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碎技术及应用

合集下载

中药超微粉技术应用及前景

中药超微粉技术应用及前景

中药超微粉技术应用及前景摘要中药现代化技术基础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中药饮片的超细粉。

本文通过介绍中药传统剂型与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对二者进行对比,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了常用超微粉碎设备和工作原理,以及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以这些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药;超微粉;应用前景II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2. 中药超微粉相关概念及讨论 (2)2.1 中药超微粉的概念 (2)2.2 中药材的超微粉碎 (2)3. 中药超微粉碎的优势 (4)3.1 提高生物利用率 (4)3.2 提高疗效 (4)3.3 微细粉碎的匀化作用 (4)3.4 提高中药的质量管理 (4)3.5 节省药材 (4)3.6 便于携带 (5)3.7 易于服用 (5)3.8 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 (5)3.9 改进中药制剂工艺 (5)3.10 开发中药新剂型 (5)4. 中药超微粉碎的前景 (6)3.3 市场的需要 (6)3.1 消费者与养殖者共赢的需要 (6)3.2 兽用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6)5. 结论 (8)参考文献 (9)I1.前言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它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对提高中药疗效、药品质量、生物利用度和降低中药资源的浪费与损耗,以及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所谓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中药材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粉碎后粒子的中心粒径为10~75μm,经细胞级微粉碎作业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称为“细胞级中药微粉”,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生产的中药制剂,称为“细胞级微粉中药”,简称“微粉中药”。

中药绝大多数的品种是来源于动植物的生物体,其基本组成单元是细胞,药效成分通常分布于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且以细胞内为主。

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高新技术作业

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高新技术作业

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高新技术作业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前言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工、电子、生物、材料及矿产开发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是国内外食品加工的高科技尖端技术。

在国外,美国、日本市售的果味凉茶、冻干水果粉、超低温速冻龟鳖粉、海带粉、花粉和胎盘粉等,多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而成;而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将此技术应用于花粉破壁,随后一些口感好、营养配比合理、易消化吸收的功能性食品(如山楂粉、魔芋粉、香菇粉等)应运而生。

超微粉碎的前景应用广阔,并且对于科学、实际生产都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的就会越来越广阔。

1 超微粉碎的原理超微粉碎的原理与普通粉碎相同,只是细度要求更高,它利用外加机械力, 使机械力转变成自由能,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来达到粉碎的目的。

超微粉碎技术是利用特殊的粉碎设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对物料进行碾磨、冲击、剪切等,将粒径3mm以上的物料粉碎至粒径10~ 25μm以下的微细颗粒,从而使产品具有界面活性,呈现出特殊的功能。

与传统的粉碎、破碎、碾碎等加工技术相比,超微粉碎产品的粒度更加微小。

超微粉碎技术是基于微米技术原理的.随着物质的超微化,其表面分子排列、电子分布结构及晶体结构均发生变化,产生块(粒)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使得超微粉碎产品与宏观颗粒相比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及表界面性质。

2 超微粉碎技术的优点2.1 速度快,可低温粉碎超微粉碎技术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冷浆粉碎等方法,在粉碎过程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 甚至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瞬时即可完成,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粉体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利于制成所需的高质量产品。

2.2 粒径细,分布均匀由于采用了气流超音速粉碎,使得原料外力的分布非常均匀。

中药超微粉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中药超微粉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影 响 。中 药 的 重要 药 效 成份 通 常 分 布 于 细胞 内与 细 胞 间质 ,且
物活性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 ,从而提高药效 。如珍珠 ,用传统 方法加工会破坏其部分成分 ,而在一6 ℃左右的低温和严格的 7
第第・月 20总刊 0l下期 89第 18 半 0期 9 卷月 8 年
和长期实践中创制 了针刺 、点穴、艾灸 、烫熨、蒸浴 、董鼻、
外 敷 、 内服等 多种 多 样 的 治疗 方 法 并 发挥 了重 要 作用 。现 在 的
中医急救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加足够重视加以研究运用。如十
宣放 血 治 高 热 、晕 厥 、 昏迷 等 ,在 大 量 的 中医 文 献 中没 有 具 体 的运 用 指 针 ,这 些应 该 深 入 的 研 究 ,制 定 出具 体 的行 之 有 效 的
的方 向应传统 的急救方法 中发掘和提高。其实中医药在千百年
中药超微粉 的优势 及应用前景
方邦江 陈 浩 郭
关键 词 :中药超 微粉 ;应用 前景 d i 1 . 6 0i n1 7 —7 9 0 01 .5 o: 0 9 9 . s . 2 2 7 . 1 812 3 s 6 2 ‘ 文章 编号 :1 7 —7 9 ( 0 0 1 .2 80 6 22 7 2 1 )一80 0 . 2

