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航线设计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航线的设计要领

航线的设计要领

航线的设计要领沿岸航行的特点1.环境复杂:沿岸航行(coastalnavigation)离岸近,航行危险物比较多;水深比较浅;来往船只及渔船多,避让操纵较复杂;潮流影响大;回旋余地比较小,给操纵带来困难。

2.可供定位与导航的物标多,船位获得容易。

3.航海资料比较完备:海岸图的比例尺比较大,航海资料测量精确记载详细。

航路指南对沿岸的航海资料作了更详细的描述。

许多国家对拥挤的沿岸水道都实行了分道通航制。

这些都有助于沿岸航行的安全。

沿岸航线的选择1. 选择水深应大于1.5~2倍船的吃水,10 m以内吃水的大船和小船,应分别以20m(10拓)、10 m(5拓)等深线作为警戒线,吃水大于10 m,应以50 m(25拓)等深线作为警戒线。

以避免“浅水效应”,涌浪或视距影响,船舶机动范围大等因素而发生意外。

如果夜间或能见度不良,定位有困难时,应在离岸10n mile以外航行。

2.离岸距离岸距离是根据船舶吃水的大小、航程的长短、测定船位的难易、海图测绘的精度、海岸陡峭及危险物的分布、能见度的好坏、风流影响的大小、航行船只的密度,以及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等因素而设定的。

一般应给避让和转向留有足够的余地。

3.离危险物距离一般设计航线应尽可能距离危险物远些,若因进水道、岛礁区或进港必经之地,则应将航线设计到危险物附近的物标附近,定得准确船位后再将航线设计过危险区,以减小误差。

4.转向点转向点应选择在有合适的转向物标和具有定位条件的位置上。

例如选择灯标、显著的峡角、山头、岛屿等。

一般利用正横距离转向较为方便、有利,航线设计时用的较多。

5.沿岸航线设计沿岸航线设计主要应依靠《航路指南》给出的推荐航线,或者是各国出版的沿岸航线设计图册等来设计。

能就近走航道就走航道,因为航道比较安全,水深没问题,也不会有渔网渔具,也可直接在海图上拟定航线。

航线设计的原则是:安全、经济。

首先在确保船舶安全顺利地抵达目的港的前提下,再考虑经济效益,如航时的缩短,争取吃到顺流、顺风等。

第一章 大洋航行与最佳航线讲解

第一章 大洋航行与最佳航线讲解

第一段:由起航点A到与限制纬度 圈相切的点M的大圆航线; 第二段:由到达点B到与限制纬度 圈相切的点N的大圆航线; 第三段:在限制纬度圈上由M点到 N点沿等纬圈的恒向线航线。 即由大圆航线和等纬圈航线相 结合的混合航线。 可采用以下方法求算混合航线。 1.大圆海图法 利用大圆海图求算混合航线的步骤如下: (1)查阅、分析航海图书资料,确定限制纬度。 (2)在大圆海图上分别由起始点和到达点作限制纬度圈(等纬圈)的切 线。从起始点到等纬圈的第一个切点为第一段大圆航线;从等纬圈 的第二个切点至到达点为第二段大圆航线;两切点之间为等纬圈航 线。
例 :某船拟由32°02′.0S,115°10′.0E到06°39′.0N, 79°30°.0E,求大圆始航向和大圆航程。 解: Dλ=79°30′.0E-115°10′.0E=35°40′W cosS=sin(32°02′)×sin(-6°39′)+cos(32°02′)×cos(-6°39′) ×cos(35°40′) =0.530 413×(-0.115 804)+0.847 74×0.993 272×0.812 423 =0.622 665 S=arccos(0.622 665)=51°.488 99=3 089.3 nmile
例:某船拟由35°40′S,118°06′E航行至22°15′S,41°30′W, 并取60°S为限制纬度,试求混合航线的航程、始航向和终航向。
解: ①求取总经差Dλ Dλ=41°30′W - 118°06′E=159°36′W
②求取始航向CI 和第一段航程S1
tg (3540) 0.717691 cos D1 0.414359 tg 60 1.732051
大圆航线虽航程短,但如果其一直穿越风、流影响大的海区, 则不仅影响船舶安全,而且降低营运效益;恒向线航线虽应用方便, 如果不视情况选用,也势必造成航行时间的延长。因此,应认真对 各种条件和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适合当时环境的最佳航线 航线拟定的基本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航行时间。

