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小儿脑瘫疾病的护理措施是什么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大幅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小儿脑瘫往往可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合理做好对于患儿护理工作的顺利落实无疑有利于实现患儿健康的合理保障。

那么,在对于脑瘫患儿而言,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小儿脑瘫概述作为儿科重症之一,小儿脑瘫对患儿脑部健康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往往可对患儿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从致病因素的角度来看,导致小儿诱发脑瘫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患儿母亲患有精神类疾病、抽烟酗酒、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前置胎盘和先兆流产等因素均为诱发小儿脑瘫的常见诱因。

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儿在早期往往容易出现厌乳、啼哭不止以及易惊等表现。

与此同时,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突然僵直状态,且发育相对较为迟缓,对于走、坐、抬头等简单动作的习得时间相对较晚。

另一方面,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人体众多指令均由大脑组织发布,因此脑瘫可导致患儿出现智力发育障碍、语言障碍、运动能力障碍、视听障碍以及情绪障碍。

二、小儿脑瘫的护理措施(一)体位护理相关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脑残问题的影响,患儿往往难以有效实现对于体位的充分调整,从而增加了其压疮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患儿健康极为不利。

与此同时,由于患儿难以及时对大小便进行清洁,因此,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可对患儿皮肤造成严重损伤。

基于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引导患儿定期进行合理运动并及时对其大小便进行充分清洁,以便实现患儿皮肤健康的合理保障。

在具体做法方面,护理人员可以每隔两小时引导患儿进行一次运动练习,同时使用湿巾对患儿臀部附近的肌肤进行清洁。

针对患儿排泄物,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合理处理,避免其对患儿臀部肌肤造成影响。

(二)生活能力护理在日常生活期间,为了有效实现患儿生活能力的全面强化,护理人员应积极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引导基本生活技能进行充分练习,从而实现患儿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小儿脑瘫的临床护理

小儿脑瘫的临床护理

效运动 的发生 ,使随 意运 动迟滞 、笨 拙甚 至丧 失。在做 复杂 2.2 翻身训 练 脑瘫 患 儿 由于 身体 控 制能 力 和调 节能 力
运动或激动时 ,肌张力明显增 高。
差 ,运动不协调 ,往往无法独立完成 翻身动作 ,需要护理人 员
1.2 手 足徐动 型 其特点是 肌张力 的高低 和性 质不时发生 协 助 。 变化 ,从 而 产 生 不 自主 运 动 。 当 患 儿 兴 奋 、激 动 或 做 出 努 力 2.2.1 俯 卧 位 翻 身 训 练 护 理 人 员 握 住 患 儿 双侧 踝 部 ,使
之 做 左 右 交 叉 运 动 ,让 其 双腿 带 动 髋 部 ,使 骨 盆 旋 转 ,并 以 此 带动躯干 ,肩部 ,同时说 “翻身 ,翻身 ”,完 成从俯 卧位 到仰 卧 位 动 作 。 2.2.2 仰 卧位翻身 训练 护理 人员在 患儿头 侧 ,将 患儿 双 臂上 举过 头 ,分别抓住患儿的两肘部 ,使患 儿头倾 向一侧 ,从
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同时经常伴 有智力 、语言 、视 卧位 、坐位交替进行 ,每个动作可重复 2—3次 。
觉 、听觉 、行为和感 知异常等多种 障碍 ,是4,JL时期最 常见的 2.1.1 俯卧 位抬头训 练 患儿俯 卧在锲 形垫 或枕头上 ,把
一 种 伤 残 疾 患 。
较 高的一侧 垫在 胸部 ,双腿 伸直 ,双手前 伸 ,前臂 支撑 身体 ,
4,JL脑性瘫痪 是指 出生前 到 出生后 一个 月 内发 育时 期 患 儿 自己完 成 动 作 ,护 理 人 员 给 予 适 当 帮 助 ;也 可 利 用 玩 具
的非进行 性脑 损伤所致 的综 合征 ,简称 ̄I,JL脑瘫 。主要表 现 或 患儿感兴趣 的物 品诱导患儿 抬头。抬头训 练应俯 卧位 、仰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一、背景介绍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和姿势不稳定等。

