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教学课件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教学课件

财政政策
总结词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通过政府支政策应该以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为目标。他们认为,政府应该 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手段来刺激总需求,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同时,他们也强调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和债务管理的重要性。
03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未能充分考虑全球化
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前景
理论框架的完善
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凯恩斯主义 经济学理论框架将不断得到完善 和发展。
与其他经济学派的
融合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将与其他经 济学派别进行融合,形成更加综 合的理论体系。
政策应用范围的扩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货币政策 制定和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应用 将更加广泛。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教学 课件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宏观政策主张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现实经济问题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评价与展望
01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以修 正和补充传统凯恩斯主义为主旨,强调非市场因素(政府干预)对宏观经济稳 定的作用。
性。
0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现实经济问题
失业问题
总结词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失业问题的看法主要集中在非自愿失 业和结构性失业上,认为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 。
详细描述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 称和工资刚性等因素,会导致非自愿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增加总需求,从而降低失业率。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

长期内,国民收入和货币数量之间大致上存在某种稳定
的比例关系。
五、经济周期理论
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必然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就 意味着必然出现非自愿的失业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从 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循环运动之中。经济周期的主 要原因是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 萧条阶段,降低利率有助于经济复苏,但是,仅靠纯货 币的补救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手段还是财政 手段;补救的办法也不在提高利率,而在于采取果断措 施,实行收入再分配,以提高消费倾向. 结论:不能把决定投资总额的职责放在私人手中,而 应当由中央当局审慎地加以控制。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一直 盛行于整个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成为各国制定
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时
代”。
3、理论发展上
凯恩斯的门徒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补充和发展就主要表 现在把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和投资函数理论的短期分析
予以长期化和动态化。
(1)消费函数理论 相对收入假说(杜生贝利 ); 生命周期假说(莫迪利 安尼)。 (2)投资函数理论 哈——多模型; 索洛模型。
货币政策如不能借助财政政策,总是不可能终止大规模 失业。
第二节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理论
案例:凯恩斯与罗斯福幻灯片
一、就业理论
就业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他 的基本内容就是阐明失业的原因和寻求解决失业的方 法。 幻灯片 14
13
1933年,罗斯福在美国经历了四年大萧条之后出任总统。 罗斯福上任后,在他的幕僚的策划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
二、局限性
–只有宏观理论,没有微观理论;
–只有需求理论没有供给理论; –只注重短期比较静态分析,缺乏长期动态分析; – 就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而言,则求助于主观

《西方经济学》第八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模型 PPT课件

《西方经济学》第八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模型 PPT课件

2.决定均衡收入的基本条件
一国一定时期内总支出能够购买同一时期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
就是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19
二、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假设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部门,则
❖ Y=C+I ,Y=C+S



I=S
❖(这里只考虑商品市场的均衡)
20
下表显示函数C=1000+0.8Y及自发投资为600亿美元时 均衡收入决定情况。
投资函数:投资需求函数,I=I(Y,r) 短期收入不变,则 有:I=I(r)
线性投资函数: I I(r) e d r 即书P207的I0
投资函数是反映投资和利率数量关系的一种表达形式,式中, d>0,反映投资对
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dr为计划投资量,简称投资。e为自主投资,即不依赖于
利率变化的一个量,r代表实际利率(它等于名义利率除以价格水平)。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 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与 收入的依存关系称为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C C(Yd)
3
消费倾向
❖ 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
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
消费的部分。
MPC C Yd
0<MPC<1
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为极小值时,上述公式写成:
因此, 0
y
所以,APC>MPC,随着
收入增加,
y
之值越来越小,说明APC
逐渐趋近于MPC
7
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 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 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 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凯恩斯经济学说及其发展课件

凯恩斯经济学说及其发展课件
支派。
1、新古典综合派。其主要代表:美国的P. 萨缪尔森、 J.托宾、 R.M.索洛、 W.W. 赫勒、 A.奥肯等;
• 主张 :新古典的马歇尔微观经济理论+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26
2、新剑桥学派。其主要代表为英国 的罗宾逊、 N.卡尔多、斯拉法、 L. 帕西内蒂等人。理论观点是背离以 A.马歇尔为首的老一代剑桥学派的 传统理论,因此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 评价:成为新古典综合派主张的“混合经济”的思
想渊源。
24
长期停滞论:
认为,美国经济在长期中具有停滞的 倾向,其原因在于: ①人口增长迟缓; ②新土地的开垦已经完毕; ③公司储蓄的增长; ④资本品的大量存在; ⑤新发明的节约资本的偏向。
20世纪50年代出现“艾森豪威尔停滞”。
25
后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分化: 20世纪50~ 6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追随者分为两大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
28
两大支派对新古典经济学 的态度
1、新古典综合派:主张把凯恩斯以收入分析 为主的宏观经济学,同“新古典经济学”以价 格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加以综合,既强 调政府“需求管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又保 留市场机制对商品和生产要素供求的自发 调节作用。
29
2、新剑桥学派:主张和“新古典学 派”进一步决裂,从凯恩斯自己没 有展开的、批判财富和收入分配的 不均的社会哲学来论证、探讨和制 定走向没有食利者阶段的社会政策。
2、和萨缪尔森用一条45°线和 y (收 入) =C (需求) +I (投资)线来说 明凯恩斯理论的商品市场均衡的模型。
19
3、改进、传播(英)希克斯的模型IS —LM模型 (希克斯—汉森模型), 将 凯恩斯的商品市场均衡发展为商品市 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统一。