海运基础知识航线4

海运基础知识航线4
9. 进港指南(GUIDE TO PORT ENTRY):分上下两册,详细介绍了港口及其各种设施的情况及要求。如进港航道情况、锚地和泊位的分布、引航制度、通信和信号的要求、进港手续、装卸设备、工班、物资供应能力和代理业务等。该书每两年再版一次,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一般都是隔版更新,供船后一般由船长负责保管。
二、 航次计划的主要内容
对于不同的船舶,不同的海上环境,航次计划的内容也将各有差异,但就总体而言,船舶航次计划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其包括如下:航行前航海图书资料的准备和改正;各种助航仪器的检修与起动;人员配备和载货(卸货)计划的完成;淡水、燃油及日用品的配备;航线的确定;开船时间、航行时间及过重要水域船时的计算;航行中重要水域或狭水道的航法研究;跨洋航行时大圆航线的起始点和到达点的选定;航线在某海区可能遭遇的海况及恶劣天气;到达港的概况、通讯、引航以及航道特征等等。
三、 二副在制定航次计划中的任务
航次计划是由船长和驾驶员共同完成的,船长是起到计划、指导、审核和补充的作用。二副在制定航次计划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负责的航线设计工作实际上就是拟定航次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二副应协助船长完成以下工作:
1. 研究资料,选择航线。仔细研究必要的航海图书资料,了解起、迄港间的水文气象条件,并根据航次气象、海况条件结合船舶载货以及船员应变能力选择航线,在总图上粗略画出航线,求取概略航程。这些工作要求船舶备妥整个航线所涉及的海图和必要的出版物(其中包括某些地方规则),并改正到使用之日。
6. 选择其他航海图书资料:从PART 3中可以查到所需的大洋航路图5126-11(1971)和航道指南图5502(2002)。另外常用的航海图书还有NP100航海员手册(1999/2003)、NP136世界大洋航路(1987)、进港指南等等。

大洋航线

大洋航线

大洋航线选择一条安全经济的最佳航线,应该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航行时间最短、经济效益最高的航线,而并不一定是航程最短的航线。

在拟定大洋航线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1.气象条件主要应考虑本航次中遭遇大风和灾害性天气的可能性。

为此,驾驶人员对大气环流的一般规律,应当有所了解:(1)世界风带一般大洋的风是比较有规律的,但随季节和海区也稍有变化。

世界风带的一般规律如图3-3-7所示。

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30 附近)吹向赤道的风,由于地球偏转力的影响,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北球为东南风。

因为它风向稳定、风力不大,一般只有3~4级,其中心区域可达5级,若无台风影响,图3-3-7几乎全年如此,被称为信风或贸易风。

所以人们把南北纬度10 ~30之间的东风带,叫作信风带。

南北信风带之间在赤道附近的静稳区,叫赤道无风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向极地吹的风,在地球偏转力的影响下,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风力平均有5~6级,故将这一带(纬度30 ~60 )叫作盛行西风带,而在好望角附近叫作咆哮西风带。

在纬度30 附近,即在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之间是副热带无风带。

极地高压区向中纬度吹的是偏东风,因此在纬度60 ~90 之间形成了极地东风带。

(2)季风(Monsoon)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而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周期性的风叫季风。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国家。