脑瘫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二、康复训练目标1.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 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3. 降低患者肌张力,改善姿势不稳定。

4. 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

三、康复训练内容1. 基础体能训练基础体能训练包括平衡、协调、柔韧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并增强心肺功能。

具体包括:(1)平衡训练:通过单脚站立、跳跃、倒立等动作,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

(2)协调训练:通过各种动作组合,如跳绳、打球等,帮助患者提高协调能力。

(3)柔韧性训练:通过伸展、扭转等动作,帮助患者增加肌肉柔韧性。

(4)耐力训练: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等,帮助患者增强心肺功能。

2. 运动控制训练运动控制是指身体对外界环境和内部信号进行反应和调节的能力。

脑瘫患者常常存在运动障碍和姿势不稳定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运动控制训练。

具体包括:(1)手臂和手指控制训练:通过各种手部活动如握拳、抓物等,帮助患者提高手臂和手指的灵活性和掌握能力。

(2)腿部控制训练:通过各种腿部活动如踢球、走路等,帮助患者提高腿部的控制能力。

(3)平衡和姿势控制训练:通过各种平衡和姿势训练如站立、行走等,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3. 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是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信息的整合,使人们对周围环境有更准确的认知和更好的运动表现。

脑瘫患者常常存在感觉统合障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感觉统合训练。

具体包括:(1)视觉训练:通过各种视觉刺激如图形识别、空间定向等,帮助患者提高视觉能力。

(2)听觉训练:通过各种听觉刺激如声音辨别、音乐欣赏等,帮助患者提高听觉能力。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1.什么是小儿脑瘫小儿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由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还可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听觉障碍、精神异常、发育障碍等。

这种疾病好发人群主要集中在0-6岁的儿童,导致小儿脑瘫发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如:早产儿、夫妻间的不良饮食及作息习惯、胎儿发育迟缓、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其他疾病、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等。

1.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出生。

不幸的是,有少数家庭的宝宝就惨遭各种疾病的危害,而小儿脑瘫就是其中一个疾病。

脑瘫儿的确诊无疑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脑瘫儿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0-6岁的儿童,在这期间,家人要多留意孩子的日常行为,避免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如果孩子得了小儿脑瘫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都会影响孩子一生,严重者可能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接下来,我们就着重谈谈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1.日常饮食日常饮食护理对于脑瘫儿的康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脑瘫儿的饮食习惯一定要高度注意:对于脑瘫儿的一日三餐必须要规律,要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营养汤,这有利于脑瘫患者肠道的吸收,防止脑瘫儿消化不良、免疫系统下降、身体日渐消瘦;少吃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少吃红烧肉、动物肝脏,多吃蔬菜、水果、面食类的食物,这有利于脑瘫患者大便顺畅、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防止过度肥胖等;多吃蛋白质高、含钙高、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肉、豆制品、鱼,有利于脑瘫患者智力提高、促进身体长高。

1.语言锻炼对于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儿,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沟通简单类的动画片,陪孩子模拟动画片里面的场景,在模拟动画片场景中,要多鼓励孩子、多夸夸孩子,孩子发声时,要立即回应,这有利于孩子敢于开口尝试说话、提高孩子的自信、不畏惧说话。

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

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

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脑瘫是一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肌肉僵硬或松弛、运动协调障碍、姿势异常以及智力障碍等。

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护理。

而中医护理方法在脑瘫儿童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护理在脑瘫儿童中的康复方法。

一、中医推拿中医推拿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疗法,在脑瘫儿童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按摩脑瘫患儿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痉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同时,中医推拿还可以调整患儿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推拿时需注意技法准确,力度适宜,避免过度刺激和伤害。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在中医护理脑瘫儿童中起到补虚养身、调理脏腑的作用。

