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脉络、内涵界定及实证方法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_陶健

●(本栏目编辑:曹敏)财政金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一个文献综述陶健一、引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冲击通过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式与途径。
目前西方众多经济学者中,由于各自观察的角度和强调的因素不同,使得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认识出现多流派的观点。
如果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的角度,一般可以将货币政策传导分为货币渠道(包括利率途径、汇率途径以及资产价格途径等)和信用渠道两个主要途径,进而也就形成了“货币观”和“信用观”两种观点。
“货币观”最早被西方经济学者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传统的金融理论,包括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都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仅仅是通过“货币途径”完成的(前者是货币价格-利率途径,后者是货币数量途径)。
该观点认为,金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将银行贷款归为债券的一种,而且贷款和债券可以相互替代,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影响投资水平和产出。
这一理论至今仍然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主流,但是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金融市场假设上,忽视了实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金融市场自身的结构缺陷。
“信用观”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而提出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均衡信贷配给理论(JosephE.Stiglitz与AndrewWeiss,1981)和CC-LM模型(BernankeB.S与AlanS.Blinder,1998)。
该观点将金融资产分为货币、证券、银行贷款三种形式,认为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债券不能与之相互替代,货币政策是通过信用影响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
但是信用渠道也存在局限性:信用渠道影响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主要是依靠外部融资来经营,而大企业的自我融资能力较强,银行信用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对于大企业没有显著的影响。
二、西方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一)量化货币政策1、叙述性方法(NarrativeApproach)叙述性方法是指从中央银行实行的货币政策的历史事件中来确定货币政策的松紧态势,例如Romer夫妇(1989)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的会议记录中找出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点并认定为外生的货币政策,这些时点又被称为“罗默日期”(RomerDates)。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一、前言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视为经济政策的“最后一道防线”。
货币政策对经济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中,其作用更加凸显。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关键,从各国的实践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考虑银行体系、外汇市场、资本市场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文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深入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概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措施在经济系统中的传导、影响和反应过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机制是货币供应、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利率、信贷、投资、消费等多种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牵引。
经过有效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措施可以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实现各种宏观经济目标,例如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等。
在具体的实践中,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物价动态、实际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表现为信贷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和实际汇率等市场价格的变化,这些因素在传导过程中对不同的企业和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各种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相互作用,需要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三个传导渠道: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证券市场传导渠道、货币汇率传导渠道。
在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中,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提高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针对股票市场传导渠道,在股票市场上,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购买国债和其他证券等方式,使流动性水平上升,从而实现利率水平下降,增加股票市场的活跃性,从而推动股票市场。
货币汇率传导渠道通过汇率机制,在国际市场上,一国货币的汇率上升或下降将影响国内外经济活动及企业的投资意愿,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旳传导机制
第十八章 货币政策旳传导机制 outline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基本原理 第二节 老式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旳信用渠道理论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基本原理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含义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传导过程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含义
指货币当局从利用一定旳货币政策工具 到到达其预期旳最终目旳所经过旳途径 或详细旳过程、目旳。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传导过程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 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近期中介目的 基础货币 短期利率
远期中介目的 货币供给量 长久利率
最终目的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旳信用渠道
银行贷款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旳主渠道
– 1. 资金融通主要是间接融资 – 2. 银行存款是居民储蓄旳主要方式 – 3. 信贷市场国家垄断
本章结束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现状
(一)利率渠道传导缺乏必要条件
– 1. 发达和完善旳金融市场 – 2. 利率市场化 – 3. 信息完全 – 4. 消费投资有较大旳利率弹性 – 5. 金融市场完全竞争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旳现状
(二)股票价格传导旳作用不明显 (三)汇率传导机制不够通畅
– 1. 利率汇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 2. 资本能够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 3. 货币能够自由兑换。
