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梅毒的流行特征与趋势预测

合集下载

中国梅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报告

中国梅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报告

中国梅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一、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梅毒在全世界流行,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

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黏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

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途径传染。

获得性梅毒(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以上是通过危险的或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染,少数通过接亲吻、输血、污染的衣物等传染。

胎传梅毒由患梅毒的孕妇传染,如果一、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几率相当高。

梅毒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梅毒的临床表现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及死亡率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传染病医院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数持续增加,2018年中国梅毒发病数为494867例,较2017年增加了19007例;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数为535819例,较2018年增加了40952例。

2014-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数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为39人,较2017年减少了6人,2019年较2018年有所增长,2019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为42人,较2017年增加了3人。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死亡人数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5-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率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梅毒发病率为35.6251/10万,较2017年增加了1.1384/10万;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率为38.3677/10万,较2018年增加了2.7426/10万。

2015-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率统计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整理 2015-2018年中国梅毒死亡率逐年下降,2018中国梅毒死亡率为0.0028/10万,较2017年减少了0.0005/10万,2019年较2018年有所增加,2019中国梅毒死亡率为0.003/10万,较2018年增长了0.0002/10万。

2024年梅毒防治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梅毒防治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梅毒防治市场环境分析一、引言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全球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梅毒的传播,需要对梅毒防治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梅毒防治市场环境概述2.1 市场规模梅毒防治市场可分为梅毒检测市场、梅毒治疗市场和梅毒防治服务市场。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梅毒检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梅毒治疗市场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受到梅毒感染人群增加和临床需求的影响。

梅毒防治服务市场包括相关医疗机构、检测机构和防治宣传机构等,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2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梅毒防治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医药企业和检测机构之间。

这些企业通过研发和推广创新产品,建立技术壁垒,提高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也开展梅毒防治服务,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需要密切关注,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三、2024年梅毒防治市场环境分析3.1 政策环境政府对梅毒防治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市场环境。

医药法规的制定和政府对梅毒防治的相关投入是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

此外,政府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也对市场需求起到积极影响。

3.2 技术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梅毒检测和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新技术的出现可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竞争。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

3.3 经济环境经济因素对梅毒防治市场的影响较大。

梅毒防治服务的消费需求和支付能力决定了市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问题是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3.4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对梅毒防治市场环境有一定影响。

社会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和态度,性行为健康知识普及程度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等都会影响个体对梅毒防治服务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四、梅毒防治市场环境挑战尽管梅毒防治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梅毒发病率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梅毒发病率

法 , 服 了因果 回归 分析 法 中预 测 对 象 的 影 响 因素 难 克 以掌握 和数 据资 料不 易 得 到 的难 题 u 。AR MA 模 型 I
是 时 间序列建 模 中重 要 且 预 测 精度 较 高 的模 型 , 样 对
本 容量 和概率 分 布没 有 严 格 要求 , 用 于 预测 变 量 的 适
5 3.1 9 6 。 5 2 “_ 一 42 1

如 无 较 大 规 模 的 梅 毒 流 行 , 用 此 预 测 方 法 预 测 梅 毒 年 发 病 率 较 为 方 便 适 用 ,0 0年 江 苏 省 梅 毒 预 测 发 病 率 为 4 . 3 1 运 21 14 / 0万 。
【关 键 词 】 灰色系统 ; GM( ,) 型 ; 毒 ; 测 1 1模 梅 预
E ] 李燕婷 . 3 张宏伟 , 任宏 , 等.上海市 流感样病例 发病趋势 的时间序 列分析和预测 模型 研 究 E] J .中华 预 防医学 杂 志, 0 7 4 ( ) 20 ,1 6 :
4 6 4 8 9—9 .
下儿 童 HB Ag阳性 率 已降至 1 以下 , s 乙肝疫 苗 接种 率和 首针及 时率 逐 年提 高 , 划 免疫 适 龄 儿 童人 群 的 计 HB Ag阳性 率 为 02 ~ 1 2 , 均 为 0 8 , s .8 .8 平 . 已
[ ] 吴家兵 . 1 叶临湘 , 尤尔科.时间序列模型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 中的 应用E] J.中国卫生统计 ,0 6 2 ( ) 2 6 2 0 ,3 3 :7 . [ ] 梁会营 , 2 李雪莲, 郭军巧 . 等.3种模 型在 肾综合 征出血热 发病率
拟 合 预 测 中 的 比较 研 究 [ ] 中 国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0 8 3 ( ) J. 20 ,7 6 :