实施标准和细微 的实施操作方法 。清代赵学敏 《 串雅 》中不泛 些急救简便廉效的好方法 。应该加 以发掘整理 ,形成能具体
指导临床 的治疗方法。有了这些具体操作的规范,应建立培训
实施系统 ,让广大的临床 一线人员掌握实施 。只有这样才 能传
承 中 医急 症 精 髓 。
( 收稿 日期:2 1 .73 ) 0 O0 .0
陈长洲等【研 究后指出超细粉碎使沉香的细度提高 ,促进挥发 1 7 】 性成分释放 ,若粉碎细度达 30 目以上挥发油释放量与 6 0 o目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阅读资料系列(1)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资料整理:孔令明超微粉碎技术是国际上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目前已成功的应用于化工、医药、机械等许多行业。

特别是采用振动方式生产的超微粉碎产品,具有粉碎粒度细,产品无分级,生产过程全密闭,无污染,营养成分无损失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对卫生质量、感官质量要求特别严格的食品行业。

以下就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1、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小麦麸皮、燕麦皮、玉米皮、玉米胚芽渣、豆皮、米糠、甜菜渣和甘蔗渣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常规粉碎的纤维粒径大,影响食用的口感,从而使消费者难以接受。

通过对纤维的微粒化,能明显改善纤维食品的口感和吸收性,从而使食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丰富了食品的营养。

果皮、果核经超微粉碎可以转变为食品。

蔬菜在低温下磨成微粉膏,既保存了全部的营养成分,纤维质也因微细化而增加了水溶性,口感更佳。

一些动植物体的不可食部分如骨、壳(蛋壳)、甲、虾皮等、也可以通过超微化而成为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钙源和甲壳素。

各种畜、禽鲜骨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磷脂质、磷蛋白,能促进儿童大脑神经的发育,有健脑增智之功效。

鲜骨中含有的骨胶原(氨基酸)、软骨素等,有滋润皮肤防衰老的作用。

鲜骨中还含有维生素A、B1、B2、B12等营养成分,钙、铁等在鲜骨中的含量也极高,如鲜猪骨中含有复合磷酸钙盐、脂质和蛋白质等主要成分。

一般是将鲜骨煮、熬之后食用,实际上鲜骨的营养成分绝大部分没有被人体吸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将鲜骨多级粉碎加工成超细骨泥或经脱水制成骨粉,既能保持95%以上的营养成分,而且营养成分又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可达90%以上。

鲜骨是肉类加工厂的大宗副产品,大多以低价处理出售。

因此,将鲜骨制成富钙产品,既具有营养意义,又具有经济效益。

另外,传统的饮茶方法是用开水冲泡茶叶,但人体并没有完全吸收茶叶的全部营养成分,一些不溶性或难溶的成分,诸如维生素A、K、E、以及绝大部分矿物质等,都大量留存于茶叶的渣中,大大影响了茶叶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_向智男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_向智男