货币学派以为:货币供给量旳变动,无需经过 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旳变动。
M
Y
三、资产价格渠道理论
资产价格渠道理论以为:货币政策将经过 影响多种金融资产旳价格,尤其是股票旳 价格来传导到实体经济,从而到达货币政 策旳最终目旳。
《金融学》第三版 第十四讲 货币政策 14-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
首先,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其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
各部门;
最后,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类经济行为主体。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0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类别:
作用。
➢ 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企业现金流渠道、银行贷款渠道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02
金融价格传导论
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
↑ → ↓ → ↑ → ↑ → ↑
托宾Q传导机制:
=
企业市场价值
企业重置成本
↑ → ↑ → ↑ → ↑ → ↑ → ↑
财富效应传导机制:
发挥作用时
货币政策是维护
金融市场和宏观
经济稳定运转的
保障
↑→ >
∗
→ ↑→ ↑→ ↑
货币传导论中,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无需通过利率这个中间途径来实现。
强调货币传导机制中利率重要还是实际余额重要是凯恩斯主义与货币
主义的争论之一。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04
信贷传导论
信贷传导论:主要强调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企
业或银行融资能力的约束对信贷市场的影响。
金融价格传导论: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金融
价格,对经济总量均衡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 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托宾Q传导机制、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论:强调货币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经济总量均衡的作用机制。
➢ 实际余额效应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信贷政策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它关注着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主体行为和经济变量的影响,从而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过程。
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和资产价格传导三个方面。
1. 利率传导利率传导是指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实体经济的一种传导方式。
当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如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时,市场利率的变动将引起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和企业家的投资决策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2. 信贷传导信贷传导是指货币政策通过调整信贷政策来影响实体经济的一种传导方式。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配额和信贷利率等手段来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行为,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信贷融资能力和需求,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3. 资产价格传导资产价格传导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资产价格,如股票、房地产和债券等市场价格,来影响实体经济的一种传导方式。
当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时,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将发生变动,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财富状况和信心,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模型两种。
1.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探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实证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等。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和传导效应,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2.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是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来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模型主要有IS-LM模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和DSGE模型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货币政策是央行管理监管的重要工具,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行为。
本文将从理论分析和实证两方面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理论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货币供给观点、利率传导观点和资产价格观点。
首先,货币供给观点认为,央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通过银行储备金率和央行拆借利率等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的波动。
特别是,央行通过注入或减少货币流通量,影响市场上货币价格,从而对通货膨胀以及实体经济造成影响。
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经济主体中长期预期的影响。
其次,利率传导观点认为,央行改变政策利率,会影响市场上的所有利率,进而影响经济与金融领域各个方面的行为。
这种传导机制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涵盖了市场金融机构以及现代货币政策中的各种常见政策手段。
当然,这种传导机制在不同的国家和经济环境中,其效果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最后,资产价格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变化又会影响实体经济活动。
这种观点通常被用于解释金融市场的泡沫或危机等现象。
但是,在长期内,资产价格观点的有效性相对较低。
以上几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为货币政策传导所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主要是考察央行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以及把它和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行为联系起来。
在国际上,一般采用VAR模型来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它能够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和分析。
同时,也能够对政策措施做出及时反应,并有针对性地响应市场变化。
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市场环境,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热点大部分在于三个方面。
1.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央行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利率法则,通过改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来调节市场利率。
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会通过研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人民币贷款、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来确认。
