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图解建筑高度和层数

合集下载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作者: ————————————————————————————————日期:ﻩ建筑是三维构成提供给人们活动的空间,所有建筑在地面上反映出的竖向尺度就是建筑高度。

一定的高度划分为若干层,形成建筑的层数。

建筑高度与层数客观反映了建筑物的固有特性。

防火规范以及技术措施许多方面由建筑高度与建筑层数所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掌握建筑高度、建筑层数与防火设计的关系,与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的关系。

这里主要谈与防火设计关系,与技术措施关系涉及面较广,只作稍带。

一、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的设计意义1.建筑消防划分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依据。

设计中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建规)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称高规)的依据。

2.确定建筑间距,满足日照要求,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

3.设置电梯的依据。

4.建筑墙身抗震限高要求。

5.控制名胜景区,特殊地段或街道景观高度要求。

建筑高度必须符合道路退让和景观分析确定的建筑控制高度或建筑限制高度。

6.航空线路、微波通道对建筑限高要求。

在机场、电台及其他有净空限制的地区,新建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有关净高限制或高度控制的规定。

二,建筑高度H的计算1.建筑消防认定: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明确:坡屋面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平屋面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浙30)2.建筑技术措施规定:坡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平屋面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高度。

(技2.3.2)3.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等,对于消防可不计入高度(建1.0.3);对于一般地区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25%,或高度不超过4m 时不计入建筑高度之内(技2.3.2);对于城市景观、微波通道则必须计入建筑高度;对于航线必须计入总高度,而且应计算到建筑最高点含微波天线,旗杆等构件。

房屋建筑结构与识图_图文_图文

房屋建筑结构与识图_图文_图文
• 2、砖(或石)结构建筑:指以砖或石材为承 重墙柱和楼板的建筑。
•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作 承重结构的建筑。
• 4、钢结构建筑:指以型钢等钢材作为房屋 承重骨架的建筑。
• 5、混合结构建筑: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材料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建筑物的分类
(五)按建筑规模大小分类 1、大量性建筑 2、大型性建筑
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左侧。横向编号应
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
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图1-20)。
1柱(2轴交B轴)
3柱(4轴交B轴 )
2柱(3轴交B轴) 图1-20 定位轴线的编号顺序
2 .组合较复杂的平面图中定位轴线也可采用分区编 号(图1-21),编号的注写形式应为“分区号——该 分区编号”。分区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或大写拉丁字 母表示。
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物结构承重方式 1、墙承重结构建筑 2、框架承重结构建筑 3、空间结构建筑
建筑物的分类
(四)、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 2、砖(或石)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5、混合结构建筑
其中:
• 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作房屋承重骨架 的建筑。
2. 断面的剖切符号
(1)断面的剖切符号只用剖切位置线表示, 剖切线用两粗短线表示。
(2)断面剖切符号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 序连续编排,并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编号所 在的一侧应为该断面的剖视方向(图1-9)。
该断面的投 影方向为向 左投影
图1-9 断面的剖切符号
(3)剖面图或断面 图,如与被剖切图样 不在同一张图内,在 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 注明其所在图纸的编 号。

房屋建筑学-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房屋建筑学-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确定
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考量
建筑层数和高度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居民和商业活动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承 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确定建筑层数和高度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
05
实际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
上海中心大厦
作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以632 米的高度成为了全球第三高的建筑。它 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办公和商业空间,还 拥有观景台和餐厅,为游客提供了一览 上海全景的视角。
建筑功能与用途
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的高度通常较低,以满足居住需求。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的高度较高,以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的高度根据生产需求而定,一般较高。
建筑结构与技术
结构形式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建筑高度有不同的 限制。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 高层建筑,而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则相 对较低。
技术水平
日本传统民居
日本传统民居以低层建筑为主,常见的有木 结构和土、石结构。这些民居注重与周围环 境的协调,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设计,体
现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
感谢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 率。
建筑层数的增加可以拓展城市空 间,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为城市 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建筑成本与收益
建筑成本
建筑层数越高,建筑成本也越高,包括材料、人工、 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经济效益
建筑层数的增加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从而增加开发 商的经济效益。
帝国大厦
位于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是一座标志性的多 层建筑,高度381米,共有102层。这座大 楼不仅是纽约的地标,也是美国历史上的重 要建筑之一。
低层建筑案例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以低 层建筑为主,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这些 园林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和传统材料,如瓦、 砖、石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 合一”思想。

《高层建筑结构》ppt课件

《高层建筑结构》ppt课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高层建筑市场需求将持续增 长,为高层建筑结构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也为 高层建筑结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THANKS
结构分析方法
01
线性分析方法
介绍线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和适用范围,如有限元法、有
限差分法等。
02
非线性分析方法
阐述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基本思 想和实现过程,包括塑性铰模
型、纤维模型等。
03
时程分析方法
介绍时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和应用,通过输入地震波进行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设计优化与创新
01
结构优化方法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FRP)
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和隔热性能,适 用于高层建筑的外墙、屋面和装饰构件。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紫外线、防火等性能 ,可用于高层建筑的防火隔离带、电缆桥架 等。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
01
02
03
BIM技术
利用BIM技术进行高层建 筑结构的三维建模、碰撞 检测、施工模拟等,提高 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高层建筑结构》ppt课件
目录
• 高层建筑结构概述 • 高层建筑结构类型与体系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目录
• 高层建筑结构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 • 高层建筑结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高层建筑结构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是指建筑高度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物,具体层数 或高度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包括裂缝、渗漏、变形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固补强、防水堵漏、纠偏等。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一)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坡屋面坡度应不小于3%,否则按平屋面处理),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如图2-3-4所示),即建筑高度H=H1+H2/2。

