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劳动技术》教案

初中《劳动技术》教案

初中《劳动技术》教案第一课时常见得金属制品与常用得金工工具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金工工具一套。

2、学生准备:相关得金工工具及信息资料或图片。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金工工具得特点与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欣赏制品,激发兴趣1、出示金属工艺品,供学生欣赏。

您们知道这些精美得工艺品就是用什么制成得吗?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由金属制成得工艺品。

(二)介绍、交流,了解关于金属得知识1、您还知道哪些物品就是用金属制作成得?就是用什么金属制作成得?您知道哪些金属?说给同学们听听。

2、师生共同学习、交流。

⑴欣赏课前收集到得有关金属与金属制品得图片资料。

⑵介绍、交流金属得相关知识(种类、特性、用途等)。

3、小结:在我们得生活中,金属无处不在。

它给人们得生活带来极大得方便。

那么,金属就是从哪里来得?它又就是怎么制成金属制品得呢?让我们来观瞧一下录象片段,了解金属得冶炼过程及金属物品得制作过程。

(观瞧录象片断)(三)自主探究,认识常用得金属工具1、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金属及金属制品得知识。

把金属材料制成金属物品常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2、出示常用得金工工具,请学生指认自己知道得工具,说出工具名称。

3、您们知道这些工具得用处与具体用法吗?4、试比较常用金工工具与我们学习过得木工工具得联系与区别。

⑴比较:羊角锤与小铁锤;G形夹与台钳。

⑵请学生演示部分工具得基本使用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得学习,我们对金属、金属制品及常用得金工工具有了初步得了解。

金属就是一种常见得材料。

它与我们得生活息息相关。

在制作金属制品时,要用到铁捶、起子、钳子、锉刀、锯子、扳手等金工工具。

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已经了解一些金工工具得使用方法。

以后,我们将要用到这些工具来制作小金属制品,学习最基本得金工技术。

纸编彩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得:1、学会用彩色纸条按规律编织图案得一般方法,并掌握纸编彩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得劳动态度及相应得审美能力。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1.1 学习目标: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和种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作业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劳动意义的短文,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2.1 学习目标:了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安全技能。

2.2 教学内容: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

实地操作法: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训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4 教学评估: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评估学生对劳动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地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应对方法训练中的操作准确性and 熟练度。

第三章:劳动法律法规3.1 学习目标: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劳动者权益,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2 教学内容: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规定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途径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劳动者权益。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4 教学评估: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评估学生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

案例分析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4.1 学习目标:了解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学会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寻找就业机会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就业市场的了解和分析寻找就业机会的途径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基本知识和寻找就业机会的途径。

初中生劳动技术课程教案

初中生劳动技术课程教案

初中生劳动技术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环保花瓶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切割、打磨、粘贴等手工技巧。

- 学生能够运用废旧材料创作出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环保花瓶。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掌握环保花瓶的制作过程。

-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减少浪费。

-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作品,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 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保花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创新设计方案的提出和实施。

三、教学器材1. 教具:废旧玻璃瓶、剪刀、砂纸、胶水、彩纸、颜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废旧材料,如塑料瓶、纸张、布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环保花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保花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讲解:教师讲解环保花瓶的制作流程,包括挑选材料、切割、打磨、粘贴等步骤。

3. 示范:教师选择一名学生配合,现场演示环保花瓶的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环保花瓶。

6. 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环保花瓶进行展示,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7.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所学,强调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环保花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废旧材料创作出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环保花瓶。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学会了珍惜资源,减少浪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劳动技术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

九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九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九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篇一:九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学计划】九年劳动技术上册教学计划姓名:许忠华劳动技术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搞好劳动技术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9年共两个班,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个别同学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识情况: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2.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教学内容,课时安排8月份------------单元一9月份-------------单元二10月份-------------单元三11月份---------------单元四12月份----------------单元五四.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高尚的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5.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的能力。

2014.8【篇二:九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三棵榆树镇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劳动技术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任课教师:王殿清劳动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

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

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九年级共2个班级,我任教九年一班,九年二班的劳技。

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有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动手操作能力欠佳,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劳动技术初中教案

