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科研机构考核指标

合集下载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粮食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2.25•【文号】国粮办展[2013]34号•【施行日期】2013.0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粮办展〔2013〕34号)各有关单位:国家粮食局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2013年2月5日审议通过了《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2013-2015年),经局领导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2013年2月25日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2013-2015年)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6〕219号)和国家粮食局《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为做好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粮食流通产业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粮食社会化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积极引进高技术,培育粮食行业创新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显著提高粮食产业科技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目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中心,以促进粮食流通现代化为重点,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为突破,加强粮食行业应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促进粮食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信息、生物、新材料、节能低碳、先进装备等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粮食流通传统产业。

力争突破粮食储藏、物流装备、质量安全、宏观调控、粮油加工等5个粮食流通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解决行业基础共性技术难题,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方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公益性研究类科研事业单位)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公益性研究类科研事业单位)
3.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完成情

4.其他
适用于综合评价
创新环境
1.创新文化与环境建设效果
2.科研诚信建设情况
3.科研人员对组织管理满意度
4.其他
1-3项指标适用于综合评价、年度抽查评价,其余适用于综合评价
创新贡献
1.对国家宏观决策的支撑作用
2.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
3.科技服务成效。与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交流互动,服务对象、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
4.行业科技发展的带动作用
5.科学价值及学术影响
6.创新人才培养
1-4项指标适用于综合评价、年度抽查的社会效益
8.其他
管理规范性
1.国家科技创新法规政策落实情况
2.管理制度健全性
3.制度执行有效性
4.资金使用合规性
适用于综合评价、年度抽查评价
科技产

绩效完成情况
1.科研创新成果与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在国内相关行业领域或所在区域发挥引领作用等
2.承担行业领域科研任务情况
1-4项指标适用于综合评价、年度抽查评价,其余
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公益性研究类科研事业单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要点
备注
职责定

职责相符性
1.职责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
2.科技创新活动与职责定位的相符性
适用于综合评价
需求一致性
1.科技创新活动与国家、行业发展重大需求的一致性
2.科技创新活动与同领域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符合性
适用于综合评价、年度抽查评价
2.资源与条件优化配置的效率
3.不确定因素对绩效目标完成的影响
适用于综合评价、年度抽查评价

平衡记分卡在公益性科研机构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平衡记分卡在公益性科研机构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人 力及 管理投
R33 2 R34 2
R3 5 2
各被评价单位也提出了分类评价的问题 , 即按照不同科研机构的不
同性质分别设置评价指标 , 不作统一排序。 针对这个问题 , 虽然 已经 意识到 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不是很合理, 但是 由于没有好的可 以替代 的方法进行操作 , , 因此 到目前为止 , 还是采用 了以前的老办法。
R3 6 1 R 2 3 1 R32 2
究质量的前提下 , 保证研究成果数量的增长 , 怎样改进以效 率为重
点 的管 理 以及 如何 加强 对 面 向顾 客需 求 的研 究 的监 督 。 评 价 的方 从
法来看 , 目前中国科学院所采取 的方法是专家赋权进行加权综合 的 办法, 并按照最后得分进行排序 , 划分为几个等级。 而且 , 在评价中 ,
财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
内部 业务 流程 R3 层 面
R3 1科技活动经费中财政资金比重
人均 开发研 究支 出额 实验 室建 设 信息 网绍化 程 度 科技活动人 员 R& D人 员 R3 2 管理制度建立和 完善程 度 激励 约束机制 完善程 度 内部沟通状况
R1: 1 R11 1 Rl 1 R1 5 1 R1 1 2 R12 2 R12 2 R14 2 R 1 21 R 2 21 R 3 21 R 2 21 R 2 22 R 2 23 R3 1 1 R3 2 1 R 1 33 R3 4 1 R35 1
R4 3 1 R4 1 2 R4 2 2
() 1科技产 出层面 。 技产 出是一套综合指标 。 研项 目是否 科 科
成 功 、 会 对 科 研 技 术 是 否 认 可 、 技 创 新 是 否 达 到 预 期 目标 、 社 科 提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证检验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证检验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证
检验
诸萍;徐勇;许皞瑾
【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4)4
【摘要】以嘉兴市为例,重点对其教育类和医疗卫生类事业单位开展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基于对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理解,从服务全过程视角出发,构建了两个均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嘉兴市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嘉兴市公办学校和公办医院的公益属性均有待增强,在服务的可及性上还存在较大短板,并针对嘉兴市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开展情况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9页(P56-64)
【作者】诸萍;徐勇;许皞瑾
【作者单位】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中共嘉兴市委组织部;中共嘉兴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75.5
【相关文献】
1.第三方检验检测业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检验检测机构风险评价的实证研究
2.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评价分析
3.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4.基于分权目标管理模式的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与应用——以A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为例
5.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实施细则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实施细则

