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健身器的设计
多功能跑步机设计毕业论文

多功能跑步机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2)2.1基本功能设计 (2)2.2构造设计 (2)2.3功能原理的确定和多功能的介绍 (3)2.4小结 (3)第三章传动结构及参数设计 (4)3.1电动机类型功率选择 (4)3.2电动机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传动机构设计步骤及参数选择 (5)3.4多楔带带轮材料结构和尺寸选择 (9)3.5带传动的紧装置的选择 (9)3.6小结 (10)第四章外型结构和滚筒设计 (11)4.1机架的设计 (11)4.2支架的设计 (13)4.3机罩 (15)4.4轴的设计和轴承选择 (16)4.5轴结构的设计 (17)4.6强度计算 (18)4.7滚筒要求 (19)第五章跑步板及跑步带设计 (21)5.1跑步板 (21)5.2跑步带 (22)5.3跑带调整 (22)5.4跑台润滑油的填加 (24)5.5小结 (25)第六章多功能设计 (26)6.1避震系统的设计 (26)6.2扭腰盘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连接结构设计 (27)6.4旋转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仰卧起坐架设计 (28)6.6小结 (29)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30)致 (31)参考文献 (31)第一章绪论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源于运动。
跑步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有氧健身运动,它在医学界和体育界享有高度评价,它是保持一个人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健身方式。
近年来,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健身器材产业随之蓬勃发展,跑步机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在室进行跑步锻炼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省去了蹬伸动作比在陆地上多跑1/3的路程,能量消耗也大于陆地训练。
此外户外跑步条件的不断被缩减,城市污染的逐渐严重,汽车尾气排放于大街小巷,使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越来越缺少鸟语花香和清新空气,又由于运动场地还未普及,我们对于户外跑步的兴趣越来越少。
家庭多功能健身器的设计

家庭多功能健身器的设计健身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没有时间去健身房进行有规律的锻炼。
因此,设计一款适用于家庭的多功能健身器,能够满足人们在家中进行全面训练的需求,变得非常重要。
首先,家庭多功能健身器应该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以适应不同人们的锻炼需求。
不同人有不同的锻炼目标,有的人想增肌,有的人想减脂。
因此,健身器上的各个部分应该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比如,健身器的座椅和坐垫应该可以调节高度和角度,以适应不同人的身高和锻炼习惯。
手柄和把手也应该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以适应不同人的体型和手臂长度。
其次,家庭多功能健身器应该具备多种不同的锻炼模式,以满足全面训练的需求。
健身器可以设计成多个部分组合而成,每个部分可以提供不同的锻炼方式。
比如,健身器可以包括有氧运动部分,如跑步机或椭圆机,以帮助人们增强心肺功能。
同时,还可以设计力量训练部分,如哑铃架和杠铃架,以帮助人们增强肌肉力量。
还可以加入一些伸展和柔韧性训练的部分,如瑜伽垫和拉伸器材,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的柔软和灵活。
另外,家庭多功能健身器应该具备智能化和互联网功能,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可以在健身器上加装智能屏幕和摄像头,可以进行在线教练或参加虚拟健身课程。
用户可以通过健身器上的智能屏幕观看教学视频,了解正确的锻炼动作和技巧。
还可以通过健身器的摄像头进行虚拟健身课程,与其他人一起锻炼,增加锻炼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另外,健身器还可以连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应用软件进行锻炼计划制定和数据分析。
可以根据用户的锻炼数据,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调整自己的锻炼计划。
最后,家庭多功能健身器还应该具备安全和可靠的特性。
健身器的结构应该稳固,能够承受用户的锻炼力量。
座椅和坐垫的材料应该舒适且易于清洁,并且应该具备防滑功能,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健身器上的各个部件也应该精确和可靠,避免出现任何意外伤害的风险。
一种新型的科学健身训练仪的设计

