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运算性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
(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说课第【1】篇〗说教材分析:本节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材P84例2的(1)与(2)及练习十五相关内容。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为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学习本节课之后将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分数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先呈现教师购书地情景,从中提出一本《作文书》多少元?地实际问题,引出算式:8421=;把21看成20进行计算学习。
然后出示五入的例子展开学习。
学生分析:对于四(1)班学生预设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对《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了一定的接触能利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进行正迁移,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学习,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学生能独立解决此类问题。
设计理念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初步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学生讨论和交流中,促进学生之间在交流中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通过生活实例的估算,理解、掌握试商和调商的过程。
教学用具: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情景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对于这样的题,你会做吗?13320=(一生扮演,其余学生看大屏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2、根据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有联系的数学信息?(王阿姨有84元钱,买《作文选》21元/本;李叔叔带了196元钱,买磁带39元/盒)3、你能对有联系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选择2个:84元能买几本作文选?196元能买几盒磁带,还多几元?)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四年级数学 下册 除法的运算性质 课件

每筒是一打装, “一打”是12个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330÷5÷2=____
我这样计算。
330÷5÷2 =66÷2 =33
还可以这样计算。
330÷5÷2 =330÷(5×2) =330÷10 =33
比一比等式两端,你发现了什么?
330÷5÷2 = 330÷(5 ×2) 220÷11÷2 = 220÷(11×2) 460÷23÷2 = 220÷(23×2)
1. 说一说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试着说出它的意义。 2.计算下列各题 6400÷125÷8 450÷3÷15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单元
除法的运算性质
小窍门?
拜师小考验
计算下列式子:
512-178-22
214-56-44
=512-(178+22) =512-200 =312
=214-(56+44) =214-100 =114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 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我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 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可以用___这__个__数__除__以___后__面__两_ 个__数__的__积___,__也___可__以__从__左__往_ 右__进___行__计__算__。____________
=810÷(9×3) =810÷27 =30
810÷9÷3 =90÷3 =30
课下小练习
2700÷(30×25)= _2_7_0_0_ ○÷ 3_0_ ○÷ 2_5_
__2_7_0_ ÷ 27 ○÷ 5 =270÷(27×5)
窍门计一算0睛0÷125÷8 雷厉风行810÷9÷3 熟能生巧
=2000÷(125×8) =2000÷1000 =2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体温并解答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习新课1、观察图意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⑴224/2=112(本) 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⑵4*2=8(层) 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4、讨论比较。
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三、应用提高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观察,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2、想想做做2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想想做做3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课件(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课件)-ppt

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 1. 懂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 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一个因数。
• 2. 会用上述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 算。
• 3. 培养同学们认真审题能力,会合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择计算方法。
560÷280 =2 7200÷120 =60 6800÷170 =40 3200÷400 =8
解题方法
• 方法一 • 1250÷25÷5 =50÷5 =10(元)
• 方法二 • 1250÷(25×5) = 1250 ÷125 =10(元)
答:每棵树苗10元钱
从上一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 1250÷25÷5 =1250÷(25×5)
你能在举出相似的数学等式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 个数,可以除以这 两个数的积。
a÷b÷c=a÷(b×c)
在下面的等式○里, 填上运算符号
64000÷125÷8
=64000÷(125 ○× 8)
在下面的等式○里, 填上运算符号
28000÷(40×25)
=28000 ○÷ 40 ○÷25
判断
• 1200÷12÷100=1 • 1200÷12×100=1 • 38000÷(38×85)=
简便计算
34000÷25÷4 32000÷125÷8 32000÷125×8
简便计算 12000÷(12×40)
简便计算
10800÷(108×25) 7200 ÷(36×25)
本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应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要注意什么?
38000÷38×85=85000 • 38000×85÷38=
38000÷38×85=850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章整式的除法1.1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幂的运算性质.教学过程:一、实例导入:二、温故: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1)34;(2)a3;(3)(a+b)2;(4)(-2)3;(5)-23.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呢?三、知新: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105.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四、巩固:例1 计算:(1) (-3)7×(-3)6; (2)(1/111)3×(1/111).(3) -x3·x5 (4) b2m·b2m+1..例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泰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五、拓展:1、计算:(1)105·106;(2)a7·a3;(3)y3·y2;(4)b5·b; (5)a6·a6;(6)x5·x5.2、计算:(1)y12·y6;(2)x10·x;(3)x3·x9;(4)10·102·104;(5)y4·y3·y2·y;(6)x5·x6·x3.六、课堂小结: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第三单元 《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除法的运算性质》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除法的运算性质3. 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的运算性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发现除法的运算性质。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除法的运算性质。
(3)学生举例验证除法的运算性质。
3.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除法的运算性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4. 应用拓展(1)教师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性质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探究新知1. 观察乘法口诀,发现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口诀表中寻找规律,例如,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 = 除数× 商”的关系。
除法的运算性质

