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我国农业走出“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的怪圈

——对整体农业的分析

(微观经济学作业)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签名:

摘要:“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它不利于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变动,“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农业是弱质产业,相对第二、三产业而言,其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作为保障民生的特殊产业,它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的扶持工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近年来农产品丰收却又滞销的问题层出不穷,不但给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现象是经济学中经典案例,主要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但人们却因为销价低或无适销市场而苦恼。面对农产品丰收而收益反而低的困难,有效化解“谷贱伤农,谷贵伤民”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这样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

(一)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经济学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在我国民间被形象的概括为“谷贱伤民”。

(二)谷贵伤民

“谷贵伤民”是说粮食类或是各类物品的价格上涨,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导致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下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的生存利益。

(三)“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的形成

以“菜贱伤民,菜贵伤农”为例,菜农难赚钱,市民嫌菜贵的真实反映。虽然蔬菜大量滞销,各地批发价持续走低,但消费者却感觉菜价居高不下,甚至有菜农因为蔬菜价格低而自杀。一方面,消费者承受着包括蔬菜价格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嫌菜价贵;另一方面,农民并没有因高菜价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市场上蔬菜收购价格出现暴跌,而蔬菜终端销售价格却相对较高的尴尬局面。换言之,菜价高时,上涨部分由消费者买单,城市消费者固然叫苦不迭,但菜农却未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菜价低时,下跌成本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菜农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但城市消费者却未能感到菜价的实质性下滑,最终形成了“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怪圈

三.“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学解释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

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小于1,即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图中D是缺乏弹性的。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程度,最后只是农民的总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为OP1E1Q1与OP2E2Q2的差。

在丰收的年份,农产品的供给增加,则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那么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下降.由于一般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所以就造成了"谷贱伤农"。

(二)内在原因分析

1.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

农产品供给的不断增长与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谷贱伤农”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按照需求定理,一般农产品供给超过市场需求时,价格下降是必然的;二是农产品由于生产周期长且具有季节性,因此农产品的供给也缺乏弹性,一旦市场行情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产品的生产很难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2.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在经济学中,蛛网理论常用来解释不连续的商品,如粮食、瓜果、猪、羊等农产品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关系,即一旦今年因为旱涝灾害歉收,农产品供给减少,农产品易于销售并且价格上调,那么受今年的农产品畅销的影响,来年生产该产品的农民人数就多了,并且生产的规模也增大,从而导致来年的农产品供给大大增加,使得农产品价格下跌,销售困难,甚至出现滞销的问题,如此循环反复,并构成了价格-产量不断波动的蛛网状关系。有的学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即农产品价格上涨,销售顺利

时,作为个体的农户的理性选择便会选择来年增加要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但是一旦多数的农户对此做出同样理性的选择时,便会导致群体的非理性,供给总量增加,价格必然面临下跌的趋势。

3.农产品市场集中度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根据哈佛学派贝恩的产业理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农业部门中,由于农产品同质性较强,并且基本都是由一家一户式的传统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显然,这种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类型,使得农民很难获得比较合意的利润回报。

4.政府相关政策的不健全

首先,我国道路收费多而且居高不下,加上油价不断上涨,严重影响了农民或批发商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其次,相对而言,地方政府要比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掌握着较为充分的信息,但却没有及时引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克服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困境,使得农民盲目跟风,一窝蜂的生产行为不断上演;再次,农业生产风险本来就很大,但是在化肥、农药等农业原料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政府对于农业的补贴却少得可怜,其他类似的支持政策也很不健全。

5.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也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使得他们在生产行为选择方面也习惯于按部就班,埋头苦干,随大流,加上经济社会中影响因素众多并且很复杂,使得农民难以捕捉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与销售的信息,由此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是生产与销售相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走出“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的方法

(一)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解释, 一般需求价格弹性Ed < 1, 即缺乏弹性的商品, 往往是一些需求量相对稳定的产品。农产品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并且农产品的同质性很强, 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利润率较低。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 其措施是: 一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提高, 人们消费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 因此可以从消费者的健康诉求入手, 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生产健

康的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 从而达到实现产品从缺乏弹性到富有弹性, 从“谷贱伤农”到“薄利多销”的改变。二要丰富农产品特色和提高农产品质量。针对农产品同质性强, 竞争激烈的问题, 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 实行创新与差异化

策略, 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产品竞争力。

(二)发展产品加工产业

农产品由于生产周期较长, 一旦投入生产, 短期内很难调整生产规模, 进而调节产量

的供给。这种供给的刚性以及农产品保鲜保质的高要求, 使得农业生产经常处于被动的境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政府应该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三)实行规模化经营

当前, 我国农业基本都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的农户经济, 实行家庭承包制, 这种生产

方式虽然在过去特定的一段时期内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

推移, 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 特别面对西方现代化农业的竞争, 已变得越来越不适

应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了。相对而言, 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大大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因此, 应该在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进行重新整合, 改变原来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各自为战的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具体方式有:

1.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把原来隶属于每个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 实行规模化生产与经

营。按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农场优先照顾出租土地的农户的就业, 这样农户一方面既可以获得租金又可以获得工资, 另一方面既规避了自己耕作所面临的自然风险, 同时又不用担心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对于农场主来说, 则通过土地集中的方式, 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获得规模效益。