同时还具备 了对运动效果评估的功能。 系统 电路 具有小型化, 模块化 , 功耗 的特 点, 低 较适合 家庭健 身训练时使用。
关 键 词 : 身 , 氧 饱 和 度 , 率 , 佳 运 动 健 血 心 最
Ab ta t s rc
T i p p r d sg s a s in i i e s t iig d vc . c o d n o mo i r g e r r t s a d b o d o y e a u a in hs a e e i n ce ti fn s r nn e ie A c r ig t n o i h a t a e n lo x g n s tr t f c t a t n o
度 和 心 率 能 很好 的指 导 锻 炼 者 进 行 科 学 的健 身训 练 ,防 止 过 度
运 动 造 成 对 心 脏 负担 过重 而损 害健 康 。 本训 练仪 能适 合 家 庭 健
身 和运 动 员 训 练 使 用 , 有 良好 的 前景 。 具 参 考 文 献
[ ] 良成 , 凯 扬 , 钊 新 型 近 红 外 脑 血 氧 监 测 设 备 的 研 制 [ ]激 光 1李 李 秦 J. 与 红 外 ,0 6 8 :6 — 6 2 0 ( )6 1 6 4
[ ] US ,ANE S 2 R CH T LS R R,CHA F J E in lpo e sn t— R Sg a rc s i meh g
从 血 氧探 头 出来 的信 号 被 送 入 放 大 电 路 的 输入 端 ,本 文 采
用 差 分 放 大 作 为初 级 放 大 , 路如 图 4所示 。选 用 差 分 放 大 主 电 要 是 考 虑 差 分 电 路 有很 强 的共 模 抑制 能 力 , 以抑 制 温 度 漂 移 、 可 电压 漂 移 , 有 效 地 消 除 随 机 噪 声 的 影 响 , 供 信 噪 比I。 能 提 5 7
机械创新设计—多功能健身器(第十一组)

多功能健身器材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09现代组别:第11组绪论跑步是目前国际流行并被医学界和体育界给予高度评价的有氧健身运动,是保持一个人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健身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
户外长跑曾经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沿着林荫道呼吸着早晨清新的空气,听着枝头的鸟鸣,既能愉悦身心,又可锻炼体魄。
只是随着都市的大气变得污浊,运动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能消耗更多的能量,但其造成的运动伤害也要比在大自然中跑步高出数倍。
据北医三院运动医学专家林共周博士解释:在马路上跑步,每跑1000米,每只脚就得撞击地面约1000次左右。
而在传统跑步机上跑步,人体除自身重量产生的震荡外,脚踝、膝部和臀部的肌肉,特别是肌腱,还要额外承担向后的扭力来确保跑带向后运动。
由于扭力过度集中在韧带、关节等几个关键受力部位,更容易使受力部位肌腱组织产生慢性疲劳,造成损伤。
很多传统跑步机使用者,发现自己越是认真锻炼,腿部就越跑越粗,关节也越练越没有力气。
传统跑步机并不适合患有脊椎软骨突出、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骨肌腱炎、以及足底筋膜炎的人,因为长期的跑步可能会加重慢性扭伤的情形或加速膝关节的老化。
电动跑步机是健身房及家庭较高档的器材,这种跑步机能减轻传统训练对关节的冲击,避免运动受伤,比自然跑步有明显的优势。
跑步时后脚跟先着地,顺着跑带方向运动。
手脚模仿跑步的动作,前后挥动,从而使全身肌肉得到均衡的锻炼。
由于跑带的运动方向与脚步移动的方向一致,韧带部位的扭力就抵消了,机使用。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根据跑步者需要进行不同速度的跑步运动。
并能实现多项健身运动。
根据上述条件绘制黑箱如图2-1。
黑箱电动 跑步机静止运动者 动力源信号跑动运动员 信号图1-1黑箱三、总功能分析本设计的工艺路线即从系统接到开始信号,驱动动力源,动力源通过传动系统把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根据以上过程绘制工艺路线图,如图2-2。
多功能跑步机的创新设计毕业设计

多功能跑步机的创新设计毕业设计标题:多功能跑步机的创新设计:改善运动体验和提升健康效益摘要:本篇论文旨在设计一款多功能跑步机,以改善用户的运动体验和提升健康效益。
通过分析现有跑步机的局限性,本设计方案将结合智能科技和人性化设计,提供个性化运动模式、可视化数据反馈和整体健康管理等功能,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1.引言跑步机作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健身设备,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和健身房的必备之物。
然而,传统跑步机在运动模式、数据反馈和健康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通过创新设计,打造一款多功能跑步机十分具有实践意义和市场潜力。
2.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旨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改善运动体验和推进健康管理。
具体地说,设计目标包括:(1)提供多样化的运动模式,满足不同用户的运动需求。
(2)实时、可视化的数据反馈,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运动状态。
(3)融合智能科技,实现整体健康管理和指导。
3.设计方案(1)多样化的运动模式设计方案将提供多种运动模式,包括自由跑、持续跑、间歇跑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2)实时、可视化的数据反馈利用传感器和智能科技,跑步机将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跑步速度、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并将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在跑步机上的显示屏上。
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以便进行调整和补充。
(3)整体健康管理和指导跑步机将连接到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上,通过手机应用或软件,用户可以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计划和目标,并进行整体健康管理。
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数据和目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4.创新亮点(1)个性化的运动模式和整体健康管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实时、可视化的数据反馈,提升用户的运动体验和动力。
(3)利用智能科技,实现智能化、便捷化和科学化的跑步机使用体验。
5.结论本设计方案通过创新设计,提出了一款多功能的跑步机,以改善用户的运动体验和提升健康效益。
健身器材方案

