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Practice report on quality inspection of cereals and oil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首先,学校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到实习的工作单位---湖北

省粮油食品质量检测站。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检测站主要承担授权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发证检验,委托检验以及社会各界的委托检验和新产品的开发检验,打击不法分子以次充优,参杂造假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开展“放心粮油”的活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他们拥有丰富的检测经验和完善的仪器设备,以保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为目标。

刚到那里,我们被指认为跟着一个实习单位老师---刘坚,跟

在老师后面,我有种完全不得要领的感觉,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过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我开始学习最基础的称量及移液管的使用,并且仔细阅读该做的工作,就这样我对实验有了大概的了解,首先我们做的是粮食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样品有稻谷、玉米、小麦(样品必须低温保存),称量时(样品应常温),应首先把天平擦干净,避免干扰,在称样前,

要将样品充分混匀,为了防止风的吹动而影响称量,在称量前需关上门,准确称取10.00g试样置于100ml具塞三角瓶,并

及时标记,由于试样过多,试样称完后需要做好记号便于区分试样,同时也应准确称取0.5g中性氧化铝于锥形瓶中(中性

氧化铝应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另外玉米、小麦样品还需要加0.2g活性炭,然后再把锥形瓶拿到通风橱里加二氯甲烷

(二氯甲烷易挥发有毒),而加入的二氯甲烷必须用重蒸过的

二氯甲烷,每天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蒸二氯甲烷,用移液管准确的吸取20ml二氯甲烷于锥形瓶中,在盖瓶塞时,应防止二

氯甲烷挥发而使瓶塞冲去摔碎,加完后放到平震荡器中振荡

30分钟,振荡速度以100转/分左右为宜,在使用振荡器时,

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设置、使用振荡器,振荡完毕后,需要过滤,过滤时使用试管架便于小试管的放置,小试管应选用具有刻度并带盖的小试管(有机磷测定使用的小试管需用丙酮润洗且所有的实验器具需在干燥的情况下使用),滤纸应用多折中速定性滤纸过滤,且开始的3--5滴滤液应弃去,然后收集滤

液5ml,滤液收集后需浓缩(小试管盖可盖也可不盖),利用

氮气浓缩时,应注意防止每支试管浓缩速度不一致少于0.5ml,若不足0.5ml应用二氯甲烷准确定容到0.5ml,浓缩后就送到

气相色谱仪检测(由于气相色谱仪器非常昂贵,检测时是由指导老师亲自检测)。结果计算:x=cv/m,x-样品的农药残留量,

mg/kg,c-由峰高或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查上的样品溶液中的

农药浓度ug/ml,v-样品溶液的体积ml,m-样品的称样量g,

样品测定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比较定容。

试剂的储存:样品前处理:

①样品经粉碎机粉碎,合并筛上,筛下部分,混均后供

分析。

②中性氧化铝:在550℃灼烧4h,用前于130℃复烘5h,

加5%水脱活,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

③活性炭:层析用20--40目,将活性炭放入浓盐酸中,

加热煮沸1h,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后,放入带盖瓷皿内,盖上皿盖,在550℃灼烧2h,用前在105℃烘烤4h,储存于干

燥器内备用。

④丙酮:向丙酮中逐次加入少量高锰酸钾进行回流,直

至紫色不褪为止,然后蒸馏,收集沸程为55--57℃的馏分,

置于棕色瓶中密闭保存。

④二氯甲烷:一般二氯甲烷可以直接重蒸馏,收集沸程

为39--41℃的馏分(为了除去杂质)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⑥石油醚:石油醚直接蒸馏,收集沸程30--60℃的馏分(为了除去杂质)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做了4天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后,指导老师就让我们做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样品同样也是稻谷、玉米、小麦,也应准确称取2.00g粉碎试样于100ml具塞三角瓶中,然后在通风橱内加入20ml石油醚,用移液管准确的吸取20ml的石油醚于锥形瓶中(也应防止石油醚挥发而使瓶塞冲出去摔碎)然后置于振荡器中振荡30min,过滤时应收集全部的滤液于浓缩瓶中

(滤纸为多折快速定性滤纸),过滤后应用约10ml的石油醚

分次洗涤漏斗和滤纸并合并所有的滤液,然后进行浓缩,浓缩时,水温应在38--40℃之间,浓缩滤液不能蒸干,否则会导

致回收产降低,然后定容(定容时,必须选用具有刻度并带盖的小试管),浓缩瓶转移到小试管后还应对浓缩瓶、漏斗进行洗涤(应遵循少量多次)并对所有器具进行一一对应标记,浓缩定容到5ml后,最后进行检测,结果计算:x=cv/m,x-样品的农药残留量mg/kg,c-由峰高或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查上的

