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图兰朵赏析
高中语文 歌剧(图兰朵)赏析 苏教版必修3 教案

歌剧《图兰朵》赏析一、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作品《图兰朵》中,了解歌剧中的两种重要的声乐样式:宣叙调和咏叹调和两种演唱形式:重唱、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从中体验到歌剧的美。
2、认识作者和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
3、聆听《图兰朵》主题歌,体验作品的音乐情感,并能哼唱,了解西洋歌剧的一般体裁种类,激发对西洋歌剧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理解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法:音乐导入法,欣赏法、游戏法、讲授法、谈话法四、课时:1课时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营造情景:《茉莉花》钢琴演奏1 师:同学们,这个乐曲熟悉吗?能不能哼唱?2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师:聆听歌曲,说出这是哪一个地方的民歌?音乐表达了什么感情?江苏民歌《茉莉花》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风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的少女被芬芳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
3欣赏与思考A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小女孩演唱《茉莉花》片段。
师: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上,为什么张艺谋导演在仅有的8分钟选用这首民歌作为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国的表演曲目呢?B播放歌剧《图兰朵》主题曲师:歌剧中的茉莉花主题与我们原来听过的茉莉花民歌情绪相同吗?这里的情绪如何?(生答)普契尼为了配合他的剧情需要把速度放慢,并用交响乐为它伴奏,使歌曲风格发生了变化。
也因为茉莉花在《图兰朵》歌剧中的运用,使这首中国的民歌不再只属于中国,现在它属于全世界。
师:这个熟悉的旋律作曲家为什么也用在这歌剧上?这说明了什么?(纯真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茉莉花的洁白无暇、高雅真挚,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这首《图兰朵》的音乐是中国听众非常容易接受的,它是我们由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在剧中多次出现。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歌剧《图兰朵》(二)介绍作者师:创造这部歌剧经典歌剧的作曲家是谁呢?他就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
(出示作者生平)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1924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作品,共有三幕,在完成他计划作为该剧高潮的二重唱之前,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
歌剧《图兰朵》的中国风元素分析

歌剧《图兰朵》的中国风元素分析摘要: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根据童话《王子卡拉夫与中国公主》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
通过对这部歌剧的分析了解,可以发现普契尼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素材贯穿于整部歌剧中。
值得思考的是,从未来过中国的普契尼,是怎样将中国元素与西方歌剧融合在一起的,这种融合又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开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分析,简要的对中国元素在西方歌剧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图兰朵;中国风;创作背景;一、歌剧《图兰朵》的创作背景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于1924年创作的,他在世时并未完成全剧的创作,现在演出的版本是由弗兰科·阿尔法诺根据普契尼去世后留下的遗稿完成创作的。
歌剧分三幕,故事发生地点在中国元朝,讲的是公主图兰朵为报祖先之仇,出了三道谜语,全部答对那么图兰朵嫁给全部猜中谜题之人,但只要有一题没答对,那么会被马上处死。
不少垂涎公主美色的王子都死于这个游戏中,这时鞑靼的王子卡拉夫因看见公主美丽的容颜,不顾善良的侍女柳儿的劝告,毅然前往挑战。