健身器材方案第1篇健身器材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
为响应国家关于全民健身的号召,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本项目旨在为某单位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健身器材方案,以满足员工在工作之余进行身体锻炼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员工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预防职业病。
2. 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增进团队凝聚力。
3. 合理利用空间,确保健身器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 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合法合规。
三、方案设计1. 健身器材选型(1)有氧运动器材: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等。
(2)力量训练器材:哑铃、杠铃、训练器等。
(3)拉伸放松器材:瑜伽垫、拉力带、泡沫轴等。
2. 健身器材布局(1)根据场地面积和形状,合理规划健身器材的摆放位置,确保空间利用最大化。
(2)考虑健身器材的使用频率和安全性,避免相互干扰,确保健身过程舒适、安全。
(3)设置独立的拉伸放松区域,方便员工在锻炼后进行肌肉拉伸和放松。
3. 健身器材安全措施(1)选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健身器材,确保产品质量。
(2)在健身器材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地垫、防滑垫等。
(3)定期对健身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安全性能。
4. 健身器材配套服务(1)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包括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锻炼技巧。
(2)定期举办健身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健身知识和技能。
(3)设立健身器材管理制度,确保健身器材的合理使用和维护。
四、项目实施1. 前期筹备(1)成立项目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健身器材品牌、价格、性能等信息。
(3)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包括预算、采购时间、验收标准等。
2. 采购与安装(1)按照采购计划,公开招标,选定合格的健身器材供应商。
(2)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健身器材的安装和调试。
3. 培训与验收(1)对员工进行健身器材使用培训,确保员工能正确使用健身器材。
自制体育一等奖《多功能运动器材》设计方案

自制体育一等奖《多功能运动器材》设计方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自制体育一等奖《多功能运动器材》的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将提供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运动器材,旨在促进用户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设计目标- 提供多种功能:运动器材应具备多种功能,例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安全舒适:运动器材应设计为稳固耐用、舒适安全的结构,以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 可调节性:运动器材的各个部位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身高和体型。
设计方案1. 多功能结构:设计一个器材具有多种功能的结构,如可调节的座椅、手柄、脚踏板等,以实现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
2. 安全设计:保证器材的稳固性和耐用性,使用高质量材料,并进行结构强化,以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 舒适设计:考虑用户的舒适感,为座椅和手柄等部位添加柔软的垫物,以减少运动时的不适感。
4. 可调节性设计:设备的部分部位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用户。
例如,可以调节座椅的高度和角度,手柄的位置等。
5. 操作简单:器材的使用方法应简单易懂,用户能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轻松上手。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上述设计方案,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 提供多功能训练:用户可以使用该运动器材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多种运动项目。
-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安全舒适的设计,用户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享受到良好的体验,增强持续使用的动力。
- 考虑个体差异:可调节的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身高和体型,使得器材更具普适性。
- 促进身体健康:通过多功能训练,用户可以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结论自制体育一等奖《多功能运动器材》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款具有多种功能、安全舒适、可调节性的运动器材。
通过实施该设计方案,我们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并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多功能自动跑步机设计