劳动技术初中教案

劳动技术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园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认识到家庭园艺对环境保护和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家庭园艺的基本技能,如选择合适的植物、配置培养土、灌溉、修剪等。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园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家庭园艺的基本技能3. 家庭园艺的应用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园艺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家庭园艺植物的选择、培养土的配置和修剪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园艺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应用。

2. 演示法:展示家庭园艺的基本技能,如选择植物、配置培养土、灌溉、修剪等。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家庭园艺操作。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园艺的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园艺,了解家庭园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家庭园艺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应用。

3. 演示环节:展示家庭园艺的基本技能,如选择植物、配置培养土、灌溉、修剪等。

4.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家庭园艺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园艺的经验和心得。

6. 总结环节:总结家庭园艺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强调家庭园艺对环境保护和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进行家庭园艺操作,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家庭园艺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家庭园艺实践过程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家庭园艺操作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劳动技术课教案6篇

劳动技术课教案6篇

劳动技术课教案6篇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教学过程: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

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

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

3、作品评价学生选出代表性作品进行评价分析。

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纸绳的粘贴方法和技巧,学会用纸绳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图。

2、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激发他们对纸绳工艺制作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各种纸绳的粘贴方法和技巧来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图;发挥想象、体现创意。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1、情境导入:小朋友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春的美景图片欣赏。

3、揭题4、引出本课节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二、纸绳的粘贴方法1、指导“漩涡式”2、指导“曲线式”3、指导“连续对折式”三、大显身手——纸绳的妙用。

1、纸绳作品欣赏2、出示“海报”——制作要求。

3、师提供制作底板。

4、学生讨论构图方案。

5、四人小组合作制作春的美景图。

四、展我风采——作品展示、点评劳动技术课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

教学重难点: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

九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全册

第一篇:《安全生产》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2 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1.3 学习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 教学目标2.1 理解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2.2 掌握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学会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2.3 学会正确使用安全用具,提高劳动安全水平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3.2 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3.3 正确使用安全用具的方法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现场检查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小组合作学习5.3 实地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实践操作表现6.3 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情况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二篇:《材料的性质》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各类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1.2 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的选择2. 教学目标2.1 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掌握其应用范围2.2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2.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各类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3.2 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的选择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优缺点4.2 学习:讲解各类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的性质,并讨论其应用范围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材料选择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小组合作学习5.3 观察分析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观察分析实践表现6.3 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三篇:《工具的使用与保养》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1.2 工具的基本保养知识1.3 工具的故障处理2. 教学目标2.1 掌握各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2 学会基本的工具保养知识,提高工具使用寿命2.3 学会基本的工具故障处理方法,避免事故发生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3.2 工具的基本保养知识3.3 工具的故障处理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保养知识及故障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的重要性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现场检查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小组合作学习5.3 实地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实践操作表现6.3 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情况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四篇:《实验报告的撰写》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格式1.2 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1.3 学习实验报告的规范写作2. 教学目标2.1 掌握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格式2.2 学会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2.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和格式3.2 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3.3 学习实验报告的规范写作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报告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实验报告的基本要素、格式和撰写技巧,让学生了解实验报告的规范写作方法4.3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批改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实验报告的规范撰写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个人写作练习5.3 实验实践操作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实践操作表现6.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第五篇:《创意设计与实践》1. 本课时主要内容1.1 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2 创意设计的方法和实践1.3 学习创意设计的基本技能2. 教学目标2.1 了解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2 掌握创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巧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2 创意设计的方法和实践3.3 学习创意设计的基本技能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创意设计对于产品开发的重要性4.2 学习:讲解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特点、方法和实践技巧,让学生了解创意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4.3 实践:学生进行创意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现场检查4.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创意设计对于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 教学方式5.1 讲授结合实例讲解5.2 创意设计实践操作5.3 学生展示和交流6. 教学评价6.1 课堂学习成绩6.2 创意设计实践表现6.3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7. 教学反思7.1 本课程设计是否合理7.2 教学方式是否有效7.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教案全册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劳技教案