结果他成功的猜中了所有谜语,而图兰朵却懊悔了,不愿与卡拉夫完婚。
于是卡拉夫王子出了一道题,只要公主在天亮之前知道他的名字,他愿意被处死。
公主抓住了卡拉夫的父亲和侍女,并严刑逼供,为保守秘密侍女柳儿勇敢自尽。
最终,公主在英勇的柳儿以及卡拉夫真挚的爱情下改变,嫁给了卡拉夫,并帮助他复国。
二、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风”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这部歌剧诞生的年代处于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属于西方的浪漫主义时期,在当时西方文学世界对于东方的一切事物有一种十分狂热的追求。
最早西方对东方的了解是通过《马可波羅游记》一书中的记载,这一本书详细的记录了当时中国元朝时期的盛状,为西方翻开了神秘的东方世界之门,从而掀起了“中国热”这一风潮,并使之到达顶峰。
在这种风潮的影响下,《一千零一日》这本故事集在西方渐渐传播开。
中外歌剧鉴赏—简析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

中外歌剧鉴赏——简析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普契尼(Puccini,1858—1924),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威尔第之后,世界上最杰出、最受推崇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
1893年,他以歌剧《曼农·列斯科》一举成名,从此便将创作歌剧作为其毕生的事业。
此后,他又创作了许多如《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轰动世界歌剧舞台的成功之作。
普契尼以他20多部歌剧赢得了荣誉,且对歌剧的探索孜孜以求。
《图兰朵》(Turandot)是普契尼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
进入暮年的普契尼,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仍然保持着对不同类型主题的一贯探索,他是想“尝试一条新道路”(普契尼语)。
他选择了戈齐(CarloGozzi)的寓言故事《图兰朵》作为脚本。
《图兰朵》是一部以古代中国为背景杜撰出来的传奇故事。
主要讲元代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时刻牢记着祖母年轻时受入侵鞑靼王掳拐,并含辱死去而产生仇恨,她发誓要杀尽异国王子,以王子们的首级来祭奠祖母的亡魂。
于是,图兰朵设下了猜谜征婚的陷阱,猜中者可当驸马,猜不中就处死。
几位前来征婚的邻国王子先后死于刀下。
一天,紫禁城皇宫大殿下,被废黜的突厥老国王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卡拉夫在人群中相逢。
老国王的侍女柳儿爱上了卡拉夫,而卡拉夫被图兰朵的美貌所吸引,决心去征服她。
卡拉夫轻而易举地猜中了公主的三个谜。
但图兰朵不甘心失败,抓获了老国王和柳儿。
柳儿被严刑拷打,告诉公主卡拉夫的名字叫“爱情”后饮刃自刎。
第二天,卡拉夫用爱融化了图兰朵冰冷的心,最终图兰朵投入到卡拉夫的怀抱。
这部歌剧的剧本是西莫尼和阿米尼合写,他们参照了戈齐的寓言剧和席勒的戏剧脚本。
普契尼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剧本的编写,但他对剧情和主题作了许多提示。
1921年,普契尼开始了对这部歌剧的创作。
但不久,他被诊断出患有喉癌。
他预感到生命即将结束,在治疗过程中加紧创作,并说:“如果我不能成功地完成这部歌剧,将会有人走到舞台前面说‘普契尼写到这里就死去了’”。
歌剧图兰朵中西版本比较赏析

歌剧《图兰朵》中西版本比较赏析摘要:贾克默·普契尼是19世纪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巨匠,他敏锐的创作嗅觉住久了一大批经典的不朽之作,《图兰朵》就是其中之一,以极具张力的艺术魅力成为歌剧历史上引人注目的绚丽瑰宝。
大都会版本体现的是西方传统歌剧的高贵与典雅,紫禁城版本展示的是中国爱情故事的原汁原味,鸟巢版本则向观众展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歌剧。
本文从歌剧《图兰朵》的创作背景切入,比较了中西版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在这部歌剧里的渗透与发展,中西文化融合产生的积极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歌剧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中国歌剧既借鉴西方又反映传统的发展新路子提供思路。
关键词:《图兰朵》多版本中西比较一、引言歌剧是指由一系列的人物和情节所构成的戏剧,它具有音乐性、语言性和舞台性三个特征。
歌剧的音乐性是指歌剧中的人物语言表达方式以音乐为形式,包括独唱、合唱、轮唱、咏叹调、宣叙调等;歌剧的语言性是指,歌剧的人物关系展开、性格塑造需要依靠语言为载体来呈现;歌剧的舞台性是指歌剧需要在舞台上表演,其戏剧冲突需要配合情节、语言、音乐、演唱等要素在舞台上呈现。