第26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23
• C、预料之外的价格水平途径 • 债务以固定的名义利率计息,意料之外的价格水平 变化会降低企业实际负债,但不降低企业的资产价 值,因此会增加企业净值,而企业净值的增加会降 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又会导致计划投资 的增加和总产出水平的提高。UP:价格水平出乎预 期的变动。
M UP as , mh L I Y
14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1、传统的利率传导途径 • 传统凯恩斯学派
M ir I Y
• 货币学派
M Pe e ir I Y
• 新的传导机制:一类通过利率水平以外的其他资产 价格起作用(资产价格途径观点);另一类则是通 过信息不对称对信用市场的影响发挥作用(信用途 径观点)
M ?Y
4
• 三、结构模型实证分析的优点与缺点
1、可能收集更多证据 对传导的方向及变量间 的因果关系更有信心
2、可以更精确地预测货币供应量对于经济活动 的作用 3、更加精确地预测经济制度因素的改变对于货 币供应量与总产出水平间的联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上述优势以模型本身的正确性为前提。 货币主义学派担心凯恩斯学派的结构模型忽略货 币作用途径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消费,他们认为凯 恩斯学派对货币作用途径的界定过于狭窄,指责凯 恩斯学派没能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 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许多不同的利率,在一些非 常时期(如大萧条)会发生各种利率相差较大 的现象
8
• 在通货紧缩时期,由于价格水平的降低,较 低的名义利率水平并不代表实际借款成本也 低,事实上在大萧条时期,实际借款成本相 当高,货币政策也不宽松。 • 不能因为名义利率对于计划投资作用很小, 就得出货币政策对于计划投资没有影响的结 论。计划投资与实际利率水平间的关系更加 紧密。 • 利率水平影响计划投资只是货币政策影响总 需求水平的众多途径之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探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一种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对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进行探讨。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调整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和量传导两种方式。
利率传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市场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间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量传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1.1 利率传导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人们提出了多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IS-LM模型和AD-AS模型。
2.1 IS-LM模型IS-LM模型是一种描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宏观经济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IS曲线表示投资-储蓄平衡,LM曲线表示货币供求平衡,通过对这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在IS-LM模型中,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给曲线的变化来调整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LM曲线和利率水平,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除了理论模型的研究,人们还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际效果。
通过对各种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影响规律。
利率传导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对货币市场利率和信贷市场利率的变化与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检验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利率传导机制可以对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但其传导效果可能存在时滞和不确定性。
3.2 量传导的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脉络、内涵界定及实证方法
作者:索彦峰
作者单位:浦发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上海,200002
刊名: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5(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6条)
1.米什金.李扬货币金融学 1998
2.汉达J.郭庆旺.刘晓路.陈卫东货币经济学 2005
3.盛松成.施兵超.陈建安现代货币经济学 1992
4.Modigliani F.Brumberg R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s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 1954
5.Tobin J A ger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1969(02)
6.弗里德曼M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 2001
7.Brunner K.Meltzer A The pla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1963(06)
8.Roosa R Interest rates and the central bank 1951
9.Bernanke B.Blinder A Credit,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 1988(05)
10.Bernanke B.Gertler M Agency costs,net worth,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 1989(03)
11.Bernanke B.Gertler M.Gilchrist S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 1996(02)
12.Bernanke B.Gertler M.Gilchrist S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in a quantitative business cycle framework 1998
13.伊辛格O货币政策 1993
14.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 1999
15.帕帕迪莫斯.莫迪利亚尼货币供给与名义收入控制 2002
16.黄达货币银行学 1999
17.范从来.姜宁货币银行学 2000
18.Friedman M.Schwartz A Money and business cycles 1963(02)
19.Friedman M.Schwartz A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1970 1963
20.Sims C Maeroeconomics and reality 1980(48)
21.Romer C.Romer D Does monetary policy matter?A new test in the spirit of Friedman and Schwartz 1989
22.Boschen ls L The effects of countercyclical policy on money and interest rates:An evaluation of evidence from FOMC documents 1991
23.Bernanke B.Blinder A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 1991(09)
24.Bernanke B.Mihov I Measuring monetary policy 1998(08)
25.Strongin S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disturbances:Explaining the liquidity puzzle 1995(XXXV)
26.这些行为方程主要是用来刻画银行资产组合行为、贷款行为以及企业融资结构安排和投资决策的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anjjtgdzkxxxb200801010.aspx
授权使用:赵华(wfnjdx),授权号:4e71cd39-ae45-4581-8490-9eb20129b679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