2008~2010年江苏省启东市性病监测特征分析

2008~2010年江苏省启东市性病监测特征分析

片染 色 和 3 7℃ 下 C 孵 育 分 离 培 养 ; 殖 道 沙 眼 衣 原 体 检 O 生 测 使 用 天 津 新 湾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沙 眼 衣原 体检 测 试 剂 盒 。
13 研 究 方 法 .
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结 果
采 用 描 述 流 行 病 学 方 法 对 各 性 病 疫 情 资 料
编》 的临床标准结 合实验室诊 断l 。梅毒抗 体筛查使 用厦 门 _ 1 ]
英 科 新 创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梅 毒 甲苯 胺 红 不 加 热 血 清试 验诊 断试 剂 ( US ) 梅 毒 抗 体 确 认 使 用 日本 富 士 瑞 必 欧 株 式 会社 的 TR T ,
态 。 随着 宣 传 教 育 力 度 的 加 大 , 病 和 尖 锐 湿 疣 呈 下 降 趋 势 。 淋
作 者 单 位 : 苏 省 启 东 市 人 民 医 院 江
6 . , 区 及 城 郊 发 病 率 明 显 增 加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16 城 差
( 一 3 3 P < 0 0 ) . 4, .5 。
23 人群分布 .
三 年 来 各 类 性 病 阳 性病 例共 计 48例 , 女 4 男
探 讨 近 三 年 来江 苏省 启 东市 性 病 流 行 特 征 及 发 病 趋 势 。 方 法 采 用 E cl 0 3 xe 2 0 软
城 区及 城 郊发 病 率 明显 高 于
【 要】 目的 摘
件 对 近 三 年 来 江 苏省 启 东 市人 民 医院 性 病 监 测 资 料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结 果
性 别 比 1 2 1 男 性 发 病 率 高 于 女 性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7: , 差

南京市鼓楼区2005-2013年梅毒及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南京市鼓楼区2005-2013年梅毒及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工人 ( 2 0 . 0 ) 。结 论 南 京 市 鼓 楼 区梅 毒 和 淋 病 发 病 水 平 较 高 , 应加强疾病防治能力 , 加 大监 测 力 度 , 控制疾病流行 。
关键 词 : 梅毒 ; 淋病 ;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5 9 . 1 ; R 7 5 9 . 2
会、 家庭 构成 严重 威 胁 , 已成 为严 重 的公 共 卫行 特 征与 发 病趋 势 , 为制 定 预 防和控 制措 施 提供 依 据 , 现对 2 0 0 5 —2 0 1 3年 南 京 市 鼓 楼 区梅毒 与淋 病疫情 进行 分析 。
臧 陶 影 , 胡 海 洋 1 .江 苏 省 南 京 市 鼓 楼 区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南京 2 1 0 0 0 3 ; 2 .江 苏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 南京 2 1 0 0 0 9
摘要 : 目的 了 解南 京 市 鼓楼 区 梅 毒 及 淋 病 的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 为 制 定 防控 措 施 提供 科 学 依 据 。 方 法 采 用 描 述 性 流行

6 4・
江 苏 预 防 医学 2 0 1 5年 7月 第 2 6卷 第 4期
J i a n g s u J P r e v Me d , J u l y , 2 0 1 5 , Vo 1 . 2 6 , No . 4

疾 病 防治 ・
南 京市 鼓 楼 区 2 0 0 5 -2 0 1 3年 梅 毒 及 淋 病 流 行病 学 分 析
3 3 5 4 例, 年均 发病 率 7 4 . 9 2 / l O万 , 女性 3 1 7 4例 , 年
0 . 0 1 ) , 2 0 0 9 —2 0 1 1年 略 有 下 降 。共 报 告 淋 病 2 4 7 9