样品溶液中的农药浓度ug/ml,v-样品溶液的体积ml,m-样品的称样量g。

粮食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是综合

gb/t50009.20--xx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第二法)和gb/t5009.145--xx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

药多种残留的测定方法,并作部分改动,检验流程:分样→样

品粉碎→提取→净化→浓缩→上机测定→结果计算。粮食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是采用gb/t5009.19--XX第二法,气相色谱分析采用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原理是试样中六六六、滴滴涕经石油醚提取,浓硫酸磺化去杂后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异构体和代谢物分别测定,与标准比较定量,检验流程:分样→样品粉碎→提取→浓缩→净化→上机测定→结果计算。

以上讲了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测定,现在就来讲讲玻璃器皿的清洗与存放。过滤后就应把器皿浸泡在洗涤液水中,便于洗去器皿的标记。由于二氯甲烷、石油醚是易发挥,有毒气体,在清洗玻璃器皿时应带上手套,先把玻璃器皿用洗液冲泡,然后再毛刷把玻璃器皿里外都洗刷干净,再反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彻底(为了防止洗涤液残留而影响农药的检测)。容量瓶洗干净以后应放在物架上晾干,以便再用(定容有机磷溶液的小试管应用丙酮润洗2--3次),所有玻璃器皿在用之前

都应该是干燥,冷却。

指导老师还利用空余的时间给我们讲了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也教我们怎么用,让我知道了进样时按照空气--样品--空气进样,气相色谱仪沸点低,易气化,例如aa、dha、脂肪酸

的成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可以从图上分开来,气相色谱的峰都比液相色谱高,气相进样液分分流与不分流进样,分流进

样是打进去后色谱仪会自动给分开,不分流进样是直接进入,气象色谱仪一般以氮气为载体,有fid(氢火焰例子检测器),使用范围为增白剂。fpd(火焰光度检测器)只对p--s有信号,使用范围有机磷农药的检测。ecd(电子捕获检测器)。

上述就是我实习两个星期以来所做的工作,通过这次实习工作的磨练,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树立了强烈的责任心,也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加固我们已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厂纪厂规,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操作规范化,技能熟练化,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学习,改进不足,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食品安全监测的标准

目前,我国已制定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指标进行了规定。其中,《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对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等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病菌限量规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对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类、调味品、饮料、食用菌、肉类、蛋类等12大类38种农药进行了限量规定,涉及3650项农药限量指标。《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规定了水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将类、乳及乳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饮料类、酒类、特殊膳食用食品10大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 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了铅、镉、汞、砷、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 那么,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拜恩检测的工程师具体介绍: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应当包括八项内容。 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新需求。但如果滥用食品添加剂,则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90-2012),规定了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名称,每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等内容,同时还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生产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此外,制定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6687-2011)、《食品用香精》(GB 30616 - 2014)、《硬脂酸钾》(GB 31623-2014)等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规格标准。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食用的主辅食,对营养成分有特殊的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必须科学搭配,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少了会导致营养不足,多了也可能引起营养过剩,甚至中毒,因此必须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规定营养成分的最高量、最低量等要求,既要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又要保证食用安全。我国已经制定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等特殊膳食用食品安全标准。 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关于组建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检测经费保障方案

关于组建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检 测经费保障方案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日益重视下,我国的食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目前的形势仍不乐观,各地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技术设备滞后,经费投入不足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建立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增强检验检测能力,加大检测工作力度,以此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引导居民安全消费,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七部委《关于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落实好区食安委及各监管部门和镇食品检验检测任务,保证市对区考核食品安全抽检达标,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区食品质量检验检测现状 XX年9月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后,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从初级农产品生产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分别由农

