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饮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饮用水大肠杆菌测试

多管发酵法测大肠杆菌群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水中大肠杆菌群数量的国标测试法(主要为多管发酵法)2、了解大肠杆菌群的数量在水中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关于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具体规定如下:1、细菌总数1ml水中不超过100个。
2、大肠杆菌数1L水中不超过3个。
3、若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杆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个;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杆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
多管发酵法是以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 来表示试验结果的。
实际上它是根据统计学理论,估计水体中的大肠杆菌密度和卫生质量的一种方法。
如果从理论上考虑,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检定,可以发现这种估计有大于实际数字的倾向。
不过只要每一稀释度试管重复数目增加,这种差异便会减少,对于细菌含量的估计值,大部分取决于那些既显示阳性又显示阴性的稀释度。
因此在实验设计上,水样检验所要求重复的数目,要根据所要求数据的准确度而定。
三、适用范围: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通常用此法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以及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四、检验程序:→→→→→→五、操作方法:5.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10ml被测液放于含有90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5.2 用1ml 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均液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mol/L 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氢氧化钠(NaoH)或(1mol/L)盐酸(HCL)调节。
实验二_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三、水样的稀释
10 ml
1 ml
2000 ml 原液
原液
9水0 源m水l 无菌水
10-1
9 ml 无菌水
10-2
四、大肠菌群的测定
原液
10-1
10-2
10 ml
杜 氏 小 管 5 ml 3倍
杜 氏 小 管 10 ml 1倍
杜 氏 小 管
10 ml 1倍
杜 氏 小 管 10 ml 1倍
37℃ 24h
五、观察大肠菌群的初发酵结果
1、培养基变为黄色 杜氏管中有气泡
2、培养基仍为紫色 杜氏管中没有气泡
六、大肠菌群的平板分离
第一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杜
氏
第二区划线
小
管
灭菌接种环
第三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37℃,24h
• 操作要点 1、划下一个区前必须灭菌接种环 2、划线时接种环同平板呈30-40°角 3、每次划线应该压到上一个区域的2-3条线 4、用接种环的“面”而不是“弧”在平板上滑动
杜 氏 小 管
10 ml 1倍
3. 配置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①乳糖也要加
1 ml 美加伊红、美蓝
③倒平板
4-5个
100 ml
4. 准备其他要灭菌的:
9水0 m源l 9 ml 无水菌水 无菌水 4. 灭菌:115 OC,20 min
二、水样的采集和制备
1. 采样瓶 2. 采集湖水水面下10 cm的水样
革兰氏染色阴性
革兰氏染色阳性
八、复发酵
九、大肠菌群测定的结果分析与报告
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15管发酵法)
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以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
二、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是指能在37℃条件下在Lauryl Tryptose Broth培养基中生长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总数。
大肠杆菌是大肠菌群的代表性菌种,因此其数量可以作为食品卫生安全的指标之一。
三、实验步骤。
1. 取样,从不同来源的食品中取样,如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
2. 样品处理,将取样的食品样品进行处理,如洗涤、研磨等,以获得可检测的样品。
3. 菌落计数,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在Lauryl Tryptose Broth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进行菌落计数。
4. 数据分析,根据菌落计数结果,计算出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不同食品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有所不同。
其中,肉类制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较高,蔬菜水果中次之,奶制品中较低。
这表明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五、实验结论。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是评估食品卫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本实验的测定,可以初步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未来可以结合其他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评估体系。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源污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菌落计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差的产生。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实验器材,以确保实验室的卫生安全。
