识别味道,并积极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口味。
(2)盲品比赛:将一些不同味道的食物放在碗中,遮住眼睛后让儿童尝试识别出不同的味道。
5.嗅觉感统训练:(1)嗅味辨别:给儿童准备一些不同气味的物体,让他们闭上眼睛通过闻气味来识别物体,并描述和区分不同的气味。
(2)嗅味游戏:将一些不同气味的物体放在袋子中,让儿童通过嗅觉来识别物体,并猜测它是什么。
三、训练步骤:1.感官适应阶段:教育儿童认识不同感官,并通过简单的感官刺激来逐渐适应。
2.单感官训练阶段:依次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感统训练,每个感官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3.多感官融合训练阶段:组织多感官融合的活动,例如结合视觉和听觉训练,视觉和触觉训练等,提高多感官之间的配合能力和协调性。
感统训练的概念

感统训练的概念1. 定义感统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是一种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感觉系统,促进感觉、运动和认知发展的疗法方法。
它基于感觉统合理论,旨在帮助人们提高感觉系统的发展和功能,从而改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技能。
感觉统合理论认为,人体感觉系统是由多个感觉通道组成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平衡感和本体感。
这些感觉通道通过大脑与运动系统相互作用,协调人体的感觉、运动和认知能力。
感觉统合问题(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指的是感觉系统无法有效整合和处理感觉输入的情况,可能导致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等。
感统训练通过提供特定的感觉刺激和活动,以调节和改善感觉系统的功能。
它的目标是促进感觉系统的发展,增强感觉统合能力,提高个体的运动控制和认知能力。
2. 重要性感统训练在儿童发展和康复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感统训练的几个重要方面:2.1 提高感觉系统的发展感觉系统的发展对于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技能至关重要。
感统训练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感觉刺激和活动,促进感觉系统的成熟和发展。
这有助于儿童建立正确的感觉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增强感觉统合能力感觉统合能力是指感觉系统有效整合和处理感觉输入的能力。
感统训练通过创造有序和有意义的感觉经历,帮助儿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这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感觉输入,提高学习和行为表现。
2.3 改善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感统训练注重运动和感觉系统之间的连接。
它可以通过提供各种运动活动和挑战,帮助儿童发展和改善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
这对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体育运动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2.4 促进认知发展感觉系统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感统训练可以通过刺激和调节感觉系统,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2.5 改善学习和行为表现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改善学习和行为表现。
家庭中的感统训练方法

家庭中的感统训练方法1、沿直线走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一条,用来走平衡木,让宝宝每天顺着木板的直线走来走去几次,可锻炼幼儿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当然,户外的马路沿、花池边等,也可以当作直线练习平衡。
2、蹦球可以在家里做羊角球蹦跳,在蹦跳的基础上还可加入一些游戏,比如设定比赛路线,或者蹦着玩捉迷藏的游戏等等。
这个游戏可以练习他的大脑与肢体协调性,并且开发智力。
3、滚来滚去准备软硬适中的游戏垫,或者在床上,幼儿平躺将胳膊向上伸直,不停地滚来滚去,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坚持五分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学会不断熟悉同一个动作,体会和感受学习的过程。
当然,这也要循序渐进,如果他不是特别乐意,可逐渐增加时间,爸爸妈妈共同滚来滚去,会增强他的兴趣。
4、推球幼儿趴在地上,将头抬起面对墙壁,双手抱球,向墙上推球,当球弹回再用双手接球。
这个方法每天可重复做100次,距离墙的间距按孩子的力量适当掌握就可以了。
这个训练是稍微综合的训练,坚持做效果比较好。
触觉方面1、多爱抚孩子: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均有赖安定的触觉系统,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形成安定的有效方法;2、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别老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其丧失爬行及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3、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手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地手、脚或背部。
4、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耍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触摸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处理时要谨慎。
一般这种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地习惯。
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度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此前提下,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前庭平衡方面1、善于用摇篮。