456789:9;< 9= >?@5A=B85 ;AB8CB8; D8C B4> D@@:B6D4B98 B8 =99C B8C?>4A< 8B8; FGKIL0MHJIL EBD8; FGH0IJI, (6NOOKLK NP :HLGQ BIRSTQUV JIR =NNR >.HKI.K, >NSQG 6GHIJ ?IHWKUTHQV NP 4K.GINONLV, ;SJILXGNS (&"3-", 6GHIJ) "#$%&’(%: >SYKUPHIK LUHIRHIL, JT J IKZ QVYK NP PNNRTQSPP YUNRS.HIL QK.GINONLV , HT LHWKI %NUK JQQKIQHNI INZJRJVT+ 4GK [JTH. YUHI.HYOK JIR .GJUJ.QKUHTQH.T NP TSYKUPHIK LUHIRHIL JUK HIQUNRS.KR HI QGHT JUQH.OK\ ZGHOK QGK JYYOH.JQHNI NP QGHT QK.GINONLV HI QGK PNNR HIRSTQUV HT TS%%JUHTKR QNN+ )*+ ,-&.$: TSYKUPHIK LUHIRHIL] PNNR YUN.KTTHIL] JYYOH.JQHNI
$"#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软饮料加工
目前,利用气流微粉碎技术已开发出的软饮料 有粉茶、 豆类固体饮料和超微骨粉配制富钙饮料等。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统的饮茶是 用开水冲泡茶叶, 但是人体并没有大量吸收茶的营 养成分, 大部分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 维生素等都存留于茶渣中。若将茶叶在常温、 干燥 状态下制成粉茶 (粒径小于 * !+) , 可提高人体对其 营养成分的吸收率。将茶粉加到其他食品中, 还可 开发出新的茶制品。 植物蛋白饮料是以富含蛋白质的植物种子和果 核为原料, 经浸泡、 磨浆、 均质等操作制成的乳状制 品。 磨浆时, 可用胶磨机磨至粒径 * !+,- !+, 再均质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超微粉碎设备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超微粉碎设备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1、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讨论中药超微粉碎主要是指中药材的细胞级微粉碎,直接将中药材的细胞打碎。

由于植物药、动物药的药效成分主要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间质,以细胞内为主,因此将打破中药材细胞为目的粉碎作业称为中药的“细胞级微粉碎”;采用细胞级微粉碎方法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称为“细胞级中药微粉”;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制出的中药称为“细胞级微粉中药”,简称“微粉中药”。

细胞级中药超微粉碎是指以生物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它不以粉碎细度为目的,而是追求细胞的破壁率。

虽然细胞的破壁率越高,药材的细度越细。

但细度作为一种宏观检测指标,无法表达药材的真实性状。

通过超微粉碎,能将原生材料的中心粒径从传统工艺的150~200目提高到300目以上,对于一般药材,在该细度条件下的细胞破壁率大于95 %。

细胞经破壁后细胞内的有救成分充分暴露出来、药物的释放速度及释放量会大幅提高。

药材粒子经细胞级中药超微粉碎后,显傲镜下观察仅有极少量完整细胞存在。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固体物质粉碎成直径小于10μm(即300目以上)粉体的高科技含量的工业技术,具有速度快、时间短、粒径细、分布均匀、节省原料等特点。

粒径大于1μm 粉体称为“微粉”,而粒径小于1μm 的细粉称“超微粉”;还有人认为,粒径小于0.1μm 的微粉才称得上“超微颗粒”。

另外从颗粒的粒径而言,微米、纳米中药制剂亦应属于中药超微制剂,“微米中药制剂”属细胞级微粉制剂,是采用现代高科技与传统炮制技术和制剂技术研制出来的一种中药新剂型,一般认为其粒径应在1~75μm 范围内,能保持传统中药固有药效学物质基础的粒度。

“微米中药”包括微米中药材、中药微米提取物、微米中药制剂,它使中药材细胞破壁率提高达90 %以上。

至于“纳米中药”,它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径粒小于100 nm 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复方制剂,是中药通过纳米化后的一种笼统叫法。

现在,大多数资料及企业所认可的中药超微粉碎是指中药经超微粉碎机粉碎后的细胞级微粉碎(即细胞破壁)。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概况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概况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概况随着生产技术和检验科技的不断提升,提高药物的吸收、利用和治疗效果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和冷却的方法将物质粉碎为微米级粒子的技术。

由于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在中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从超微粉碎技术的原理、中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超微粉碎技术原理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和冷却的方法将物质粉碎为微米级粒子的技术。

具体过程为:将物质加入粉碎室,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碾磨并冷却加入的物质,从而达到超微粉碎的目的。

因此,在不同的粉碎条件下,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制备出不同粒度大小的物质,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对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利用率有重要意义中药中的活性成分通常分布不均,而且很小一部分才具有治疗作用。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将其它成分过滤掉,提取出小分子活性成分,并将其制成超微粉末,以达到更高的吸收率。