林、质技监、工商和卫生部门负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目前各地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由各环节监管部门结合工作职能自行安排,或由下属检验检测机构承担,或者委托第三方检测。 我区政府性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分别由农林、水利与海洋渔业、国贸、质技监、工商和卫生部门自行负责,卫生局在疾控中心建有实验室,有较强的定量定性检测能力;工商分局建立了“四位一体”检测体系,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定性检测;国贸与粮食局下属屠宰场和粮食储存企业有一定的禽畜和粮食自检条件;质技监、农林、水产部门主要委托上级检测中心或第三方检测。其他生产经营企业食品检测条件较差。 虽然我区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技术设备滞后,检验检测整体水平低,有资质认定的仅有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一家,其他部门的定性检测均不能作为行政执法监管依据,缺少社会公信力;二是检测经费投入不足,检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仅有的检测设施和技术也没有充分利用;三是检测工作缺少统一协调和有效管理,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信息不能共亨。如果对现有检测资源不加以整合,还有重复设置和投资的可能。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执笔人:彭芳刚 、课程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3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2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 学分:2学分 二、课程概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和前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正确运用HACCP体系和IS09000族及IS022000等质量标准体系,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质量 质量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 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 教学要求: 重点: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难点:质量管理百年发展历史 第二章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及其监管体系(2学时) 教学内容: 食品安全性影响因素 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工程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教学要求: 熟悉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物理、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等,理解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第三章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2学时) 教学内容: 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 国际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 教学要求: 熟悉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法规,重点掌握《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第四章食品标准(2学时) 教学内容: 概述 我国食品标准 国际食品标准 教学要求: 熟悉国内外有关食品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掌握编制标准和 贯彻实施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查询获取国内外标准文献的方法。 第五章ISO质量管理体系(4学时) 教学内容: IS09000系列标准概述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合成着色剂:主要是以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的有机色素类,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合成类色素中还包括色淀。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4.动物源性食品: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 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由于使用某种兽药而在食物中或食物表面产生的此兽药残留的最高允许浓度。 6.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取食物而使病原体进入人体,以致人体患感染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肠源生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7.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8.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9.GB:国家标准 10.湿法消化:在有机物破坏法中利用强氧化剂消化食品中的有机物,以获得待检无机成分的过 程。 11.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 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 12.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14.兽药残留: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贮存于动物 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蛋、奶)中,称为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 留,简称兽药残留。 15.休药期: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肉、蛋、奶)允许上市的间隔时间。 16.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17.真菌毒素: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统称为之。

《食品质量检验员》职业标准

《食品质量检验员》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食品质量检验员 1.2职业定义 运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的方法,对食品的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验,并对食品安全、卫生及质量进行判定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食品质量检验员(四级)、食品质量检验员(三级)、食品质量检验员(二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工作地点:室内、无菌室。 温度: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较强的理解、判断和计算能力,无色盲、色弱,并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感。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 鉴于该职业不设五级,因此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职校、技校)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可直接申报食品质量检验员四级职业资格鉴定。 三、二级参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 相关专业包括:食品卫生专业、卫生学、食品检验专业、食品科学。 相关职业包括:食品质量员、食品检验员。 1.7.3鉴定方式 食品质量检验员四级职业资格鉴定采用非一体化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报考人员可根据个人从事的工作,选择微生物或者理化实务操作题。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食品质量检验员三级与二级职业资格鉴定采用一体化鉴定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分模块进行鉴定,最后还需进行综合评审。考核实行百分制,每个模块鉴定成绩均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7.4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闭卷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相应考核用检验设备(工具),并具备每人一套待测样品及相应的测试设备和仪器的场所进行。检验设备(工具)由考评小组根据考试内容指定,见下表。 考核用主要检验设备(工具)一览表 二、工作要求 2.1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一览表

食品安全检查记录一览表

食品安全检查内容一览表 针对我集团餐饮中心实际情况,我们对食品安全检查记录采取不定期不定项抽查的形式,主要检查内容具体如下: 一、采购索证及库房管理 1按要求进行食品及相关产品台账登记 2.采购时按要求索证 3.对所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验收 4.库房未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亚硝酸盐及个人生活用品 5.食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摆放整齐,标识清楚、齐全 6.散装食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7.库房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 8.库房无超过保质期限食品,无标识不全食品 二、副食粗加工间 1.分别设立洗菜池、洗肉池、洗鱼池,有明显标识并正确使用 2.加工菜类、肉类、水产类的刀、墩等工具及容器区分使用,做好标记 3.未加工使用有腐烂变质迹象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原料 4.加工后的食品原料及时使用,待使用的原料及时冷冻或冷藏,粗加工间只存放原料 5.工具、容器、设备保持清洁 6.垃圾及时清除,垃圾桶有盖、内外清洁卫生 7.地沟清洁,无残渣、无堵塞,地面无积水 三、烹饪间 1.灶台器具、容器清洁卫生 2.不加工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待加工食品 3.无超过保质期限、无标签、标签不全的食品 4.用于生品(包括配料)、半成品和成品所需的工具、用具和容器,分开摆放并保持清洁,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5.存放生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区域分开设置,存放台(或货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6.各类调料容器保持清洁卫生,调料内无异物,用后加盖防尘,需冷藏的入冰箱 7.菜肴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熟透,抽查出锅食品内部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8.地沟清洁,无残渣、无堵塞,地面无积水 9. 垃圾及时清除,垃圾桶有盖、内外清洁卫生 四、主食间 1.灶台器具、容器清洁卫生 2.无超过保质期限、无标签、标签不全的食品 3.用于生品(包括配料)、半成品和成品所需的工具、用具和容器分开摆放并保持清洁,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4.存放生品、半成品和成品的区域分开设置,存放台(或货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正确使用 5.食品添加剂专人保管、专柜存放、专人使用、专人登记 6.按要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做好使用登记 7.面案、和面机、压面机等设备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应苫盖。苫盖物有正反面标记并保持清洁 8.各类调料容器保持清洁卫生,调料内无异物,用后加盖防尘,需冷藏的入冰箱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 填表说明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 抽样单编号:N O