keynesian凯恩斯经济英文ppt

keynesian凯恩斯经济英文ppt

Thank you.
A central conclusion of Keynesian economics is that, in some situations, no strong automatic mechanism moves output and employment towards full employment levels. This conclusion conflicts with economic approaches that assume a strong general tendency(倾向) towards equilibrium. In the 'neoclassical synthesis', which combines Keynesian macro concepts with a micro foundation, the conditions of general equilibrium allow for price adjustment(调整) to eventually achieve this goal. More broadly, Keynes saw his theory as a general theory, in which utilization(利用) of resources could be high or low, whereas(然而) previous economics focused on the particular case of full utilization.
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movement,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criticized(批评) Keynesian theories, while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has sought(寻找) to base Keynes's ideas on more rigorous(严格的)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传统的凯恩斯理论课件

传统的凯恩斯理论课件

货币中性问题
货币中性问题是指货币供应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
根据传统的凯恩斯理论,货币供应的变化会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 ,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但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应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对实际经济活动没有影 响,这就是货币中性。
政策实施中的困难与挑战
政策时滞
凯恩斯理论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及时、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刺激总需 求,但政策实施需要时间,存在时滞问题。
货币政策
降低利率
通过降低利率来增加货币供应量 ,降低借贷成本,刺激企业和个
人进行投资和消费。
中央银行干预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 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货币政策规则
制定并遵循一定的货币政策规则, 如泰勒规则等,以保持货币政策的 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收入政策
传统的凯恩斯理论 课件
目 录
• 凯恩斯理论简介 •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 • 凯恩斯理论的争议与批评 • 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与启示
01
凯恩斯理论简介
凯恩斯生平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英国经济
学家,生于1883主要内容
有效需求原理
流动性陷阱
认为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不一定相等 ,只有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政 策措施,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指当利率已经很低时,货币供给增加并不 能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货币政策在这种 情况下无效。
乘数效应
宏观干预思想
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的变化会对国民收 入产生倍数效应,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可以 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

(1)
(2)
(3)
(4)
(5)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期
收入水平
消费
储蓄 (1)-(2)=(3)
投资
总支出 (2)+(4) = (5)
总收入 (6)=(2)+(3)
收入变 动趋势
1
3200
2800
400
200
3000
<
3200
收缩↓
2
2900
2600
300
200
2800
<
2900
收缩↓
3
2600
2400
200
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凯恩斯革命” 消费和储蓄 投资、乘数与加速数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精选PPT
1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
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二、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 三、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
精选PPT
2
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存在生产过剩和 大量失业,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充分就 业均衡。
所以投资的增量∆I所带来的收入的增量∆Y总计 为:
Y I I b I b 2 I b n 1= I 1 1 b
精选PPT
22
第四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 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三、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四、四部门的收入决定
精选PPT
23
一、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
1.三个假设前提
实际货币供给量M =满足交易需求的M1+满足投机需求的M2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课件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课件
局限性
然而,凯恩斯主义也存在局限性。长期过度依赖政府干预可 能导致资源错配、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此外,凯恩 斯主义无法克服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冲突,这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其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凯恩斯学说的争议与批判
自由主义反对
许多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批评凯恩斯主义过于强调政府干预,认为这会限制市场 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他们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力量自行调节 经济。
04
1919年:出版《和平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战后的欧洲经济。
1930年:出版《货币论》两卷,探讨货 币和经济波动问题。
05
06
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主要贡献
提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凯恩斯定律。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 问题。
与货币主义学派比较
政策主张
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单一政策目标,即稳定物价;凯恩斯学派则认为 政策目标应该是多维度的,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
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以稳定物价和金融市场为核心;凯 恩斯学派则认为货币政策应该配合财政政策,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 定。
财政政策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财政政策应该具有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凯恩斯学派 则更强调财政政策的扩张性,以刺激总需求。
求,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凯恩斯学说的货币政策实践
02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等国家采取了扩张性的
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复苏。
凯恩斯学说的货币政策效果
03
在一定条件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对货币的流动偏好
消费需求 不足