图2-3-4 坡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如图2-3-5所示)。

图2-3-5 平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如图2-3-6所示)。

图2-3-6 多种形式屋面建筑剖面示意图4、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如图2-3-7所示)。

图2-3-7 台阶式地坪建筑剖面示意图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如图2-3-8所示)。

图2-3-8 局部突出屋顶的辅助用房建筑剖面示意图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 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如图2-3-9.1所示)。

图2-3-9.1 建筑高度计算—住宅建筑剖面示意图(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如图2-3-9.2所示):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3、建筑屋顶上凸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第3次课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建筑物体型组合

第3次课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建筑物体型组合

➢ 6. 设备设置的要求
• 主要包括顶棚部分嵌入或悬 吊的灯具、顶棚内外的一些 空调管道以及其他设备。
➢ 7. 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 室内空间长、宽、高的比例, 常给人们精神上以一定的感 受,宽而低的房间通常给人 压抑的感觉,狭而高的房间 又会使人感到拘谨。
• 在确定房间净高的时候,要 具有建筑空间观念,房间的 高度,除了要满足卫生条件 和使用要求外,也要认真分 析人们以建筑空间在视觉上、 精神上的要求。
• 缺点:不利于结构抗震,而且显 得空间零散,容易使小户型显得 局促,更适合于层数少、面积大 的高档住宅。
❖ 跃层是一套住宅占有两个楼层,由内部楼梯联系上 下楼层,大多位于多层住宅的顶层;一般一层安排 厨房、餐厅、起居室,楼上(有时是楼下)安排卧 室。这样的好处是动静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但上 下楼对于老人、孩子不方便。由于跃层式住宅只有 进户层有公共走道,所以可以减少电梯的停站层。
2.2 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 在民用建筑中,公共及综合 性建筑超过24m的,除了单层 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 。
❖ 住宅建筑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 被称之为低层住宅;层数在 4~6层的被称之为多层住宅; 层数在7~9层的被称之为中高 层住宅;层数在10~30层的被 称之为高层住宅 。
❖ 凡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均 被称之为超高层建筑 。
• 在同一层中将不同层高的空间分段组合,而且在垂 直方向重复这样的组合,相当于在结构的每一个分段 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叠加。
• 有的建筑由于使用要求或房间大小不同,出现了高 低差别。如学校中的教室和办公室,可将它们分别 集中布置,采取不同的层高,以楼梯或踏步来解决 两部份空间的联系。
• 有的建筑由若干大小、高低不同的空间组合起来形 成为多种空间的组合形式,其空间的组合不能仅局 限于一种方式,必须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与之相适 应的多种组合方式。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根据古建筑房屋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下分——基础、台基、地面二、中分——屋身墙体、木构架、斗栱三、上分——屋顶四、装饰装修本篇介绍古建筑中分——墙体和木构架。

古建筑中分概述古建筑屋身由墙体、木构架、斗栱(仅在高等级建筑中使用)等部分组成。

屋身构造按照受力方式有①梁柱造(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作用而不承受屋顶重量);②承重墙构造(屋架落在墙体上,墙体承受屋顶的全部重量);③混合构造(梁柱和墙体共同起承重作用,一般后檐为墙承重构造,前檐为梁柱构造)。

古建筑墙体作用(1)承载作用,主要应用于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中,常见做法为:后檐墙不设木柱,屋架荷载由前部木构架和后檐墙共同承担,或者整个建筑均不设木柱,屋盖和楼盖重量直接搁置在砖墙上。

(2)围护与分隔空间,主要应用于传统木构架结构的房屋中。

房屋主体结构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

外墙为围护结构。

内墙为分隔结构,通常将室内或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形成“一堂二内”的基本格局,也有少数建筑除了左右划分外,还进行前后划分,在建筑内部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

(3)防火作用,古建筑墙体材料多为砖、土坯、石等,其防火性能远高于木材,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尤其是沿着商业街道两侧,建筑相互毗邻建设,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常常将相邻两幢建筑的边墙高出屋顶设置,形成防火山墙。

另外在古代凡有藏书要求的建筑,也常常采用砖石结构来替代木结构,也是利用了砖石结构良好的防火性能。

还有一些大型的建筑群,如北京故宫,由于两侧的庑廊过长,在庑廊中部还设置了厚度达3米多的墙体专门用作防火墙。

(4)装饰作用,古建筑在墙体砌筑中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不同的墙面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图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图示解释

图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图示解释
图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图示解释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5
图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图示解释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6
6 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 ,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 积。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 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 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如图(3.0.6-1及3.0.6-2) ,建筑面积:
图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图示解释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1
1.1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20m者应计 算1/2面积。
注:单层建筑物的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遇有以屋面 板找坡的平屋顶单层建筑物,其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3.0.1-2建筑面积:S=(15+0.24)×(5+0.24)=79.86m2.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9
9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 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S=8×5.3+8×1.6×0.5=48.8m2
1
2
3
4
图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图示解释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5
5 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 永久性顶盖的出人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 )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如图(3.0.5),建筑面积:S=7.98×5.68=45.33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中的高度与层数计算,虽看似简单,实则涉及众多专业细节。建筑高度的计算需明确起始与终止点,涵盖多种计算形式。而建筑层数的确定,亦需遵循特定规则。本文图解了建筑高度计算的六种形式,深入剖析每种计算方式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助力从业者精准把握建筑高度的计量。同时,针对建筑层数计算,本文揭示了三项特殊规定,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常被忽视,却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与规划至关重要。通过结构中的高度与层数计算,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