填表说明 1.本文书是抽样单位在执行抽样任务时所使用的文书。 2.“抽样编号”为抽样单位内部对所采集样品的编号,按《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编号规则》编制填写,一个样品有唯一抽样编号。 3.“No”为抽样单印制的流水号。 4.“任务来源”要求填写出具《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知书》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名称。 5.“任务类别”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中选择,仅含有风险监测项目的食品样品抽取时选择风险监测,其他选择监督抽检。 6.“被抽样单位名称”按照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标示名称填写。 7.“被抽样单位地址”按照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市、区)、乡(镇)、具体地址的格式填写被抽样单位的实际地址,若在批发市场等流通环节抽样时,应记录被抽样单位摊位号。 8.“区域类型”在“城镇、乡村、景点”中选择,其中:“城市”为县中心城区及县级市以上的城(市)区域范围,“乡镇”为城(市)区域以外范围,“景点”为旅游景点范围,选择“景点”时,应同时选择“城市”或“乡镇”。 9.“年销售额”在生产加工环节抽样时填写。 10.“抽样地点”:当单位类型为“生产”时,在“原辅料库、生产线、半成品库、成品库(□待检区、□已检区)”选择其一;当单位类型为“流通”时,在“农贸市场、菜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小食杂店、网购、其他”中选择其一;当单位类型为“餐饮”时,在“餐馆、食堂、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其他”中选择其一,当选择“餐馆”时还要在“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中型餐馆、小型餐馆”中进行选择,当选择“食堂”时还要在“机关食堂、学校/托幼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进行选择。 11.“样品来源、样品属性、样品类型”在相应的□中打“√”即可。 12.“样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生产许可证编号、样品批号、执行标准/技术文件、保质期、质量等级、单价、标示生产者名称、标示生产者地址、生产者联系人、联系电话”,按实际样品包装标签或销售价签、菜单等标示的名称填写。对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非预包装食品,无明确标示内容的项目,填写“/”,不得留空白。 13.“生产/加工/购进日期”原则上:对预包装食品按包装标签上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散装食品按进货单标示的生产日期填写,餐饮自制食品按实际加工日期填写,餐饮环节抽取的食用农产品等,按购进日期填写。 14.“是否出口”在相应□内打“√”即可。此处所指出口,是指同批次产品既在国内销售,又有部分用于出口。同一批次产品全部用于出口的不予抽样。 15.“抽样基数/批量、抽样数量、备样数量”按照相应产品的抽样检验实施细则中要求的数量抽样并据实填写,数量的单位应与规格型号中的单位一致。 16.“样品形态、包装分类、抽样时样品的储存条件、抽样方式、抽样样品包装”在相应□内打“√”即可。 17.“寄送样品截止日期”,原则上被抽样品应在5日内送至承检机构,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填写。“寄送样品地址”,抽样人员自行送达承检机构的,填写“/”,寄送样品的,需填写样品接受单