2.可以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集中土地, 实现真正的集体所有制, 每个农户都是农场的

股东, 农场所获得的收益通过分红的形式发放给每个农户。这样既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同时又保证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四)创设农业协会组织

中国目前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农户, 单个农户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分工、大生产的农业产业化之间有着根本的矛盾, 因此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农业协会组织, 实行专

业化分工与协作, 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以及销售成本。如荷兰的农业合作社不仅存在于生产领域, 而且在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园艺品拍卖、农业信贷和生产资料供应等领域都广泛存在, 把农民分散的力量聚集起来,让每个人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专业工作。通过这种分工的方式, 使得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农业协会或合作社这样的中介组织, 在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之间建立

了一个联系的纽带, 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同时, 也增强了农业

生产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完善农业扶持政策

虽然政府以往对农业支持的呼声一直都很高,然而其真正的执行力度事实上并不大。1. 针对农业利润率较低的问题, 政府应该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 把农业支持政策落到实处。2.为了稳定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政府应该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政策, 规定最低价格,一旦农产品销售价格低于最低价格, 政府应实行差价补贴。3. 为了挽回农业丰收所造成的损失, 政府应该参照国外的做法, 对农产品过剩问题实行收购政策, 并向低收入家庭发放食品消费券, 这样既可以保障生产者的利益, 同时又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福利, 而不是让农产品直接腐烂在产地。4. 政府应适时公布所掌握的关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宏观层面的信息, 引导农民根据需求调整产业

结构, 合理安排生产, 尽量规避供大于求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4.田晓超谷贱伤农:治痼疾需要新思维-新闻频道-和讯网

5.吴德庆,马月才《管理经济学》

“菜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原理结课论文 学生姓名潘京学号20100607 专业行政管理班级潞安行政班指导教师贺超 2011年5 月20日

“菜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摘要:菜贱伤农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句成语,意思是粮食丰收了,农户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推而广之,农业的好消息会是农民的坏消息吗?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如果让粮食的价格和产量由自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菜贱伤农”的成因,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的经济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菜贱伤农;弹性需求;中间商;信息 Abstract: Cuisine in China agriculture is cheap injury of widespread a idiom, meaning grain harvest,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reduced instead. Nay, agriculture good news will was a farmer's the bad news?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caused this phenomenon lies in the necessaries of life, its food is the demand price elasticity is small. If let food price and yield from spontaneous of supply and demand to determine from 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gricultural "" vegetable base hurt the cause, and how to solve this long plagued the country rural economic problems are proposed. Key words:Vegetables base hurt farmers;Elastic demand;middlemen;information 去年一年,各种农产品(尤其是水果蔬菜)轮番涨价,“菜贵伤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今年开春以来,菜价持续下跌,甚至已跌破生产成本,山东农民因此自杀,“菜贱伤农”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其实,只要我们稍作回顾就可以发现,在最近20年,菜贱伤农的事情几乎年年发生,且在菜贱与菜贵之间恶性循环:菜贵,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政府也积极鼓励农民种植,供过于求,导致菜贱;菜贱,农民种菜不划算,减少种植面积,供不应求,导致菜贵。菜贵,市民受不了,菜贱,农民受不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菜贱和菜贵的这种循环?能否保持果蔬供求的相对平衡,及因此的价格相对稳定,既不伤农,又不伤民的办法? 目前有两种关于蔬菜价格恶性循环的解释及相关政策建议。但是我认为,仅从流通和生产环节的解释,都有流于表面的嫌疑,其对策最多只能治标,甚至可能造成恶果。理解蔬菜价格的波动,根本上还是要回到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供求关系。 一、“菜贱伤农”的传统经济学解释 (一)需求弹性与需求弹性假设 传统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代表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价格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有些变动,农产品的需求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经济学中,通常假设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即农产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不敏感。 (二)“菜贱伤农”的形成原因 至于蔬菜价格的反常表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是蔬菜“大小年效应”作怪。也就是往往头一年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农民大量种植,然后造成价格暴跌,农民就赔钱,最终造成菜贱伤农;另有观点认为,今年北方天气异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给,这些都加大了今年蔬菜市场供应;还有权威人士觉得,日本地震并造成核泄漏后,“大叶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辐射”的消息,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这其实并不是主要因素,而是各级政府在抓菜篮子工程上,在思路和管理方法上,出现了比较大的漏洞和问题。具体讲,管理部门片面认为,把菜价完全交给市场就万事大吉了,而忽视了蔬菜销售流通领域,从而导致蔬菜价格的不正常飞涨。 菜贱伤农的本质原因其实还是信息流通问题,农民种菜有个特性,就是同一个地域的,往往在同一时段种相同的蔬菜,在本地很难销售出去,只有外地的客商贩子来本地大批量贩卖,才能确保蔬菜能快速卖出去