对难溶性中药成分颗粒化有利中药中的一些成分难溶于水,难于溶解和吞咽。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将这些难溶的成分制成微粒,提高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

对药物的口服途径和制剂形式有重要意义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成的超微粉末可以更好地吸附在肠胃道上,避免被肠道吸收,从而增加药物的口服途径。

同时,由于超微粉末的表面积大,可以直接制成片剂、胶囊等制剂形式,从而减少加工过程和药品的管理成本。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实现浸出液中提取柿温内酯的纳米级分散柿温内酯是一种新型的抗癌活性成分。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将其制成纳米粉末,利用纳米分散剂制成纳米颗粒溶液,可以实现浸出液中柿温内酯的提取和分散,从而提高药效。

制备黄芩黄酮水分散粉末的研究黄芩黄酮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成分。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将其制成水分散粉末,可以提高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药效。

利用超微粉碎技术提取黄杨苷黄杨苷是一种抗肿瘤活性成分。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的锤子、刮板或者磨盘等微观荷载对物料进行多次撞击、剪切和象牙塔等力学作用,使其达到纳米或亚微米级的粉碎效果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超微粉碎技术也开始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首先,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对食品原料进行细致的分解和粉碎,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原料粉末。

这种粉末具有高度均匀性、高度活性和更好的口感和感官性质,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

2.其次,超微粉碎技术还可以帮助食品加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使用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快速并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原料,从而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最后,超微粉碎技术还可以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产品差异化优势。

由于使用该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产品的粒度和活性,因此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高品质、高价值的特殊食品和中间体,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需求。

总之,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和创新空间,未来有望成为食品工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相信它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微粉碎技术及应用超微粉碎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能把原材料加一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鉴于粉碎是中药生产及应用中的基本加工技术,超微粉碎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起步较晚,开发研制的品种相对较少,但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超微粉碎技术概述超微粉碎技术是粉体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对粉体原料的超微粉碎,高精度的分级和表面活性改变等内容。

据原料和成品颗粒的大小或粒度,粉碎可分为粗粉碎,细粉碎,微粉碎和超微粉碎,这是一个大概的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各行业由于超微粉体的用途,制备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差别,对超微粉体的粒度有不同的划分。

超微粉碎机一般为无筛式粉碎机,粉碎物料粒度由气流速度控制,粉碎粒度要求95%通过0.15mm(100目),一般用于特种水产饵料或水产开口饵料,超微粉碎通常由超微粉碎机、气力输送、分级机配套来完成。

原料的粉碎粒度非常细,可能显示出意想不到的特性,但也带来了比较多的问题,如静电吸附,物料的流动性差,粉碎消耗的能量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对加工操作的影响比较大,这些不利影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克服(如改变饲料加工工艺)。

超微粉碎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分散等手段而实现。

传统粉碎中的挤压粉碎方法不能用于超微粉碎,否则会产生造粒效果。

选择粉碎方法时,须视粉碎物料的性质和所要求的粉碎比而定,尤其是被粉碎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而其中物料的硬度和破裂性更居首要地位,对于坚硬和脆性的物料,冲击很有效;而对中药材用研磨和剪切方法则较好。

实际上,任何一种粉碎机器都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粉碎机理,一般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粉碎机理联合起来进行粉碎,如气流粉碎机是以物料的相互冲击和碰撞进行粉碎;高速冲击式粉碎机是冲击和剪切起粉碎作用;振动磨,搅拌磨和球磨机的粉碎机理则主要是研磨,冲击和剪切;而胶体磨的工作过程主要通过高速旋转的磨体与固定磨体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强烈剪切,摩擦,冲击等等。

2. 常用超微粉碎设备2.1 机械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效率高,粉碎比大,结构简单,运转稳定,适合于中,软硬度物料的粉碎这种粉碎机不仅具有冲击和摩擦两种粉碎作用,而且还具有气流粉碎作用,超细粉体产品冲击式粉碎机由于是高速运转,要产生磨损问题,此外还有发热问题,对热敏性物质的粉碎要庄意采取适宜措施。

浙江睐州市特种粉碎设备厂生产的系列粉碎机加大风量输送物料,传热效果好,粉碎区域温度较低,可用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粉碎川。