我国冬季东海岸吹西北风、南海岸吹东北风;而夏季则相反,东海岸吹东南风、南海岸吹西南风。

转换期一般在四、五月和九、十月。

冬季季风比夏季季风强,冬季季风一般可达8级,而夏季一般只有3~4级。

印度洋北部季风也特别强盛。

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在阿拉伯海西部西南季风特别强盛。

(3)热带低气压和温带低气压(Depression)一般其中心的最大风力在八级以上者叫热带风暴。

在我国和日本沿海一带的热带风暴叫台风,在西印度群岛和加里福尼亚一带的叫飓风,在澳洲西北岸的叫威厉威厉,在菲律宾群岛的叫巴加峨斯,在北印度洋的叫气旋,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面海上的叫毛里求斯等。

船舶航线与航法

船舶航线与航法

第六篇 航线与航法第一章 大洋航行大洋航行是指远离海岸的跨洋航行。

大洋航行的主要特点是航线长,气象和海况复杂且 变化大。

大洋航行中,可供选择的航线有大圆航线、恒向线航线、等纬圈航向和混合航线。

其中, 大圆航线的主要优点是缩短航程。

但是,如果大圆航线穿越风、流影响大的海区,则不仅影 响船舶安全,而且会降低营运效益。

恒向线航线的突出优点是操纵方便,在低纬度海区或航 向接近南北时,其航程与大圆航程差值不大。

但是,当航程很长、纬度较高或航向接近东西 时,恒向线航线势必造成航行时间的延长。

因此,船舶实际选用航线时,应全面考虑当时的 气象、海况、载货情况等各种因素,选择一条适合当时环境的最佳航线。

第一节 大圆航线与混合航线一、大圆航线大圆航线是跨大洋航行的最短航程航线,但除赤道与子午线外,船舶按大圆弧航行时必须不断改变航向。

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所谓大圆弧航线,是将大圆弧分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仍然是恒向线航线。

这样,就整个航线来说,只是基本上接近大圆弧航线。

如图 6­1­1 所示,大圆航线可以是大圆弧内接分段恒向线AB、BC、CD……,也可以是大圆弧外切分段恒向线AA1,A1A2、A2A3……。

大圆航线一般按每隔经差 5˚~10˚或一天左右的航程作为一个分段。

这样既可在一天内仅改变一次航向,又基本上保持在大圆弧上航行。

大圆航线有以下几种求算方法:1.大圆海图法大圆海图属于日晷投影, 也称心射投影。

大圆弧在图上均呈直线, 而恒向线则均呈曲线。

因此,在大圆海图上,凡连接两点间的直线,就是通过该两点的大圆弧即通过该两点的大圆 航线。

利用大圆海图拟定大圆航线具体方法如下:①根据航区查《航海图书总目录》抽选相应的大圆海图。

②将起始点和到达点按其地理经纬度标在大圆海图上,用直线连接这两点即大圆航线。

③在大圆航线上每隔经差 5˚~10˚取分点,并量取各分点的坐标(j、l)。

④将各分点坐标(j、l)移画到航用海图上去,并用直线连接相邻分点,便得折线状 大圆航线。

大洋航线

大洋航线

大洋航线选择一条安全经济的最佳航线,应该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航行时间最短、经济效益最高的航线,而并不一定是航程最短的航线。

在拟定大洋航线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1.气象条件主要应考虑本航次中遭遇大风和灾害性天气的可能性。

为此,驾驶人员对大气环流的一般规律,应当有所了解:(1)世界风带一般大洋的风是比较有规律的,但随季节和海区也稍有变化。

世界风带的一般规律如图3-3-7所示。

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30 附近)吹向赤道的风,由于地球偏转力的影响,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北球为东南风。

因为它风向稳定、风力不大,一般只有3~4级,其中心区域可达5级,若无台风影响,图3-3-7几乎全年如此,被称为信风或贸易风。

所以人们把南北纬度10 ~30之间的东风带,叫作信风带。

南北信风带之间在赤道附近的静稳区,叫赤道无风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向极地吹的风,在地球偏转力的影响下,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风力平均有5~6级,故将这一带(纬度30 ~60 )叫作盛行西风带,而在好望角附近叫作咆哮西风带。