中国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

中国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

结论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全国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存在地区、 性别和年龄差异;淋病与梅毒对公众健康产生着巨大影响,需要加强预防和控 制工作。
针对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性传播 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淋病和梅毒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医疗水平, 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3、疫苗开发前景广阔
针对梅毒的疫苗开发是未来防控梅毒的重要方向。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梅毒疫苗的开发前景广阔。若能成功研发出高效、安全的梅毒疫苗,将极大地 减少梅毒的传播。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
1、加强卫生教育
应加强全民卫生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提高大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特别是对于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应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流行特征分析
1、地区分布
淋病与梅毒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性开放程度 较高的城市,淋病和梅毒的发病率较高。而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性开放程度 较低的地区,淋病和梅毒的发病率较低。此外,不同地区的病死率也存在差异, 与医疗水平和治疗及时性等因素有关。
2、性别年龄分布
淋病与梅毒的感染存在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淋病,而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梅毒。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淋病和梅毒的易感性 也存在差异。青春期和青年期是淋病和梅毒的高发期,可能与性活跃程度较高 有关。
一、梅毒的基本信息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 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其中中国新发病 例约86万。

溧阳市2004—2013年梅毒疫情分析

溧阳市2004—2013年梅毒疫情分析

安全性 行 为较 多 , 梅毒 感 染 机 会 大 ; 而 老年 群 体 梅毒
作者简介 : 宋木芸 ( 1 9 6 9 一 ) , 女, 主管 医师
待业 较 多, 分别 为 8 7 0例 ( 3 3 . 4 7 %) 、 4 2 7 例 ( 1 6 . 4 3 %) 和3 8 3例 ( 1 4 . 7 4 %) 。其他 发 病数 较 高 的 职业 有商 业 服务 人 员 ( 7 . 5 0 %) 、 民工 ( 7 . 0 4 %) 。由
梅 毒为 主 , 分别 占 3 2 . 5 9 %、 3 4 . 8 2 %、 3 0 . 7 8 %, I I I 期
梅毒和胎传梅毒较少 , 分别 占 0 . 4 6 %和 1 . 3 5 %( 表
1 ) 。 自2 0 0 7年起 梅毒病 例报 告数 居 当地法 定 甲乙类 传染病 的第 2位 。
S h a n g h m J o u na r l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上海预防 医学
2 0 1 5年 第 2 7卷第 2期
2 0 1 5, Vd. 2 7 No . 2
文章编号 : 1 0 0 4—9 2 3 1 ( 2 0 1 5) 0 2— 0 0 6 6— 0 2
表 2 溧 阳市 2 0 0 4 -2 0 1 3年梅毒发病率按性别年龄分布( / 1 0万)
2 0 0 4 -2 0 1 3年溧 阳市共 报 告梅 毒 2 5 9 9例 , 年 报
告 发病率 为 3 3 . 3 2 / 1 0万 , 呈 上 升趋 势 。2 0 1 0年 报 告
发病率最高 , 达5 0 . 8 0 / 1 0万 , 从2 0 1 1 年开始报告发 病 率 回落 。2 5 9 9例 梅毒 病例 中 , 以I 期、 Ⅱ期 和隐性