贾克默·普契尼是19世纪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巨匠,他敏锐的创作嗅觉住久了一大批经典的不朽之作,《图兰朵》就是其中之一,以极具张力的艺术魅力成为歌剧历史上引人注目的绚丽瑰宝。
歌剧《图兰朵》诞生于1924年,出自伟大的歌剧巨匠普契尼之手。
故事讲述的是元朝公主图兰朵与王子卡拉夫的爱情故事,故事取材自《杜兰铎的三个谜》,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歌剧吸收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因此故事内的中国元素体现备受瞩目。
自这部歌剧问世以来,先后经过一百多个版本的演绎,以其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起伏流畅的音乐演绎,经久不衰,展现了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由于《图兰朵》大多数版本的导演都是深受西方歌剧艺术熏陶的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广度和深度有限,因此对于该部歌剧的演绎缺乏原汁原味,如何将这个由西方艺术家臆想出来的中国故事“归宗返本”,成为了多年来无数中国艺术家的梦想。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摘要】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包括戏剧性的叙事风格,浪漫主义情感表达,华丽的歌剧音乐编排,精美而富有戏剧张力的舞台设计,以及深刻而动人的人物塑造。
这部歌剧融合了音乐、舞台和表演艺术,展现了普契尼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音乐功底。
作品通过精湛的音乐和戏剧张力,深刻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让观众沉浸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
舞台设计华丽精致,为故事情节增添了视觉上的震撼力,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凭借独特的艺术特色成为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和推崇。
【关键词】普契尼、歌剧、图兰朵、艺术、特色、戏剧性、叙事风格、浪漫主义、情感表达、音乐编排、舞台设计、人物塑造、经典。
1. 引言1.1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普契尼歌剧《图兰朵》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经典之作,其在音乐、舞台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力和深刻的内涵。
这部歌剧以其戏剧性的叙事风格而闻名,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浪漫主义情感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观众深受其影响。
华丽的歌剧音乐编排更是令人陶醉,动人心弦。
舞台设计精美而富有戏剧张力,为故事情节增添了视觉上的震撼力。
最令人难忘的是作品中深刻而动人的人物塑造,每个角色都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内心世界。
通过这些艺术特色的展现,《图兰朵》展现出了普契尼作为歌剧大师的才华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这部作品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成为了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和推崇。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让人仿佛置身感受到了浓厚的戏剧氛围和音乐的魔力。
2. 正文2.1 戏剧性的叙事风格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戏剧性叙事风格充满了悲剧色彩,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令人无法自拔。
整部歌剧以法国小说家梅尔美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痛苦和牺牲的悲剧。
戏剧性的叙事风格体现在剧情的紧凑和情节的发展上。
从最初的相遇到最后的牺牲,观众被带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爱情世界。
未竟的“天鹅之歌”——普契尼歌剧《图兰朵》解析

未竟的“天鹅之歌”——普契尼歌剧《图兰朵》解析未竟的“天鹅之歌”——普契尼歌剧《图兰朵》解析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图兰朵》(Turandot)被誉为其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
这部歌剧的故事充满悲剧与爱情,其中的音乐旋律和人物塑造让人们倍感震撼和回味无穷。
然而,普契尼在去世前未能完成这部歌剧的最后一幕,留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遗憾和未竟之作。