七、参考文献。
1.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食品卫生与安全》,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为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实验二 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的检验

实验二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的检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大肠菌群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意义。
2、学习并掌握大肠菌群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
它反映了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同时间接地指出食品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每100g(或ml)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the 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表示。
三、试剂和仪器(一)最先准备的器材规格名称数量用途1、500ml广口瓶 1个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 2个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 1个制EMB琼脂4、18×180mm试管 8支稀释及制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5、18×150mm试管20~25支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乳糖发酵管6、13×130mm试管20支制蛋白胨水、EC肉汤7、1ml移液管 5 支8、10ml移液管 3 支9、直径为90mm平皿12套制EMB平板10、250ml量筒1支(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开瓶器不锈钢药匙1把滴管胶头4只称量纸适量(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1、0.85%NaCl生理盐水(蒸馏水)300ml 500ml三角瓶2、乳糖胆盐发酵管双料:10ml/支 5支 60ml 18×180mm试管(装有导管)单料:10ml/ 8支 90ml 18×150mm试管(装有导管)3、EMB琼脂: 1瓶 120ml 250ml三角瓶4、乳糖发酵管: 3ml/支 5支20ml 13×130mm试管(装有导管)5、EC肉汤: 3ml/支 6支20ml 13×130mm试管(装有导管)6、蛋白胨水: 2ml/支 10支20ml 13×130mm试管四、实验内容(第一天)样品处理及初发酵接种:所需培养基与器材:◆培养基:1.0.85%NaCl生理盐水:300ml 1瓶2.乳糖胆盐发酵管双料:10ml/支3~5支18×180mm试管(有导管)单料:10ml/支6~8支18×150mm试管(有导管)◆灭菌器材:500ml广口瓶(内带5mm带玻璃珠)1~2个18×180mm试管3支250ml量筒1支1ml移液管 5 支10ml移液管3支当样品袋装样品时:消毒酒精、棉花、无菌剪刀、称量纸、不锈钢药匙、橡皮胶头3只;当样品瓶装样品时:石炭酸消毒纱布两块、开瓶器。
饮料—大肠菌群的测定—平板计数法

3.3 乳糖发酵管 3.3.1 成分
蛋白胨
20g
乳糖
10g
0.04%溴甲酚紫水溶液
25mL
蒸馏水 3.3.2 制法
1000mL
将蛋白胨及乳糖溶于水中,校正 pH7.4,加入指示剂,分装 3mL,并放入一个小倒管,115℃高
压灭菌 15min。
3.4 EC 肉汤
3.4.1 成分
1
胰蛋白胨
20g
3 号胆盐(或混合胆盐)
匀稀释液。
5.2.2 用 1 mL 灭菌吸管吸取 1:10 稀释液 1 mL,注入含有 9 mL 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
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做成 1:100 的稀释液。
5.1.3 另取 1 mL 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依次做 10 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 1
支 1 mL 灭菌吸管。
5.1.4 根据饮料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 3 管。
FSPYL026 饮料 大肠菌群的测定 平板计数法
F_SP_ YL_026
饮料—大肠菌群的测定—平板计数法
1 范围 本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饮料中的大肠菌群。
本方法适用于饮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饮料中大肠菌群数系以 100 mL(g)检样内大肠
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
2 原理
饮料检样经处理,在需氧及兼性厌氧、37℃条件下培养,通过计数报告检样中大肠菌群 最可能数。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3.2.1 成分
蛋白胨
10g
乳糖
10g
磷酸氢二钾
2g
琼脂
17g
2%伊红 Y 溶液
20mL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及结果分析一、目的要求1、学习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检测程序、方法.2、掌握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二、实验原理大肠菌群是评价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也是反映水体被生活无水污染的一项重要监测项目。
大肠菌群是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生长时,能在48小时发酵乳糖并产酸才产气。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是以每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The 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表示。