根据脑瘫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医师可以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比如脑瘫儿童常用的补肾益脑方。

通过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增加运动能力,促进康复进程。

但需根据不同患儿的具体情况和体质进行针对性的处方。

三、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项特色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可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肌肉的松弛和血液循环,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患儿的内分泌系统,改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加脑细胞的代谢,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进程。

但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刺激过度或伤害。

四、膏方外敷中医膏方外敷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脑瘫儿童,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调理局部肌肉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根据脑瘫患儿的特定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膏方进行外敷。

通过外敷,药物可以渗透皮肤,作用于患儿的肌肉和骨骼,有助于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痉挛,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外敷时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反应,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五、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中医文化中独特的治疗方法。

脑瘫患儿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根据中医理论选择相应的食材和制作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的康复护理

痉挛性脑性瘫痪双瘫型患儿的康复护理
士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 为 了该 领域 的护理 专家 ,而 这正 是 发展专科护士的 目的。
[4]覃 惠英 ,温咏珊 ,郑美 春 ,等 .临床专科护士工作职 责与工作模式 的调 查 与分 析 [ ] .中 国护理 管 理 , J
20 ,3 ( ) 35 . 03 5 :5 —4
[5]李华 秀 ,高敏 ,郭敬 霞 ,等 .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 状研究 [ ].中国护理管 理 ,20 ,5 ( ) -2 J 05 5 :81 .
本组资 料 中 9 . 0 的 IU专科 护 士认为 咨询 工作 是 63% C IU专科护 士工作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除了向其他 护理人员 、 C
[3 ] H m i A,S rs J a r c pos ,Hasn C A vn e r t e no M. d acd pa i cc
wr ot 挛分级 量表 评估双下肢各 关节痉挛程度 ,两组患儿 治疗后运 动功 能明显提 高 ,痉挛程 度 明显 降低 ,差异 有统 h痉
计 学意 义 ( 0 0 ) P< . 1 ;治 疗后 康复 护理 组效 果优 于 常规 护理 组 ,大运 动 D Q和 MA S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00 ) . 1 。结论 在 实际工作 中,提倡康 复护理 ,可减 少l 院治疗 时间,使脑性瘫痪 患儿 的康复更有效 。 桩
痉挛 。改善患儿 的运动功能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双下肢受累较重 … ,可导 致患儿 的生活质 量低 下。我 院神 经康 复病区采用药物 治疗 、物 理治疗 、针灸等 综合 康复 治 疗手段 ,以及 针对以上 治疗手段 的康 复护理 ,有效 地缓 解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 . 0 7年 1 一 0 8年 1 月_ 20 2月在我 院神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

痛苦 , 少费用。 减 , 沛 林 .输 卵 管 妊 娠 的 腹 腔 镜 与 开 腹 保 守 手 术 1 周 陈
治 疗 对 比研 究 E] J .中 国 妇 幼 保健 ,07 2 (6 : 3— 3 . 20 ,2 i )22 022 2
( 收稿 2 1 - 4 1 ) 0 l O — 2
科 对 4 例 脑 瘫 住 院 患 儿 施 行 了针 对 性 的 康 复 护 理 , 得 良 0 取
好效果 , 报道 如下 。 现
I 资 料 与 方 法 iI 一 般 资 料 . 本组 4 O例 患 儿 中男 2 例 , l 例 ; 龄 6 8 女 2 年
用 冲 剂 , 药 时 为 防 止 呛 咳 可 将 患 儿 头 部 抬 高 或 将 患 儿 抱 喂 起 。护 理 人 员 还 要 给 患 儿 反 复 讲 解 服 药 的 目的 、 用 和 方 作 法 , 励 能 够 自行 服 药 的患 儿 自行 服 药 。 鼓 12 4 语 言 障 碍 康 复 护 理 : 些 脑 瘫 患 儿 与 其 他 人 交 流 困 .. 有