食品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食品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社会的安定。这就使得我们食品安全检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是本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只有食品质量安全了,人们的健康才能有所保证,社会才能稳步发展。本文阐述了食品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验;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质量检验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基础,贯穿了食品加工从原料验收,过程控制和最终的出厂验收,同时也是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承担食品检验工作的质构分属于农业行政、质量技术监督、卫生行政、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行政以及商检等职能部门在农产品、生产、餐饮、流通和进出日等领域对各类食品包括一般成分、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农兽药残留、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等项目进行检验。我国将食品安全检测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将其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现阶段,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卫生检验主要的手段,包括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技术,采用了原子吸收、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IC P、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质谱仪等等,这些手段在现代食品检验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食品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1多渠道食品供应,导致食品质量检验难度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饮食习惯的地域性差异,而且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较长,使食品制造与加工的生产较为复杂,存在风险点多,监管职能部门以及食品检验环节也多。同时,食品涉及的种类多、范围广,其产品的呈现形态有固体、半固体、液体、凝胶等,差异性大,涉及的食品安全及相关标准不计其数,导致规范食品的标准体系也十分繁杂、庞大。这些因素给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由于饮食习惯的地域性差异,使食品制造与加工的生产链较长,导致我国食品生产行业,供应链较为繁琐、复杂,目前食品市场中存在的渠道形态就有:海鲜市场、生肉市场等,这就给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使食品安全管理出现了盲区。 1.2.检测体系标准不统一、不完善 我国建立的是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补充的食品标准体系。由于食品标准的涉及部门众多、领域广泛,种类繁多,标准的制定工作滞后,重审及修订不够及时,不论是检测方法标准或是产品标准、安全标准等都不能够满足目前食品种类及检测工作的需要。另外,标准体系总体水平还不高,部分标准低于国际委员会(CAC)标准,检验技术,方法标准较落后。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制定水平参差不齐,对规范产品指标没有形成统一指导思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要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技术要求 一、总体要求 承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的检验机构(以下称承检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工作,样品采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协助完成采集工作。 (一)承检机构应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样品采集工作方案,明确采样地域、采样环节及地点、样品选取等具体事项,并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开展样品采集工作。 (二)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样品采集时间范围的,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样品采集;对于没有明确规定样品采集时间范围的,应根据食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情况和季节性特征进行样品采集。 (三)承检机构应指定一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样品采集工作,样品采集工作由2名及以上具有专业技术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完成;对特殊样品采集环节,应由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人员与承检机构样品采集人员共同完成;所有样品采集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和掌握样品采集方法和相关技术要求。 (四)样品采集工作开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样品采集文书、工具与容器、装备等;样品采集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并应做好记录,尤其是做好样品采集信息的登记,做到信息完整、准确和清晰,具备溯源性。 (五)样品采集后,应根据被采集样品的特质进行包装和签封,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储运,以保证符合后续检验要求。 二、样品采集一般程序 样品采集一般包括采集前准备、现场采集、样品送检、无法满足检验要求样品的处理和采集工作结束五个步骤,其中: 采集前准备包括了解样品的特性和样品采集要求、联系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配合、确定具体行程安排、准备样品采集文书及相关资料,以及备齐样品采集工具、容器与装备等工作内容; 现场采集包括协调取得被采样单位配合、样品采集、样品签封、填写样品采集文书与文书确认,以及交付购样款、索取支付凭证等环节; 样品送检包括样品储运和样品送达承检机构两个环节; 采集工作结束包括样品采集器具清洁归位、交回剩余文书、汇总样品采集信息和办理财务手续等工作内容。 三、操作要求 (一)采集前准备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知书

(文书正面)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知书 № (被抽样单位全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按照我局部署,现对你单位依法进行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请你单位认真阅读本通知书背面《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企业须知》,并予以积极配合。 被抽食品: 抽样单位: 抽样人员: 抽样日期:年月日 (组织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章) 年月日 有效期至年月日 (本告知书一式三联。第一联被抽样单位留存;第二联抽样单

位留存;第三联组织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留存)(文书背面)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被抽样单位须知 1.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一项重要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抽检工作的正常进行。被抽样单位无正当理由,对抽样工作不配合或者拒绝抽样检验的,按拒检处理。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抽样检验的样品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不向被抽样单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被抽样单位应及时将《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样品购置费用告知书》和相应的发票送至制定单位。 3.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事先不通知被抽样单位。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名,抽样前应向被抽样单位出示注明抽检监测内容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告知书》(原件)和抽样人员有效身份证件。抽样单位为承检机构的,抽样前还应向被抽样单位出示《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委托书》(复印件)。样品应由抽样人员从食品生产者的成品库的待销产品、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或销售的食品中抽取。食品标签、包装、说明书标有“试制”或者“样品”等字样的和全部用于出口的食品不在抽样范围。 4.抽取的样品应由抽样人员自行送达或寄送至承检机构。确需被抽样单位协助寄送的,抽样人员应明确告知样品的寄、送要求。被抽样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限内正确寄送,寄送样品的费用由抽样单位支付。 5.被抽样单位应当协助抽样工作人员如实填写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 6.被抽样单位、生产者对执行此次抽检任务的单位、个人及有关抽检工作的任何意见,请填写《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质量及工作纪律反馈单》,填写完毕后寄送至指定单位。反馈意见者应留下电话、传真、Email等联系方式。 7.凡在市场上抽取的或涉及委托加工的样品,生产者或委托加工方应自收到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逾期未反馈的,视