除法的运算性质学习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P43例3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方法。
2、会运用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609-51-49 846-(146+89)2、我们知道,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有相似之处,那么减法和除法是不是也有相通的地方呢?引入新课:除法的运算性质。
3、出示目标(见学习目标)二、自互学习:(出示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1、指名读题。
2、(出示学习指导)(1)尝试用两种方法解决这道题。
如果有困难,可以与书进行交流。
(例3在书上P43)(2)对比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3)试着把你的发现用字母表示出来。
自学时间5分钟。
3、学生自学(学生对照学习指导,自学,并完成学习指导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全班交流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三、精讲要点:1、小组汇报。
2、解决各小组中在自学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
3、小结:除法的运算性质。
4、是不是所有的连除都要写成除以两个数的积的形式呢?5、反向说法:除以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写成连除的形式。
四、当堂检测:1、判断:(1)1456-(324+456)=1456-456-324(2)100÷25÷4=100÷(25×4)(3)400÷(40×25)=400÷40×25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3200÷25÷4 2000÷25÷8 470÷(47×2)360÷(36×5)3、有1440个玩具,每24个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一共要装多少箱?4、试一试:35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1
小练身手 !
光明小学六个年级一共有学生480人,
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多少人?
480÷6÷4=20(人) 480÷(6×4)=20(人)
480÷6÷4=480÷(6×4)
答:平均每除以 两个数的积。我们把它叫做除法的运算性质。
大家好
5
4000÷125÷8
1200÷5÷120
400÷25÷4
280÷8÷5
大家好
6
怎样才能很快算出答案?
1250÷25÷5 =1250÷(25×5) =1250÷125 =10
牛刀小试:
1200÷25÷4
6800÷4÷17
450÷3÷15
64000 ÷125 ÷8 350÷(25×7)
3300÷4÷25 210÷(7×6)
=4
B: 1600÷16÷25 =100÷25 =4
大家好
9
本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应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要注意什么?
大家好
10
牛刀小试: 450÷3÷15 1200÷25÷4
210 ÷( 7×6)
6800÷4÷17
3300÷4÷25
64000÷125÷8 350÷(25×7)
3600÷36÷25 480÷(6×2)
大家好
7
判断题 ① 48÷(12×4)=48÷12×4
② 700÷28 =700÷(7×4) =700÷7÷4 =100÷4
=25
③ 48000÷125×8=4000÷(125×8)
大家好
8
选择题
1600÷16÷25合理的计算方法是( )
A:1600÷16÷25 =1600÷(16×25) =1600÷400
3600÷36÷25
480÷(6×2)
大家好
11
结束
大家好
12
字母公式: a÷b÷c=a÷(b×c)
大家好
3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数,在○里填入合适的运算符号.
1300÷25÷4=1 300÷( ○ ) 8000÷125÷8=____○( ○ ) a÷b÷c=a÷( ○ )
大家好
4
判断
?1200÷12÷100=1 ?1200÷12×100=1 ?38000÷(38×85)85000 ?38000÷38×85=85000 ?38000×85÷38=85000 ?38000÷38×85=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