在纬度30 附近,即在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之间是副热带无风带。

极地高压区向中纬度吹的是偏东风,因此在纬度60 ~90 之间形成了极地东风带。

(2)季风(Monsoon)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而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周期性的风叫季风。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国家。

我国冬季东海岸吹西北风、南海岸吹东北风;而夏季则相反,东海岸吹东南风、南海岸吹西南风。

转换期一般在四、五月和九、十月。

冬季季风比夏季季风强,冬季季风一般可达8级,而夏季一般只有3~4级。

印度洋北部季风也特别强盛。

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在阿拉伯海西部西南季风特别强盛。

(3)热带低气压和温带低气压(Depression)一般其中心的最大风力在八级以上者叫热带风暴。

在我国和日本沿海一带的热带风暴叫台风,在西印度群岛和加里福尼亚一带的叫飓风,在澳洲西北岸的叫威厉威厉,在菲律宾群岛的叫巴加峨斯,在北印度洋的叫气旋,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面海上的叫毛里求斯等。

4_1大洋航行

4_1大洋航行

大圆航线计算例2
已知 φ 1= 4318.′0N,λ 1=14513.′0E,φ 2=1129.′0S, λ 2=11900.′0E 。求S和CI 解:
cos S sin 1 sin 2 cos1 cos 2 cos D
sin 4318.0 sin(1129.0) cos4318.0 cos(1129.0) cos2613.0
Q2 V S 2 D2 3 Q1 V 2 S D 2 3 1 1 1
2 2 2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经济航速计算实例2
某轮D=10 000吨,V=15kn,Q=28吨,求: (1)船速增加1kn,Q增加多少?; (2)加载2000吨,减速至14kn,Q为多少? 解: ( 153 ×10 0002/3):28 = (163 × 10 0002/3):Q Q = 33.98t, Q = 33.98 - 28 = 5.98t ( 153 ×10 0002/3):28 = (143 × 12 0002/3):Q Q = 25.71t(END) END
特点: 航程最短、航向不定、通常航经纬度高于起终点纬 度。 适用时机: 中高纬度、东西向航行,且经差较大 大圆航线绘画: 大圆海图法;公式计算法; 大圆改正量法;《天体高度方位表》法。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三、大圆航线的绘画
1、大圆海图上画大圆航线
1)大圆航线的形式(参见) 2)大圆海图——心射投影图(参见) 3)大圆航线的绘画 ( 1 )将起点、到达点标绘在大圆海图上,并用直线连接, 得起终点间的大圆弧;(参见) ( 2)每隔经差 5°/10 °(或一昼夜航程)在大圆弧上画分 点(取整经度),并读取各点经纬度; ( 3 )将各分点转移到航用海图上,用直线连接相邻各点, 得到莫卡托海图上的大圆航线——凸向近极的折线; (4)量取各段航向、航程。 (END)

航线设定的原则注意事项

航线设定的原则注意事项

航线设定的原则注意事项
设定航线时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包括:
1. 安全性原则
航线的制定必须以确保航行安全为前提。

需要综合考虑风向、浅深、障碍等因素,选择安全可靠的路径。

2.directness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直达目的地的航线,以缩短航行时间和距离。

但也要兼顾其他原则。

3. 顺风原则
尽可能选择从离岸方向吹来的顺风向航行,以节省燃油,提高经济性。

4. 海流利用
合理利用海流方向,选择航行方向与海流一致或成小角度的航线。

5. 避让风暴
绕开台风等恶劣天气的预报区域航行,必要时提前改道,以避开风暴。

6. 备选航线
考虑突发情况,提前制定好多条备选航线,在必要时可以快速转移。

7. 海上的交通
注意避让渔船、商船等可能的海上交通,保持安全距离。

8. 兼顾航速
考虑船只的经济航速,不要设计过于曲折的航线,以免速度过慢。

9. 应急方案
针对各种突发情况,提前模拟并确定应急方案,如机件故障、偏离航线等情况的处理。

10. 动态调整
航行中要跟踪天气变化,监控船位,并及时调整航线,保证航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航线设计从船舶所经水域不同可分成大洋航线和沿岸航线。