2011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试卷

2011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试卷 (总分: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2.参考时限,阅读时限30分钟,作答12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4.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二、给定资料1.2010年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各项措施,社会各方也在努力。这一年许多农产品也经历了轮番涨价,从“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到“苹什么”。直到2011年春节,菜价仍没有回落,社会上引发“菜贵伤民”的议论。据中国江门网报道:市民普遍反映,没想到除夕菜价涨得那么厉害,最起码暴涨1倍有多。葱、蒜、香芹飙升至30元/公斤,生菜10元/公斤,绍菜8元/公斤,贵过肉价。大年初三,菜市场开市的菜摊明显增多,但是蔬菜价格还是居高不下。在白沙市场,葱、蒜、香芹的价格还在20元/公斤,生菜6元/公斤,绍菜5元/公斤,西洋菜10元/公斤。华园市场的菜价比白沙市场更贵,淮山药16元/公斤,生菜7元/公斤,西洋菜11元/公斤,香菜8元/公斤。2.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检测,2011年2月初至4月11日,全国蔬菜价格普遍下跌,13种检测蔬菜价格累计下降25%。之后,蔬菜价格继续呈现跌势,农业部2011年4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11日至4月17日,重点检测的28种蔬菜均价每公斤为3.21元,环比下降8.8%。油价在涨,农资价格也在涨……然而,对于菜农来说,他们期待的菜价并没有飞涨起来,恰恰相反,在物价飞涨的时候,菜价跌到了地上。谈起4月以来的菜价,某县菜贩邹某说,“青瓜几分钱一斤,辣椒从春节前后的6块多跌到四五毛钱”,叶菜类就跌得更离谱了。最近徐闻的大白菜收购基本是按车算的,“一拖拉机就给农民三四十块钱,有一二千斤呢”。2011年4月22日,上海市某区农民吴某开着拖拉机将自己种植的数百万斤卷心菜碾碎。碾碎蔬菜的原因是:2011年3月份以来,卷心菜的收购价降到了5分钱一斤,而光采摘蔬菜的人工成本就要4分钱一斤,本钱难收、得不偿失,还不如碾碎当做肥料。在北京某个蔬菜集散中心,成堆的油麦菜散乱地堆在市场的摊位上,摊主偶尔吆喝上一句:“油菜5分钱一斤”。不到现场,很难相信蔬菜已经如此便宜,可是记者在一旁驻足半晌,却未见有人上前去购买。在河北永年县东马庄蔬菜市场上,一位姓裴的菜农拉了3000斤芹菜来市场上售卖,经过讨价还价,只卖了90块钱,不仅赚不回本钱,算上工钱、运费、油价,这一车菜还赔了60块钱。老裴说,今年芹菜长势好,可赶上价格低,好点的5分钱一斤,次的只能卖一分钱、两分钱一斤。附近一些菜农,因为芹菜长得不好,还不够雇人的费用,他们只好忍痛让芹菜直接烂到了地里。2011年春节前后,海南黄瓜田头收购价为每公斤4元左右,从4月上旬开始,价格掉头直下,4月6日跌到每公斤0.9元,4月7日跌至每公斤0.5元,接下来一直维持在每公斤0.2元至0.3元。截至4月26日,黄瓜田头收购价仍为每公斤0.2元,且无人问津。5月10日,50多岁的菜农刘先生说:“看着去年种菜能赚钱,今年就种了很多,结果赔得一塌糊涂,我想明年出去打工,再也不种菜了!”菜农的话,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担心,“看到今年蔬菜这么赔钱,会不会明年蔬菜数量急剧下降,蔬菜价格直线攀升?”明确部门权责,指定部门运作减少中间环节,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或许才会让农民种菜更有保障13.据《山东商报》2011年4月20日报道,由于山东卷心菜价格低至8分钱一斤,导致一菜农绝望自杀。这个选择自杀的村民姓韩,今年才39岁,韩的妻子哭着告诉记者:“中午从菜市场回来,他就边喝酒边哭,说菜怎么这么便宜看不见一点希望,六亩地得赔上万元,愁得他不想活了。劝了半天他倒也不哭了,还让我们娘俩去睡觉。可等我睡醒以后就找不到他了,到厕所一看,他竟然撇下我们娘仨上吊自杀了。”韩家早已负债累累。2010年韩某听人家说养殖赚钱,他们家就借了一万块钱买了一些小羊,然后兴冲冲地盖了棚子,买了饲料,本想能赚点钱供孩子上学,不料这些小羊却染上了瘟疫,顷刻之间一万元就赔光了。今年他又将家里六亩多地全都种上了卷心菜,屋漏偏遭连阴雨,现在卷心菜价格如此低迷,韩某本来破碎的心再次遭到重击,最终他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类似的悲剧不止这一起。据《南方日报》报道,2011年5月2日早上,广州菜农阿珠为蔬菜卖不出去和丈夫吵架后,喝农药自杀,被送往医院急救。4.2011年5月13日凌晨1时,位于武昌城南的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灯火通明,天成商行老板朱某跷着腿呆坐在行里,她家主营包菜,售卖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七成的嘉鱼包菜。“卖一半出去就不错了,每天都在亏!”据了解,商行的规矩是,不向来卖菜的商贩收费,只向买菜的商贩收取交易费,40千克一袋的包菜,每袋要收1元。“在去年都是一袋收2元,今年包菜卖不动,交易费也低了,一个月下来,我得亏2万元。”金临商行的老段干了30多年的蔬菜批发,他说,每天卖的云南产甘蓝(包菜的一种),1千克菜的运费就要0.3元,需要卖1.8元一千克才能不亏本,但现在却只卖到1.3元,每卖1千克就亏损0.5元。四季美市场一位一级批发商刘先生说,仅仅在二级批发商这个环节,