2、多提供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荡秋千、跳弹簧垫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
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圆筒吊缆: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
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感统训练-阳光隧道阳光隧道: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独脚椅: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
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滑板爬: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插棍: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向前,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孩子在摆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
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感统训练-袋鼠跳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
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跳跳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
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平衡能力的加强。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儿童教育注意力训练方案(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1、让儿童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2、让儿童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3、让儿童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4、让儿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柜中数出有几个衣服架。
(形象辨别训练法)5、让儿童在有多种动物的画片中找出与动物数量相应的数字。
6、老师依次念下列的动物名称和水果名称,让儿童听到动物名称拍一下手,听到水果名称拍两下手。
(快速反映训练法)公鸡,大老虎,苹果,梨,兔子,香蕉,长颈鹿,桔子,西瓜,菠萝7、老师无规则地说出人体器官的名称,让儿童快速指出来。
然后调换方式,让儿童说出人体器官名称,老师指出相应的器官。
8、让儿童把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然后接住,反复20次。
9、老师把一些米柴棒胡乱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米柴棒至少与另外一根相接触,然后让儿童把米柴棒一根根地拿起来。
要求在拿起米柴棒时越轻越好,尽可能不要使其他的米柴棒被触动。
(延时训练法)10、老师给儿童许多块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儿童把这些积木一块块叠加起来,叠加得越高越好。
在儿童进行叠加时,老师要指导儿童尽可能地慢慢叠,这样会叠得高些,并提醒儿童注意平衡。
11、让孩子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或东西,实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将图片拿走后,让孩子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
如果他记住的不多,可能将动物分类记,如兽类有几种,鸟类有几种,鱼类各有几种,这样就能记得快些。
12、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么颜色。
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个游戏的更大兴趣。
13、妈妈和孩子两个人以打电话的方式来玩这个游戏。
妈妈可以问孩子家庭住址,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生日,特别是名人生平等。
14、妈妈可以将家里的小动物玩具集合起来,事先给每个小动物编上号码,开始时让每个小动物都站在自己的号码上,请孩子记住,然后妈妈再将号码拿起来,并把号码弄乱,再让孩子给每个小动物把它们原来的号码贴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够准确地把号码和小动物一一对号入座。
16、宝宝画册:家长带孩子外出或旅游时,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么?回到家后,让孩子用画笔把他在游玩过程中所看到的内容全部画下来,并把这些画集结成册装订好。
这个游戏孩子一定喜欢,而且还能练习他的绘画能力,等孩子长大一些,这本画册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纪念品。
智天使儿童教育注意力训练方案(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注意力、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1、找不同训练法通过让儿童寻找两种材料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2、找相同的训练法找出两种材料(或两种以上材料)之间的相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作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3、合成训练法例:⑴父母与儿童一起数数,每人依顺序数3个数。
如父亲:1,2,3,母亲:4,5,6儿童:7,8,9⑵父母拿出一些书,然后与儿童一起整齐地摆到书架上。
要求父亲一次摆一本,儿童一次摆2本,母亲一次摆3本。
4、在围棋盘或象棋盘上,摆上7,8个棋子,让幼儿看1分钟,然后拿掉,再让幼儿照原样摆上。
智天使儿童教育注意力训练方案(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记忆增强训练1、信息减少训练法A.老师在桌子上摆出下列玩具,让儿童看一分钟,然后家长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小刀,手表,水杯,小狗,让儿童说出减少了什么。