《图兰朵》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背景下,主要讲述了冷酷无情的公主图兰朵的爱情故事。
公主图兰朵心中埋藏了一个秘密,她宣布嫁给任何人必须先猜出她三个谜底,否则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个名叫卡拉夫的王子爱上了图兰朵,接受了挑战。
面对生死的考验,卡拉夫在图兰朵的冷漠和残酷面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爱情,最终猜出了谜底。
然而,在剧情的高潮之际,普契尼的生命停止了,究竟歌剧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在普契尼的创作中,他给予了歌剧《图兰朵》强烈的东方色彩。
他通过旋律、和声和乐器的运用,使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更好地呼应着剧情的发展。
例如,在歌剧的序曲中就能感受到东方元素的独特魅力。
悠扬的旋律让人联想到古代中国的辽阔山脉和碧波荡漾的江河,仿佛能听到中国乐器古筝和二胡的弹奏声。
歌剧中最著名的乐曲莫过于王子卡拉夫的“咱们没完了!”("Nessun Dorma")。
这个著名的咏叹调展现了卡拉夫对图兰朵的坚定爱意,旋律悠扬婉转,饱含情感。
这首乐曲以其高亢激昂的旋律和坚定而勇敢的歌词,将爱情与英雄主义完美结合,让人们感受到歌剧中浓烈的情感和追求真爱的勇气。
在歌剧的主题中,普契尼试图探讨爱情与生命、权力与人性的冲突。
公主图兰朵的冷漠和残酷源于她曾受到的伤害,尤其是她母亲的早逝和父亲对她冷淡的态度。
在王子卡拉夫的爱情下,她逐渐打开了心扉,但仍然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普契尼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弱点,使得剧中的人物更具有深度和情感上的矛盾。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色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堪称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在戏剧性、音乐性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图兰朵》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宏大的戏剧性。
整个剧情跨越了几年,从第一幕的珀尔西亚公国起,到最后一幕的约杜拉大帝的婚礼结束。
剧中的情节错综复杂,悬念迭起,令观众无法预测下一步发展。
普契尼还采用了许多反复出现的主题,如竞技场的比赛、谋杀与背叛等,使剧情更加紧凑和扣人心弦。
这些特点使得《图兰朵》具有了强烈的戏剧性。
音乐是《图兰朵》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普契尼将声乐与管弦乐的编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美动听的乐曲。
他运用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如合唱、独唱、合唱与独唱交织等,使歌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普契尼还在剧中插入了大量的副歌,既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形式,又增强了剧情的紧张与激烈。
尤其是剧中的两大著名咏叹调《我的母亲》和《我想要胜利》,音乐旋律优美,情感表达深刻,成为了该歌剧的标志性曲目。
《图兰朵》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人物塑造方面。
普契尼通过对人物的深入刻画,使每个角色都具有了独立的特点和个性。
主人公图兰朵的坚韧与智慧、奥根的勇敢与痴迷、约杜拉大帝的权力与傲慢,这些形象的塑造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普契尼还通过歌剧中对人性和爱情的深度探讨,揭示了人们在欲望与自由、背叛与忠诚之间的挣扎与纠结,使得剧中人物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
《图兰朵》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宏大的戏剧性、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深刻的人物塑造。
这些特点使得这部歌剧成为了意大利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且对后来的歌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其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还是多样化的音乐形式,都使《图兰朵》成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歌剧 图兰朵 赏析

《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