附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验收材料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期限:验收时间:二O 年月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编制有关验收材料的说明一、验收材料明细:1.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验收申请表2.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验收总结报告3.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财务验收申请报告4.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研究报告摘要5.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研究报告6.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验收意见书7. 其他附件(如光盘、影像资料等)二、验收材料明细的说明: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财务审计由项目承担单位在科技部认定的149家会计师事务所就近自行选择进行,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财务审计报告书,并加盖公章。

2、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研究报告摘要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研究报告的浓缩版,要求重点突出,言语简练,高度总结概括研究成果。

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研究报告后面要求附上依托项目出版的专著、学术论文、专利、标注、技术规范、技术与示范工程证明等成果。

三、项目验收程序:1、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需要提交的文件为验收申请表、验收总结报告、财务验收申请报告、研究报告摘要、研究报告等,一式两份。

2、科技标准司会同有关司(局)对验收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财务审查,提出审查意见,视情况决定是否组织业务验收。

3、科技标准司组织专家组和委托第三方召开项目验收会议。

4、正式提交验收材料,采取网上提交和纸质提交两种。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验收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验收材料,提交纸质材料包括验收申请表、验收总结报告、财务验收申请报告、研究报告摘要、研究报告以及验收意见书等一式六份盖章后报送科技标准司,同时附2张含有上述内容的光盘。

科技标准司审定盖章后存档两份、其余返回承担单位。

网上提交到科技标准司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验收申请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环保项目验收总结报告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期限:验收时间:二〇年月注:本表内容可根据需要加页。

2023年科教科责任目标及考核标准

2023年科教科责任目标及考核标准

2023年科教科责任目标及考核标准一、概述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教事业水平,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我国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2023年科教科责任目标及考核标准。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对我国科教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目标设定2023年科教科责任目标主要包括对科教事业整体发展的定量指标和质量标准。

具体目标设定如下:1. 提高科研资金投入目标:2023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考核标准: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科研经费支出占比达到年度目标,各项科技项目经费落实到位。

2.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标:2023年技术转移交易总额年均增长15考核标准:国家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 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目标:2023年高层次专业人才数量翻番考核标准:国家加大招聘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实施人才引进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留在国内从事科技研究。

4.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标:2023年国家教育教学水平进步明显考核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学评估考核体系。

5. 强化科教合作与交流目标:2023年国内外科学技术合作交流更加紧密考核标准:推动国际科技组织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合作项目,提高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力。

三、考核标准除了明确提出了2023年科教科责任目标外,该标准还对目标的考核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主要考核指标如下:1. 完成情况评估对各部门科教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评估,确定任务完成情况,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

2. 绩效考核通过对科教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定量化评估,对单位的科技成果、科研合作、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

3. 问责机制建立科教事业责任追究机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督促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四、对我国科教事业的促进作用该标准的发布对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 激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投入通过设定科研资金投入占比指标,可以有效激励科研机构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关于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关于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关于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0.09.21•【字号】甬科资〔2020〕80号•【施行日期】2020.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关于印发《关于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各区县(市)科技局,“四区二岛”管委会科技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科技“三评”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升科研绩效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的不良导向,我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2020年9月21日关于落实在科技评价中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和《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科技“三评”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升科研绩效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实施分类考核评价。

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注重评价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1.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

0 引 言
管理人 员是 地方公 益性 科研机 构 中的一个 重 要 群体 , 对它 的发 展 起 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用 。相 对
1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 管理人 员绩 效 考 核 的现状 、 问题及 原 因分 析
我 国地方公 益性科 研机构 管理人 员考核 多以 1 9 9 5年国家人 事部 颁布 的《 事业 单位 工作 人 员 考 核 暂行 规定 》 为蓝 本 , 按照“ 德、 能、 勤、 2月