经济学课程论文——谷贱伤农的成因和对策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经济学课程论文 题目:“谷贱伤农”的成因与对策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目录- 一、案例引入(前言) 二、名词解释 三、导致谷贱伤农的原因 四、经济学原理 五、防止“谷贱伤农”的对策 六、参考文献

一、案例引入(前言) 2004年夏,广东荔枝获特大丰收,全省荔枝产量接近100万吨,打破2002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这本是果农应该高兴的事,然而现状却是:荔枝丰产创纪录,烂在田里没人摘。因为随着荔枝进入大量上市之时,销路越来越滞,价格越来越低,有的居然卖至几角钱一公斤,比冬瓜、青菜还要便宜,果农们大呼“不卖也罢”! 2005年,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镇的王立明种了5亩西红柿。5、6两个月雨水不错,西红柿长得很好。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7月里火红的柿子该上市了,市场上西红柿价格却一落千丈。以往每年不下2角钱1斤的批发价,现在却跌到了几分钱。这样算来,虽然2005 年有个好收成,王立明每亩地还要赔上几百元。望着丰收的菜田,他怎么也笑不出来。 2007年5月初,苏北菜农的雪里红大丰产。但不幸的是,菜价降到了1分钱1斤,连运输费都无法弥补,悲愤的菜农索性将菜当成野草就地割掉沤粪! 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土豆丰收2.5亿公斤,农民获得的不是喜悦,更多的的却是销售遇冷的忧愁。“岚县土豆”申请注册了品牌,太佳高速开通使岚县与省城太原的车程只有一个半小时。这些有利于岚县土豆走出深山的变化并没有给岚县土豆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在全国范围内土豆大丰收的背景下,今年到岚县采购土豆的商贩比往年少了许多。而且往年每公斤2.3元,今年每公斤0.8元都没人要。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 题目:菜市场里为何“涨声”一片 摘要: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钱。为此我们小组选择成都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蔬菜基地——蔬菜批发——蔬菜零售三个阶段的调查方式对成都的地区的菜价进行了调查,并且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调查主要是对前几年到2011年5月份的时间段菜价的变化及其影响。最后通过对相关的农业机构及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的农业政策得出了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的问题的一些结论及一些措施。 调查目的 1)掌握成都蔬菜市场价格走向为菜农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2)为成都蔬菜市场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资料; 3)通过此次的调查能让广大的市民更加理性的看待蔬菜市场的价格的变化; 4)掌握成都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准备;5)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市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 调查对象 1)成都菜市场现在一些常见蔬菜(非大棚蔬菜)的市场价格;

2)成都菜市场价格的走向; 3)成都蔬菜市场的蔬菜的来源; 4)提供成都市场蔬菜的渠道; 5)成都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情况; 调查方式 1)市场访谈调查 2)实地观察法 3)资料问卷调查法 4)数据查证发 一.调查的背景 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蔬菜价格上涨,要注重流通环节监管,能否同步公开成本价、批发价以及零售价。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成都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为什么同样是菜在两个地方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菜农希望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他们获得生产的积极性,而诚实的市民希望把价格降低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其中存在这很大的差价,为了弄清楚这之间的差价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小组对成都地区的菜农及菜价做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数

浅谈“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

浅谈“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 4月16日上午,山东39岁的菜农韩进自缢身亡,留下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自杀的原因是6亩田,1万余元资金投入,两三个月持续劳作,换来的竟是8分钱一斤的伤心菜价。而就在春节期间,飙升的菜价还让公众感慨“吃不起菜了”。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却又传出了菜价暴跌,菜农种植蔬菜亏本的“闹剧”。然而在菜贱伤农的同时,为何城市居民餐桌上的菜,其价格却未见明显回落? 所以,我想谈一谈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这种不合逻辑的怪现象。众所周知,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各摊点上摊、各超市上市,要经过农户分散种植、集中收购、长途运输、消费地批发市场、零售商和超市采购销售等环节,我就从每个环节入手,深度的剖析菜价是如“一路狂飙”的。 首先,我们来看种植环节。去年9、10月份,韩国爆发“泡菜危机”,韩国政府临时废除从中国进口白菜和萝卜的关税,紧急从中国进口大量蔬菜。这一事件,迅速拉高了中国的菜价。另外,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通胀预期加剧,食品特别是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的“国十六条”,在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方面,提出落实省长“米袋子”和市长“菜篮子”负责制,随后,一些地方开始对蔬菜种植进行补贴。这让农民看到了甜头,许多农民盲目跟风,疯狂的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最终结果是蔬菜供过于求,出现了滞销。另外,农药、化肥、农机等物价急剧上涨,导致今年农民的种植成本较高,一旦出现价格下跌或与去年持平,菜农必然会亏本。 其次,再看集中收购环节。一级批发商掌握着全面的价格信息,他们拥有定价权。散户没有抱成团对抗买家,在议价方面就处于弱势,造成了目前“买方市场”的局面,因此菜农议价能力低下是直接导致菜农亏本的原因之一。另外,我国蔬菜普遍产业链条太短,菜农无力建冷藏库贮菜,蔬菜不采摘就会烂在地里,也造成菜农不能持货待价而沽。 再次,长途运输才真正是价格上涨的“助推器”。以山东寿光发往北京的拉菜货车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这车货成本共1.5万元左右,其中包装成本比重最大,达到7037元,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了50%左右,尤其是纸箱涨得更多,几乎翻倍;雇工成本(包括装车、理货男女工、业务员等)共计1170元,比去年涨了近300元;运输成本4800元(包括租用大卡车从寿光物流园运往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途中发生的油费、司机费等),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900元;其他杂费(装车用的竹竿、梯子、铁架子、板子、电话费等)为980元。再加上,在运输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分流失。要想抵消这些费用,唯一的方式就是涨价。如果维持原来的价格,那么批发商就会亏本,然而为了同其他经销商维持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又不能涨价太多。如此,批发商其实也在整个经销环节处于不利地位。 最后,批发市场的准入机制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菜价的上涨。蔬菜进入市场得缴纳入场费,正规的批发市场还得办理卫生费、场地费等各种手续费,这让货车司机叫苦不堪。 还有,蔬菜经由零售商和超市上摊还得缴纳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比如,摊位费、水费、房租、电费、卫生费等。而零售商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每天早出晚归,还得养活一家老小,如果利润低的话,那么他们生活就会举步维艰。所以,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提高菜价。 最终,蔬菜摆上了货架,贴上了标签,消费者在买菜时,望着高额的菜价,揣着早已“涨停”的工资,只能“望洋兴叹”了,菜贵伤民的悲剧就这样上演了。那么消费者的利益谁来维护?菜农自杀的惨剧还会上演吗?菜价上涨该由谁来“买单”?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应该是全社会都该反思的问题! 要想稳定菜价,我们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该如何走好这条路呢?我觉得应该从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最终稿)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成员: 题目:菜市场里为何“涨声”一片 摘要 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