镜 头 的 准 备 。 以保 证 镜 头 清 晰 , 时 清 除 操 作 器 械 上 的 血 污 及 焦 痂 等 , 注 意 勿 将 光 导 纤 维 折 成 锐 角 , 曲 , 免 折 断 光 并 扭 以
纤。
般 故 障 , 合 医 生顺 利 完 成 手 术 , 短 手 术 时 间 , 轻 患 者 配 缩 减
气 腹 管 、 引 管 等 固 定 妥 当 。配 合 术 者 穿 刺 腹 腔 , 立 人 工 吸 建
4 讨 论
腹 腔 镜 手 术 具 有 创 伤小 , 出血 少 , 子 宫 刺 激 小 , 后 病 对 术
气腹 , 根据需要 传 递器 械 , 镜头 进腹 前 应用 4 ℃温水 预热 。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3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中西医组76例与常规组56例。

中西医组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中西医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4.7%,常规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西医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常规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瘫患儿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护理效果
小儿脑瘫是临床上一种非进行性的颅脑损伤综合征,常常对患儿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1]。

我院对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76例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发现其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3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中西医组76例与常规组56例。

中西医组男45例,女31例,年龄0.5~2岁,平均年龄(1.0±0.3)岁,脑瘫程度包括轻度41例、中度22例、重度13例,病程0.2~2年,平均病程(0.9±0.2)年;常规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0.3~1.8岁,平均年齡(1.0±0.5)岁,脑瘫程度包括轻度30例、中度18例、重度8例,病程0.4~2年,平均病程(0.8±0.4)年。

两组患儿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如对患儿及其家属定期进行巡视,用药指导,口头叮嘱以及健康知识宣教。

中西医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儿心理问题,通过建议、抚慰和激励等方式协助患儿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纠正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偏差,树立其治愈疾病的信心。

②饮食护理:由于脑瘫患儿肝肾功能较差,先天不足,因此加强患儿饮食护理十分重要,可建议家长多为患儿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③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熏蒸浸泡、中药口服;同时针对患儿具体情况予以头针、体针、眼针、面针和穴位注射等多种针刺方进行治疗,对痉挛患儿予以针灸治疗时不宜使用强刺激,穴位注射需关注配伍禁忌;此外通过阶段性按摩、健脾益气按摩以及循经点穴按摩等推拿按摩方法刺激患儿穴位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以及阴阳调节,按摩康复之前不宜过饱或过饥,按摩治疗10 min 后予以患儿及时补充水份和能量[2]。

1.3 效果判定标准及评分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儿瘫痪肢体显著恢复,智力明显改善,生活能力极大提高;有效:患儿瘫痪肢体和智力均有所恢复和改善,生活能力较前有所提高;无效:患儿瘫痪肢体、智力以及生活能力未见改善或较前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采用自制问卷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由患儿家属代为填写,问卷满分为100分,满意为90~100分,比较满意为80~90分,一般满意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总满意度=满意度+比较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4.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同时中西医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其中满意30例,比较满意45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0例,常规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0%,其中满意20例,比较满意31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67,P<0.05)。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临床上一种非进行性的颅脑损伤综合征,常常在患儿出生前或者出生一个月内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引起神经系统伤残的一系列病症,其主要表现包括中枢神经性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多数患儿还具有听力、视力、语言障碍、精神发育停滞、行为异常、智力低下等,严重影响患儿智力、心理、感觉和运动发育障碍,不利于患儿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4-5]。

因此对小儿脑瘫患儿除了予以积极治疗之外,康复护理同样重要。

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76例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同时与常规护理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患儿其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瘫患儿采取中西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献丽,许立民,樊秋萍,等.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04(7):666-668.
[2] 胡晔,苏珍辉,王琪.家庭访视护理对小儿脑瘫康复的影响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6):47-48.
[3] 陈艳平.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41-42.
[4] 尤仲敏.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效果观察(附23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1,51(14):103-104.
[5] 武红.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方法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3,28(2):383-3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