西


Vo 1 . 3l No . 6 De c. 2 0I 3
J I ANG XI S C I E NC E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3 6 7 9 ( 2 0 1 3 ) 0 6— 0 8 6 0— 0 5
W ANG Yo n g — hu a, XU Xi n, GUO Xi a o — f e n g, PENG Zh i — b i n g
( J i a n g x i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 J i a n g x i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2 9 P R C )
t h e c u r r e n t d i f i f c u l t i e s o f l o c a l p u b l i c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p u t s f o r wa r d a r e v i s e d p i r n c i p l e s a n d s o me
a g e me n t s t a f p e f r o m a r n c e a p p r a i s a l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c o n t e n t . I t i s a n i mp o a a n t b a s i s f o r ma n a g e me n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益类型科研机构考核指标的说明
一、科技能力(定量指标)
1-1人力
1-1-1最佳年龄段的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重=(45岁以下的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数+35岁以下的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

1-1-2职工人均受教育年限=(博士x22+硕士x19+大学xl6+大专X15十中专XIZ)/职工总数。

1-1-3 科技人员承担厅(市)级以上政府课题或投资工程试验研究项目人数比=(承担国家级课题人数 X 3+承担省(部)级课题人数x2+承担厅(市)级课题或投资工程试验研究项目人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

注:(1)省(部)级以上政府课题主要指863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社会发展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974、948项目等的第一承担者;
(2)国家级政府课题主要指科技部立项批准的课题;
(3)省(部)级政府课题主要指省科技厅或国家有关部委立项批准的课题;
(4)厅(市)级政府课题或投资工程试验研究项目主要指厅、地级市以上政府立项批准的课题或投资工程试验研究项目;
(5)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是指直接参加课题研究或投资工程试验研究项目的人员总数。

1-1-4 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比=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职工总数。

1-2资产
l-2-1人均净资产额=至统计年止净资产总额/职工总数
1-2-2净资产增长率=当年新增净资产(从事科技活动的房屋、仪器、生产设备、书刊等)总额/去年末净资产总额x100%。

1-3课题与经费
l-3-1年争取厅(市)级以上政府课题数和与其它单位横向合作课题数中的课题数是指第一承担者的课题总数。

国家级、省部级、厅(市)级和横向合作课题的权重系数为3:2:l:0.5。

1-3-2 年争取厅(市)级以上政府课题经费数和与其它单位横向合作课题经费数中的课题经费数是指第一承担者的课题获得的经费数和参与的课题获得的经费数的总数。

1-3-3 年机构自身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是指本单位对政府课题、横向课题和自选课题投入的经费总数。

1-3-4 年机构从事R&D活动课题经费支出比重是指从事R&D活动课题经费支出/事业总收入。

二、科技绩效(定量指标)
2-l经济效益
2-1-1年人均事业总收入=年事业总收入/当年在职职工总数。

2-1-2年技术性收入占事业总收入之比=年技术性总收入/当年事业总收入。

2-1-3年人均缴税额=年上缴税收/当年在职职工总数。

注:技术性收入是指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取得的收入,以省、市、县科技部门登记的合同为准。

2-2科技成果
2-2-1年获厅(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当量比率=国家级获奖成果数x3+省(部)级获奖成果数x2+厅(市)级获奖成果数/年限(2年)。

2-2-2年获授权专利(含品种权)当量比率(发明专利加权)=授权发明专利数x3+授权专利数(含品种权)/年限(2年)。

2-2-3万元研究经费成果率=鉴定成果数+专利授权数(食品种权)/2年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

2-3论文
2-3-1年人均国际或国内刊物、研讨会科技论文发表篇数=国际刊物或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数x3+国家级刊物或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数x2+省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数/职工总数。

三、管理水平(定性指标)
3-1领导班子
3-1-1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程度是指领导班子配备的合理性、领导水平及作用(包括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凝聚力,团结情况及民主作风等)。

3-1-2单位或院(所)长个人获厅(市)级以上奖励情况,以获奖复印件为证明。

3-2改革力度等
3-2-1改革力度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是指科研主体的建设情况和产业实体的发展情况,单位的凝聚力,以及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等院(所)内有关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情况等。

3-2-2科研机构环境、院(所)容貌,以实地考核的情况为准。

四、社会效益(定性指标)
4-1成果转化率
4-1-1科技成果转化率=产业化项目数(含本单位科技成果技术转让后产业化的项目数和新品种推广应用数)/科技成果鉴定总数
4-2社会效益
4-2-1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指研究方向和目标与粤府[1999]51号文规定的是否一致,本单位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等,要有一个2000字左右的综合说明材料,最好有政府部门或应用单位的傍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