射阳县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射阳县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性传播疾病 ・
射 阳县 20 09年梅毒疫情分析及 发病趋势预测
臧 道爱 张 景
射 阳县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苏 射 阳 24 0 江 2 30
【 摘 要】目的: 分析射 F- 20 q - 09年梅毒 流行病 学特征分析和梅毒 疫情发病趋 势。方 法: 用 20 g 利 09年射 阳县报 告
上 升 趋 势 , 2o 至 0 1年 达 到峰 值 (7 12例 ) 随 即 逐 年 下降 至 2 0 , 0 3年 的 7 3例 ,0 3年后 再 次 呈逐 年 上 升 趋 势 , 20 20 至 0 7年 达
到 又一个峰值( 6 )再 次逐年 下降。结论 : 阳县 实施 的以强化梅毒疫情监 测为重点的梅毒预 防控 制工作取得积极 10例 , 射
例2 例)胎传梅毒 1 疑似病例) , 例( 。 12 09年度报告梅毒病例的发病变化 . 20
20 09年度报告梅毒 7 例 , 1 较去年同期 l9 1 例减少 4 .4 : 中一期梅毒 1 0 3% 其 O例, 较去年 同期 5例增 加 10 ; 期 梅 毒 2 例 , 去 年 同 期 3 例 减 少 0% 二 2 较 2
的梅毒疫情资料和 18 9 8—20 0 9年射 阳县历年监测的梅毒报告病例 数 , 进行 流行 病 学分析。结果 : 阳县 20 射 0 9年度全县
共报告梅毒 7 1例 , 较去年 同期减少 4 .4 。射 阳县 自18 03% 9 8年开展 性病疫情监 测以来,9 2年发现并报告梅毒 , 19 呈逐 年
【 bt c】 b cvs T a z t i mo g a r d i a c ec tn fyhii Seag on , A s at O j t e: o nl eh e d ioif te a s s i i ne r do s i hyn ut r ei a y e p c l c e u s n d e e n d e p l n s c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目的
深入分析江苏省梅毒流行特征 , 对未来发病趋势进行定量预测 , 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方法

描述江苏省 2005~2010 年梅毒流行特征基础上对 2011~2013 年流行趋势进行预测 。 结果
2005~2010 年江苏省累计报告
梅毒 108 788 例 , 年均发病率为 23.90 / 10 万 ; 2005~2009 年发病率逐年增长 , 但 涨 幅 逐 渐 下 降 , 2010 年 较 2009 年 已 略 有降低 。 病例以 Ⅰ 期 、 Ⅱ 期为主 , 分别占梅毒病例总数的 33.87% 、 34.69% 。 根据月发病数据拟合了 ARIMA (3 , 1 , 1 ) (0 , 1 , 1 ) 12 模 型 , 模 型 预 测 结 果 显 示 2011~2013 年 梅 毒 发 病 水 平 呈 逐 年 增 长 趋 势 。 结 论 病综合防治力度 , 并根据流行特征适度调整防治策略 。 关键词 : 梅毒 ; 流行特征 ; ARIMA ; 预测
中 图 分 类 号 : R181.3 + 2 ; R759.1 文献标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3-8507 ( 2012 ) 19-4933-04
近几年来江苏省梅毒防治
取得了显著成效 , 但目前梅毒仍是全省重要的传染病负担之一 , 未来 3 年梅毒发病将缓慢增长 ,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性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on epidemiological tendency of syphilis in Jiangsu Province
LIU Wen-dong , WU Ying , AI Jing , HU Jian-li, LIANG Qi, LI Yuan. Jiangsu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Nanjing , Jiangsu 210009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phili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quantitatively forecast its incidence tendency , which may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velop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n syphilis in the future.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philis reported in Jiangsu during 2005-2010 with descriptive methods and fitted a ARIMA model based on the monthly incidence data to forecast the incidence levels in 20112013. RESULTS Totally 108 788 cases were reported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0 , with the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rate of 23.90 / 100 000. Although the incidence rat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during 2005-2009 , the velocity of increase dropped rapidly. The incidence rate in 2010 was already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2009. Most of the cases were primary syphilis or secondary syphilis , occupying 33.87% and 34.69% of all ,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m were in the age group of 20-44 , and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 ︰ 0.93. The cases reported located mainly in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 the prevalence level of syphilis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was very low , but it showed a rapid growth trend. What ’s more , its time distribution had an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seasonal variation. We finally fit a model ARIMA ( 3 , 1 , 1 ) ( 0 , 1 , 1 ) 12.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would increase slowly in the coming 3 years. CONCLUSION We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yphilis in recent years. As syphilis is still one of the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s in our province and the predicted data show a growth trend ,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it , and adjust th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perly. The established ARIMA model well fits the prevalence trend and periodicity of syphilis in Jiangsu Province , so it could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Syphilis ;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ARIMA ; Forecasting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年第 39 卷第 19 期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 2012 , Vol.39 , NO.19·Fra bibliotek4933
·
·流行病与统计方法·
江苏省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
刘文东 , 吴莹 , 艾静 , 胡建利 , 梁祁 , 李媛
(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江苏 南京 21000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