书,小汽车,铅笔,水杯,布娃娃,小狗,手表,剪刀,小瓶子,帽子,小刀,扣子B.老师先说了下面第一句话,然后再说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少了什么字。
第一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还剩下1只,后来有1只非常大的鸟飞到树上来了。
第二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后来有1只飞到树上来了。
2、信息增加训练法A.老师先念第一句话,然后再念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出了什么字。
第一句话: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3张桌子,5包书和1台电视机。
第二句话: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2个苹果,3张桌子,5包书和1台电视机。
3、信息增失训练法老师把下列物品摆在桌子上,让儿童看1分钟,然后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尺、水杯、钥匙、汽车;加上苹果、饼干、圆珠笔、夹子、火柴盒。
物品:橡皮书水杯眼镜钥匙积木汽车小刀磁带尺子硬币4、动作训练法A.老师依次做下面4个手势,让儿童注意看,老师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双手握拳。
第二个动作:双手伸出大拇指。
第三个动作:双手伸出中指和食指。
第四个动作:双手伸出小拇指。
B.老师依次做下面3个动作,让儿童注意看,老师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把一块糖放到茶杯里,然后倒进一些凉水,再把杯盖盖上。
第二个动作:用4块积木任意组成一个图形。
第三个动作:用铅笔在杯子上敲一下,在积木上敲两下。
5、连续命令训练法A.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老师连续发出几个命令让儿童按顺序去完成。
老师依次把下列3个命令告诉儿童,待说完后,让儿童按顺序完成。
第一个命令:把门打开。
第二个命令: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盖上盖子。
第三个命令:把3个玩具(成人任说3个儿童常玩的玩具)拿到桌子上来。
B.老师依次把下列3个计算题念给儿童听,念完后,让儿童按顺序说出3题的答案。
第一题:1加上2等于多少?第二题:2加上3等于多少?第三题:1加上4等于多少?6、自由回忆训练法A.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老师连续发出几个命令让儿童按顺序去完成。
老师依次把下列3个命令告诉儿童,待说完后,让儿童按顺序完成。
第一个命令:把门打开。
第二个命令: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盖上盖子。
第三个命令:把3个玩具(老师任说3个儿童常玩的玩具)拿到桌子上来。
B.老师依次把下列3个计算题念给儿童听,念完后,让儿童按顺序说出3题的答案。
第一题:1加上2等于多少?第二题:2加上3等于多少?第三题:1加上4等于多少?7、广度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念给儿童听一些记忆材料,听完后立即让儿童复述出来。
具体训练题举例:家长把下列四组汉字依次念给儿童听,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字。
念完后,立即让儿童复述出来。
第一组:书球第二组:电水车第三组:好吃天风第四组:走饭花灯狗家长把下列四组数字(每组两批数字)依次念给儿童听,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念完后,让儿童倒复述出来,如家长念:“2-4”,儿童念“4-2”。
第一组:2-4 0-8第二组:3-7-4 6-2-8第三组:5-2-7-9 4-3-8-5第四组:6-5-2-7-3 9-4-8-6-1家长依次念下列三组材料,每组必有汉字和数字。
家长每隔一秒钟念一下,念完后先让儿童按顺序复述数字,然后再让儿童按顺序复述汉字。
如:家长念:“8-天-6-纸-2-车”儿童:“8-6-2”;“天-纸-车”。
第一组:“8-天-6-纸-2-车” 第二组:“3-好-4-水-2-画-7-灯” 第三组:“9-跑-6-球-4-床-5-电”7、数字记忆:从两位数开始,任意说一些数字,如12,15,19,28,每个数字之间保持一秒钟的间隔,让孩子跟着说,如能跟上,则将数字增至三位,依此类推,增至四位。
五位……,看孩子能记住哪些数字,记住几位数字,还可以让孩子记忆门牌号,电话号码,历史年代等数字材料。
8、实物记忆:观察商店的橱窗,然后背诵陈列的商品,观察文具盒里的物品,然后背诵盒中共有多少件东西;观察公园里的花坛,然后背诵有几种颜色的花等智天使儿童教育注意力训练方案(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强化记忆训练阶段(1)对偶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同时让儿童识记两种相互关联的材料,然后让儿童根据一种材料回忆相关联的另一种材料。
(2)顺序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让儿童按顺序识记一些材料,然后遮住材料并逐个把材料内容显露出来,每显露出一个材料,让儿童回忆出下面紧接着的内容。
具体训练题举例:老师找出一些图片,先把图形用纸片遮住,然后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个个显露出来让儿童识记。
给儿童看3遍后,把图遮上,然后每露出一个,让儿童说出下面的一个是什么。
老师让儿童看下列方框中的数字1分钟,然后遮上数字,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数字显露出来,每显露1个数字,让儿童说出它右边的数字(如果儿童第一遍完成不好可重做)。
1 3 82 5 9 0 12 4 7 10 15 17 20(3)插入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先让儿童识记一些材料,识记完后不马上让儿童回忆,而是接着让儿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然后再让儿童回忆前面识记过的内容。
(4)数字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目的是,通过让儿童记忆大量的数字,达到发展记忆能力的目的。
前面谈到过数字是最难记忆的材料,因而也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记忆能力的材料。
(5)频度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反复向儿童出示一些材料,其中有一部分材料出现多次,让儿童记住这些材料出现的次数。
具体训练题举例:家长准备7种动物的图片,如:兔子、狗、马、猴子、大象、长颈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