多功能自动跑步机设计概述:设计理念:技术特点:1.自动控制系统:多功能自动跑步机具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运动速度和模式。
用户可以通过面板或APP进行调整,实现运动的自由控制。
2.多种运动模式:多功能自动跑步机可以提供多种运动模式,如跑步、行走、坡度调节、踏步等,满足用户不同强度和方式的训练需求。
3.心率监测:设备配备心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数据,帮助用户掌握运动状态,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
4.娱乐功能:多功能自动跑步机还具备娱乐功能,可以连接音乐播放器或视频播放器,让用户在运动中享受音乐或观看视频,增加运动的趣味性。
5.电子显示屏:设备配备高清电子显示屏,可以显示用户的运动数据,如时间、速度、里程、卡路里消耗等,帮助用户了解运动效果。
功能模块设计:1.运动控制模块:负责自动调节运动速度和模式,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该模块还可以实现运动的定时控制,帮助用户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2.电子显示模块:负责显示用户的运动数据,提供实时反馈和运动指导。
用户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心率监测模块:通过心率传感器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变化,提供心率数据和报警功能,帮助用户控制运动强度和保持健康状态。
4.娱乐模块:通过与音乐播放器或视频播放器的连接,提供音乐播放或视频观看功能,让用户在运动中享受娱乐。
5.安全保护模块:设备具备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运动失控预警、急停按钮等,保障用户安全运动。
总结:多功能自动跑步机的设计考虑了用户的不同需求和健身体验,通过先进的技术特点和功能模块的设计,使得设备更加智能化、安全化和实用化。
该设备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全方位的运动体验,帮助用户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一 .设计题目:新型多功能健身单车的设计1.传动布置方案2.已知条件:(1)新型多功能健身单车的重量 G=200N新型多功能健身单车的载荷重量 G=800-1000N(2)新型多功能健身单车的速度 V=25Km/h(允许重物提升速度误差±5%)(3)大车轮直径 D= 45cm 小车轮直径 D=40cm大齿轮直径 D= 20cm 小齿轮直径 D=12cm轴承 D= 3.5cm 链条的节数 L=40(4)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P= 15W 电灯的输出功率 P=5W电灯的额定功率 P= 10W3.设备工作条件(1)在平整路面上使用(2)禁止雨天在室外使用(3)使用寿命5年(4)需要日常保养和润滑(5)存放于干燥防潮的地方二.技术要求1.发电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2.链轮传动的设计计算;3.轴的设计;4.滚动轴承的选择;5.键的选择与校核;6.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7.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三.工作要求1. 学生应当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设计,必须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计,并给予批评教育各严肃处理.2. 课程设计期间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在此期间缺勤1/3以上,成绩以不及格计.3. 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律打印在A4纸上,同时配上封面装订成册.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1、要求(1)说明书要认真、准确、条理清晰,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2)按word排版,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3)图纸按CAD作图,数据准确,图面整洁2、任务(1)多功能健身单车总装配图一张(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3.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如:[1]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常明.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七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起迄日期工作内容号设计前准备工作(接受设计任务、收集资料、准备工具) 1 11.25——11.27确定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零件设计计算2 11.28——12.4轴的设计计算3 12.5——12.7轴承、键、联轴器及润滑剂的选择4 12.8——12.9装配图设计及复核计算5 12.10——12.12零件工作图设计6 12.13——12.147 12.15 整理设计说明书及课程设计体会和收获8 12.16 上交机械课程设计成果指导教师谭湘夫日期: 2011年 12月 16 日目录1 . 前言.................................................................................................................................................... - 1 -2. 设计任务............................................................................................................................................. - 2 -2.1 设计题目:休闲娱乐机械的设计............................................................................................... - 2 -2.2 技术要求....................................................................................................................................... - 3 -3. 多功能健身龙头的设计..................................................................................................................... - 4 -3.1结构设计........................................................................................................................................ - 4 -3.2功能设计........................................................................................................................................ - 4 -4.齿轮链条的设计................................................................................................................................... - 6 -4.1选择链轮齿数................................................................................................................................ - 6 -4.2确定计算功率................................................................................................................................ - 6 -4.3选择链条型号和节距.................................................................................................................... - 6 -4.4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 6 -4.5计算链速υ,确定润滑方式........................................................................................................ - 6 -4.6计算压轴力Fp ............................................................................................................................... - 6 -5.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7 -5.1 选定齿轮的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 7 -5.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 7 -5.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 9 -5.4 几何尺寸的计算......................................................................................................................... - 10 -6. 轴的设计........................................................................................................................................... - 12 -6.1 前轴的设计................................................................................................................................. - 12 -6.2 中间轴Ⅱ的设计......................................................................................................................... - 17 -7.中间轴上键的选择............................................................................................................................. - 22 -7.1齿轮1与轴链接键的选择.......................................................................................................... - 22 -7.2齿轮2与轴链接键的选择.......................................................................................................... - 22 -8. 低速轴上键的选择....................................................................................................................... - 23 -8.1低速轴与联轴器链接键的选择.................................................................................................. - 23 -8. 2齿轮4与轴链接键的选择......................................................................................................... - 23 -9. 小型发电机照明............................................................................................................................... - 24 -9.1 发电机的基本思路、结构、特点、不足................................................................................. - 24 -9.2 永磁体与线圈发电闪光 (24)10. 润滑方式、润滑剂牌号及密封装置的选择 (28)10.1 润滑方式 (28)10.2 润滑油牌号 (28)10.3 密封装置 (28)11. 其他技术说明 (29)12.设计总结 (30)13. 参考文献 (31)1 . 前言机械制造行业是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工作设备和技术设备支援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