食品安全快检仪器清单及质量技术标准

附件4:食品安全快检仪器清单及质量技术标准 序号设备名称数 量单位 主要技术规格要求备注 1 抽检记录 仪17 台一、传感器:16m ambm cmos(1600万像素) 镜头:4倍电子变焦镜头 焦距范围:1.5m-无穷远 mf:5cm 照片格式:jpeg exif2.1 4000x3000 最高输出像素:12m 视频分辨率:高清1920*1080到848*480四级可调 感光件,4倍变焦高速cmos镜头,可远可近,水平视角,120-140度广角, 无畸变。 视频输出模式:高画质多媒体接头:hdmi cts1.2,最大支持1080p输出模式,电视输出信 号:ntsc pal自适应。 视频压缩格式:avi/mov/ mp4、mpeg4 mpeg,文件加密及数据安全方式,在本机可回 放查看,连接电脑需输入管理员密码,防止资料被删除。系统管理软件实 行无人值守式自动化归上传、归档、清盘和充电工作。录像媒体 sdhc sd 卡(最大支持64gb,sdhc卡。sdxc卡128g)。 音频编码格式: a_aac2/mpeg4/lc、音频码率: 128 kbps 声道数:2声道、采样数:48000hz、 音频位数:16bits 红外led灯:在无任何光源时,夜视距离拍照不低于5 米。 电池:内置聚合物充电电池,可配usb外置式电池,安全且更长工作hy-001hd9.5 小时以上,hd-3g连续工作9.5小时以上,待机时间不少于1个月 hdmi 高 清hdmi1.3接口,防水防尘级别,国标ip54防震防跌落,在1.5米4个方 向自由落体多次后,开机可正常工作

液晶屏幕:2.0寸ps tft lcd ,每秒帧数 1920*1080;1280*1024(30帧/秒),848*480(60帧/秒)848*480(30帧/秒) 二、录像资料的可靠性 1、清晰度高:录像最高分辨率是逐1920x1080,1280x720,848x480/60p 848x480/30p。 可自由设置。可设置循环录像。 2、1600万像素:最大拍照4000x3000.采用高速cmos 专业广角镜头,使前方情景尽录 机中,无一遗漏。有自拍,高速连拍5张等功能 3、120°-140度超广角无畸变/高清大视角,保证了在全高清画质情况下,能采集到范围 更广泛的信息。 4、超强4倍数码变焦镜头,可对较远的目标进行清晰录/拍,自动焦距功能设计,操作 方便,可拍5cm近的文字或物体 5、快录键功能,采用三段式推拉开关,开机即录,不会产生误关机的情况,使资料时时 保证不会误拍或漏拍。杜绝了其他产品先开机然后再按录像键的繁琐和迟缓。一键录像功能,开机后在任何状态下可进行快速拍照。 6、大容量长时间工作的锂聚合物电池,寿命长,安全、防爆,不存在安全隐患。 7、对讲功能组:音频采用motorola原装喇叭和飞利浦高灵敏拾音器,对讲连接单元适用motorola / kenwood/icom/威泰克斯、好易通等各类进口和国产对讲机,对讲连接线方便实用不易损。 8、功能:gps模块芬兰原装14秒快速定位系列,支持gprs 和 sim、uim卡紧急求救,可 以记录执法人员行走路线,保证资料的真实有效性。 9、录像资料保密性更强,不能随意删除或修改,设有密码分级管理权限、10万位的管理 密码,在输入管理密码后,可设置和导出数据、可自由设定录像文件时间长短、循环录像并可设定自动关机时间。 10、屏幕为千万真彩屏,可现场监控或回放,可2-8倍速快放、慢放,屏幕可自由关闭, 工作时间更有保证。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复习(汇总)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重点复习内容 第10章食品添加剂测定 1.食品添加剂定义: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生产、加工或贮存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的物质,对食品的色、香、味或质量起 到一定的作用,本身不作为食用目的,也不一定具有营养价值,它 并不包括残留的农药、污染物和营养强化剂。 2.食品添加剂分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 加剂。 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物与植物组织或分泌物及以微生物的代谢 产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加工所得到的物质。 化学合成添加剂是通过一系列化学手段所得到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或 多或少都有毒性,在剂量上应该严格控制。 3.常用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抗氧化 剂(BHA、BHT、PG等)、发色剂(亚硝酸盐、硝酸盐NaNO3)腌肉用;漂白剂(如蘑菇罐头,一般加工时氧化褐变,所以用亚硫酸盐 浸泡,还有生产粉条也如此,如SO2等,制出产品白色)、增稠剂(如淀粉、糖浆等)、甜味剂(如糖精钠、糖精等,不产生能量的 木糖醇等)、着色剂(食用染料、色素)饮料及糖果里加入;调味 剂(味精谷氨酸钠,各种香精单体等); 4.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是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制得,有的具有毒性,所以对于添加剂的含量多少与规格、剂量都要 进行分析、标定。 5.简述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及测定它们的意义 要求:一是是无毒无害和有营养价值,二是色、香、味、形态,三 是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和适用范围。 测定意义:1)合成添加剂具有毒性,有个别的在食品中起变质反应,对添加剂的剂量加以限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通过检测能保证 食品的卫生质量。 6.防腐剂定义:防腐剂是一种能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 化学物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概述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概述 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聚氰胺“毒奶粉”、苏丹红事件、农药中毒、鼠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每年返回餐桌的200至300万吨的“地沟油”......随着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以及近年国外媒体对中国食品质量问题的大肆宣扬,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引起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由于食品数量大、品种多,且在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把控,因此,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也成为各级监督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必要手段。 随着社会发展,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单凭眼看、手摸、鼻闻、嘴尝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的模式;而传统的实验室的设置有限、样品检测数量有限、加之检验周期较长、投入成本高,远远满足不了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需要快速检测行为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快速检测技术表现出突出优势: 一是快速检测技术运用方便、成本低,能覆盖到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偏远地带,使基层监管手段得到强化。 二是快速检测技术反应迅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拥有较强的现场应急处理能力,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小各类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损害。 三是日常监管中对于大量的样品先用快速检测方法对其筛选,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再通过仪器进一步判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执法人员现场控制能力和公信力。 尽管现场快速检测由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限制,不能作为判定样品安全性的最终依据;但作为初筛手段,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一些突发食源性事件的现场调查也往往以现场快速检测作为筛查的第一步。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超市等食品零售网点进行食