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钱。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蔬菜基地——蔬菜批发——蔬菜零售三个阶段的调查方式对的地区的菜价进行了调查,并且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调查主要是对前几年到2011年5月份的时间段菜价的变化及其影响。最后通过对相关的农业机构及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的农业政策得出了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的一些结论及一些措施。 调查目的 1)掌握蔬菜市场价格走向为菜农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 2)为蔬菜市场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资料; 3)通过此次的调查能让广大的市民更加理性的看待蔬菜市场的价格的变化;4)掌握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准备; 5)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市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 调查对象 1)菜市场现在一些常见蔬菜(非大棚蔬菜)的市场价格; 2)菜市场价格的走向; 3)蔬菜市场的蔬菜的来源; 4)提供市场蔬菜的渠道; 5)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情况; 调查方式 1)市场访谈调查 2)实地观察法 3)资料问卷调查法 4)数据查证发

一.调查的背景 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蔬菜价格上涨,要注重流通环节监管,能否同步公开成本价、批发价以及零售价。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为什么同样是菜在两个地方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菜农希望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他们获得生产的积极性,而诚实的市民希望把价格降低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其中存在这很大的差价,为了弄清楚这之间的差价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小组对地区的菜农及菜价做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数据, 二.蔬菜市场的现状 (一)蔬菜的销售价格情况 由于销地市场、进货渠道多,长途运输,因此影响蔬菜的价格的因素也多,总体的看价格高、起伏大。从以下图表中可窥见一斑。 市蔬菜批发价格与省、全国比较(表一) (2008.12.12-2009.5.1)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我国农业走出“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的怪圈 ——对整体农业的分析 (微观经济学作业)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签名:

摘要:“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它不利于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变动,“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农业是弱质产业,相对第二、三产业而言,其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作为保障民生的特殊产业,它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的扶持工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近年来农产品丰收却又滞销的问题层出不穷,不但给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现象是经济学中经典案例,主要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但人们却因为销价低或无适销市场而苦恼。面对农产品丰收而收益反而低的困难,有效化解“谷贱伤农,谷贵伤民”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这样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 (一)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经济学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在我国民间被形象的概括为“谷贱伤民”。 (二)谷贵伤民 “谷贵伤民”是说粮食类或是各类物品的价格上涨,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导致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下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的生存利益。 (三)“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的形成 以“菜贱伤民,菜贵伤农”为例,菜农难赚钱,市民嫌菜贵的真实反映。虽然蔬菜大量滞销,各地批发价持续走低,但消费者却感觉菜价居高不下,甚至有菜农因为蔬菜价格低而自杀。一方面,消费者承受着包括蔬菜价格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嫌菜价贵;另一方面,农民并没有因高菜价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市场上蔬菜收购价格出现暴跌,而蔬菜终端销售价格却相对较高的尴尬局面。换言之,菜价高时,上涨部分由消费者买单,城市消费者固然叫苦不迭,但菜农却未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菜价低时,下跌成本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菜农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但城市消费者却未能感到菜价的实质性下滑,最终形成了“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怪圈 三.“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学解释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