初中劳技教案

初中劳技教案【篇一:初中《劳动技术》教案】初中《劳动技术》教案第一课时常见的金属制品和常用的金工工具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金工工具一套。

2、学生准备:相关的金工工具及信息资料或图片。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金工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欣赏制品,激发兴趣1、出示金属工艺品,供学生欣赏。

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用什么制成的吗?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由金属制成的工艺品。

(二)介绍、交流,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1、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作成的?是用什么金属制作成的?你知道哪些金属?说给同学们听听。

2、师生共同学习、交流。

⑴欣赏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金属和金属制品的图片资料。

⑵介绍、交流金属的相关知识(种类、特性、用途等)。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金属无处不在。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那么,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它又是怎么制成金属制品的呢?让我们来观看一下录象片段,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及金属物品的制作过程。

(观看录象片断)(三)自主探究,认识常用的金属工具1、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金属及金属制品的知识。

把金属材料制成金属物品常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2、出示常用的金工工具,请学生指认自己知道的工具,说出工具名称。

3、你们知道这些工具的用处和具体用法吗?4、试比较常用金工工具与我们学习过的木工工具的联系与区别。

⑴比较:羊角锤与小铁锤;g形夹与台钳。

⑵请学生演示部分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金属、金属制品及常用的金工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

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制作金属制品时,要用到铁捶、起子、钳子、锉刀、锯子、扳手等金工工具。

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已经了解一些金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以后,我们将要用到这些工具来制作小金属制品,学习最基本的金工技术。

纸编彩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会用彩色纸条按规律编织图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纸编彩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劳动技术《劳动合同法教案》虾子镇中 苟廷俊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劳动合同法》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合同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劳动合同法》,让他们会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首先需要明确解除与终止的区别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全部履行完毕前,因某种原因导致一方或双方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有其他法定情形出现导致劳动合同关系消灭。

关于终止,后面我们将会谈到,在《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的终止只有法定终止,不再适用约定终止,在新法实施后,即使约定了终止条件也是无效约定。

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主要法律条文的理解(结合幻灯片)一、协商解除:(第36条)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虽然是协商解除,但谁先提出最为关键!即这里有个主动被动的问题。

如果用人单位提出则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提出则用人单位无需作出经济补偿,且劳动者因此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须承担赔偿责任。

这点在《劳动合同法》第45条第2项中实际有了明确规定。

二、用人单位即时通知解除(又叫过失性解除,有6种情形)(第39条) (1)试用期解除 这里问题有两个:1、什么是录用条件;2、如何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录用条件一般是指劳动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工作经历、业务能力、身体状况等,结合目前的教育普及程度和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将能力要素作为录用条件是明智的,如市场开拓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但能力条件的描述应当细化明确。

如何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作为用人单位,原则上应当做到以下4方面工作: 1、要对录用条件事先进行明确界定; 2、要对录用条件事先公示; 3、要做好试用期考核工作;(不考核就缺乏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4、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特别提醒: 1)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等于不能胜任工作; 2)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试用期可用,过期则企业就无法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时解除 这里主要涉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合法有效问题和对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达到严重程度证明问题,提醒:依法定程序制订内部规章制度,对“严重程度”给予细化规定,宜以书面方式予以明确。

(3)劳动者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时解除 本项需要三个构成条件:行为、后果、因果关系。

即: 1、员工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 2、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害; 3、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

关键在于:何种程度的损害叫做“重大损害”?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规定,“重大损害”的界定权在用人单位,因此企业应当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将“重大损害”作出明确的界定,否则,这个界定权就会转移给仲裁庭或法院,从而使自己陷入被动。

(4)劳动者兼职时解除 这是《劳动合同法》相比原《劳动法》所作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新规定。

包括两种情况: 1、其兼职行为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了严重影响; 2、或其有兼职,用人单位提出异议,劳动者拒不改正的;此种情形下,如果劳动者改正,用人单位就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由于举证难,应如何应对?最简便的应对方法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在规章制度中事先做出规定,将兼职行为本身作为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就可以依据“严重违规”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再劳神费力对适用本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5)订立无效劳动合同解除 本项也是《劳动合同法》相比原《劳动法》所作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新规定。