2.2 气流粉碎机是以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通过喷嘴产生的超音速高湍流气流作为颗粒的载体,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冲击性挤压,摩擦和剪切等作用,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

与普通机械冲击式超微粉碎机相比,气流粉碎机可将产品粉碎得很细,粒度分布范围更窄,即粒度更均匀;又因为气体在喷嘴处膨胀可降温,粉碎过程没有伴生热量,所以粉碎温升很低。

这一特性刘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料的超微粉碎特别重要。

但也存在一此问题:设备制造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能耗高,能量利川率只有2%左右,般认为要高出其它粉碎方法数倍,因而粉体加工成本太大,这就使得它在这一领域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它难以实现亚微米级产品粉碎。

2.3 普通球磨机是用于超微粉碎的传统设备,其特点是粉碎比大,结构简单,机械可靠性强,磨损零件容易检查和更换,工艺成熟,适应性强,产品粒度小。

但当产品粒度要达到201μm以下时,效率低,耗能大,加工时间长。

例如,将珍珠磨到几百目,要十几个小时。

2.4 振动磨振动磨是用弹簧支撑磨机体,由带有偏心块的主轴使其振动,运转时通过介质和物料的起振动,将物料进行粉碎,其特点是介质填充率高,单位时间内的作用次数高(冲击次数为球磨机的4-5倍),因而其效率比普通球磨机高10-20倍,而能耗比其低数倍。

通过调节振动的振幅,振动频率,介质类型。

振动磨产品的平均粒径可达2-3μm以下,对于脆性较大的物质可比较容易的得到亚微米级产品。

近年来通过实践,振动磨日益受到重视,原因就是振动磨对某些物料产品粒度可达到亚微米级,同时有较强的机械化学效应,且结构简单,能耗较低,磨粉效率高,易于工业规模生产。

2.5 搅拌磨是在球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普通球磨机相比,搅拌磨采用高转速和高介质充填率及小介质尺寸,获得了极高的功率密度,使细物料研磨时间大大缩短,是超微粉碎机中能量利用率最高,很有发展前途的种设备。

搅拌磨在加工小于20μm的物料时效率大大提高,成品的平均粒度最小可达到数微米。

高功率密度(高转速)搅拌磨机可用于最大粒度小于微米以下产品,在颜料、陶瓷、造纸、涂料、化工产品中已获得了成功。

目前高功率密度搅拌磨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有处理最小和磨损成本高两大难题。

随着高性能耐磨材料的出现,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3.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3.1 超微粉碎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优势中药的超微粉碎,当前主要指细胞级微粉碎。

"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动植物类药材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运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在该细度条件下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达95% 。

中药细胞破壁后,表现出如下优势:(1)增加药物吸收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药物粒子的大小及粉体的结构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

中药经过超微处理后,其粒度更加细微均匀,比表面积增加,孔隙率增大,药物能较好地分散,溶解在胃肠液,且与胃肠枯膜的接触面积增大,更易被胃肠道吸收,无论是外用的贴剂,还是内服的胶囊,经超微粉碎后均可用较小剂量达到原来的药效,对于矿物类药材,相当于一部分为水不溶性物质,经超微处理后,由于粒度大大减小,可加决其在体内的溶解,吸收速度,提高其吸收量;(2)有利十保留生物活性成分,提高药效。

在超微粉碎过程中,经控制可不产生过热现象,甚至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井且粉碎速度快,有利于保留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药效如珍珠,用传统方法加工会破坏其部分成分,而在-67℃左右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微粉碎,能比较完整地保留有效成分,增强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灵芝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激活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血栓等作用,超微粉碎后,疗效发挥更加完全;(3)节省原料,便于应用。

中药经超微粉碎后,可用较小剂量,获得原处方疗效,一般药物,经超微粉碎后可不再经过浸提,煎煮等处理,减少了生产环节中有效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材料,因此该技术尤宜十珍贵稀有中药的粉碎,并且由于细度的增加,可改善日感,便于服用另一方面,因超微粉碎是在全封闭无粉尘的系统中进行的,可有效避免外界污染,使产品的微生物含量及灰尘得以控制。

3.2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现状在刘中药进行细胞级微粉碎的研究中,前述的儿种超微粉碎设备都有人在进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球磨机由于生产效率低,粉碎时间长,在中药的超微粉碎中一般不采用。