谷贱伤农的道理十分简单

谷贱伤农的道理十分简单,文化水平不高而且不知经济学为何物的农民也会解释:因为粮食太多,卖不上价钱,粮食多和粮食少的年份收入相当但是投入却大得多,不划算。 这么简单的道理到了经济学中就变得神秘兮兮,属于大学本科的水平才能了解的东东了。 下面是摘自《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57)的一段专门讨论“谷贱伤农”问题的论述: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以图2-24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The picture is: 类似地,在歉收的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价格数量的减少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导致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 下面对此段论述进行一个评论: 描述的事实对象“谷贱伤农”,其前提是蕴含的“丰收”,如果不是丰年,谷贱也会伤农,但大家认为正常。所以丰收是这个话题的特定前提。 丰收,到底在供求理论看来应该意味着什么?显然,应该是“供给量”增加了。但是我们奇怪的是,农民是粮食的供应商,供给量增加引起的问题为何不用供给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却要用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同时,我们从“谷贱伤农”和隐藏条件“丰收”,根本无法得到需求量如何变化的信息,如果使用需求曲线就必然要增加其它条件,但这已经不是题中之意了。此乃其一。 其二,上面说“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这就非常奇怪了。根据课本前面的叙述,需求线平移是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需求量的变动,这个其它因素包不包括供给量则闭口不谈;而供给线的平移却是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化造成的。单从文字表述就显然缺乏对称性,道理上更是胡扯八道。为何需求线的平移不是在供给不变时需求量的变化造成的?为何供给线的平移不是在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的?丰收是供给量增加的意思,供给量的变化为何不是点在一条供给线上的移动,却变成了供给线的平移?如果供给变化会导致供给线平移,那么供给线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情况下它才是点在线上的移动? 如果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化会造成供给线平移,反过来说,就是需求不变供给也不变时供给线就不动,那么我们要问:供给线究竟是反映什么变化的?供给和需求都不变时岂不是只剩下一个价格因素了?一个因素还谈什么曲线? 可能有人会说:你没有弄懂需求变化和需求量变化、供给变化和供给量变化的差异。非也。这是个学术阴谋。在极易混淆的概念之上,完全应该将供求变化另起一个称谓,比如就叫做“需求线的移动”和“供给线的移动”就明明白白,对于三个变量Qs、Qd、P,我们利用三维图形,很容易讨论三者关系和线、面的移动,没必要将注意力陷在人为的概念区分上。这种“A的变化不是A的量的变化”的弯弯绕逻辑不过是为胡扯八道找一个方便而已。 据此逻辑,我们可以造出更多所谓“知识”:劳动变化了不是劳动量变化了、价值变化了不是价值量增加或减少了、价格变化了不是价格值变化了、高变化了不等于高度变化了……让博士也难以毕业的! 其三,文中说“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这种表述的含义就是曲线D就是一条缺乏弹性的曲线。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对于任何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都同时有三种弹性存在。证明如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e=-(dQ/dP)×P/Q,将需求函数Qd=α-βP代入,就可以得到 e=α/Qd-1 令e=1,即α/Qd-1=1,即Qd=α/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α/2β,即在此点上是单位弹性的。 同样有,e>1时,P>α/2β,富有弹性,而e<1时,P<α/2β,缺乏弹性的结论。 这在图形上表示为,在Qd的取值范围(0,α)的一半之处的弹性为1,此点向左则为富有弹性,此点向右则为缺乏弹性。但是无论怎样,任何一条直线的需求曲线按照其价格弹性的定义,必定同时存在三种价格弹性。(其实教材中p42页图2-13a已经给出了这个三段图,但是不知道为何前面讲解时却要列举几种不同弹性的线形。要知道不存在只有一种弹性的需求线)

论“猪(粮、菜)贱伤农,猪贵伤民”

论“猪(粮、菜)贱伤农,猪贵伤民” (微观经济学作业) 姓名:__ 刘梦真 ____ 专业:__ 工商管理 ___ 学号:___130330112 ____ 日期:2014 年 6月 17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等“菜贵伤民”、“猪贵伤民”现象的发生;也有农产品的价格飞速下跌导致“菜贱伤农”、“猪贱伤农”的现象的发生,特别有些农户因受不了农产品价格的飞速下跌而采取一系列的极端手段更是让人们陷入沉思。这两种说法相反的结论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对于其发生的原因以及问题的来源,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2、研究意义。 我国是有着14多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对我国国民的生活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与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便是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所以,相对稳定的农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关系到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购买者切身利益的“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问题。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发达国家通胀压力逐步显现,在这种全球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美元大关,再次创造了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全球性流动过剩等因素造成物价较快上涨。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2011年4月,济南菜农韩进因无法承受菜价下跌自杀,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菜贱伤农”的关注。与此同时,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降引发各方关注。受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2012年11月,北京、河北、山东等地蔬菜迎来了大丰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蔬菜价格的一路狂跌,有很多农民种菜的成本几乎都收不回来。从北京蔬菜批发市场的白菜价格走势来看,10月4日,白菜批发价涨到一斤4毛钱,5日就回落到一斤3毛钱。从6日开始,价格在每斤1毛5到1毛8之间徘徊。到了11月15日,已跌到了1毛5的价格。 至于去年的猪肉市场,2013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开始下跌,生猪出栏价格由17元一直下跌到4月底的12元,下跌幅度在18%左右,直到5月份国家冻肉收储政策实施之后,生猪价格才开始有所回暖。 在2014年春,猪肉价格大幅下滑,其直接原因有三:一是我国国内大量进口猪肉,国外进口的猪肉由于价格比国内猪肉价格低廉,得到了肉类加工企业的广泛青睐,使得国内猪肉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用牛羊肉代替猪肉,使得猪肉的需求进一步减少。三是2013年底养猪农户预计2014年猪肉的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猪肉市场上的供过于求,使猪肉的价格大幅下滑。