据此含义,所有食品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大肠菌群均以100mL(g)食品内允许含有大肠菌群的实际数值为报告标准。
检查大肠菌群数,一方面能表明食品中有无粪便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判定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一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多管发酵法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个部分。
发酵管内装有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并倒置一德汉氏小套管.乳糖能起选择作用,因为很多细菌不能发酵乳糖,而大肠菌群能发酵乳糖而产酸产气。
三、实验器材1、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乳糖发酵管2、器皿:1ml吸管、10ml吸管、试管(15×150)、三角锥瓶500ml、三角锥瓶500ml(内装蒸馏水250ml)3、其他:酒精灯,牛皮纸或报纸,棉花,高压蒸汽菌锅,水浴锅,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等四、操作方法1、水样的采取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2、检样稀释(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放于含有225mL灭菌蒸馏水水的三角锥瓶中,摇匀,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取一支lmL吸管插入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稀释液。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及分离纯化

实验8: 食品(饮用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滤膜法)及分离纯化(6学时)一、目的要求1.利用滤膜法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
2.掌握分离微生物的基本操作。
二、基本原理1.滤膜法是采用过滤器过滤水样,使其中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大肠菌群可直接在膜上生长,从而可直接计数。
所用滤膜是一种多孔硝化纤维膜或乙酸纤维膜,用水系过滤膜即可,其孔径约0.45μm。
2.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
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分离纯化。
三、试验原料及器材实验原料: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或远藤氏琼脂平板,乳糖蛋,蛋白胨,灭菌水,饮用水等;器材:镊子;夹钳;烧杯;真空泵;滤膜;过滤器等。
四、操作步骤1.大肠菌群的检测(1)滤膜灭菌将滤膜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5分钟,共煮沸三次,前两次煮沸后换水洗涤2—3次再煮,以洗去滤膜上残留的溶剂。
(2)过滤器装置用无菌手续将已灭菌的过滤器基座、滤膜、漏斗和抽滤瓶安装好,其中滤膜用灭菌镊子(浸在95%酒精内,用时通过火焰灭菌)移至过滤器的基座上。
其他可直接用手或夹钳操作,但不要碰到伸入抽滤瓶的橡皮塞部分,以免染菌。
(3)将抽滤瓶接上真空泵。
(4)加水样过滤直径50mm的滤膜,所过滤的水量以培养后长出的菌落数一般需要较多过滤器装置,多于50个为适宜,所以采用多联过滤器最好,可以减少误差。
一般清洁的深井水或经处理过的河水与湖水等可取样 300—500 ml;对比较清洁的河水或湖水,可取样1-100ml;严重污染的水样可先进行稀释;未知的水样可做三个稀释度,选择菌落数合适的稀释度进行计算。
本次实验于过滤器漏斗内加入比较河水或湖水100ml,加盖。
(5)开动真空泵进行油滤。
(6)抽完后,加入等量的灭菌水继续抽滤,目的是冲洗漏斗壁。
(7)滤毕,关上真空泵,用灭菌镊子取滤膜边缘,将没有细菌的一面紧贴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
滤膜与培养基之间不得有气泡。
实验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

实验2 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了解大肠菌群数量在引用水中的重要性2.学习掌握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测定大肠菌群数二、原理若水源被粪便污染,则有可能也被肠道病原菌污染,然而肠道病原菌在水中容易死亡与变异,因此数量较少,要从中特别是自来水中分离出病原菌常较困难与费时,这样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指示菌,此指示菌要求是大量出现在粪便中的非病原菌,并且和水源病原菌相比是较易检出的。
若指示菌在水中不存在或数量很少,则大多数情况也保证没有病原菌。
最广泛应用的指示菌是大肠菌群,它的定义是: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杆状细菌,并在乳糖培养基中,经37ºC、24~48h培养能产酸产气,根据水中大肠菌群的数目来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所污染,并间接推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
我国规定每升自来水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若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个;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其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
检查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两种。
多管发酵法使用历史较久,又称水的标准分析方法,为我国大多数卫生单位与水厂所采用;滤膜法是一种快速的替代方法,而且结果重复性好,又能测定大体积的水样,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大城市的水厂采用此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锥形瓶(500 ml)、试管(18 mm×180 mm)、大试管(容积150 ml)、移液管1 ml 及10ml、培养皿(直径90 mm)、接种环、试管架1个。