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图兰朵的故事始见于17世纪波斯无名氏的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图兰朵》,意大利剧作家卡罗·哥兹(Carlo Gozzi)于1762年把它写成剧本。
之后德国诗人席勒在哥兹剧本上翻译并加以改编的图兰朵是其名作。
面目冷若冰霜的公主图兰朵因百年前祖母曾被外国侵略者蹂躏,遂决心为祖上报仇,于是便设计以“猜谜”的方式残杀所有向她求爱的男人。
紫禁城午门前的广场上,她向求婚者们宣布,谁能猜中由她出的三个谜语,她就嫁给谁,但如若猜不中就将被处死。
很久以来公主的这三个谜语没有一人能猜出,但却有许多人成为了这场残酷游戏的刀下鬼。
年轻的鞑靼王子卡拉夫深为图兰朵的美丽容颜所动心,于是冒死求婚并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以及火热的爱情征服了图兰朵……《图兰朵》,由阿达米和西莫尼根据意大利剧作家戈济的同名戏剧撰写。
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朵特宣布:有三个谜语,能猜中的就可以招为女婿,猜不中就要杀头。
结果纠集各国的王子,波斯王子因为没猜中,遭杀头的命运。
逃亡中的鞑靼王子卡拉夫对图兰朵的美貌一见钟情,执意要去猜破三个迷题。
他的侍女柳儿默默爱着王子,不忍心她前去,却也伤心地挽留不住他。
乔装打扮的卡拉夫——无名王子果然将三个迷题解破,图兰朵特因不知无名王子的身份而反悔了,背离了下嫁的誓言。
无名王子对图兰朵说,如果你能说出我的名字,你就自由了,你可以放弃你的誓言,并且我愿意为你死去。
公主抓来王子的侍女柳儿,逼迫她说出王子的名字,然而柳儿誓死不说。
公主问柳儿,是什么让你如此忠贞?柳儿回答说:是爱情。
是我心中深藏的爱情,我不曾向王子表明,深藏的爱情让我痛苦,又抚慰我的心灵。
回答后柳儿夺剑自杀,死在了王子的脚下。
忧伤的王子激烈地抱住图兰朵,问她为何如此冷酷,一个吻后,图兰朵突然苏醒,冷酷的心被突如其来的爱情融化,最终,还是卡拉夫自己说明了身份,使图兰朵特肃然起敬,甘愿委身于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图兰朵赏析
《图兰朵》讲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故事,“图兰朵”是一位中国公主的名字,她的祖母因为被外民族所迫害,因此她十分憎恨外民族,一直在寻求为祖母报仇的办法。
刚好她长得美若天仙,于是她便想出一个很邪恶的方法整治那些外民族,就是“公主招亲”,招亲的对象是外民族的王子,哪一个王子可以猜出公主出的3个谜语就可以得到公主的芳心,回答不出来就要斩首示众,这时候很多外名族的王子垂涎于公主的美貌,纷纷前来,但是都因为回答不出谜底接连被杀!一位流亡在外的鞑靼王子卡拉富听到此消息也前来应答,正好碰上亡国后的流亡在外的鞑靼国王帖木儿和陪在其身边的侍女柳儿,国王帖木儿见到很多王子因没有回答出公主的谜语而被杀,所以竭力反对王子参加,而侍女柳儿一直倾心与王子,更不忍让自己心爱之人去送死,劝阻王子不要去送死(她唱出著名咏叹调《主人,您听我说》),但是王子卡拉富见到美丽的公主图兰朵便一见钟情,不顾父王和侍女的劝解毅然参加了,(唱出著名咏叹调《柳儿,别哭》)。
万幸的是王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回答出了公主的谜语谜底,但是此时的公主变卦了,不答应王子,还要求中国的国王杀掉王子,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国王不能定绝,这是王子卡拉富灵机一动说出:“只要公主能在天明之前说出我的名字,我变不要公主下嫁我,并愿意死在公主的韧剑之下!”虽然可以全身而退,王子卡拉富知道公主肯定不会知道他的名字,夜里出来高歌——(著名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公主为了继续报仇,违约逃婚,她使尽手段抓来鞑靼国王帖木儿和侍女柳儿(有人告密,王子在回答问题之前见过这两个人),逼问他们王子的名字,拷打鞑靼国王,这时柳儿出来说话,告诉公主图兰朵,她愿意为了保全王子的性命死去,然后自杀而亡,公主见到柳儿为了王子而死,才慢慢明白什么叫做爱情!这是天亮了,王子要公主回答他的名字,公主告诉他:“你的名字叫'爱情'”!然后故事完美地结局。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一、这位中国公主很丑,为什么所有的王子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是不是这部片的制片人审美观有问题?还是他想故意丑化这位公主?或者他根本就不懂中国的文化,他是以西方的审美观点来阐释东方的艺术,于是,会产生一种新的视觉冲突,也许会被接受,擦出新的艺术火花,也许会被唾弃,渐渐遗忘在烟尘之中。
二、歌剧采用了中国民间音乐《茉莉花》的主旋律作为全剧的主题,这是唯一让我感动的地方了,很唯美的旋律,虽然我不懂作者为什么要加进这首曲子,但是,既然这部歌剧写的是中国的故事,那么,用中国的音乐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为什么普契尼要编写一个中国故事的歌剧呢?他懂得中国的故事吗?他懂得中国的元素吗?从这部歌剧的知名度来看,世人对这部歌剧所熟悉的莫过于三首耳熟能详的咏叹调《主人,您听我说》、《柳儿,别哭》、《今夜无人入睡》,又有谁会记得这个“美如天仙”却“蛇蝎心肠”的中国公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