浅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

浅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 摘要:最近各大新闻媒体报道菜贱伤农的事实,北京、山东、上海、陕西、浙江、河南、福建等地喜获丰收的芹菜、包菜、大白菜、莴笋等价格却大幅下跌,几分钱一斤的滞销甚至引起菜农将丰收的芹菜铲掉,因为种得越多就亏得越多,更有个别走向极端的菜农绝望自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即使菜价如此便宜,为什么各大超市的菜价依然坚挺?本文就此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对“菜贱伤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菜价原因对策政府

Key words: Abstract:The news media reported recently dishes are cheap and hurt farmers of the facts, Beijing, shandong, Shanghai, shaanxi, zhejiang, henan, fujian etc place Harvest celery, cabbage, Chinese cabbage, WoSun price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A few cents a catty of vegetable will cause the slow-moving even harvest celery shoveled away ,Because of the more the losses ,More individual towards extreme farmers are desperate to suicide 。Why will appear this kind of situation? Even if an so cheap, why the supermarket vendors is still very expensiv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such issu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vegetable cheap hurt farmers"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vendors;reason;countermeasures;The government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四、分析应用题 1、根据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原理,试从中找出影响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并加以简单说明。答案要点 (1).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原理(7个因素) (2).影响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分析:收入水平;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消费政策等。 2、请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理论说明北京移民对当地居民工资的影响(结合图形分析)。 答案要点: (1)供大于求,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2)供等于求,工资水平不变 (3)供小于求,工资水平上升 需要分别做三组图,每图都需要标出原均衡点和新的均衡点。 3、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你认为以下哪几种是最能促进小轿车进入大多数家庭的方法,为什么? 答案要点: (1)提高大多数人的工资能增加消费者的收入,能增加需求; (2)降低小汽车的车价,能增加需求; (3)降低汽车油税,是降低互补品的价格,能增加需求; (4)降低出租车费,是降低替代品的价格,能减少需求; (5)降低停车费,是降低互补品的价格,能增加需求。 4、试作图分析“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如何解决“伤农”问题? 答案要点,谷物作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商品。农民丰收引起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新的均衡点与旧的均衡点相比,均衡价格下降了但均衡数量上升了,只是作为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均衡数量上升的幅度,所以会导致农民的收入降低。 解决措施:支持价格。供给过剩的谷物由政府通过建立缓冲库存的形式收购。 (图形略) 5、政府通常对某些商品征收消费税。试问,政府能否同时达到这样两个目标:既获得稳定的收入,又抑制了这些商品的生产? 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减少商品的需求量。此时,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下降幅度小,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下降幅度大。因此,只有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征税,政府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要抑制某种商品的生产,必须使其总收益下降。只有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价格提高了总收益才会下降。因此,对任何一种商品征收消费税,政府都不能同时达到上述两个目标。 6、从2001年起每年的春运期间,铁道部都以火车票涨价的方式,试图达到“削峰错谷”,分流旅客的目的,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此举是否可行?并提供解决方案。 答案要点: 不行。因为春运期间的火车票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原因有二: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 一个山东农民的自杀,让公众对菜价的感受,迅速由“菜贵伤民”转化为“菜贱伤农”。 4月16日上午,山东39岁的菜农韩进自缢弃世,留下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自杀的原因是6亩田,1万余元资金投入,两三个月持续劳作,换来的竟是8分钱一斤的伤心菜价。 而就在春节期间,飙升的菜价还让公众感慨“吃不起菜了”。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是什么导致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在菜贱伤农的同时,为何城市居民餐桌上的菜,其价格却未见明显回落? 包括商务部、发改委在内的政府部门倾向于认为,除了季节性因素,流通环节是重要原因。有学者提出,中国的流通成本占到了商品价格的50%-70%,建议减少流通环节。 为此,韩进自杀事件发生后,十天来,商务部接连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开展蔬菜“卖难”紧急救助行动。在组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召开产销对接会,直接采购“卖难”蔬菜的同时,突出蔬菜流通设施的公益性,建设一批社区平价菜市场。支持农业合作社和农民进入城市社区、街道直销蔬菜;研究在城市特定区域和时段,设立免摊位费的“周末市场”。 在财新《新世纪》记者的调查中,流通环节固然推高了蔬菜价格,但并不能将其作为当前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的蔬菜流通环节,是经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几无减少空间。而要降低物流成本,更多的需要政府在各环节让利,同时在基础信息平台上增加投入。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行为严重干扰了市场信号,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民的种植决策。在这次蔬菜价格的短期大逆转中,去年底以来各地政府为了抑通胀而采取的补贴以增加种植面积的做法,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一棵蔬菜的流通轨迹 从菜地到城市居民的手中,一棵蔬菜要经历农户分散种植-集中收购-长途运输-消费地批发市场-零售商采购销售等环节。财新《新世纪》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北京部分小区零售摊点,调查各个环节的加价情况。 从山东聊城运输卷心菜的一个商户,向财新《新世纪》记者描述了卷心菜的流通轨迹。 在收购环节,运输商将蔬菜包装袋发给农民,农民装好后送到代收点装车,价格是每斤0.08元,一个包装袋的费用是0.50元,能装下40斤左右的卷心菜,代收费是每斤0.01元,装车费用是每吨15元。这意味着,到运输商手中,卷心菜的价格已经上升到每斤0.11元。 目前蔬菜的长途运输有专门的绿色通道,不需缴纳路费,但由于油价上涨,从聊城到北京的运费,已由春节前的每吨130元上升到超过170元,这个商户包的20吨货车运费已经达到4000元。