2.革兰氏染色液一套:草酸铵结晶紫、革氏碘液、95%乙醇、蕃红染液3.显微镜4.自来水(或受粪便污染的河、湖水)400ml5.蛋白胨、乳糖、磷酸氢二钾、琼脂、无水亚硫酸钠、牛肉膏、氯化钠、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2%伊红水溶液、0.5%美蓝水溶液。
6.10%NaOH、10%HCl、精密pH试纸6.4~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产气管
接种EC肉汤
24 ± 2h ~48 ± 2h
44.5 ±0.5 ℃ (水浴培养) 产气管接种EMB平板(35℃、18~24h) 从EMB平板上挑取5个可疑菌转接到PCA斜 面,进行革兰氏染色、IMVC生化鉴定、接 种LST复检产气 查MPN表报告结果(大肠杆菌)
样品
1.酸奶1 2.鲜奶 3.水样1 4.水样2 5.水样3 6.水样4 7.水样5 8.酸奶2
A1组
酸奶1
A2组
水样1
A3组
水样2
A4组
水样3
B1组
鲜奶
B2组
水样4
B3组
水样5
B4组
酸奶2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采样及稀释 ①以无菌操作将检样 25g(或 25ml)放于含有 225ml灭菌生理 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 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 1:10的均匀稀释 液。固体检样最好用无菌均质器,以 800r/min~1000r/min的 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稀释液。 ②用 1ml灭菌吸管吸取 1:10稀释液 1ml,注入含有 9ml灭菌生 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 液,换用 1支 1ml 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依次作 10倍递增稀释 液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基本形态:
此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约 0.5-0.8μm*1.0-3.0 μm,多单独存在或
成双,但不呈长链排列。约50%的菌株
有周生鞭毛,但多数只有1-4根,一般 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
有菌毛,有的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
芽孢,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 氏染色阴性。
说明: (1)伊红又称署红或四溴荧光素,为酸性染料。美蓝又称亚甲蓝,为碱 性染料。当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细菌带正电荷,染上红色,再与美蓝 结合而形成紫黑色菌落,并有绿色金属光泽。二者除了作为指示剂外,还有 抑制格兰氏阳性菌的作用。 (2)在碱性环境中,不分解乳糖产酸的细菌不着色。伊红、美蓝不能结 合,故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为无色或琥珀色半透明菌落。 (3)此培养基用于鉴别大肠杆菌及产气杆菌,并可快速鉴定白色念珠菌 及鉴定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和美国细菌协会推荐,用于 增殖或鉴别大肠杆菌的检查。但某些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可被抑制。培养基 保存应注意避光防止氧化。
GB4789.3-2010 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3-2010 大肠菌群计数
(一)最先准备的器材
规格名称 1、500ml三角瓶 2、250ml三角瓶 3、18×180mm试管 4、18×180mm试管 5、1ml移液管 6、10ml移液管 7、直径为90mm平皿 8、250ml量筒 9、玻璃珠:直径约5mm 数量 1个 1个 9支 3支 5支 3支 2套 1支 用途 稀释样品 制EMB琼脂 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稀释样品(9ml)
EMB(伊红美蓝琼脂)
蛋白胨 10.0g 乳糖 10.0g 磷酸氢二钾 2.0g 琼脂 15.0g 伊红γ 0.4g 美蓝 0.065g 或20ml 伊红γ (20g /L)和 10ml 美蓝(6.5 g /L) 蒸馏水 1000.0mL 最终pH7.1±0.2 (25℃)
先将蒸馏水中加入磷酸氢二钾及蛋白胨、乳糖使之溶解,后 加琼脂加热溶解,再调pH=7.2-7.4,再加入伊红,美蓝水溶液, 高压灭菌115℃、15分钟。
制EMB平板
(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
剪刀1把 不锈钢药匙1把 滴管胶头5只 称量纸适量
(三)应制备的培养基
培养基
总量
所用容器
500ml三角瓶 18×180mm试管(稀释样品) 10ml/ 9支 18×180mm试管(装杜氏小管 ) 250ml三角瓶(每 组配一瓶)
蒸馏水 225ml 蒸馏水 9ml/ 3支 27ml 乳糖胆盐发酵管(单料): 100ml EMB琼脂: 1瓶 150ml
蛋白胨提供细菌生长发育所需的氮源、维生素和氨基酸,乳糖提供发酵 所需的碳源,磷酸氢二钾维持缓冲体系,伊红Y和美蓝抑制绝大部分革兰 氏阳性菌的生长。琼脂是凝固剂。 大肠杆菌在EMB上发酵乳糖,形成黑色菌落,大部分有金属光泽。沙门 氏菌形成无色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上不生长。
质控: 此培养基呈紫色,可有细微沉淀。质 控菌株接种后,35℃培养18~24小时, 观察结果应如下表所示: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P99
蛋白胨20g、胆盐5g、乳糖10g、0.4%溴甲酚紫乙醇溶液25ml、 蒸馏水1000ml(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于水中,校正PH值 至7.4,加入指示剂);或购买制好的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按说明配置。分装试管,每管10ml,并放入一个到气管(杜氏 小管),高压灭菌115℃、15分钟。 双料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除蒸馏水外,其它成分加倍。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铵盐、葡萄糖的普通培 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 ℃条件下仍能 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6 ℃。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有3种菌落形态:
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 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易分散;
菌名
菌落形态
肺炎克雷伯氏菌
阴沟肠杆菌
粉色,中心色深
粉色,中心色深
粪链球菌
无色
大肠杆菌测定——革兰氏染色
基本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此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 和革兰氏阳性菌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主要是利用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 的不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类脂质,而肽聚糖 的含量较少。当用酒精或丙酮酸脱色时,类脂质被溶解,增加了 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 果细胞被脱色,经复染后,又染上复染液的颜色。而革兰氏阳性 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含量多而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乙 醇或丙酮洗脱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胞 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关系
耐热大肠菌群的定义:能在液体乳糖培养基中35/37 ℃ 培养48h产 酸产气,并在44.5℃培养24h产酸产气的细菌(依据ISO标准)
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是评价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食品中的粪 便污染指标。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有粪便污染,既可能有肠道致病 菌存在,因而也就有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品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 危害性的大小。 大肠杆菌在外界存活时间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接近,它的出现预 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该菌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 示菌。近年来,有些国家在执行HACCP管理中,将大肠杆菌检测 作为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监测指标和HACCP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
查MPN表报告结果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测定——MPN法检验几点说明
MPN检索表: MPN 为最大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的简称。这种方法,对样品进行连续系列稀释, 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从规定的反应呈阳性管数的出现率,用概率论来推算样品中菌数最近 似的数值。MPN检索表只给了三个稀释度,如改用不同的稀释度,则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或增 加10倍。 初发酵和证实试验: 1)两步法进行了两次乳糖发酵试验。初发酵和证实实验所用培养基不同,但都是为了证实培 养物是否符合大肠菌群的定义,即“在37℃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LST中提供了磷酸盐缓冲 体系,氯化钠可维持渗透压,月桂基硫酸钠可抑制非大肠菌群的生长,这个缓冲蛋白胨乳糖 肉汤允许“缓慢乳糖发酵(Slow lactose fermentations)”来促进菌体产气。BGLB中胆盐和 煌绿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除了大肠菌群的很多革兰氏阴性细菌。 2)初发酵阳性管,不能肯定就是大肠菌群细菌,经过证实试验后,有时可能成为阴性。有数 据表明,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步骤的符合率,初发酵与证实试验相差较大。因此,在实际检 测工作中,证实试验是必需的。
产气量与倒管:
在乳糖发酵试验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在发酵倒管内极微少的气泡(有时比小米粒还小), 有时可以遇到在初发酵时产酸或沿管壁有缓缓上浮的小气泡。实验表明,大肠菌群的产气量, 多者可以使发酵倒管全部充满气体,少者可以产生比小米粒还小的气泡。如果对产酸但未产 气的乳糖发酵如有疑问时,可以用手轻轻打动试管,如有气泡沿管壁上浮,即应考虑可能有 气体产生,而应作进一步试验。
大肠杆菌测定——生化鉴定
Test Indole positive negative biotype1 红色环 不变色 + biotype2 reagent Kovacs’
MR
红色
不变色
+
+
甲基红
V-P
玫瑰红 色环 生长
不变色
-
-
V-P甲、 乙液 -
Citrate
不生长
-
-
实验二 饮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大肠杆菌测定——EMB选择性分离鉴别
EMB平板典型大肠杆 菌菌落特征:
中心黑色或紫红色,有 或无绿色金属光泽
大肠杆菌测定——EMB选择性分离鉴别
EMB是一种弱选择性培养基,一些球
菌也可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高压灭菌可使得美蓝还原从而使培养 基的颜色呈不均一橘黄色,轻轻摇动 培养基可以恢复原有的正常紫色,倾 注平板前应先摇匀; 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上并不一定总是 呈现绿色的金属光泽; 该培养基受可见光易使其中的成分氧 化,储存及培养细菌时都应在避光条 件。 弗氏志贺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无色 无色 大肠埃希氏菌 紫黑色,有绿色 金属光泽
菌株
菌号
生长情况
菌落
产气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