利用搅拌磨对中药进行超微粉碎见报道的也不多。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了Lc型高效搅拌研磨机系统,该机内装有特殊机构,可防止浆料沉底,不会形成 "死区",利用机械式冲击粉碎机对中药进行细胞级微粉碎,尤其对丁脆性糖类和胶质的粉碎以及对淀粉的解离,一把要求冲击线速度在120 m/s以上,而传统的冲击式粉碎机冲击线速度为50 m/s 左右,故如想利用必须加以改进。

国内目前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有:无锡轻工业大学研制成功的机械剪切式超微粉碎机能高效地使纤维微粒化,成功地用十大豆全粉,绿豆全粉的生产。

浙江省嫌州机械将高精度涡轮式分级和高速冲击微粉碎机相结合,开发出新一代高效节能CWJ超微粉碎机,比较成功的解决了粉碎过程中的温升问题,粉碎粒度达10μm以下。

粒度无级可调,粒度分布窄。

在气流粉碎机的研究方面,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超音速气流超细粉碎分级系统,集多喷管技术,流化床技术及卧氏分级系统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白动分级功能,产品粒度细而且均匀,不过,一般认为,气流粉碎机在粉碎纤维性,韧性中药比较困难,尤其在粉碎作业时存在相对高速气流,将药物的挥发份带走,造成药效损失,所以只适合具有一定脆性的化学品微粉碎,或矿物中药的粉碎,而不适用于动植物中药的超微粉碎。

在中药的超微粉碎中,振动磨是被国内外研究得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设备,因其有望将药物磨到亚微米级,而且效率很高,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设备。

与前德国、日本对动植物药的超微粉碎多选用振动磨,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济南倍力粉休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第3代振动磨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药材达到理想的粉碎效果,并可使物料达到精密的混合(分散)效果。

该公司在山东省K药工业研究所联合,试验了数百种中药的超微粉碎,并且在P-环糊精包合及生药膏剂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在超微粉碎技术领域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微粉碎设备,其中深冷振动研磨设备是对各类中药进行超微粉碎获得微米、亚微米中药微粉的理想设备。

该设备是在借鉴了国外振动磨研究的最新技术,采川空气弹簧减振,将深冷环境引人其中开发出来的磨机采用机械制冷和液氮深冷双重制冷技术,并采用回冷循环,具有效率高,制冷速度快,液氮消耗少,性能可靠等优点,工作温度-150℃常温连续可调,如果不使用液氮,则可在-40℃常温下连续工作该院已经与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和某制药厂合作,进行了上百种中药的超微粉碎,结果都比较成功。

在中药行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 超微粉碎技术在粉茶加工中的应用超微粉茶加工技术是“八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发的新型茶加工技术之一,其种类有绿茶粉、红茶粉、乌龙茶粉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变“喝茶”为“吃茶”。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绿茶粉,其关键加工技术为:一是对鲜叶原料采用保绿手段,加工成色泽绿翠的干毛茶;二是使用超微粉碎技术,将茶叶粉碎成300目以下,约60μm的微细粉末,并保持茶叶的原有色泽。

超微粉茶因为粒度很细,添加于食品中,吃在口中不会有任何粒度的感觉,故可使食品中既富含茶叶的营养和保健成分,又使原来舍弃的纤维素等得以利用,同时还赋予了食品天然绿色,等于添加了绿色色素,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茶叶食品。

超微绿茶粉所使用的保绿手段,一是在鲜叶中添加保绿剂;二是使用蒸青方式杀青,生产出色泽绿翠的蒸烘青绿茶。

超微茶粉加工的关键设备是LF型超微粉碎机组,当茶叶颗粒经进料口螺旋送入粉碎室内,受到粉碎盘的高速冲击和剪切,同时也受到涡流产生的高频振动而被粉碎。

粉碎后的粉体在负压作用下越过分流锥套进入分级室。

由于分级轮的高速旋转,粉体同时受空气动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当离心力>空气动力时,说明粉体还大于要求的分级粒径粉粒细度,即被甩至锥套返回粉碎室继续粉碎,而粉碎合格的粉体此时空气动力>离心力受动力作用,进入集料管道后到辅机被排出,收集后成为超微粉茶成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