一、xx航行的特点1.航线长、离岸远、水深、危险物少,船舶航行中有较大的活动余地,航线有较大的选择性。

定位和导航主要依靠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如GPS和测天定位。

2.洋流的影响比潮流大,而且是长期的、恒定的作用,因此在选择航线和推算船位时,决不可忽视洋流对船舶的影响。

3.天气情况复杂。

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晴、阴、雨、雾、雪和暴风雨天气。

风力时强时弱,海面会出现有平静、大涌大浪、冰冻和冰山移动交替出现的情况。

这些天气现象,有的航前难以完全预测,也有的在航行中难以回避,对航行安全威胁很大。

4.驾驶员对航行海区不够熟悉,只能依赖航海图书资料的介绍。

二、xx航线种类大洋航行(ocean navigation)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航线:1.xx向线航线它不是航程最短的航线,而是操纵极为方便的单一航向航行的航线。

在低纬度或航向接近南北时,它和大圆航线的航程相差甚小。

2.等纬圈航线它是恒向线航线的特例,当出发点与到达点位于同一纬度时,可沿等纬圈航行,即计划航向为090°或270°的航线。

3.大圆航线它是地面上两点间航程最短的航线。

大圆航线(greatcircle sailing)与所有子午线相交成不等的角度。

所谓的大圆航线,是将大圆弧分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仍走恒向线(rhumb line)。

利用大圆海图拟定大圆航线较为方便,在大圆海图上,大圆弧为直线,纬线为凸向赤道的圆锥曲线。

拟定大圆航线的方法如下:⑴根据航行海区查《航海图书总目录》抽选相应的大圆海图。

⑵在大圆海图上,用直线连接起航点和到达点,即为大圆航线。

⑶在直线上每隔经差5°~10°或一天左右的航程取分点,然后逐点量出其经纬度。

⑷将各分点逐点移到航用海图上,用直线连接相邻分点,便得折线状大圆航线。

⑸量出各段恒向线的航向和航程,并列表备航。

⑹有GPS的船舶,应将大圆航法的有关数据输入。

这样,可通过代码随时掌握船舶的大圆航行情况,并可计算各种需要显示的结果。

4.混合航线⑴阅析资料,确定限制纬度。

⑵如图2-2-1所示,在大圆海图上,由起航点A和到达点B分别作限制纬度圈的切线,得AM、BN为大圆航线。

MN为等纬圈恒向线航线。

⑶在大圆航线上以经差5°取分点,量出各分点的经、纬度。

⑷将各分点坐标移到航用海图上,然后用直线连接相邻分点,并量出总航程,画出混合航线后航行。

图2-2-1是一张位于北半球的大圆海图,AB直线为大圆航线,DE圆弧为限制纬度圈,AM直线与NB直线均为大圆航线,MN圆弧为等纬圈航线。

由大圆航线和等纬圈航线组成了混合航线。

实际航行中M、N点的确定,可以根据当时各种条件灵活掌握。

三、xx航线选择1.整个航线上风浪小些,好天气多些,避开灾害性天气,远离风暴区。

2.充分利用大洋环流来提高航速,以缩短航行时间。

3.选择能利用盛行风顺风航行的航线,以提高实际航速,但过大的风力下顺风航行,反而会降低航速,必须注意。

4.根据船舶定位设备,选择定位条件好的航线。

5.要考虑本船的条件,如航速、续航力、船舶稳性、船体强度、货载和绑扎情况、油水储量及船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等。