食品质量检验员培训教材(肉制品)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食品质量检验员 培训教材(肉制品) **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编写人:*** 目录 第一部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认证制度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认证制度 (2) 二“QS”认证的意义 (2) 第二部分肉制品基础及相关知识 一肉制品的基础知识 (4) 二肉制品行业概况 (4) 三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5) 第三部分肉制品检验 一化验基础知识 (16) 二肉制品中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检验 (25) 第四部分附录 一《熟肉制品厂良好生产规范》 (34) 二《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标准》 (44) 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57) 四《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61) 五《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66)

第一部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认证制度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认证制度 “QS”是质量安全Quality Safety 的英文缩写。它是我国最新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志,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所谓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对于产品的市场准入,一般理解是,市场的主体(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和客体(产品)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那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就是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它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在根本上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 (二)是对企业生产的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 (三)是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向社会做出“质量安全”承诺。 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该标志的式样、尺寸及颜色都有具体的制作要求,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以后,加贴(印)有“QS”标志的食品,即意味着该食品符合了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鉴于一些不法分子的造假手段越来越无孔不入,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将出台一系列防伪措施,防止QS标志被伪造。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为英文字母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QS为“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缩写,编号前4位为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 二“QS”认证的意义 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需要。食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最直接地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造成的中毒及死亡事故屡有发生,已经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从食品生产加工的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必须制定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运行有效、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食品生产加工的基本条件,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我国食品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总体上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许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极小,加工设备简陋,环境条件很差,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意识淡薄,难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企业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主体,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从企业的生产条件上把住市场准入关。 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适应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的需要。在我国的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中,降低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违法活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指为确保此种状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天然有毒物质、天然过敏物质、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第二章动植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 龙葵碱的防治措施:存在于土旦中 1、将马铃薯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或辐照处理,以防马铃薯发芽。 2、发芽较多的皮肉变黑绿色者不能食用;发芽少者可剔除芽与芽基部,去皮后水浸30-60min , 烹调时加入少许醋煮透,以破坏残余的毒素。 3、目前,对发芽马铃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现病人后立即采用吐根糖浆催吐,用4%糅酸溶液、浓茶水或0.02%高镒酸钾溶液洗胃。停止食用并销毁剩余的中毒食品。对重症病人积极采取输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秋水仙碱的防治措施:存在于鲜黄花菜中 1、不吃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最好食用干制品,用水浸泡发胀后食用,可保证安全。 2、食鲜黄花菜时需做烹调前的处理。即先去掉长柄,用沸水烫,再用清水浸泡2-3h(中间换水)。制作鲜黄花菜必须加热至熟透再食用。烫泡过鲜黄花菜的水不能做汤,必须弃掉。 3、烹调时与其他蔬菜或肉食搭配制作,且要控制摄入量,避免食入过多引起中毒。 4、一旦发生鲜黄花菜中毒,立即用4%糅酸或浓茶水洗胃,口服蛋清牛奶,并对症治疗。 有毒的动物性食品几乎都属于水产品,动物中常见的有毒物质: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鱼体 组胺、蟾赊毒素。 第三章生物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沙门菌属,属于肠杆菌科,为革兰阴性无芽弛直杆菌。中毒临床表现类型: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短杆菌。 葡萄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 副溶血性弧菌,革兰阴性菌。 肉毒梭菌,格兰阳性内生芽弛杆菌,厌氧。 蜡样芽弛杆菌,革兰阳性菌。 产气荚膜梭菌,厌氧革兰阳性菌。 李斯特菌属,革兰阳性菌。 食源性寄生虫分类:肉源性寄生虫、水生动物源性寄生虫、水生植物源性寄生虫、蔬菜水果源性寄生虫。 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留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及其衍生物和杂质的总 称。 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以及可食性产品中 的药物或化学物的原形、代谢产物和杂质。 药品残留危害表现方面:毒性作用、过敏和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三 致”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考试题和答案教学文稿