投资需求 不足
有效需求 不足
3、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是生产过剩和非自愿失业
• 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1)生产过剩; (2)非自愿失业; (3)经济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充分就业均衡是特例(偶然的),小于充分 就业均衡才是通例(常态)。
就是著名的“节约悖论”,又称“曼德维尔悖论”

凯恩斯从故事中看出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
发展的作用,并受此启发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
观经济理论。
四、“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理论上:
反对萨伊定律,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就 业)
在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 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
(二)对象 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变革。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要点:
1. 萨伊(SAY)定律 指 “供给本身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原
理,即生产是为了交换,一种产品生产出来就 为另一些产品提供了需求或销路,因此不会发 生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失业)的经济危机。
2. 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 均衡状态(充分就业均衡是常态,就业不足 均衡只是走向充分就业均衡过程中的特例)
市场机制无法调节这种失衡
方法上:
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时使 用的总量分析方法,并克服了“二分法”,将 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结合起来。
运用了短期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政策上:

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
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
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第2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观点
第1节 “凯恩斯革命”
一、凯恩斯生平及其代表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年】,出生于英
国剑桥市。其父约翰·内维尔·凯
恩斯是一位颇有名望的经济学
家,曾任《经济学杂志》的首
任主编;其母弗洛伦斯·阿达是
剑桥大学第一批女毕业生,曾
任剑桥市参议员和市长。
(一)受到良好教育

1902—1906年进入剑桥大学主修数学和文学,毕业后通过文官
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
(二)社会活动频繁

1908年辞去公务,应马歇尔之聘回剑桥任经济学讲师。

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

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
济学会秘书,至1919年一直在英国财政部任职;

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

1921年担任国民互助保险公司董事长和独立投资公司董事;
一、有效需求理论
• 1、有效需求的涵义 ——社会现实的需求(或者总供给价格等于总
需求价格时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 需求。 • ——“凯恩斯定律”: (Demand creates its own supply)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即总需求决 定国民收入和就业的水平。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罗斯福接任美国总统。为对付严重的经济
萧条,他在就职后第二天,采取紧急措施处理银行危机:
援引战时法令,下令全国银行“休假”,直到国会能采取
行动为止。
罗斯福请求国会授以“紧急全权”,并宣布执行“新
政”。所谓“新政”的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
克服经济危机。“新政”措施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主
寓言》的书,这个寓言描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
这群蜜蜂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这个蜂群
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华的生活,崇
尚节俭,结果整个蜜蜂社会凋敝,最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节约是美德,但储蓄增加、消费减少却使经济衰退,增加
消费似乎是个人的恶德,但却有利于整体经济的繁荣,这
3. 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调节) 4. 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工资调节) 5. 货币中性(二分法) 6. 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思想中占主导 地位的基本信条:

自由放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节约储蓄;财政
平衡;物价稳定。

“对新古典学派来说,自由放任成了一种教条,自
由贸易的利益成了一项信仰。经济学被说成是研究稀少

1929-1933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任财政部咨询委员会成员;

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
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 (三)代表著作丰富

1913年出版其在经济方面的第一本著作《印度的
通货与财政》。
工资并不能自动调节劳动市场的供求使之经常 达到充分就业均衡。

三、利息理论
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是特例, 储蓄大于投资才是通例。
4、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有效需求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导致的; • 在自由放任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是通例, 而不是特例。 • 所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是必要的。
二、工资理论
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名义工资,而不是实际 工资。
经济萧条时名义工资不可能无限制的下降。 (货币幻觉和工会力量)

1919年发表其早期的成名之作《凡尔赛和约的经
济后果》 。

1921年出版《概率论》一书。•ຫໍສະໝຸດ 1923年出版《货币改革论》。

1930年出版两卷本《货币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 (简称《通论》)一书出版。
要有关于货币金融方面的“紧急银行法”、“黄金法”、
“存款保险法”等;有关于调节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
法”;有关于调节农业方面的“农业调整法”等等。
三、“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及对象
(一)含义 : 1、首先阐述背景; 2、1936年凯恩斯的著作《通论》出版,在这 本著作中,凯恩斯反对什么、提出什么, 主张什么; 3、最后阐述评价。
资源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的分配,从中得到的教训
是,要是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的话,自由企业将会按照
最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方式来分配资源。”
• [英]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1页。
《蜜蜂的寓言》的启示

1714年,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名为《蜜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