6.考虑避让条件,使所选航线尽量远离渔区、禁区和船舶密集区。

7.依靠《世界大洋航路》及《航路设计图》给出的推荐航线。

对所述选择的大洋航线,还要查阅必要的航海图书资料,以及搜集近期天气资料和中长期气象信息,综合考虑尽量使设计出的航线安全、经济文章转自懒猴航海网http:http:如何完成航次计划与航线设计航次计划一、航次计划概述航次计划通常是指船舶在接受新的航次任务后,拟定从一个港口泊位航行到另外一个港口泊位的过程中,有关航行安全保证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航次计划内容覆盖面较广,要求结合航行实际,充分考虑航次中的各种因素,综合利用船舶驾驶学科的专业知识。

因为,船舶航次计划制定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船舶和海上人命的安全,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

为此,国际海事组织(IMO)在1999年11月25日通过了A.893(21)号决议--航次计划指南(GuidelinesforVoyagePlanning),其主要内容有:航次/航线计划的目标、评估、计划、执行和监控五个部分。

目前世界上某些港口在PSC检查和SMC年度外审中已涉及船舶航次计划。

二、航次计划的主要内容对于不同的船舶,不同的海上环境,航次计划的内容也将各有差异,但就总体而言,船舶航次计划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其包括如下:航行前航海图书资料的准备和改正;各种助航仪器的检修与起动;人员配备和载货(卸货)计划的完成;淡水、燃油及日用品的配备;航线的确定;开船时间、航行时间及过重要水域船时的计算;航行中重要水域或狭水道的航法研究;跨洋航行时大圆航线的起始点和到达点的选定;航线在某海区可能遭遇的海况及恶劣天气;到达港的概况、通讯、引航以及航道特征等等。

三、二副在制定航次计划中的任务航次计划是由船长和驾驶员共同完成的,船长是起到计划、指导、审核和补充的作用。

二副在制定航次计划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负责的航线设计工作实际上就是拟定航次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二副应协助船长完成以下工作:1.研究资料,选择航线。

仔细研究必要的航海图书资料,了解起、迄港间的水文气象条件,并根据航次气象、海况条件结合船舶载货以及船员应变能力选择航线,在总图上粗略画出航线,求取概略航程。

这些工作要求船舶备妥整个航线所涉及的海图和必要的出版物(其中包括某些地方规则),并改正到使用之日。

2.估算时间,初拟措施。

根据概略航程和航速,估算所需航行时间,初步确定进出港及通过重要航区和水道的时间,从总体上将航线分段(如港口附近、沿岸航段、大洋航段等)考虑,初步拟定航行措施,如航法、定位、避险、遭遇恶劣天气时的对策等。

3.预绘计划航线,列出航线计划表,制定航行措施。

根据航海图书资料和航行经验,结合船舶载货、船员素质及航次气象因素确定航线,并为该航线配备好海图,在海图上预画计划航线。

再由港口水深及潮汐,计算开船时间,列出航线计划表。

这一工作由船长指导,二副负责具体实施。

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关于航线设计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航线设计航线设计工作是船舶完成航次任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船舶在接到公司(租家)的航次指示后,二副应在船长的指导下,做好航线设计工作,最后经船长审核批准后执行。

这不仅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也关系到船舶、公司的经济效益。

航线设计工作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一、准备阶段(一)航线设计的要求:安全、经济、xx、高效(二)航线设计常需考虑的因素1.本船条件:包括船舶的结构强度、船舶设备、载货量、吃水、吨位、航速和船员配备和适岗情况。

2.水文气象:应充分注意到世界风带的划分、大范围狂风恶浪区的分布及有关海流、海浪、雾、流冰和冰山的情况。

其中世界风带的划分如图所示;世界大范围狂风恶浪区主要有:①冬季北太平洋中高纬海域;②冬季北大西洋中高纬海域;③夏季(7、8、9月)西北印度洋海域;④南半球中高纬海域(咆哮西风带区域)。