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验人员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 科室: 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 A卷(限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承检机构不得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数据、结果等信息。 2、承检机构应当承担____ 义务,不得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结果和相关信息,严格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和抽检监测工作有关纪律要求。 3、 对在流通环节抽取的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还需要进行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遇到异议时按《工作规范》要求移交被抽样单位所 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组织处理。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承检机构进行 _____________ ,发现存在检验能力缺陷或者有重大检验质量问题的,应当及时采取有关措 施进行处理。 5、复检机构与复检申请人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得接受复检申请。 6、未经组织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意,承 检机构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复检机构确定由申请人自行选

择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检验结果发现异常时,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确认检验结果。 9、复检样品应当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共同签字或盖章予以确认;由组织抽检的监管部门指定专人送达复检机构,并由复检机构专门保管;样品运输过程应当符合相关标准或样品标示的储存条件。复检机构应当做好复检样品接收记录。 10、复检应当使用相关标准规定的仲裁方法,无仲裁方法的,应当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检机构应当采取拍照或录像等方式对复检过程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复检样品状态、 拆封情况、样品前处理、检验关键点等情况。初检机构可对复检过程进行观察,复检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5分) 1、月饼中不允许使用日落黄,培烤食品馅料允许使用0.1 g/kg,在某广式月饼中,皮、馅的比例为1:4,则该月饼中最多允许检出日落黄的含量为()。 A. 0.05 g/kg B . 0.08 g/kg C . 0.1 g/kg D .不允许检出 2、复检机构应当在同意复检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按照样品保存条件从初检机构调取样品。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结果通知书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结果通知书 (被抽样单位、标示生产者名称):我局于年月日对你单位(□生产□经销□自制□采购)的(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质量等级)食品进行了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检验报告附后。 请你单位收到此通知书后立即将《检验结果确认回执》传真或寄送回我单位。对检验结果若有异议,请在接到本通知书5个工作日内向我单位提出书面(传真或寄送文本)意见和相关证明材料。逾期无书面反馈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请阅读复检须知)。 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你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封存库存问题食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问题食品,召回问题食品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排查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进行整改,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相关处理情况。 我单位电话、传真 我单位地址、邮编 (组织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印章) 年月日 ……………………………………………………………… 检验结果确认回执 ()□我单位对检验结果无异议; □我单位将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书面异议。

企业签收入签字: (企业公章) 年月日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复检须知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检验结论有异议,被抽样单位或被抽样品的生产者(以下统称复检申请人)可申请复检。被抽样单位和被抽样品的生产者不一致时,需双方协商统一后由其中一方提出。涉及委托加工关系的,委托方或被委托方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需双方协商统一后由其中一方提出。 2复检申请人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5日内向组织抽样检验工作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书面提出。被抽样单位和食品标示生产者不一致 的,若其中一方或双方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需双方协商统一后由一方提出。逾期未提出的,视为认可检验结论。 3复检申请人应及时告知组织抽检监测工作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复检申请情况,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签署复检机构受理意见的复检申请书、复检机构具有复检项目资质的证明、复检机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4.复检必须是在备用样品上进行。各样用品由初检机构寄、送至复检机构。备用样品达到复检机构后,应由复检申请人、初检机构、复检机构共同对备用样品进行确认,并填写《复检样品确认和移交单》。若复检申请人、初检机构不到复检机构现场确认样品的,在其提供相关蚕托书后,复检机构在确认备用样品完好的情况下可自行启用备样进行复检。 5复检申请人应告知复检机构原则上需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实施细则指定检验方法对提出异议的项目进行复检。复检报告须给出食品是否合格的复检结论,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6复检申请人原则上应在提出复检之日起2 0日内向组织抽检监测工作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交复检报告,特殊情况时不得超过初检周期(样品到达初检机构到初检机构出具检验报告的周期)。 7复检费用由复检申请人先行垫付,复检结论与初检机构检验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复检申请人自行承担;复检结论与承检机构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