顺便说一下,此情形一方面属于无效劳动合同情形,其确认权在仲裁机构或法院,一方面这里又规定属随时解除情形,在适用上有矛盾之处,学界目前对此尚存有争议。

另外,此情形在《合同法》第54条第2款被规定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但在这里却被直接规定为无效合同,足见这种特别规定是对合同法的突破,但其仅适用于劳动合同法领域! (6)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时解除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是指以下4种情形: 1、被检察院免于起诉的; 2、被法院判处刑罚的(包括主刑5种,附加刑3种,无论是独立适用还是附加适用); 3、被法院依据刑法第37条(即:非刑罚性处罚措施的规定)免于刑事处分的; 4、另,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单位规章制度制订程序不合法的后果的仲裁案例 (结合幻灯片)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新法第4条的规定制订内部规章制度。

三、用人单位预告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即非过失性解除,有3种情形)(第40条) 这是关于劳动者本身并不存在过失的情形下基于特定情况企业的单方解除权的规定。

本条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预告通知而以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相对于原劳动法的新规定,是对用人单位在符合预告解除的法定情形下行使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的替代方式,暂且称之为:代通知金。

同时注意,此时这个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类型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据本条解除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结合后面我们将会谈到的赔偿金,这里要注意:在本条规定的用人单位预告通知解除即非过失性解除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即使没有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也不适用2倍于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规定,而只需按本条规定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即可。

(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解除 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1、法定医疗期内是不能适用本项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否则就是违法解除。

2、按相关规定,企业要证明劳动者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程序上需要经过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解除 这里要注意: 1、是否胜任,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 2、有个过渡,即不能直接解除,而需要先经培训或调岗后还是不能胜任工作方能解除。

因此建议:明确工作量及岗位职责,保留相应培训资料及凭证。

(3)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解除 这里注意: 1、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导致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被上级主管部门撤销等。

2、必须先经协商程序,经协商不能方能行使解除权,否则是违法解除。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具备上述情形,即第40条规定的这3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似乎已取得了单方解除权,但用人单位行权却要受到第42条规定的6种除外情形的强制性约束。

四、企业经济性裁员的解除情形(第41条) 这里主要谈谈新旧法的变化。

相比原《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修改了裁员的规定,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2种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法定情形。

增加的两种即: (1)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2)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二是放宽了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的程序要求。

新法规定: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的裁员需要达到一个比例:用人单位需要裁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相反,达不到这一比例标准的,就无须按照以上规定程序进行裁员。

三是《劳动合同法》在用人单位裁员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了两个补充规定: 一是补充规定了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3类人员,即: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新法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是细化了关于用人单位裁员后在6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的规定,即:新增了通知程序,规定: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但同时,《劳动合同法》第42条对企业裁员作出了除外规定,六类人员不得裁减,请大家自行参阅第42条。

五、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有6种情形)(第42条) 本条易于理解,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复述法律条文。

(以下6个法条略过)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提请注意3点: 1、其中的第5项:“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员工,单位不得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新法在延续原《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作的补充规定,是个新规定。

这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现行有效由国务院规定的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2、本条的实际适用必须结合第4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当劳动者所具备的上述6种情形消失后或符合第45条规定时,方能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依据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性裁员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3、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6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实际上是相对的。

劳动者即使存在这6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也只是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关于过失性解除)的规定解除。

如果劳动者同时存在第42条和第39条的情形,用人单位就可优先适用第39条规定,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原则在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中也有明确规定。

这些规定反映出立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利益保护的平衡。

六、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集中在第37、38条) 按是否需要通知及通知时限,大致分3类。

(1)提前通知解除 这是最普遍适用的一种,即提前30日通知。

(2)随时通知解除 这仅限于试用期内劳动者单方解除,即提前3日通知。

(3)无须通知立即解除:这是新法新规定,仅适用于第38条第2款,即: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请注意:这里讲的是劳动者解除权行使的类型的不同,但其单方解除权行使的对象,即劳动合同的类型,却是无限制的,即任何三种类型的劳动合同,立法都允许劳动者按法定方式单方解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