“谷贱伤农”经济原理

谷贱伤农经济学原理 “谷贱伤农”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 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丰收年份,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益减少,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下降,即增产不增收。 粮食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农产品需求既缺乏价格弹性,又缺乏需求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加之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价格只是生产成本再加上平均利润,不可能产生超额利润。这也就意味着,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这是由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谷贱伤农”的现象。 从要素报酬角度来分析,土地边际效益是递减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对土地的某项投入增加,而其他投入要素固定不变,连续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新增效益,在初始阶段不断上升,但是当达到一定值之后,效益不但不会上升,反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因此,土地效益的大小取决于土地投入的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要素配合比例的协调程度。在效益变化的第一阶段,最初边际效益处于递增状态,总效益递增增加,当边际效益达到最高后,边际效益递减,但平均效益和总效益仍然递增,当边际效益下降至平均效益时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边际效益和平均效益均处于递减状态,总效益递增,边际效益小于平均效益,但二者均为正值,直到边际效益减为零,第二阶段结束;第三阶段边际效益为负值,总效益递减。由此可见,在第一阶段生产要素利用和潜力发挥有限,总报酬不是很高,在第三阶段,投入的可变生产要素过多,超过了土地受容力,总报酬递减,也不是合理阶段,只有第二阶段才是最合理的投入阶段。 也就是说,农业的净收益大致是固定的,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农民增收只有通过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来实现。要想让农民富起来,重要的方法是减少农民的数量,通过转移劳动力、提高技能和择业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当然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来考虑,采取粮食收购保护价等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我国农业走出“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的怪圈 ——对整体农业的分析 (微观经济学作业)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签名: 摘要:“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它不利于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变动,“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农业是弱质产业,相对第二、三产业而言,其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作为保障民生的特殊产业,它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的扶持工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近年来农产品丰收却又滞销的问题层出不穷,不但给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现象是经济学中经典案例,主要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但人们却因为销价低或无适销市场而苦恼。面对农产品丰收而收益反而低的困难,有效化解“谷贱伤农,谷贵伤民”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这样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 (一)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经济学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在我国民间被形象的概括为“谷贱伤民”。 (二)谷贵伤民 “谷贵伤民”是说粮食类或是各类物品的价格上涨,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导致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下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的生存利益。 (三)“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怪圈的形成 以“菜贱伤民,菜贵伤农”为例,菜农难赚钱,市民嫌菜贵的真实反映。虽然蔬菜大量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教学内容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 贱伤农”

“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国志斌 20091104605 人力2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自己的收入水平.“薄利多销”、“谷贱伤农”就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两种经济现象。那么“薄利”真的能“多销”吗?“多销”真的会使商家收入增加吗?“谷贱”为什么会“伤农”呢?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且指明了哪些商品适合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 关键词:低价,弹性,薄利,需求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薄利多销”的原则适宜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范畴,单就产品销售因素说,它既能使产品轻快地进入买方市场、提供有效供给、服务于社会、产生产品的综合效益,同时,又能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增加生产、加速资金周转速度、盘活生产资金,是增加企业盈利的有效管理手段。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薄利多销”的原则被广泛应用于下列几个方面:

1、产品有生命力,但销售步入低谷时,采用薄利多销,可亢进顾客的购买欲,以刺激产供销环节的周转、挖掘产品的潜在效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产品属市场淘汰之列,不会再有起色,以多销微利保本为原则,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争取时间,开发出新产品。 3、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多,竞争激烈时,采用薄利多销、降本让利策略,可争夺同类产品的顾客,促进本企业产品覆盖率、辐射率、市场占据率的提高。 4、新产品试销阶段,以薄利多销方式尽快使产品进入市场。扩散影响,提高知名度与应用频率,建立市场信誉和威信。 5、市场消费基金受到宏观调整、资金紧缺时,采用薄利多销,能很快筹措资金,吸引及导致市场购买率的倾斜,形成对企业产品有利的经销势态。 6、原料来源充足、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性一般、产量高、市场及企业吞吐量大的产品,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原则,使“原料--产品——商品——资金——原料”的良性循环加快,充分发挥企业设备效益、资金效益、技术效益,形成较稳固的生产、供应、销售三位一体基础与发展实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薄利多销并不是在什么时候都能引用的,我们有的时候要警惕薄利多销四大陷阱: 1.“薄利多销的商品需求弹性陷阱” 从销售商品的数量上看,一般情况下,薄利能增加商品的销售数量,但从销售量上看,薄利并不一定增加销售量。这是因为,销售量取决于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薄利销售时,若商品销售数量增大的变化幅度小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薄利则不多销。比如,当价格降低10%而商品数量增加5%时,销售量不仅没增加反而减少了约5%。由此可知,"薄利多销"并不是一个通用的法则,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