3.国际载重线公约的有关规定:参阅相关洋区及月份的大洋航路图中的国际载重线区域的界限,其中不同颜色标明各个载重线上适航的区域,详情见公约中商船用区带、区域、季节期海图或BAD6083。

4.航行受限区:①军事演习区②水下电缆和管路的铺设③空中电缆和桥梁(主要考虑净空高度)④避航区⑤禁区。

这些区域有些是属于固定的,在海图和航海资料中可以查到,事先就可以避开,但军事演习区以及水下电缆和管路的铺设的信息一般都是通过航海通告中的临时通告和预告以及EGC/NAVTEX航警等形式发布的,需要临时修正航线。

5.定位与避让:航线拟定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各种定位方法的可能性,特别是重要转向点位置应考虑实测求得。

接近陆地时,应选有显著物标或明显特征等深线的水域。

注意避让条件,特别是能见度不良时,更应尽可能避免航线穿过渔区或拥挤水域。

6.船舶定线制:在通航密度大、航区复杂的水域,由以减少海难事故为目的的单一航路或多航路系统和航路指定方式而构成的任何航路体系,例如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等。

(三)常用的航海图书资料1.航海图书总目录(CATALOGUE):可用来查找相应的任何有关的航海图书资料,例如英版的NP131和中版的K102等。

2.世界大洋航路NP136(OCEANPASSAGEFORTHEWORLD):其内容有推荐航线的介绍、对航线和航法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

它是拟定大洋深海航线的主要参考,特别是对于船长和二副没有走过的海区,但要与最新的补篇配合使用。

3.航路指南(SAILINGDIRECTION):它是航用海图资料的重要补充和拟定沿岸航线、沿岸及狭水道航行的重要参考,目前按地区分为74卷,也需与最新的补篇配合使用。

4.大洋航路图(ROUTINGCHART):共分南/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北大西洋五组图,每组(一年12个月)12张图,五组总计60张。

它可作为总图使用,但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设计大洋航线的主要参考图,应仔细领会掌握图上的各种图表、符号的含义,对大洋航路图的详细介绍请参阅《英版海图的登记与改正》一文中的相关内容。

5.灯标和雾号表(ADMIRALTYLISTOFLIGHTSANDFOGSIGNALS):它详细地记载了全世界各种灯标和雾号的特性资料,共分11卷,需配合海图使用及根据航海通告第Ⅴ部分进行剪贴改正。

6.潮汐表(TIDETABLES)和潮流表(TIDESTREAMATLAS):包括了世界各港的潮汐、某些海峡的潮流情况等,并按地区划分,以方便使用。

其中潮汐表经常使用的有英版和中版两种,可以根据港口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版本。

7.无线电信号表(ALRS):无线电信号表共分六卷13册,介绍了有关通信方面的情况,对ALRS的详细介绍请参阅《英版航海通告的登记与改正》一文中的相关内容。

8.航海员手册(THEMARINER’SHANDBOOK):英版航海员手册(NP100)是航海人员必备的工具书,航海中所涉及的问题大部分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应的参考资料。

该书的现行版本为1999年的第七版,需与最新的补篇(2003年版)配合使用。

9.进港指南(GUIDETOPORTENTRY):分上下两册,详细介绍了港口及其各种设施的情况及要求。

如进港航道情况、锚地和泊位的分布、引航制度、通信和信号的要求、进港手续、装卸设备、工班、物资供应能力和代理业务等。

该书每两年再版一次,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一般都是隔版更新,供船后一般由船长负责保管。

10.海图:包括航用海图、空白定位图和专用海图等,详细情况请参阅《英版海图的登记与改正》一文中的相关内容。

注:所有海图及航海出版物,应按照航海通告相应部分改正至最新,且有些出版物需配合最新的补篇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